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是( )
A.棉纺织品  B.机器
C.鸦片 D.枪炮
2. 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此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开始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 “英军没有流血就占领了定海。他们占领了定海道头洋炮台时,一看那里的大炮上刻着的制造年代和铸造者的姓名,不觉轻松地吹起了口哨。上面刻着‘Richard Philip 1601’。原来炮龄已经二百四十年。”这段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
A.英军对清军的蔑视
B.清政府妥协投降
C.定海官兵不战而逃
D.清军武器的落后
4. 恩格斯说,□国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材料中的“□”是(  )
A.英 B.法 C.美 D.俄
5. 洪秀全生活在中国资本主义诞生的前夜,所以他的思想不免带着旧时代的痕迹,同时又吸吮了基督教的点滴汁液,他的思想是琐碎的、复杂的,而且又是肤浅的……从未形成系统的、科学的思想体系。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
A.得到西方列强支持
B.忽视自身政权建设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具有革命斗争精神
6. 1895年初,屡遭失败的清朝,通过美国要求和解。3月,全权大臣李鸿章来到马关进行停战谈判。这次谈判( )
A.双方最终签订了《北京条约》
B.直接引发了戊戌政变的发生
C.达成了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的协定
D.表明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7. 某同学学习中国近代史时记载了下面一段笔记:这场战争虽持续时间不长,但中国付出的成本却很昂贵,它不仅阻碍了中国向近代化国家的缓慢转型,而且也暴露了……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用心。这就是通过索要巨额战争赔款,切断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所需要的资本供给。他记载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抗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8. 1900年7月,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登载了题为《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同一时期,法国报纸也登载了题为《中国蛋糕》的漫画(如图)。当时外国媒体如此认定的主要依据是(  )
A.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
B.日本打败了中国北洋舰队
C.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
9. 1901年2月,清政府发布了一道诏书:“今兹立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材料中的“立约”(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0. 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首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备受世界关注。我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11.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认识到“自强”须以“求富”为根基,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上海轮船招商局 D.福州船政局
12. 李鸿章认为中国正处于“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jí jí。急迫;急忙)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的局面。为此,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掀起了一场强兵富国的运动。关于这场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13.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他强调的是( )
A.学习西方的技术 B.西方的学校教育
C.学习西方的制度 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14.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而奋斗不息。以下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A.邓世昌——义和团运动
B.谭嗣同——戊戌变法
C.孙中山——五四运动
D.周恩来——秋收起义
15.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其中在文教方面“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清政府在百日维新期间决定创办的新式学堂是( )
A.福州船政学堂 B.北洋西学堂
C.南洋公学 D.京师大学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恩格斯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说:“英国政府的海盗政策已引起了一切中国人反对一切外国人的普遍起义,并使这一起义带有绝灭战的性质……虽然你可以说,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蠢笨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
材料三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图一中“沉迷的帝国”和“堕落的帝国”分别指哪个国家?导致该帝国沉迷的根源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是如何理解的?材料三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
(1)打出材料一中所示旗帜的是哪一个民间组织?从旗帜可以看出这一民间组织的斗争对象是谁?
(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场战争?图中的“八位强人”代表的是哪些国家?
(3)材料三出自哪一条约?材料一、二、三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18.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最终失败了。
材料二 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
材料三 《同盟会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民报》发刊词中,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材料四 某场运动中,青年学生举行的游行示威,他们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四次重大运动?你能写出各次运动中的杰出代表吗?请将运动名称及所对应的运动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2)材料一中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此次运动在客观上有什么积极作用?
(3)材料四所反映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ADDC 6-10CCCDC 11-15CDCBD
二、非选择题
16.(1)国家:英国、中国。
根源:工业革命后,英国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量增大。
(2)腐朽的封建主义难以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3)理解: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使命:近代化(或现代化)。前提: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实现国家独立。
17.(1)义和团。帝国主义(或西方列强)。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俄、英、美、日、德、法、意、奥。(顺序可以打乱)
(3)《辛丑条约》。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是八国联军侵华的借口(目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
18. (1)洋务运动,李鸿章;戊戌变法,康有为;辛亥革命,孙中山;五四运动,李大钊。
(2)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
(3)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