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随着沪宁城际高铁、武广高铁、京沪高铁等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饮水思源,火车的发明者是( ) A.哈格里夫斯 B.史蒂芬孙 C.爱迪生 D.瓦特 2. 18世纪时,英国的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又出现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则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原因不包括( ) A.工厂工业污染严重 B.城市环境逐渐恶化 C.资产阶级剥削工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3.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其诞生的标志是( ) A.《法典》的发表 B.《人权宣言》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资本论》的发表 4. 《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 ) A.?俄国十月革命??????????????B.?新中国成立??????????????????????? C.?宪章运动??????????????????????D.?巴黎公社 5. 马克思称他“是一个不会被困难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他领导美国人民经过四年的浴血奋战,最终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他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尼克松 6. 马克思在1862年10月发表的《北美事件》中说:“他向敌人迎面投掷过去的,永远也不会失去其历史意义的最严厉的法令……这份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上文中的这份文件( ) A.消除了种族歧视现象 B.标志着美国的独立 C.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D.限制了总统的权利 7. 民生问题是十九大报告的看点之一,其中强调,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9世纪60年代,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努力发展近代工业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8. “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现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9. 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一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是仿效英国。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 ) A.重视军事训练 B.注重国民教育 C.积极学习西方 D.提倡“文明开化” 10.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通过国家大力兴建铁路,发展国家的邮政和电讯事业,建立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以此向私人企业示范。此外,还通过明治政府的力量,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材料表明日本( ) A.利用国家力量实现近代化 B.利用民间资本实现近代化 C.利用外国资本实现近代化 D.改革中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11. “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官吏把自己居留殖民地的时期看作他们一生永远不会再有的幸福时代。如果这些年代不置下财产,就会成为笑柄。”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拉美地区物产丰饶 B.西、葡在拉美 C.拉美人民深受殖民者的残酷剥削 D.殖民官吏贪污受贿 12. 关于拉丁美洲民族解放斗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范围指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B.主要领导者是土生白人 C.斗争主要是反对美国的干涉和控制 D.拉丁美洲国家基本实现了独立 13.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出实用的发电机。电动机也很快发明出来。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网络时代” 14. 如表为1860—1900年世界主要工业国和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的份额表(%),这说明( )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联合王国(英国) 19.9 22.9 18.9 法国 7.9 7.8 6.8 德意志(日耳曼各邦) 4.9 8.5 13.2 美国 7.2 14.7 23.6 A.19世纪后半期,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综合实力超过英国 C.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美国、德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工业迅速崛起 15. “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人们。城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从这里肮脏的下水道里却流出了足赤的黄金。”以上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没有涉及的是( ) A.促进了经济发展 B.导致了社会分化 C.破坏了生态环境 D.促进了世界市场形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在17世纪40年代爆发了一场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又发生了一场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通过和平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命。 材料二 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19世纪上半期,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英国通过殖民侵略,不仅用掠夺来的财富发展国内经济,也为其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 (1)材料一中“刀光剑影的革命”指的是什么革命?“和平变革”又是指什么革命?这场“和平变革”使人类进入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一、二归纳英国为什么能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17.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日本自维新三十年来,广求智识于寰宇,其所译所著有用之书,不下数千种,而尤详于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皆开民智强国基之急务也。吾中国之治西学者固微矣,其译出各书,偏重于兵学艺学,而政治资生等本原之学,几无一书焉。 材料二 戊戌变法把裁官视为首要措施,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导致失职失业者近万人之多。朝野为之震惊,颇有民不聊生之感。 材料三 4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 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8%上升到15.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为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洋务运动却失败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所示发明的发明人是谁。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材料三 (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2) 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益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通史》 (3)根据材料四,从科技层面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的原因。 (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DCDB 6-10CDDCA 11-15CCBDD 二、非选择题 16.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2)把中国变为英国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3)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重视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利用;殖民扩张和掠夺。 17. (1)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积极学习西学;大量翻译、编著有用的书籍,涵盖政治、经济、哲学各个方面;积极开化民众。而中国洋务运动学习西学者少;主要学习西方技术而不注重开化。 (2)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是要建立君主立宪制;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3)变化: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世界经济贡献率大。 原因: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18. (1)斯蒂芬森;爱迪生。 (2美国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美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3)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益严重;不注重新技术成果的应用;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要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