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技术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技术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B
A
C
D
B
A
C
B
C
D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13小题4分,第14小题8分,第15小题7分,第16小题7分,共26分)
13.(1)=
C13/SUM(C$13:
C$17)

=
C13/SUM($C$13:
$C$17)
(1分)
(2)B2:D2,
B9:D12
(1分)
(3)B
D
(2分)
(注: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者有选错的得0分)
14.(1)B
C
(2分)
(注: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不选或者有选错的得0分)
(2)41;
插入空白关键帧

插入关键帧
(2分)
(3)D
E
(2分)
(注: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不选或者有选错的得0分)
(4)on(press){
fscommand(“quit”);}

其他等价答案
(2分)
15(1)
D
(1分)
(2)

flag
=
True
(1分)

km1(j)
+
km2(j)
<
km1(j
+
1)
+
km2(j
+
1)
或把“<”改为“<=”
(2分)

Str(count)

Str(i
-
1)
(1分)
(3)
i
<=
rs
或i
<
rs
+
1
或count(2分)
16(1)
3
(1分)
(2)

t(tmp)
+
1
(2分)

a
=
b
(2分)

js(t(b),
1)

t(b)
(2分)高二通用技术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1.0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C
C
A
C
A
B
D
B
C
D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4小题6分,第15小题9分,第16小题3分,第17小题6分,共24分)
14.(1)B 
(2)C
D(顺序可颠倒)
A
C(顺序不可颠倒)
(3)C
每空1分,共6分
15.(1)C
1分
(2)A
1分
(3)共4分:
能与分拣桶和电机分别连接

1分;
能实现分拣桶左右连续晃动

1分;
连接件连接可靠

1分;
其他酌情给分,不超过
4分。
(4)共2分
标注与曲柄长度50mm给1分,曲柄与电机轴连接方孔
边长6mm给1分,其他合理处可适当给分,总分不超过2分
(5)C
1分
16.请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三条图线
——每条线各1分,超过三条图线倒扣分
17.(1)
A
1分
A
1分
(2)如下图,2分(画对部分给1分)
虚线框1
(3)如下图2分(需要标注J1、J2,没有标明的扣1分)2020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高二技术
注意事项:
本试题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信息技术,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全卷共
15
页,第一
部分
1

9
页,第二部分
10

15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选择题的答案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
2B
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下列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机中存储的数据是信息
广播、电视都是常见的信息表达方式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信息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
D.信息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
下列有关网页和浏览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网页中的图像不能设置超链接
HTTP
协议用于浏览器与
Web
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传输
网页必须同时具备文本、图形图像和超链接这三种基本元素

IE
浏览器中,使用“添加到收藏夹”功能可以保存正在浏览的网页内容3.使用
Access
软件设计一个数据表,存储如第
3
题图所示的学生消费记录数据。
序号
学籍号
姓名
金额
消费窗口
日期
是否住校
1
HZ20201121
沈宵阳
?11.50
9
2021/5/17

2
HZ20180113
王加娜
?9.50
11
2021/5/17

3
HZ20200603
张颢琎
?12.00
3
2021/5/18








下列表结构设计合理的是
A.
B.
C.
D.
使用
UltraEdit
软件观察字符“2020,武汉加油!”的内码,部分界面如第
4
题图所示。

4
题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内码表示的
ASCII
码字符共有
6

B.字符“!”的十六进制内码为
A1
C.字符“3”的内码用二进制表示是“00110011”
D.存储该段字符需要
14
个字节
使用
GoldWave
软件编辑某音频文件,部分界面如第
5
题图所示。

5
题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当前状态下执行“删除”操作后,音频总时长减少
3

当前状态下执行“剪裁”操作后,音频总时长变为
3

当前状态下执行“静音”操作后,音频总时长减少
3

当前状态下执行“插入静音”操作后(时长为
3
秒),音频总时长增加
3

将一幅未经压缩的
1024×768
像素、256
级灰度的
BMP
图片,另存为
512×384
像素、黑白的
BMP
图片,转换前后两个文件的存储容量比为
A.128:1
B.32:1
C.16:1
D.4:1
下列选项中,表达式的值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Abs(Int(-1.5))
B.5
Mod
2
C.Int(Rnd
+
1)
D.Val(Mid("2021",
4,
1))
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第
8
题图所示。

8
题图
执行这部分流程,若输入
n
的值为
22,则输出的
t
的值为
A."1101"
B.
"1011"
C.
"10110"
D.
"01101"
有如下
VB
程序代码段:
s1
=
"51577":
s2
=
"75929"
i
=
1:
j
=
1:
k
=
0
Do
While
i
<=
Len(s1)
And
j
<=
Len(s2)
c1
=
Mid(s1,
i,
1):
c2
=
Mid(s2,
j,
1)
If
Abs(Val(c1)
-
Val(c2))
<
4
Then
i
=
i
+
1
Else
k
=
k
+
1
End
If
j
=
j
+
1
Loop
执行该程序段后,变量
k
的值是
A.
2
B.
3
C.
4
D.
5
下列VB
程序段功能为:数组元素
a(1)至
a(20)中存储的是
0-9
之间的随机整数,查找在数组
a
中连续出现数字
b
的数组元素个数和起始位置,若有多个相同元素个数,则记录最后出现的起始位置。
b
=
5
k
=
0:
imax
=
0
For
i
=
1
To
20
If
a(i)
=
b
Then
k
=
k
+
1
If
(1)
Then
imax
=
k
(2)
End
If
Else
k
=
0
End
If
Next
i
Label1.Caption
=
"最大长度:"
+Str(imax)
+",起始位置:"
+
Str(st)
划线处可选代码为:
k
>
imax

k
>=
imax

st
=
i
-
imax
+
1

st
=
i
下列选项中,代码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有如下
VB
程序代码段:
For
i
=
1
To
6
a(i)
=
Int(Rnd
10)
+
10
Next
i
For
i
=
1
To
3
Step
2
For
j
=
6
To
i
+
2
Step
-1
If
a(j)
>
a(j
-
2)
Then
t
=
a(j):
a(j)
=
a(j
-
2):
a(j
-
2)
=
t
End
If
Next
j
Next
i
执行上述程序段后,下列选项中,a(1)到
a(6)各元素值可能的是A.
14
18
12
13
11
9
B.
11
12
13
16
17
18
C.
14
13
15
15
18
16
D.
17
18
15
16
14
13
有如下
VB
程序代码段:
i
=
1:
j
=
10:
c
=
0
k
=
Val(Text1.Text)
Do
While
i
<=
j
m
=
(i
+
j)
\
2
c
=
c
+
1
If
a(m)
>=
k
Then
j
=
m
-
1
Else
i
=
m
+
1
End
If
Loop
数组元素
a(1)到
a(10)的值依次为“1,4,10,21,21,26,27,29,30,36”,在文本框
Text1中输入“21”,执行该程序段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变量
i
的值是
3
B.
变量
j
的值是
4
C.
变量
c
的值是
4
D.
变量
m
的值是
3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其中第
13
小题
4
分,第
14
小题
8
分,第
15
小题
7
分,

16
小题
7
分,共
26
分)
小陈收集了
2020
年我国部分省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统计的相关数据,并使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如第
13
题图
a
所示。

13
题图
a
请回答下列问题:
小陈已正确计算了华东和华南地区的“本科区域占比”。现要计算华北地区的“本科区域占比”,可在
F13
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再利用自动填充功能完成区域
F14:F17
的计算。
根据第
13
题图a
中数据制作的图表如第
13
题图b
所示,创建该图表的数据区域是


13
题图
b
小陈对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结合第
13
题图
a
和图
b,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填字母)。
修改
D15
单元格数据为
651052,图
b
所示图表会随之改变
在“本科”列前插入一列,“本科区域占比”列的数值不会发生改变
以“区域”为华东、“本科本省占比”为最大
1
项进行筛选,筛选出的省份是上海D.若要对华东地区的省份以“本科”为关键字升序排序,可选择排序的区域是
B2:F8
(注:全部选对的得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
0
分)
小陈制作主题为“故乡”的多媒体作品。首先使用
Photoshop
软件处理图像,然后使用
Flash
软件制作动画作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4
题图
a
处理图像的部分界面如第
14
题图
a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填字母)。A.可对“山脉”图层直接设置滤镜效果
可使用画笔工具修改“背景”图层中的图像内容
可复制“蒲公英”图层的图层样式并粘贴到“云”图层
将作品存储为
JPEG
格式文件,该
JPEG
格式文件保留原作品的图层信息
(注:全部选对的得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
0
分)
制作动画作品的部分界面如第
14
题图
b
所示。“音乐”图层中声音的同步属性为“
数据流”,为让音乐和“文字
2”图层的补间动画同时结束,可在“音乐”图层第
帧执行




14
题图
b
“按钮”图层最后一帧设置了动作脚本“stop(
);”。测试影片时,“退出”按钮一开始就出现在舞台上,若要“退出”按钮仅最后一帧出现,在不影响其他动画效果的前提下,
可行的操作有
(多选,填字母)。
选中“按钮”图层第
1
帧,执行“删除帧”操作
选中“按钮”图层第
1
帧,执行“清除关键帧”操作
选中“按钮”图层第
1

59
帧,执行“删除帧”操作
选中“按钮”图层第
1
帧,删除其舞台上“退出”按钮实例
将“按钮”图层第
1
帧移动至第
60
帧,并在第
60
帧添加动作脚本“stop(
);”
(注:全部选对的得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
0
分)
放映影片时,单击当前场景中的“退出”按钮可关闭放映文件,则
“退出”按钮上应添加的动作脚本是

某夏令营按两门考试科目总分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学生。如果录取学生的最后一名出现有总分并列的情况,则并列的学生全部录取。编写
VB
程序实现以上功能,程序运行时在列表框
List1
中显示全部学生的信息,在文本框
Text1
中输入计划招生人数,点击“录取”按钮
Command1
后,在列表框
List2
中输出录取的学生信息,并在标签
Label1
上显示最终录取的人数。程序运行界面如第
15
题图所示。

15
题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第
15
题图所示,按钮
Command1
上显示的“录取”是该按钮对象的
(单选,
填字母:A.对象名/B.属性名/C.方法名/D.属性值)
实现上述功能的
VB
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3)程序中加框处代码有错,请改正。
Const
num
=
15
Dim
xm(num)
As
String
Dim
km1(num)
As
Integer,
km2(num)
As
Integer
Private
Sub
Form_Load()
'读取
num
个学生的姓名、科目
1、科目
2
的成绩,分别存储到数组
xm、km1、km2。'在列表框
List1
中输出所有学生的姓名与成绩,代码略。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rs
As
Integer,
count
As
Integer,
flag
As
Boolean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t
As
Integer,
tmp
As
String
rs
=
Val(Text1.Text)
List2.AddItem
"
姓名
科目
1
科目
2"
count
=
0:
i
=
1

Do
While
i
<=
num
And
flag
For
j
=
num
-
1
To
i
Step
-1
If

Then
tmp
=
xm(j):
xm(j)
=
xm(j
+
1):
xm(j
+
1)
=
tmp
t
=
km1(j):
km1(j)
=
km1(j
+
1):
km1(j
+
1)
=
t
t
=
km2(j):
km2(j)
=
km2(j
+
1):
km2(j
+
1)
=
t
End
If
Next
j
flag
=
False
If
i
<=
num
Or
km1(i)
+
km2(i)
=
km1(i
-
1)
+
km2(i
-
1)
Then
count
=
i
flag
=
True
End
If
i
=
i
+
1
Loop
For
i
=
1
To
count
List2.AddItem
xm(i)
+
"
"
+
Str(km1(i))
+
"
"
+
Str(km2(i))
Next
i
Label1.Caption
=
"共录取学生"
+

+
"人"
End
Sub
有一个木棒游戏,探究在一堆木棒中取
4
根木棒组成一个正三角形的取法数量(三角形其中一边由两根木棒组成,长度相同的不同木棒算不同的方案)。如果取出长度为a,b,c,d(a
<=
b
<
c
=
d)的四根木棒能构成正三角形,那么
a
+
b
=
c
=
d。算法如下:
枚举两根短的木棒
a

b;

a
<>
b
时,组合的数量
=
长度为
a
的木棒根数×长度为
b
的木棒根数×长度为(a+b)的木棒取两根的取法数量;

a
=
b
时,组合的数量
=
长度为
a
的木棒取两根的取法数量×长度为(a+b)的木棒取两根的取法数量。
如木棒长度分别为“1,1,2,2,3,3”,当
a=1,b=2
时,则
c=d=
3,该情况的组合数量
=(长度为
1
的根数)
(长度为
2
的根数)
(长度为
3
的根数取两根的取法数量)=
2
2
1
=
4。长度为
3
的根数取两根的取法数量,即C2。
程序运行界面如第
16
题所示,在文本框
Text1
输入一堆木棒的长度,以逗号间隔,
点击“计算”按钮
Command1
后在标签
Label1
显示方案总数。

16
题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文本框
Text1
中输入“2,3,3,6,6,6,7,”,能构成正三角形的取法数量是
(填数字)
实现上述功能的
VB
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tmax
As
Integer,
ans
As
Integer,
k
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tmp
As
Integer
Dim
c
As
String,
s
As
String
Dim
t(20)
As
Integer
'储存相同长度木棒的数量,如
t(5)的值是长度为
5
的木棒的数量s
=
Text1.Text
tmp
=
0:
k
=
0
ans
=
0:
tmax
=
0
For
i
=
1
To
Len(s)
c
=
Mid(s,
i,
1)
If
c
=
","
Then
k
=
k
+
1
t(tmp)
=

If
tmp
>
tmax
Then
tmax
=
tmp
tmp
=
0
Else
tmp
=
tmp
10
+
Val(c)
End
If
Next
i
For
a
=
1
To
tmax
\
2
'枚举两根短的木棒For
b
=
a
To
tmax
If
a
+
b
>
tmax
Or
t(a)
t(b)
t(a
+
b)
=
0
Then
Exit
For
If

Then
ans
=
ans
+
js(t(a),
2)
js(t(a
+
b),
2)
Else
ans
=
ans
+
js(t(a),
1)

js(t(a
+
b),
2)
End
If
Next
b
Next
a
Label1.Caption
=
"共有"
+
Str(ans)
+
"种方案"
End
Sub
Function
js(x
As
Integer,
y
As
Integer)
As
Integer
'计算在
x
个对象中取
y
个对象的组合数量,即Cy
'代码略。End
Function
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如图所示是一款大功率电烙铁。下列尺寸对人机关系没.有.直接影响的是
A.手柄长度
B.手柄直径
C.开关按键长宽
D.烙铁头宽度

1
题图

2
题图
如图所示是一款常用的电烙铁架。下列相关评价中不.恰.当.的是
A.造型新颖,体现了设计的创新原则
B.可以同时架起焊锡丝和电烙铁,体现了技术的实用性
C.底部的支撑面积较大,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D.整体制作简便,成本低,体现了设计的经济原则

3
题图
如图所示的零件需要用膨胀螺栓水平安装在竖直墙面上,在实际安装中小明发现该零件
设计存在不足,故进行了改进。下列改进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
B
C
D
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零件。请根据题图完成第
4-5
题。
图中漏标的尺寸共有
A.2

B.3

C.4

D.5


5mm
厚足够大的钢板加工此零件,下列加工工艺中工具选择合理的是
A.划线:划针、划规、钢直尺和样冲
B.锉削:锉刀、钢丝刷和手钳C.锯割:手锯和平口钳
D.钻孔:麻花钻和台虎钳
如图所示的压紧机构,连杆
1
和右端圆环一体,连杆
2
的上端通过销轴与机座相连接,
偏心轮随动力轴一起转动,带动机构运作。图示状态压杆往下运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偏心轮顺时针转动
当压杆压紧工件时,连杆
3
受压,连杆
2
受拉
当压杆压紧工件时,连杆
1
受压,销轴受剪切
压杆与机座铰连接
销轴
连杆
2
心轮
连杆
3
力轴
工件

6
题图

7
题图
如图所示是某建筑公司的施工流程图。下列关于该流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管线预埋及预留和钢筋安装工程是并行环节
模板拆除工程和脚手架搭设是并行环节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可以将主体验收环节改在模板拆除工程前D.脚手架搭设环节去掉可以缩短工期
某品牌汽车的智能刹车系统能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其控制过程为:通过搭载在前挡风玻璃上的近红外激光雷达,高精确度地感应车与前方障碍物的距离来进行监测,并把数据实时反馈给智能处理器,当车与前方障碍物的距离
小于当前车速的安全距离且驾驶员未踩下制动踏板时,
处理器向制动系统发出相应指令,执行刹车,从而实现
自动刹车功能。请根据题意完成第
8-9
题。
下列关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8-9
题图
A.智能刹车系统由传感器、处理器、制动机构等组成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B.智能刹车系统能感知碰撞危险,体现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C.设计该系统时,既要考虑成本,也要考虑功能的实现,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综合性原则
D.处理器的运算速度是该系统优化的因素
下列关于智能刹车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该智能刹车系统是闭环控制
B.输入量是踩下制动踏板
C.被控对象是前方障碍物
D.雨雾天气是该控制系统的干扰因素
下列是电子控制技术常用的一些元器件,其中具有延时功能的是
A
B
C
D
已知某电路中硅三极管的电流流向如图所示,使用多用电表直流电流挡测量管脚
1

管脚
2
的电流大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管脚
2
的电流方向是流出三极管

11
题图
该三极管是
PNP
型,管脚
1
为基极
从已有数据中可以推测该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测量
4:若使用多用电表直流电压挡测管脚
3

1
之间的电压,测量值约为
0.7
V
12.如图所示是某一逻辑电路及其真值表,则图中虛线框中所缺的电路可能是

12
题图
A
B
C
D
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磁、光控衣柜灯实验电路。仅当衣柜门打开且光线较暗时,V4
发光,反之不发光。二极管均为硅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柜门关闭时,干簧管处于断开状态B.调大
Rp3,会使
2、6
脚的电位变低
调大
Rp2,光线需更暗,V4
才发光
V4
发光时,芯片
5
脚获得的电位要小于
4.2V

13
题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14
小题
6
分,第
15
小题
9
分,第
16
小题
3
分,第
17
小题
6
分,共
24
分)
小明家有一个果园,每年七月都能收获大量大小不一的李子。李子销售根据品质不同分为高、中、低三档,需通过人工挑选,效率低
且误差大。因此小明决定用材料为
2mm
厚的钢板制作一个简易的分拣盘,其主要构思如图
a
所示,
将李子放入分拣盘后晃动分拣盘,比孔径大的李子就能筛选出来。请完成以下任务:

a
图b

c

14
题图
要区分表中三种品质的李子,小明至少需要制作

种规格的分拣盘(在“A.1;
B.2;C.3”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处);
如图
b
所示,分拣盘底板直径为
500mm,圆孔直径为
50mm,用边长为
510mm
的方形钢板制作该分拣盘的底板,不.需.要.的工具有



(在“A.划规;B.圆锉;C.钢丝锯;D.平口钳”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处);该底板的加工流程为:


钻孔→
锯割


(在“A.划线;B.表面刷光;C.锉削;D.折弯”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处);
小明用同种材料制作了分拣盘侧边的围挡(如图
c
所示),围挡与底板间应采用的连接方式是

(在“A.螺栓连接;B.榫接;C.焊接”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处)。
用多个分拣盘依次筛选的效率仍旧不高,因此小明又进一步设计了如图
a
所示的分拣桶,只需将李子从分拣桶顶端倒入,再左右晃动分拣桶,不同大小的李子就会在分拣桶中按层分开。在不断试验过程中小明发现加入李子后的分拣桶较重,人工晃动比较
吃力,于是小明想用电机来代替人工左右晃动分拣桶。如图
b
所示,减速电机已经固定在立柱上,电机方轴上端与分拣桶顶端平齐,间距约为
500mm,电机方轴顶面边长为
6mm。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传动部分的设计,要求如下:
图a
图b

15
题图
电机只能单向运转;
可以在分拣桶侧面钻孔;
分拣桶顶端的晃动幅度不超过
100mm;
D.材料自选。
请根据描述和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小明发现加入李子后的分拣桶较重,他发现问题的途径是

(在“A.观察日常生活;B.收集和分析信息;C.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处);
为了让电机方便晃动分拣桶,设计的连接件应该与分拣桶的

连接(在“A.顶端;B.底端”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处);
画出设计草图,必要时可用文字说明;
在设计草图上标注主要尺寸;
安装调试时小明发现分拣桶底与地面接触处磨损很快,以下改进方案不.能.有效减轻分拣桶底磨损的是

(在“A.在分拣桶底部安装滑轮;B.在分拣桶底部安装硬质塑料垫;C.减小电机的转速;D.将分拣桶底部设计成半球形”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处)。
请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三条图线(超过三条图线倒扣分)。

16
题图
如图
a
所示是小明设计的室内温度指示电路,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发光二极管
V2
发光;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发光二极管
V1
发光。Rt1

Rt2
均为相同的热敏电阻,IC1、IC2
为电压比较器,V+>V-时输出高电平,V+时输出低电平。请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电路及题意可以判断
Rt1

Rt2

(在“A.Rt1
为室内热敏电阻,
Rt2
为室外热敏电阻;B.Rt1
为室外

17
题图a
热敏电阻,Rt2
为室内热敏电阻;C.室内或室外都有可能”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处);Rt1

Rt2


热敏电阻(在“A.正温度系数;B.负温度系数”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处);
小明将温度指示电路改为工作状态指示电路,要求在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值且低于室外温度时,开启制冷机
M1,发光二极管
V4
发光;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值且高于室外温度时,开启排风扇
M2
进行通风降温,发光二极管
V3
发光。为实现上述功能,请你用不超过四个
2
输入与非门设计图
b
虚线框
1
中的电路;

17
题图
b
小明准备用两个继电器来控制制冷机
M1
和排风扇
M2,请在图
c
虚线框
2
中设计该控制电路(提供的元件有:NPN
型三极管
1
个、PNP
型三极管
1
个、电阻
2
个、普通二极管
2
个、继电器
2
个(J1

J2),要求三极管采用共发射极接法)。

17
题图
c
1
2
x
锡丝架
烙铁插孔
第4-5
题图
连杆
1
圆环


压杆
品质



直径大于
50mm
以上

直径大于
30mm
小于
50mm

直径小于
30mm
顶端
底端
方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