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文艺出版社八年级上册《七彩管弦》三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者;主要音乐作品有六部交响曲、四部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会序曲《1812》、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芭蕾舞剧《天鹅湖》 、《胡桃夹子》、《睡美人》等。 行板,是音乐速度术语,每分钟66拍。指稍缓的速度而含有优雅的情绪,属中慢板。 找相同、找不同。 这样改变会有什么效果。 1、这首乐曲作于1871年,当时俄国处于沙皇统治之下。 2、俄罗斯民歌主题《凡尼亚坐在沙发上》重复了几次? 3、根据刚才的分析剖析一下你所听到的音乐当中柴可夫斯基想表达什么样的意图。 《如歌的行板》片段2加深了情感,请仔细聆听,并谈谈你对片段2的初步印象。 请同学们根据你所听到勾勒出情感波动的旋律线 1、仔细聆听片段2并辨认出固定背景节奏(动机)。 2、随音乐模唱此动机。 3、感受此动机与主旋律交织的情感。 第三次感受《如歌的行板》片段2,记住如此深沉的爱。 1、仔细聆听片段3, 感受它与片段1的相似度。 2、柴科夫斯基设计了什么样的结局。 A+B+A 复三部曲式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听到这首乐曲时,被感动得留下了热泪,他说:“我接触到了在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 说说你对全曲的感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