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部分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第Ⅰ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从前,有一家农户种出了一只大葫芦。这么大的葫芦,做什么用呢?用来装酒水,恐怕会绽裂;如果把它锯成两半,用来做舀水的瓢,又没有这么大的缸。农户左右为难。一位哲学家听说这件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把水放在葫芦的外面,让葫芦放在水上当舟用,这不是很好吗?”这告诉我们(  )
A.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 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
C. 一定的行为方式决定思维方式
D. 哲学能给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2. 如今,山寨产品层出不穷。如在饮食类,就有“康帅博”、“脉劲”、“王老古”、“白事可乐”、“豪牛酸酸乳”等;这些山寨产品的外包装几乎与原产品无异,但只是对品牌产品的简单复制,而且质量也往往不能得到保证。从哲学上看,这启示我们( )
①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突破规律的制约,实现事物的发展
③创新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④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3.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与污水定理”,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到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 )
A.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B.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要重视量变
C. 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4. 通过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使其智能化,然后借助无线网络,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交流”,这就是物联网。物联网展示了生活中任何物品都可以变得“有感觉、有意思”这样一幅智能图景。物联网的出现说明(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 “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我们从自己的后代那儿借来的。”温家宝总理的话警示我们( )
A. 要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和处理问题 B.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C. 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D. 矛盾的多样性决定事物的复杂性
6.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 (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展出的“美人鱼”雕像,是根据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人鱼”形象创作的。许多孩子都是读着安徒生童话长大的,但因为成长背景、生活习俗等差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美人鱼”形象。回答下题。
7.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 人们对“美人鱼”的认识是对现实存在的美人鱼的反映
B. 童话中的“美人鱼”体现了安徒生主观能动性的随意发挥
C. “美人鱼”雕像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 人们心中的“美人鱼”是一个感性形象,它只是感性认识的产物
8.随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天体位置历表的精度不断提高,只要能算出太阳、月球和地球这三者在某时刻的相对位置,就能精确预报日食、月食。这表明 ( )
①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史记》载:“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这一兵法启示我们 ( )
①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主观的 ②要学会在联系中寻求最优目标
③要把握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 ④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气候变暖, 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它的生长。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减肥”现象所蕴涵哲理相一致的是…… ( )
①水集鱼聚,木茂鸟集 ②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③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④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1.下列成语或古诗与〖图中〗的 《跷板游戏》的哲理寓意相一致的是(  )
A.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 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C.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D. 失群孤雁终难行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两大阵营分别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思维和存在的辨证关系问题--------辨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3.第29届北京残奥会主题曲——《和梦一起飞》,流露出人们亲近蓝天、白云、日月星辰的愿望,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一宇宙观包含丰富的 ( )
A.唯物主义思想 B.唯心主义思想
C.唯物史观思想 D.形而上学思想
14.在新浪、搜狐等著名门户网站上都有星座频道,方便网民查询星座运势。从哲学上看,将星座与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属于 ( )
A.朴素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15.下列属于规律的是 ( )
①水往低处流 ②价值规律 ③月亮绕地球转 ④红灯停,绿灯行 ⑤新陈代谢
A.①④  B.③④⑤  C.②⑤  D.①②③④⑤ 
16.社会生活中所说的“真正的哲学”,我们应当这样理解:真正的哲学 ( )
①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③将会取代具体科学
④可以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17. 昔日“风卷黄沙弥漫天,荒沙万里无人烟”,“流沙固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今,“麦草方格”改写了“沙进人退”的历史,人们还开始向沙漠要地。从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看(  )
①土地沙化的治理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②土地沙化不能被消灭也不能被遏制 
③土地沙化不能被消灭但能够被有效遏制
④人类总有一天能改造规律消灭土地沙化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8.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遥看瀑布挂前川”之句,后人评述此句的意境全在“挂”字上。这是因为此字体现了 ( )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③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统一的
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9.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这说明 ( )
①意识具有两重性
②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
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
A.蜘蛛结网              B.“一国两制”构想   
C.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D.经济体制改革
21.以下选项中最能表现主观能动性的是(    )
①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2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说明 ( )
A 事物是瞬息万变的,不可捉摸 B 一切事物是变化发展
C 新旧事物存在着历史的联系 D 新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
23.德国思想家、文学家莱辛曾说:“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认为真理在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真理之所以要孜孜不倦地追求,是因为 ( )
A.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B.真理与谬误是截然对立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真理是具有反复性的认识
24. 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对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 )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人民日报报道,科学家通过监测发现,由于人类不当的和无限制的科考活动,导致南北两极气候变暖,从而影响了海洋生物。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 ) (1)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2)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3)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 (4)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主要意义
A (1) (3) B (2)(3)(4) C (1)(3)(4) D ( 2) (4)
第Ⅱ卷(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26 材料一:综观腐败贪官,不管职务级别的大小,其贪性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往往是从接受别人的小恩小惠开始的。2010年3月17日,河北高级法院对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森宣判,被判无期徒刑
材料二 贺国强2月23日在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切实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成就取信于民
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贪官是怎样产生的,并指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反腐败斗争中应该怎样做 (8分)
(2)科学发展观是怎样体现哲学与时代关系的?(8分)
28.某村遭受特大水灾,面对灾情人们议论纷纷。
村民甲说:“这是天意呀,老天爷要对咱们惩罚,有啥法子呢?”
村民乙说:“天意倒不是天意,倒是今年的辛苦全白费了,荒年已成定局,我们只有自认倒霉啦!”
村民丙说:“灾害已经发生,这是事实,但人还是有办法的,夏季损失秋季补,农业损失副业补,要生产自救战胜灾害。”
(1)请指出上述三个村民说法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思想。(6分)
(2)简要评析他们对灾害的态度。(12分)
29. 我国能源和资源的总量虽然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却很低。例如,我国人均国土面积0.8公顷,人均耕地0.11公顷,人均草地0.33公顷,人均森林面积0.1公顷,分别为世界人均值的29%、40%、50%、17%;人均原油可采储量2.6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074立方米,人均煤炭可采储量89.8吨,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5%、4.5%、50%。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谈谈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正确性。(10分)
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 (52分)
26 (8分)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贪官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从小接受小恩小惠到贪污犯罪的过程,是一个由量的积累最终引起质变的过程,黄森就是从一次次收受他人钱款,不断进行量的积累,最终成为腐败分子的 (4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注意量的积累,勿以恶小而为之,从点滴做起,廉洁自律,防止蜕化变质;同时还要与他人的腐败行为做斗争,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4 分 )
27.(1)存在决定思维,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就说明了这一点。(6分)
(2)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科学发展观正确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了我国发展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了国外发展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4分)
②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促进社会变革,推动时代前进。(4分)
28.(1)村民甲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认为神灵主宰一切;(2分)
村民乙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表现,形而上学的对待灾害,自认倒霉;(2分)
村民丙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分)
(2)①唯心主义世界观从根本上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错误的世界观。农村发展、农村工作要反对迷信、提倡科学,故甲的态度不正确。(4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但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等局限,不利于人们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乙的态度也不积极主动。(4分)
③辩证唯物主义正确处理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既从客观事实、客观条件出发,又有意识、有目的,创造性的认识和改造世界,故村民丙的态度是一种正确态度。(4分)第 卷(选择题,共5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个命题与他们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4个命题中( )
真命题与假命题的个数相同 B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奇数
C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偶数 D真命题的个数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2、方程的两个根可分别作为( )
A.一椭圆和一双曲线的离心率 B.两抛物线的离心率
C.一椭圆和一抛物线的离心率 D.两椭圆的离心率
3、“双曲线的方程为”是“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 )
B. C. D.
6、过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作垂直于实轴的弦,是另一焦点,若∠,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
A. B. C. D.
7、曲线与曲线的( )
A.焦距相等 B.离心率相等 C.焦点相同 D.准线相同
8、在同一坐标系中,方程的曲大致是
9、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x+y=0 , 则x ,y互为相反数”的逆命题;
②“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
③“若q≤1 ,则x2 + 2x+q=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④“不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逆命题;
其中真命题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0、要使直线与焦点在轴上的椭圆总有公共点,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第Ⅱ卷(共100分)
填空题(本大题共五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1、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坐标是,那么 _______
12、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焦距为,则双曲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
13、设是椭圆的不垂直于对称轴的弦,为的中点,为坐标原点,则____________。
14、已知命题:,则是
15、过双曲线的mx2-y2=m(m>1)的左焦点作直线l交双曲线于P、 Q两点,若|PQ|=2m,则这样的直线共有 _______条。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六小题,共75分)
(本小题12分)已知p: ,q: ,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本小题12分)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离心率为,且过点
求双曲线的方程。
若点
在(2)的条件下
19、(本小题12分)双曲线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分别为左右焦点,双曲线的左支上有一点P,,且的面积为,又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求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本小题13分) 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为
(1)求双曲线C的方程;
(2)记O为坐标原点,过点Q (0,2)的直线l与双曲线C相交于不同的两点E、F,若△OEF的面积为求直线l的方程.
21、(本小题14分)已知双曲线
求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使L与C分别有一个交点,两个交点,没有交点。
若Q(1,1),试判断以Q为中点的弦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高二文科数学试题
三、解答题:
(1)
(2)
(3)
解: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20、(Ⅰ)由已知及点在双曲线上得
解得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Ⅱ)由题意直线的斜率存在,故设直线的方程为
由 得
设直线与双曲线交于、,则、是上方程的两不等实根,
且即且 ①
这时 ,


所以 即
又 适合①式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与.
21、(1)解方程组
消去得
当 , 时
当时
由 得
由 得
由 得或
综上知 :
时,直线与曲线有两个交点,
时,直线与曲线切于一点,时,直线与曲线交于一点。
或直线与曲线C没有公共点。
不存在
假设以Q点为中点的弦存在
当过Q点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显然不满足题意。
当过Q点的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斜率为K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
(一)、(共18分 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蹩(bié)进 关卡(qiǎ) 拗(ǎo)开 便宜行事(pián)
B、枕藉(jiè) 字帖(tiè) 打烊(yàng) 并行不悖(bèi)
C 攫取(jué) 泥淖(nào) 拙劣(zhuó) 长吁(xū)短叹D 禅(shàn)让 熨(yùn)帖 牲畜(chù) 蒙头转向(mē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斟酌 凛冽 迤逦 穿流不息
B、休憩 糍粑 厮打 好高骛远
C、磋商 尴尬 眺望 义愤填赝
D、频率 邂逅 度假 提心掉胆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2008年,南方雪灾﹑四川地震,灾难不断;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神七的成功发射,又是喜讯频传。这一年,对中国来说真是个多事之秋。
B.5%左右的农村“留守青少年”过分迷恋网络,打乱了正常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规律,导致学习成绩一日千里。
C.在高考前紧张的复习阶段,他的书包竟然被人偷走,里面有他大部分的高考复习资料,这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他的心情和考试成绩。
D.国际社会应加强协作,决不能让被劫的先进武器装备落到恐怖分子手中,否则,恐怖分子将如虎添翼,很难对付。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谭千秋、张米亚、吴忠红为救学生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在生死抉择面前,这些老师恪尽职守,不畏牺牲,用生命奏响一曲师魂的赞歌。
B.电子工业 要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C.阳光工程,是一项旨在加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工程。
D.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它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花分雄雌,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明朝林叔学说:“苞蕊还分雄与雌。”(《荔枝花》)应是从果农那里得来的知识。
B.他们去哪儿 归家还是远行 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
C.从创意、设计到排练、再到预演和正式演出,张艺谋和他的团队精心打造,终于在8月8日为全球观众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
D.“爱心涌动满泉城”“惹不起的爹”等曲艺节目,以“知荣知耻”为主题,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受到观众喜爱。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传》,写的是林冲由委曲求全到走向反抗的故事,体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B、“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差点”二字是对别里科夫的戏谑。
C、《陈情表》是写李密向汉武帝陈述愿“终养”祖母刘氏之情。
D、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表达了对精神上的绝对自由的追求。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眼下,“山寨”是个热得发烫的词汇。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主要特征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是从小作坊起步,通过模仿知名品牌迅速占领市场。也许是因为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山寨产品”从手机起步,逐渐蔓延到其他经济领域,又几经演化,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文化领域,成为一种广受关注的文化现象。一时间,“山寨鸟巢”、“山寨熊猫”、“山寨网站”、“山寨春晚”、“山寨明星”甚至“山寨红楼梦”纷纷出炉,大有席卷之势。
有专家认为,“山寨产品”并不是完全的盗版和剽窃,其中包含着大量创造和创意的成分,只要没有明显侵权和恶意毁谤,对于这种创造性应该给予一定的空间。山寨文化自有其流行规律,顺应规律进行疏导,比强行压制更有益于今天的和谐文化建设。“山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原产品的一种戏仿,它对主流文化既有一种迷恋,同时又带有嘲讽。“山寨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以一种戏仿方式反讽主流文化现象的同时,“山寨文化”往往能发出民间的声音,并照鉴主流文化的不足。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对这种新兴的文化现象持警惕和保留态度。他们认为,“山寨文化”中都包含着相当程度上的剽窃和颠覆因素。这些消极因素,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是对我国法制化进程的阻碍,更是现代文明、道德良知的一种集体退化。
“要问‘山寨文化’向何处去,我们必须先问为什么‘山寨文化’能够生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文艺理论家陆贵山强调,“山寨”不仅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更是一种集娱乐与非主流为一体的生活态度。“山寨文化”的精髓是多元融合、多元共生,它巧妙地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捕捉到了人们的猎奇、从众等社会心态,形成一股备受关注的潮流和态势。但“山寨文化”毕竟是一种以模仿为内涵的文化现象,能否经得住市场的考验,还有待时间检验。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山寨文化”中娱乐成分多,文化因素少;消费心理多,文化创新少。从保护知识产权的角度出发,一些涉嫌触犯法律的“山寨产品”,有被规范的必要,一些打着仿造的大旗,以与仿造对象极端相似的风格与微弱差别的包装来蓄意误导、欺骗顾客的产品,更应该迅速叫停。
有学者预测,“山寨文化”无外两种发展态势,一是从娱乐到搞笑再到消亡,这种“山寨文化”不过是披着一层华丽画皮的“垃圾文化”;另一种是走出仿造,走向创新,最终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这样的“山寨文化”才是前途光明的“民间智慧的文化之旅”。
(节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12月23日)
7.下列对“山寨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山寨文化”是一种新兴的备受社会关注的文化现象,其精髓是多元融合、多元共生。
B.“山寨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在反讽主流文化现象的同时,往往能发出民间的声音,并照鉴主流文化的不足。
C.“山寨文化”包含着大量创新和创意的成分,自有其流行规律,只要合理疏导,对今天的和谐文化建设具重要意义。
D.“山寨文化”之所以存在并蔓延,是因为它巧妙地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捕捉到了人们的猎奇、从众等社会心态。
8.下列不属于对山寨文化持警惕和保留态度原因的一项是 ( )
A.“山寨文化”中娱乐 成分多,文化因素少,消费心理多,文化创新少。
B.“山寨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对主流文化既有一种迷恋,同时又带有嘲讽。
C.“山寨文化”包含着剽窃和颠覆消极因素,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和对我国法制化进程的阻碍。
D.“山寨文化”是一种以模仿为内涵的文化现象,能否经得住市场的考验,还有待时间检验。
9.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山寨”不仅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更是一种集娱乐与非主流为一体的生活,主要特征为创造性、快速化、平民化。
B.“山寨产品”打着仿造的大旗,以与仿造对象极端相似的风格与微弱差别的包装,误导、欺骗消费者。
C.对于具有剽窃现象的山寨文化,有人认为应当给予一定的发展空间,也有人认为应当坚决给以制止。
D.从“山寨文化”的发展态势看,要么是从娱乐到搞笑再到消亡,要么是走出仿造,走向创新,最终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每小题3分)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 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注: 散吏:闲散的官员。 海昏:地名。
10、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 振作
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 收 收留
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 造 前往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悦服 愉快、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因家庐江寻阳焉 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B、时有与访同姓名者 与贼战,斩首数百
C、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 访作长岐枨以距之
D、弘大掷宝物于城外 又破之,奔于临贺
12、对原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周访功绩卓著,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成为一代名将。
B.周访性情刚强,一旦蒙冤决不忍气吞声,为此,他受皇帝的赏识,得到了奖励提拔。
C、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亲临前线指挥。他既勇敢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战屡胜。
D、在襄阳,周访重视生产、军训,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轻举妄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14分)。
(一)、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3、①访察 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3分)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3分)
1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4分)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三)、名篇名句和文学常识。(10分)
16、①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是法国的 、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翠翠是沈从文小说 中的人物。
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
③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④《归去来兮辞》中表达作者对昔日当官的悔悟和对辞官归田的喜悦的句子是 , 。 , 。
(四)、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16-19题。(16分)
《匠心》
   祝春岗
  爷孙俩正在店里埋头做木工活,县“打假办”的老张踏进门来,见老木匠对着家具精雕细刻,神情异常专注,就不忍心打搅他,只跟老木匠的孙子说明了来意,说是想定做十五只举报信箱,钉挂在街头路口,方便群众举报打假。小木匠一听是桩小生意,就不想接活,只委婉地劝老张迟些时候再来。
  老张推着自行车正欲离去,老木匠却唤他停下。小木匠立刻转过脸对老木匠使使眼色,说:“阿公,这些家具人家正催得紧呢,我们哪有闲工夫忙这琐碎活?”老木匠似没听见,又朝老张招了一下手。小木匠晓得老木匠的脾气,无奈,只得叫老张谈谈规格式样。老张原本外行,敷衍说像只箱子就行。老木匠这时已停下手中的活儿,边听边在一张纸上描描画画。
  接着,老张就跟小木匠讲价。小木匠索价每只二十元,老木匠立即向他投去责备的眼光。老张仅出四元。两人僵持了一会儿,老张遂有所妥协,每只又增加了两元。但小木匠却把价格咬得死死的,丝毫不肯让出半步,脸上还隐约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小木匠的意图很明显,无非是故意抬价想吓跑老张。老张见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就想去找另一间木器店。这时,老木匠在一旁发话了:“成,六块就六块!”小木匠不满地嘟哝几句。老木匠却没有理会,叫老张走到他身旁,指着三四张草图给他看。老张这才晓得老木匠刚才是在画草图,张张都很美观,就很随意地挑了一张。老木匠爽朗地说:“两天后,你来取货。”
  老张怕他变卦,便掏出十元钱来做定金。小木匠却迟迟不肯接,老张顿时焦急起来。老木匠狠狠瞪了孙子一眼,小木匠这才收了下来,并给老张写了一张收据。
  两天后的早上,老张叫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来取货。老远,老张就看见了十五只信箱整齐地立在门口。箱子的外面都涂上乳白的油漆,正面和两侧都写上了“举报信箱”四个红字。字儿端正活泼,以白相衬,更加醒目。在箱子的顶部,还特制了一张拱形的铁皮遮檐,刷上银色的防锈漆。看来它们坚固耐用,雨淋不进,日晒不到。
  看来,老木匠委实动了一番心思,想得如此周到。老张心里异常满意,但还是例行公事般逐只检查。小木匠见到他这般挑剔,不满地说:“你放心好了,我阿公用了店里最好的木材,加班加点赶制出来,哪能赚你钱,亏了大本了!”老木匠笑着对老张说:“别听他闲扯。”
  老张检查完,就跟小木匠结账,掏出九十元连同那张收据交给他,吩咐他按每只二十元写一张发票。小木匠愣了,不愿开,因为多开意味着要多缴税。老张见他迟疑,晓得他少见世面,不懂得开假发票,就把复写纸抽出来打了个对折,撕下报销的那页发票往里塞,只留下空白的存根……小木匠恍然大悟,便去找笔。
  老木匠脸色骤沉,大手一挥,对孙子厉声喝道:“你给我站住!”
  小木匠站住了,不解地望着他。
  “这桩生意我不做了!”老木匠对老张说。
  “你不能反悔!”老张便气恼了,转头命令三轮车车夫,“把箱子装上,都拉走!”
  却没料到,老木匠抓起身旁的一把利斧,走到阳光灿烂的门口,抡起斧头,使尽臂力对准一只只信箱狠狠地砍砸下去,霎时间,地上变成了红红白白刺眼的一片……
17.小说哪些情节能表现出“老木匠”对“做十五只举报信箱”有极大的热情?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热情?(4分)
18. “老木匠”为什么要砍信箱,这表现他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19.本文包含了哪几种对比?(4分)
20.小说以《匠心》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五)、语言运用(12分)
21、把下面五句话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顺序是(只填序号)(4分)
①但是学了,懂得了,并不等于掌握和拥有这些知识。
②有人不理解“习”的重要性,学得多,甚至什么东西都学,却不肯付出经常温习的时间,结果是随学随忘,收不到成效。
③任何新的知识,取得的途径只有一条,那便是学。
④要使这些知识成为自己的东西,就必须“习”。
⑤只学而不“习”,即使学到了一些知识,也是不牢靠的。
22、仿写句子(4分)
没有追求的人,就像迷路的羔羊,跌跌撞撞,没有方向。没有追求的人,------------------。没有追求的人,--------------------------------。
23.改写下面划线的其中一个分句,使整个句子的衔接更连贯。(4分)
校园中央是澄清的小池,一座灰色的孔子石雕立在池旁,池里有孔子的倒影。
(六)、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心灯”是干渴时的清泉,是迷路时的北斗,是风浪中的港湾。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了心灯,就会有了方向,有勇气。就会临坎坷而坦荡,临挫折而达观,处危难而不惊。对“心灯”你有何见解,请以“点亮心灯”为题,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感悟,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译文
  周访,字士达,祖先原来是汝南安城人。他的祖先在东汉末年的时候,为了躲避战乱迁徙到江南居住,到周访的时候已经是第四代了。到吴国被平定后(西晋),他就把家安在了庐江浔阳。周访年少的时候就沉着坚毅,谦虚并且能够礼让他人,拿得起放得下(能够果断的割舍),经常救助和接济有困难的人,因此家里没有多余的财物。周访担任县里掌管考查记录功劳的佐官,当时陶侃担任闲散的官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与他结为好友,并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周访被考察和推举为孝廉,被任命为郎中、上甲令,都没有去上任。
  等到元帝渡江后(东晋),命周访参与镇东军务。当时有一个和周访同名同姓的人,犯了死罪。官吏错误地去抓捕周访,周访奋力击打来抓他的人,几十个人都被他打跑。而周访就到元帝那里投案自首,元帝没有惩罚他。不久元帝把周访任命为扬烈将军,派他去讨伐华轶。周访麾下的统武将军丁乾和华轶麾下的武昌太守冯逸互相勾结,周访就把丁乾抓起来并且杀了他。冯逸带领部队来攻打周访,周访带领部队打败冯逸的部队。华轶的将领周广烧掉城池来回应周访,华轶的军队溃败,于是周访平定了江州。
  元帝把周访任命为振武将军,命令周访和其他的部队一起讨伐杜弢。杜弢做桔槔来攻打官军的船只,周访做了长岐枨来抵御杜弢的攻击,桔槔就不能伤害到官军的船只。周访又用船运送军队前往湘城,军队到达富口,而杜弢就派杜弘领兵到海昏。周访带领部队步行去柴桑,偷渡过江,和叛军交战,杀了几百个敌军。叛军退守庐陵,周访又在庐陵围困杜弘。杜弘把大量宝物抛到城外。周访的士兵争抢着来捡这些宝物,杜弘就趁着周访阵地骚乱就突围出去。周访带领部队追击敌军,缴获了难以计算的鞍马铠仗(缴获了数不清的敌军物资)。杜弘跑到南康,南康太守带领军队迎头痛击,又打败杜弘,杜弘逃到临贺。元帝又晋升周访为龙骧将军。
  周访已经在襄阳,督促农耕训练士卒,勤于采用别人的意见。王敦很担忧周访,但是害怕他的强大,不敢发动叛乱。周访的威名已经显著(远播),远近的人都心悦归附。周访智勇过人,是东晋的中兴名将。周访性情谦虚,从来没有谈论自己的功劳。有人问周访说:“别人有了一些优点,很少有不称赞自己的。你有像这样大的功劳,却没有说一句(称赞自己的)话,这是为什么呢?”周访说:“这是将士们努力拼命的结果,我周访又有什么功劳呢?”士人们因为这样(更加)敬重他。
  周访操练士兵挑选精兵,打算尽力收复中原,慷慨激扬有平定河洛的志向。周访擅长安抚招纳士民百姓,人们都愿意为他而死。周访听说王敦有叛乱的心思,周访常常谈起这件事就咬牙切齿。王敦虽然有心里谋反的打算,所以(因此)在周访在世的时候都不敢为非作歹了
15、(1)明丽清新的早春之景。
(2)“诗家”欣赏绿柳才黄的景象,“看花人”欣赏繁花似锦的景象。把“诗家”与“看花人”的不同欣赏趣味作对比,表明二者的不同审美情趣,衬托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
16、略
17、(4分)(1)爽快地接活。(2)认真画草图。(3)慷慨的让利。(4)精心的制作。(5)抢时间制作。(2分)为群众办事,弘扬正气。(2分)
18、(4分)他没有想到用来举报作假的信箱竟成了老张的制假工具(1分);“打假”也是假的事实让他无法接受(1分)。他性格正直、刚烈,有责任感。(2分)
19、(4分)老张的身份与他的行为。老木匠对老张前后的不同态度。老木匠表面不苟言笑与内心正直。老木匠的高尚与老张的贪婪。(答出二项给4分)
20、(4分)点名老木匠制作十五只举报信箱的良苦用心(2分)。歌颂老木匠诚实正直,有责任感。(2分)
21、③①④②⑤
22、参考答案:像失去航标的帆船,颠颠簸簸,没有航向。像断了线的风筝,飘飘荡荡,没有目标。
23、池旁有一座灰色的孔子石雕
24、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的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 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in the traffic jam. Tom could not get there on time.
A. Being stuck B. Stuck C. To stick D. Sticking
22. the project as planned, we’ll have to work two more hours a day.
A. Completing B. Complete C. Completed D. To complete
23. All the buildings look old but the library _________.
A. need to be repaired B. needs repairing C. needs be repaired D. need repairing
24.The people, ________ had been damaged by the flood, were given help by the Red Cross.
A. all whose homes B. all of whose homes
C. all their homes D. all of their homes
25.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 She was well prepared for her first lesson and left us a good________.
A.expression B.instruction C.appearance D.impression
26. Being afraid of falling behind the times, he has always been keeping himself ___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 instructed B. intended C. informed D.demanded
27.The medical research shows eating too much fat can ____ heart disease and blood
pressure, so you must be more careful with your diet.
A.contribute to B. refer to C. attend to D. devote to
28. The milk tea, ________, is popular with the teenagers.
A. tasted well B. tasted good C. tasting good D. tasting well
29.________ the classroom, the teacher found all the parents already______ there.
A. Entered; seated B. Entering; seating
C. Entered; seating D. Entering; seated
30. The meeting last night was a great success and all the disagreements got .
A. to be held; settled B. held; settled
C. holding; settling D. being held; settled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On receiving my learner driver license a couple of months ago, I started driving lessons straight away. In New Zealand, the _36_driving age is 15.
However it wasn't _37_ two days ago that Dad finally allowed me to drive on the motorway. Our _38_was Urawa, a seaside town about 60 kilometers away from my home in Auckland. That morning I _39_ sure I had enough to drink and went to the toilet (厕所) about three times _40_ we left. I thought I was totally _41 for the journey, but nothing could have prepared me for my family's _42_. "Relax! Don't hold the steering wheel (方向盘) so 43. The car is going zigzag (弯弯曲曲的), called a nervous voice from the _44_. "Speed up. 70km/h isn't fast enough. You are holding up the traffic," another voice ordered from the seat next to mine.
How _45 ! My parents were really starting to get on my nerves. To satisfy them I sped up and within a second, an angry voice began to yell again. "Stop!_46_! Are you crazy ” Everything did not go fine until I pulled off the motorway and drove into the city, 47 the speed limit was only 50km/h.
My family seemed relieved (放心的) and_48_telling me what to do. They all looked out of the windows and enjoyed the scenery. 49, that silence didn't last very long. My mum suddenly cried out, "Look at those birds above us._50 they lovely "
How did she expect me to look up in the _51_ As the driver I had to _52 . Who knows 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if I had taken my eyes off the 53 Four hours later we drove home. This time the journey was much _54_than before as everyone else _55_fast asleep. So, I just took my time and enjoyed the drive.
31. A. oldest B. youngest C. best D. worst
32 A. until B. unless C. after D. when
33. A. destination B. home C. city D. aim
34 A. thought B. decided C. kept D. made
35. A. when B. since C. before D. As
36. A. disappointed B. prepared C. excited D. upset
37.A. praises B. encouragements C. complaints D. cries
38. A. tightly B. lightly C. loosely D. happily
39. A. front seat B. back seat C. top seat D. empty seat
40.A. interesting B. moving C. puzzling D. annoying
41. A. Get out B. Move on C. Slow down D. Speed up
42. A. where B. while C. which D. why
43. A. began B. stopped C. continued D. forgot
44. A. Luckily B. Probably C. Warmly D. Sadly
45. A. Can’t B. Don’t C. Aren’t D. Won’t
46. A. air B. water C. ground D. woods
47. A. see B. concentrate C. check D. care
48. A. bird B. dog C. road D. car
49. A. easier B. flatter C. harder D.lower
50. A. felt B. began C. fell D. Kept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 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最佳选项。
A
Knowing the best way to study will help you to be a better student.By using your time properly,you can do your homework more quickly.Learning to study is not difficult.
The first thing to remember is that you must be willing to learn.It doesn't mean that you must always like the subject.It does mean,however,that you must be willing to do whatever is necessary to learn.Try to understand why it is important and how it will help you now and later to do and learn other things.Knowing mathematics facts will be useful in your whole life. Knowing how to spell makes any kind of writing easier.Sometimes a subject that you think is going to be uninteresting will be exciting when you begin to work at it and understand it more clearly.Learning things can be fun if you are willing to work with them.
Here’s some advice for you: have a certain time each day and a quiet place with good lighting for study,so that you can concentrate(集中)on your study without interruptions(中断,打断);have everything ready before you sit down to study—a dictionary, paper, a pen and books;be sure you understand what you should learn before you start;read carefully an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when memorizing(记忆), first find out the main parts and then recite(背诵)the whole thing;check your homework after you finish it:never forget the importance of review and preview.
51.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is .
A.to prove that learning is not difficult
B.to make the readers be interested in study
C.to tell the importance of self-teaching
D.to tell the students how to study well
52.The first thing to remember in studying is that .
A.you must like the subject B.you must follow the teacher
C.you must enjoy learning D.you must study hard
53.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preview”mean
A.To go over. B.To review again.
C.To view in advance. D.To discuss.
54.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advice given in the text
A.To put a pen,paper and books beside you before study.
B.To study at any possible time and place.
C.To review and preview.
D.To pay attention to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B
A woman was walking her dog along a beach in New Zealand in late June when she saw something that looked like a white ball in the sand. It turned out to be a young Emperor penguin that was lost. At his age, he should have been close to Antarctica, swimming for fish and playing on the ice floes(浮冰). But this penguin started swimming north and just kept going.
The penguin attracted a lot of attention in New Zealand. It has been 40 years since an Emperor penguin was last seen there. Researchers at the 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 were called in. They decided to watch the penguin closely, but not to disturb him in any way. Many New Zealanders came to Peka Beach to look at the elegant penguin. They were careful to keep their dogs away from him so he wouldn’t be frightened.
The public nicknamed the animal Happy Feet. Researchers started to notice that Happy Feet didn’t seem well. It turned out that he had been eating the sand from the beach, likely thinking it was snow.
The public raised more than 11,000 pounds for an operation to get the sand out of his stomach. The operation was a success, and Happy Feet was taken to a zoo in Wellington, NZ. A group of experts met to decide how to help Happy Feet return to the wild.
Last Sunday, they put him on a boat called Tangaroa, in a specially built ice-filled box and took him into the ocean which is his natural habitat. He took one last look at his human helpers and then dived into the ocean.
55. Where was the young penguin supposed to be
A. On the sunny beach. B. Near Antarctica.
C. Inside the hole in the ice. D. At the bottom of the ocean.
56. What was the problem with Happy Feet
A. He felt extremely lonely. B. He had trouble walking on the sand.
C. He had some sand in his stomach. D. He had no food to eat all the way.
57. The public collected some money to ________.
A. build a home for the penguin B.pay for an operation on the penguin
C. do research on the penguin D. return the penguin to its natural habitat
58. Where can we most probably read this passage
A. In a research paper. B. In a student’s book.
C. In a travel magazine. D. In a newspaper report.
We believe your child with ADHD can learn, change and succeed if they come to study in Fairfield Primary School.
59.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__.
A. a child B. a school C. a teacher D. a disease
6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ecessary to help children with ADHD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Taking them to see doctors more often.
B. Parents’ spending more time caring for them.
C. Parents, doctors and schools’ working together.
D. Choosing the best primary school for them.
61. How do the teachers deal with students with excess energy
A. By punishing and criticizing them. B. By asking them to play games.
C. By forcing them to listen to them. D. By giving them a strict environment.
62. Who is the passage written for
A. Teachers. B. Children. C. Doctors. D. Parents.
D
Children have their own rules in playing games. They seldom need a referee(裁判) and rarely trouble to keep scores. They don't care much about who wins or loses, and it does not seem to worry them if the game is not finished. Yet, they like games that depend a lot on luck, so that their personal abilities cannot be directly compared. They also enjoy games that move in stages, in which each stage, the choosing of leaders, the picking-up of sides, or the determining of which side shall start, is almost a game in itself.
Grown-ups can hardly find children's games exciting, and they often feel puzzled at why their kids play such simple games again and again. However, it is found that a child plays games for very important reasons. He can be a good player without having to think whether he is a popular person, and he can find himself being a useful partner to someone of whom he is ordinarily afraid. He becomes a leader when it comes to his turn. He can be confident, too, in particular games, that it is his place to give orders, to pretend to be dead, to throw a ball actually at someone, or to kiss someone he has caught. It appears to us that when children play a game they imagine a situation under their control. Everyone knows the rules, and more importantly, everyone plays according to the rules. Those rules may be childish, but they make sure that every child has a chance to win.
63.What is true about children when they play games
A.They can stop playing any time they like.
B.They can test their personal abilities.
   C.They want to pick a better team.
D.They don’t need rules.
64.To become a leader in a game the child has to_________ .
A. play well B. wait for his turn
C. be confident in himself D. be popular among his playmates
65.What do we know about grown-ups
A.They are not interested in games.
B.They find children's games too easy.
C.They don't need a reason to play games.
D.They don't understand children’s games.
66.Why does a child like playing games
A.Because he can be someone other than himself.
B.Because he can become popular among friends.
C.Because he finds he is always lucky in games.
D.Because he likes the place where he plays a game.
67.The writer believes that________ .
A. children should make better rules for their games.
B.children should invite grown-ups to play with them.
C.children's games can do them a lot of good
D. children play games without reasons
E
Paul was a good athlete when he wa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He liked running and jumping and won some medals at the sports meetings. So he was tall and strong. Suddenly war broke out and the young man joined the army. He was sent to the front and killed several enemy soldiers. Two years later, he returned to his home town and found a job at the police station. People had known about his bravery by then and they all liked the polite young man.
One day a few young men had drunk too much before they came in a cinema. They danced and sang there and the film couldn't be shown. Paul was ill that day and went to the hospital. When he was passing there, the young men were beating an old man. He went to stop them and they began to fight. He caught them all and sent them to the police station. Since then all the bad men in the town were afraid of the brave policeman.
It was a summer evening. The weather was hot and few people could stay indoors. Paul was on duty and sat by the telephone. Suddenly in rushed a beautiful girl with a book in her hand. She stood there, shaking in her shoes.
“What's the matter, Madam ”asked Paul.
“I wish you could protect me, Sir,”answered the girl.
“Protect ”Paul said in surprise. “For what ”
The girl showed the book to Paul. The young man understood at once:it was a
book about Ghosts(鬼)!
68.Paul won some medals because .
A. he wa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B. he was tall and strong
C. he kept doing morning exercises D. he was good at running and jumping.
69.Paul was ____ after he joined the army.
A.a good athlete B.a brave soldier C.a polite policeman D.a brave policeman
70.Paul sent the young men to the police station because ____.
A.they made some trouble at the cinema B.they drank much in the restaurant
C.they wouldn't see the film D.they wanted to fight with him
第Ⅱ卷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完成句子(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71. He decided (戒掉)smoking 8 cigars because they were bad for his health.(give)
72. The litter boy feels rather sad because he (经常被取笑)in public .(fun)
73. Don't try to do everything at once. Take it a bit (每次). (time)
74. ( 换句话说), he was a great musician.(word)
75. John and Jane (结婚) last month.(get)
76. I wonder if this is computer you want to (叫人修理).(have)
77. The village (我长大)is a very beautiful place in the mountains.(grow)
78. The person with (老师正和他讲话) is a careless boy.(whose)
79. The headmaster responded to the parents, saying their kinds were (太小而不能) attend school.(too)
80. (被邀请到)the celebration can be a great honor for ordinary person like him.(invite)
第二节;书面表达
假定你是李华,亚洲冬季运动会将在你居住的地方举办,现在正在招募志愿者,你希望成其中一员。请按要求用英文给组委会写一封申请信,内容应包括:
个人情况:年龄、性别、学历
个人条件:英语好、爱好体育、善于交往、乐于助人、熟悉本地情况
承诺:提供最佳服务
注意:词数120-150左右,开头语已为你写好;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生词:申请–apply (v.), application (n.);志愿者–volunteer
Dear Sir/Madam,
My name is Li Hua. I would like to work as a volunteer for the Winter Asian Gam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英语答案
【参考范文】
Dear Sir/Madam,
My name is Li Hua. I would like to work as a volunteer for the Winter Asian Games.
I am a girl of 18. As a college student, I have a keen interest in sports and I have always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the Games to be held here.
With the great fluency in English and the burning passion for sports, I suppose I am qualified to be a volunteer for the Games. Besides, I have a goo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I am considered to be an outgoing, reliable and helpful person at college. What's more, I am familiar with the local conditions. I promise I will offer the best service to whoever participates in the Games.
Now I formally apply for the job and I sincerely hope I can be accepted.
Yours faithfully,
Li Hua 一、单项选择题 (2x25=50分)
 1.关于亚洲地势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世界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雄踞中部
 2.下列亚洲国家,属于内陆国的是( )
  A.蒙古、哈萨克斯坦 B.土耳其、伊拉克 C.越南、老挝 D.印度、巴基斯坦
 3.下列亚洲的河流,注入北冰洋的是( )
  A.长江 B.印度河 C.叶尼塞河 D.伏尔加河
 4.当前亚洲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B.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 C.人口分布不均 D.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某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陆之一,这里有阳光灿烂的海滩、五彩缤纷的珊瑚、独特众多的珍禽异兽……。据此回答。

5.该国最可能是( )

A.印度 B.英国 C.南非 D.澳大利亚
6关于日本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近年来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带污染严重,地面下沉,用地用水紧张
  B.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居世界前列,也是世界上出口木材最多的国家之一
  C.日本是渔业大国,捕鱼量居世界首位,是使世界渔业资源走向枯竭的主要国家之一
  D.日本已加快扩大海外投资,将一些工业包括污染较多的工业移往他国
下图为某地区示意图(图中A、B、C为世界三个国家),完成-24题。
7.图中A、B两个国家之间的海峡是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英吉利海峡
8.图中A、C两国共有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55′N,11°56′E)建成。据此回答9~10题。
9.从黄河站往正南方,将到达( )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B.西伯利亚
C.阿拉斯加 D.大不列颠岛
10.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

A.600千米 B.900千米 C.1200千米 D.1500千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世界是指中东的所有国家
 B.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被尊称为伊斯兰教的”圣城”
 C.中东位于五洲三海之地
 D.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最近通道是马六甲海峡
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最多的地区是( )
  A.欧洲西部 B.中东 C.非洲南部 D.东南亚
西亚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是( )
  A.犹太人 B.波斯人 C.印第安人 D.阿拉伯人
 14.被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尊为圣城的是( )
  A.巴格达 B.德黑兰 C.耶路撒冷 D.麦加
  15.下面国家中,地跨欧亚两洲的是( )
  A.土耳其 B.伊拉克 C.伊朗 D印度
  
读下图所示岛屿,回答16-17题。
1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③两岛位于大西洋,②④位于太平洋
B. ②④两岛屿上主要居住黄种人,①③两岛上主要居住白种人
C. ①②④三个岛屿上都有热带气候类型分布
D. 森林和水力资源都丰富的岛屿是②和③
17.四个岛屿中,位于板块生长边界上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西亚最丰富和最缺乏的自然资源分别是( )。
  A、水和矿产 B、石油和森林 C、土地和淡水 D、石油和淡水
 19、日本经济发达的有利条件有( )。
  A、国土狭窄,自然资源贫乏。 B、岛国海岸线曲折,但良港不多。
  C、气候适宜,耕地广阔。 D、科技发达,人力资源充足。
 20、关于俄罗斯说法错误的是( )。
  A、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较薄弱。 B、气候全年温暖,降水丰富。
  C、国土世界最辽阔,跨东欧和北亚。 D、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21、到新马泰旅游,既要领略热带雨林气候又要领略热带季风气候,你要去的国家是( )。
A、新加坡 B、马来西亚 C、泰国 D、缅甸
  22、中东石油主要输出到( )。
  A、美国、中国、日本 B、美国、日本、俄罗斯
  C、欧洲西部、美国、日本 D、美国、欧洲、俄罗斯
2005年11月18日,执行我国第22次南极科考中山站和南大洋任务的115名队员乘“雪龙”号考察船从A港口出发,沿途经B、C两港口,将于12月18日到达我国南极考察站D。读图回答下列23-25题。
23.在整个航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港口到B港口过程中是顺水行船
B.从B到C的过程中主要是迎风行船
C.整个行程依次经过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D.沿途经过的地区都处于雨季
24.当该考察船到达C港口时,该地的气候特点是:
A.高温多雨
B.寒冷少雨
C.炎热少雨
D.温和多雨
25.在图中的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50分)
26.读美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带名称A 、B 、C 、
D 、E 。(5分)
(2)美国本土西部沿海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有_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气候,试分析这里气候呈狭长形分布的原因。(5分)
(3)图中C区域是美国重要的工业区,该地区工业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4分)
 27.南、北美洲陆地相连,但区域差异显著。(10 分)

资料1:见下表。

地区 总人口占世界(%) 占世界(%) 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年开采量() 水资源年人均开采量() 水资源利用结构(%)
生活 工业 农业
北美洲 7.9 27.3 6443.7 608.44 1451 9 42 49
南美洲 5.6 9.3 9526.0 106.21 332 18 23 59

资料2:见图15。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1)~(4)题。

(1)图中的科隆群岛上栖息着南极企鹅,其原因是受 的影响。(2分)

(2)有关亚马孙河的描述,可信的是 (填正确项字母)。(2分)

A.河上有时漂浮着直径二、三米的大圆叶 B.含沙量很大
C.发源于西部高大山系,流经平原地区 D.流量季节变化大
E.其流域夏季降水少 F.其河口海域变成了“淡水海”

(3)水资源总量北美洲比南美洲 ;水资源开采率北美洲比南美洲 。(2分)

分析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特点并比较经济发展水平差异。(4分)
28.21世纪是全世界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时期。为了人类和平利用海洋资源,我国环球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首次执行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
.2005年4月2日11时50分,“大洋一号”在青岛起航,依次航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进行环球科学考察。读图2,回答(1)~(4)题。(10分)
(l)“大洋一号”起航时,纽约(西五区)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大洋一号”沿途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大世界著名群岛。(4分)

(3)“大洋一号”预计将于11月20日到达南非,此时在开普敦遇到的情形,真实可信的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2分)

A.可能遇到飓风 B.气候干热
C.昼长夜短 D.停靠在港口时,船上的五星红旗向东北方向飘扬

(4)“大洋一号”在非洲大陆南部东西两侧洋面,测得海水温度的差异状况是_________。(2分)

读下面两著名海峡图,回答问题(6分)。


(1)简述甲乙两海峡附近区域的气候特征。

(2)甲、乙两海峡沿岸地区主要的农产品分别有哪些

(3)1月,一艘由甲海峡开往乙海峡的轮船,经过甲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乙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0.图8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1)按东、西半球划分,甲岛位于( )半球。甲岛周围的水域属于( )洋,乙岛周围的水域属于( )洋。
(2)两岛相比,实际面积较大的是( )岛。当乙岛的区时为6月9日6时,甲岛所在的时区的区时为6月( )日( )时。我国处在隆冬季节,甲岛盛行风向为( )风。
(3)乙岛主要是由( )(内或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以( )为主,地势特点是( )。
(4)甲、乙两岛中,公路密度较低的是( )岛,导致该岛公路密度较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二.综合题(50分)
26.(14分)
(1)A棉花带 B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C乳畜带 D玉米带 E小麦带
(2)温带海洋 地中海 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西风从太平洋上带来的水气。
(3)铁矿资源丰富;靠近煤炭资源;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发展较早,工业基础好。
27.(10分)(1)寒流(洋流或秘鲁寒流)

(2)A、C、F。

(3)少;高。

(4)特点:

①水资源开采利用结构中,北美洲工业用水比重比南美洲大;

②北美洲农业用水比重比南美洲小;

③南美洲生活用水比重比北美洲大。
28.(10分)(1)4月1日22时50分 (2)西印度群岛 马来群岛

(3) B C (4)西侧低,东侧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90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肉眼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重要依据是( )
A.细菌的大小、形状、颜色 B.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
C.有无鞭毛 D.培养基的不同
2.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叙述错误的是( )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熔化、倒平板、灭菌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3.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
A.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B.接种纯种细菌 C.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 D.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4.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碳源、氮源及能量来源的物质依次是( )
A.含碳有机物、氨、光 B.含碳无机物、氮、氮
C.含碳有机物、氨、氨 D.含碳无机物、氨、氨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
C.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6.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 )
A.固体培养基          B.液体培养基
C.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D.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7.酵母菌的培养最好使用下列哪种培养基  (    )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麦芽汁琼脂培养基
C.蛋白胨酵母膏培养基
D.MS培养基
8.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运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通过消毒不能杀死物体内所有的微生物
B.利用平板划线法可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C.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常用于微生物的接种
D.微生物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和植物组织培养用的培养基成分不同
9.利用菊花的茎段进行组织培养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或条件是可以省略的  (    )
A.消毒灭菌       B.适宜的温度
C.适宜的养料      D.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10.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为了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培养基中应添加葡萄糖
B.培养液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会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器官、组织的细胞在不离体的情况下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的基因是相同的
11.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不包括  (    )
A.一般需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B.培养抗病毒植株
C.不改变原植物的基因型
D.通过平衡的植物激素配比进行调控
12.在菊花的组织培养操作完成了3~4天后,观察同一温室中的外植体,发现有的瓶内外植体正常生长,有的瓶内外植体死亡,你认为外植体死亡的原因不可能是  (    )
A.接种时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B.接种工具灼烧后未待冷却就接种外植体
C.愈伤组织形成初期没有给予充足的光照
D.培养过程中保持温度、pH的适宜,但没有及时调整各种营养物质、激素的比例
13.PCR技术又称聚合酶链式反应,现在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一种常规手段,它可以在体外很短的时间内将DNA大量扩增。你认为下列符合在体外进行PCR反应条件的一组是( )
①稳定的缓冲液环境 ②DNA模板 ③合成引物 ④四种脱氧核苷酸
⑤DNA聚合酶 ⑥DNA解旋酶 ⑦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⑧温控设备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③④⑤⑥⑧ D.①②③④⑤⑧
14.下列是关于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关键步骤,其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可分为粗分离、样品处理、纯化、纯度鉴定等4步
B.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可以用]猪、牛、羊、蛙等动物的血液为材料分离血红蛋白
C.对样品的处理过程分为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透析和分离血红蛋白等
D.对蛋白质的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使用最多的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5.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透明的液体各装有:混有少量纤维素分解菌的清水、丙球蛋白(一种抗体)溶液、溶解有DNA分子的0.015mol/L 的NaCl溶液、混有少量葡萄糖的生理盐水溶液。依次利用下列哪组物质即可鉴别出来( )
①刚果红培养基 ②双缩脲试剂 ③苏丹Ⅲ染液 ④二苯胺试剂 ⑤班氏试剂 ⑥斐林试剂 ⑦碘液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⑦ D.①②④⑤
16.提取玫瑰精油的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提取的原料鲜玫瑰花和加入清水的比例是1:4
B.为了加速油水混合物分层一般需要加入氯化钠, 分离的油层还需加入无水硫酸钠将其除去多余的水分
C.②步中使用水上蒸馏更简便易行
D.⑤~⑥中需过滤操作,目的是除去固体硫酸钠
17. 在采用鸡血为材料对DNA进行粗提取的实验中,若需进一步提取杂质较少的DNA,可以依据的原理是( )
A.在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小
B.DNA遇二苯胺在沸水浴的条件下会染成蓝色
C.DNA不溶于酒精而细胞中的一些物质易溶于酒精
D.质量浓度为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具有抗凝血作用
18.从2001年初到现在,青岛某实验基地已孕育出上百只转基因克隆羊,它们的体内分别携带包括β—干扰素、抗凝血酶素、乙肝表面抗原在内的多种药用蛋白基因。这意味着,它们可以通过产奶的方式源源不断地提供药用蛋白基因,其应用前景非常光明。在其实验研究过程中,经常利用PCR技术制取大量的有关药用蛋白基因来供实验用。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PCR扩增反应中加人引物的作用是结合在模板DNA上,提供DNA延伸起始位点
B.DNA聚合酶的作用是从引物的5'端开始催化DNA链的延伸。
C.PCR技术依据是DNA的热变性原理
D.PCR的反应过程一般经历三十多个循环,每次循环都包括变性、复性、延伸
19.某化工厂最新产生了一种高效加酶洗衣粉,准备投放市场,其包装印有如下部分说明。成分:含最新高效碱性蛋白酶。
特点:洗涤奶渍、血渍等的效率是普通洗衣粉的数倍。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含有该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彻底清洗双手。
该地区质检部门为证明该洗衣粉是否有功效,从化工厂提取部分洗衣粉样品做了如下实验:
下列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此题中的自变量是洗衣粉溶液是否煮沸过,A组是对照组
B.最佳的实验结果是A组胶片上的蛋白膜快速消失
C.胶片上蛋白膜消失的原因是碱性蛋白酶的催化作用的缘故
D.洗衣粉经过0℃和75℃处理后,温度再度回到45℃,两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
20、为了使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准确性提高,关键的操作是 ( )
A. 标准显色液的制备 B.样品的处理
C. 泡菜的选择 D.比色
21、交警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时,所用的仪器中装有 ( )
A重铬酸钾 B MnO2 C斐林试剂 D BaCl2
22、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时一般酒中所含的酒精成分不超过14%,其原因是 ( )
A.是加水过多造成的 B.原料中用于发酵的糖太少
C.一定浓度的酒精影响酵母菌的存活
D.发酵过程产热多,高温使酵母菌死亡
23、影响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是 ( )
A.亲本植株的生理状况 B.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
C.材料的低温处理与接种密度 D.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
24、蛋白酶能分解其他蛋白质类的酶,但洗衣粉中,蛋白酶并没有将其他几种酶分解掉,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
A.蛋白酶处于抑制状态 B.其他几类酶不是蛋白质类
C. 蛋白酶具有识别作用,不分解作为酶作用的蛋白质
D.缺少水环境或各种酶在添加前已作了保护性修饰
25、提取分离DNA时,加入洗涤剂的目的是 ( )
A.破坏细胞质 B.瓦解细胞膜C.溶解DNA D.溶解蛋白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26.(10分)低度的果酒、果醋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功能。下图是两位同学制果酒和果醋时使用的装置。同学甲用A(带盖的瓶子)装置制葡萄糖,在瓶中加入适量葡萄汁,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之后再将瓶盖拧紧。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温度控制在30~35℃,进行制果醋的发酵。同学乙用B装置,温度控制与甲相同,不同的是制果酒阶段充气口用夹子夹紧外,排气的橡胶管也用夹子夹住,并且每隔12h左右松一松夹子放出多余的气体。制果醋阶段适时向充气口充气。经过20天左右,两位同学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发酵制作。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酵母菌与醋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后者 。从制酒和制醋两阶段对装置的处理方式判断,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 。
(2)同学甲在制酒阶段,每隔12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 。用反应式表示出制酒过程刚开始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

(3)B装置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
(4)制葡萄酒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而制葡萄醋时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原因是 。葡萄汁为酵母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的营养成分是
(5)制作过程中一般不需要额外添加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即可完成。为了提高果酒品质也可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利用 培养基可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酵母菌菌种,如在培养基中加入 可以从细菌和酵母菌的混合液中分离出酵母菌。
(6)为提高水果的出汁率,使果汁变得澄清,在果汁生产中常用到 。
27.(11分) 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________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 ℃。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________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4)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________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________。
(5)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________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______________。
28.( 8分)下图是月季花药离体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选用的材料合适与否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选用________ 期的花粉可提高成功率。选择花粉时,一般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花粉是否处于合适的发育期,这时需要对花粉的细胞核进行染色,常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图中花药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胚状体与愈伤组织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无规则,是一种高度________________的薄壁细胞,胚状体与________________发育形成的胚有类似的结构,即具有胚芽、胚轴和胚根。
(4)无菌技术也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请说明下列各项需要消毒,还是需要灭菌。
①培养基 ②培养皿 ③接种环 ④花蕾 ⑤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⑥三角锥形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需要灭菌,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需要消毒。
29.(11分)PCR技术可快速实现DNA片段扩增;电泳技术可在外电场作用下,把待测分子的混合物放在一定的介质(如琼脂糖凝胶)中进行分离和分析或用作亲子鉴定。下图是电泳装置和电泳结果:
⑴与电泳和叶绿体色素分离采用的纸层析法比较,后者使用的介质是 ________;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电泳的原理,你认为可以用它来分离核苷酸吗?_____________。
⑵PCR技术能把某一DNA分子片断进行扩增,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次循环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三步,所用的引物是一段设计的_____________。
⑶图3是把含有21个氨基酸的多肽进行水解,得到的氨基酸混合物进行电泳的结果,故可推知该多肽由________种氨基酸构成。
⑷图4通过提取某小孩和其母亲,以及待测定的四位男性的DNA,分别由酶处理后,生成含有若干DNA片段,并进行扩增得到的混合物,然后进行电泳所得到的一组DNA指纹图谱,请分析F1~F4中,谁是该小孩真正生物学上的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电泳过程中分子的迁移速率除与本身所带净电荷的多少有关外,你认为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列出3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试题答案
1-5 BADDB 6-10 ABBDB 11-15 BCDDD
16-20 CCBDA 21-25 ACDDB
28.(8分)
(1)单核  镜检(显微镜观察)  醋酸洋红
(2)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3)液泡化  正常受精卵(或受精卵)
(4)①②③⑥  ④⑤
29.(11分)
(1)层析液 各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液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能
(2)碱基互补配对原理 变性、复性和延伸 DNA
(3)6
(4)F2
(5)电泳的电压、被测分子的大小、被测分子的形状、凝胶的种类密度等(任写3个,3分)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道题2分,共50分)。
1、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2、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果按此次序排列,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以下是某位发明家的阿姨对他的谈话:“我从来没看到过像你这么游手好闲的男孩……你已经半小时没有说话了,只会打开壶盖再盖上,现在又拿一个咖啡杯和汤匙放在上面观看蒸汽怎么从壶口冒出,并且去盛接及计算有多少水滴。”这位发明家的“无聊”举动,促成了人类发展史上相当重要的一次转变。这项转变是指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开辟新航路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启蒙运动
4、2010年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互联互通,2012年前推广广电和电信双向进入试点,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关于三网融合中的计算机网说法正确的有
①因特网能够使信息的及时反馈得到实现 ②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所需要的资料
③因特网可以代替人脑进行一切活动 ④电脑可以代替人脑进行高水平的脑力劳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梦溪笔谈》)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文人画,重视写意 B.山水画,重视写实
C.花鸟画,浓墨重彩 D.人物画,形神俱备
6、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念是
A.日心说 B.量子 C.相对论 D.经典力
7、明清时期,以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小说蓬勃兴起并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白话文已开始流行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逐渐扩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8、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9、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反映的主题是
A控诉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罪恶
B.控诉英法的不干涉政策
C.控诉法西斯的罪恶
D.控诉西班牙内战的罪恶
10、公元前6世纪,在雅典城邦中,旧氏族贵族实行专横统治,新兴工商业者阶层对此非常不满,为了缓和这一矛盾,梭伦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设立五百人会议
C.实行“公职津贴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
11、王安石变法中,意图“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的是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
12、宗教改革开始于被称为“教皇的奶牛”的
A.德意志 B.英吉利 C 法兰西 D 俄罗斯
13、毛泽东早年曾评论道:“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这里他认为变法“保人民之权利”,而商鞅变法实际上代表了哪一阶级的利益?
A.奴隶主贵族阶级 B.农民阶级
C.新兴地主阶级 D.奴隶阶级
14、下列历史人物的改革内容不一致的是

A.地方行政体制 B.改革教育内容
C.调整土地制度 D.改善民族关系
15、右图是“卡诺莎之辱”的绘画,描述的是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于1075年1月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这反映了当时
A.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
B.教皇是德意志权力中心
C.罗马教权高于封建王权
D.“开明君主”统治盛行
16、戊戌年春,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并再版《新学伪经考》,在这两本书中,康有为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并自称为新创立孔教的马丁·路德。结合所学,两人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包括 ①都主张改造本国的统治思想 ②都认为宗教是统治国家的主要手段 ③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④都相信上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7、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这样预测时局:“……自那时(注:指1915年)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而我们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造成俄国“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是
A.遭受西欧国家的侵略 B.俄国农奴制的阻碍
C.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D.机器工业极其落后
18、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置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日本“置产兴业”政策实施的特点有:①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②工业生产垄断程度高于其它国家③充分利用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④政府成为近代化的主导力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齐世荣在《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中认为:“明治维新也存在不足和局限,主要是明治改革的显著不平衡性、不彻底性。改革涉及物质、体制和精神三个层面……”日本明治维新在“体制”上的“不彻底性”主要体现在
A. 保留了武士特权 B.继承了原有的幕藩体制
C.保留了天皇制度 D.众议院由皇族和华族组成
20、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借助诠释儒家经典宣传维新主张。他这样做反映出的弊端是
A.难以为下层民众接受 B.不敢彻底与封建思想决裂
C.受顽固派的极力阻挠 D.从事政治活动的艺术缺乏
21.第三帝国《装甲兵之歌》“如果我们为命运女神所抛弃,如果我们从此不能回到故乡,如果子弹结束了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在劫难逃,那至少我们忠实的坦克,会给我们一个金属的坟墓” 诗中所提到的坦克首先出现在下列哪个战役中
A .凡尔登战役 B.库尔斯克会战 C.索姆河战役 D.马恩河战役
22.电影《我的1919》出现了一些关于凡尔赛会议的镜头,你认为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B.列宁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
C.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 D.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
23.《九国公约》的下列规定中最能反映出这次会议上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的是
A.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B.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谋取特权,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力
C.使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D.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24、1945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对人说:“由于这个宪章,你们实现了三十年前那个伟大政治家-伍德罗·威尔逊的理想。”这里“威尔逊的理想”是建立
A.联合国 B.国际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欧洲联盟
25.1928年,美、法、英、德等国签署了《非战公约》。这一公约
A.首次改善了法德两国紧张关系 B.彻底消除了国家的战争权
C.倡导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D.制定了制裁违约国的措施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
26.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14分)
材料一: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
—— 钱穆《孔子传》
(1)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主要思想有哪些?(2分)
材料二:《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图
结合材料指出,在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请简述这一重要思想历史作用。(4分)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主要体现为哪一理论的提出?能体现这一理论的代表作有哪些?(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华民族主流思想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显著特点?(4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8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爆发,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交通、财政高级官员,人称“梁二总统”的梁士诒就敏锐的觉查到,这场世界大战是中国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大好机会,并正确认识到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袁世凯先是准备派兵参加欧战,但日本听到风声后由于害怕中国参战将使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增强不利日本在华利益,先是外交上极力阻止,不果后竞然使用武力威胁。
在日本的蛮横威胁下,梁士诒不得不想出用“劳工参战”的新方法。
在一战期间,共有来自包括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浙江和福建等省14万中国人作为劳工被派往欧州去作战争勤务。这些“华工兵团”在战争前线挖战壕,修工事,每天报酬仅仅5法郎,并先后有2万多人被德国的炮火炸死在战场上。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美国出版的《中国学生月半刊》则写道:“一战赴法华工乃中国派往世界的信使,他们回国后将成为传播欧洲文明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桥梁。”同时,他们也把中国的太极拳传到了欧洲。 也有人这样评价这些华工:“中国的地位不是外交家在辞令中争来的,而是被外国人践踏的华工用血肉之躯争来的。”
(1)根据材料,分析梁士诒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一战的理由。(2分)中国最后采用什么方式参战?(1分)
(2)据材料概括一战“华工兵团”的特点和作用。(5分)
28..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下图是关于王安石变法的漫画。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之死的原因有哪些?从中反映了哪两种不同势力之间的矛盾?(4分)
(2))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面临着怎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变法的结局有何影响?(4分)
材料三: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请回答:
(3)据材料三指出戊戌变法存在哪些不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不足的社会根源。(4分)

材料四: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五 1682--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采纳西欧模式,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1697-1698年,他率团往德、荷、英考察,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大量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对军事、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期中,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剧性一幕。在当时的俄国,大多数贵族饱食终日,往往懒洋洋地拖着长袍,留着被视为“上帝赐予的装饰品”的大胡须,无所事事。彼得下令:除神职人员外,一律禁止留须,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历克基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几经犹豫后,彼得将儿子处死。“在整个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产生如此重大的个人影响······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性质······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拜托了孤立的状态······此后,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4分)
(5)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6分)
(6)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6分)(回答三点即可得6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题50分)
26、(1)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有教无类(任列举两个两分)
(2)思想:三民主义(或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作用: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3)理论:工农武装割据
代表作:井冈山的斗争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中华民族主流思想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是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外部优秀文化的汲取与融合中实现的;是在不断创新中前行的。(其它言之有理的观点也可。)(4分)
27、(1)理由:①中国可借此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局面;②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2分)
方式:“劳工参战”。(1分)
(2)特点:来地广,人数多;主要从事战争勤务工作;报酬低;死亡率高;吃苦耐劳,不怕牺牲,表现出色。(答出三点即得3分)
作用:成为中欧之间文明传播的使节;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赢得了战胜国的地位并为后来收回一些国家主权提供了条件。(答出2点即得2分)
28、(1)原因:贵族保守势力的反对抵制;皇权支持的缺失。(2分)矛盾:新兴地主阶级与代表旧贵族势力之间的矛盾。(2分)
(2)问题:保守势力强大;新法的某些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2分)结局:最终造成变法的失败。(2分)总分11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而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做简谐振动的质点在通过平衡位置时,为零值的物理量有 [ ]
A.加速度 B.速度 C.回复力 D.动能
2. 一质点做简谐振动,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t=4s时,质点的 [ ]
A.速度为正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B.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C.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D.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3.一列波从空气传入水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
A.波速 B.波长 C.频率 D.振幅
4. 以下关于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干涉现象是波的特征,因此任何两列波相遇时都会产生干涉现象
  B.因为声波的波长可以与通常的障碍物尺寸相比,所以声波很容易产生衍射现象
  C.声波是横波
  D.纵波传播时,媒质中的各质点将随波的传播一直向前移动
5. 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 某时刻的图象如图所示. 质点A的位置坐标为(-5,0), 且此时它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 再经2 s将第一次到达正方向最大位移, 由此可知 ( )
  A. 这列波的波长为20 m
  B. 这列波的频率为0.125 Hz
  C. 这列波的波速为25 m/s
  D. 这列波是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的
6. 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n=的某种玻璃的表面,如图所示.i代表入射角,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当i > 45°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B.无论入射角i是多大,折射角r都不会超过45°
C.欲使折射角r=30°,应以i=45°的角度入射
D.当入射角为i且i=tan时,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恰好互相垂直
7.一条光线在三种介质的平行界面上反射或折射的情况如 图20-4,若光在 I、II、III三种介质中的速度分别为v1、v2和v3,则 ( )
A.v1>v2>v3   B.v1<v2<v3
C.v1>v3>v2   D.v1<v3<v2
8. 用杨氏双缝实验演示光的干涉,不影响条纹位置的因素是(  )
A.光的强度 B.光的波长
C.屏与狭缝的距离 D.两狭缝间的距离
9. 以下现象或实验结果,说明了光的波动性的是 (  )
A.肥皂薄膜上的彩色条纹 B.泊松亮斑
C.日、月食现象 D.小孔成像
10. 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5甲所示.若从此时刻开始计时,则图5乙表示a、b、c、d中哪个质点的振动图象 ( )
A.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乙图为a点振动的图象
B.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乙图为b点振动的图象
C.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乙图为c点振动的图象
D.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乙图为d点振动的图象
二、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 如图所示为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的波形图.这列波的波长是________m,质点P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
12.光的颜色是由 决定的.一束黄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它的波长将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13. 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时, 没有测摆球的直径, 先用直尺测出悬点到球底的距离L1, 测出相应的周期T1, 再将L1改变为L2, 又测出相应的周期T2, 则测出的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应为 .
14. 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用的玻璃砖两面平行.正确操作后,作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图8所示.①此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为n=________(用图中的θ1、θ2表示);②如果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宽度________(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
15.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激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9(a)所示,激光器发出的一束直径很小的红色激光进入一个一端装有双缝、另一端装有感光片的遮光筒,感光片的位置上出现一排等距的亮点,图9(b)中的黑点代表亮点的中心位置.
(1)这个现象说明激光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
(2)通过测量相邻光点的距离可算出激光的波长,据资料介绍,如果双缝的缝间距离为a,双缝到感光片的距离为L,感光片上相邻两光点间的距离为b,则激光的波长λ=.
该同学测得L=1.0000 m、缝间距a=0.220 mm,用带十分度游标的卡尺测感光片上的点的距离时,尺与点的中心位置如图9(b)所示.
图9(b)图中第1到第4个光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__ mm.实验中激光的波长λ=________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 (10分)一单摆摆角小于5°,如图为摆球的振动图象,图中把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向右运动时记为t=0,取摆球向右的位移为正,求:
(1) 摆球在4.5 s末位移.(2)2. 3s时的运动方向、速度的变化。(3) 摆球在4.5 s内通过的路程.
17. (10分)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10中的Ⅰ所示,经t=0.2 s后,波形图象如图中Ⅱ所示.求这列波的波速.
18. (10分)一束光由空气入射某介质,折射光线恰好与反射光线垂直,则该介质中的折射率为;则入射角为多少?
19. (10分)主截面是边长为d的正方形的棱柱,折射率为n,将其弯成半圆形(如图20-26所示).要使A端垂直入射的光线全部从B端射出,求所弯半圆形的最小内半径R的值.
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C C C B AB A C A AB BD
二、填空、实验探究题答案
11. 2m 、 向下 12. 频率 、 减小
13. 14. ①(或) ②大
15. (1)波动 (2)8.5 6.2×10-7
图1
t/s
x/cm
0
2
1
3
4
空气
玻璃
i
图20-4



0
y
x
0
t
x
a
b
c
d


图5
0
2
-2
2
4
6
8
10
12
x/m
y/cm
v


图10第 卷(选择题,共5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个命题与他们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4个命题中( )
真命题与假命题的个数相同 B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奇数
C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偶数 D真命题的个数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2、有以下命题:
①如果向量与任何向量不能构成空间向量的一组基底,那么的关系是不共线;
②为空间四点,且向量不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则点一定共面;
③已知向量是空间的一个基底,则向量也是空间的一个基底。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 )
( , 0) (B)(-, 0) (C)(0, ) (D)(0, -)
4、 已知△ABC的周长为20,且顶点B (0,-4),C (0,4),则顶点A的轨迹方程是 ( )
(A)(x≠0) (B)(x≠0)
(C)(x≠0) (D)(x≠0)
5、过抛物线 y2 = 4x 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A(x1, y1)B(x2, y2)两点,如果=6,
那么= ( )
(A)6 (B)8 (C)9 (D)10
6、已知点F1、F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过F1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若△ABF2为正三角形,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
(A) (B) (C) (D)
7、若椭圆和双曲线的共同焦点为、,是双曲线的一个交点,则的值为( )
A. B. C. D.
8、已知椭圆,若其长轴在轴上.焦距为,则等于 ( )
A.. B.. C. . D..
A 椭圆 B双曲线 C 抛物线 D 圆
A B C D
第Ⅱ卷(共100分)
填空题(本大题共五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要使直线与焦点在轴上的椭圆总有公共点,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的最小值为 。
______
解答题:(本大题共六小题,共75分)
16、(本小题12分)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曲线方程
经过两点P(,1),Q()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与双曲线有共同的渐近线,且经过点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本小题12分)已知p: ,q: ,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本小题12分)
这组直线何时与椭圆相交。
当他们与椭圆相交时,证明这些直线被椭圆截得的线段的中点在一条直线上。

(1)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过点的直线与双曲线C的右支分别交于A、B两点,的周长为4,求的值。
21、(本小题14分)已知双曲线
求过点P的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使L与C分别有一个交点,两个交点,没有交点。
若Q(1,1),试判断以Q为中点的弦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数学试题
三、解答题:
16、1)
(2)
(3)
21、21、(1)解方程组
消去得
当 , 时
当时
由 得
由 得
由 得或
综上知 :
时,直线与曲线有两个交点,
时,直线与曲线切于一点,时,直线与曲线交于一点。
或直线与曲线C没有公共点。
不存在
假设以Q点为中点的弦存在
当过Q点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显然不满足题意。
当过Q点的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斜率为K(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
A.质谱 B.红外光谱 C.紫外光谱 D.核磁共振谱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羟基跟链烃基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属于醇类
B.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属于醇类
C.酚类和醇类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分子内含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都属于酚类
3.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4.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图,关于该化合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含有氧元素不是有机物
B.完全燃烧时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两种产物
C.分子中含有羟基属于醇
D.不能使溴水褪色
5.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 诱抗素制剂,以保证鲜花盛开,S 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
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
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
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
6. 关于同分异构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结构不同,性质相同,化学式相同的物质互称同分异构体
B.同分异构体现象是导致有机物数目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C.同分异构体现象只存在于有机化合物中
D.同分异构体现象只存在于无机化合物中
7.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可以推知(CH3)2CHCH2CH2OH有多少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A.6 B.5 C.4 D.3
8.最简式相同, 但既不是同系物, 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辛烯和3—甲基—1—丁烯 B.苯和乙炔
C.1—氯丙烷和2—氯丙烷 D.己烷和乙烯
9.按系统命名法命名时,以下物质的主链碳原子数是
A.5 B.6 C.7 D.8
10.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 ②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 ③甲烷与氯气 ④乙炔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氯乙烯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1.1 溴丙烷与2 溴丙烷分别和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则
A.产物相同
B.产物不同
C.碳氢键断裂的位置相同
D.碳溴键断裂的位置相同
12.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物中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13.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取1,2 二溴乙烷,下列转化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CH3CH2BrCH2BrCH2Br
B.CH3CH2BrCH2BrCH2Br
14.与丙烯具有相同的碳、氢百分含量,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环丙烷 B.环丁烷 C.乙烯 D.丙烷
15.属于苯的同系物是
第II卷 (共55分)
二、填空题(共35分)
16.(9分)I:根据要求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填序号)
(1)属于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卤代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属于醛又属于酚的是______________;
(4)既属于醇又属于羧酸的是____________。
II:下列各组物质 ① O2和O3 ② H2、D2、T2 ③ 12C和14C ④ CH3CH2CH2CH3 和 (CH3)2CH2CH3 ⑤乙烷和丁烷 ⑥ CH3CH2CH2CH(C2H5)CH3 和 CH3CH2CH2CH(CH3)C2H5
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
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 ,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 ,
是同一物质的是__________。
17. (2分)将四小块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各溶液中,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顺序 ( )
18. (6分)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19.(18分)写出下列物质间转换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三、问答题(共20分)
20.(9分)写出C5H11OH中主链为四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其中⑴消去产物只有一种的有哪些? ⑵不能发生催化氧化的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分)下列两幅谱图是结构简式为CH3CH2CH2OH和CH3CH(OH)CH3的两种有机化合物的1H核磁共振谱图。请判断哪一幅是CH3CH(OH)CH3的1H-NMR谱图,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A、B、C、D是四种有机物,它们的分子中均含有2个碳原子,其中A和B是烃。在标准状况下,A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13,B与HCl反应生成C,C和D混合后加入NaOH并加热可生成B。(1)判断A、B、C、D各是哪种有机物,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2)写出题中所涉及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12年春湖北省部分中学期中联考
化学试题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
一 今
第II卷 (共55分)
二.填空题
16. I:(1) ______A______;(2) ___B___________;(3) _____C____;(4) ___D________。
II: ⑤;④;③;①;⑥
17. ③>④>①>②
18.(1)  环己烷 (2)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3)
19.
(2) CH3CH2OH CH2=CH2 + H2O;(3)CH2=CH2 + HBr CH3CH2Br
(4)CH2=CH2 + H2O CH3CH2OH; (5)CH3CH2Br CH2=CH2 + HBr
(6) 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
三、问答题
20. CH3CH2 CH (CH3)CH2OH 2—甲基—1—丁醇
(CH3)2 C (OH) CH2 CH3 2—甲基—2—丁醇
(CH3)2 CH CH (OH) CH3 3—甲基—2—丁醇
(CH3)2 CH CH2 CH2OH 3—甲基—1—丁醇
(1)CH3CH2 CH (CH3)CH2OH (2—甲基—1—丁醇 )、
(CH3)2 CH CH2 CH2OH (3—甲基—1—丁醇 )
(2)(CH3)2 C (OH) CH2 CH3 (2—甲基—2—丁醇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