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部分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共20小题)和非选择题(共5小题)两部分。
2、请用规定的2B铅笔或黑色圆珠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填在其它位置一律无效。
3、本试卷总分9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下丘脑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B、渴觉中枢兴奋,则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量增加
C、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D、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2、下列各项关于正常人体内发生的生理活动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抗体或者淋巴因子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通常被吞噬细胞吞噬、分解
B、动物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迅速被分解
D、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腔后逐渐失去活性
3、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如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
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
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产生兴奋
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
5、如图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e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B、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C、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D、如果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为同一种物质
6、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7、在短期饥饿状态下,人体血浆中会出现的变化是 ( )
①葡萄糖浓度明显下降 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 ③胰岛素含量减少 ④胰岛素含量增加 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⑥肝糖原含量减少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②④⑥
8、下列有关淋巴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B、B细胞和T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成
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B细胞和T细胞的核基因相同,但它们的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9、“小儿麻痹证”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 )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
10、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下丘脑和垂体
D、寒冷刺激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和传递
11、某同学发现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采摘的枝条中,芽多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
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和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
12、如图为一棵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左侧开口,右侧照光。如果固定幼苗,旋转纸盒;或固定纸盒,旋转幼苗;或将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分别是( )
A、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B、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C、向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D、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13、若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作用对象细胞2是甲状腺细胞
B、人体内水分的平衡与乙图所示的调节有关,也与甲图所示的调节有关
C、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
D、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快
14、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有关机体水分调节的顺序正确的是 ( )
①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②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③摄水量增加 ④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⑤减少尿的排出
A、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15、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二氧化碳和氧 ④Na+ ⑤血浆蛋白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
16、右图是细胞分裂素对黄瓜果实发育的影响(CK、250×、500×分别表示不稀释、稀释250和500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和生长素的作用一样具有二重性
B、细胞分裂素的浓度越小,促进作用越大
C、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子房发育的作用
D、生物的个体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7、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 )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1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适宜浓度生长素处理凤梨,可加快果实成熟
B、用适宜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大麦,可抑制细胞分裂
C、用适宜浓度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提高产量
D、用适宜浓度2,4—D处理插条,可促进插条生出芽
19、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这是由于苹果放出了( )
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20、下列关于激素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B、用适宜浓度乙烯利处理凤梨,可加快果实发育
C、促性腺激素类药物用于人工养殖四大家鱼可提高繁殖率
D、乙烯能够促进果实的发育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1、(8分)下图为人体内的浆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是由 经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形成的,由该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称为 免疫。
(2)多数情况下,抗原与该细胞产生的 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细胞团或沉淀,进而被 吞噬消化。
(3)该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对寄生在寄主细胞内的抗原不能发挥免疫作用。消灭该类抗原的途径:首先是 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 ,抗原失去寄生的基础,然后再由该细胞发挥免疫效应。
22、(8分)下图为人体内血糖的调节示意图,序号表示生理过程,字母表示两种与血糖调节有关的激素。请据图回答:
(1)当人体内环境中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分泌[b] 增多,进而促进[⑤] 等过程的进行。
(2)当人进行体育运动导致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a] 增多,促进[①] 等过程的进行。
(3)由图可见,人体血糖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 ,血糖的这种调节方式属于 调节。
23、(13分)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 ]”中填序号,在“ ”上填名称);
(1)在A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 ,④属于反射弧的 ,⑤属于反射弧的 。
(2)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三个部位中处于静息状态的是 。在兴奋部位和相信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 。
(3)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在A图的[ ] 结构中,它包括: 、 和 三部分。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过程为 。
24、(10分)为了探究不同环境下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A花盆侧放在某一光照强度的地方;装置B花盆侧放在一个不透光的木箱内;装置C花盆摆放在一个有小孔的木箱中(G、E,G`、E`表示近地侧,L、F,L`、F`表示远地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生长素具有使根向 弯曲生长的作用,其原因是 。
(2)用植物生长素调节机理解释,装置A、B幼苗茎向上弯曲生长的原因是 。
(3)在装置C中,若固定光源位置,让花盆和木箱一起绕d轴匀速转动,则一段时间后,箱内幼苗的生长状况是 。
(4)若A、B为对照性实验,A、B实验探究的课题可表述为 ,所选的植物必须是 ,设计该类实验的基本原则是 。
25、(11分)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要把一个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子课题来分别进行研究。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其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的带芽的枝条30支,分甲、乙、丙三组,每组10支;
②将甲、乙、丙三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溶液中,相同时间后,扦插在潮湿的沙土中,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枝条 甲组 乙组 丙组
溶液 5×10-5g/mL的IBA溶液 5×10-1g/mL的IBA溶液 清水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丙三组枝条的生根情况,统计每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回答:
(1)你认为他们的子课题名称是 。
(2)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
(3)实验结果是: 组枝条生根最多,其原因是 ; 组枝条生根最少,其原因是 。
高一生物期中测试题答案
②→③
B、①
④→⑤
①→③
D、②
④→⑤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 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家具有多种属性,其根本属性是 ( )
A、主权属性 B、社会属性 C、阶级性 D、全民性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句话规定的是我国的 ( )
A、发展阶段 B、国家性质 C、公民权利 D、国际地位
3、199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实施。越来越多的地区的农民群众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干部,实现了“自己的干部自己选,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这说明 ( )
A、只要村民参与民主管理,就能够解决农村的一切问题
B、村民行使民主管理权利,不受制约
C、村民行使民主选举的权利得到了切实保障
D、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4、在我国,要保证人民充分享有民主,就应该 ( )
①打击侵害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为 ②使所有的人都享有民主 ③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④坚持依法治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公民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行使自己的集会、游行、示威权利,这是对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观点 ( )
①认为公民应无拘无束地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②认为法律与自由是统一的 ③主张公民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④割裂了自由与法律的关系,否认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必要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6、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是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方式。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根据以下条件来确定 ( )
①社会经济制度 ②物质生活条件 ③选民的文化水平 ④选民和候选人的意愿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2011年1月6日,浙江省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对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换届工作作出部署。下列关于村民委员会和村党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二者都是基层政权 B、二者都是党的基层组织
C、二者都是不属于国家机关 D、二者都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8、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 ( )
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在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是 ( )
A、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等政治自由
B、公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C、公民对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监督权
D、公民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10、高一学生黄某,在浏览美国雅虎网站时,意外地发现其所展示的中国地图,用橘黄色表示的中国领土不完整,台湾岛、海南岛、澎湖列岛等均未和祖国大陆一样用橘黄色表示,于是他立即向雅虎网站的管理者发出了电子邮件,严正地指出其错误,强烈要求该网站进行修改。这位学生的行为 ( )
①小题大做,过于较真 ②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③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的义务 ④履行了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网站开通不久,不少青少年学生通过网上专题论坛发表对国家科技规划的意见。几名大学生提交的《关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问题的建议》被送到了国务院总理的办公桌上。根据上述材料可知,这是公民通过( )参与民主决策。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社会听证制度 D、信访举报制度
12、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我国将首次在农民工队伍中产生全国人大代表。这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 )
①绝对性 ②真实性 ③全民性 ④广泛性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3、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这是由 ( )
A、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B、我国政府的职能决定的
C、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D、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决定的
14、下列属于政府履行职能的是 ( )
①国务院组织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②教育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③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学习好、宣传好《江泽民文选》的通知 ④某省消费者协会要求宝洁公司给有质量问题的SK-Ⅱ消费者无条件退款
A、①②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③④
15、“政府不能代替学校办学,不能代替工厂生产,不能代替科研单位开展研究。”这说明 ( )
①政府是可有可无的 ②有些事情政府办不了,也不该办 ③政府机关太少,无法履行职能 ④政府应该正确履行职能,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不能包办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温家宝总理曾向媒体和官员引述这样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材料体现了我国政府的宗旨是 ,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 )
A、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 B、为人民服务 求真务实
C、对人民负责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对人民负责 求真务实
17、《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在国家机关中,对行政权力具有内部监督功能的是 ( )
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②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③国家监察部和地方监察机关 ④国家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其根本原因在于( )
A、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政府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D、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9、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根本标志是( )
A、政府的权威是否由国家性质决定 B、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C、政府的活动是否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障 D、政府及其公职人员有无影响力
20、要树立和维护政府的权威,最根本的是坚持 ( )
A、依法行政 B、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C、权责统一 D、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1、“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治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市政府的上述做法,是为了( )
A、打造亲民政府的形象 B、使人民群众成为决策主体
C、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D、使人民群众获得实际利益
22、在新闻报道中,我们时常听到“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等词语。这里的政府是 ( )
A、国家政权机关 B、我国的党政机关
C、国家行政机关 D、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3、下列行为中,属于政府依法行政的有 ( )
①江西省萍乡市开发区横板村16组村民陈某被该区城管人员一二十人群殴致死
②某市政府强制征用农民土地
③某省环保局依法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
④某地工商部门依法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近年来,我国一些省市政府陆继向群众开放政府“红头文件”的查阅。这一举措,深受群众欢迎,被人们称为“阳光工程”。政府这一做法体现了 ( )
A、政府行使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B、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C、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意识提高 D、政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25、实施“阳光工程”有利于 ( )
①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②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③人民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20分)材料一:南方某市拆迁区居民因不满市政府的拆迁办法,先是集体冲进市政府办公楼,对政府办公楼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然后又在市政府前的马路静坐并举行游行示威,一度造成交通中断。尽管后来市拆迁办公室经过进一步的综合考虑,适当修改了拆迁办法,但部分居民却因扰乱政府办公秩序和造成交通阻塞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材料二:某市交通局和财政局联合发布一个文件,规定市内每辆出租车一年增加缴纳车牌营运使用费一万元,用于出租车的管理。这一文件得到了市政府的批准。对此,多数出租车司机认为上述做法不合理。经过讨论,大家统一了意见,决定派代表将情况反映给《焦点访谈》栏目。《焦点访谈》播放后,该市政府纠正了错误,撤销了该文件,退还了司机的钱款。
(1)结合两则材料,说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必要性。(8分)
(2)结合两则材料,就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谈谈启示。(12分)
28、(14分)2006年沿海某市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面临着以下问题:
◇房价上涨比较快,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房屋严重供不应求;
◇10%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是10%最低收入家庭的30倍;
◇某些政府公职人员失职渎职,“官煤勾结”,煤矿事故频繁发生;
◇多家化工企业严重污染环境,市民怨声载道;
◇刑事案件时有发生,扰乱社会秩序。
该市政府坚持“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针对上述问题在网上公开征集市民建议,开展“市民论坛”活动,问计于民。
(1)该市政府问计于民的做法,体现了《政治生活》哪些道理?(6分)
(2)假如你被选为该市“市民论坛”代表,请就该市所面临的问题向政府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8分)
高一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C C A C C C D B A A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A D B B D D C B B A
二、非选择题(第26小题20分,第27小题16分,第28小题14分,共50分)
26、(20分)(1)①国家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它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但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政府的拆迁工作和管理出租车的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不足,甚至错误。(4分)
②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有效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有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完善决策,廉洁政风,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作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材料一中房屋拆迁办法得到了修正;材料二中收取出租车车牌营运使用费的错误做法得到了纠正。(4分)
(2)①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行使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分)
②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民必须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遵守法律、规则、程序,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结合。材料二中出租车司机的做法是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问题得到了顺利的解决。(4分)
③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以什么样的理由,都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有理也不能违法上访、闹事、静坐、流行示威,否则会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利益。材料一中居民的做法是无序政治参与的表现,不仅妨碍了国家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影响了他人合法权益,自己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种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他们完全可以采取合法方式来解决问题。(4分)
27、(16分)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4分)
②我国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所以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4分)
③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是政府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的具体体现。(4分)
④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原则是对人民负责。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是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4分)本试卷第一、二、三大题为选择题,第四、五、六、七大题为非选择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
1、选出加点字注意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敕造(chì) 庠序(yáng) 起兴(xīng) 桅杆(wēi)
B、未卜(pǔ) 氓隶(méng) 千载(zài) 錾银(zàn)
C、数罟(gǔ) 崔嵬(wéi) 句读(dòu) 怪诞(dàn)
D、湮没(yān) 酬谢(chóu) 畏葸(sī) 阿谀(yú)
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诡秘 寒喧 纨袴 脍灸人口
B、宵柝 暮砧 筵席 落木萧萧
C、鱼凫 暇想 褴褛 精兵减政
D、描摩 暴躁 操练 弱不经风
3、下列名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B、奥运火炬在成都传递时,热情的成都市民纷纷到火炬传递的大街上去观看,很多居民小区都十室九空了。
C、沪指连续七周下跌,很多被套股民备受煎熬,想尽快弥补巨额亏损,因此一度消失的非法“代客理财”又东山再起。
D、美国的《人权报告书》每年都老调重弹,指责这个国家,批评那个国家,对自己的人权问题却避而不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全世界“环境难民”的阶段正在迅速扩大,造成“环境难民”的原因,是由于土地干旱,荒漠化扩大,水灾,森林毁坏及海平面上升等引起的。
B、行人体谅司机,司机礼让三分,彼此尊重,相互理解,那么城市的交通就会有序得多,顺畅得多。
C、近年来,一些唱片公司急于追求眼前利益,喜欢以流水线的方式对新歌手进行 快速包装,造成了流行乐坛表面繁荣,内里空虚。
D、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我国西部广大地区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发展,能否做好水的开源节流工作是西部大开发成功的关键之一。
5、下列各项中,有关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
A、《祝福》发表于1924年。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第一篇,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
B、海明威是美国20世纪著名小说家。1952年发表了轰动西方的中篇名作《老人与海》,并因此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C、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与万章等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D、《荀子》的人性论是荀子思想的逻辑起点。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教育的结果;善不是性,而是“伪”。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火星上存在生命
火星是太阳系中自然环境最接近地球的行星,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英国科学家日前表示,在火星的冻海层下,极有可能存在特殊的生命体。
英国科学家称,与地球不同,红色的火星并不具备磁吸力和厚密的大气层,宇宙中的各种强辐射均可以直接散布在火星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细胞生命体很难在火星表面存活,但如果地球探测器能够在火星表面下挖,当达到科学家们宣称的冻海层下的土壤时,就极有可能会发现特殊的生命体。科学家们在火星上已经发现了一些沼气(主要成分甲烷)和其他可能存在生物活性的迹象,这些特征很像地球上洞穴中的一些特征,这很可能就是一个地底生物圈活动的信号:它们附近地表有硫酸盐、黄钾、铁、矾聚集的迹象,这也会成为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有力证据。
英国伦敦大学教授、该研究项目负责人勒维斯·达特内尔说:“目前,一些处于休眠状态的生命体仍然存活在火星表面以下,在这些区域,宇宙辐射的伤害作用非常低。在寻找火星生命体时,很大程度上要首先找到火星上存在水分,但火星表面上水流的痕迹却是数十亿年前留下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最顽强的细胞生命,也无法在如此大量宇宙辐射的情况下存活。此前我们已经发现火星表层下可能存在一个冻海,这也是今后发射探测器需要确认的最激动人心的目标之一。”
英国科学家还表示,火星大气里还含有大量的甲醛,高浓度的甲醛其实就是由甲烷氧化而来,这也很可能会证明火星土壤里存在生命。科学家在火星表面上探测到的甲烷气体含量不大,可能只有1亿分之1.05。科学家的这一结论基于专门用来测定火星大气成分的傅立叶行星分光计的探测结果,它在火星上探测到一种不同于甲烷的气体——甲醛。英国科学家通过分析,计算出火星空气大气的甲醛浓度为千万分之1.3,认为这些甲醛是由于甲烷的氧化产生的,并估计每年火星上大约有250万吨甲烷被氧化产生为甲醛。勒维斯·达特内尔说:“我认为非生物过程不可能制造这么大量的甲烷,唯一的可能是火星上存在生命。我的结论是在火星的土壤里一定存在生命。”
6、下列关于“特殊的生命体”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这种生命体是躲过宇宙辐射而得以存活的细胞。
B、这种生命体可能存在于火星冻海层下的土壤中。
C、这种生命体能以休眠的状态存活在火星地表下。
D、这种生命体的生物过程能够制造出大量的甲烷。
7、以下不属于英国科学家认为“火星的土壤里一定存在生命”所用证据的一项是( )
A、火星上有类似地球洞穴中特征的生物活性迹象。
B、火星的一些地表有硫酸盐、黄钾等聚集的迹象。
C、火星大气里含有浓度为千万分之1.3的甲醛。
D、火星表面上有数十亿年前留下的水流的痕迹。
8、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寻找火星生命的第一步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发现水的存在。
B、宇宙中的各种强辐射不能穿透火星地表,是生命体可能存在于火星地表之下的前提。
C、大量的甲烷被氧化成甲醛,使得火星表面甲烷气体含量并不大,约1亿分之1.05。
D、目前科学家没有在火星表面发现生命体,即使是最顽强的细胞生命。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9分,每小题3分)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诤”)之,及留侯策(计策),太子得毋废。
……
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永巷令)囚戚夫人,而召赵王。使者三反,赵相建平侯周昌谓使者曰:“高帝属臣赵王,赵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诏。”吕后大怒,乃使人召赵相。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犁(等到)孝惠还,赵王已死。于是乃徙淮阳王友为赵王。夏,诏赐郦侯父追谥为令武侯。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 煇(熏)耳,饮瘖(哑)药,使居厕(猪圈)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
(节选自《史记·吕太后本纪》)
9、对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高祖微时妃也 微:地位低贱
B、使人请太后 请:告诉
C、高帝属臣赵王 属:部属
D、太后欲杀之,不得间 间:机会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 以五百岁为春
B、使人持鸩饮之 项伯杀人,臣活之 项伯杀人,臣活之
C、太后闻其独居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乃知其戚夫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 )
A、吕后是高祖贫贱时的原配夫人,因为年纪大,经常留在家中,很少见到高祖,和高祖越来越疏远。
B、吕后派使者往返多次召赵王进京,而赵国丞相周昌都找许多理由阻止了;吕后非常恼怒,就派人去召周昌到长安,然后又派人去召赵王进京借机杀了他。
C、吕后想要杀赵王,却得不到机会。后来借惠帝出去射箭之机派人拿去毒酒让赵王喝下。惠帝知道后,痛哭而且病倒,从此再不愿意料理朝政了。
D、吕后痛恨当初戚姬被宠,自己被高祖疏远,且戚姬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吕后于是杀赵王,害戚姬,使她变成人彘。
四、(26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4分)
译文:
(2)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5分)
译文:
13、为下面这句话断句,用“/”标出。
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3分)
(1)此诗中的梅花具有什么特点?抒发了诗人何种情感?(4分)
(2)此诗颔联原来用的是“数枝开”,郑谷将其中“数”字改为“一”字。你认为这样好不好?为什么?(4分)
15、默写名句。(6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2)风急天高猿啸哀, 。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
(4)师者, 。
(5)贾谊在《过秦记》中阐述了秦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五、(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平房情缘总难忘
柳 萌
北京的老四合院从平房院落迁入楼群,有一二十年了,可是,至今还怀念住平房的日子。
有人也许不屑一顾,甚至于暗自嘲笑:“纯粹是矫情,作秀!难道你真想住平房吗?”其实,这话看怎么说了。如果平房有楼房设施,当然还是愿意住平房,可惜咱不是没那个条件嘛。楼房比之老式平房,设施齐全,整洁安静,生活要方便滋润得多。只是不知为什么,有时想起住平房的情景,总还难免有着怀念。
那么,到底怀念平房的什么呢?说白了,怀念平房院落那种氛围,怀念平房邻里那种关系,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回想起来心就发痒,往昔日子就会重现眼前。
那些老邻居老街坊,别看已分别多年,他们的音容笑貌,依然时时闪出。
平房在全国民宅都有,惟有北京的平房可爱,原因大都因四合院,这种格局如同火盆,把人气拢得红红火火。门对着门户挨着户,好似并肩而立的兄弟,天生透着亲热劲儿。早晨开门道一声:“早啊,您!”下班回来说一声:“下班啦,您!”邻居之间无半点陌生,有的是亲热,以及犹如春风的情分,荡漾在人们的心中。老邻居老街坊相处几十年,彼此之间不仅是面熟,经过艰难岁月的磨砺,有的连脾气性情都清楚,说话做事也就从不隔心。有外人打听某某人,遇到邻居说起来,甭问开口准是:“他呀,那可是个好人,老邻居了,我太了解啦。”话就这么简单几句,透着人间的情缘,更有着无限的信任。
我至今还记着这样的情景:院里一条长长的晒衣绳,搭着多家的衣服被褥,响晴天突然变成风雨时,即使正在上班都不必担心,准有人给你收起来保管好。下班回来刚一进院,就会听到喊声:“他大兄弟,您的衣服在这儿哪,下雨我收进来了。”还有,大人有事匆忙出了门,孩子放学别怕没饭吃,到时有人争着抢着,接到自家的餐桌上,比在自己家还照顾得好。父母回来告诉一声,在哪家吃了喝了玩了,知道了也就完全心安,连句谢谢的话都不必说。谁让“远亲不如近邻”呢?假如谁家寄来汇款包裹,邮递员一声悠长的喊叫,恰好当事人忙家务未听见,或者有事外出未在家,准有人接话或者拿图章代领,这是邻居之间常有的事情。至于谁帮谁带点菜,谁求谁买点早点,谁陪谁看个病,谁代谁办点事,谁为谁接待客人,如同每天吃饭一样,平常得提都不需提。更不要说夏天院里纳凉,冬天炉旁聊天的自在,哪一样不是平房院落的氛围?就连院里孩子淘气,谁看见都得管管,管轻管重都成,就跟自家的娃娃一样。如此种种,透着多少温馨,散着多少欢乐,漫着多少和谐……
这样不分彼此的邻居,请问如今高楼里普遍吗?大概不普遍。这样亲如一家的关系,请问现在小区里很多吗?恐怕不很多。钢筋阻挡了交往的机会,水泥浇固了流动的情感,一家一户分隔开的小格子,如同挤在一起的孔孔蜂窝,每家人都似忙碌的蜜蜂,奔来维生的食物钻进去,独享属于自家的那份甜蜜。这就是楼房居民的生存状态。这就是仍在发展的城市民居。用牺牲人间美好情感,换来现代化生活方式,这究竟值不值得呢?不知道。说不清。只是从感觉上认为,倘若,拥有的仍然拥有,失去的寻找回来,似乎生活质量会更高。
就拿我来说吧。搬到这栋大楼快10年了。除了本单位同事有来往,其他邻居面熟却不知姓甚名谁,更甭说类似平房邻居的关系。有时因为什么事情必须得交涉,只能在对方半开的门缝交谈,连一声“您请进来坐”的话都很难听到啰。邻居间本该有的亲密尊敬,早成为回忆里的往事。原来家住团结湖小区,水电费轮流收,楼里事商量办,邻居间还有见面机会,自然而然也就认识了。认识了见面就得打招呼,似乎还不显得十分生分,多少总有些平房感觉。现在的事情全靠物业管,电梯有人开,信报有人送,连通知事情都贴告示,居民省心倒是省心了,人与人的情缘也就不再了。
真的,很怀念平房日子啊!由于怀念平房日子,有时我就瞎想:邻居相见不相识,这种既熟又生的情况,难道真的就无法改变吗?回想在平房院落的年月,新搬来的人家刚落脚,立刻就会有老住户过来,上赶着搭话:“有需要帮忙的事,您尽管言语,来不及做饭您说话,我加双筷子。”说的人实诚,听的人舒服。从此,就算接上茬搭上话,再也没有了陌生感,心与心开始真诚互动。倘若新住户有半大孩子,跟老住户孩子玩一会儿,得,这邻居的情缘哪,你就是想怎么着,八成都不会拉扯得开。
噢,平房日子再好再温馨再惬意,终归已是“昨夜星辰昨夜风”,只能让它在住过平房人的回味中,留下几许踪影几许温情。如果能够在高楼里,营造哪怕一点温馨氛围,记忆中平房的“春色三分”,不至于因为现代化生活,在感情上成为“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对于跟平房有情缘的人,我想就是最大的安慰啦。但愿:城乡喜见新建筑,大厦小楼浴春风;居民喜得安乐日,留下平房一片情。
19、文章第七段画线的语句是现代城市人生活的写照,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缺乏温情的生活状态?谈谈你的建议。(6分)
六、(12分)
20、近两年来,继“博客”、“播客”、“闪客”、“换客”、“彩客”等之后,互联网及报纸杂志上又悄然出现了专门以“晒××”为能事的又一新客——“晒客”。根据语境,仔细揣摩下列句中“晒”的含义。
①房价飞涨数字历历在目,业主攀比,网上“晒”房价。
②记者近日在青岛一家房产论坛上发现,一些小区业主群里正流行“晒房价”,新老业主在网上公布出买下房子的价格,相互进行比较。
③父母上网“晒”孩子周末安排。
① ② ③
21、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俗语,并按要求解说。
很多俗语都带有哲理性,揭示出相关的道理。例如“活到老,学到老”说明学无止境,人一辈子都要学习。又如“ ”,说明 。再如“ ”,说明 。以上这些话,生动地道出了关于读书学习的道理。
22、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 , , , 。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成为自爱因斯坦以来引力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权威。
①他执著地寻求着“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的答案。
②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
③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
④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的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则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C项,(A项 庠yáng应为xiáng,桅wēi应为wéi;B项 卜pǔ应为bǔ,载zài应为zǎi;
D项 葸sī 应为xǐ)
2、B项,(A项 喧—暄,灸—炙;C项 暇—遐,减—简;D项 摩—摹,经—禁)
3、D项,(A项 “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B项 “十室九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 C项 “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一般指好的事物。)
4、B项,(A项 句式杂糅,“原因,是由于……引起的”,C项,成分残缺,“造成了……的问题”。
D项 “能否……成功的……”两面对一面)
5、A项,(A项应为鲁迅小说集《彷徨》)
6、A项,(文中不能确定“特殊生命体”是“细胞”。
7、D项,(不是证据,据此既不能证明火星上现在有水,更不能证明有生命体存在。)
8、B项,(原文为“在这些区域,宇宙辐射的伤害作用非常低”意为还是有少量辐射穿透了地表。)
9、C项,(属:托付、交给。)
10、D项,(A项两个“为”均为动词,作为立意,B项两个“之”均为代词,指代第三人称“他”。C项两个“其”字也均为代词,“他”。D项第一个“乃”字为副词,才,第二个“乃”字为副词,竟然。)
11、C项,(惠帝痛哭而且病倒是知道人彘是戚夫人之后。)
12、(1)吕后年纪大,经常留守在家中,很少见到高祖,和高祖越来越疏远。
(2)我听说太后怨恨戚夫人,想把赵王召去一志杀掉,我不能让赵王前去。
13、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
14、(1)诗人笔下的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独立,内蕴幽香,素雅芳洁。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孤芳自赏,但又满怀希望,充满自信。
(2)这样改好,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同时“一枝”又照应了题中“早”字。一字之异,寓意顿拓,更渲染了“深雪”的意境,烘托了“早梅”的品格。
15、(1)猿猱欲度愁攀援
(2)渚清沙白鸟飞回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5)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6、①平房院落透着人间的情缘,有着无限的信任。②透着多少温馨,散着多少欢乐,、漫着多少和谐。
17、①作者详细描写北京四合院的生活细节,表现了四合院居民亲如一家,生活温馨幸福,表达了对平房生活的无限怀念。②与下文城市楼房居民的生存状态形成对比,更加突出平房情缘总难忘。
18、作者引用古诗词,表达了对平房生活的怀念之情,对现在高楼生活的人际关系冷漠的不满,渴望在高楼生活中也能出现温馨亲切的氛围。
19、①多开展一些有益的社区公共活动,使邻居们多见面,多交谈。②节假日举办走访活动,建立互信,增加交往。③提倡少在家看电视,多到户外活动。等等。
20、①炫耀、夸耀、显摆。 ②共享、分享。 ③公开、展示。
21、示例:①“处处留心皆学问“,说明生活中知识无处不在,要随时留心学习。
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明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有笔记下来才可靠。
③“严师出高徒”,说明老师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
22、④①③②
23、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参考译文:
吕太后是高祖贫贱时的妻子,生了孝惠帝和鲁元太后。到高祖做汉王时,又娶了定陶人戚姬,非常宠爱她,生了赵隐王刘如意。孝惠帝为人仁惠柔弱,高祖认为不象自己,常想废掉他,改立戚姬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因为如意象自己。戚姬得到宠爱,常跟随高祖到关东,她日夜啼哭,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取代孝惠帝做太子。吕后年纪大,经常留在家中,很少见到高祖,和高祖越来越疏远。如意被立为赵王之后,好几次险些取代了太子的地位,靠着大臣们的极力诤谏,以及留侯张良的计策,太子才没有被废掉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1、在△ABC中,角A、B、C所对边分别为a、b、c,若b cos B=c cos C成立,则△ABC是 (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2、不等式 解集是 ( )
A、(0,2) B、(-∞,0) C、(2,+∞) D、(-∞,0)∪(0,+∞)
3、在钝角三角形ABC中,a=1,b=2,则最大边c的取值范围是 ( )
A、(,3) B、(2,3)
C、(,3) D、(,3)
4、有一长为10m的斜坡,它的倾斜角是75°,在不改变坡高和坡顶的前提下,通过加长坡面的方法将它的倾斜角改为30°(如图)。则坡底要延伸 ( )
A、5m B、10m
C、10m D、10m
5、夏季山上气温从山脚起每升高100米,降低0.7℃,已知山顶气温是14.1℃,山脚下气温是26℃,那么山顶相对山脚的高度是 ( )
A、1500米 B、1600米 C、1700米 D、1800米
6、已知等差数列满足……+,则有 ( )
A、 B、 C、 D、
7、以下通项公式中,不是数列3,5,9,……,的通项公式的是 ( )
A、 B、
C、 D、
8、已知数列为,,,,……。若,则的前几项和= ( )
A、 B、 C、 D、
9、设f(x)= 则不等式f(x) >2解集为 ( )
A、(1,2)∪(3,+∞) B、() C、(1,2)∪() D、(1,2)
10、不等式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
A、∪[4,+∞) B、∪[5,+∞) C、[1,2] D、∪[2,+∞)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满分25分)
11、在△ABC中,若∠B=30°,AB=2,AC=2,则△ABC的面积是 。
12、已知数列的前几项和为。那么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
13、在小于100的正整数中共有 个数被7整除余2,这些数的和为 。
14、已知 ,最小值为 。
15、已知当恒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满分75分)
16、(12分)如图,某货轮在A处看灯塔B在货轮的北偏东75°,距离为12海里,在A处看灯塔已在货轮的北偏西30°,距离为8海里,货轮由A处向正北航行到D处时,再看灯塔B在北偏东120°,求:
(1)A处与D处之间的距离。
(2)灯塔C与D之间的距离。
17、(12分)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的边长分别是a、b、c、。已知 c = 2,C = 。
(1)若△ABC的面积等于,求a、b值
(2)若sinB=2sinA,求△ABC的面积
18、(12分)在数列中,an=n(n-8) -20,这个数列
(1)共有几项为负?
(2)从第几项开始递增
(3)有无最小项?若有,求出最小项,若无,说明理由。
19、(12分)在自然数集N上定义一个函数y = f (x),已知f (1) + f (2)=5。当x为奇数时,f (x+1)-f (x)=1,当x为偶数时f (x+1)-f (x)=3。
(1)求证:f (1),f (3),f (5),……,f (2n-1) (n∈N+)成等差数列。
(2)求f (x)的解析式
21、(14分)已知f (x)=2x-
(1)若f (x)=2,求x的值。
(2)若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数学试卷答案
三、解答题
16、(1)△ABD中,∠ADB=60°,∠B=120°- 75°= 45° AB=12
∴AD= (海里) 6’
(2)△ADC中,CD2=AD2+AC2-2AD·AC·cos30°
(海里) 12’
17、(1)由cos C= ①
又S△ABC= sinCab=4        ②
由①②解得a=2,b =2 6’
(2)由sinB=2 A b = 2a ①
又由(1)有a2+b2-ab = 4 ②
∴由①、②解得a =, b=
∴S△ABC= sinC= 12’
18、(1)有
∴n<10时 an<0 ∴共有9项为负 4’
(2)∵an+1-an=2n-7
∴当n>3时,an+1-an>0
故从第4项开始数列单调递增 8’
(3)由(2)当n≤3时,an+119、(1)有

∴是首项为2,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2)当x为奇数时,
+
当x为偶数时,
=
∴ 7’
20.联立
4’
zmax=14 6’
zmax=koB= 9’
z 13’
x为奇数
x为偶数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卷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o baked the cake
A .Jim B .Paul C. Carol
2. What is happening to the man
A. He is not working hard.
B . He is planning to keep fit .
C. He has many plans to work out .
3. How is the film
A. Amusing . B .Funny C .Instructive
4. How does the man do his homework
A. Very attentively.
B .In a relaxing way
C.As hard as he can
5.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s car has broken down.
B. The woman is asking the man for help.
C.The woman will go to the airport by taxi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y doesn’t the man want to go to the seaside
A.It is too far. B. It is very cold there . C.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his knees.
7 .Why doesn’t the woman want to go to the library
A. She doesn’t like the library.
B .She goes there every day.
C .She has been there many times.
8.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go probably
A .To the cinema. B.To the mountains. C. To the museum.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a cafe . B . At the man’s house. C. At he office.
10 .How does the woman like her tea
A. Strong with milk and sugar. B. Weak without sugar.
C. Strong with a slice of lemon.
11. What dose the woman eat when having tea
A .Some pies . B. Cake . C .A pizza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 .Whose car knocked into the woman’s car
A. MR.William Jefferson’s. B . Mrs.William Jackson’s.
C .Mrs William R.Cranston’s
13.Where did the womam put her car
A. At Fulton’s Garage,on Jackson and Walson Road.
B. At Fulton’s Garage, on Jackson and Walton Road.
C. At Nick’Garage,on Jefferson and Walton Road.
14. Who is the man
A . A journalist . B. A neighbor . C. A policenman .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到17题。
15.Why did the woman go to the doctor’s a few days ago
A. She had a false tooth filled in.. B .She had a bad tooth taken out.
C .She had her new tooth examined.
16. what is wrong with the woman this time
A.Sore throat. B. Hurt in mouth . C. Toothache.
17.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A. Complaining ,. B Making an appointment . C Reporting.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y isn’t New England good for farming
A. The soil is sandy. B. The weather is too dry. C. The soil has been overworked.
19. How do most people in New England make a living
A. By raising sheep. B. By working on farm. C. By being employed in factories.
20 .Where do New Englanders learn many of their skills
A. At school . B. From their families. C. In factories.
第二部分:词汇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卷上将该项涂黑。
( )21.The bad news about the company------a wave of selling its share.
A .sent off B. set off C. brought up D. set up
( )22.In our childhood ,we were often------by parents to pay attention to our table manners.
A.determined . B reminded C. allowed D. hoped
( )23. I can’t ------myself for not being able to look after her at that time .
A . forgive B. pardon C. excuse D. reason
( )24. The man should be punished .we can’t let him -----cheating us out of our money.
A get rid of B. get away with C. throw away D. lool forward to
( )25. He invested a large amout of money in the village ,from which he in turn will-------a lot in the future.
A.benefit B. result C devote D. account
( )26. ----What should I do with my weight problem
----The best thing to do is to ---------yourself to 1,000 calories a day to try to lose weight.
A. gain B. satisfy C. allow D .limit
( )27 .Athough they sold their house last year ,they are still------
A .in time B. by accident C. in debt D. at hand
( )28 .I won’t sign any contract without --------my lawyer.
A .dissussing B. requiring C. advising D. consulting
( )29 .Will you pay cash or shall I change it to your -------
A.bill B. counter C .account D. pocket
( )30. The little chick -------the earthworm ,trying to decide whether to swallow it or let it go .
A.stared at B. gazed at C. looked into D. caught sight of
第二节: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Mrs Baker lived in a small town ,nobody was—31---- him there,but he wished to get ---32-----
money all the time. One day ,on his way home ,he found there was a--33 -----on the ground ,he thought it was –34---to him,so he picked it up and put it in his pocket. That ----35 ----,after he had supper ,he brought it out and began to –36------it in the room.. He was interested in a piece of news on it. Some gold --37------in a desert .He was afraid someone would know about it and started off,----38----telling anybody about it .He tried to find the place ---39—the gold was.
.The greedy(贪婪的)man walked on the ---40---desert for two weeks, but he didn’t find any gold and his food and water was -41---His horse was so weak that he couldn’t –-----42---it .He had to go back to his hometown ,but it was too--43-.His horse at last died and he was too hungry and thirsty to go any -44----.He looked around ,there was nothing ---45----sand. Suddenly he saw a man ---46---on the ground far away .He crawled to him and found he was-------47---- ,with a bag in his hand .He hurried to open the bag to find something to ---48-- but it was full of gold ,he threw it way .As he was ----49----he cried and said :”Now a bag of bread is far more ------50----than a bag full of gold..How unhappy I was!”
31. A .happier B.sadder C.richer D .poorer
32. A. little B less C a little D more
33. A. newspaper B picture C photo C map
34. A. important B.useful C.interesting D popular
35. A. dawn B.noon C.aftertnoon D evening
36. A. read B.copy C.improve D touch
37. A. discover B.invent C.was discovered D.was invented
38. A. with B.without C.for D.about
39. A. which B.where C.when D.that
40. A. wet B.rainy C.dry D.cloudy
41. A. lifted B.lost C.wasted D.gone
42. A. ride B. drive C.mend D.feed
43. A. early B.late C.easy D.possible
44. A. near B.nearer C.far D.further
45.A.except B.of C.in D off
46.Astanding B. running C.lying D.singing
47.A.dead B.alive C. healthy D.well
48. A. wear B.eat C.write D.draw
49. A.sleeping B.laughing C.leaving D.dying
50.A.dangerous B. impossible C.helpful D.delicious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A
Daban town is famous for girls and windmills ,while Loulan is a myth in the desert.Two thousan years ago ,beside the beautiful and rich Luobu Lake ,there lay Loudan ancient city of the Silk Road .Businessmen from every country gathered and there were dancing parties.Everytining shows that people in Loulan lived a rich life then.
Howerer ,two thousand years later ,this rich land suddenly disappeared from the map of China .It became an area covered with sand and dead tree trunks.
Loulan was first”discovered “by a Swedish man named Sven Hedin in 1900.People from American ,Britain ,Japan and Sweden ,all set foot here.Then in the 1930’s ,a Chinese man named Huang Wenbi came to Loulan for the first time.He visited and studied this area and found many relics that were beautifully and carefully made.
It is recorded that the ancient city of Loulan was the capitalof the Loulan Kindom during the Han and Jin Dynasties and covered an area of some 100.,000 sq. metres,Inside the city,there are the ruins of government offices ,temples and other old buildings .Outside the city there are some dried up rivers and much farmlang .In the past century many things have been dug up there includng Han Dynasty coins ,mirror and many others of Greek and Rome times .All these tingins show that a lot of business beween the East and West once took place there.
Lying on the northwest of the Lop Nur area ,the Loulan Kingdom is now a lofeless area with endless “forests “of mounds which aren’t easily seen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Its mystery has been attracting many people from many countries.
53. What makes so many people visit the Loulan Kingdom now
A. Its beautiful scenery.
B. Its developing business.
C. Its mystery.
D. The treasures.
54. The title for this passage might be------.
A. Famous Town ,Daban
B. Ancient Town in the Desert
C. Business in Ancient Loulan
D. Cities in Ancient China
B
We often think of the future .We often wonder what the world will be like in a hundred years’time . Think of space ,perhaps a permanent(永久性的,长期的)station on the moon will have been set up .Perhaps people will be able to visit the moon as tourists .Cheap rocket,for space travel will have been developed ,permitting long journeys throughout the solar system.When that time comes ,polple will be taking vacations in space and visiting other planets.Great progress will have beeb made in medicine,too. Perhaps a cure will have been discovered for the most terrible of all disease cancer..Pollution is a problem we must solve ,\,in a hundred years’time it will have been controlde .
All the world will have been developed even Antarctic .There will be a large cities in Antarctic.,We alredy have supersonic(超音速的)flights ,but in a hundred years’time ,we will have supersonic land travel as well.
We will have used up most of the earth’s land to build our cites.So flaoating cities will have been built .The Japanese already have plans for cities of his kind .And there will be cities under the sea.The first of these will have been completed.
55. In the future they will have found a way to cure -------.
A head trouble B cancer C toothache and cold D terrible headache
56. Why will we have built floating cities
A. Becaise we want to live on some other planets.
B. Because we have already developed our planet.
C. Because we will have used up most of the earth’s land to build our cities.
D. Because it will be comfortable to live in a floating city .
57. What will have been developed if we want to make long journeys all over the solar system
A. A kind of spaceship;
B. Modern satellites
C. A new type plane.
D. Cheap rockets of space travel.
58. When will men also have supersonic land travel
A. Men will also have ,supersonic land travel about 100years later .
B. Men will also have supersonic land travel ten centuries.
C. Men will also have supersonic land travel in the year 2015.
D. Men will also have supersonic land travel many years later.
C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reports.A report is simply an account of sometthing that has happened.The commonest are news reports.We get them in newspapers.,over radio and on television.Sometimes cinemas laso show us newsreels.
The main purpose of a newspaper is to provide news.If you examine a newspaper closely ,you will find that there are news :accidents ,floods ,fires ,wars ,fashions ,sports ,books .etc.The news covers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to people and their surrroundings ,Sometimes there are news items which are very amusing .
A news report is usually very short ,except when it is about something very important ,but it contains a lot of information .It si also written in short paragraphs .The first parpgraph is in fact a summary of the news item.It gives all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what ,when ,where ,how and why,.The other paragraphs give full details of the subjects.There may also be interviwes with people .The words actually spoken by them are within inverted commas(引号)。
Often there are photographs to go with the news to make it more interesting .
59. The easiest way to get today’s news is --------.
A. to go to the cinema
B. to watch a color TV
C. to read today’s newspapers
D. to listen to the music over radio
60. Newspapers sell well mainly because -------.
A. they cost very little
B. they are easy to read
C. they have got pictures to go with the news
D. they provide all sorts of news in them
61. If you want to get enough information about yesterday’s traffic accident within a very short time ,you ‘d better --------
A. read the first paragraph of the news report in today’s newspaper
B. start from the second paragraph of the news report in today’s newspaper
C. look through the whole news report in today’s newspaper
D. talk with people who have seen the accident .
62. To interest more people ,a news reporter ----------.
A. usually produces amusing news
B. always writes very short news reports
C. often prints pictures to go with the news
D. sometimes provides long and important news.
D
A student is learning to speak Britishi English .He wonders :Can I communicate with Americans Can they understand me Leareners of Englishi often ask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i and American English How important ae these differences
Certainly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ween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There are a few differences in grammar.For example ,speakers of Britishi English say “in the hospital “and “Have you a pen ”Pronunciation is sometimes diferent. .Amricans usually sound the [r]in words like “bird “and “hurt” .Speakers of Britishi English don’t sound the [r]in these words. There are diffences between British and Amrican English in spelling and vocabulary.For example ,”colour “and “honour “are British ,”color “and “honor “are American.
These differeces in grammar ,pronunciation ,spelling and vocabulay are not important ,howver. For the most part,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are the same language.
63.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a student who is learning to speak American English might be afraid that ---------.
A. British people cannot understand him
B. American people cannot understand him
C. the grammar is too hard for him
D. the spelling is too hard for him
64.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are different in --------.
A. spelling B. pronuciation C. grammar D. all of above
65. Which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Wheth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
B. Whether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are one language or two.
C. Ho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come about.
D. How important the differences are.
66. Most ----------say “Do you have a watch :
A. British people B. Americans C. children D. teachers
67.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e,British people and Americans have -------difficulty in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A. little B. much C .some D. great
E
Traveling is a very good activity. When you are fed up with your work and when you can get a holiday ,you can to t the beautiful sports to enjoy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the special character of other cities.You can breathe fresh air ,visit some places of interest ,meet different ,people and make friends with them.If you do so ,you will forget your tiredness and troubles and build up your health ,As a result ,you will feel fully relaxed and you will have the energy to undertake the new tasks waiting for you .
But sometimes ,traveling is not an enjoyable thing .For example ,when the bus or car you take has a bad accient,you just sit in and wasted your time.What’t more ,the weather can be changeable .If you are climbing a mountain ,it may rain suddenly.You may be caught in the rain and may catch a cold.The worst thing is thay you may have your money stolen and you may have an injury. All these are terrible things that can happen to a tourist .Therefore ,when you are goning on a trip ,you must prpare yourself carefully. Firstly ,you must have clear information about the weather. Secondly ,you should choose a good companion so that you can help each other .Thirdly ,you must be careful ,everywhere and try to avoid accidents.If you do this ,you will surely enjoy your travels and avoid any unneccessary trouble .
68. In the passage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you should ---------for a holiday.
A. go to the country B. go to different cities
C. go nowhere D. Both A and B
69. In the first paragraph ,the underlined words “are fed up with “means---------.
A. finish doing B. can’t do
C. are tired of D. are interested in
70. In order to have a good holiday ,you should--------.
A. be careful enough B. have a holiday with a good friend
C. take an umbrella with you D. be well prepared for your trip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共两节,满分50分)
第一节:完成句子(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根据汉语意思,用括号内的英语单词完成句子。
71. He------------------------------by his brother after his parents died.( bring up )
他的父母去世后是他的哥哥将他抚养大的。
72. They easily --------------------------because I am the tallest in it . (spot)
他们很容易在人群中认出我, 因为我是那群人中最高的。
73. ---------------------will come to help you .( It is …….that……..)
就是我-------你的朋友将会来帮助你。
74. Please ---------------------why I was late yesteday . (allow)
请允许我解释昨天迟到的原因。
75. He --------------------for a long time .How to earn his living is a big problem. ( in debt)
他已经负债很久了,对于他来说,如何谋生成了一个大问题。
76. --------------------that he was trying to hold his breath .(obvious)
很明显,他在尽力屏住呼吸。
77.The meeting -----------the hero who saved a drowned child wil be held next week.(memory)
这个会议的召开是为了纪念这位救了那个孩子的英雄。
78. Many of the children -----------------------learning languages .(gift)
孩子中的大多数都有学语言的天赋。
79. -------------------you have began to learn English ,you’d better learn it well. (now that)
既然你已经开始学英语了,你最好将它学好。
80. He is ill ,-------------------------going abroad next week. (prevent)
他病了,所以下周去不了国外。
2012年春湖北省部分中学期中联考
英 语 参 考 答 案
76 It was obvious
77 in memory of
78 have a gift for
79 Now that
80 which will prevent him from
An English Editor Wanted
Our school newspaper is looking forward to an editor for its English edition..The job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one ie to choose proper English articles from other magines,newspapers or the interner for students .The other is to edit the articles from the students.
We hope that he /she could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below.Firsr ,he/she is willing to devote some of the spare time to serving others.Second ,it’s necessary for him/her to be good at English .What’t more,having a good knowledge of using computer is important .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the job ,please get in touch with the Students’Union this week.一、选择题(下面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
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圈80年代
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
2、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图中1~12代表国家),回答3~5题。
3、图中出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分别是 ( )
A、10、11 B、11、12 C、11、10 D、12、10
4、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的特点的一组国家是 ( )
A、1、2、3 B、4、5、8 C、7、9、10 D、6、11、12
5、图中11、12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 )
A、欧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桶,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6~8题。
6、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
A、8000人 B、10000人
C、6000人 D、4500人
7、如果用a表示21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
A、a<b<c B、c<b<a
C、b<a<c D、a<c<b
8、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
上海市总人口、老年人口、高龄人口增长趋势对比表
(以1953年为准,数值取1)
年份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
总人口 1 1.74 1.91 2.06 2.13 2.21 2.24 2.17
老年人口 1 2.88 5.99 8.2 10.28 12.14 18.83 21.1
高龄人口 1 4.17 15.44 23.62 41.9 53.8 50.43 44.48
9、下列关于1953~2030年上海市老年人口、高龄人口变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老年人口呈持续上升趋势 B、高龄人口呈持续上升趋势
C、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于高龄人口增长速度 D、高龄人口总数在2030年达到最大值
10、下列关于表中人口增长趋势给上海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社会负担加重 ②劳动力短缺 ③家庭养老功能减弱
④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下图反映的是某国近些年来的人口数量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
11、图示期间,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数量减少,劳动力缺乏
B、人口增长快
C、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
D、1996年的城市人口比重比2006年高
12、图示期间,关于该国城市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人口增长率超过总人口增长率
B、预计2012年城市人口数量将达6000万
C、最近几年,城市人口数量基本不变
D、城乡人口比重合理,维持现状是当前该国的主要目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13~14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 14亿—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15亿—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15.1亿—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8亿—9亿
13、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
A、15亿—16亿 B、15.1亿—16.6亿 C、8亿—9亿 D、14亿—15亿
14、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
15、关于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1997年20~2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约为8%
B、未来20年我国将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C、1997年是我国劳动力充裕的时期
D、1953年是典型的年轻型人口结构,为我国劳动力最充裕的时期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组成图,图中a、b、c分别为1940年、1970年和2008年的人口年龄结构比例状况。读图回答16~17题。
16、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地区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 )
A、青壮年劳动力过剩 B、人口老龄化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出生率较高
17、目前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大致符合图中的 ( )
A、a B、b C、c D、a或c
读汉江平原某城市空间站结构示意图(北部为新兴工业区,南部为传统工业区),回答18~19题。
18、a、b、c、d四地中,工业布局规划合理的是 ( )
A、b、d B、a、b C、a、c D、c、d
19、该城市铁路通车后,长途汽车客运总站拟搬迁至e地,其主要原因是 ( )
①扩大城市规模 ②密切铁路与公路的联运,旅客集散便捷
③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运输压力 ④城市边缘地带土地租金较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读“我国流动人口金字塔图”,回答20~21题。
20、上图出现流动人口两大高峰的原因是 ( )
①务工经商 ②拆迁搬家 ③随迁家属 ④学习培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在流动方向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分散。决定流动人口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 )
A、产业布局 B、人口密度 C、生态环境 D、耕地面积
下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 )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度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23、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A、矿区 B、奶牛养殖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高新技术开发区
下图示意某国乡村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的变化,读图回答24~25题。
24、1990年该国城市人口大约是 ( )
A、2亿 B、2.9亿 C、3.8亿 D、4.7亿
25、有关该国人口和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1961年到1976年乡村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减少
B、1976年以前乡村人口增长速度比1976年以后更快
C、1961年到1990年乡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相当
D、1961年到1990年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6分)读下面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深灰色部分表示人口 ,计算方法是 。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率的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完成于死亡率与出生率的接近,它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3)从图中看,③阶段死亡率最低,在③阶段后期死亡率又有较明显的上升,这是由于
(4)①是人口增长的 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
(5)②是人口增长的 阶段,③是人口增长的 阶段。
(6)上图中三个人口增长阶段分别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是① ,② ,③ 。
(7)我国已基本进入 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较快,这是我国大力开展 工作的结果。
27、(16分)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下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主要原因是 。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 。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 ,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
(3)汽车销售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 ,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是 。
(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28、(18分)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据2009年1月23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
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 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高一地理答案
27、(16分)
(1)A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A服务范围覆盖(包含)B服务范围
(2)C 分布在内城(靠近商业区);靠近工业区
(3)占地广,需位于城市外缘;靠近交通干线 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条件好
(4)经济原因(或地租水平);收入水平差异;历史原因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有三大题18小题,总分共11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本试卷中规定:g=10m/s2, G=6.67x10-11N.m2/kg2 sin37○=0.6 Cos37○=0.8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可能有一个答案,也可能有多个答案,全对的得4分,答不全的得2分,有错误答案的得0分)
1.对万有引力认识正确的是( )
A.万有引力是牛顿看见苹果落地时突然想到的。它的发现说明了牛顿非常聪明。同时也说明,人类只要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努力思考,是可以得出一切物理规律的。
B.万有引力是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思考和推导而发现的。
C.万有引力的发现揭示了物质间的一种普适的基本作用。
D.万有引力理论虽然贡献很大,但仍然有很多理论问题没有突破。在研究宇宙大尺度问题时,如银河系以外的诸多星系间的精细问题时,一般不使用这个理论。因而,牛顿的这个引力理论并不是万能的,是有缺陷的。
2.对质点做圆周运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有的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有的是匀速运动。所以不能笼统地说所有的圆周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B.由于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角速度是相等的,所以,角速度这个物理量是一个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
C.做圆周运动的质点所受的合外力就是其向心力。
D.设质点以速率V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在任意半个周期内,其速度改变量大小为2V。
3.在圆轨道上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卫星运行的速度为
B.卫星的运行周期为4
C.卫星的加速度为g
D.卫星的动能为mgR
4.土星周围有美丽壮观的“光环”,组成环的颗粒是大小不等,线度从1 m到10m的尘埃,岩石。它们类似于卫星。它们于与土星中心的距离从7.3104km延伸到1.4105km.已知环的外缘颗粒绕土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14h,引力常量G为6.6710-11N.m2/kg2,则土星的质量约为多少?(不考虑颗粒间的相互作用) ( )
A.9.01016kg B.6.41017kg
C.9.01025kg D.6.41026kg
5.对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上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B.卫星实际绕行的速率大于7.9km/s
C.从卫星上相对卫星无初速度释放一个物体,该物体相对地面做平抛运动
D.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周期6.48103s)离地面的高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要小。
6.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它们的速率图像如图,则( )
A . 图线 1表示水平分运动的速率图线。
B. 图线2表示竖直分运动的速率图线。
C.t1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45·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向N行驶。速度逐渐减小。如图所示。A,B,C,D分别画出了汽车转弯时所受的合力F的四种方向,正确的是( )
8.如图所示,在绕中心轴OO′转动的圆筒内,有一个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在圆筒的角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的过程中,物体相对圆筒始终未滑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物体所受弹力不变
B.物体所受弹力逐渐增大
C.物体所受的摩檫力方向向上
D.物体所受的摩檫力大小不变。
9.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曾报道了一起发生在湖南长沙某区湘府路上的离奇交通事故。家住公园拐弯处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家在三个月内连续遭遇了七次大卡车侧翻在自家门口的场面,第八次有辆卡车冲进李先生家,造成三死一伤和房屋严重毁损的惨案。经公安部门和交警部门协力调查,画出了现场示意图如图所示。交警根据图示作出以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汽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在
做离心运动。
B.由图可知汽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在
做向心运动。
C.公路在设计上可能内(东)高外(西)低
D.公路在设计上可能外(西)高内(东)低
10.如图所示,小物体位于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顶端。若给物体一个水平初速度V0= ,则物体( )
A.立即做平抛运动
B.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为R
C.落地速度大小为2
D.落地时速度方向与地面成45。角。
11.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做平抛运动,经过时间t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0,则t为( )
A. B.
C. D.
12.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半圆形容器中心O点分别以水平速度V1,V2抛出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最终它们分别落在圆弧上的A点和B点,已知OA⊥OB,且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角,则两小球初速度大小之比值为( )
A.tanα
B.Cosα
C.tanα
D.Cosα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2分)
二、实验探究题(18分)
13.(10分)如图所示,利用斜面小槽等器材研究
平抛运动。让钢球从斜槽上滚下,经过水平槽飞出后做平
抛运动,设法用铅笔描出小球经过的某一位置。若每次都
使钢球在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通过多次试验,在竖直白
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连起来就得到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某同学在安装实验装置和进行其余的操作时都准确无误,他在分析数据时所建立的坐标系如图所示。他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该同学在描出的平抛运动轨迹图上任取一点(x,y).运用公式————————————————求小球的初速度时,这样测得的平抛初速度值与真是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14.(8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研究平
抛运动的试验中,在小方格纸上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后,
又在轨迹上上取初a,b,c,d四个点(轨迹已檫去)。
已知小方格纸的边长为L=2. 5cm,g=10m/s2.
请你根据小方格纸上的信息,通过分析计算,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1)小球从 ab,bc,cd所经历的时间————————————(填“相等”或“不相等”)。
(2)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小球从ab,bc,cd的竖直方向位移差,求出小球在上述过程中的时间为——————————————。
(3)再根据水平位移,求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4)从抛出点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为————————————————————。
三、计算分析题(44分)
15.(10分)如图所示,一质点从距离地面高度h=20m的高度处以V0=20m/s水平抛出,不计一切阻力,g=10m/s2.求:质点落地瞬间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答案可以带根号)
16.(10分)美国于2005年1月12日升空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在2005年7月4日与“坦普耳一号”彗星相撞,产生4.5吨TNT当量爆炸威力。这是美国独自搞的科学实验,可谓前所未有。我国也有自己的“深度撞击”计划,这一计划已列入“十一五”规划之中。在探月成功后,便将付诸实施。假设“坦普耳一号”彗星上用弹簧秤称得质量为m的砝码重力为G0,撞击器在靠近彗星表面运行时,测得其环绕周期是T0.试根据上述数据求“坦普耳一号”彗星的质量。
17.(1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4000kg的汽车在过半径R=10m的拱形桥桥顶时的速度为V=5m/s.汽车可视为质点。求:此时它对桥顶压力的大小为多少?
18.(14分)在空中某点同时以相同的速率V=2竖直向上和水平向右抛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刚球(可视为质点)。不计一切阻力,求t=10s时两球相距多远?
(两球均未着地)
2012年春湖北省部分高中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BCD 2.D 3.BD 4.D 5.D 6.ABC
7.C 8.BCD 9.AC 10.ACD 11.A 12.C
二:实验探究题。(共18分)
13.(1)将坐标原点取在槽口处 (4分)
(2)V0= (3分),偏大 (3分)
14. (1)相等 (2分)
(2)0.05s (2分)
(3)1m/s (2分)
(4)0.075s (2分)
16.解:设“坦普耳一号”质量为M,探测器质量为m1则:
砝码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G0=G ① (4分)
探测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有:G=m1R ② (4分)
联立①②解得:M= (2分)
17.解:在最高点,对汽车受力分析知:其合外力等于向心力。有
mg-N=m (N为支持力) (6分)
N=30000N (2分)
所以:汽车对路面压力N,=-N=-30000N (负号为方向) (2分)
18.解法一:以抛出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求出t=10s时各自的位置,再求距离s=40m
。评分标准各位老师自行掌握。
解法二:两球相对做匀速直线运动。 (2分)
相对速度u= V=4m/s (10分)
两球距离 s=ut=40m (2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古代农耕经济形成南稻北粟局面取决于  
A、自然条件 B、政府政策 C、居民口味 D、历史原因
2、右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A、战国 B、西汉C、曹魏 D、唐朝
3、促进小农经济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 、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普及 B、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C 、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D、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4、从西周时期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士”到战国时代的“废井田,开阡陌”,所反映的是
A、周王室的衰弱 B、井田制的破坏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诸侯的强大
5、古代封建统治者实行均田制的根本目的在于
A、保护自耕农经济 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限制地主土地兼并 D、维护自身封建统治
6、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孙吴 B、东晋南朝 C、中唐时期 D、南宋
7、按使用出现的先后时间依次排列下列三种冶炼燃料,正确的是
A、木炭、焦炭、煤 B、焦炭、煤、木炭
C、木炭、煤、焦炭 D、煤、木炭、焦炭
8、中国古代在世界上最早采用的手工业技术包括
①冶炼生铁和钢 ②用煤冶铁 ③养蚕缫丝 ④制造陶器 ⑤制造瓷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9、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官营、私营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丛生
D、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10、棉布成为中国人的主要衣料是在
A、汉代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11、中国古代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以下我国瓷器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珐琅彩②五彩瓷 ③青花瓷 ④白瓷 ⑤青瓷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⑤③④①② D、⑤②③④①
12、《国语》中说:“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反映的是
A、官府垄断工商业 B、工商业受官僚剥削
C、工商业不属于庶人,属于官僚 D、工商业者不劳而获
13、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的根本原因  (  )
A、商品经济发展 B、铁钱携带不便 C、交通不变 D、四川盛产纸张
14、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商业繁荣的高峰期出现在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15、汉唐时期,城市的主要职能是
A、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   B、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
C、军事重镇和经济中心   D、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16、假如你生活在明朝中后期,做生意赚了很多钱,之后你会首先考虑把这钱用来
A、广置田地 B、放高利贷 C、兴办手工作坊 D、娶妻纳妾
17、明清重农抑商政策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 B、增强了明清时期的国力
C、丧失了发展经济的最好机遇 D、导致了科学技术的落后
18、康乾盛世之际,孕育着中西国力兴衰易位的因素有 ①统治者缺乏世界眼光,愚昧无知,固步自封 ②重农抑商、禁海闭关政策的阻碍 ③文化专制的影响和鄙薄科学技术的后果④中国缺乏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所必须的资本和市场网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20、结束了世界各地区相互孤立的状态,各民族逐步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起点是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四大发明的传播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的扩展
21、15世纪“西欧人的发财梦做得很是时候”,这样评论主要是因为:、
A、当时了解到东方有很多财富 B、当时已具备了海外探险和扩张的条件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D、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22、15世纪时欧洲人急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不包括
A、为迅速沟通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B、《马可·波罗游记》诱使西方人到东方去寻找黄金和香料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他们渴望获得黄金
D、为了传播基督教
23、在早期的殖民掠夺中,西班牙殖民掠夺的特点是
A、海盗和贩卖黑奴结合起来 B、侵占商业据点,进行欺诈性贸易
C、拓展版图,掠夺金银,贩卖黑奴 D、发展海上运输,致力海上贸易
24、17世纪时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确切的理解是
A、荷兰的造船业最发达 B、荷兰经济落后靠替它国运输商品赚钱
C、荷兰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D、荷兰的交通运输业发达
25、新航路开辟后,先后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的下列国家,排列正确的是
A、葡萄牙→荷兰→英国 B、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荷兰
C、葡萄牙→英国→荷兰 D、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英国
26、殖民扩张给欧洲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贡献 B、为欧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C、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黄金 D、使欧洲获得了大量香料
27、工业革命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自然科学的进步 B、资产阶级对利润的追求
C、市场扩大的需要 D、手工劳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28、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初步形成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相当丈的促进作用。据此回答29~30题。
29、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英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流行的自由主义思想
30、导致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原因是:①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人口和资本的流通 ③武力威逼 ④通讯技术的发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下列各项中,最能说明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的是 
A、工业革命后,英国加紧殖民扩张 B、清王朝奉行闭关自守政策
C、与英国相比,当时中国太落后 D、清政府禁烟激化了中英矛盾
32、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这则材料反映出: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B、 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冲击下破产
C、 松、太的棉纺织水平下降 D、 中国手工棉纺织价格下降
33、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保护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赶不上法国或巴西,赶不上我们自己,不在印度之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造成这种“奇怪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商品价格昂贵 B、中外消费观念不同
C、中国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D、中国市场没有开放
34、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起步,得出这一历史结论主要是由于洋务派
A、兴办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B、筹建近代海军和海防
C、创办近代教育,派留学生出国学习 D、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5、属于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是:①上海发昌机器厂 ②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③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④开平煤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36、李福明办有一个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北京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面粉厂也被迫停业,这件事表明
A、清朝是一个没有法律的政权 B、外国资本主义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C、封建势力反对一切外来事物 D、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7、设想你是一位19世纪70年代投资企业的人,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军事工业
38、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39、“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遭遇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
40、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
A、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 B、中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C、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 D、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
41、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大肆掠夺的直接目的是
A、适应侵略战争的需要 B、破坏中国沦陷区的经济
C、逼迫南京国民政府投降 D、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42、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装,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次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倡导婚姻自由 B、易服、废止缠足 C、全盘西化 D、反清革命
43、维新派人土掀起女权运动的主要原因
A、外国传教会的宣传 B、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C、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D、民族危机的影响
44、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
①由通商口岸逐渐向内地扩 ②各地之间的变化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③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密切相关 ④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45、下列不属于中西合璧的产物的是
A、里弄 B、四合院 C、中山装 D、旗袍
46、1930年,有一人到广州旅游,他不可能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 B、见成群男士拖着长辫子
C、在西餐馆就餐 D、听到有人称呼他“同志”
47、如果你生活在近代,你能领会当时社会生活有哪些变化
①可以乘轮船到外地经商 ②可以用电报与亲友联系
③可以观看电影《歌女红牡丹》 ④可以到《申报》上登广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8、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的事件
A、轮船招商局成立 B、福州船政局成立
C、民生轮船公司成立 D、日清轮船公司成立
49、“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铁路运输 B、航运 C、航空 D、电报通讯
50、新式交通的引入和发展带给中国社会的变化中,最能反映历史潮流的是
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C、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请回答:
(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1分)你能说说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吗?(3分)
(2)假如董永穿越时间隧道,进入民国初期,作为一个国民,他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4分)为什么?(4分)
变化
原因
(3)董永生活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52、阅读以下材料:(12分)
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高中历史教材》
有人说,欣赏《清明上河图》“恍然如入汴京(东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石渠宝笈三篇》
请回
答:①说明图1所示城市的名称及其所处朝代。(2分)
②从图2、3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北宋东京与图1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反映了商业发展的什么特点?(2分)
变化
特点
③从图4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在城市的经济领域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2分)最早出现在哪个历史时期?(2分)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新现象
时间
根本原因
53、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一再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两次工业革命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发明分别是什么?(2分)
(2)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2分)
(3)两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区别是什么?(2分)
(4)工业革命对英国的最大影响是什么?(1分)
(5)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对人类历史的进程有怎样的影响?(3分)
(6)两次工业革命中直接推动交通工具变革的重大发明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4分)
54、(10分)简要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中国的商业企业为什么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2分)中日甲午战争前,它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清政府的承认?(2分)
(2)简要概括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出现黄金时期的原因。(6分)
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答案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0分
51、(1)生活方式:“男耕女织”。(1分)特点:①自给自足。②以家庭为单位。③脆弱性。④落后性。(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3分)
(2)变化:①在服饰上可能穿长袍马褂或西装。②剪掉长发。③住在中西合璧的里弄里。④出行骑自行车、坐电车、火车、轮船。⑤社会礼仪:见面握手、鞠躬,相互称呼采用先生、同志。⑥饮食:食用糖果、点心、罐头等西式食品。⑦可以读报刊、照相、看电影。(任答出四点即可得满分4分,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原因: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科技的推广。②民主、平等、自由思相的传播。
③政治、经济制度改革。④各种新式工业的兴起。(4分)
(3)说明: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是历史的进步。(2分)
52、①长安(1 分)、唐朝(1 分);
②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形成街市;突破了时间限制,出现夜市和晓市等,(2分);反映了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官府控制的减弱。(2分)。
③出现了具有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两项写一项即可,不写“萌芽”两字只能得分一半);(1分)时间:明朝中叶(明朝中后期);(1分)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
53、(1)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万能蒸汽机的制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是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2分)
(2)经济组织: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工厂制度。(2分)
第二次革命中出现了大企业、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等新型的经济组织。(垄断组织)(2分)
(3)关键区别是:第一次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2分)
(4)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分)
(5)蒸汽时代”,“电力时代”;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3分)
(6)发明:第一次:改良蒸汽机;第二次:内燃机的发明。(2分)
作用:①蒸汽机的改良,促进近代城市的兴起,加速了工业代进程,(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与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②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2分)
54(1)①通商口岸受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自然经济最早开始瓦解。(2分)(如答“交通便利”等其他符合题意的,给1分)
②清政府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工商业实行严格的限制。(2分)
(2)①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分)
②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影响(2分)
A、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1分)
B、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1分)
C、政府倡导使用国货,刺激了民族工业发展。(1分)
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2分)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 )
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
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C、右上方区域的金属元素。
D、稀有气体元素。
2、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NaOH B、NaCl C、H2 D、H2S
3、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 )
A、Al3+ B、Mg2+ C、Be2+ D、H+
4、核内中子数为N的R2+离子,质量数为A,则n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 )
A、 B、
C、 D、
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酸性强弱:HI>HBr>HCl>HF
B、原子半径大小:Na>S>O
C、碱性强弱:KOH>NaOH>LiOH
D、还原性强弱:F->Cl->I-
6、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与正确的是( )
A、氯分子的电子式 Cl:Cl
B、氢分子的电子式 H:H
C、氯化镁的电子式 Mg2+[Cl]
D、氯化钠的电子式 Na Cl
7、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D2O和H2O B、235∪和238∪ C、O3和O2 D、SO3和SO2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D、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9、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O2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在,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述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B、在上述条件下SO2不可能100%的转化为SO3
C、为了提高SO2转化率,应适当提高O2浓度
D、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相等
10.已知: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白磷转化为红磷是放热的,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白磷转化为红磷是物理变化
B、在相同条件下红磷比白磷稳定
C、相同条件下,红磷所具有的总能量比白磷的高
D、相同质量的红磷和白磷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相等
11、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和Y与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则X.Y.Z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Y>Z B、X>Z>Y
C、Y>X>Z D、Y>Z>X
12、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H2+I22HI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C.反速率v(H2)= v(HI) D.c(H2):c(H2):c(HI)=1:1:2
13、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6mol·L-1·min-1 ②v(B)=0.45mol·L-1·min-1
③v(C)=0.015mol·L-1 ·S-1 ④v(D)=0.4 mol·L-1·min-1
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得最快的是( )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 ①
14、将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漫射光下反应生成物中物质的量最大原是( )
A、CH3Cl B.CH2Cl2 C、CCl4 D、HCl
15、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苯 B、 氯化铁 C、乙烷 D、乙烯
16、下列分子式中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
A、CH2Cl2 B. C2H6 C、 C2H4 D C4H10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0)已知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D同主族.A元素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且其最外层电子数比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的元素符号: 。
(2)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3)写出BA4的电子式:
(4)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D2C的形成过程。
(5)写出D2C2与A2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10)氧族元素的各种性质可归纳整理如下(部分):
元素性质 8O 16S Se 52Te
单质沸点(℃) -183 444.6 685 1390
主要化合价 -2 -2,+4,+6 -2,+4,+6
原子半径(nm) 0.074 0.102 0.116 0.143
单质与H2反应 点燃易化合 加热化合 加热难化合 不能直接化合
回答下列问题:
(1)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硫离子的电子式为 。
(2)碲的主要化合价可能有 。
(3)氧元素比硫无素非金属性 (填强和弱)。请用化学方程式证明该结论:
(4)H2O2可以作脱氯剂,用于消除水中的Cl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10)为比较铜与锌的金属活动性相对强弱,甲、乙、丙三位同学用中学化学常见的药品和仪器(用品),设计了下列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将锌插入CuSO4溶液中,结果锌片的表面析出一层红色的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乙同学将铜片和锌片插入同一个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铜片和锌片不接触),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丙同学接着乙同学的实验,用导线将铜片和锌片连接起来组成原电池,此时作电池正板的是 ,负极的电板反应式为
(4)甲、乙、丙三位同学所设计的实验中能达到比较铜和锌的金属活动性相对强弱的实验目的的是 (填字母)。
A、只有甲同学 B、甲和乙同学
C、乙和丙同学 D、甲,乙和丙同学
20、(10分)把0.1molMnO2粉末加入50ml过氧化氢的溶液里(密度为1.1g·mL-1),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V和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实验时放出气体的体积为 。
(2)放出一半气体所需的时间约为 。
(3)A、B、C、D各点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4)根据曲线形状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 。
(5)计算反应前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浓度
2012年春湖北省部分中学期中联考
高一化学答案
选择题:
1. B 2. C 3. B 4.B 5.D 6. B 7.B 8.C
9.D 10.B 11. C 12. B 13. A 14.D 15.D 16.D
二.非选择题:
17.(1)C (2)第二周ⅥA族 (3)H C H
(4)N a·+ O + ·Na →Na+ [ O ]2- Na+
(5)2 Na2O2+2H2O=4 NaOH+O2↑
18.(1) +8 2 8 [ S ]2- (2)-2. +4. +6
(3)强 O2+2H2S=2S +2H2O (4)Cl2+H2O2=2HCl+O2
19.(1)Zn+Cu2+=Cu+Zn2+ (2)锌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锌片逐渐溶解,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 (3)铜片,Zn-2e- =Zn2+ (4) D
20.(1)60ml (2)2min (3)D.C.B.A (4)随着过氧化氢浓度的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5)0.11mol·L-1
: :
: :
H
H
: :
. .
: :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