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下列图片反映了同一个主题,概括最恰当的是(  )
A.欧洲一体化
B.冷战政策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2. 歌中先后出现“杜鲁门”“北朝鲜、南韩国”“共产主义国家组成集团”“赫鲁晓夫”“柏林墙”等歌词,折射出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是(  )
A.列强殖民瓜分世界
B.工业革命席卷世界
C.资本主义全球扩张
D.冷战阴影笼罩全球
3. 杜鲁门总统强调“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为了谋取“领导地位”,美国签署了( )
A.《联合国家宣言》 B.《九国公约》
C.《全国工业复兴法》 D.《北大西洋公约》
4. 小明同学在学完冷战中的对峙内容后,整理出有关冷战政策的笔记如下,其中有一项错误,请你找出来(? ?? ?)
A.?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B.?范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
C.?方式:采取一切手段???????????????????????????????????????????
D.?结束标志:苏联解体
5.下表为美国不同时期三大产业占GDP比例的统计表。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997年 3.22% 23.6% 73.14%
2006年 1% 20% 79%
A.战争时期资本积累
B.拥有雄厚黄金储备
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
D.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
6. 51年前,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和欧洲原子能联营3个组织的理事会及其执行机构合并,组成统一的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挑战美苏两极格局
B.促进“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C.对抗华约组织
D.重振西欧雄风,提高国际地位
7.读图,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推行社会改革 B.美国大力扶持 
C.实行科技立国 D.推行非军事化
8. 赫鲁晓夫说:“一些部长坐镇在莫斯科,而他们的下属企业却远在萨哈林岛,要从莫斯科来管理这些企业是很困难的。”为此,苏联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
A.大力推广玉米种植
B.重点发展重工业
C.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D.扩大企业自主管理权
9. 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国家名称也改变了。对此,邓小平说过:“东欧的事件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东欧剧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B.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C.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
D.对困难估计不足,经济改革停滞不前
10. 《苏维埃俄罗斯报》在社论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他的最大“功绩”在于瓦解了一个有近70年历史的苏联,他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分崩离析的、什么都是也什么都不是的国家,无节制的通货膨胀和占全国人口80%的大贫困。“他”指的是(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席卷非洲,其中有一年就出现了17个独立国家,被称为“非洲独立年”,这一年是(  )
A.1950年 B.1952年
C.1960年 D.1961年
12. 伯纳德?戴迪的诗:“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埃及独立 B.“非洲独立年” 
C.印度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13.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及其结论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6世纪开始的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精壮人口,其中不少黑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 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惟一途径
B. 1955年,中国政府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 彻底消除了与会各国之间的矛盾
C. 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D. 二战后,巴拿马人民多次掀起收回运河主枉的斗争,直到1999年.巴拿马才收回了运河区全部主权。 体现了巴拿马人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艰难曲折。
14. 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的时间是(  )
A.1947年 B.1949年
C. 1956年 D.1960年
15. “尼赫鲁”“纳赛尔”“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搜集资料时用到的关键词,由此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是(  )
A.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
B.中东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
C.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D.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结起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曾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我们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美]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1949年2月)
材料二 ……这期间,虽然双方有着巨大的分歧和敌对立场,但是都尽量避免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取而代之的是“军备竞赛”“科技竞赛”“太空竞赛”“外交竞争”等“冷”的竞争方式,双方“相互遏制,并不动武”。……并且随着这种竞争,两大阵营对科技的研究和探索不断深入,间接地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在这一时期高速发展。……随着两大阵营对抗的加剧,为了彰显其正义性,获得更多的“盟友”,双方在亚非拉推动“去殖民化”运动,帮助“第三世界”独立和发展。……然而,收获最多的还是美国……军事方面,美国在欧洲建立了“北约”来与之对抗……经济方面,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欧洲经济,通过美元汇率来控制石油,逐渐实现美元霸权。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美国面对的“政治力量”主要是指哪个国家。并据材料一回答美国是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
(2)综合上述材料,探究“冷”的竞争方式带给世界的影响。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通过联合,逐步走上快速发展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3月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阿登纳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登纳的主张及其目的。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条约,建立“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决定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组成欧共体……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联合从哪一领域开始?20世纪60年代末欧共体与哪两个国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三大中心?
(3)综上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什么?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7年7月,蒙巴顿公布了《印度独立法案》,主要内容为:一、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二、各土邦有权自行选择加入哪个自治领(指印度和巴基斯坦);抑或两者都不加入,保持原来与英国的关系,但不能自治。当时,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都宣布接受。
材料二 1947年8月,一位印度领导人在庆祝独立时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请完成:
(1)据材料一指出“蒙巴顿方案”的特点。
(2)对“蒙巴顿方案”作简要的评价。
(3)材料二中这位领导人是谁?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指的是什么?
(4)印度独立后经济建设成就如何?
(5)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印度工农业有了巨大发展,科技领域成就卓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DDCC 6-10DCDAC 11-15CDDAC
二、非选择题
16.(1)苏联;冷战政策。
(2)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促进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
17.(1)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经济。美国和日本。
(3)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言之有理即可)
18.(1)人为地将印度分裂,尽量保持英国在印度的存在。
(2)“蒙巴顿方案”的出台是印度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它加速了印度独立的步伐,因而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它是英国殖民者颁布的,其“分而治之”的政策人为地造成了印度的分裂,产生了消极后果。
(3)尼赫鲁。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