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468100120523007.3溶液浓稀的表示 知识预习 1. 之比,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液加水稀释时,稀释前后溶液里的 保持不变。 1.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实验步骤是 。 2.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时,所用的实验仪器有 。 【自我检测】 1.20 ℃时,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不变B.变大 C.变小D.无法判断 2.把1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加水稀释的到100 g,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A.增大9倍B.减小10倍 C.增大10倍D.不变 3.下列几种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150 g水溶解30 g KNO3 B.15 g KNO3溶解在85 g水中 C.85 g KNO3溶液中有15 g KNO3 D.一定量的KNO3溶于80 g水中制成100 g KNO3溶液 3714750-222254.如图7-3-1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 ℃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丙B.甲=乙=丙 C.甲=乙>丙D.丙>甲=乙 5.要将50 g质量分数为5%的某溶液变为10%(溶解度允许值内),可采用的方法有() A.把溶剂蒸去一半(恒温) B.把溶剂蒸去25 g(恒温) C.再加入50 g 5%的该溶液 D.加入2.5 g该溶质固体 3552825787406.图7-3-2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40 ℃时,100 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0 g甲物质 C.80 ℃时,将100 g甲和100 g乙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40 ℃时,所得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40 ℃时,100 g甲的饱和溶液和200 g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7.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的是() A.用量筒量水时,俯视读出47.5 mL水,并用所量的水配制溶液 B.天平调平衡后,移动游码至2.5 g处,在左盘放上纸片,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C.溶解时所选烧杯壁上有水 D.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一部分溶液流到试剂瓶的外面 8.20 ℃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 ℃时,10 g水最多能溶解4 g NaCl 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9.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涉及以下过程:①溶解;②称量、量取;③计算;④装瓶存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现欲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2)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 。 (3)在量取蒸馏水体积时,若仰视读数,则会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 (填“<”或“>”)5%。 (4)在溶解步骤中需要的仪器有 。 10.某实验小组利用图7-3-5所示仪器进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图7-3-5中仪器a的名称是 ,按实验要求,图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填名称)。 (2)小王按图7-3-6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张发现小王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王操作中的错误是 ;他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 g。 11.下列为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计算:碳酸钠的质量为 g,水为 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 碳酸钠应放在 (填“左盘”或“右盘”)。 (3)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 g/cm3),量筒的规格 是 (从下列量筒中选用:10 mL、25 mL、50 mL、100 mL);溶解碳酸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 反思:若称取的碳酸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 知识预习 1.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 2.溶质质量 3.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入试剂瓶 4.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胶头滴管 【自我检测】 1.A 2.D 3.D 4.C 5.B 6.D 7.A 8.C 9.(1)③②①④(2)继续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3)<(4)烧杯和玻璃棒 10.(1)烧杯玻璃棒(2)物品和砝码放反了12 11.(1)10.689.4(2)左盘(3)100 mL加速溶解(4)偏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