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02讲 原子结构 暑期培优讲义(学生版+教师版)(机构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02讲 原子结构 暑期培优讲义(学生版+教师版)(机构用)

资源简介

第2讲
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核(带
电)(

+
子)
(集中主要质量)
核外
(带
电)
(占据主要体积)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的区域内运动,这些区域称为
层,
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的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
排布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是因为电子的
各不相同,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第一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
第二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
最外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最外层为第一层时,只能容纳
个电子)。
核外电子总是从最内层开始依次向外排布。(从内到外依次用K、L、M、N、P、Q来表示电子层)
补充:电子的排布的一般规律:
1、各层电子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2n2;
2、最外层不超过8个;
3、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3.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4.前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5.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及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结构决定性质)
金属元素:一般
个,

电子,形成
离子
非金属元素:一般
个,易
电子,形成
离子
稀有气体元素:一般为
个(氦为
个)
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
个(一个电子层为
个)
元素的性质与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
电子数目的关系最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近,第一层除外。
.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2
B.该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该原子的化学性质与He元素相似
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2个电子
.判断题:(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必定相似。(

Li、Na、K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所以他们化学性质相似,都容易失去一个电子。(

He、Be、Mg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所以他们化学性质相似,都容易失去二个电子。(

He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是2,Ne、Ar最外层电子数是8,所以所以他们化学性质一定不一样。(

F、Cl、Br、I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所以他们化学性质相似,都容易得到一个电子。(

三、离子:带电的
原子
(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1.分类及形成:阳离子(原子
电子而形成)带

阴离子(原子
电子而形成)带

(1)根据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的特点可知:
金属元素的原子易
电子形成
离子;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电子形成
离子。
(2)原子变为离子时,
数、元素
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
右上
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1时,应省略不写。例如:钠离子:Na+、Cl-、Mg2+、O2-。
3.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数字的意义:3Ca2+—表示每个钙离子带
个单位
电荷
表示

离子
②符号的意义:3Mg2+表示3个镁离子
氧原子
氧离子
氟原子
氟离子
钠原子
钠离子
镁原子
镁离子
4.原子与离子的比较
粒子的种类




阳离子
阴离子


粒子结构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粒子电性
显电性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离子符号表示
用离子符号表示
规律:各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原子: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阳离子: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计算方法: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0
原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0
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0
阴离子
(21年海珠区一模)右图是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关于该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的原子易得电子
B.M的质子数是17
C.M为非金属元素
D.x为8时,M为阳离子
(21年越秀区一模节选)铷元素及其原子结构信息如右图所示.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铷原子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
(填离子符号).
(21年天河区一模节选)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铟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

【化学名人】门捷列夫对化学这一学科发展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他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现根据国家标准称为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既元素周期律。他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叫它类硼、类铝和类硅,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指出当时测定的某些元素原子量的数值有错误。而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地完全按照原子量数值的顺序排列。若干年后,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1.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


A.原子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
D.电子数
2.原子核(普通的氢除外)是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不能再分
3.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原子质量
4.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
核内质子数
B.
核外电子数
C.
电子层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5.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稳定结构但不是原子的是


6.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
g
B.12
C.1.993×10-26kg
D.1/12
g
7.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8.通常原子核是(

A.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B.不能再分的粒子
C.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D.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9.原子中占有运动空间最大的粒子是(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10.在原子的发展史上,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以下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质子数相同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观点看,你认为这三点中不确切的是
(填序号).
11.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核电荷数为92,其核内中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12.Fe,Fe2+,Fe3+三种微粒,它们都具有相同的
数;不同的
数。因而在化学反应中三种微粒具有不同的

1.原子核外有19个电子的某种原子,假如它失去一个电子后,剩余部分(
 

A.不显电性
B.显正电性
C.显负电性
D.无法确定
2.构成氧原子的微粒有


A.8个质子,8个中子,16个电子
B.8个质子,8个电子
C.8个质子,8个中子,8个电子
D.8个原子核,8个中子
3.某元素R,其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x,原子核内中子数为y,则离子R2+的核外电子总数为(

A.x-y-2
B.x-y+2
C.x-y
D.y-2
4.已知某原子核电荷数为a,该原子中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

A.a=b=c
B.b=c=d
C.a=c=d
D.a=b=d
5.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个,则该原子中所含的粒子总数为(

A.26
B.56
C.82
D.86
6.A元素的核电荷数为z,Am-和Bn-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列,则B元素核电荷数用z,m,n来表示应为(

A.z+n-m
B.z-m-n
C.z+m-n
D.z+m+n
7.一种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7个中子产则它们不相同的是(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量
D.原子所带的电量
8.关于Fe、Fe2+、Fe3+三种粒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C.
三者几乎质量相等
D.
三者都是稳定结构
9.某离子结构示意图为,若要表示阳离子,可表示的种数(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0.原子变成离子,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
核外电子的排布
B.
原子的核电荷数
C.
相对原子质量
D.
电子层数
11.某原子获得2个电子后,发生改变的是(

A.核电荷数
B.电子层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明显增加
12.下列微粒中,既无电子,也无中子的是(

A.H
B.He
C.H+
D.Li+
13.有下面两句话:“若两种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所含质子数一定相同”;“若两种微粒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对这两句话可做出的判断是(

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C.两者均正确
D.两者均错误
14.一种元素的离子变成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失去电子
B.一定得到电子。
C.得失电子都有可能
D.既不失也不得电子
15.下列各组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对元素是(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就变成稀有气体元素氖的原子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
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或等于4个,一般不易得到或失去电子
D.
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就变成了与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似的阴离子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元素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所有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都为8个
C.金属、非金属失得电子后趋向稳定结构
D.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化合物
18.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在原子内部的分布情况为(

A.三种粒子均匀地分布于原子内
B.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绕核高速旋转
C.质子和电子构成原子核,中子绕核高速旋转
D.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空间内做高速运动
19.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两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21.某微粒A核外有10个电子,核内有13个质子,此微粒的化学符号为
;某微粒B的结构示意图是,A、B两微粒具有相同的
,属于同种

1.(2020年广州卷T5).右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A.
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0,核外电子数为8
B.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6个电子
C.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
D.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
2.(2019年广州卷T17).?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M的原子易失电子
B.x只能为7
C.?M为金属元素
D.?x为8时,M为阴离子
3.(18年广州卷4)右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粒子有12个质子
B.该粒子有2个电子层
C.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D.该粒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4.(17年广州卷6).右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非金属元素
B.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该粒子最外层电子层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5.(16年广州卷6).右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原子
B.
最外层电子数为
7
C.
容易得到电子
D.

3
个电子层
6.(15年广州卷4)右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描述正确是(
)
A.
容易得到电子
B.
属于非金属原子
C.
核电荷数为11
 
D.
最外层电子数为11
7(14年广州卷4)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
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
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8.(13年广州卷8.)右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金属元素
B.该粒子最外电子层已达到稳定结构
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9.(12年广州卷13)甲、乙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阳离子
B.乙是阴离子
C.甲、乙属于不同种元素
D.甲、乙都属于金属元素
10.(2020年牡丹江)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②对应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③表示的都是阳离子
.(2020年辽宁中考)如图是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B~F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A信息可推测氪原子中的质子数为

(2)在B~F五种粒子中,共有
(填数字)种元素,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字母序号),E与F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主要原因是

15.(2020年重庆中考)2019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150周年,被确定为“世界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图2是这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Se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图2中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3)氧、硫、硒三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4)画出O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第2讲
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带正
电)(


+

子)
(集中主要质量)
核外电子(带负
电)
(占据主要体积)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的区域内运动,这些区域称为
电子
层,
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的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
分层
排布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是因为电子的
能量
各不相同,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第一层最多容纳
2
个电子,
第二层最多容纳
8
个电子,
最外层最多容纳
8
个电子(最外层为第一层时,只能容纳
2
个电子)。
核外电子总是从最内层开始依次向外排布。(从内到外依次用K、L、M、N、P、Q来表示电子层)
补充:电子的排布的一般规律:
1、各层电子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2n2;
2、最外层不超过8个;
3、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3.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4.前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5.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及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结构决定性质)
金属元素:一般
<4
个,

失去
电子,形成

离子
非金属元素:一般
≥4
个,易
得到
电子,形成

离子
稀有气体元素:一般为
8
个(氦为
2
个)
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
8
个(一个电子层为
2
个)
元素的性质与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
最外层
电子数目的关系最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近,第一层除外。
.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2
B.该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该原子的化学性质与He元素相似
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2个电子
.判断题:(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必定相似。(
×

Li、Na、K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所以他们化学性质相似,都容易失去一个电子。(
×

He、Be、Mg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所以他们化学性质相似,都容易失去二个电子。(
×

He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是2,Ne、Ar最外层电子数是8,所以所以他们化学性质一定不一样。(
×

F、Cl、Br、I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所以他们化学性质相似,都容易得到一个电子。(


三、离子:带电的
原子
(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1.分类及形成:阳离子(原子
失去
电子而形成)带


阴离子(原子
得到
电子而形成)带


(1)根据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的特点可知:
金属元素的原子易
失去
电子形成

离子;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得到
电子形成

离子。
(2)原子变为离子时,
质子
数、元素
种类
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
右上
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1时,应省略不写。例如:钠离子:Na+、Cl-、Mg2+、O2-。
3.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数字的意义:3Ca2+—表示每个钙离子带
2
个单位

电荷
表示
3


离子
②符号的意义:3Mg2+表示3个镁离子
氧原子
氧离子
氟原子
氟离子
钠原子
钠离子
镁原子
镁离子
4.原子与离子的比较
粒子的种类




阳离子
阴离子


粒子结构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粒子电性

显电性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离子符号表示
用离子符号表示
规律:各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原子: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阳离子: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计算方法: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0
原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0
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0
阴离子
(21年海珠区一模)右图是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关于该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M的原子易得电子
B.M的质子数是17
C.M为非金属元素
D.x为8时,M为阳离子
(21年越秀区一模节选)铷元素及其原子结构信息如右图所示.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85.47__,铷原子易__失去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_Rb+____(填离子符号).
(21年天河区一模节选)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14.8
;铟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化学名人】门捷列夫对化学这一学科发展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他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现根据国家标准称为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既元素周期律。他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叫它类硼、类铝和类硅,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指出当时测定的某些元素原子量的数值有错误。而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地完全按照原子量数值的顺序排列。若干年后,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1.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

B

A.原子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
D.电子数
2.原子核(普通的氢除外)是

B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不能再分
3.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B

A.中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原子质量
4.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D

A.
核内质子数
B.
核外电子数
C.
电子层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5.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稳定结构但不是原子的是

BD

6.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B

A.12
g
B.12
C.1.993×10-26kg
D.1/12
g
7.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D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8.通常原子核是(
D

A.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B.不能再分的粒子
C.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D.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9.原子中占有运动空间最大的粒子是(
A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10.在原子的发展史上,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以下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质子数相同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观点看,你认为这三点中不确切的是__①②③_________(填序号).
11.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核电荷数为92,其核内中子数为_________143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92___.
12.Fe,Fe2+,Fe3+三种微粒,它们都具有相同的_质子__数;不同的__电子___数。因而在化学反应中三种微粒具有不同的__化学性质__。
1.原子核外有19个电子的某种原子,假如它失去一个电子后,剩余部分(
 B

A.不显电性
B.显正电性
C.显负电性
D.无法确定
2.构成氧原子的微粒有

C

A.8个质子,8个中子,16个电子
B.8个质子,8个电子
C.8个质子,8个中子,8个电子
D.8个原子核,8个中子
3.某元素R,其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x,原子核内中子数为y,则离子R2+的核外电子总数为(
A

A.x-y-2
B.x-y+2
C.x-y
D.y-2
4.已知某原子核电荷数为a,该原子中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
D

A.a=b=c
B.b=c=d
C.a=c=d
D.a=b=d
5.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个,则该原子中所含的粒子总数为(
B

A.26
B.56
C.82
D.86
6.A元素的核电荷数为z,Am-和Bn-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列,则B元素核电荷数用z,m,n来表示应为(
A

A.z+n-m
B.z-m-n
C.z+m-n
D.z+m+n
7.一种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7个中子产则它们不相同的是(
C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量
D.原子所带的电量
8.关于Fe、Fe2+、Fe3+三种粒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D

A.
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C.
三者几乎质量相等
D.
三者都是稳定结构
9.某离子结构示意图为,若要表示阳离子,可表示的种数(
C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0.原子变成离子,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

A.
核外电子的排布
B.
原子的核电荷数
C.
相对原子质量
D.
电子层数
11.某原子获得2个电子后,发生改变的是(
C

A.核电荷数
B.电子层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明显增加
12.下列微粒中,既无电子,也无中子的是(
C

A.H
B.He
C.H+
D.Li+
13.有下面两句话:“若两种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所含质子数一定相同”;“若两种微粒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对这两句话可做出的判断是(
A

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C.两者均正确
D.两者均错误
14.一种元素的离子变成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一定失去电子
B.一定得到电子。
C.得失电子都有可能
D.既不失也不得电子
15.下列各组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对元素是(
A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就变成稀有气体元素氖的原子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
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或等于4个,一般不易得到或失去电子
D.
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就变成了与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似的阴离子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稀有气体元素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所有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都为8个
C.金属、非金属失得电子后趋向稳定结构
D.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化合物
18.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在原子内部的分布情况为(
D

A.三种粒子均匀地分布于原子内
B.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绕核高速旋转
C.质子和电子构成原子核,中子绕核高速旋转
D.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空间内做高速运动
19.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B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两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21.某微粒A核外有10个电子,核内有13个质子,此微粒的化学符号为___Al3+___;某微粒B的结构示意图是,A、B两微粒具有相同的___质子数_________,属于同种__元素___。
1.(2020年广州卷T5).右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D

A.
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0,核外电子数为8
B.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6个电子
C.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
D.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
2.(2019年广州卷T17).?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M的原子易失电子
B.x只能为7
C.?M为金属元素
D.?x为8时,M为阴离子
3.(18年广州卷4)右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该粒子有12个质子
B.该粒子有2个电子层
C.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D.该粒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4.(17年广州卷6).右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X是非金属元素
B.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该粒子最外层电子层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5.(16年广州卷6).右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属于金属元素原子
B.
最外层电子数为
7
C.
容易得到电子
D.

3
个电子层
6.(15年广州卷4)右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描述正确是(
C
)
A.
容易得到电子
B.
属于非金属原子
C.
核电荷数为11
 
D.
最外层电子数为11
7(14年广州卷4)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
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
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8.(13年广州卷8.)右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X是金属元素
B.该粒子最外电子层已达到稳定结构
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9.(12年广州卷13)甲、乙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甲是阳离子
B.乙是阴离子
C.甲、乙属于不同种元素
D.甲、乙都属于金属元素
10.(2020年牡丹江)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②对应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③表示的都是阳离子
.(2020年辽宁中考)如图是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B~F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A信息可推测氪原子中的质子数为_36___。
(2)在B~F五种粒子中,共有__4__(填数字)种元素,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BD_(填字母序号),E与F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主要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____。
15.(2020年重庆中考)2019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150周年,被确定为“世界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图2是这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Se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11_______。
(2)图2中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B______。
(3)氧、硫、硒三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画出O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