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3571001167130000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过程和方法? 通过自制望远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重点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及原理。?· 难点?视角的理解 [课前复习] 物距 (u) 像的情况 像距υ 应用 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u>2f f< u <2f u [教学过程] 一:显微镜 1、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为何我们能看到清晰的照片? 人眼只能看清大小0.1~0.2毫米左右的细节,分辨本领是有限的.把物体移近些,可以看得清楚些,借用放大镜可以看得更清楚些,但是放大镜一般放大倍数只有几倍,顶多放大20倍。但对于太细微的结构,如生物的细胞,移得再近,用放大镜也是看不清楚的,但是,用两个凸透镜可以放得更大.利用这个原理就制成了显微镜,显微镜大大地提高了人的观察能力,好的显微镜可以放大2000倍,能够看清0.2微米的结构。 2、探究: 用两个凸透镜观察近处的物体 引导学生用钢笔在书上或本子上画一组箭头, 先用一个凸透镜(物镜)观察这组箭头,得到放大的像,注意成像情况。 再用另一个凸透镜(目镜)观察上面看到的像,进一步得到清晰放大的像,注意成像情况。 【学生活动】阅读总结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实物) 3、介绍原理图: [课中复习] 投影仪的成像原理:f< u<2f, 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的成像原理:u 师生总结: 1.结构:靠近眼睛的透镜叫( )。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 )。 2.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用凹面镜作为反光镜,起( )作用。 3.作用:看清楚微小的物体。 思考:显微镜看到的像是倒立还是正立? 在显微镜下看塑料尺的『2』和原来的 『2』有什么不同? 结论:上下顛倒左右相反 二:望远镜 探究:用两个凸透镜观察远处的物体 先用一个凸透镜(物镜)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注意成像情况。 再用另一个凸透镜(目镜)观察上面得到的物体的像,注意成像情况。 介绍原理图 提问:物体距离物镜很远,它的像却离物镜很近,根据前面探究的结果,这样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为什么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会感到物体被放大了? 学生交流活动: 原来,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这一点在观测天空中的暗星时非常重要。现代天文望远镜都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 课后练习: 1.同学们在观察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时,往往就需要使用________。当把物体放在物镜的________处时,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填“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或“虚”),相当于________成像,这个像位于目镜的_________以内,又通过目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填“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或“虚”),相当于______成像。 2.天文爱好者可以使用_________观察远处的物体,由于被观察的物体在物镜的________以外,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填“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或“虚”),相当于________成像。这个像位于目镜的_________以内,又通过目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相当于______成像。这样我们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了(填“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或“虚”)。 3.人眼睛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物体对于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所成的像虽然比远方的物体__________,但由于它离我们眼睛很________,视角就可以变得很_______了。现代天文望远镜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做得很_____,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就可以______更多的光,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体。 4.在用显微镜观察细小物体时,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生成一个_____、_____的_______像;而用开普勒望远镜观察远方物体时,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生成______、_____的____像.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______,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板书设计: ●○小资料 1609年,在荷兰的密特西波奇城里,有一家眼镜店。有一天,眼镜店老板汉斯的孩子,悄悄地拿了几块镜片,有老花的,也有近视的,和邻居的几个孩子玩儿。 他们本来是想模仿大人,把镜片架在自己的眼睛上,可是他们的眼睛既不近视,又不老花,这些镜片对他们当然都不合适。只有把它们靠在离眼睛比较远的地方,才能看清楚镜片后面的东西。 有一个淘气的孩子忽然想到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游戏。他一只手拿着近视镜片,一只手拿着老花镜片,把它们一前一后地举在眼前,他透过两块镜片向远处一望,不由得又惊又喜地喊了起来:“嗨!真奇怪,礼拜堂的尖塔,突然变得这样近啦!”他的发现使得小朋友们异常兴奋。大家又喊又叫,惊动了眼镜店的老板汉斯。汉斯起来一看,真了不起!孩子们在游戏中竟发现了一种可以望远的透镜。 当时,荷兰正在跟西班牙打仗。汉斯做了一架望远镜献给了荷兰皇帝,可以用它来侦察敌情,皇帝很高兴,赏了汉斯很大一笔钱。 后来,望远镜的做法传到了法国,又由法国传到意大利。伽利略听到了这个消息,自己设计制造了一架天文望远镜,用来观察天上的星星。人类这才打开了宇宙的大门。 荷兰的那几个小孩还发现,镜片越是凸得厉害,用它来看东西越显得大。50多年以后,一位名叫列汶胡克的英国看门人,知道了这个消息以后,自己磨制镜片,制造成了第一架显微镜。这位看门人打开了一个人类从没见过的微生物世界。 少年朋友,你大概没想到吧,游戏帮助人们打开了两个世界的大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