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滑轮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能通过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和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实际中的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应用。 2.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3.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滑轮”是初中物理力学中一种比较重要的简单机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杠杆后,对一些变形的杠杆的进一步认识,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进一步观察和应用。滑轮按使用情况可以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它们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滑轮组的绕线及段数的判断不容易理解,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重点: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实际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师: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杠杆,那么来看看杠杆的缺陷ppt展示,那么我们这节学习弥补杠杆缺陷的一种新机械---滑轮。 回忆升旗时,绳子要在横杆上滑动,这样会产生摩擦力。拉动时会费力,怎样改进才能减小摩擦呢?(让横杆表面光滑些,用滚动代替滑动) 用滚动代替滑动就是要在轴上套一个轮子,它是什么样子呢?(教师出示滑轮图片)看!这就是套在轴上的轮子,我们叫它滑轮。仔细观察滑轮的结构,试着画出滑轮的结构简图。 学生复习旧知,,教师巡回指导 ? ? ? 引导学生分析:横杆起着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 ? ? ? 复习导入让学生快速进入滑轮知识学习。? ? ? 与减小摩擦知识联系,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同时又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滑轮的结构。 ? ? 新课教学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看图片上思考看谁的办法又快又多?一会向大家展示你的设计并画出示意图。 图1 针对图1,请学生观察,看两种方法提升钩码时有哪些不同?在比较轴是否移动的基础上总结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 思考:我们知道力有三要素,就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是否能改变力的大小?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能否改变力的大小?下面通过ppt实验进行探究。 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1.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什么? 2.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吗? 3.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吗? 总结: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___,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__,是等臂杠杆,不费距离。 课后习题第一题的第一问,导学案 . 在图中,货物 G 重为 100 牛,若不计滑轮的重力,不考虑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 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1.使用动滑轮能改变为动力的方向吗? 2.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吗? 3.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吗? 总结: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1.回忆杠杆的五个要素,找出定滑轮支点,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 2.请学生根据以上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不变。 3.得出结论: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 4.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强调这是一个瞬时支点,拉力的方向一定要竖直向上,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其的大小关系。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 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___, 但不能改变施力的____,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要费物体升高高度一倍的距离。. 课后习题第一题的第二问,导学案 在图中,货物 G 重为 100 牛,若不计滑轮的重力,不考虑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 小 6.得出结论:动滑轮实质是一种能省力的杠杆。 ? 学生参考ppt实验。有了“升旗”的经验,很容易组装成定滑轮;程度好的同学能够画出出动滑轮甚至滑轮组,老师有意识地找出设计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同学,让他们展示设计的成果 ? ? ? 学生讨论并回答:一个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另一个滑轮的轴随着上升。用力方向不同。 ? ? ? 学生进行探究定滑轮特点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思考。 ? ? ? ? ? 学生进行探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思考。 ? ? ? ? ? ? ? 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得出结论。 ? ? 创设任务情景,让学生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 ? ? ? ? ? ? ? ? ? ? ? ? ? ? ?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 ? ? ? ? ? ? ? 讲解弹簧秤通过动滑轮来拉钩码,读取弹簧秤的示数时,跨过动滑轮的两条绳要竖直、平行。 ?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呢? 归纳学生的发言: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在一起,应该就可以了。 定义:我们把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做滑轮组。 提问: 它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可以结合前面所学习的知识,猜测一下。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一下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提问: 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有哪些绕线的方法?可以画出绕线的示意图。 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请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绳子的起点: 2.拉力的方向: 3.拉力的大小: 4.移动的距离: 讨论:如何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的股数? 总结: 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装置称为?? ??????? 。它既可以? ?? ???,还可以 ??????? ???? ?? 。 2.滑轮组的特点: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S=??? h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与物体上升的速度v物之间的关系:v=??? v物 (3)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物体的重力G的关系:F=?????? G。 ? ? 学生思考 ? ? ? ? ? ? ? ? 大胆猜测 ? ? ? ? ? 学生思考和操作后回答问题:可以从定滑轮开始绕线,也可以从动滑轮开始绕线。一种方法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另一种不能。拉力的大小不同。移动的距离也不相同。 ? ? ? ? 经过讨论得出: 使用滑轮组时,用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和物体,则提起物体的力就是动滑轮重和物重的几分之一,且每段绳子中的力都相等。 ? ? ? ? ? ? ? ? ? ? ? ? ? ? 画图的方法更形象,学生易于接受。 ? ? ? ? ? ? ? ? ? ? ? ? ? 及时总结,便于学生掌握知识。 ? ? ? ? ? ? ? ? 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要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特点,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 难点:正确分析滑轮组的使用特点。 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促进知识的巩固掌握。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