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图版初二地理《海陆变迁》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教材的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和想像能力、推理能力。 2.运用板块运动理论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列举海陆变迁的证据,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通过学习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教学方法】 讨论法、读图分析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投影]海陆变迁 教师:上课之前我首先要考考大家。 [投影]七大洲四大洋的空白图 问题:1.请你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到黑板上指出) 2.《西游记》中“东海龙宫”中的“东海”是某个大洋的边缘部分,那这个大洋是哪个? 导入:大家有没有想过辽阔的东海有一天会变成陆地呢? 板书:沧海桑田 教师:大海变成桑田有没有可能? [投影]展示图片:印度的海底城市、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福建深沪湾海底的古森林遗迹,这几张图片说明什么问题? 教师:通过上面几个例证说明,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沧海桑田是的的确确存在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教师:那么如何解释这种“沧海桑田”的现象?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探究活动]小海龟新家的改建方案 [思考] 1.他们的办法是否可以让水面缩小? 2.你还有什么办法让水面面积发生变化? 3.三个方案分别是从什么角度使“海”和“陆”发生变迁的? 教师:从这三个方案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海洋和陆地之间是可以相互迁移的。那么,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几种?它们与小海龟新家改建的三个方案有些相似之处呢? 学生:方案①的原因是地壳运动,方案②是海平面升降,方案③是人类活动 教师:是的,那么想一想这三个原因在引起海陆变迁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板书]一、海陆的运动与变化 [投影] 教师:如果细心观察,我们周围就可能发现很多这几个原因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20世纪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个人,他非常善于观察,他叫魏格纳,德国人。 [投影]魏格纳头像 教师:大家谁知道魏格纳的故事,来给大家讲一下。 学生:讲述相关内容。 教师:对学生讲的故事给给予评价补充。 [投影]非洲和南美洲的拼合图 教师:当魏格纳有了这个偶然的发现之后,就多方面的考证。 [投影]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教师:观察这幅图,你有没有什么发现? [投影]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 教师:这幅图中海牛和鸵鸟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思考]鸵鸟不会飞,海牛生活在热带的浅海,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为什么出现在这种情况? 教师:这两幅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如果是魏格纳,你会联想到什么?在他有了这个发现的两年后,魏格纳就提出了“震惊世界”的大陆漂移假说。 [投影]大陆漂移假说 教师:谁能根据此图说一下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 学生:描述大陆漂移学说内容。 教师:对学生的叙述给予评价。 [投影]大陆漂移演示 教师:全球表层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可分成六大板块。 [板书]二、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 [投影]六大板块示意图。 [探究活动]小组看图讨论: 1.全球共分成哪六大板块? 2.这六大板块中哪个板块基本上全部是海洋? 3.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哪个板块? 4.结合地形图,说一说亚洲南部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属于哪个板块? 学生:小组派代表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 [投影]板块运动方向。 [观察]大家观察板块运动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提示:它们的运动方向主要有两组 教师:它们有的做的是相对的挤压运动,有的做的是相背的张裂运动。 [投影] 红海的成因图。 教师:大家观察一下红海的位置。你推断一下,几千万年后,红海可能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投影]首先是大陆板块发生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大陆解体──新海洋出现──新大洋形成 教师:板块运动还有一种形式,就是相对的挤压运动。 [投影]喜马拉雅山 教师:大家预测一下,几千万年后,喜马拉雅山将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活动]大家手中都有一张白纸,好,大家用手摁住纸的两端,向中间推,会出现什么结果? 教师:两大板块挤压会使海洋消失,如果继续向一起挤压,会出现什么结果?引导学生进行回答。 学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由海洋变成陆地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教师: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而在板块和板块交界地带多什么现象? [板书]三、火山与地震 大家观察一下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投影]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和板块示意图 [小组讨论]当今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教师:指名同学到大屏幕上指一下,它们分别位于哪些板块交界的地方。 学生:小组看图讨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认识板块运动方向,观察得出结论,并指出两大火山地震带位于哪些板块之间。 学生:指出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沧海桑田是的的确确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三: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另外还有人类活动也会影响海陆变化。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善于观察的魏格纳提出了伟大的大陆漂移假说,主要内容是:(指名说出)。后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板块运动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1.全球共分六大板块;2.板块是不断运动的,运动的方式主要有相对的张裂运动和相对的挤压运动,张裂运动会形成裂谷和海洋,而挤压运动则会使海洋消失,隆起山脉,形成海沟和岛链弧等;3.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边缘比较活跃。火山地震多分布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及时巩固]完成相关习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要讲的内容就这么多,到现在大家能不能谈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投影]七嘴八舌话收获。 教师:或谈谈你收获了哪些知识,或谈谈你学到了哪些方法,或谈谈通过本节课你有哪些体验。 学生:从知识、方法与情感方面谈谈收获 教师:大家掌握得还不错,通过,课后给大家留个题目,请你收集海陆变迁的实证,越多越好。大家在这节课上表现得非常棒,希望有机会大家能够再一次合作。谢谢大家,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