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1 空气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练习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推理能力; 2.记住空气中的各种组成成分及其含量; 3.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理解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并能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 学习重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 学习难点:误差分析 二、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法国化学家 首先用实验的的方法证明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它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是__________,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_________。 2.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与生物课上向石灰水中吹气的实验原理是一样的),可证明空气中含有少量的 ;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下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镁条在空气中能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 3.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 A.1:4 B. 5:4 C. 4:1 D.5:1 (二)、自学探究: 1.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 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当密闭容器中将汞连续加热12天后,发生了什么现象? 3.实验中提到:容器内空气的体积大约减少了1/5,又是通过什么现象得知的呢? 4.已知拉瓦锡加热至12天时,发生的反应可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如下: 汞+氧气 氧化汞(红色固体粉末) 将上述实验得到的红色粉末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加强热,即可得到汞(Hg)和氧气(O2)。 请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探究】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完成下面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检查气密性 将燃烧匙中的过量红磷点燃迅速放入集气瓶中 反应停止,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 【交流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下列内容: 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总结实验结论: 3.为什么红磷要足量或过量? 4.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 5.为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6.在拉瓦锡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空气的体积减少小于1/5 ?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教师指导 常用来研究空气成份的药品和装置通常还有: 空气的成分 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____,氧气____,稀有气体____,二氧化碳_____,其它气体和杂质_____。 空气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混合物和纯净物: 2.找出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试着判断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并说明你分类的依据。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海水、冰、冰水混合物 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各组自选检查方式,对空气组成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判断进行检查。 讨论交流:举出一些在生活中常用的混合物,试说说它们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例题1】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矿泉水 B蒸馏水 C红墨水 D 自来水 5438775152400【例题2】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左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依据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广口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就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__________________。 (2)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和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是(答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氮气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制氮肥 B.直接作燃料 C.作灯泡填充气 D.作瓜果保护气 2.“森林重庆”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空气中的哪种成分(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3.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物质R应该选用( ) A.铁片 B.硫粉 C.木炭 D.红磷 4.下列物质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可吸入颗粒物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燃烧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稀有气体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B.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C.矿泉水,河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7.某市2011年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8.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这一重要结论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阿伏伽德罗 9.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 A.1% B.19% C.25% D.78% 10.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1.氧气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2.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气体物质,请将该物质写在题后。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均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4)空气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13.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后,知道了五氧化二磷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________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方法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 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答案 1.B 2.、B 3.、D 4.、B 5.、B 6.、A 7.、B 8.、A 9.、B 10.、偏小 11.、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12.、(1)氧气 (2)二氧化碳(3)水蒸气(4)氮气 13.、(1)10 (2)使注射器内的氧气充分与红磷反应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装置漏气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