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师大附中11—12学年下学期高二4月月考(9科10套)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哈师大附中11—12学年下学期高二4月月考(9科10套)试题

资源简介

哈师大附中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1~20每小题0.5分,21~60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被世界上三个大洋包围的大洲是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2. 关于各洲分界线的正确叙述是
A.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是麦哲伦海峡
B.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C.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波斯湾、苏伊士
D.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土耳其海峡
3. 亚洲贝加尔湖和北美五大湖的形成原因分别是
①地壳陷落 ②熔岩阻塞 ③冰川侵蚀 ④海底抬升 ⑤河床阻塞
A. ①和② B. ③和⑤ C. ①和③ D. ②和④
4. 巴西高原上树木落叶、草类枯黄之时,地中海沿岸地区正值
A. 温和多雨的冬季 B. 寒冷干燥的冬季
C. 高温多雨的夏季 D. 炎热干燥的夏季
5. 下列四组岛屿的名称,与图排序一致的是
A. 冰岛、海南岛、塞浦路斯岛、斯里兰卡岛 B. 塞浦路斯岛、斯里兰卡岛、海南岛、冰岛
C. 冰岛、斯里兰卡岛、塞浦路斯岛、海南岛 D. 海南岛、冰岛、塞浦路斯岛、斯里兰卡岛
读下列一组图,据此回答6-10题。
6. 四幅图中位于亚洲与北美洲边界的图是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7. 四幅图中符合右图气候类型的图是
A. a图 B. b图 C.c图 D. d 图
8. 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的有
A.a、b   B.a、c、d C.b、c、d    D.a、b、c、d
9. 在四幅图中出现的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白令海峡是连接北美洲和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俄罗斯计划出巨资修建白令海峡海底隧道。打通俄罗斯至美国阿拉斯加的铁路。结合下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关于隧道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寒冷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溶洞、暗河众多
C.落叶阔叶林广布
D.地势平坦,沃野千里
11.下列关于图中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纬度比B地低,所以冬季A地气温比B地高
B.冬季A地气温比B地低,洋流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C.气温年较差A地与B地相同
D.两地主要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读地球表面海陆起伏曲线图,回答12~13题。
12.从成因上看,世界最高山峰与世界最深海沟都位于
A.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 B.两个大陆板块交界处
C.两个大洋板块交界处 D.板块的内部
13.分析图中信息可知
A.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30%
B.全球陆地近一半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
C.海洋平均深度数值远远大于大陆平均海拔数值
D.大陆架的海水深度是全球海水平均深度的1/2
下图为某大洲沿某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该大洲的地势特点是
A.平均海拔最高
B.中间高、四周低
C.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D.从东南向西北倾斜
15.下列地理事物中,位于该大洲的是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B.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C.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 D.世界第一大岛
读“南极地区图”,回答16~18题。
16.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科学考察站中,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某运输机将①站的科考设备运往④站,飞行时间为26小时,一路上阳光普照,飞行的月份可能是
A. 6月 B. 3月 C. 9月 D. 12月
18.长城站的科考人员试作一次穿越极点到达中山站的旅行, 其行进方向为
A. 一直向北 B. 一直向南
C. 先向南,再向北 D. 先向北,再向南
读世界某些岛屿或大陆轮廓示意图,回答第19题。
19.关于四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③位于印度洋板块,②④位于亚欧板块上
B.④岛位于①岛的西北方向
C.④地乳肉畜牧业发达
D.四地沿岸均有暖流经过
读图,回答20~22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是亚洲 G是北美洲 H是大西洋
B.G是亚洲 D是非洲 J是印度洋
C.D是欧洲 E是北美洲K是大西洋
D.B是欧洲 F是非洲J是印度洋
21.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我国上海港,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图中的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22.春分日重庆太阳高度角最大时,H大洋某岛屿正好日出。此时,两架飞机从该岛同时起飞,甲沿经线向南飞行至南极点,乙沿纬线飞行一圈,则甲比乙穿越六大板块的数目
A.少1个 B.多2个 C.多1个 D.少2个
(2004 广东高考题)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表,23~26题
国家 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人口生理密度(人/Km2)
加拿大 3 35
美国 30 156
埃及 70 3503
中国 129 934
英国 241 963
印度 313 559
日本 336 3054
荷兰 432 1601
孟加拉国 910 1359
23.“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美国 C.埃及 D.印度
24.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
A.美国 B.荷兰 C.孟加拉国 D.加拿大
25.对比表中中国、印度两国统计数字
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大
B.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大
C.中国的人口压力和印度相当
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
26.就国土面积而言,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有
A.日本、埃及 B.中国、印度
C.美国、加拿大 D.孟加拉国、美国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27~30题。
27.图中与我国相邻的内陆国为
A.①国 B.②国 C.③国 D.④国
28.有关①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和亚热带 B.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产粮最多的国家
C.印度河是①国最主要的河流 D.恒河三角洲是①国重要的产棉区
29.①国半岛的东西沿海地带最主要的农作物是
A.小麦 B.水稻 C.茶 D.黄麻
30.近年来,甲城市所在地区发展迅速,该地区的主导工业为
A.钢铁工业 B.纺织工业 C.电子工业 D.电力工业
2010年是中国和印度正式建交60周年。中印存在争议的乃堆拉山口位于中国西藏亚东县与印度锡金邦的交界处,海拔4 545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公路贸易通道。据此回答31~32题。
31.乃堆拉山口每年只有4~10月才适合人通过,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地震 D.泥石流
32.亚东县城地处一峡谷之中,人口不足3 000,但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其直接影响因素是
A.边贸活跃 B.国家政策支持 C.农林资源丰富 D.经济发展
下图为日本北海道岛略图,北海道是日本重要农业地区,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据图,回答33~34题。
33.关于北海道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中间低,周围高
B.气候的大陆性强
C.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D.附近渔业资源丰富
34.为了治理和预防农业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北海道采取了许多比较有效的对策,其中包括
①禁止使用化肥,控制使用农药 ②重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③实行土地改良,治理土壤污染 ④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粮食种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35~37题。
35.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36.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
B.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C.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D.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37.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读“中哈输油管线(哈萨克斯坦阿塔苏—中国新疆阿拉山口输油管线)示意图”,回答38~39题。
38.中哈输油管线经过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壤次生盐碱化 C.土地荒漠化 D.气候变暖
39.目前,我国进口的石油基本来自中东,为了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从位置方面考虑除了中东外,较为理想的进口石油的地区是
①加勒比海地区 ②北非 ③东南亚 ④中亚 ⑤俄罗斯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2003年3月20日,以美英为首的联军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全面进入伊拉克,伊拉克战争正式爆发。据此回答40~44题。
40.伊拉克的首都是________(城市),地跨________河两岸
A.巴士拉 底格里斯 B.鲁迈拉 幼发拉底
C.巴格达 底格里斯 D.阿巴丹 幼发拉底
41.伊拉克地处________板块之上
A.亚欧 B.非洲 C.太平洋 D.印度洋
42.伊拉克境内主要地形区是______,它曾是四大文明古国中______的发祥地
A.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巴比伦王国 B.安纳托利亚高原 中国
C.扎格罗斯山地 印度 D.伊朗高原 克晨特
43.伊拉克出口的特产主要是______,它是______的代表植被
A.紫羔皮 游牧业 B.地毯 种植业
C.椰枣 灌溉农业 D.茶叶 采集业
44.伊拉克居民主要是______人种,_______民族,喜欢________颜色
A.白色 库尔德人 白 B.白色 阿拉伯 白
C.黑色 阿拉伯 蓝 D.白色 阿拉伯 蓝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在2008年9月26日呼吁联合国大会尽快讨论联合国机构改革问题,以实现印度的“入常”梦。据此回答45~46题。
45.图中和印度相交界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6.关于该区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为主
B.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C.河流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
D.蕴藏有丰富的煤、铁、锰等矿产资源
依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图中圆圈大小表示贸易总额多少,白色部分表示出口,黑色部分表示进口)。回答47~48题。
47.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国的贸易进出口构成均为进口大于出口
B.三国出口产品都以农副产品为主
C.甲、丙间贸易额大于甲、乙间贸易额
D.甲、乙、丙三国之间都有陆地部分相连
48.甲、乙、丙三国,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相似的是
A.粮食作物都以水稻为主[来源]
B.均有本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C.均为雨热同期
D.都有本国最大的港口
读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日本五国某种农作物的栽培面积和生产量表,回答49~50题。
国家 栽培面积(km2) 产量(t /年)
中国 1 340 591
印度 408 686
斯里兰卡 222 207
印度尼西亚 90 135
日本 59 90
世界合计 2 673 2 475
49.该种农作物是
A.咖啡 B.甘蔗 C.茶叶 D.可可
50.上题所选农作物的生活习性(或分布特征)是
A.需水肥、热量很大
B.耐盐碱、干旱环境
C.多分布于中低山、丘陵山麓排水较好的地区
D.需充足的热量和静风环境
东南亚、南亚国家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多样,具有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
51.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水热条件
B.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
亚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据此完成52~53题。
52.与世界各大洲相比,亚洲最为突出的气候特点是
A.季风气候显著 B.以热带气候为主 C.海洋性强 D.气候类型单一
53.形成亚洲突出气候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地形 D.洋流
读东亚地形剖面图,回答54~56题。
54.①地附近的山脉是
A.阿尔泰山 B.祁连山
C.昆仑山 D.天山
55.关于②地所在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水力资源贫乏
C.位于太平洋板块 D.多火山地震
56.下图表示输往②所在国M的工业原料和农畜产品的国家相关联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A.甲—小麦输往路线
B.乙—石油输往路线
C.丙—林产品输往路线
D.丁—铁矿输往路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据此回答57~59题。
57.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A.澜沧江 B.怒江 C.红水河 D.雅鲁藏布江
58.对开发湄公河流域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K]
A.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
B.带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发展
C.促进该流域旅游业的发展
D.加强中国同东盟的经济合作
59.有关下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均为荒漠
B.②地年降水量最少
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D.④地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
下图为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60题。
60.导致图中L地与R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位置 B.离海的距离
C.地形 D.植被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61.读一组海峡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A代表________(高原),B代表________(洲),C代表______岛,D代表________(国)。
(2)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亚洲和大洋洲的海峡是图中代号________;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图中代号________;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是图中代号________;周围沙漠气候广布,附近盛产石油的海峡是图中代号________。
62.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问题。(9分)
(1)甲国位于黄海与 海之间,其降水较B地 (多、少),原因是 。
(2)乙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小2万余处温泉,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3)分析乙国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的原因。
63.读图,回答相关问题。(14分)
(1)朝鲜半岛地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半岛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_____海沿岸,主要原因是:_____ ____ _。
(2)A、B、C三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D、E表示同一种工业在两国的分布。影响D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 __________。
(4)影响F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读下图材料回答问题。(11分)
图中字母A处表示的是印度1980年开工挖的拉贾斯坦运河,它可以引印度河的最大支流——萨特累季河(在西藏境内叫朗钦藏布)的河水到塔尔沙漠。据国外农业专家估计,1987年这条运河正式输水后,印度西部干旱地区可增加57万公顷水浇地,使印度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棉花产量约可增加12%。
(1)印度西南部为什么会形成大面积沙漠
(2)萨特累季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
(3)拉贾斯坦运河送水后,印度的邻国B国多次向印度政府提出抗议,并要求有关国际组织进行干预,这是为什么
(4)气候上本区属_______类型,印度棉花产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的黑土区。
(5)德干高原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其内部确是一片热带草原的风光,分析原因。
6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一位西方史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1629年 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部徙牧伏尔加河。 1632年 俄国政府派使者前往土尔扈特部活动。1644年 和鄂尔勒克返回准噶尔参加东西蒙古各部王公会盟,制定《蒙古一卫拉特法典》,该法典成为各部蒙古共同遵守的根本大法。1644年 土尔扈特部与俄国军队发生冲突,伤亡惨重,和鄂尔勒克阵亡。1645年 俄国要求土尔扈特部臣服,遭到拒绝。双方商定土尔扈特游牧区域。此后十余年间,土尔扈特汗国逐渐形成。1655年 土尔扈特汗国与俄国谈判,同意听命于俄国沙皇。1657年 土尔扈特向清朝“贡驼马二百余”。1672年 俄国指令土尔扈特汗国派兵参加克里木战争。此后数十年间,俄国多次向土尔扈特征兵。1696年 土尔扈特汗国阿玉奇汗派人向清朝入贡,庆贺清军击败噶尔丹。1712年 土尔扈特汗国使团抵达北京,康熙帝派遣使团出访土尔扈特,途中为俄国所阻。1714年 清朝使团抵达土尔扈特汗国。阿玉奇表示“满洲、蒙古,大率相类,想起初必系同源”;蒙古“衣服帽式,略与中国同,其俄罗斯乃衣服、语言不同之国,难以相比”。1731年 雍正帝派使团抵达土尔扈特汗国。1756年 土尔扈特汗国使团到热河行宫觐见乾隆帝。1765年 土尔扈特汗国渥巴锡汗抗议俄国人对土尔扈特的侵扰和掠夺。1770年 俄国征调土尔扈特汗国2万余人参加对土耳其的战争。秋,渥巴锡从前线归来,秘密召开会议,决定东归祖国。1771年 1月17日,渥巴锡率领近17万人踏上东归征程。2月7日,沙皇命令堵截东归的土尔扈特人。7月8日,土尔扈特前锋抵达伊犁河流域。16日,清军总管会见渥巴锡等人。此时东归的土尔扈特部仅乘6万余人。10月15日,渥巴锡在木兰围场觐见乾隆帝。10月27日,乾隆帝立《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众记》两碑,以资纪念。右图为土尔扈特回归路线示意图。
(1)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分别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2)土尔扈特于1771年1月17日踏上东归征程,7月8日前锋抵达伊犁河流域。在回归途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C D A D C B D A B A C B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D C A D B C C C B A C A B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B A D D B A B C D C D A C B C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D C C C C A A B B D A A D C C
61. (1)安纳托利亚高原 非洲 苏门答腊 伊朗 (2)  ③ ② ① ④ (每空1分,共8分)
62.(1)日本 多 该国三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2)乙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众多的火山活动带来大量地热资源和天然温泉。
①水热条件好,气候特点符合水稻生长要求;②水稻种植历史悠久;③水稻单产高,能满足日本稠密人口的粮食需求;④水稻是人们喜爱的食物。(每点1分,共9分)
63. (1)东北高,西南低 河流的流向 黄 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多港口,对外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2)都是温带季风气候 A具有海洋性;B具有过渡性;C具有大陆性 (3)①岛国位置,多良港,海运便利②国内资源缺乏,需从国外运进原料、燃料 ③国内市场狭小,产品输往国外 ④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⑤接近消费市场 C (4)石油资源丰富。(14分)
64.(1)印度西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小,降水少;地面原有植被受人类破坏,地表径流少,水源不足。(2)雨水及喜马拉雅山的冰雪融水。(3)印度河也是B国最主要的水源,印度河开运河输水后,B国水源减少,工农业生产受到影响。(4)热带季风 德干高原西北部。(5)德干高原西为阿拉伯海,东为孟加拉湾,当西南季风的要冲。东高止山和西高止山沿东、西海岸分布,受山地影响,阻挡海洋水汽进入高原内部,使内部常年高温少雨,形成以灌木和高草为主的热带草原景观。(11分)
65. (1)土尔扈特汗国:河流较多(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距大西洋较近,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伊犁河谷地: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少,但因地形抬升,降水量增加,同时有高山冰雪融水。
(2)冻害(气候寒冷);缺水(干旱);缺草(料)。(8分)
65°
20°
15°
66.5°
20°N
110°E
36°N
36°E
82°E
8°N哈师大附中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有错选的得零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变压器的铁芯是用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成的,这样可以减小铁芯中的涡流
B.探测地雷用的探测器是利用涡流工作的
C.磁电式电流表的线圈常用铝框做骨架,正常工作时起电磁驱动作用
D.交流感应电动机是利用电磁驱动原理工作的
2.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Φ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分别如下图①~④所示。下列关于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图①中回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恒定不变
B.图②中回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直在变大
C.图③中回路0~t1时间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小于在t1~t2时间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D.图④中回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先变小再变大
3.北半球地磁场的竖直分量向下,水平分量忽略不计,如图所示,在北京某中学实验室的水平桌面上,放置边长为L的正方形闭合导线框abcd,线框的ab边沿南北方向,ad边沿东西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使线框向东平动,则b点的电势比a点的电势低
B.若使线框向北平动,则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低
C.若以ab为轴将线框向上翻转,则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为a→b→c→d→a
D.若以ab为轴将线框向上翻转,则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为a→d→c→b→a
4.A、B两闭合圆形导线环用相同规格的导线制成,它们的半径之比,在两导线环包围的空间内存在一正方形边界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于两导线环的平面,如图所示.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的过程中,求两导线环内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之比和流过两导线环的感应电流之比
A. B. C. D.
5.如图所示电路中,L是一直流电阻忽略不计,自感系数L很大的电感线圈,a、b为L上的左右两端点,A、B、C为完全相同的三个灯泡,原来电键K是闭合的,三个灯泡均在发光。某时刻将电键K断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电势高于b点,A灯闪亮后缓慢熄灭
B.b点电势高于a点,B、C灯闪亮后缓慢熄灭
C.a点电势高于b点,B、C灯闪亮后缓慢熄灭
D.b点电势高于a点,B、C灯不会闪亮只是缓慢熄灭
6.在如图所示的电压互感器的接线图中,接线正确的是       
·
7.如图所示,甲是铜片,乙是铁片,丙是塑料片,它们的正下方都固定着相同的薄强磁铁,现将甲、乙、丙拿至相同高度H处同时由静止释放,忽略空气阻力且各物体下落过程中不翻转,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同时落地
B.甲、乙同时落地,丙最先落地
C.甲最后落地,丙最先落地
D.甲最后落地,乙最先落地
8.如图所示,图线a是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所产生的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当调整线圈转速后,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如图线b所示,以下关于这两个正弦交流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图中t = 0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均为零
B.线圈先后两次转速之比为3:2
C.交流电a的瞬时值为(V)
D.交流电b的最大值为V
9.如图所示,三只白炽灯泡L1、L2、L3分别与线圈L、电阻R、电容器C串联后接在同一个交流电源上,供电电压瞬时值为,此时三只灯泡的亮度相同。现换另一个电源供电,供电电压瞬时值为,则三只灯泡的亮度变化是
A.L1变亮,L2不变,L3变暗
B.L1变暗,L2不变,L3变亮
C.L1变亮,L2变亮,L3变暗
D.L1变暗,L2变亮,L3变亮
10. 如图甲所示,有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匀强磁场区域,其直角边长为L,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一边长为L、总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从图示位置开始沿x轴正方向以速度v匀速穿过磁场区域.取沿a→b→c→d的感应电流为正,则图乙中表示线框中电流i随bc边的位置坐标x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11.如图是街头变压器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此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输入端接入的电压(V),输出电压通过输电线输送给用户,输电线的电阻用R表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题中电表均为理想交流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2表的读数为V
B.A1表的示数随A2表的示数的增大而增大
C.副线圈中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
D.用户端闭合开关S,则V2表读数不变,A1表读数变大,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
12.如图甲所示, MN左侧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将一边长为l、质量为m、电阻为R的正方形金属线框置于该磁场中,使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且bc边与磁场边界MN重合。当t=0时,对线框施加一水平拉力F ,使线框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t=t0时,线框的ad边与磁场边界MN重合。图乙为拉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以上条件可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
A. B.
C. D.
二、填空和实验 (16分)
13.如图所示,自耦变压器输入端A、B接交流电源,其电压有效值UAB=100V,R0=40,当滑动片处于线圈中点位置时,C、D两端电压的有效值UCD为___________V,通过电阻R0的电流有效值为_____________A.
14.如图所示为一交流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每个周期内,前三分之一周期电压按正弦规律变化,后三分之二周期电压恒定.根据图中数据可得,此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 V.(结果可保留根式)
15.如图所示,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中所需的器材:横截面积较小的线圈A、横街面积较大的线圈B、电源、滑动变阻器、灵敏电流计和开关。
(1)为了能明显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请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中,用实线连接成相应的实物电路图。
(2)将线圈A插入线圈B中,闭合电键,线圈B中感应电流与线圈A中电流的绕行方向相同的实验操作是( )
A.插入软铁棒 B.拔出副线圈
C.使变阻器阻值变大 D.断开电键
三、计算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一个直流电动机的内电阻,与R=8的电阻串联接在线圈上,如图所示。已知线圈面积S =m2,共100匝,线圈的电阻为欧,线圈在T的匀强磁场中绕OO’以转速n =600r/min匀速转动时,在闭合开关S后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00V,求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
17.如图所示,一输电系统A地有一台升压变压器,B地有一台匝数比为10∶1的降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副线圈上的电流为100A,输出功率是12kW,A、B两地输电线的电阻是20Ω,求:
(1)升压变压器输出端的电压.
(2)若不用两变压器,要在B地得到同样大小的电流和电功率,那么在A地要用多大的电压将电能输出?
(3)先后两种情况下输电线上损耗功率之比是多少?
18.如图所示,宽度L=1m的足够长的U形金属框架水平放置,框架处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1T,框架导轨上放一根质量m=0.2kg、电阻R=1.0Ω的金属棒ab,棒ab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用功率恒为6w的牵引力F使棒从静止开始沿导轨运动(ab棒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垂直),当棒的电阻R产生热量Q=5.8J时获得稳定速度,此过程中,通过棒的电量q=2.8C(框架电阻不计,g取10m/s2)。问:
(1)ab棒达到的稳定速度多大?
(2)ab棒从静止到稳定速度的时间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BD D C AD B B D BCD A C BD B
13.200 5
14.
15.(1)
(2)BCD
16.
n = 600r/min =10r/s
有效值为: v
设线圈的电阻为,则电路中的电流I为A
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为W
17.
18. 解:(1) … ①
… ②
… ③
棒稳定时: … ④
由①②③④联立解得
(2)由能量守恒得: ①

由① ②联立解得:
t
Φ

Φ

Φ

t
t
t1
t2
t
Φ

O
O
O
O
·
·
·
·
a
b
O
-10
10
0.2
0.4
0.6
t/s
u/V
O
V1

R
V2
A1
A2
S
2F0

u/v
G
B
A
·
V
M
R
× ×
× ×
× ×
O
× ×
S
解:线圈转动时产生的电动势的最大值为:哈师大附中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数学理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
1.甲、乙两人下棋,甲获胜的概率为40%,甲不输的概率为90%,则甲、乙两人下成和棋的概率为(  )
A.60%          B.30%
C.10% D.50%
甲、乙两颗卫星同时独立的监测台风,在同一时刻,甲、乙两颗卫星准确预报台风的概率分别为0.8和0.75,则在同一时刻至少有一颗卫星预报准确的概率为( )
A.0.95 B.0.6 C.0.05 D.0.4
3.编号为1、2、3、4、5的5个人分别去坐编号为1、2、3、4、5的五个座位,其中有且只有两个人的编号与座位号一致的坐法有(  )
A.10种 B.20种 C.30种 D.60种
4.若(x+)n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64,则展开式的常数项为(  )
A.10 B.20 C.30 D.120
5.某班有五十名学生,其中有五名班干部,现选派三名同学完成某项任务,在班干部甲被选中的条件下干部乙被选中的概率为( )
A. B. C. D.
6.某班学生参加植树节活动,苗圃中有甲、乙、丙3种不同的树苗,每种树苗足够多,从中取出5棵分别种植在排成一排的5个树坑内,同种树苗不能相邻,且第一个树坑和第5个树坑只能种甲种树苗的种法共有( )
A.15种 B.12种 C.9种 D.6种
7.已知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如下:
ξ 1 2 3 4 5 6 7 8 9 10
P m
则P(ξ=10)等于(  )
A. B. C. D.
8.设两个独立事件A和B都不发生的概率为,A发生B不发生的概率与B发生A不发生的概率相同,则事件A发生的概率P(A)是(  )
A. B. C. D.
9.已知随机变量ξ+η=8,若ξ~B(10,0.6),则Eη,Dη分别是(  )
A.6和2.4 B.2和2.4 C.2和5.6 D.6和5.6
方程的解的组数为( )
A. B. C. D.
11.如果ξ~B ,则使P(ξ=k)取最大值时的k值为(  )
A.5或6 B.6或7 C.7或8 D.以上均错
12.由正方体的8个顶点构成的所有三角形中,任取其中的两个不共面的概率为( )A. B.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
ξ 1 2 3 4 5
P 0.1 0.2 0.4 0.2 0.1
若η=2ξ-3,则η的期望为________.
14.5本不同的书,分给三名同学,每人至少一本,则不同的分配方法种数为 .
15.1+3+32+…+399被4除所得的余数是________.
16.的展开式中项的系数为 .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
为了调查某厂2000名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随机抽查了位工人某天生产该产品的数量,产品数量的分组区间为, ,,,,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已知生产的产品数量在之间的工人有6位.
(1)求;
(2)工厂规定从个人中任取5人,所选5人任意两人不同组的概率是多少?
18.(本题满分12分)
口袋中有2个白球和4个红球,现从中随机地不放回连续抽取两次,每次抽取1个,则
(1)第一次取出的是红球的概率是多少?
(2)第一次和第二次都取出的是红球的概率是多少?
(3)在第一次取出红球的条件下,第二次取出的是红球的的概率是多少?
19.(本题满分12分)
某大厦的一部电梯从底层出发后只能在第18、19、20层可以停靠.若该电梯在底层载有5位乘客,且每位乘客在这三层的每一层下电梯的概率均为,用ξ表示这5位乘客在第20层下电梯的人数.求:
(1)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
(2)随机变量ξ的期望和方差.
20.(本题满分12分)
某校组织一次冬令营活动,有8名同学参加,其中有5名男同学,3名女同学,为了活动的需要,要从这8名同学中随机抽取3名同学去执行一项特殊任务,记其中有X名男同学.
(1)求X的概率分布;
(2)求去执行任务的同学中有男有女的概率.
21.(本题满分12分)
如图,底面是矩形的四棱锥P—ABCD中AB=2,BC=,侧面PAB是等边三角形,且侧面PAB⊥底面ABCD.
(1)证明:侧面PAB⊥侧面PBC;
(2)求侧棱PC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
(3)求直线AB与平面PCD的距离.
22.(本题满分12分)
设抛物线的准线与x轴的交点为,过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
(1)求线段中点的轨迹方程;
(2)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轴于,求证:;
(3)若直线的斜率依次取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的交点依次为,当时,求的值.
参考答案
选择题 DABBB DCDBD BA 二、填空题 3; 150;0;-5
三、解答题
1、解:(Ⅰ)根据直方图可知产品件数在内的人数为
,则(位). 4分
(Ⅱ)根据直方图可知产品件数在, ,,,,
组内的人数分别为2,4,6, 5,3.
设选取这5人不在同组为B事件,则.
答:选取这5人不在同组的概率为. 10分
2、解: 记事件A:第一次取出的是红球;事件B:第二次取出的是红球. 2分
(1)P(A)== 4分
(2)P(AB)== 7分
(3)P(B|A)=P(AB)/P(A)=/= 12分
3、解:(Ⅰ)考察一位乘客是否在第20层下电梯为一次试验,这是5次独立重复试验.
故ξ~B,即有P(ξ=k)=C,k=0,1,2,3,4,5. 4分
从而ξ的分布列为
ξ 0 1 2 3 4 5
P
8分
(Ⅱ)由(Ⅰ)得Eξ=np=5×=;Dξ=npq=5××=. 12分
4、解: (1)X的可能取值为0,1,2,3.根据公式P(X=m)=算出其相应的概率,
即X的概率分布为
X 0 1 2 3
P
8分
(2)去执行任务的同学中有男有女的概率为
P(X=1)+P(X=2)=+=. 12分
5、(I)证明:在矩形ABCD中,BC⊥AB 又∵面PAB⊥底面ABCD侧面PAB∩底面ABCD=AB
∴BC⊥侧面PAB 又∵BC侧面PBC
∴侧面PAB⊥侧面PBC) 4分
(II)解:取AB中点E,连结PE、CE 又∵△PAB是等边三角形 ∴PE⊥AB
又∵侧面PAB⊥底面ABCD,∴PE⊥面ABCD ∴∠PCE为侧棱PC与底面ABCD所成角
在Rt△PEC中,∠PCE=45°为所求 8分
(Ⅲ)解:在矩形ABCD中,AB//CD ∵CD侧面PCD,AB侧面PCD,∴AB//侧面PCD
取CD中点F,连EF、PF,则EF⊥AB 又∵PE⊥AB ∴AB⊥平面PEF 又∵AB//CD
∴CD⊥平面PEF ∴平面PCD⊥平面PEF 作EG⊥PF,垂足为G,则EC⊥平面PCD
在Rt△PEF中,EG=为所求. 12分
6、解:(1)抛物线的准线为,设
代入得
由得
设线段的中点为,则消去,得
即为所求中点的轨迹方程; 4分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令,得; 8分
(3)当斜率时,
,
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且
故. 12分
10
15
20
25
30
35
产品数量
0
0.02
0.03
0.04
0.05
0.06
频率/组距哈师大附中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120分钟 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书 斋
凝石
书斋,顾名思义,是读书的房间,同时也是藏书的地方,还是书写的地方。读书、藏书、书写是书斋的基本功能。后来,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鉴赏常在这里进行,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讨也常常在这里进行。书斋是以个人名义建立,以主人和密友为主体,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书斋姓“文”,所以别名称作“文房”。
早在春秋时期,与朝廷兴建的学校——“官学”不同,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诸子家中的讲学之处往往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这应该就是书斋的雏形。汉代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均有自己的书斋从事文化艺术活动。因此,可以说汉代是书斋兴起的时期。唐代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时期,文化艺术繁荣而发达,学术氛围也比较宽松。可以说盛唐是书斋成熟的时期,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书斋。
在中国传统宅院中,书斋往往是民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它一般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如有后花园,必与之相邻,以形成高雅恬淡的良好环境。
书斋有三大特点。一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书斋的主体——读书人或做学问的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二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书斋是个人的领地,是书斋主人个性得以施展的空间。在这里,他们的创造力得以迸发,从而产生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艺术,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书斋宜明朗、清净,不可太宽敞。明净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窗外四壁,藤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柏盆景,或剑兰一二盆。石阶周围种上青翠的芸香草。书斋中宜设长桌一张,放古砚一方,置笔筒一个,墙壁上挂古琴一把;书斋右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等书及字帖画卷。人独坐于书斋之中,或对日吟诵,或秉烛夜读,于书斋里享受一份清福,从学问中得到一份快乐。
进入21世纪,人们对传统的兴趣在逐步衰减。有些人认为,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然而,从文化发展的宏观趋势上看,在新的时代,书斋仍将成为现代社会持续存在的文化现象。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必然促进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这为书斋的普及提供了基础。
今天,历史传统和科技时尚在现代书斋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1.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传统“书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书斋是文人读书、藏书、书写、作画以及从事其他文化艺术活动的地方。
B.书斋姓“文”,其中所设书桌、文具、字帖画卷等都体现了主人的兴趣爱好和精神追求。
C.书斋空间一般较小,大多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环境优雅,明朗清净。
D.书斋是私人讲学的地方,白天是课堂,晚上便是书房。
2.下列对“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这句话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书斋是私人空间,置身其中,可以充分展示个性,施展才华,并且从学问中得到快乐。
B.书斋的格局、布置和装饰大多体现了中国古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这也正是中国文人一直追求的精神境界。
C.书斋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已深入到中国文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将永远存在。
D.书斋往往是传统民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历代文人在这里辛勤耕耘,研究学问,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书斋发源于春秋,兴起于汉代,成熟于盛唐,杜甫草堂就是成熟时期文人书斋的典型。
B.汉代是书斋的形成期,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的文化艺术活动都在自己的书斋中进行。
C.21世纪是信息时代,作者担心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
D.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和书斋的普及成为必然趋势。
二.古代诗文阅读(6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 ”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 ”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选自《后汉书·乐恢传》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 矜:怜悯
B.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容:接受
C.诸公多其行,连辟之 多:称赞
D.以示天下之私 私:偏爱
5. 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乐恢“耿介”性格的一组是( )(3分)
①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 ②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③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 ④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⑤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⑥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感动了县令,最后父亲得以释放。
B.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本郡太守犯法被杀,他“独奔丧行服”:这与他的性格有关。
C.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故人,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
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7.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0分)
①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6分)
译文:
②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 (4分)
译文: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27分)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克:克制
B.与可笑曰:“苏子辩矣,……” 辩:胡言乱语
C.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字:养育
D. 夫子何哂由也? 哂:责怪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B.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C.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D.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
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
B.“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C.今画者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D.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莫如西归 ②志气日益衰 ③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④病偻,隆然伏行
⑤橐业种树 ⑥早实以蕃 ⑦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⑧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⑨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⑩浴乎沂,风乎舞雩
A.①②|③⑧|④⑤⑥|⑦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⑧|⑦⑨⑩
C.①②|③⑧|④⑥⑦⑨⑩|⑤ D.①②③|④⑥⑦⑨|⑧⑩|⑤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分)
A.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B.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C.甚善,名我固当。
D.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吾与汝俱少年
B.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C. 不抑耗其实而已,非能早而蕃之也。
D.将成家而致汝
14.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皆不幸早世
B.少纵则逝矣
C.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D.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15.下列各组句子特殊句式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何为而在吾侧乎? ②其又何尤 ③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 ④足相蹑于其门
⑤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⑥故不我若也 ⑦浴乎沂,风乎舞雩 ⑧为国以礼
A.①②⑤|③④⑦|⑥⑧ B.①②⑥|③④⑦⑧|⑤
C.①②⑤|③④⑥⑦|⑧ D.①②⑥|③④⑤|⑦⑧
16. 下列各组句子中特殊句式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惟兄嫂是依
居则曰:“不吾知也。”
B.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C.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吾将以为袜!
D.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
(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
1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江 行
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1)请分析诗歌前两联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2)诗歌颈联和尾联的关系微妙,请赏析。(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8.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 山寺钟鸣昼已昏,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⑵ ,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⑶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
⑷ 垆边人似月,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
⑸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⑹ ,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将进酒》)
⑺ 岁暮阴阳催短景,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杜甫《阁夜》)
⑻ 吴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丝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桐张高秋, 。江娥啼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素女愁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李凭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弹箜篌。
(李贺《李凭箜篌引》)
⑼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⑽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 。 (周邦彦《苏幕遮》)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王军和李刚是男篮的主力队员,他们既是同乡又是同学,两小无猜,在场上配合得非常好。
B.保安员小魏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绝不让不法分子污染集邮市场环境”的誓言,人们称他是"护卫集邮环境的卫士",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溢美之词。
C.当年他独闯上海,身无长物,是凭借着过人的毅力与吃苦精神创下这份家业的。
D.随着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反腐工作的制度化,少数腐败官员怕被人揭发受处分,就金蝉脱壳,把大量财产转移到国外。
2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着眼于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确实实现了繁荣经济、活跃经济、拉动经济的初衷。
B.今天,团中央青工部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青年职工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
C.把管理干部的一些规章制度和干部的思想道德公布出来,让广大群众监督,就可以达到以昭昭之理扬正气、以严峻之法惩腐败。
D.周人创造了农业文明在《诗经》中有大量篇幅记载和表现,有的是春夏之际向祈福或秋天之际答谢神灵的乐歌,有的直接反映了生产生活的场面。
21. 选出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3分)
①辐照加工技术具有许多传统加工工艺无法比拟的优点
②早期的辐照加工,是利用射线的杀菌灭虫性能来达到消毒、保鲜等目的
③本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辐照加工技术,是继上述四大加工技术之后,正在崛起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加工工艺技术
④现代的辐照加工技术已突破上述范围
⑤众所周知,机械加工、热加工、电加工和化学加工,是通用的材料加工技术
A.① ③ ② ④ ⑤ B.⑤ ① ③ ② ④
C.① ⑤ ③ ④ ② D.⑤ ③ ① ② ④
22.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6分)
[材料1 ] 某大学100多个学生受聘充当一个图片展开幕式的“临时观众”,他们按照主办方的要求,领导说完最后一句话,就一齐鼓掌。据悉,这种聘用“掌托”举行活动,已成为一些礼仪公司的主要经营项目之一。
[材料2] 有的社会团体定期举办“XX高峰论坛”,盛邀相关专家来作现场演讲,组织安排参会人员适时“热烈鼓掌”,这已成为会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会场时时掌声雷动,气氛十分热烈。
要求:针对上面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析。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同,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于是,雨果把外出的所有衣服锁进柜子里,把钥匙扔进了湖里,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心写作,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就是这样写成的。
是的,在漫漫人生路上,往往只有不留下退路,才更容易赢得出路。当我们难以驾驭自己的惰性和欲望,不能专心致志地前行时,不妨斩断退路,逼着自己全力以赴地寻找出路,走向成功。
要求根据材料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 D. 原文中交代“往往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
2. C. “永远存在”在原文找不到依据。
3. A. B少了“常常”;C是有些人的观点,作者并不这么看;D“必然趋势”判断武断。
4. D(私:个人的)
5. D
6. C( “故人”无根据)
7. ①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从此乡里的人都归附
②古人有保全自身躲避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 ”
8. C.(A.克:能B.辩:能说会道 D.哂:笑)
9. D.遗:赠送(A.表达;尽B.养育;生长C.进;成)
10. C.而:连词,表修饰(A.用;在B.于是;接着D.主谓之间,取独不译;的)
11. C.(①②名作状③⑧使动用法④⑥⑦⑨⑩名作动⑤意动用法)
12. D.(A.业:名作动,继承家业B.一:数作动,统一C.名:名作动,起名)
13. B.口实:把柄(A.少年古义:青年男子C.其实古义:它的果实D.成家古义:安家)
14. C.(A.“世”通“逝”B.“少”通“稍”D.“希”通“稀”)
15. B.(①②⑥宾语前置③④⑦⑧状语后置⑤省略句)
16. D.宾语前置;省略句(A.宾语前置B.状语后置C.省略句)
17.
(1) 诗中描写夜色笼罩在岸边一片苍茫的芦苇上,雪已残,雁声断,月初升,潮汹涌。//(2分) 此景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凄凉、低迷的基调, // (1分) 并为下两联抒发羁旅之情做好铺垫。//(1分)
(2)颈联写到江水无边,舟船随着树梢在慢慢前行。//(1分) 尾联中诗人自叹离家已将几个夜晚了,。此时听到船工的渔歌便感到厌烦。//(1分) 后两联是承接(递进)的关系,/(2分)逐步将羁旅漂泊、思乡思归之情推向高潮。//(2分)
18.名句名篇默写
⑴渔梁渡头争渡喧 ⑵忽魂悸以魄动 ⑶凭轩涕泗流 ⑷皓腕凝霜雪 ⑸天生我材必有用 ⑹钟鼓馔玉不足贵 ⑺天涯霜雪霁寒宵 ⑻空山凝云颓不流 ⑼雕栏玉砌应犹在 ⑽侵晓窥檐语
19. C(身无长物:身无分文,十分贫穷,此处符合语境。B溢美之词,过分的夸赞,含贬义,与"发自内心"感彩不合,D.金蝉脱壳:比喻人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句中无此意)
20. B.(A,语序不当,应为“拉动经济、活跃经济、繁荣经济”;C,宾语残缺,句末应加上"的目的";D,结构混乱,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
21.D
22.
[参答1](否定式观点)
我认为“掌托”现象助长了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应当予以治理。// (观点2分)这是因为“掌托”无非是适时引发阵阵掌声,来显示某些枯燥而言不及义演讲的“重要”与“精彩’,这是与我们所提倡的诚信相悖的, 而且其中折射出的阿谀逢迎之风,就更令人担忧了。 //(简析4分)
[参答2](肯定式观点)
我认为“掌托”现象不能简单地全部加以否定。// (观点2分)这是因为它是为避免出现冷场尴尬局面而采取的措施,虽然不尽如人意,但至少体现了对演讲者的尊重,体现了传统礼仪观念。对此要适当引导,而不应简单地全盘否定。 //(简析4分)
四、[写作提示]
这个话题富于哲理性。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事事留有退路,说白了就是败有退路。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在事情还未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准备要承受失败了,那么他成功的概率肯定小,因为,留有退路的时候,就潜藏着懈怠、自我安慰。发展到最后,可能导致自我麻痹、自我毁灭。到了这一步,“留有退路”的利处,却成了导致失败的“坏处”。而“不留退路,才有出路”则是强调了做事尽量求得事事成功,这样做是负重前进,给自己加压,挤掉“懈怠”“自我毁灭”等不利因素。常言道:有压力才有动力。如项羽的“破釜沉舟”即为“不留退路,才有出路”的典范。论述时一定要体现出辩证的思想。
[参考译文]
乐恢字伯奇,京城长陵人。他的父亲是县里的小吏,得罪了县令,(县令)拘禁了他并要把他杀死。乐恢当时十一岁,常常伏在官署门前昼夜不停地放声大哭。县令听到之后,非常同情他,就放出了他的父亲。长大后,乐恢喜好经学,跟随博士焦永学习。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界)人物交往。后来,焦永因事被劾查,其他弟子因为替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乐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立志成为有名的儒生。后来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服丧。回来后,又做了功曹,推选、举荐从不偏袒,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没有接受。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从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被征辟到司空牟融的府中。正赶上蜀郡太守第五伦代替牟融做司空,乐恢因为与第五伦是同乡,(乐恢)不肯留下来,在举荐了颍川杜安之后辞去官职。许多人都称赞他的行为,接连几次征辟他,他都没有答应。
后来征召他做了议郎。正赶上车骑将军窦宪要出征匈奴,乐恢多次上书谏争,朝廷称道他的忠心。入朝为尚书仆射。这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和窦宪关系密切,放纵家人胡作非为。乐恢弹劾王调、李阜以及司史校尉。众多指责、荐举(的事实),令(他们)无法回答,无从逃避,显贵的外戚们非常厌恶他。窦宪的弟弟夏阳候窦瑰想要问候乐恢,乐恢谢绝了他,不与他交往。窦宪兄弟两个行为放纵,又愤恨乐恢不依附自己。妻子常常劝谏乐恢说:“古人有用保全自身来躲避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 ”乐恢慨叹地说:“我怎么能够容忍朝廷中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呢 ”于是上书劝谏说:“我听说众多帝王的过失,都是由于权利下移造成的。国舅们不应该干预王室的事情,以此显示天下是个人的天下。政治有了过失,如果不加补救,其结果不可预测。当今应该做的,帝王应以大义为重,断绝这种联系,国舅应以谦逊为主自我反思。”上书没有取得效果。此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没有亲政,乐恢因为主张没有能够施行,于是称病回乡。窦宪因为这一缘故,迅速而又严厉地告知各州郡对乐恢进行逼迫、威胁。乐恢最后饮药而死。(死后,)穿丧服哀丧的弟子有几百人,广大百姓非常悲痛。后来,窦氏被诛杀,和帝即位,乐恢的门生何融等上书陈述乐恢的忠心、气节,(和帝)赐与乐恢的儿子乐己为郎中。哈师大附中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DNA重组技术中使用的工具酶是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B.DNA水解酶和DNA连接酶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 D.DNA聚合酶和DNA水解酶
2.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中准确切割DNA的“分子手术刀”大多是从哪一类生物中分离出来的?
A.原核生物 B.真菌 C.动物 D.植物
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特点是
A.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
B.能够识别单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
C.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一种特定核苷酸序列
D.能够识别单链DNA分子的一种特定核苷酸序列
4.质粒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而且是最常用的载体,是因为
①有限制酶切割位点;②能在细胞中进行自我复制;③有特殊的标记基因;④含基因少;⑤大小适宜;⑥是单链DNA;⑦是环状DNA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⑥⑦ D.④⑤⑦
5.在进行基因工程操作中,被用作载体的质粒一般都是
A.天然质粒经人工细胞外复制大量产生的 B.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改造的
C.从原核生物中直接提取得到的 D.经过人工加工的原核生物产生的
6.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B.必须在细胞内进行
C.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 D.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
7.基因工程中科学家常采用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作为受体细胞,主要原因是
A.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B.繁殖速度快
C.遗传物质含量少、简单 D.性状稳定,变异少
8.在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获得重组质粒不需要
①DNA连接酶 ②同一种限制酶 ③RNA聚合酶 ④具有标记基因的质粒 ⑤目的基因 ⑥4种脱氧核苷酸
A.③⑥ B.②④ C.①⑤ D.①②④
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转基因抗虫棉是转入了植物凝集素基因培育出来的
B.可用于转基因植物的抗虫基因只有植物凝集素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C.抗真菌转基因植物中,可使用的基因有几丁质酶基因和抗毒素合成基因
D.提高作物的抗盐碱和抗干旱的能力,与调节渗透压的基因无关
10.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整合到棉花细胞中,为检测实验是否成功,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棉花植株是否有
A.抗虫基因   B.抗虫基因产物 C.新的细胞核 D.相应性状
11.下列不属于基因工程药物的是
A.从大肠杆菌体内获取的白细胞介素 B.从酵母菌体内获取的干扰素
C.从青霉菌体内获取的青霉素 D.从大肠杆菌体内获取的胰岛素
12.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能固氮的水稻新品种,其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意义是
A.减少氮肥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B.减少氮肥生产量,节约能源
C.避免使用氮肥过多引起的环境污染 D.改良土壤的群落结构
13.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一头携带白蛋白的转基因牛,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30多倍。“转基因动物”是指
A.提供基因的动物 B.基因组中增加外源基因的动物
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 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
14.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工程的研究内容
A.分析蛋白质分子的精细结构 B.对蛋白质进行有目的的改造
C.分析氨基酸的化学组成 D.按照人的意愿将天然蛋白质改造成新的蛋白质
15.蛋白质工程的基础是
A.发酵工程    B.细胞工程 C.胚胎工程 D.基因工程
16.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
A.改造蛋白质 B.改造mRNA C.改造基因 D.改造氨基酸
17.植物组织培养是指
A.将离体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 B.将植物的愈伤组织培养成植株
C.愈伤组织形成高度液泡化的组织 D.将离体细胞或组织培养成愈伤组织
18.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A.玉米花粉粒培育出植株 B.转入贮存蛋白基因的向日葵细胞培育出植株
C.烧伤病人的健康细胞培养出皮肤 D.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植株
19.下列属于组织培养的是
A.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 B.芽发育成枝条
C.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 D.子房发育成果实
20.设计植物体细胞杂交实验时,如果期望获得性状优良的作物新品种,不需要考虑的是
A.亲本细胞的生殖隔离问题 B.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
C.亲本细胞的融合技术 D.杂种细胞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分化
21.下列四个选项中,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C.基因工程培育的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D.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22.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体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B.高度分化的细胞处于离体状态时不能表现出全能性
C.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一
D.配子不能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是它所含的基因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23.要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不需要
A.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B.离体状态
C.导入外源基因 D.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
24.植物体细胞杂交所利用的原理包括
①细胞膜的流动性 ②细胞的全能性 ③基因结构的相对独立性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25.下列属于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的是
A.兰花的茎尖组织培育成兰花幼苗 B.水稻种子萌发并长成新个体
C.扦插的葡萄枝长成新个体 D.柳树芽发育成枝条
26.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A.诱变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杂交育种
27.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涉及细胞的
①有丝分裂 ②分化 ③减数分裂 ④全能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8.若获得脱毒苗,一般选取植物体的哪一部分组织
A.叶 B.花粉 C.根 D.茎尖
29.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植物体时,不可能发生的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基因选择性表达
30.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容易获得突变体的主要原因是
A.培养的细胞一直处于不断分生的状态 B.培养基营养丰富,易于植物生长
C.纺锤丝的形成容易受抑制 D.DNA复制容易受抑制
31.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32.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多糖(类似于人体中的糖蛋白)。在人体细胞中糖蛋白必须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才能形成。如果要采用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技术让微生物来生产脑啡肽多糖,应该用下列哪种微生物作受体细胞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T4噬菌体 D.大肠杆菌质粒
33.下列关于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枪法导入植物体细胞的方法比较经济有效
B.显微注射技术是转基因动物中采用最多的方法
C.大肠杆菌最常用的转化方法是:使细胞的生理状态发生改变
D.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
34.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鉴定和检测才能知道。下列属于目的基因检测和鉴定的是
①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有目的基因  ②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有致病基因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  ④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5.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转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对数目,等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
B.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
C.在该转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连接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36.“工程菌”是指
A.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发菌类自身某些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株系
B.用遗传工程的方法,把相同种类不同株系的菌类通过杂交得到新细胞株系
C.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外源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株系
D.从自然界中选取能迅速增殖的菌类
37.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
B.蛋白质工程能生产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C.对蛋白质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来实现的
D.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相同的
38.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正确的是
①蛋白质分子结构设计②DNA合成③预期蛋白质功能④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39.下图为“番茄——马铃薯”的培育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获得a、b细胞需要胰蛋白酶和果胶酶 B.诱导a、b细胞融合的化学试剂一般用秋水仙素
C.a、b细胞融合为c细胞的原理是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D.d、e、f过程表示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e、f分别为脱分化和再分化
40.下列有关人工种子的培育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工种子一般用离体的植物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
B.胚状体是由愈伤组织分化而成的,离体细胞只有形成愈伤组织才能表现出全能性
C.同一批次的人工种子可以保证具有相同的基因型
D.胚状体是由未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
二.非选择题
41.(10分)萤火虫能发光是因为萤火虫体内可以通过荧光素酶催化的系列反应所产生的现象。如果荧光素酶存在于植物体内,也能使植物体发光,一直以来荧光素酶的唯一来源是从萤火虫腹部提取的。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组科学家成功地通过基因工程实现了将荧光素酶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体内,并在大肠杆菌体内生产荧光素酶。
请你根据已知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提取该目的基因通常从____________文库中获得。
(2)在该过程中需要多种酶的参与,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在此转基因工程中,是由质粒承担运载体的。在将体外重组DNA插入大肠杆菌体内之前通常要用____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目的是使重组质粒能够导入到受体细胞内。
(4)由于荧光素酶的特殊作用,人们一直设想将其基因作为实验工具,将它和某一基因连接在一起导入植物体内,如固氮基因连接在一起导入植物体内,判断固氮基因是否导入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来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0分)蛋白质工程是指根据人们对蛋白质功能的特定需求,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子设计、生产的过程。下图是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③过程的依据是每种氨基酸都有其对应的 ,它位于_________________上.
(2)通过③过程获得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是完整的基因,要使这一序列能够表达、发挥作用,还必须在序列的上、下游加上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需要_______ _酶的参与。
43.(10分)下面所列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简略过程。请据此回答:
①②③→④
(1)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细胞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①是花药,则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①是胡萝卜根尖细胞,则培养成的④的叶片的颜色是绿色,这说明根尖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10分)野生马铃薯品种的植株具有较强的抗病、抗虫、抗盐碱、抗寒能力,但块茎不能食用。俄、德、芬兰专家共同做实验研究,用野生马铃薯与马铃薯的体细胞进行杂交,培育出了生活能力强的杂交系马铃薯。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①过程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需经过酶解,其中“酶解”所用的酶应该包括______________。
(2)②过程诱导原生质体融合需要用到的促融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④⑤过程需要加入的两种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项技术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在培养基上培养24~48小时后,大部分原生质体已再生出细胞壁。可以取样,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已经再生。
45.(10分)根据下面实验原理和材料用具,设计实验选择运载体——质粒,探究质粒的抗菌素基因所合成的抗菌素类别。
实验原理:作为运载体的质粒,须有标记基因,这一标记基因是抗菌素抗性基因。故凡有抗菌素抗性的细菌,其质粒才可能用作运载体。
材料用具:青霉素、四环素的10万个单位溶液、菌种试管、灭菌的含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酒精灯、接种环、一次性注射器、蒸馏水、恒温箱。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三个含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并标号1、2、3,在酒精灯旁,用三支注射器,分别注入1毫升蒸馏水、青霉素液和四环素液,并使之分布在整个培养基表面。
第二步:将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灼烧灭菌,并在酒精灯火焰旁取种,然后对三个培养皿接种。
第三步:将接种后的三个培养皿放入37 ℃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
预期结果分析:
(1)设置1号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1、2、3号培养皿的细菌都正常生长,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1、2号培养皿的细菌能正常生长,3号培养皿的细菌不能正常生长,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1、3号培养皿的细菌能正常生长,2号培养皿的细菌不能正常生长,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只有1号培养皿的细菌能正常生长,2、3号培养皿的细菌都不能正常生长,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
1-5.AAAAB 6-10.BBACD 11-15.CCBCD 16-20.CACAA
21-25.BCCCA 26-30.BDDAA 31-35.CBACB 36-40.CBCCD
41.(1)部分基因(或cDNA)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3) Ca2+ (4)检测植物是否发光
(5)目的明确、定向改造、培育周期短、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只要合理,一点即可)
42.(1)密码子 信使RNA 
(2)启动子 终止子 DNA连接
43.(1)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2)愈伤组织  细胞排列疏松、高度液泡化、细胞壁薄、呈无定形状态 色浅(只要合理,一点即可)
(3)单倍体植株
(4)含有表达叶绿体的基因
44.(1)纤维素酶、果胶酶
(2)聚乙二醇(PEG)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3)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4)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45.(1)对照  细菌能正常生长 
(2)此细菌的质粒上既有抗青霉素基因也有抗四环素基因 
此细菌的质粒上有抗青霉素基因但无抗四环素基因 
此细菌的质粒上有抗四环素基因但无抗青霉素基因 
此细菌的质粒上既无抗青霉素基因也无抗四环素基因哈师大附中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数学文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函数的导函数是(   )
A.    B.    C.    D.   
2.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B.    C.    D.
3.函数在区间上取得最大值时,等于(   )
A.0    B.    C.    D.
4.某商品销售量(件)与销售价格(元/件)负相关,则其回归方程可能为(   )
A.   B.   C.   D.
5.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是,则质点在时刻时的运动速度为(   )
A.3    B.6    C.12    D.18
6.下列函数中,在区间内为增函数的是(   )
A.    B.    C.    D.
7.用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铁皮做一个无盖的铁盒时,在铁皮的四角各截去一个面积相等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折起就能焊成一个铁盒,所做的铁盒容积最大时,在四角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厘米  
A.1    B.2    C.3    D.4
8.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则的最小值是(   )
A.-3    B.-2    C.2    D.3
9.函数在和处均有极值,一定在轴上的点是(  )
A.    B.    C.    D.
10.已知某产品的广告费用与销售额的统计数据如下表:
广告费用(万元) 3.5 3.8 4 4.7
销售额(万元) 27 37 47 49
若根据上表可得回归方程中的为9.5,则据此模型预报广告费用为5万元时销售额为(   )
A.47.5万元    B.49.5万元    C.51.5万元    D.53.5万元
11.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部分函数值如下表,为的导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如果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2 0 4
    1 -1 1
A.    B.    C.    D.
12.已知,,…,,则(   )
A.    B.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14.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      
15.已知,则         
16.在吸烟与患肺病是否相关的判断中,有下面的说法:
①若的观测值,则在犯错误的概率不低于0.01的前提下,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②若的观测值,则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③若的观测值,则一个吸烟的人患肺病的概率至少0.99,即这个人至少有99%可能患肺病;④若的观测值,则推断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时,最多有1%的可能性犯错误。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填上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17.(本题满分10分)
某班主任对全班50名学生进行了是否希望去春游的调查.结果女同学中有9人希望去春游,其余的18人不希望去春游;男同学中有15人希望去春游,其余的8人不希望去春游.
(1)根据上面的条件列出列联表,并画出等高条形图;
(2)能否在犯错误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是否希望去春游与性别有关?计算说明理由.
          (参考公式:)
18.(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和之间的一组数据如下表:
2 3 4 5 6
2.2 3.8 5.5 6.5 7.0
 
(1)求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参数保留小数点后面两位);
(2)计算分析对变化的贡献率.
(参考公式:,)
(参考数据:,)
19.(本题满分12分)
设函数,若曲线在点A处与直线相切.
(1)求的值;
(2)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0.(本题满分12分)
设函数.
(1)当时,求曲线在点A处的切线方程;
(2)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求的取值范围.
21.(本题满分12分)
设函数.
(1)求函数的极值点;
(2)若函数有两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22.(本题满分12分)
设函数.
(1)当时,求函数的极值;
(2)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
参考答案
-2
O哈师大附中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物质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A.汽油 B.C2H4 C.煤焦油 D.聚氯乙烯
2、下列各组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水和酒精 B.水和甘油 C.水和溴乙烷 D.水和醋酸
3、下列有机物命名不正确的是
A. 2-甲基-2-氯丙烷 B. 2-甲基-1-丙醇
C.CH3- -CH3 1,4-二甲苯 D. 2-甲基丙烯
4、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5、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乙烯水化制乙醇;溴乙烷水解制乙醇
B.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丙炔和氢气反应制取丙烷
C.甲苯硝化制TNT;乙炔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烯
D.乙醇脱水制乙烯;溴乙烷脱溴化氢制乙烯
6、下列物质存在顺反异构的是
A.1-丁烯 B.丙烯 C.2-甲基-2-丁烯   D. 2─丁烯
7、已知二甲醚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下列鉴别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利用金属钠 B.利用质谱法 C.利用红外光谱法 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8、下列物质与苯酚互为同系物的是
A. B.
C. D.
9、下列物质由于发生化学反应,既能使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苯 B.甲苯 C.苯乙烯 D.环己烷
10、下列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③1 丁醇  ④CHCl2CHBr2 
⑤2,2 二甲基 1 丙醇 ⑥(CH3)3CCH2Cl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④⑥
11、下列实验式中,没有相对分子质量也可以确定分子式的是
① CH3 ② C2H5 ③ C2H6O ④ CH2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12、实验式相同,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1 丁烯和环己烷 B.1 庚烯和3 甲基 1 丁烯
C.1 氯丙烷和2 氯丙烷 D.甲苯和乙苯
13、不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乙二醇、四氯化碳 B.苯酚溶液、2,4-己二烯、甲苯
C.己烷、3--己烯、甲苯 D.苯酚溶液、硫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30g乙烷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8NA
B.标况下,22.4L己烷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生成气态物质分子数为6NA
C.1 mol甲基含10 NA个电子
D.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
15、将a g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迅速插入下列溶液,然后取出干燥,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取出铜丝,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b g。下列所插入的物质与铜丝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A.无水乙醇:a=b B.石灰水:a>b C.NaHSO4溶液:a>b D.盐酸:a>b
16、分子式为C4H10O的醇催化氧化后能生成的醛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7、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氢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1的是
18、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能够跟1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A.1mol 1mol B.3.5mol 7mol
C.3.5mol 6mol   D.6mol 7mol
19、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水解
C.取代→消去→加成 D.消去→加成→消去
20、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A的同分异构体中含苯环的化合物共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21、现有甲酸、乙醛、丙酸甲酯、2-甲基-1-戊烯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15.3%,则氢的质量分数为
A.84.7 % B.72.6 % C.12.1 % D.6.05 %
22、有机物 ,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①易溶于水 ②可以燃烧 ③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④能跟KOH溶液反应 ⑤能跟Na2CO3溶液反应 ⑥能发生加聚反应
A.① B.①⑤⑥ C.①③④ D.③④⑤
23、将一定量的饱和一元醇分成两等份,将其中一份完全燃烧,消耗28.8g氧气,在另一份中加入过量金属钠,产生2.24L(标况)H2,则该醇为  
A.乙醇   B.丙醇    C.丁醇    D.甲醇
24、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混合物 试剂 分离方法
A 苯(苯酚) NaOH溶液 分液
B 甲烷(乙烯) KMnO4溶液 洗气
C 乙酸乙酯(乙酸) NaOH溶液 蒸馏
D 溴苯(溴) 苯、铁粉 过滤
25、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物共10g,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12.5倍,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溴水的试剂瓶时,试剂瓶的质量增加了8.4g,组成该混合气体是
A.乙烷和乙烯 B.乙烷和丙烯 C.甲烷和乙烯 D.甲烷和丙烯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6、(8分)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乙炔:
(2)乙醇的催化氧化:
(3)甲苯的硝化:
(4)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27、(8分)某常见液态碳氢化合物A,与溴水混合振荡,下层颜色变浅,上层变为橙红色。0.5molA完全燃烧时,得到27g H2O和67.2L CO2(标准状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 。
(2)A与液溴混合,在FeBr3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B,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B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经酸化后得到有机物C,C的结构简式为 , 向C中加入饱和溴水,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
28、(10分)根据下列有机物的合成路线回答问题:
(1)写出A、B的结构简式:A 、B 。
(2)写出反应类型:① 、②
(3)写出②、③的反应方程式:
② ,
③ 。
29、(12分)某化学实验小组拟用以下装置由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乙烯,且进行乙烯的催化氧化实验。
(1)在A处虚线框内绘出该实验装置图。
(2)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B中盛有NaOH溶液,除了便于观察乙烯和氧气的流速以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① ;② 。
(4)若E中收集到的物质为CH3CHO,则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用乙醇、浓硫酸共热制乙烯,所得乙烯产率较低,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乙醇部分挥发 B.乙醇部分生成乙醚
C.乙醇被氧化为C、CO、CO2 D.乙醇消去成乙炔
30、(12分)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流感的药物—达菲(Tamiflu)的原料之一。莽草酸是A的一种异构体。A的结构简式如右图:
请回答:
(1)写出A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 。
(2)该有机物分子1mol最多能和 molNaOH发生反应。
以下是以A为原料的有机合成路线:
已知D的碳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回答下列问题:
(3)C有三种结构,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
(4)A→D的反应类型为 。
(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D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 。
②D→E: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B D D B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C D B A C D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B C C
26、(8分)
(1)CaC2 + 2H2O → C2H2↑+ Ca(OH)2
(2) 2CH3CH2OH + O2 → 2CH3CHO + 2H2O
(3)
(4)
27、(8分) (1)C6H6 (2) + Br2   + HBr
(3)
+3Br2 ↓ + 3HBr
28、(10分)(1)、 (2) ①加成 ②消去
(3)
29、(12分)
(1)
(3)
(4)
(5)ABC
30、(12分)(1)羟基 碳碳双键 羧基 (2) 1
(3)(以下三种结构任写其一即正确)
(4) 消去反应
(5)①




A
B
尾气处理装置
A
一定条件下
失去2H2O
与乙酸酯化
n(A):n(乙酸)=1:2
C
D
(遇FeCl3显紫色)
E
(有香味油状物)
C2H518OH
浓硫酸/△
OH
COOH
CH3COO
OOCCH33
OOCCH3
OH
COOH
CH3COO
OOCCH3
OOCCH3
HO
COOH
HO-
-COOH
+NaHCO3
HO-
-COONa+CO2↑+H2O
HO-
-COOH
+C2H518OH
HO-
-CO18OC2H5+H2O哈师大附中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2012-04-0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1. 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以前我们称之为“司母戊鼎”。后来一些专家根据大量甲骨文解读,认为商代的字体比较自由,正写反写都可以。2011年3月28日,新国博展牌把“司(si)母戊鼎”改名“后(hou)母戊鼎”,有不少人提出质疑。这种修改反映出
A. 史料解读的多样性 B. 分封制与礼制的结合
C. 甲骨文金文的矛盾 D. 一手史料可信度有限
2.《诗经·大雅》上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意思是说,诸侯是国家的屏障,大宗是国家的主干,怀德是国家平安的保证,同姓是国家的城垒。这段诗歌说明了
A. 分封制的目的 B. 分封对象的主体
C. 分封的依据 D. 国家管理的主要形式
3.在中国古代,帝王建立太庙,官宦家族建立家庙,一般平民则修建祠堂,从帝王到百姓都尽可能选取“吉利”之处、精良之材、高超之术,以求建筑的高大和连绵之势。和这种现象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君主专制制度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中央集权制度
4.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工作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的西周社会最主要的特点是
A.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
C.贵族集团内部等级严格 D.贵族阶层生活腐化,政治黑暗
5.《荀子·富国》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A. 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 是典型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C. 每年都有土地兼并现象出现 D. 铁器牛耕技术得到广泛推广
6.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位于右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7.《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②“秋七月,初税田”
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
9.古代学者在评价某人时说:“使民内急耕织之业以富国,外重战伐之赏以劝戎士(奖励将士),法令必行。”此人应该是
A.商鞅 B.北魏孝文帝 C.唐太宗 D.康熙帝
10.《论贵粟疏》载:“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该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落后性 B.自足性 C.脆弱性 D.封闭性
1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12.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提出这一观点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13.下列选项属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B.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14.近几年,“达人”成为热门词语,有人考证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己欲立而立人(立人:使他人站得住),己欲达(达:通达事理)而达人”,下列言论与此观点有直接关联的是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过犹不及”
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
1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反映的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韩非子
16.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思想家 思 想 主 张
孔子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
A.教育思想 B.农本思想 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
17.《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由此判断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人本主义 B.积极入世 C.重道轻器 D.经世致用
1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出自
A. 老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墨子
19.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这一“划时代的突破”指的是
A.西周实行分封制 B.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
C.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20.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优秀”主要是指
A. 中央集权实质就是专制独裁       B. 能为政府带来足够的权力与资源
C. 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       D. 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21.《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
A.郡县制度的发展 B.以“孝道”治天下
C.赋役制度的变化 D.皇帝制度的形成
22.从汉代起,皇帝都有特殊的庙号、谥号和年号,如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等等,这实质上反映了
A. 人们对皇帝功绩的赞誉 B.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 皇帝地位的独尊 D. 皇帝对自己执政成效的美化
23. 董仲舒认为《春秋》推崇的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如果各师其道,各持一端,就无法维护一统。因而他提出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C. 以德为主,以刑辅德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24.《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记载:“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广强庶孽,以镇抚四海,用承卫天子也。”材料反映出西汉统治者
A.为了巩固政权而重用庶民 B.变分封制为郡县制
C.削弱王国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 D.通过分封同姓诸侯王的办法来巩固统治
25.《荀子 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下列符合荀子精神的是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实行三省六部制
C.实行察举制  D.刺史制度
26.西周的礼乐文明造成了中国古代国家的宗法专制特征,依靠族权和政权的结合来实现宗法专制。于是传统文化便有了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倾向,家国同构,父为家君,君为国父,这样也就有了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7.《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对“三服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其产品主要用于满足皇室消费
B.其技术工艺的传承具有封闭性
C.其产品可以进入流通领域
D.其制作工艺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
28.《汉书·董仲舒传》中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
  A.思想统一     B.三纲五常    C.君权神授   D.以刑辅德
29.《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
A.春秋战国 B.西汉 C.东汉 D.唐宋
30.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下令,凡“民产子,可免除二年徭役”。唐贞观初年规定,“民男二十,女十五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贫不能自行者,乡里富人及亲戚资送之。”明朝初年,政府鼓励早婚,同时把人口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政绩的标准。以上统治者这样做的原因有
①长期战争造成人口锐减
②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劳动力是财富的源泉
③劳动人口是国家兵力、徭役和税收的主要承担着
④多子多福观念的影响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1.《晋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王沈缺乏治国才能 B.九品中正制有弊端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度只看出身
32. 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下列文献、史料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
A. 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魏源《默觚下·治篇九》)
B.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C. 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 ,故委中正铨第等级(杜佑《通典·选举典》)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33.唐朝某中央机构的职能为:“凡百官奏钞(文书),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该机构是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门下省 D. 御史台
34.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该材料表明
A.皇帝和谏官矛盾尖锐
B. 皇帝的权力受到宰相的制约
C. 监察制度适用于监督宰相
D. 谏官的职责是规劝君主的过失
35.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A. 西周 B. 秦 C. 唐 D. 清
36. 有人在研究明朝皇帝系列表时发现部分明朝皇帝的名讳,体现了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中五行相生说,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再生木(见下表)依据表中所列现象判断,其所隐含的思想有
皇帝称号 明成祖 明仁宗 明宣宗 明英宗 明宪宗
皇帝姓名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 朱祁镇 朱见深
相互关系 明太祖之子 成祖之子 仁宗之子 宣宗之子 英宗之子
名中的偏旁 木 火 土 金 水
①祈盼专制政权的生生不息 ②反映宗法血缘的代代相传
③表达分封制下的世世相袭 ④显示“朱”姓大族的赫赫尊贵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二.材料解析题(37题24分,38题22分,共46分)
3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摘自李明《浅论世官制向职官制嬗变的历史动因》
材料二 察举是推荐官员制度。……具体做法,……由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和地方政府的郡国守相向皇帝推荐能够担任官职的人才。……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才干出众。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两汉的察举与考试是相辅而行、相互为用的。察举加考试,这是汉代选官制度中的两个重要步骤。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需要经过考试,而后始能量才录用。因此,无论是郡国岁举的孝廉,还是诏令特举的贤良、文学,到朝廷之后,均须考试。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
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有哪些?(10分)
(2)依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核心标准的演变。(6分)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四,概括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方式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8分)
3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律内容庞杂,有关国家事物的,如《内史杂律》规定内史职事;有关职官管理的,如《置吏律》、《除吏律》等。……对危害国家安全罪和社会治安罪,如扰乱社会秩序、逃避赋税徭役罪、侵犯人身自由罪、侵犯财产罪等严惩不怠。……同时涉及土地、赋税、金融、商业、财政、度量衡制度等方面也有规定。债权债务、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也做了详细规定。
法律(《秦律》)规定的起诉方式主要有:当事人自诉,秦简中称“劾”;官吏公诉;一般人告诉。秦奖励告奸,知奸不告者罪。“先自告,除其罪”,自首者可以减免刑罚。凡司法机关决定受理的案件,由当地里典将被告人姓名、身份、籍贯、曾犯何罪、判何刑,是否经过赦免、曾否逃亡写成书面报告交县司法机关,然后县丞派令史前往调查、勘验,做出笔录“爰书”,如需查封的还要“封守”。
“必先尽听其言而书之,治狱,能以书从迹其言,勿治谅而得人情为上;治(笞)为下;有恐为败”。法官作出判决后向被告宣读,当事人如不服可要求复审。
——以上材料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雅典陪审法庭(民众法庭)……它包括60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法选出,……由于陪审员人数众多,就预防了法官受贿的危险性……陪审员是在开庭时听取原告、被告和证人的口供,当他们弄清案情时,他们就投票判决,相互之间事先不作商议。
——摘编自赵恒烈、张鸿祺主编《世界历史资料选》
材料三 黑格尔在提到希腊自然环境时说:“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分为许多小的区域……这个地方大多是山岭、狭窄的平原,这里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生产生活方式多样,航海交通和商业贸易发展,这一切侵蚀、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地缘战胜血缘。形成了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
——摘编自姜继中《自然环境对古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影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司法有哪些特点。(6分)
(2)依据材料一、二及其所学知识,概括雅典和秦朝在司法机构的设置和司法程序上有何不同之处?(8分)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差异的不同原因。(8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1 2 3 4 5 6 7 8 9
A D C C A B A C A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B A B C C C B C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B B A C A D D B C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D D B B D C D A C
二、材料解析题(37题24分,38题22分,共46分)
37.(1)原因:宗法世族的削弱;士阶层的崛起;私学的产生;战国时期新人才观的提出;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10分)
(2)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6分)
(3)区别:察举制:由他人推荐,以考试为辅;科举制:自我推荐,以考试定取舍。(8分)
38.(1)特点:内容完备、司法程序比较完善;重视证据;防止执法者徇私舞弊;重视被告的权利。(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不同:雅典:民众法庭由抽签选举产生;(2分)按照民主投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判决,具有民主性;(2分)秦朝:司法官员由皇帝任命;(2分)法官按照法律进行判决,轻罪重刑,没有民主。(2分)
原因:雅典:小国寡民;多种经形态并存;地域战胜血缘,血缘亲族被瓦解;形成城邦民主政体。(4分)秦朝:领土面积广阔;以农业经济为主;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分)哈师大附中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7. 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much will the woman pay if she buys two skirts
A. $18 B. $19 C. $20
2.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iscuss
A. A report B. A computer C. A report on computer
3.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child B. A room C. A present
4.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is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does not get along well with the man.
B. The woman does not get along well with her roommate.
C. The man will talk with the woman’s roommate.
5.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now
A. On the first floor
B. On the fourth floor
C. On the fifth floor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22. 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和第7两个小题。
6. What was the woman doing before she went home
A. Typing a report
B. Rewriting a report
C. Reviewing a report
7. Where did the woman have her dinner
A. In a restaurant B. In her office C. At home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和第9两个小题。
8. Why does the man feel surprised
A. The woman has found a new job.
B. The woman doesn’t feel like leaving.
C. The woman disagrees with him.
9. What does the woman say about her department
A. There is a lack of trust.
B. There are serious problems.
C. There is too much pressure.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0至第12三个小题。
10.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Popular sports events.
B. TV programs people like best.
C. Things people do after work..
11. How did the woman do the research
A. She talked to people.
B. She sent letters to people.
C. She collected information from newspapers.
12. What do most people do in their spare time
A. Go to the movies. B. Read books. C. Watch TV.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3至第16四个小题。
13.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At the airport B. In a restaurant C. On the street
14. Why does the woman like San Francisco
A. It has less traffic.
B. It has the best food and music.
C. People there are friendlier.
15. Where does the woman come from
A. Pennsylvania B. San Francisco C. China
16.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man’s English
A. Excellent B. Acceptable C. Strange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7至第20四个小题。
17. How many people are in the woman’s family
A. Three B. Four C. Five
18. What did the children think about having dinner together at home
A. They thought it was funny.
B. They disliked the idea at first.
C. They preferred eating with friends.
19. How often did the family finally decide to have meals together
A. Every Sunday B. Twice a week C. Three times a week
20. Who finally set the time for these family dinners
A. The children B. The father C. The woman speaker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 (共3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
21. At _____ thought of competing with them I felt hopeless; however, I actually came ____ first!
A. a; the B. the; / C. /; the D. a; /
22. You could have watched the movie Transformers III last night. Why _____ you
A. didn't B. couldn’t C. hadn't D. haven't
23. There was no more than one iPhone 4S in the store, so I had no choice but to take .
A. that B. one C. them D. it
24. When we reached the stadium in a rush, the newly-elected mayor ____ his speech and the performance _______.
A. have finished; began B. had just finished; was about to begin
C. had just finished; has begun D. just finished; began
25. As our teacher puts it, only if you work hard _______in your career.
A. you can succeed B. do you succeed
C. can you succeed D. you will succeed
26. _____ Lisa is a lovely and quiet girl, she can be very naughty and difficult to work with sometimes.
A. While B. As C. Unless D. Once
27. —How many students will attend James’ course
—I suppose there will be not more than ten, , for it is too abstract (抽象) .
A. if so B. if possible C. if any D. if ever
28. I ______ through that bitter period without your generous help.
A. couldn’t have gone B. didn’t go C. wouldn’t go D. hadn’t gone
29. Chery China in Wuhan has set up another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ar factory on ______ used to be a
heavily polluted land.
A. which B. that C. what D. where
30. As the light turned green, I stood for a moment, not ______, and asked myself what I was going to do.
A. moved B. moving C. to move D. being moved
31. He hasn’t slept at all for three days ______ that he can’t tell the red light from the green light while driving .
A. There is no point B. There is no need C. It is no wonder D. There is no doubt
32. ---- Let’s back up. Where was I
-----_______.
A. You were in the kitchen B. You left your book at home
C. You were having a rest D. You were talking about the cause of the collision.
33. You should keep ______ no matter what happens. Just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of things.
A. optimistic B. dynamic C. competitive D. aggressive
34. It was reported that a 14-year-old student had been _____ to be infected with H1N1, the fourth case ever found here.
A. considered B. committed C. confirmed D. condemned
35. ------It seems that she doesn’t like the dinner very much.
------_______. In fact, she’s been on a diet following the doctor’s advice.
A. You’re right B. So she does C. Never mind D. Not really
36. He is looking for a new job, one ____ he can get more money to support his family.
A. when B. where C. that D. which
37. You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r study, and don’t be ____ in computer games.
A. attracted B. attached C. absorbed D. attacked
38. Mary arrived at the meeting ____ at 10 o’clock, as it was scheduled-----not a minute early or late.
A. flexibly B. punctually C. approximately D. abruptly
39. Paper is used worldwide today. It is Cai Lun who is considered _____ paper.
A. being invented B. inventing C. to invent D. to have invented
40. We still have a good harvest this year ______ the heavy drought in spring.
A. in spite of B. due to C. in case of D. apart from
41. -----Peter, you _____ the window quickly, will you
-----Ok, Mom. Oh, the window_____ shut.
A. shut; won’t B. will shut; doesn’t C. are shutting; can’t D. shut; won’t be
42. The news _____ is spreading around the airport is ______ a heavy storm is coming.
A. what; / B. which; that C. / ; that D. that; which
43. Is it true _____ people have nothing to do, they feel unhappy, worried and lonely
A. when B. whenever C. that D. that when
44. Holland has two-thirds the citizens of the State of New York, which is _______ Holland.
A. four times the size as B. the size four times of
C. four times as the size of D. four times the size of
45. Scientists say Vitamin D may be an effective way to ____ cancer but many people worldwide don’t get enough of it.
A. contribute to B. set aside C. guard against D. hold on to
46. Lu Chuan’s film City of Life and Death, ____ on a true story, has won the top prize at Spanish Film Festival.
A. basing B. based C. being based D. having based
47. Whenever she ____ the happy time, she can’t help feeling excited.
A. looks out for B. looks up to C. looks into D. looks back at
48. Mike is a music fan. Not only he but also all his family ______ concerts.
A. is fond of B. are keen on C. is interested in D. are aware of
49. The player was ____ to win the 110-meter hurdle, but he fell to the ground and missed the chance.
A. possible B. probable C. likely D. maybe
50. It _____ we had stayed together for several weeks ____ I found we had a lot in common.
A. was until; when B. was until; that C. wasn’t until; when D. wasn’t until ; that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One day, Miss Ellis gave her pupils a new kind of homework:homework on happiness. Her pupils would be “happiness 51 ”,and were to see what would happen when they tried to bring happiness to 52 around them.As part of their homework,all the students did really delightful things, 53 what Carla Chalmers did left everyone surprised.Several days after the homework had been handed out,Carla turned up carrying a big 54 .
“ 55 in this bag I have all the happiness I’ve collected so far,” she said 56 . On seeing this,everyone was filled with 57 ,but Carla didn’t want to show anyone what was in the bag. 58 ,she pulled out a small box and gave it to her teacher.When Miss Ellis had taken the box,Carla took an instant 59 out of her own pocket and stood with it at the ready.
“Open it, Miss Ellis.”
The teacher slowly opened the box and looked inside.A big 60 shone on her face,and at that moment Carla took a photo,which came out of the camera 61 ,and she gave it to Miss Ellis along with a sheet of paper.The teacher read the paper 62 ,and when she had finished,she 63 at the bag.
“Oh,so it's…”
“Yes!” 64 Carla,opening the bag, “It's a great big pile of smiles!”
She opened the bag and 65 of different smiles fell out.
The rest of the class tried to 66 how Carla had managed to create such a great chain of happiness.All there in the 67 was a photo of a big smile.But everyone who had seen it felt happiness being transmitted (传送) to them,and 68 ,without hesitation every person 69 with a smile of their own.
She managed to spread understanding of the 70 about smile:every time you smile you are sending a gift to the world.
51.A.explorers B.instructors C.players D.collectors
52.A.children B.relatives C.people D.teachers
53.A.for B.but C.since D.as
54.A.bag B.box C.photo D.toy
55.A.Where B.Here C.While D.Why
56.A.disappointedly B.sadly C.anxiously D.smilingly
57.A.astonishment B.kindness C.expectation D.pride
58.A.Instead B.However C.Again D.Quickly
59.A.calculator B.mobile phone C.camera D.pen
60.A.wonder B.smile C.surprise D.look
61.A.carefully B.immediately C.awkwardly D.casually
62.A.in time B.in tears C.in vain D.in silence
63.A.gestured B.shouted C.1aughed D.arrived
64.A.added B.questioned C.interrupted D.thought
65.A.drawings B.photos C.ideas D.millions
66.A.set out B.watch out C.hand out D.figure out
67.A.bag B.way C.box D.room
68.A.in return B.at last C.above all D.by the way
69.A.returned B.responded C.recovered D.remained
70.A.feeling B.expression C.form D.truth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When Josephine Cooper was growing up, she learned the importance of charity from her parents. Although they made a modest living for their family of 10, they insisted on sharing with those less fortunate. Her mother would make chicken soup and tortillas to distribute to people living under bridges.
Half a century later, Mrs. Cooper became a beloved volunteer at the San Diego Food Bank, where she devoted herself to helping others. She organized and ran a distribution center from a church, helping it become the organization’s largest emergency food distribution center in San Diego. She was one of 25 outstanding senior volunteers in the nation selected and invited to Washington D.C. to receive the award.
“She was the main person who helped us make that program grow,” said Mike Doody, former director of the Food Bank. “She had a way of getting people to work together and to work hard. She was determined and stubborn, but in a good way. She had a good heart.” People knew her as “Grandma” because of her selflessness and her devotion to helping hungry children and families. “She reminded people of their Grandma.” Doody said.
As a widow with a young child in 1979, Mrs. Cooper was helped through a difficult financial time when the Food Bank provided her with groceries. “She dedicated her life to giving back,” said her daughter, Monica Cooper. “ She loved life, and she loved people. She was very outgoing, caring and very concerned about our community.”
It wasn’t unusual for a local church to call Mrs. Cooper to ask her to aid a needy family. “She would give people food out of her cupboard. Sometimes we would cook a meal for a family living out of their car,” Cooper said. Although Mrs. Cooper was honored to receive the national award for her volunteer work, she said being able to help others was her reward. “She just gave from her heart,” her daughter said.
Mrs. Cooper died of liver disease and kidney failure, aged 93.
71.The underlined word “charity” in Paragraph 1 refers to .
A.offering help B.donating money
C.providing services D.showing sympathy
7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of Mrs. Cooper
A.She died at an early age. B.She refused the national award.
C.She was kind and devoted. D.She was not easy to get along with.
73.From what Monica Cooper said, we know that .
A.she is in financial trouble B.she was finally rewarded
C.she once misunderstood her mother D.she thinks highly of her mother
74.Mrs. Cooper’s story suggests that .
A.everyone needs a Grandma nearby B.children are what their parents are
C.a sound mind is in a sound body D.a mother’s love never changes
B
Below is some advice on how to sleep better.
1. Maintain a regular bed and wake time scheduleGo to bed at the same time every night. Choose a time when you normally feel tired, so that you don’ t toss or turn. Try not to break this routine on weekends when it may be tempting to stay up late. If you want to change your bedtime, help your body adjust by making the change in small daily increments (增加) , such as 15 minutes earlier or later each day. As with your bedtime, try to maintain your regular wake–time even on weekends.2.Fight after–dinner drowsiness(睡意)If you find yourself getting sleepy way before your bedtime, get off the couch and do something mildly stimulating to avoid falling asleep, such as washing the dishes, calling a friend, or getting clothes ready for the next day. If you give in to the drowsiness, you may wake up later in the night and have trouble getting back to sleep.3. Keep your room dark and coolWhen it’s time to sleep, make sure that your environment is dark. Even dim lights— especially those from TV or computer screens — can confuse the body clock. Heavy curtains or shades can help block light from windows, or you can try an eye mask to cover your eyes. The temperature of your bedroom also affects sleep. A bedroom that is too hot or too cold can interfere with quality sleep.4. Turn off your televisionMany people use the television to fall asleep or relax at the end of the day. You may even have a television in your bedroom. However, television actually stimulates the mind, rather than relaxing it. Part of this is due to content. Late night news and prime time shows frequently have disturbing, violent material. Even non–violent programs can have commercials that are loud.5. Exercise earlyExercise helps promote restful sleep if it is done several hours before you go to bed. Exercise can help you fall asleep faster and sleep more soundly— as long as it’s done at the right time. Try to finish exercising at least three hours before bed or work out earlier in the day. 6. Consult your doctorUse a sleep diary and talk to your doctor. Note what type of sleep problem is affecting your sleep or if you are sleepy when you wish to be awake and alert. Try these tips and record your sleep and sleep–related activities in a sleep diary. If problems continue, discuss the sleep diary with your doctor. There may be an underlying cause and you will want to be properly diagnosed. Your doctor will help treat the problem or may refer you to a sleep specialist.
75. Which of the followings makes it easier for you to have a sound sleep
A. Watching violent programmes before going to bed.
B. Using heavy curtains or an eye mask to block light.
C. Changing your bedtime only a little every day.
D. Completing your workout just before bedtime.
76. The following ways can help fight after–dinner drowsiness EXCEPT .
A. making a telephone call B. doing some washing
C. having a rest on the sofa D. taking a walk outside
77. If your sleep problems continue, you’ d better .
A. move into a new house B. turn to the doctor for help
C. change your present job D. discuss it with your family
C
English families face being limited to 80 bags of rubbish a year. Households throwing away more waste will have to take it to the tip (垃圾站) or buy a limited number of extra bags.
Doretta Cocks, protester of the Campaign for Weekly Waste Collections, said, “They must think we are fools. How can they claim to be concerned for the environment when they tell people to drive to the local tip And what do you do if you don’t have a car Walk ”
The plan ignores the voice from ministers to end such heavy–handedness (高压手段).
It is to be carried out by the Tory–led council (市政厅) in Workingham, Berkshire, and is already in operation in Brozbourne in Hertfordshire.
Many of the 180 councils that still offer unrestricted weekly rubbish collections are watching the trial.
Workingham officials have told residents that 75–litre bags will be given to each household and anything not left in them will not be collected.
“Every household will receive 80 bags every year,” it said. “You can buy extra bags in rolls of ten but this will not be encouraged.”
Families of five will get 100 rubbish bags a year and households of six or more will get 120.
Residents will have a weekly recycling collection limited to cans, paper and card, plastic bottles and so on.
Plastic packaging and glass including bottles must either go with the general waste or be taken to recycling points. Green waste pick–ups cost an extra £60 a year.
The council has told residents it will save £922,000 a year under the new system. There will be no local consultation before it is introduced next April.
78.What’s Doretta Cocks’ attitude towards the new plan
A.Satisfied. B.Curious. C.Angry. D.Interested.
79.How much rubbish is a family of three limited to every year
A.100 bags of rubbish. B.120 bags of rubbish.
C.6,000 litres of rubbish. D.7,500 litres of rubbish.
80.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this” refer to in the seventh paragraph
A.Receiving 80 rubbish bags every year.
B.Buying extra bags every year.
C.Driving to city tips.
D.Getting 100 rubbish bags a year.
8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English families are limited to 80 bags of rubbish a year
B.English families can’t clear away their rubbish
C.English families are angry with their government
D.English government pays no attention to residents’ interest
D
Many psychologist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believed that humans use only 10 percent of their brains, and even the great Albert Einstein once wrote that most people use only a small portion of the grey matter between their ears. It's a theory that has often been put forward in television documentaries, magazines, advertisements and books over the past century.
But nearly all scientists now agree the 10 percent theory is completely unfounded. In fact, they question how this figure was ever arrived at in the first place and what areas of the brain are supposed to be unneeded. The theory supposes that if 90 percent of the brain were removed, a person would still be able to function normally, while in reality it is known that damage to even a small area of the brain can result in extremely serious physical injury.
In addition, most significant disorders of the brain involve only a small and very specific area of the brain. If the 10 percent argument was true, it’s unlikely that so many problems would constantly occur in that area. And if we use only 10 percent of our brains, how would this be measured Indeed, imaging of the brain in scans shows that all parts of the brain are used for different activities and that many areas of the brain are used at the same time for some complex activities or thought processes.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one day, most areas of the brain are active at some time, even during sleep. The 10 percent theory suggests that certain areas of the brain are not used, but scans show activities throughout the entire brain and not in any separate part. The final argument against the 10 percent theory is the fact that doctors carefully map the brain before removing brain cancers so that they don't affect other essential areas.
From an evolutionary point of view, it's highly unlikely that our comparatively larger brains would have evolved from our ancestors if the extra areas were not needed. In fact, there is absolutely no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10 percent theory.
82. How did the 10 percent theory get such widespread popularity
A. It was promoted in various types of popular media.
B. Albert Einstein argued strongly in support.
C. It was proven in scientific research.
D. Few people could prove it wrong.
8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A. We use less than 10% of our brains.
B. Most brain disorders affect the same part of the brain.
C. The brain is less active during times of sleep.
D. The 10 percent theory does not make evolutionary sense.
84.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
A. People today use more of their brain than in the past.
B. Scientific opinion about the topic of brain use is equally divided.
C.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brain has changed greatly in the past decades.
D. Modern scientists have a complete picture of how the brain works.
85. 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assage
A. To present two sides of brain theory.
B. To criticize the 10 percent theory.
C. To explain how brain works.
D. To describe the history of brain research.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七个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For some people charm is a natural gift, but for others being charming is a skill that they need to acquire in order to survive. If you want to charm someone, here are some ways on how to do it.
1. 86 In order to charm someone, you must learn some facts about that person. Determine what his likes and dislikes are. Then try to find the person’s soft spots. In this way, you can easily avoid the things that he doesn’t like and put an effort to show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the things he likes. 87
2. 88 Eye contact is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connect to a person. It helps you create an image that you are confident with yourself and show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him. By establishing eye contact with the person you want to charm, you are actually starting a conversation with him.
3. Show respect. By showing respect, you are expressing sincerity to that person. Learn how to politely introduce yourself. You don’t want to create an impression that you are overconfident. A handshake may be the most common way to do it. However, other traditions involve other forms of introductory gestures. 89
4. Always smile. Smiling is one of the basic ways to charm a person. By smiling a lot, you are creating a positive image for the person you wish to charm. Smiling is also a way of showing that person how glad you are to meet him. Remember to show a sincere and honest smile. 90 Faking a smile can make the person you want to charm think that you are not really interested in meeting him.
A.Establish eye contact.
B.Avoid pretending to smile.
C.Show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D.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 person you wish to charm.
E.Try to find out his tradition and follow it accordingly.
F.When the person sees that you have the same interests, you can easily charm him.
G.When you are having a conversation, make him feel that he is in control of the conversation.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 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下面短文中共有10处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此符号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One day, there is a blind man sitting on the steps with a sign by his feet, that read, “ I am blind, please help.” A creative publicist was walking by him and observed that the man only had a few coins in to his hat. He put a few of his own coin in it.
Without ask for permission, he took the sign, turned it around, and wrote a new message. He then placed it back and left.
Later that afternoon publicist returned and noticed that the hat was almost complete full of coins. The blind man recognized his footsteps and asked if it was she that had changed the sign. He wanted to know which the publicist wrote on the sign. The publicist replied, “I just changed your message because people could understand it.” He said goodbye and went on his way. The blind man didn’t know the new sign was “Today is spring but I can’t see it.”
第二节 书面表达 (满分 25分)
假定你是李华,你的同学王刚即将从美国回北京。现由你写一封便函给你和王刚的朋友Mike , 约他在王刚家参加聚会。内容要点如下:
1. 聚会时间:本星期日下午2点30分;
2. 聚会地点:亚泰大街778号-----王刚家;
3. 按下图所示路线告诉Mike 怎样从学校去王刚家;
4. 聚会时交流学习、生活和中西方文化差异等。
注意:1.词数 120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开头和结尾已经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4.箭头所指为汽车行驶方向。
No.5 Bus
SHAPE \* MERGEFORMAT
Dear Mike,
Our friend Wang Gang will return from America, s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Li Hua
参考答案
听力答案: 1-5 BACBC 6-10 ABABC 11-15 ACABA 16-20 ACBBC
单项填空: 21---25 BADBC 26---30 ACACB 31---35 CDACD 36---40 BCBDA
41—45 ABDDC 46---50 BDBCD
完型填空: 51----70 DCBAB 56---60 DCACB 61---65 BDACB 66---70 DCABD
阅读理解 71----74 ACDB 75---77 BCB 78---81CCBA 82---85 ADCB 86---90DFAEB
短文改错:
One day, there is a blind man sitting on the steps with a sign by his feet, that read, “I am blind, please
was which
help.” A creative publicist was walking by him and observed that the man only had a few coins in to his
hat. He put a few of his own coin in it.
coins
Without ask for permission, he took the sign, turned it around, and wrote a new message. He then placed it
asking
back and left.
Later that afternoon publicist returned and noticed that the hat was almost complete full of coins. The
the completely
blind man recognized his footsteps and asked if it was she that had changed the sign. He wanted to know
he
which the publicist wrote on the sign. The publicist replied, “I just changed your message because people
what so
could understand it.” He said goodbye and went on his way. The blind man didn’t know the new sign was
“Today is spring but I can’t see it.”
书面表达:
Dear Mike,
Our friend Wang Gang will return from America, so I’d like to invite you to have a get-together. The party begins at 2:30 this Sunday afternoon at Wang Gang’s home , which is at No. 778 Yatai Street.
Now let me tell you how to get there. You can start from your school by taking No.5 bus,whose stop is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your school, and get off at the second crossing. Then turn right and walk down Yatai Street until you get to No.778, Wang Gang’s home, opposite to a bookstore.
At the party, we may talk about our study and life. Meanwhile, we can exchange our ideas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I’m sure we’ll have a good time.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Yours,
Li Hua
Yatai Street
School
No.778
Bookstore哈师大附中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在宁夏的贺兰山区,分布着大量的岩画,这些岩画题材广泛,大小不一,充分反映了古代游牧民族的图腾崇拜。贺兰山是宁夏平原西部屏障,自古以来,匈奴、突厥、党项、吐蕃、蒙古等古代少数民族先后在这里游牧、狩猎。这些岩画虽然线条简单,但细腻真实,将人文之初的追求和追求创造的人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实为一个罕见的艺术宝库。这生动说明( )
A.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化 B.生产和劳动实践是文化的源泉
C.文化先进与否跟生产力水平没有关系 D.人类文化的内容和主题具有普遍的共性
2.《周易·贲卦·彖传》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意思是说:圣人通过观察天象,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这表明( )
A.人类的文化素养是通过接受知识文化教育逐步形成和培养的
B.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是中华文化的两大主流
C.中国古代文化充满了神学的神秘主义色彩
D.中国古代文化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
3.不同的文化资源也会形成不同的市场。往往使资本的积累方式有很大的差别。西方培养孩子的方式是培养他们成年以后的冒险精神,这是企业家必备的素质;儒家思想注重长远规划,这可能是一些亚洲国家储蓄率较高的原因之一;非洲部落的血缘关系提供了一张关系网,商人可以通过它获得培训和启动资金。这些例子说明( )
A.市场的形成是自发的 B.不同的文化对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
C.东西方文化各具有不同的内在气质 D.西方文化更适合于发展现代市场经济
4.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这一思想对今天我们的生活、工作、交往、处世乃至内政、外交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现在所说的和以处众、政通人和、和谐社会、内和外顺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延伸。这说明
A.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B.传统文化完全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一致
C.中国的现代化只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合理内核
D.文化传统深刻地影响一个国家的实践活动和行为方式
5. 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朝鲜半岛地势狭长,偶有风吹草动,马上波及全国,因此,韩国人的危机感、不安感、焦虑感要比很多国家的人严重得多。这表现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上就是“急性子”,这种心理使他们在国家民族危亡关头往往表现出“甘洒热血写春秋”的个人英雄主义气概。这说明
A.民族文化深刻影响一个民族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 B.文化内涵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C.群体文化影响个体的文化素质 D.“半岛文化”具有悲剧的气质
7.尽管已经在国外定居了几十年,闽籍华裔陈先生一家还是喜欢喝乌龙茶,吃饭习惯用筷子,见到家乡人仍讲地道的家乡话。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保守、独立的特点 ②文化是维系民族认同的重要纽带
③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穿着牛仔裤,嚼着口香糖,喝着可口可乐,看着好莱坞电影”。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的青少年都是在这样一种美式生活方式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据此回答8~l1题。
8.美国的消费商品的在全球的流行,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态度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下面对这一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促使美国特征的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传播 B.提高了美国在全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C.丰富了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内涵 D.有利于巩固美国的全球霸权
9.这种流行,不仅以商业的方式进行,而且不遗余力地以国家政策的方式大力推行。这说明美国充分认识到
A.军事实力在未来的竞争中将不再重要 B.政治体制不能有效巩固美国的霸主地位
C.文化的流行和传播是一个主动进行的过程
D.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软竞争力
10.美国国家政策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将“文化”和“新经济”、“高科技”并列,极力使以美国文化为中心的“西方文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用西方的价值观支配世界。并在外交活动中极力鼓吹和散播美国的文化政策。这充分说明
A.国际文化交流中充满了霸权主义色彩 B.文化是政治的反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美国的外交政策越来越具有攻击性
D.未来的国际冲突将是美国文化与其他弱势文化的对抗
11.面对这样一种趋势,各个国家的正确态度是
A.从外交上解决反击美国的文化入侵 B.弘扬民族文化,积极引导文化交流
C.让市场需求来决定民族文化的命运 D.主动接受先进文化,大胆革除传统
12.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人们就会想到提高精神生活的享受。外出旅游就是最好的方式。但游山玩水绝非闲暇无聊之举,乃是高度文明的表现。游山玩水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对于陶冶性情,开阔心胸,培养自己乐观向上的个性也大有裨益,令人不知不觉间得到思想的启示或精神的享受。这说明
①文化氛围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人们应该自觉主动地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③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 ④文化消费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世界文化的魅力在于
A.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B.民族文化的融合性 C.发展水平的层次性 D.文化内容的独立性
14.文化传播的高度和深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国的文化涌入中国,大大开阔了国人的眼界。对待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A.欢迎世界一切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B.防止外域文化冲击中华文化的传统
C.文化传播有其自身规律,不用加以干涉 D.主动学习先进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5.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友谊-2010”中巴反恐联合训练 ②某校举办艺术节
③就学校周边的环境问题向环保局提出建议 ④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大学演讲
⑤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长城、 故宫
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西安祭拜黄帝陵,在南京祭拜中山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 ②④⑥
16.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由此可见
①知识可以提高人的素养 ②看书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③知识是前人经验的传承 ④能力的提高仅来自于书本知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18.关于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④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9.在2006年1月全国少儿畅销书排行榜上,哈里·波特系列的6部作品分别占据前三甲及第五、七、八的位置。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的比例为10∶1,即引进10本,输出1本。输出图书集中在武术、中医和古典文学等传统文化及汉语学习、普及性读物上。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传统文化 ②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③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文化的民族性等同于文化的世界性
④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不仅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还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⑤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必须大力增强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短信弹指间,沟通零距离”。如今,每天有无数信息在“漫天飞舞”。手机短信被称之为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四大媒体之外的“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回答20--21题。
20.近年“两会”期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启动了手机用户的“两会”服务,对每一位用户发送“两会”讯息。同时,接受手机用户的“两会”热议、“两会”留言。这被称为“手机短信提案”。将手机短信运用到人大和政协“两会”,这意味着手机短信作为一种大众传媒
A.已经尽善尽美 B.能够成为全社会的主流传媒
C.即将取代一切旧的传媒 D.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政治生活中
21.如今,依托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这是因为,大众传媒能够
①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限制,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②确保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
③ = 4 \* GB3 较大程度地实现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 ④消除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差别与冲突
A.①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回答22-23题。
22.学习型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建立学习型社会
①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②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
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④能够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学习型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与传统社会中人们主要通过学校获得知识不同的是,学习型社会的学习已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这将意味着
A.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将逐步被取代 B.终身学习将成为人生的目的
C.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D.学习是全社会工作的中心任务
24.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海外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传统文化
A.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B.是一种惰性的力量和保守的因素  
C.是钳制人们思想道德情感和价值取向的精神包袱 D.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25.“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意游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 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著名的人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据此完成26~28题。
26.“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意是
A.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共同发展
B.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
27.“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含意是
A.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B.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最终达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
C.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能促进世界的融合进程
D.保存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8.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作用有
①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②能更好地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③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④消除文化的差异,实现文化的和谐统一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9.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句诗可以体现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呕心沥血的代表作,被誉为传世国宝。该画于明末清初被烧成两部分,其中八分之一“剩山图”由浙江博物馆收藏,八分之七“无用师卷”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决定将于2011年6月举行“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这引起了全球华人的强烈反响,这表明
A、传统文艺对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具有深刻影响
B、传统文化有相对的稳定性,被人们世代沿袭
C、传统文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被本民族普遍认同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今年暑假期间,北京市新华书店经过认真筹备,推出以“欢乐假日好书伴读”为主题的寒假学生文化活动。活动中,新华书店以开阔眼界、益智助学为基点,精心打造了以助学课堂、英语技能训练、科普知识拓展、名人面对面四大板块为核心的七大系列三十九场活动。北京市中小学学生积极参与,丰富了假期生活,提高了自身素质。
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谈谈中学生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化活动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10分)
32.《光明日报》报道:“在江苏省赣榆县,由村民自己编写的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墙,俨然成为当地一道靓丽鲜活的风景。”
请你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角度说明建设文化墙的意义。(10分)
33.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
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10分)
34.2008年,中国之骄傲,世界之惊叹。江苏省某校高三(1)班师生以“世界的奥运,梦想的舞台”为主题,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性活动。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第一小组成员在街头进行随机采访:
市民甲:太棒了!一幅卷轴在“鸟巢”中央徐徐打开,光影变幻中,展现出一幕幕风格各异、气势磅礴“中国画卷”,向世界立体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风采。
学生乙:和平、和睦、和谐,一个“和”字,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外国游客丙:富于创造性的开幕式,通过现代技术,将民族特色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真是太神奇了!
(1)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上述甲、乙、丙三人的观后感,你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 (6分)
第二小组成员在网络上搜索到下列资料:
奥运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北京奥运会期间,有10万场馆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百万社会志愿者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把志愿服务这条亮丽的风景线全面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2)从文化角度,说一说你应从奥运志愿者那里学习些什么 (4分)
参考答案
1.B 2.A 3.B 4.D 5.B 6.A 7.D 8.C 9.D 10.B 11.B 12.B 13.A 14.D 15.D 16.A 17.B 18.B 19.B 20.D 21.B 22.D 23.C 24.A 25.B 26.C 27.A 28.C 29.C 30.D
31.文化塑造着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有者)(2分),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文化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能够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增强精神力量,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2分)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远持久的。(2分)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文化活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2分)从而对人的综合素质(2分)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3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2分)农村文化墙的建设能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社会的发展。(2分)②文化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农村文化墙的建设,可以为农民提供一个文化活动场景。(2分)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农村文化墙美化了村庄面貌,也在潜移默化中使村民受到了教育。(2分)④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农村文化墙营造了农厚的乡村文化氛围,逐渐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乡村文化新风尚。(2分)
33.①认为思想的产生对视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观点是正确的,(1分)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2分)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剥削制度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基础上。(2分)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2分)传统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2分)因此认为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
34.(1)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2分)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时代精神。(2分)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又一重要途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学习、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分)
(2)①全面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分)②自觉接受健康文化熏陶,重在积极参加文化活动,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2分)③做文化交流的使者,主动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2分)(答出二点给4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