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单项选择题2011年2月22日12时51分,新西兰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损失惨重,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1~3题。1.以大洋为主的板块是(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 D.北冰洋板块2.下列地域面积在不断缩小的是( )A.红海 B.东非大裂谷C.大西洋 D.地中海3.新西兰地震成因是(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而成B.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而成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而成D.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而成解析: 从图中看出,六大板块中,以大洋为主的为太平洋板块;红海、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面积会不断扩大,而地中海地处板块的消亡边界,面积会缩小;新西兰地处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是两大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答案: 1.A 2.D 3.B根据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4~5题。4.该地地形成因是( )A.向斜成山 B.向斜成谷C.背斜成山 D.背斜成谷5.下列有关叙述不可信的是( )A.该地区曾发生过变质作用 B.该地区曾是广阔的热带浅海C.A处修水利要注意塌方渗漏 D.B处建有大规模煤矿解析: 第4题,依据图例,读图可知,该地层剖面岩石年龄中间老,两侧新;地形是中间高四周低的丘陵山地,因此判断为背斜成山。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B处是变质岩,而煤矿生成和存在于沉积岩中,变质岩中不可能存在煤矿。答案: 4.C 5.D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截至4月9日,已造成25人遇难,13人被困井下。结合该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6~7题。6.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7.沿断层线丁处常发育成沟谷的主要原因是( )A.断层平直而陡峭 B.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C.岩块相对位移 D.岩石受力过大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影响。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及新老关系可知,乙处为背斜,丙处为向斜,背斜顶部适宜储气,故在a处易发生瓦斯爆炸;b处为向斜,利于储水。在此地开采易发生透水事故。丁处为断层,岩石破碎,易被风化和侵蚀,形成沟谷和河流。答案: 6.A 7.B(2010·南阳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8~9题。8.甲处的地形名称是( )A.喀斯特溶洞 B.冲积扇C.新月形沙丘 D.火山锥9.形成甲处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泥沙的堆积作用 B.地质年代的风积作用C.地质年代岩浆喷发 D.第四纪冰川堆积作用解析: 甲处地形位于出山口位置,应为山麓冲积扇,它的形成过程是:山区河流流出山口,随着流速的减小,大量碎石、泥沙在山前堆积,就形成了山麓冲积扇。答案: 8.B 9.A10.(2010·西城区高一检测)在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最为著名(如右图)。但其“玉颈”由于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机。“女王头”独特的地貌对应的外力作用是( )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流水堆积C.化学溶蚀、风力沉积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解析: 海水侵蚀形成海岸怪石,后来由于风化作用,导致其有“断头”危机。答案: A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11~12题。1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C.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12.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C.沉积、搬运、侵蚀 D.搬运、沉积、侵蚀解析: a处于河流上游地区,地面坡度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形成V形河谷;b处于中游地区,以搬运作用为主;c处于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流慢,泥沙沉积,形成河床浅而宽。答案: 11.D 12.A二、综合题13.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和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的地形为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B、C三地中,在________和________地之间可能有变质岩存在,理由是什么?(4)若在A地找到恐龙化石,能否在B、C两地找到鸟类化石? 理由是什么?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第(1)题,图中等高线闭合,而且越往里数值越小,应为盆地。第(2)题,判断地质构造的基本依据是岩层的新老关系,由图例可知A为石灰岩,地层较老,两侧分别为砂岩和花岗岩,地层较新,应为背斜构造。第(3)题,C地是由于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B处的岩石受岩浆的影响,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有可能形成变质岩。第(4)题,在B、C中能否找到鸟类化石,先要判断岩层B、C是否比岩层A新,因为鸟类是爬行类动物发展演化而成的,另外还要判断是否为沉积岩,因为只有在沉积岩中才能形成化石。答案: (1)盆地 等高线闭合,而且越往里数值越小(2)背斜 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3)B C C地是由于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已生成的B处岩石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有可能形成变质岩(4)在B地可能找到,C地不可能找到 鸟类是由爬行动物发展进化而成的,B为沉积岩且岩层比A地岩层新,可能含有化石;C地为岩浆岩,不可能成为化石。14.下图为我国四种典型地貌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为__________(外力作用)作用形成的地貌,多分布在______________地区。该地貌分布地区多发生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等。(2)图乙地貌主要分布在________广布的地区,该地貌类型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3)图丙所示地貌分布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图丁所示信息,判断该地主导风向为________,对于该图地貌类型可能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________。解析: 据图可知,图甲为冲积扇地貌。图乙为峰林地貌。 图丙为黄土高原内土塬及侵蚀沟谷地貌,过度开垦、放牧、樵采造成的植被破坏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 图丁为新月形沙丘,其凸向为迎风坡。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植被稀疏,沙漠戈壁广布。答案: (1)流水(或流水堆积) 丘陵和山地 滑坡、泥石流(2)石灰岩 喀斯特地貌多奇峰异洞等自然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地表崎岖不平,交通不便,土壤贫瘠、岩石保水性能差、不利于水利和交通工程建设等。(3)水土流失 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4)西北 西北地区.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