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地理练习:2.3.1(湘教版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地理练习:2.3.1(湘教版必修1)

资源简介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单项选择题
湖北日报2010年3月11日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牛红光10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将于2011年上半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下半年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实施我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飞行试验。据此完成1~3题。
1.神舟飞船系列返回舱返回时会穿越黑障区,即距地面40~80千米的大气区域,从大气垂直分层看,黑障区位于(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中
答案: D
2.“神舟”载人航天飞船飞行轨道距地面343千米,在返回舱返回时,途中大气层的温度变化为(  )
A.减—增 B.增—减
C.减—增—减—增 D.增—减—增—减
答案: C
3.右图是航天员出舱活动的英姿,画面中明亮的推进舱与漆黑的天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天空漆黑的原因是(  )
A.那时刚好是晚上,没有太阳
B.臭氧吸收了大量的太阳辐射
C.大气很稀薄,几乎没有散射作用
D.太阳辐射几乎都被近地面的大气吸收了
答案: C
4.(2010·深圳学业水平)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的(  )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 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 ③云层厚,而且夜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④⑤⑥ D.①④⑤⑥
解析: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则两地的太阳高度角相当;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使白天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使地面损失热量多,故气温日较差大。
答案: C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各类循环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回答5~6题。
5.若此图为冬季海陆间热力环流图,则(  )
A.a为海洋 B.b为陆地
C.①为陆风 D.①为海风
6.若该图表示热力环流,则a、b、c、d对应的等压面分布(示意)不正确的是(  )
解析: 第5题,冬季陆地上气温低、气压高、下沉气流,海洋上气温高、气压低、上升气流,风由陆地吹向海洋。第6题,高空风由c处流向d处,d处为低气压,等压面向下凹陷。
答案: 5.C 6.D
7.(2010·宿州高一检测)下图为北半球理想等压线图,图中的风向箭头代号正确的是(  )
解析: 首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即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然后北半球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右偏,即可得出A正确。
答案: A
如图表示某一水平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回答8~9题。
8.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9.若此图表示高空等压面,PM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解析: 本题考查水平气压差异导致空气水平运动的知识。第8题,当PM>PN,则在北半球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从左指向右,地转偏向力向右边偏。故风向为⑥或⑦;第9题,若高空PM答案: 8.A 9.C
(2010·聊城高一检测)右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图回答10~11题。
10.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  )
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
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
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中纬西风带
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低纬信风带
11.若该图表示全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处于大陆西岸,则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解析: 第10题,由题目知,甲处较乙处纬度低,且甲处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带,乙处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带,所以甲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副极地低气压带。该环流为中纬环流,风带是西风带。第11题,由图中气流运动方向分析,甲处气流下沉,可能为极地高气压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又因甲位于大陆西岸,则其气候类型可能为极地气候或地中海气候或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 10.C 11.D
12.如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图中b气压带是 (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解析: 该题考查气压带的空间分布,由图可知b位于北纬30°附近,因此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答案: A
二、综合题
13.读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不考虑摩擦力,空气做水平运动时,主要受________力和________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相互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空气运动的方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点吹________风,D点吹________风,其中________点风速较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压场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4)在图中虚线F两侧画出有摩擦力时空气水平运动的方向。
答案: (1)水平气压梯度 地转偏向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与等压线平行
(2)东 西南 C 气压梯度力大
(3)低压 高压
(4)如下图所示
     
14.(创新探究)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材料,完成了一项探究活动。
活动材料:①长方形的玻璃缸(长100厘米,宽30厘米,高40厘米);②胶合板(一侧开有一个小洞)或塑料薄膜;③一盆热炭;④一盆冰块;⑤一盆香;⑥火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用以上材料可做一个地理事物运动过程的实验,这个实验是什么?
(2)简要说明实验的步骤。
(3)胶合板的小孔对着装热炭的盆还是装冰块的盆?为什么?
(4)请在图中绘出观测结果。
(5)试归纳分析此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
(6)举出这种运动形式在地理环境中的两个实例。
解析: 由一盆热炭、一盆冰块这一实验材料可知,该实验一定是验证冷热不均引起的地理事物运动过程的,并由此联想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答案: (1)热力环流实验。
(2)实验步骤:①把一盆热炭和一盆冰块分别放入玻璃缸内的两侧;②盖上胶合板,有孔的一侧对着装冰的盆;③点燃香,垂直从小孔插入适当深度。
(3)小孔应对着装冰的盆,因为装冰的盆一侧气流是下沉,效果明显。
(4)图略。
(5)地面受热不均,引起大气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6)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两个即可)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