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地理练习:2.3.2(湘教版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地理练习:2.3.2(湘教版必修1)

资源简介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单项选择题
(2010·济南高一检测)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 2010年1月12日海地(北纬18.5度、西经72.5度)时间16时53分,加勒比岛国海地地区发生里氏7.3级地震,给当地带来沉重灾难。 数十万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伤亡,几百万人流离失所。据此回答1~2题。
1.此时,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与下列四幅图示相近的是(  )
2.海地地震发生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亚季风区盛行东南风
B.南亚季风区盛行西北风
C.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D.亚欧大陆上蒙古高压强盛
解析: 第1题,海地地震发生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气压带风带应南移,A错误;B为南半球的西风带,应左偏为西北风;D应为二分日前后的分布状况。第2题,冬季,东亚盛行西北风,南亚盛行东北风;夏威夷高压夏季势力强盛。
答案: 1.C 2.D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
A.下沉 干燥 B.上升 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
4.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低压强盛 B.上海盛行西北风
C.东南信风带位置偏北 D.印度半岛高温多雨
5.受①、②之间的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
A.东非高原 B.巴西高原
C.撒哈拉沙漠 D.马达加斯加岛
解析: 第3题,根据②所在的纬度,判断其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空气干燥。第4题,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应该是北半球冬季,该季节亚洲高压强盛,上海盛行西北季风,气压带、风带位置皆偏南,印度半岛在东北季风控制下低温少雨。第5题,①、②之间为东南信风带,撒哈拉沙漠的形成受东北信风带的影响。
答案: 3.A 4.B 5.C
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据此回答6~8题。
6.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中,能形成暖锋的是(  )
A.甲、丙 B.乙、丁
C.丙 D.丁
答案: D
7.图中甲乙丙丁四线所在地区,反映晴朗天气的是(  )
A.丙、丁 B.甲、乙
C.甲、丙 D.乙、丁
答案: A
8.一股来自内蒙古地区的冷空气由西北向东南推进,给华北地区带来沙尘暴天气,该天气系统是(  )
A.甲线 B.乙线
C.丙线 D.丁线
答案: C
读下面的我国某地某月4~10日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9~10题。
9.有关图中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这几天中气温最高的是5日和6日
B.这几天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7日
C.这几天的最低气温一直在下降
D.这几天的最高气温基本呈上升趋势
解析: 由图中可得7日气温日较差大于10 ℃,为这几天中最大;这几天的最高、最低气温都呈下降趋势。
答案: B
10.根据图中资料判断,造成这次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解析: 从4日至10日,气温由高变低,6日出现阴雨天气,7日以后天气晴朗,气温较低,因此符合冷锋过境出现的天气特征。
答案: A
(2010·莱芜统考)读某大陆某月等温线(单位:℃)图(图甲)和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图(图乙),回答11~12题。
11.图中所示气温和气压分布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2.图示季节,Q地的盛行风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解析: 第11题,此时澳大利亚大陆温度较低,气压较高,应为南半球冬季。第12题,此季节太阳直射北半球,澳大利亚大陆气压较高,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Q地的盛行风向是东南风。
答案: 11.C 12.A
二、综合题
13.(2010·北京高一检测)左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右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的局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常年受A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3)说出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4)当气压带如图中甲所示位置时,简述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5)说出与C海沿岸地区相对应的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的名称及成因。
答案: (1)全年高温多雨。(2)略
(3)甲在乙的北面,因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而移动。
(4)高温少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5)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4.(2010·宿迁学业水平)读我国某地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就气流状况而言,甲是________;A点的风向为________。
(2)比较甲、乙两地,气温日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甲、乙)。
(3)夏季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是在类似________(甲或乙)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
(4)下图所示的天气系统中,将影响丙地的是(  )
解析: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判读及对天气的影响。第(1)题,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判断甲是气旋。A点的风向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然后右偏即可。第(2)题,乙为反气旋,多晴朗天气,气温日变化较大。第(3)题,伏旱是副热带高压(或反气旋)控制形成的。第(4)题,根据图判断丙地位于低压槽线前方,该地不久将经历暖锋过境。
答案: (1)气旋 东南风(偏南风)
(2)乙 (3)乙
(4)A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