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温馨提示:1.本科目为开卷考试。考生可参阅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教材及相关资料。2.全卷分试卷Ⅰ、试卷Ⅱ,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3.答题前,先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规定的位置上填写学校、姓名、考号;答题时,把试卷Ⅰ的答案字母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试卷Ⅱ的答案直接做在答题卷上。4.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卷 Ⅰ(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手工工场时期的西欧,处于 ( )A、 农业文明时代 B 、工业文明时代C 、商业文明时代 D、 工商业文明时代2、14~16世纪的欧洲,提倡从人出发而不是从神出发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德国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运动 C、思想启蒙运动 D、自然科学革命3、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无限的,没有中心”的科学家依次是( )① 哥白尼 ②布鲁诺 ③托勒密 ④伽利略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①② D、②①③4 、 17 一18 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颁布了许多法律文件,其中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文献是( )A 、英国《 权利法案》 B 、法国《 人权宣言》C 、美国《 独立宣言》 D 、美国1787 年《 宪法》5、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是( )A、商品经济发展需要扩大对外市场 B、《马可波罗行记》的影响C、欧洲人对货币和黄金的狂热追求D、欧洲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6、科技进步促进了交通工具的变革。下列由蒸汽机驱动的交通工具是( )A B C D7、欧洲于14世纪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18世纪出现了启蒙运动。下列关于二者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猛烈抨击天主教会 B、都反对封建专制统治C、都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D、都兴起于意大利8、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消灭宗教 B、使德国摆脱教会剥削C、反对出售赎罪券 D、创建适应本阶级需要的教会9、康熙皇帝经过长城时曾做诗:“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说明清初统治者对北方少数民族采取( )A、 防御政策 B、怀柔政策 C、发动战争 D、进行分裂10、《明史·郑和传》中“耀兵异域,示中国之富强”的记载,反映了郑和航海的目的是( )A、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 B、宣扬国威C、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D、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11、“……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以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的海地……在内。”留下这段遗言的航海家应该是 ( )A、达·伽马 B、迪亚士 C、哥伦布 D、麦哲伦12、历尽千辛万苦,回归祖国并受到清朝乾隆皇帝的亲自接见的部落是( )A、突厥 B、匈奴 C、吐蕃 D、土尔扈特13、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即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举行,英国举办博览会的最主要条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君主立宪制确立C、“日不落帝国”形成 D、工业革命完成14、1879年,爱迪生在报上预告一项新发明,结果煤气公司的股票猛然下跌,因为这意味着普遍使用的煤气灯要被淘汰。这项新发明是 ( )A B C D15、.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社会秩序动荡 B、边疆防御巩固C、军政实现合一 D、皇权高度膨胀16、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 )A、禁止对外贸易 B、实行闭关锁国C、加强思想控制 D、鼓励商业发展17、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14日,星期二,无事。”然而,这一天却改写了法国历史。‘因为在这天 ( )A、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 B、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C、法国建立了共和国 D、拿破仑颁布了《法典》18、比较与归纳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有关英国、法国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相似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在革命过程中,都颁布了重要文件,最终都推翻了外国殖民统治B、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C、人民群众的革命中都起到了推动作用D、革命后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9、 明治维新的主要目的是( )A ( http: / / www. / )、巩固明治天皇政权 B、发展经济,挽救民族危机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先进文化 D、通过改革,推翻了幕府的统治20、明清最后的盛世表现在 ( )①工商业发达,出现著名的徽商和晋商②海上贸易频繁,对外贸易出超③平定准噶尔部.回族贵族的叛乱,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④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不断东来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2011学年第二学期柯岩中学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试卷答题卷卷Ⅰ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次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卷Ⅱ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21、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或事件(每小题1分,共6分)(1)提出知识就是力量──(2)使日本改变落后面貌成为亚洲强国──(3)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4)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5)使美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6)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 中拯救。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 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摘编自《图说天下》(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指的是哪一重大革命 “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了出该国确立了怎样的政体 (4分)(2)材料二中带领美利坚人民实现“独立和自由”的“伟大的总统”是谁 他有哪些历史功绩 (6分)(3)什么事件点燃了材料三中“革命的烈焰”,从而揭开了这个国家革命的序幕 (2分)(4)上述材料中,三个国家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 (4分)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年代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产量 1100 1740 2400 4940 8000 11000——摘编自《一个岛国的崛起》材料二 1870——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材料一、二中两种能源产量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的发生与哪些动力技术的发明有关?(4分)以上能源为动力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层出不穷,请你各举例一项。(2分)结合所学知识 ,说说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对人类经济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史为鉴,在未来能源开发中我们应注意什么?(6分)24、看图回答问题:(8分)A B(1)上述A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人物内心世界?这幅作品的名称是什么?是谁的作品?这位大师同一时期的另一幅以宗教为题材的代表作品是什么?(4分)(2)请对比A与B两幅画,请你说说14-16世纪时期人文主义者所倡导的人文精神是什么?(4分)25、阅读下列材料:(18分)材料一 郑和远航时,随行的人员一般在27000左右,所乘坐的“宝船”最大的长44丈4尺,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船上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材料二 哥伦布等的海上活动,人数在100人左右,船只三、四艘,吨位最大的仅120吨。——摘编自《义务教育历史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三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们这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 两个世界的相撞》材料四:“浅浅的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台湾诗人诗句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不得照抄原文)(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出现材料三所述情况的主要原因。(2分)(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1793年前后英国,在政治与经济方面与中国有哪些不同?(8分) (4) 材料四反映了我们有台湾问题尚待解决,请你用历史史实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少两个)(4分)2011学年第二学期柯岩中学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C B A C D B B B题次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D D B D B A A B D24、(1)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每空1分,共4分)(2)人文精神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要求一切从人出发,最终一切为了人。(4 分)25、(1)郑和远航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等的海上活动船队规模大,导航技术先进。(4分)(2)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缺乏创新精神(2分)(3)英国经济上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工业是经济的主体,(2分)中国农业仍是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仍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2分)英国政治上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2分)中国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2分)(其他表述意思相似即可)(4)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每点2分)1870年1900年80万吨2000万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