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追求智慧的学问(躺平&内卷)教学设计-【新教材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四 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躺平&内卷)教学设计-【新教材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四 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1182370011582400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1.1追求智慧的学问(躺平&内卷)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教材分析:
《追求智慧的学问》是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的第一课时,是学生之前没有系统接触过的领域的开篇之作。课文包括三目,第一目是哲学的起源,讲述了哲学的本义、产生及起源,说明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哲学是十分必要的;第二目是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讲述了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引出在生活中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坚持科学哲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必要性;第三目是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讲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和联系,引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的重要指导作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指导。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哲学不是束之高阁的空洞理论,哲学教学要聚焦现实,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为目标,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学情分析:
第一,学生虽然对哲学理论知识了解不多,但是生活中面对的哲学现象是丰富的素材,这是最好的学习资源。第二,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情境材料感兴趣,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第三,小组讨论的习惯大致已经形成,为合作探究学习奠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了解哲学的本义、产生、起源,感悟哲学与我们的关系,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掌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和联系,明白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能力:利用哲学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生活和学习,对“躺平”与“内卷”等社会现象进行评价,十年磨剑图破壁,且看今朝。
四、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解我国高考制度的正确性,认同国家教育改革措施。
科学精神: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躺平”与“内卷”等社会现象。
公共参与:找到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明确人生目标,不懈奋斗。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哲学的含义;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的作用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六、议学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小时候我总是在想长大了上北大好,还是上清华好?长大后才发现我想多了!再仔细一想,我没考上或许就是因为想的太少。
议学活动1:“躺平”与“内卷”
教师活动1:
展示“躺平”与“内卷”相关材料,创设议学情境,为下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展示议学问题:你如何认识这两种现象?说说你应对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的想法及做法。结合课本知识,阐述这些“想法”是如何产生的,“想法”与“做法”之间有何关系?
展示议学活动要求:仔细回想自己的经历,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仔细阅读课本相关知识,将感悟转化成哲学语言。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展示议学提示:正确认识并应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哲学的本义、产生与起源;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学生活动1:
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
设计意图:
“躺平”与“内卷”是现实生活中的两种现象,学生对其有所了解,对自身的学习生活也有重要影响。通过对这两种现象的分析,引出正确认识并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通过对“想法”与“做法”的分析,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明确哲学的产生及起源,了解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同时,小组成员互相协作,合作探究,在分享过程中增进理解,在思维碰撞中加深对课本基本理论的认识,在小组成果展示中增强凝聚力和自豪感,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度,掌握必备知识,锻炼关键能力,提高核心素养。
议学活动2:“鸡娃”与“破壁人”
教师活动2:
1.展示“鸡娃”与“破壁人”相关材料,创设议学情境,为下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展示议学问题:你觉得这两种学习的态度那种更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是什么在激烈着我们努力学习,勇攀高峰?根据课本知识,说说具体科学的内容并归纳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3.展示议学活动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4.展示议学提示:“鸡汤”有营养,但不能被灌着喝;“破壁”有风险,需科学合理有指导。哲学与具体科学含义不同;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者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学生活动2:
1.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
设计意图:
“鸡娃”与“破壁人”同样是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是学生学习的两种不同状态,学习效率的提升不能只靠“鸡汤”,更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学生在认识和分析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学习规律,进一步抽象处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了解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指导作用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别。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学习生活,感受哲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议学活动3:“改革”与“发展”
教师活动3:
1.展示议学材料,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相关内容,创设议学情境,为下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展示议学问题:有人说,还是美国的教育制度好,只要花钱就可以上名校。中国的高考太难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结合议学材料,说说你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认识。
3.展示议学活动要求:认识类试题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有何意义等角度分析。结合自身实际,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4.展示议学提示:高考制度改革是顺应时代潮流的,美国的制度弊端显而易见,阶级固化危害的不止一代人!
学生活动3:
1.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
设计意图:
高考被喻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寒窗苦读十余载,我们要的不过是一个改变自己和家庭的机会。想清楚“为谁学习”,比只知道“学习什么”重要;知道“学会学习”,比“要我学习”更重要。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时代精神的精神
追求智慧的学问
哲学的本义
哲学的产生
哲学的起源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八、巩固训练:
1.时间:3分钟
2.内容:归纳什么是哲学,如果可以请绘制一份思维导图。
3.意图:本课时内容相对较多,全面把握哲学的概念是本书的开端,更是以后学习的必备知识。总结归纳能力的训练必须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绘制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把握基础知识。
教学反思:
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