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一定生成新物质,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分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1774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他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一、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改变?【提出问题】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①反应前物质总质量大于反应后物质总质量【问题猜想】②反应前物质总质量小于反应后物质总质量③反应前物质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总质量【查阅资料】①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②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③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4P+5O22P2O5点燃Fe+CuSO4=FeSO4+Cu2HCl+Na2CO3=2NaCl+H2O+CO2↑④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2Mg+O22MgO点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方案一:探究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前后质量关系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要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红磷接触。将锥形瓶和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记录所称的质量m1。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红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记录所称的质量m2。【设计实验】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方案二:探究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关系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铜溶液,塞好橡胶塞。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m1。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锥形瓶放在托盘上称量,记录质量m2。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方案三:探究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前后质量关系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进入小烧杯中,观察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把小烧杯放回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仍然平衡。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前后质量测定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方案四:探究镁条燃烧反应前后质量关系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观察现象。将镁条燃烧的后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镁条燃烧反应前后质量测定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记录与分析】实验方案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量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产生大量气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不变不变变小变大实验分析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无气体物质进出容器反应中没有气体参加和生成生成物的气体物质扩散到空气中有气体参加反应但没有称量其质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结论】猜想“③反应前物质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总质量”正确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反思与交流】⑴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时,要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反应。⑵红磷燃烧时,系一个气球,是用来平衡气压,防止红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使锥形瓶内气压过大而冲开橡胶塞。⑶用铁钉、镁条进行实验前先要用砂纸打磨干净,是去掉其表面的污物,以免影响实验效果。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二、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①生成物的总质量=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②反应前的总质量=反应后的总质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反应,但不适用物理变化宏观上分析(以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例)反应前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锥形瓶橡胶塞参加反应的铁未反应的铁硫酸铜水锥形瓶橡胶塞硫酸亚铁未反应的铁铜水三、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铁硫酸铜硫酸亚铁铜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微观上分析(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为例)反应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⑴实验室用15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2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4.8g。⑵某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则该可燃物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⑶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比原来煤的质量要小,铁生锈后铁锈的质量比原来的铁的质量要大。(选填“大”、“小”或“等于”)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堂练习1.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B)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A.①③④⑤⑥B.①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①③⑤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C )A.固体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白色粉末比镁的质量大B.石蜡燃烧后质量减小C.水结成冰,质量不变D.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X为13g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课堂练习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 )A.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的红磷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D.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课堂练习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5.完全燃烧4.6g某化合物R,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由此可知该化合物中( B )A.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只含有碳、氢元素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6∶16.高氯酸铵(NH4ClO4)是一种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D)A.O2B.N2C.Cl2D.CO2课堂练习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7.(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装置则不能。否定B、C装置的理由是:B装置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装置有气体生成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2)小明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①实验的现象是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变大。②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气球变大后,受到空气的浮力作用,导致读数偏小。课堂练习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天天识记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FeSO4+Cu镁在氧气中燃烧2Mg+O22MgO点燃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质量守恒定律.mp4 4.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mp4 5.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计算.mp4 第5单元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mp4 第5单元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mp4 第5单元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mp4 第5单元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mp4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