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十五中教育集团2016学年下学期3月学力检测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一、选择题1.(2017·杭州模拟)2017年2月12日,首届《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热播。右图中能体会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地点在( )A.A处 B.B处C.C处 D.D处2.(2017·杭州模拟)“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40°N,100°E)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酒泉位于杭州的什么方向()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3.(2017·杭州模拟)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秉承“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分别设置哈尔滨、上海、桂林、凉山(四川)四大分会场,分会场节目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结合右图,回答小题。(1)同为除夕夜,哈尔滨会场冰天雪地,而桂林会场春意袭人,造成两大会场风光迥异的原因是( )A.地形类型的不同 B.地势高低的差异C.纬度高低的影响 D.距海远近的关系(2)③会场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轮廓是( )A. B.C. D.(3)下列关于各分会场描述正确的是( )A.会场①观众吃着饺子看春晚,即兴进行摔跤比赛B.会场②表演高亢的信天游和安塞腰鼓C.会场③以挂满玉米和辣椒的民居窑洞为布景D.会场④观众吃着麻辣火锅,进行变脸表演4.(2017·杭州模拟)下列关于各分会场描述正确的是( )A.会场①观众吃着饺子看春晚,即兴进行摔跤比赛B.会场②表演高亢的信天游和安塞腰鼓C.会场③以挂满玉米和辣椒的民居窑洞为布景D.会场④观众吃着麻辣火锅,进行变脸表演5.(2017·杭州模拟)下列关于世界典型区域的环境特点,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A.日本渔业发达,大力 建设“海洋牧场”B.马赛人在高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C.澳大利亚草原平坦辽阔,适合大面积发展畜牧业D.印第安人在海拔较高的地带,种植玉米、马铃薯6.(2017·杭州模拟)65年前,新中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②彻底废除额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③既巩固了新生政权,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④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7.(2017·杭州模拟)“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①秋收起义失败——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②五次反围剿遭受失败——红军长征③巴黎和会——五四运动 ④南京大屠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8.(2017·杭州模拟)2017年3月,哈尔滨的中小学教材中出现了新变化,抗日战争的起始时间由原来的1937年变为1931年。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事变后中国政府进行了积极抗击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结果C.都是日军寻找借口率先发动的D.结果是日军占领了我国重要的地区或城市9.(2017·杭州模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争斗了一个世纪,没有胜利者,都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两者必须结合,合成一个新的东西,才能建成一个现实的、缺陷最少的社会”,我国在经济上是如何“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A.实行改革开放B.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实行土地改革D.实行“一五计划”,进入工业化10.(2017·杭州模拟)2017年2月16日,第53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慕尼黑举行。78年前,英法德意四国曾在这里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最严重的后果是( )A.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B.捷克被德国吞并C.加速了二战爆发的进程 D.苏联与英法矛盾扩大11.(2017·杭州模拟)45年前的2月26日,杭州西湖国宾馆(刘庄)见证了一份历史性文件《上海公报》,它始于北京、成于杭州、公布于上海。它标志着(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日关系正常化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美正式建交12.(2017·杭州模拟)2017年是高考恢复40周年,40年前的李克强总理走进高考考场,有可能见到的场景( )A.考场外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条幅B.考场里播放着反映粉碎“四人帮”的音乐C.试题里出现“南方视察”的字眼D.考试结束,广播里响起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消息13.(2017·杭州模拟)2017年2月20日西班牙首相与法国总统在西班牙南部城市马拉加举行会晤。会晤后发表的联合声明说,加强欧洲一体化是欧洲未来发展的关键。下列能体现欧洲“一体化”的是( )①统一使用欧元 ②签署欧洲宪法 ③使用欧洲护照 ④使用统一语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2017·杭州模拟)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这反映了( )A.国家之间对抗加剧 B.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C.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D.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二、材料题15.(2017·杭州模拟)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高速增长。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等周边区域有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煤炭储量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均名列前茅。材料二:右图所示材料三:稀土行业是内蒙古的重要行业,但长期以来,稀土产品一直以原料型产品为主,稀土深加工技术一直远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与此相随的是稀土的乱采滥挖、产业无序发展、环境破坏严重、产品廉价出口等一系列问题。(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内蒙古矿产资源的特点有哪些?(2)包头市被誉为“草原钢城”,结合材料二分析其发展钢铁生产的区位条件有哪些?(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内蒙古该如何推进稀土产业的发展16.(2017·杭州模拟)中国革命的道路是漫长而又艰辛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材料二:每一场革命都有自身的传奇。中国共产党在开辟革命新道路历程中也不例外。“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险象环生的战斗。”(1)“这次革命”是指哪一次革命?简述其历史意义。(2)这一“传奇”是指中国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2016年是该“传奇”胜利结束多少周年?17.(2017·杭州模拟)材料一:2016年10月习近平出访柬埔寨,两国领导人一致决定中柬继续做高度互信的好朋友、肝胆相照的好伙伴。材料二:2016年11月15日,“一带一路”中国-印度尼西亚合作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此次研讨会将传承和发扬“万隆精神”,推动中国与印尼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材料三:2017年2月7日柬埔寨执政党人民党发言人索耶桑说,柬埔寨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图中流经柬埔寨的河流名称 , 是柬埔寨的传统节日。图中A (要道),沟通了 洋和 洋(2)柬埔寨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属于下图中哪一类?(3)材料二中的“万隆精神”出自哪次会议,中国在这次会议上做出什么贡献?(4)1949年台湾与祖国第三次分离的原因是?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的判读。解读此等高线图可知本图等高线两两相隔差距为100,故A处海拔高于400、低于500;B处位于等高线500处,所以海拔为500;C为悬崖峭壁,所以海拔为500;D处海拔高于500。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为一般,主要考查学生对等高线的认识与了解。2.【答案】B【知识点】方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图地理方向的识别。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杭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理坐标为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又酒泉为40°N,100°E,位于我国的西北方向,所以酒泉位于杭州的西北方向。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地理方向的识别和判断。3.【答案】(1)C(2)C(3)D【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纬度对气候的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哈尔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桂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哈尔滨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且偏北,桂林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且偏南,所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跨纬度范围广。故选C。(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省区轮廓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湖南,B为云南,C为广西,D为广东;又珠江中游横穿广西而过,故选C。(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地人文特征的了解。会场①观众有吃着饺子看春晚,但即兴进行摔跤比赛则是蒙古族,位于内蒙古;会场②为上海,我国黄土高原的居民有表演高亢的信天游和安塞腰鼓的风俗;以挂满玉米和辣椒的民居窑洞为布景应位于黄土高原,与会场③桂林无关;会场④凉山位于四川,那里的观众会吃着麻辣火锅,有进行变脸表演的绝技。故选D。【点评】(1)本题难度一般。气候的基本特点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三个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2)本题有一定难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各省区轮廓的掌握程度。(3)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对我国各地的人文情况的了解程度要求较高。4.【答案】D【解析】暂未更新5.【答案】D【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日本——耕海牧渔;非洲草原——传统牧场;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日本渔业发达,大力建设“海洋牧场”,故A正确;马赛人在高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故B正确;澳大利亚草原平坦辽阔,地广人稀,适合大面积发展畜牧业,故C正确;在安第斯山区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而在山区高海拔处,气候极为寒冷,形成广阔的干寒草原地带,印第安人在此放牧羊驼和骆马,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高,对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了解程度较高。6.【答案】B【知识点】土地改革【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土地改革的意义。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推动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所以②③符合要求。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①④与题意无关。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意义的了解掌握程度。7.【答案】A【知识点】五四运动;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日军罪行【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秋收。因敌人力量过强,起义军损失较大,毛泽东放弃攻打城市的计划,决定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进而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故①正确;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即红军长征的原因在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故②错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是直接原因,故③正确;国民政府“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于1937年11月19日移驻重庆,建立重庆国民政府,而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军,所以两者没有因果联系,故④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要求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有较高的掌握程度。8.【答案】A【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有关知识。九一八事变都是日军寻找借口率先发动的,是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结果,最终日军都占领了我国重要的地区,但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痛失东北,而七七事变后则是全面抗战的起始。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对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有关知识了解程度较高。9.【答案】B【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彻底抛弃了长期以来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从经济体制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即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故选B。【点评】了解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理清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经济模式在我国的影响。10.【答案】C【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突袭波兰)【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慕尼黑会议的有关知识。1938年9月29~3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和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关于割让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族聚居区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四国首脑会议,它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慕尼黑会议影响的了解。11.【答案】C【知识点】中美建交与中国重返联合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有关知识。2016年的倒退45年,即1972年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结束了20多年代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C。【点评】理解应用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关知识。12.【答案】B【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恢复高考的准确识记。考场外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条幅应发生在1978年之后;邓小平“南方视察”发生在1992年;我国设立经济特区发生在1980年;粉碎四人帮发生在1976年,所以在1977年的高考考场里有可能播放着反映粉碎“四人帮”的音乐。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高,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了解应用程度较高。13.【答案】A【知识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欧洲一体化的有关知识。欧洲一体化特点: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所以统一使用欧元、签署欧洲宪法、使用欧洲护照都能体现欧洲“一体化”,但欧洲一体化不包括使用统一语言。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但学生做题容易出现理解性错误,对欧洲一体化的理解应用程度较高。14.【答案】C【知识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政治多极化的有关知识。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强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特别是核心科技越来越在国际竞争中起到决定作用;世界整体局势和平稳定,各国都在致力于长期稳定的发展,力求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力位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高,要求学生对政治多极化格局理解应用程度较高。15.【答案】(1)种类多;储量大。(2)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靠近水源(黄河)。(3)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培养或引进人才;制定相关法规,禁止乱采滥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知识点】可持续发展;内蒙古【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读图可知内蒙古矿产资源有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即种类多;“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煤炭储量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均名列前茅”可知内蒙古矿产资源的储量非常大。故答案为种类多;储量大。(2)本题考查的是对地图的识别解读能力。从材料二的图片所示可知,包头附近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铁路线经过包头,交通便利;黄河又靠近包头,水资源获取比较便利,这些都为包头的钢铁生产提供了便利。(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归纳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内蒙古虽有丰富的资源,但却以出口初级矿产品为主,经济效益低,主要原因在于技术的落后,对此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培养或引进人才。除此之外还在于稀土的乱采滥挖、产业无序发展、环境破坏严重、产品廉价出口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要制定相关法规,禁止乱采滥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点评】(1)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2)对地图的是识别解读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对发展重工业的所需条件理解要求较高。(3)要求学生掌握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认识到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6.【答案】(1)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共和制国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是20世纪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剧变。(2)红军长征;80周年【知识点】辛亥革命;红军长征【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辛亥革命是刚刚迈入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2)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有关知识。从材料“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 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险象环生的战斗”可知此一事件为红军长征。1934年10月中旬,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党中央和中央红军 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并实现北上抗日的目的。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 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 础,距今(2016年)正好80周年。【点评】要求学生掌握辛亥革命的内容和历史意义及红军长征的内容及影响。17.【答案】(1)湄公河;御耕节;马六甲海峡;印度;太平(2)热带季风气候;丙(3)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引申并发展了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答出1点即可)(4)国民政府垮台,其残余势力退守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海峡两岸交往;和平主题与和平问题【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世界的地理区位和柬埔寨的人文特征。根据所学知识,流经柬埔寨的河流名称湄公河,御耕节是柬埔寨的传统节日。图中A马六甲(要道),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2)本题考查的是热带季风气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柬埔寨的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故只有丙符合要求。(3)本题考查的是亚非会议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有关知识。万隆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召开于1955年4月18日—4月24日,是部分亚洲和非洲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国际会议,也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事务的大型国际会议。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并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后来在此基础上引申并发展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这次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形成了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4)本题考查的是台湾问题的有关知识。1949年,国民政府垮台,其残余势力退守台湾,造成了台湾与祖国的第三次分离,直到现在祖国仍未实现完全统一。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点评】本题难度较高,要求学生掌握世界各地理区位及其自然人文特征;要求掌握亚非会议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影响;要求掌握台湾问题的起源和对台方针政策。1 / 1浙江省杭州市十五中教育集团2016学年下学期3月学力检测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一、选择题1.(2017·杭州模拟)2017年2月12日,首届《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热播。右图中能体会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地点在( )A.A处 B.B处C.C处 D.D处【答案】D【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的判读。解读此等高线图可知本图等高线两两相隔差距为100,故A处海拔高于400、低于500;B处位于等高线500处,所以海拔为500;C为悬崖峭壁,所以海拔为500;D处海拔高于500。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为一般,主要考查学生对等高线的认识与了解。2.(2017·杭州模拟)“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40°N,100°E)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酒泉位于杭州的什么方向()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答案】B【知识点】方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图地理方向的识别。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杭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理坐标为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又酒泉为40°N,100°E,位于我国的西北方向,所以酒泉位于杭州的西北方向。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地理方向的识别和判断。3.(2017·杭州模拟)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秉承“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分别设置哈尔滨、上海、桂林、凉山(四川)四大分会场,分会场节目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结合右图,回答小题。(1)同为除夕夜,哈尔滨会场冰天雪地,而桂林会场春意袭人,造成两大会场风光迥异的原因是( )A.地形类型的不同 B.地势高低的差异C.纬度高低的影响 D.距海远近的关系(2)③会场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轮廓是( )A. B.C. D.(3)下列关于各分会场描述正确的是( )A.会场①观众吃着饺子看春晚,即兴进行摔跤比赛B.会场②表演高亢的信天游和安塞腰鼓C.会场③以挂满玉米和辣椒的民居窑洞为布景D.会场④观众吃着麻辣火锅,进行变脸表演【答案】(1)C(2)C(3)D【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纬度对气候的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哈尔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桂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哈尔滨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且偏北,桂林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且偏南,所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跨纬度范围广。故选C。(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省区轮廓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湖南,B为云南,C为广西,D为广东;又珠江中游横穿广西而过,故选C。(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地人文特征的了解。会场①观众有吃着饺子看春晚,但即兴进行摔跤比赛则是蒙古族,位于内蒙古;会场②为上海,我国黄土高原的居民有表演高亢的信天游和安塞腰鼓的风俗;以挂满玉米和辣椒的民居窑洞为布景应位于黄土高原,与会场③桂林无关;会场④凉山位于四川,那里的观众会吃着麻辣火锅,有进行变脸表演的绝技。故选D。【点评】(1)本题难度一般。气候的基本特点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三个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2)本题有一定难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各省区轮廓的掌握程度。(3)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对我国各地的人文情况的了解程度要求较高。4.(2017·杭州模拟)下列关于各分会场描述正确的是( )A.会场①观众吃着饺子看春晚,即兴进行摔跤比赛B.会场②表演高亢的信天游和安塞腰鼓C.会场③以挂满玉米和辣椒的民居窑洞为布景D.会场④观众吃着麻辣火锅,进行变脸表演【答案】D【解析】暂未更新5.(2017·杭州模拟)下列关于世界典型区域的环境特点,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A.日本渔业发达,大力 建设“海洋牧场”B.马赛人在高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C.澳大利亚草原平坦辽阔,适合大面积发展畜牧业D.印第安人在海拔较高的地带,种植玉米、马铃薯【答案】D【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日本——耕海牧渔;非洲草原——传统牧场;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日本渔业发达,大力建设“海洋牧场”,故A正确;马赛人在高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故B正确;澳大利亚草原平坦辽阔,地广人稀,适合大面积发展畜牧业,故C正确;在安第斯山区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而在山区高海拔处,气候极为寒冷,形成广阔的干寒草原地带,印第安人在此放牧羊驼和骆马,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高,对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了解程度较高。6.(2017·杭州模拟)65年前,新中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②彻底废除额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③既巩固了新生政权,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④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B【知识点】土地改革【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土地改革的意义。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推动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所以②③符合要求。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①④与题意无关。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意义的了解掌握程度。7.(2017·杭州模拟)“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①秋收起义失败——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②五次反围剿遭受失败——红军长征③巴黎和会——五四运动 ④南京大屠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A【知识点】五四运动;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日军罪行【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秋收。因敌人力量过强,起义军损失较大,毛泽东放弃攻打城市的计划,决定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进而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故①正确;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即红军长征的原因在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故②错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是直接原因,故③正确;国民政府“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于1937年11月19日移驻重庆,建立重庆国民政府,而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军,所以两者没有因果联系,故④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要求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有较高的掌握程度。8.(2017·杭州模拟)2017年3月,哈尔滨的中小学教材中出现了新变化,抗日战争的起始时间由原来的1937年变为1931年。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事变后中国政府进行了积极抗击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结果C.都是日军寻找借口率先发动的D.结果是日军占领了我国重要的地区或城市【答案】A【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有关知识。九一八事变都是日军寻找借口率先发动的,是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结果,最终日军都占领了我国重要的地区,但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痛失东北,而七七事变后则是全面抗战的起始。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对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有关知识了解程度较高。9.(2017·杭州模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争斗了一个世纪,没有胜利者,都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两者必须结合,合成一个新的东西,才能建成一个现实的、缺陷最少的社会”,我国在经济上是如何“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A.实行改革开放B.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实行土地改革D.实行“一五计划”,进入工业化【答案】B【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彻底抛弃了长期以来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从经济体制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即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故选B。【点评】了解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理清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经济模式在我国的影响。10.(2017·杭州模拟)2017年2月16日,第53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慕尼黑举行。78年前,英法德意四国曾在这里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最严重的后果是( )A.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B.捷克被德国吞并C.加速了二战爆发的进程 D.苏联与英法矛盾扩大【答案】C【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突袭波兰)【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慕尼黑会议的有关知识。1938年9月29~3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和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关于割让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族聚居区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四国首脑会议,它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慕尼黑会议影响的了解。11.(2017·杭州模拟)45年前的2月26日,杭州西湖国宾馆(刘庄)见证了一份历史性文件《上海公报》,它始于北京、成于杭州、公布于上海。它标志着(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日关系正常化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美正式建交【答案】C【知识点】中美建交与中国重返联合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有关知识。2016年的倒退45年,即1972年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结束了20多年代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C。【点评】理解应用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关知识。12.(2017·杭州模拟)2017年是高考恢复40周年,40年前的李克强总理走进高考考场,有可能见到的场景( )A.考场外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条幅B.考场里播放着反映粉碎“四人帮”的音乐C.试题里出现“南方视察”的字眼D.考试结束,广播里响起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消息【答案】B【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恢复高考的准确识记。考场外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条幅应发生在1978年之后;邓小平“南方视察”发生在1992年;我国设立经济特区发生在1980年;粉碎四人帮发生在1976年,所以在1977年的高考考场里有可能播放着反映粉碎“四人帮”的音乐。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高,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了解应用程度较高。13.(2017·杭州模拟)2017年2月20日西班牙首相与法国总统在西班牙南部城市马拉加举行会晤。会晤后发表的联合声明说,加强欧洲一体化是欧洲未来发展的关键。下列能体现欧洲“一体化”的是( )①统一使用欧元 ②签署欧洲宪法 ③使用欧洲护照 ④使用统一语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识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欧洲一体化的有关知识。欧洲一体化特点: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所以统一使用欧元、签署欧洲宪法、使用欧洲护照都能体现欧洲“一体化”,但欧洲一体化不包括使用统一语言。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但学生做题容易出现理解性错误,对欧洲一体化的理解应用程度较高。14.(2017·杭州模拟)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这反映了( )A.国家之间对抗加剧 B.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C.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D.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答案】C【知识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政治多极化的有关知识。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强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特别是核心科技越来越在国际竞争中起到决定作用;世界整体局势和平稳定,各国都在致力于长期稳定的发展,力求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力位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高,要求学生对政治多极化格局理解应用程度较高。二、材料题15.(2017·杭州模拟)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高速增长。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等周边区域有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煤炭储量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均名列前茅。材料二:右图所示材料三:稀土行业是内蒙古的重要行业,但长期以来,稀土产品一直以原料型产品为主,稀土深加工技术一直远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与此相随的是稀土的乱采滥挖、产业无序发展、环境破坏严重、产品廉价出口等一系列问题。(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内蒙古矿产资源的特点有哪些?(2)包头市被誉为“草原钢城”,结合材料二分析其发展钢铁生产的区位条件有哪些?(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内蒙古该如何推进稀土产业的发展【答案】(1)种类多;储量大。(2)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靠近水源(黄河)。(3)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培养或引进人才;制定相关法规,禁止乱采滥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知识点】可持续发展;内蒙古【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读图可知内蒙古矿产资源有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即种类多;“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煤炭储量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均名列前茅”可知内蒙古矿产资源的储量非常大。故答案为种类多;储量大。(2)本题考查的是对地图的识别解读能力。从材料二的图片所示可知,包头附近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铁路线经过包头,交通便利;黄河又靠近包头,水资源获取比较便利,这些都为包头的钢铁生产提供了便利。(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归纳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内蒙古虽有丰富的资源,但却以出口初级矿产品为主,经济效益低,主要原因在于技术的落后,对此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培养或引进人才。除此之外还在于稀土的乱采滥挖、产业无序发展、环境破坏严重、产品廉价出口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要制定相关法规,禁止乱采滥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点评】(1)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2)对地图的是识别解读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对发展重工业的所需条件理解要求较高。(3)要求学生掌握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认识到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6.(2017·杭州模拟)中国革命的道路是漫长而又艰辛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材料二:每一场革命都有自身的传奇。中国共产党在开辟革命新道路历程中也不例外。“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险象环生的战斗。”(1)“这次革命”是指哪一次革命?简述其历史意义。(2)这一“传奇”是指中国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2016年是该“传奇”胜利结束多少周年?【答案】(1)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共和制国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是20世纪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剧变。(2)红军长征;80周年【知识点】辛亥革命;红军长征【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辛亥革命是刚刚迈入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2)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有关知识。从材料“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 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险象环生的战斗”可知此一事件为红军长征。1934年10月中旬,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党中央和中央红军 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并实现北上抗日的目的。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 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 础,距今(2016年)正好80周年。【点评】要求学生掌握辛亥革命的内容和历史意义及红军长征的内容及影响。17.(2017·杭州模拟)材料一:2016年10月习近平出访柬埔寨,两国领导人一致决定中柬继续做高度互信的好朋友、肝胆相照的好伙伴。材料二:2016年11月15日,“一带一路”中国-印度尼西亚合作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此次研讨会将传承和发扬“万隆精神”,推动中国与印尼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材料三:2017年2月7日柬埔寨执政党人民党发言人索耶桑说,柬埔寨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图中流经柬埔寨的河流名称 , 是柬埔寨的传统节日。图中A (要道),沟通了 洋和 洋(2)柬埔寨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属于下图中哪一类?(3)材料二中的“万隆精神”出自哪次会议,中国在这次会议上做出什么贡献?(4)1949年台湾与祖国第三次分离的原因是?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答案】(1)湄公河;御耕节;马六甲海峡;印度;太平(2)热带季风气候;丙(3)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引申并发展了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答出1点即可)(4)国民政府垮台,其残余势力退守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海峡两岸交往;和平主题与和平问题【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世界的地理区位和柬埔寨的人文特征。根据所学知识,流经柬埔寨的河流名称湄公河,御耕节是柬埔寨的传统节日。图中A马六甲(要道),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2)本题考查的是热带季风气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柬埔寨的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故只有丙符合要求。(3)本题考查的是亚非会议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有关知识。万隆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召开于1955年4月18日—4月24日,是部分亚洲和非洲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国际会议,也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事务的大型国际会议。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并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后来在此基础上引申并发展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这次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形成了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4)本题考查的是台湾问题的有关知识。1949年,国民政府垮台,其残余势力退守台湾,造成了台湾与祖国的第三次分离,直到现在祖国仍未实现完全统一。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点评】本题难度较高,要求学生掌握世界各地理区位及其自然人文特征;要求掌握亚非会议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影响;要求掌握台湾问题的起源和对台方针政策。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十五中教育集团2016学年下学期3月学力检测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十五中教育集团2016学年下学期3月学力检测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