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春蕾中学2017届九年级3月模拟历史与社会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春蕾中学2017届九年级3月模拟历史与社会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春蕾中学2017届九年级3月模拟历史与社会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九下·杭州月考)下列诗句最能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
A.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答案】C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分布,因此C最能反映我国的地势特征。黄河自西向东流说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势特征的识记。
2.(2017九下·杭州月考)根据下列表格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
江苏 广东 新疆 西藏
人口密度(人/每平方千米) 743 511 10 2
A.东南人口稀少,西北人口稠密 B.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少
C.东部人口稀少,西部人口稠密 D.南部人口稀少,北部人口稠密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人口分布的有关知识。分析表格可知,江苏、广东位于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新疆、西藏位于西部,人口稀少。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人口分布特征的识记。
3.(2017九下·杭州月考)关于杭州市区的说法,正确说法有几个?( )
①钱塘江穿杭州城而过②一月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③市区地形主要以平原和高原为主④位于秦岭—淮河以南⑤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⑥杭州降水不多,较干燥,不属于湿润地区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A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杭州自然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杭州一月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所以②错误;杭州市区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所以③错误;杭州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上,所以⑤错误;杭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属于我国的湿润地区,所以⑥错误。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杭州自然环境的识记。
4.(2017九下·杭州月考)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数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科学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④社会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知己知彼”是兵家的主张,所以②错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所以③错误。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的识记。
5.(2017九下·杭州月考)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结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努力的人们……”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举着“打倒军阀!除列强”的标语,唱着“打倒军阀!打倒列强”的战歌从珠江之滨打到长江流域的是北伐战争。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也称为北伐战争,北伐军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直指黄河流域。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的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BC是抗日战争时期,D是抗美援朝时期。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伐战争的了解。
6.(2017九下·杭州月考)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有一段誓词:“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血战到底!”誓词反映的情景应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答案】C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中的“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血战到底!”誓词反映的情境应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A是中国内战,谈不上为了民族、国家、同胞;B和D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不符合血战到底的誓词。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识记。
7.(2017九下·杭州月考)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下列流行语与时间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大跃进——20世纪50年代后期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60年代
C.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
D.北京奥运——21世纪初
【答案】B
【知识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大历史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运动开始的时间是1958年,故A对应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农村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B项不正确;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因此C对应正确;北京奥运会的举行是在2008年,D项对应正确。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
8.(2017九下·杭州月考)2017年1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村沼气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十三五”时期的农村沼气转型升级工作。上述材料表明开发生物能有利于(  )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提高经济效益 ④杜绝能源浪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我国资源问题;因地制宜谋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源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发生物能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杜绝能源浪费太过绝对,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源问题的理解。
9.(2017九下·杭州月考)美国《政治周刊》曾评论,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所题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下列有关对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B.彻底根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C.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社会矛盾
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
【答案】B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虽然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使资本主义的统治得到稳定,但是,由于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仍然存在,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故B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的积极的直接影响是使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故A不合题意;其间接影响是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故C不合题意;其深远影响是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故D不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
10.(2017九下·杭州月考)近年来国家为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共同富裕,所做的努力主要有(  )
①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
②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③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非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④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加强城乡区域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与农村、农民无关,所以②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加强城乡区域发展的理解。
11.(2017九下·杭州月考)中国家电企业美的集团在2016年5月宣布,将斥资45亿美元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公司(Kuka AG)。库卡公司在1898年成立于德国南部,是该国市场上领先的专注于工业制造流程数字化(也被称作“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企业之一。关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实现得益于(  )
①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鼓励、支持和引导
③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改革新阶段;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中没有涉及分配制度,所以③与题意无关。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为思想品德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2.(2017九下·杭州月考)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列标志着我党已实现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真正解放农民这一目标的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有关知识。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巩固新中国,1950年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的识记。
二、非选择题
13.(2017九下·杭州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对话,一再强调,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材料二:我跟蒋先生(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材料三:1950年,败走台湾的蒋介石在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此次战争(指解放战争)的失败实在是国民党自己打到了自己!
(1)在1927—1936年的十年中,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那些罪行?
(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3)你如何看待蒋介石的这一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①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②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2)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3)蒋介石的观点是片面的。有国民党内部不团结,政治上实行独裁,失去民心等原因。但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群众普遍的拥护和信任;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战斗才是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知识点】西安事变;工农武装割据;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蒋介石人生事迹的有关知识。根据材料一“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绷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非不明”并结合所学可知,从1927-1936年蒋介石对中国革命犯下的罪行有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2)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伟大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3)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的观点是片面的。解放战争国民党战败,有国民党内部不团结,政治上实行独裁,失去民心等原因。但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群众普遍的拥护和信任;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战斗才是国民党失败的主要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国共合作与对抗、西安事变、解放战争的识记。
14.(2017九下·杭州月考)读下面《中国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
(1)A代表   地理区域,B代表   地理区域,C代表   地理区域,D代表   地理区域。
(2)E是   山脉,与东边相邻的   河,共同成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举两个这条分界线南北两边的差异。   
(3)浙江处于这条分界线的哪一边,属于什么气候?这种气候对浙江的农业生产有什么有利影响?
(4)图中的比例尺是   式,图上AB两点间量的图上距离是2.5厘米,那实际距离是   千米。
【答案】(1)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2)秦岭;淮;民居、交通、饮食
(3)南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雨热同期。
(4)线段;1500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比例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西北地区,B为青藏地区,C为北方地区,D为南方地区。
(2)本题考查的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E为秦岭,与东边相邻的淮河,共同成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为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存在民居、交通、饮食等方面的差异。
(3)本题考查的是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浙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4)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比例尺是线段式,图上AB两点间量的图上距离是2.5厘米,那实际距离是1500(2。5×600)千米。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概况、比例尺换算的识记。
15.(2017九下·杭州月考)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是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始的,至今已经92个年头。历史的发展是有连续性的,不能割裂。在这92年当中,大体上有三个30年。
(1)理想追求:第一个30年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可称为社会主义理想追求的30年。
在理想追求的30年中,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共两党共同作出了怎样的努力?
(2)艰辛探索:第二个30年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艰辛探索的30年。
这期间,中国在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运动或变革,请概述其主要内容。
(3)成功实践:第三个30年是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是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30多年。
第三个30年是成功实践的30年,总结经验集中到一点是什么?如何评价它的核心作用?
【答案】(1)1926年,为了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实现全国统一,国共两党进行了北伐战争。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2)如: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
(3)一点: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评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改革开放;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30年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可称为社会主义理想追求的30年。在理想追求的30年中,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共两党两次携手合作。1926年,为了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实现全国统一,国共两党进行了北伐战争。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2)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在经济领成就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个30年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艰辛探索的30年。这期间,中国在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运动或变革,如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
(3)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三个30年是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是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30多年。
第三个30年是成功实践的30年,总结经验集中到一点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共合作、新中国在经济领域成就的识记,对改革开放的理解。
1 / 1浙江省杭州春蕾中学2017届九年级3月模拟历史与社会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九下·杭州月考)下列诗句最能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
A.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2017九下·杭州月考)根据下列表格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
江苏 广东 新疆 西藏
人口密度(人/每平方千米) 743 511 10 2
A.东南人口稀少,西北人口稠密 B.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少
C.东部人口稀少,西部人口稠密 D.南部人口稀少,北部人口稠密
3.(2017九下·杭州月考)关于杭州市区的说法,正确说法有几个?( )
①钱塘江穿杭州城而过②一月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③市区地形主要以平原和高原为主④位于秦岭—淮河以南⑤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⑥杭州降水不多,较干燥,不属于湿润地区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2017九下·杭州月考)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数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科学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④社会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7九下·杭州月考)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结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努力的人们……”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6.(2017九下·杭州月考)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有一段誓词:“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血战到底!”誓词反映的情景应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7.(2017九下·杭州月考)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下列流行语与时间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大跃进——20世纪50年代后期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60年代
C.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
D.北京奥运——21世纪初
8.(2017九下·杭州月考)2017年1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村沼气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十三五”时期的农村沼气转型升级工作。上述材料表明开发生物能有利于(  )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提高经济效益 ④杜绝能源浪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7九下·杭州月考)美国《政治周刊》曾评论,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所题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下列有关对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B.彻底根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C.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社会矛盾
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
10.(2017九下·杭州月考)近年来国家为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共同富裕,所做的努力主要有(  )
①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
②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③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非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④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2017九下·杭州月考)中国家电企业美的集团在2016年5月宣布,将斥资45亿美元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公司(Kuka AG)。库卡公司在1898年成立于德国南部,是该国市场上领先的专注于工业制造流程数字化(也被称作“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企业之一。关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实现得益于(  )
①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鼓励、支持和引导
③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17九下·杭州月考)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列标志着我党已实现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真正解放农民这一目标的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二、非选择题
13.(2017九下·杭州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对话,一再强调,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材料二:我跟蒋先生(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材料三:1950年,败走台湾的蒋介石在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此次战争(指解放战争)的失败实在是国民党自己打到了自己!
(1)在1927—1936年的十年中,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那些罪行?
(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3)你如何看待蒋介石的这一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14.(2017九下·杭州月考)读下面《中国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
(1)A代表   地理区域,B代表   地理区域,C代表   地理区域,D代表   地理区域。
(2)E是   山脉,与东边相邻的   河,共同成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举两个这条分界线南北两边的差异。   
(3)浙江处于这条分界线的哪一边,属于什么气候?这种气候对浙江的农业生产有什么有利影响?
(4)图中的比例尺是   式,图上AB两点间量的图上距离是2.5厘米,那实际距离是   千米。
15.(2017九下·杭州月考)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是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始的,至今已经92个年头。历史的发展是有连续性的,不能割裂。在这92年当中,大体上有三个30年。
(1)理想追求:第一个30年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可称为社会主义理想追求的30年。
在理想追求的30年中,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共两党共同作出了怎样的努力?
(2)艰辛探索:第二个30年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艰辛探索的30年。
这期间,中国在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运动或变革,请概述其主要内容。
(3)成功实践:第三个30年是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是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30多年。
第三个30年是成功实践的30年,总结经验集中到一点是什么?如何评价它的核心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分布,因此C最能反映我国的地势特征。黄河自西向东流说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势特征的识记。
2.【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人口分布的有关知识。分析表格可知,江苏、广东位于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新疆、西藏位于西部,人口稀少。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人口分布特征的识记。
3.【答案】A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杭州自然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杭州一月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所以②错误;杭州市区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所以③错误;杭州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上,所以⑤错误;杭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属于我国的湿润地区,所以⑥错误。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杭州自然环境的识记。
4.【答案】B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知己知彼”是兵家的主张,所以②错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所以③错误。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的识记。
5.【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举着“打倒军阀!除列强”的标语,唱着“打倒军阀!打倒列强”的战歌从珠江之滨打到长江流域的是北伐战争。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也称为北伐战争,北伐军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直指黄河流域。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的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BC是抗日战争时期,D是抗美援朝时期。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伐战争的了解。
6.【答案】C
【知识点】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中的“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血战到底!”誓词反映的情境应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A是中国内战,谈不上为了民族、国家、同胞;B和D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不符合血战到底的誓词。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识记。
7.【答案】B
【知识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大历史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运动开始的时间是1958年,故A对应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农村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B项不正确;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因此C对应正确;北京奥运会的举行是在2008年,D项对应正确。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
8.【答案】A
【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我国资源问题;因地制宜谋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源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发生物能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杜绝能源浪费太过绝对,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源问题的理解。
9.【答案】B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虽然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使资本主义的统治得到稳定,但是,由于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仍然存在,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故B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的积极的直接影响是使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故A不合题意;其间接影响是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故C不合题意;其深远影响是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故D不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
10.【答案】D
【知识点】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加强城乡区域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与农村、农民无关,所以②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加强城乡区域发展的理解。
11.【答案】B
【知识点】改革新阶段;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中没有涉及分配制度,所以③与题意无关。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为思想品德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2.【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有关知识。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巩固新中国,1950年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的识记。
13.【答案】(1)①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②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2)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3)蒋介石的观点是片面的。有国民党内部不团结,政治上实行独裁,失去民心等原因。但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群众普遍的拥护和信任;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战斗才是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知识点】西安事变;工农武装割据;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蒋介石人生事迹的有关知识。根据材料一“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绷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非不明”并结合所学可知,从1927-1936年蒋介石对中国革命犯下的罪行有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2)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伟大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3)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的观点是片面的。解放战争国民党战败,有国民党内部不团结,政治上实行独裁,失去民心等原因。但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群众普遍的拥护和信任;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战斗才是国民党失败的主要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国共合作与对抗、西安事变、解放战争的识记。
14.【答案】(1)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2)秦岭;淮;民居、交通、饮食
(3)南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雨热同期。
(4)线段;1500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比例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西北地区,B为青藏地区,C为北方地区,D为南方地区。
(2)本题考查的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E为秦岭,与东边相邻的淮河,共同成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为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存在民居、交通、饮食等方面的差异。
(3)本题考查的是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浙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4)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比例尺是线段式,图上AB两点间量的图上距离是2.5厘米,那实际距离是1500(2。5×600)千米。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概况、比例尺换算的识记。
15.【答案】(1)1926年,为了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实现全国统一,国共两党进行了北伐战争。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2)如: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
(3)一点: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评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改革开放;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30年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可称为社会主义理想追求的30年。在理想追求的30年中,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共两党两次携手合作。1926年,为了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实现全国统一,国共两党进行了北伐战争。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2)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在经济领成就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个30年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艰辛探索的30年。这期间,中国在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运动或变革,如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
(3)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三个30年是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是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30多年。
第三个30年是成功实践的30年,总结经验集中到一点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共合作、新中国在经济领域成就的识记,对改革开放的理解。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