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洞头县六校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中联考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台州市洞头县六校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中联考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洞头县六校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中联考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2016八下·洞头期中)当年明月的作品《明朝那些事儿》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下列史实可能出现在这篇作品中的是(  )
A.废丞相、创内阁 B.设立军机处
C.修建避暑山庄 D.可以看到京剧表演
2.(2016八下·洞头期中)著名学者余秋雨在谈到中西文化时这样说:“当欧洲行将走出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步入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与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光亮和崛起时,中国却步入了文化专制登峰造极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问题
(1)以下史实最能体现当时这种文化专制的是(  )
A.独尊儒术 B.创设科举制
C.焚书坑儒 D.《四库全书》的编撰
(2)明清的文化专制遭到当时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批判,主要代表人物有(  )
①黄宗羲 ②徐光启 ③ 李贽 ④孟德斯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3.(2016八下·洞头期中)1793年英国公使马戛尔尼曾两次觐见乾隆皇帝。此后他扬言,“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 马戛尔尼何以透过乾隆盛世辉煌的表象发出如此预言?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问题。
(1)这段话反映出清朝前期(鸦片战争前)历史的阶段特征是(  )
A.帝国的繁盛 B.农耕文明的繁盛
C.近代前夜的危机 D.近代的曙光
(2)造成“破败不堪”局面的原因是清朝统治者(  )
①加强专制统治 ②推行文化专制 ③强调工商皆本 ④实行闭关锁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是指清初以来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是(  )
①努尔哈赤 ② 康熙 ③雍正 ④乾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英国公使马戛尔尼所指的“近150年间”西方社会先后经历哪些变革(  )
①文艺复兴 ②科学革命 ③启蒙运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6八下·洞头期中)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第一次由相互隔离、孤立的状态逐渐走向一个整体。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沿着谁开辟的航线可以一览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风光(  )
A.迪亚士船队 B.麦哲伦船队
C.达·伽马船队 D.哥伦布船队
5.(2016八下·洞头期中)李东同学在复习课上将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你认为这个主题的名称应该定位(  )
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新航路的开辟 D.冲破思想的牢笼
6.(2016八下·洞头期中)“在那个距今两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与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巨地打了八年,最终赢得独立。”——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这段话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法国大革命
二、非选择题
7.(2016八下·洞头期中)【论从史出】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选项 史实 推论
范例 西北设置伊犁将军 加强新疆与中央的联系,巩固边防。
A 改土归流    
B    
是中国古代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C    
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我国东南沿海。
D    
加强清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8.(2016八下·洞头期中)探讨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近代中国落伍就是在国人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下,悄悄的走向没落。品味、思索这段历史的意义在于以史为镜、知古预今,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
材料一:马戛尔尼来了,不远万里,带着希望漂洋过海而来,马戛尔尼走了,带着万分的沮丧黯然而去。因为乾隆帝拒绝了英使的要求。因为他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也使中国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扩大经济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前进的历史机遇。
材料二:康熙视察书苏州之后认为,当地从事农业的人少,从事工商业的人多,他敦促当地官员努力纠正这种社会现象。雍正帝多次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统治者的这种认识使中国失去社会转型的大好时机,沿着农耕文明的轨道缓慢前行。
材料三:为巩固统治,清统治者采取各种手段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培养忠于皇帝的奴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技在晚明短暂辉煌后,走向没落,被西方彻底拉开了距离。
(1)材料中乾隆帝拒绝的底气是他开创了一个盛世,史称什么?反映统治者什么心态?推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2)材料中反映清初统治者推行什么政策?农耕文明经济特点是什么?
(3)清思想文化专制表现在哪些方面?被后世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的晚明科学家是谁?
9.(2016八下·洞头期中)某班同学以“近代欧洲的崛起”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研究主题:近代欧洲崛起的时代大背景】
15,16世纪,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一些欧洲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探索连通世界的新航路,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欧洲历史由此翻开了新篇章。
14世纪至18世纪末,欧洲经历了思想文化和科学的深刻变革,是欧洲崛起的新时代。人们仿佛冲破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
【第二小组研究主题:近代欧洲的崛起——新体制的创立】
经济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从精神上动摇了专制统治。17,18世纪,英法先后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建立起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欧洲文明进入新的篇章。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材料二: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几年后,这位伟人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1)新航路的开辟为近代欧洲崛起发挥了哪些作用。
(2)请问“思想的牢笼”指的什么?进入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是?
(3)在这个新时代中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的是?
(4)材料一出自英国的什么文献?它的颁布有何意义?
(5)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他的立法才能表现及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重大史实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废丞相、创内阁,所以A符合题意;设立军机处、修建承德避暑山庄、京剧的诞生,这些都发生在清朝,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重大史实的识记。
2.【答案】(1)D
(2)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文化专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方“步入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与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光亮和崛起时”,中国正处于明清时期。独尊儒术发生在汉代,创设科举制在隋朝,焚书坑儒在秦朝,《四库全书》的编撰在清朝,所以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择D。
(2)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的文化专制遭到当时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批判,主要代表人物有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所以①③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文化的了解。
3.【答案】(1)C
(2)B
(3)D
(4)D
【知识点】明清帝国的兴替;启蒙运动;近代前夜危机;科学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前历史阶段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说明近代前夜的危机。故选择C。
(2)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前夜危机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错误,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而强调工商皆本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不会造成危机。故选择B。
(3)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统治者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努尔哈赤是后金的创建者,不是清初的统治者,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4)本题考查的是西方历史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150年间西方社会先后经历科学革命、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前夜危机和西方历史发展的了解。
4.【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沿着麦哲伦船队开辟的航线可以一览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风光,因麦哲伦船队第一个完成了环球航行。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了解。
5.【答案】B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统治,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了解。
6.【答案】C
【知识点】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200多年前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并获得独立的国家是美国,1775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持续时间为8年。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的了解。
7.【答案】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联系;设立军机处;设置台湾府;设置驻藏大臣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土归流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联系;设立军机处,是中国古代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我国东南沿海;设置驻藏大臣,加强清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了解。
8.【答案】(1)盛世:乾隆盛世;心态:夜郎自大或骄傲自满;对外政策:闭关锁国。
(2)政策:重农抑商。特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文化专制文字狱、八股取士;科学家徐光启。
【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乾隆帝拒绝马嘎尔尼的底气是他开创了一个盛世,史称乾隆盛世。这也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夜郎自大或骄傲自满的心态。乾隆皇帝在位时对外严格执行闭关锁国政策。
(2)本题考查的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初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农耕文明经济特点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本题考查的是清朝文化专制和晚明科学家徐光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思想文化专制表现在文字狱、八股取士。被后世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的晚明科学家是徐光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清朝文化专制和晚明科学家徐光启的了解。
9.【答案】(1)作用:资本的积累、(海外)市场的拓展等。
(2)“思想的牢笼”宗教(天主教、基督教)神学统治,诗人:但丁。
(3)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的是启蒙运动。
(4)文献《权利法案》,意义限制王权,确立君主立宪制。
(5)“人物”:拿破仑;立法才能表现:颁布《拿破仑法典》;作用:清除封建法规,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战国。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各国商人奔波于各大洲,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2)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思想的牢笼”是指宗教(天主教、基督教)神学统治;进入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是但丁。
(3)本题考查的是启蒙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为即将到来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的基础。
(4)本题考查的是《权利法案》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出自文献《权利法案》。《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和控制议会的权力,使议会超过国王的权力,从而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了的严格制约,逐渐“统而不治”。《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使英国建立起了以君主立宪制为政体的资产阶级专政国家。
(5)本题考查的是拿破仑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人物”是指拿破仑;拿破仑颁布了《拿破仑法典》,清除封建法规,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贡献的了解。
1 / 1浙江省台州市洞头县六校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中联考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2016八下·洞头期中)当年明月的作品《明朝那些事儿》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下列史实可能出现在这篇作品中的是(  )
A.废丞相、创内阁 B.设立军机处
C.修建避暑山庄 D.可以看到京剧表演
【答案】A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重大史实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废丞相、创内阁,所以A符合题意;设立军机处、修建承德避暑山庄、京剧的诞生,这些都发生在清朝,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重大史实的识记。
2.(2016八下·洞头期中)著名学者余秋雨在谈到中西文化时这样说:“当欧洲行将走出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步入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与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光亮和崛起时,中国却步入了文化专制登峰造极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问题
(1)以下史实最能体现当时这种文化专制的是(  )
A.独尊儒术 B.创设科举制
C.焚书坑儒 D.《四库全书》的编撰
(2)明清的文化专制遭到当时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批判,主要代表人物有(  )
①黄宗羲 ②徐光启 ③ 李贽 ④孟德斯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1)D
(2)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文化专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方“步入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与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光亮和崛起时”,中国正处于明清时期。独尊儒术发生在汉代,创设科举制在隋朝,焚书坑儒在秦朝,《四库全书》的编撰在清朝,所以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择D。
(2)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的文化专制遭到当时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批判,主要代表人物有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所以①③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文化的了解。
3.(2016八下·洞头期中)1793年英国公使马戛尔尼曾两次觐见乾隆皇帝。此后他扬言,“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 马戛尔尼何以透过乾隆盛世辉煌的表象发出如此预言?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问题。
(1)这段话反映出清朝前期(鸦片战争前)历史的阶段特征是(  )
A.帝国的繁盛 B.农耕文明的繁盛
C.近代前夜的危机 D.近代的曙光
(2)造成“破败不堪”局面的原因是清朝统治者(  )
①加强专制统治 ②推行文化专制 ③强调工商皆本 ④实行闭关锁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是指清初以来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是(  )
①努尔哈赤 ② 康熙 ③雍正 ④乾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英国公使马戛尔尼所指的“近150年间”西方社会先后经历哪些变革(  )
①文艺复兴 ②科学革命 ③启蒙运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C
(2)B
(3)D
(4)D
【知识点】明清帝国的兴替;启蒙运动;近代前夜危机;科学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前历史阶段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说明近代前夜的危机。故选择C。
(2)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前夜危机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错误,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而强调工商皆本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不会造成危机。故选择B。
(3)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统治者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努尔哈赤是后金的创建者,不是清初的统治者,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4)本题考查的是西方历史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150年间西方社会先后经历科学革命、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前夜危机和西方历史发展的了解。
4.(2016八下·洞头期中)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第一次由相互隔离、孤立的状态逐渐走向一个整体。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沿着谁开辟的航线可以一览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风光(  )
A.迪亚士船队 B.麦哲伦船队
C.达·伽马船队 D.哥伦布船队
【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沿着麦哲伦船队开辟的航线可以一览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风光,因麦哲伦船队第一个完成了环球航行。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了解。
5.(2016八下·洞头期中)李东同学在复习课上将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你认为这个主题的名称应该定位(  )
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新航路的开辟 D.冲破思想的牢笼
【答案】B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统治,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了解。
6.(2016八下·洞头期中)“在那个距今两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与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巨地打了八年,最终赢得独立。”——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这段话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法国大革命
【答案】C
【知识点】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200多年前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并获得独立的国家是美国,1775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持续时间为8年。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的了解。
二、非选择题
7.(2016八下·洞头期中)【论从史出】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选项 史实 推论
范例 西北设置伊犁将军 加强新疆与中央的联系,巩固边防。
A 改土归流    
B    
是中国古代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C    
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我国东南沿海。
D    
加强清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答案】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联系;设立军机处;设置台湾府;设置驻藏大臣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土归流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联系;设立军机处,是中国古代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我国东南沿海;设置驻藏大臣,加强清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了解。
8.(2016八下·洞头期中)探讨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近代中国落伍就是在国人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下,悄悄的走向没落。品味、思索这段历史的意义在于以史为镜、知古预今,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
材料一:马戛尔尼来了,不远万里,带着希望漂洋过海而来,马戛尔尼走了,带着万分的沮丧黯然而去。因为乾隆帝拒绝了英使的要求。因为他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也使中国失去了一次了解世界、扩大经济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前进的历史机遇。
材料二:康熙视察书苏州之后认为,当地从事农业的人少,从事工商业的人多,他敦促当地官员努力纠正这种社会现象。雍正帝多次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统治者的这种认识使中国失去社会转型的大好时机,沿着农耕文明的轨道缓慢前行。
材料三:为巩固统治,清统治者采取各种手段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培养忠于皇帝的奴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技在晚明短暂辉煌后,走向没落,被西方彻底拉开了距离。
(1)材料中乾隆帝拒绝的底气是他开创了一个盛世,史称什么?反映统治者什么心态?推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2)材料中反映清初统治者推行什么政策?农耕文明经济特点是什么?
(3)清思想文化专制表现在哪些方面?被后世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的晚明科学家是谁?
【答案】(1)盛世:乾隆盛世;心态:夜郎自大或骄傲自满;对外政策:闭关锁国。
(2)政策:重农抑商。特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文化专制文字狱、八股取士;科学家徐光启。
【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乾隆帝拒绝马嘎尔尼的底气是他开创了一个盛世,史称乾隆盛世。这也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夜郎自大或骄傲自满的心态。乾隆皇帝在位时对外严格执行闭关锁国政策。
(2)本题考查的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初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农耕文明经济特点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本题考查的是清朝文化专制和晚明科学家徐光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思想文化专制表现在文字狱、八股取士。被后世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的晚明科学家是徐光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清朝文化专制和晚明科学家徐光启的了解。
9.(2016八下·洞头期中)某班同学以“近代欧洲的崛起”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研究主题:近代欧洲崛起的时代大背景】
15,16世纪,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一些欧洲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探索连通世界的新航路,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欧洲历史由此翻开了新篇章。
14世纪至18世纪末,欧洲经历了思想文化和科学的深刻变革,是欧洲崛起的新时代。人们仿佛冲破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
【第二小组研究主题:近代欧洲的崛起——新体制的创立】
经济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从精神上动摇了专制统治。17,18世纪,英法先后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建立起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欧洲文明进入新的篇章。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材料二: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几年后,这位伟人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1)新航路的开辟为近代欧洲崛起发挥了哪些作用。
(2)请问“思想的牢笼”指的什么?进入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是?
(3)在这个新时代中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的是?
(4)材料一出自英国的什么文献?它的颁布有何意义?
(5)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他的立法才能表现及作用?
【答案】(1)作用:资本的积累、(海外)市场的拓展等。
(2)“思想的牢笼”宗教(天主教、基督教)神学统治,诗人:但丁。
(3)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的是启蒙运动。
(4)文献《权利法案》,意义限制王权,确立君主立宪制。
(5)“人物”:拿破仑;立法才能表现:颁布《拿破仑法典》;作用:清除封建法规,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战国。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各国商人奔波于各大洲,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2)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思想的牢笼”是指宗教(天主教、基督教)神学统治;进入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是但丁。
(3)本题考查的是启蒙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为即将到来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的基础。
(4)本题考查的是《权利法案》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出自文献《权利法案》。《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和控制议会的权力,使议会超过国王的权力,从而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了的严格制约,逐渐“统而不治”。《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使英国建立起了以君主立宪制为政体的资产阶级专政国家。
(5)本题考查的是拿破仑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人物”是指拿破仑;拿破仑颁布了《拿破仑法典》,清除封建法规,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贡献的了解。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