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

资源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
一、选择题
1.图中长方形代表亚欧大陆,圆形代表中国,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的是(  )
A.A B.B C.C D.D
2.一位同学在假期旅游后写了一首记游诗:“自古农耕水土流,到处万壑与干沟。窑洞之中忆革命,听唱一曲信天游。”据此判断,他旅游的地方属于(  )
A.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3.下列信息资料中属于黄河的有(  )
①源地巴颜喀拉山 ②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③“塞上江南”④虎跳峡⑤地上河⑥壶口瀑布
A.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⑥
4.小华利用暑假去某地旅游,当地的导游唱起了“请到天涯海角来……柑橘红了叫人乐,芒果黄了叫爱,芭蕉熟了任你摘,菠萝大了任人采”的歌曲。小华从歌词中知道了当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极地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5.(2016七下·杭州期中)成语“得陇望蜀”和“秦晋之好”包含了哪几个省区的简称(  )
A.贵州省和云南省、陕西省和山东省
B.甘肃省和陕西省、河北省和四川省
C.海南省和广东省、河北省和山西省
D.甘肃省和四川省、陕西省和山西省
6.下列关于北方地区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三省全部 B.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C.甘肃、宁夏的全部 D.江苏、安徽两省的大部分
7.下列农业生产方式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在半干旱地区开垦草原,种植粮食
B.在地势低洼的南方地区,挖池养鱼,鱼塘周围种植果树
C.在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区植树种草
D.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耕作业
8.“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形容的是(  )
A.长江下游的景观 B.黄河下游的景观
C.海河中游的景观 D.黑河下游的景观
9.这里有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胆怯的羚羊,湛蓝的天空,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是下列哪一地区的写照(  )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2)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言,该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太阳辐射强 B.日照时间长
C.森林、草原茂密 D.低温、缺氧、地势崎岖
10.(2016七下·杭州期中)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示意图, 图中甲省的简称是(  )
A.贵或黔 B.云或滇 C.甘或陇 D.陕或秦
11.“山无不洞,洞无不奇,彝族和苗族青年男女聚会在石林间、山洞间,伴着明快的芦笙,联袂把臂,翩翩起舞”描绘的是(  )
A.准噶尔盆地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
12.(2016七下·杭州期中)下面是小明同学摘录的四张地理知识卡片,其中卡片内容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一次,小敏看到一副对联,上联是长夏无冬海南岛,下联是冬长夏短黑龙江。请你给这副对联加一个合适的横批(  )
A.四季如春 B.源远流长 C.历史悠久 D.幅员辽阔
14.中国地域辽阔,气候万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B.我国南北跨度很大,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C.我国地形种类多样,平原面积比例大
D.我国气候差异显著,温带季风气候对浙江省影响大
15.台湾岛物产富饶,是我国的“宝岛”。下列从下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有(  )
①地势东高西低 ②台北1月均温在0℃以下
③纬度低 ④平原地区适合种植水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2016七下·杭州期中)下列描述中,表示北方地区的是(  )
A.四季有花常见雨 B.旱地麦浪泛金黄
C.大漠黄沙驼铃响 D.青稞美酒锅庄舞
17.下列盆地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18.我国蒙古族的牧民每年举办的盛大的娱乐活动是(  )
A.渔民节 B.水上木偶戏 C.那达慕大会 D.御耕节
19.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的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水乡——华北平原 B.茶园——长白山脉
C.林海雪原——大兴安岭 D.沙滩椰林——西双版纳
二、非选择题
20.连线题。
(1)将下列地理名称与其特点连线。
①四川盆地    A.独特高原文化,如信天游、腰鼓
②珠江三角洲   B.畜牧业基地
③内蒙古高原   C.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产区
④黄土高原    D.粮食、蔗糖、淡水鱼、亚热带水果基地
(2)将下列城市与其特点连线。
①乌鲁木齐   A.拥有“新中国政治生活的心脏”
②上海    B.“日光城”
③北京    C.“开天辟地之门户”
④拉萨    D.“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3)将下列省区与其行政中心连线。
①广西壮族自治区   A.兰州
②辽宁省    B.济南
③山东省    C.沈阳
④甘肃省    D.南宁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就有“鱼米之乡”之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材料三:东北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
(1)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   。(至少一个)
(2)比较东北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下表。
地区 耕地类型 人们主食 传统运输 传统民居
东北地区 ①    面食 ③    ④   
“长三角”地区 水田为主 ②    水路为主 屋顶坡度较大
(3)国家有计划地将“北大仓”变成“北大荒”,以保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措施有 。
A.退林还耕 B.扩大耕地面积
C.大力发展家具制造业 D.建立自然保护区
(4)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与东北地区相比,它最大的自然优势是   。如果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把长江比作“箭”,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作为“箭”的长江,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
22.星期天,小叶来到嘉兴的舅舅家,发现舅舅家用的是天然气。他回到学校后找出一张我国西气东输的线路图研究了起来。
(1)西气东输工程西起   ,东到   。(填省级行政单位全称)
(2)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甲   (盆地),乙    (高原),丙    (平原)。
(3)图中山脉A是   ,B是   。
(4)西气东输工程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在资源分布上存在什么问题
23.观察“中国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山脉名称:①   ,②   。
(2)③是   高原,④是   盆地。
(3)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平原是    。
(4)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疆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地理位置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所以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地理位置的识记。
2.【答案】C
【知识点】黄土高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到处万壑与干沟。窑洞之中忆革命,听唱一曲信天游”可以看出“万壑”、“千沟”、“窑洞”、“信天游”等关键词,都与黄土高原概况相符。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当地人的传统民居是窑洞,文化特色是信天游,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土高原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和对材料分析理解能力。
3.【答案】B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三峡,虎跳峡位于云南,两者都与黄河无关。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河地理事物的识记。
4.【答案】B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海南岛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涯海角”位于我国的海南岛,芒果、芭蕉、菠萝都是热带水果。海南岛的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海南岛气候的了解。
5.【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陇是甘肃的简称,蜀是四川的简称,秦是陕西的简称,晋是山西的简称。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识记。
6.【答案】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方地区范围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是我国的北方地区。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北方地区范围的识记。
7.【答案】A
【知识点】交流与互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因地制宜原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半干旱地区开垦草原最适宜的是进行放牧,所以A的做法不适宜。故选择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因地制宜原则的理解。
8.【答案】B
【知识点】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
【解析】【分析】“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这种现象指的是河堤高于两岸的地势,形成“地上河”的景观,这种现象出现在黄河下游。故选择B。
【点评】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从中游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河床比两边的地面高出许多,所以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说法。
9.【答案】(1)A
(2)D
【知识点】青藏牧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青藏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分析材料“成群的牦牛,胆怯的羚羊,湛蓝的天空,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可知,这是我国的青藏地区。故选择A。
(2)本题考查的是青藏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属于高原山地气候,终年低温,分旱雨两季,具有高寒、缺氧、低气压等高原环境特点,严重限制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自然人文环境的理解。
10.【答案】B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长江流经省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依次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等11省区市,所以甲为滇,即云南。云南的另一个简称为云。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江流经省区的识记。
11.【答案】D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云贵高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云贵高原地势崎岖不平,石林广布,材料中“石林间、山洞间”与之相符,同时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少数民族。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云贵高原自然人文环境的理解。
12.【答案】B
【知识点】珠江三角洲;东北三省;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形区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小兴安岭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是我国著名的红松之乡;②信天游、安塞腰鼓、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文化,变脸是巴蜀文化的表现;③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的著名的侨乡,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蔗糖基地、淡水鱼基地和亚热带水果基地;④都江堰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和灌溉工程,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没有发电的作用,所以②④有误。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重要地形区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
13.【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疆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辽阔疆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考查我给疆域辽阔。中国幅员辽阔,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我国领土南至南沙群岛南缘,北到黑龙江,西达帕米尔高原,东抵乌苏里江。根据对联可以看出我国南北跨纬度较大,说明我国幅员辽阔。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辽阔疆域影响的理解。
14.【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疆域;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域范围和自然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所以A正确;我国南北跨度很大,地跨热带、温带,所以B错误;我国地形种类多;样,山地面积比例大,所以C错误;我国气候差异显著,亚热带季风气候对浙江省影响大,所以D错误。故选择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域范围和自然环境识记。
15.【答案】C
【知识点】台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台湾岛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中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台北1月均温在0℃以上,所以②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的判读理解能力。
16.【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方降水较少,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等,所以B符合题意。A是我国南方的景观;C是我国西北沙漠的景观;D是我国青藏地区的景观。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北方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了解。
17.【答案】C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范围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范围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范围的识记。
18.【答案】C
【知识点】内蒙古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蒙古族娱乐活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最盛大的娱乐活动,在每年七八月草丰畜肥时举行,会上有赛马、摔跤、射箭等比赛项目。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蒙古族娱乐活动的识记。
19.【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东北三省;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形区自然人文景观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乡在太湖流域,所以A错误;茶园在我国南方地区,所以B错误;大兴安岭有林海雪原,所以C正确;沙滩椰林在海南岛,所以D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是我国重要地形区自然人文景观的识记。
20.【答案】(1)①—C;②—D;③—B;④—A
(2)①—C;②—D;③—A;④—B
(3)①—D;②—C;③—B;④—A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地势和地形;北京;上海;拉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形区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盆地是我国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产区;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的粮食、蔗糖、淡水鱼、亚热带水果基地;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的畜牧业基地;黄土高原独特高原文化,如信天游、腰鼓。
(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乌鲁木齐被誉为“开天辟地之门户”;上海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北京拥有“新中国政治生活的心脏”;拉萨被誉为“日光城”。
(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省区省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省会是南宁,辽宁省是沈阳市,山东省是济南,甘肃省是兰州。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地形区自然人文特征、重要城市自然人文特征和我国各省区省会的识记。
21.【答案】(1)示例: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①旱地为主;②米饭;③陆路为主;④屋顶坡度较小
(3)D
(4)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长江为其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路交通条件等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是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运输方式以陆路为主,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当地人的主食是米饭(水稻)。
(3)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有计划地将“北大仓”变成“北大荒”,以保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退林还耕、扩大耕地面积、大力发展家具制造业都会破坏当地自然环境,对保护湿地不利。故选择D。
(4)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与东北地区相比,它最大的自然优势是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如果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把长江比作“箭”,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作为“箭”的长江,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长江为其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路交通条件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理解。
22.【答案】(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海市
(2)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3)天山山脉;昆仑山脉
(4)说明我国西部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东部地区则相对贫乏,也说明东部地区对石油、天然气的使用需求量较大。
【知识点】交流与互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西气东输工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到上海市。
(2)本题考查的是西气东输工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甲塔里木盆地,乙 黄土高原,丙长江中下游平原。
(3)本题考查的是新疆重要地形区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是天山山脉,B是昆仑山脉。
(4)本题考查的是东西部交流与互补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气东输工程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西部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东部地区则相对贫乏,也说明东部地区对石油、天然气的使用需求量较大。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西气东输工程的理解。
23.【答案】(1)昆仑山脉;太行山脉
(2)云贵;准噶尔
(3)东北平原
(4)略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形区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为昆仑山脉,②太行山脉。
(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形区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③为云贵高原;④为准噶尔盆地。
(3)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平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平原是东北平原。
(4)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重要地形区分布的识记。
1 / 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
一、选择题
1.图中长方形代表亚欧大陆,圆形代表中国,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疆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地理位置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所以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地理位置的识记。
2.一位同学在假期旅游后写了一首记游诗:“自古农耕水土流,到处万壑与干沟。窑洞之中忆革命,听唱一曲信天游。”据此判断,他旅游的地方属于(  )
A.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答案】C
【知识点】黄土高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到处万壑与干沟。窑洞之中忆革命,听唱一曲信天游”可以看出“万壑”、“千沟”、“窑洞”、“信天游”等关键词,都与黄土高原概况相符。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当地人的传统民居是窑洞,文化特色是信天游,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土高原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和对材料分析理解能力。
3.下列信息资料中属于黄河的有(  )
①源地巴颜喀拉山 ②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③“塞上江南”④虎跳峡⑤地上河⑥壶口瀑布
A.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⑥
【答案】B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三峡,虎跳峡位于云南,两者都与黄河无关。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河地理事物的识记。
4.小华利用暑假去某地旅游,当地的导游唱起了“请到天涯海角来……柑橘红了叫人乐,芒果黄了叫爱,芭蕉熟了任你摘,菠萝大了任人采”的歌曲。小华从歌词中知道了当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极地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答案】B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海南岛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涯海角”位于我国的海南岛,芒果、芭蕉、菠萝都是热带水果。海南岛的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海南岛气候的了解。
5.(2016七下·杭州期中)成语“得陇望蜀”和“秦晋之好”包含了哪几个省区的简称(  )
A.贵州省和云南省、陕西省和山东省
B.甘肃省和陕西省、河北省和四川省
C.海南省和广东省、河北省和山西省
D.甘肃省和四川省、陕西省和山西省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陇是甘肃的简称,蜀是四川的简称,秦是陕西的简称,晋是山西的简称。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识记。
6.下列关于北方地区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三省全部 B.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C.甘肃、宁夏的全部 D.江苏、安徽两省的大部分
【答案】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方地区范围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是我国的北方地区。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北方地区范围的识记。
7.下列农业生产方式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在半干旱地区开垦草原,种植粮食
B.在地势低洼的南方地区,挖池养鱼,鱼塘周围种植果树
C.在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区植树种草
D.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耕作业
【答案】A
【知识点】交流与互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因地制宜原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半干旱地区开垦草原最适宜的是进行放牧,所以A的做法不适宜。故选择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因地制宜原则的理解。
8.“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形容的是(  )
A.长江下游的景观 B.黄河下游的景观
C.海河中游的景观 D.黑河下游的景观
【答案】B
【知识点】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
【解析】【分析】“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这种现象指的是河堤高于两岸的地势,形成“地上河”的景观,这种现象出现在黄河下游。故选择B。
【点评】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从中游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河床比两边的地面高出许多,所以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说法。
9.这里有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胆怯的羚羊,湛蓝的天空,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是下列哪一地区的写照(  )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2)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言,该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太阳辐射强 B.日照时间长
C.森林、草原茂密 D.低温、缺氧、地势崎岖
【答案】(1)A
(2)D
【知识点】青藏牧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青藏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分析材料“成群的牦牛,胆怯的羚羊,湛蓝的天空,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可知,这是我国的青藏地区。故选择A。
(2)本题考查的是青藏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属于高原山地气候,终年低温,分旱雨两季,具有高寒、缺氧、低气压等高原环境特点,严重限制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自然人文环境的理解。
10.(2016七下·杭州期中)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示意图, 图中甲省的简称是(  )
A.贵或黔 B.云或滇 C.甘或陇 D.陕或秦
【答案】B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长江流经省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依次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等11省区市,所以甲为滇,即云南。云南的另一个简称为云。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江流经省区的识记。
11.“山无不洞,洞无不奇,彝族和苗族青年男女聚会在石林间、山洞间,伴着明快的芦笙,联袂把臂,翩翩起舞”描绘的是(  )
A.准噶尔盆地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
【答案】D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云贵高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云贵高原地势崎岖不平,石林广布,材料中“石林间、山洞间”与之相符,同时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少数民族。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云贵高原自然人文环境的理解。
12.(2016七下·杭州期中)下面是小明同学摘录的四张地理知识卡片,其中卡片内容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珠江三角洲;东北三省;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形区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小兴安岭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是我国著名的红松之乡;②信天游、安塞腰鼓、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文化,变脸是巴蜀文化的表现;③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的著名的侨乡,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蔗糖基地、淡水鱼基地和亚热带水果基地;④都江堰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和灌溉工程,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没有发电的作用,所以②④有误。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重要地形区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
13.一次,小敏看到一副对联,上联是长夏无冬海南岛,下联是冬长夏短黑龙江。请你给这副对联加一个合适的横批(  )
A.四季如春 B.源远流长 C.历史悠久 D.幅员辽阔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疆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辽阔疆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考查我给疆域辽阔。中国幅员辽阔,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我国领土南至南沙群岛南缘,北到黑龙江,西达帕米尔高原,东抵乌苏里江。根据对联可以看出我国南北跨纬度较大,说明我国幅员辽阔。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辽阔疆域影响的理解。
14.中国地域辽阔,气候万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B.我国南北跨度很大,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C.我国地形种类多样,平原面积比例大
D.我国气候差异显著,温带季风气候对浙江省影响大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疆域;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域范围和自然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所以A正确;我国南北跨度很大,地跨热带、温带,所以B错误;我国地形种类多;样,山地面积比例大,所以C错误;我国气候差异显著,亚热带季风气候对浙江省影响大,所以D错误。故选择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域范围和自然环境识记。
15.台湾岛物产富饶,是我国的“宝岛”。下列从下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有(  )
①地势东高西低 ②台北1月均温在0℃以下
③纬度低 ④平原地区适合种植水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台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台湾岛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中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台北1月均温在0℃以上,所以②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的判读理解能力。
16.(2016七下·杭州期中)下列描述中,表示北方地区的是(  )
A.四季有花常见雨 B.旱地麦浪泛金黄
C.大漠黄沙驼铃响 D.青稞美酒锅庄舞
【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方降水较少,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等,所以B符合题意。A是我国南方的景观;C是我国西北沙漠的景观;D是我国青藏地区的景观。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北方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了解。
17.下列盆地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答案】C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范围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范围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范围的识记。
18.我国蒙古族的牧民每年举办的盛大的娱乐活动是(  )
A.渔民节 B.水上木偶戏 C.那达慕大会 D.御耕节
【答案】C
【知识点】内蒙古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蒙古族娱乐活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最盛大的娱乐活动,在每年七八月草丰畜肥时举行,会上有赛马、摔跤、射箭等比赛项目。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蒙古族娱乐活动的识记。
19.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的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水乡——华北平原 B.茶园——长白山脉
C.林海雪原——大兴安岭 D.沙滩椰林——西双版纳
【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东北三省;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形区自然人文景观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乡在太湖流域,所以A错误;茶园在我国南方地区,所以B错误;大兴安岭有林海雪原,所以C正确;沙滩椰林在海南岛,所以D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是我国重要地形区自然人文景观的识记。
二、非选择题
20.连线题。
(1)将下列地理名称与其特点连线。
①四川盆地    A.独特高原文化,如信天游、腰鼓
②珠江三角洲   B.畜牧业基地
③内蒙古高原   C.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产区
④黄土高原    D.粮食、蔗糖、淡水鱼、亚热带水果基地
(2)将下列城市与其特点连线。
①乌鲁木齐   A.拥有“新中国政治生活的心脏”
②上海    B.“日光城”
③北京    C.“开天辟地之门户”
④拉萨    D.“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3)将下列省区与其行政中心连线。
①广西壮族自治区   A.兰州
②辽宁省    B.济南
③山东省    C.沈阳
④甘肃省    D.南宁
【答案】(1)①—C;②—D;③—B;④—A
(2)①—C;②—D;③—A;④—B
(3)①—D;②—C;③—B;④—A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地势和地形;北京;上海;拉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形区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盆地是我国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产区;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的粮食、蔗糖、淡水鱼、亚热带水果基地;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的畜牧业基地;黄土高原独特高原文化,如信天游、腰鼓。
(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乌鲁木齐被誉为“开天辟地之门户”;上海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北京拥有“新中国政治生活的心脏”;拉萨被誉为“日光城”。
(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省区省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省会是南宁,辽宁省是沈阳市,山东省是济南,甘肃省是兰州。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地形区自然人文特征、重要城市自然人文特征和我国各省区省会的识记。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就有“鱼米之乡”之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材料三:东北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
(1)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   。(至少一个)
(2)比较东北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下表。
地区 耕地类型 人们主食 传统运输 传统民居
东北地区 ①    面食 ③    ④   
“长三角”地区 水田为主 ②    水路为主 屋顶坡度较大
(3)国家有计划地将“北大仓”变成“北大荒”,以保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措施有 。
A.退林还耕 B.扩大耕地面积
C.大力发展家具制造业 D.建立自然保护区
(4)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与东北地区相比,它最大的自然优势是   。如果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把长江比作“箭”,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作为“箭”的长江,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
【答案】(1)示例: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①旱地为主;②米饭;③陆路为主;④屋顶坡度较小
(3)D
(4)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长江为其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路交通条件等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是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运输方式以陆路为主,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当地人的主食是米饭(水稻)。
(3)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有计划地将“北大仓”变成“北大荒”,以保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退林还耕、扩大耕地面积、大力发展家具制造业都会破坏当地自然环境,对保护湿地不利。故选择D。
(4)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与东北地区相比,它最大的自然优势是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如果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把长江比作“箭”,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作为“箭”的长江,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长江为其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路交通条件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理解。
22.星期天,小叶来到嘉兴的舅舅家,发现舅舅家用的是天然气。他回到学校后找出一张我国西气东输的线路图研究了起来。
(1)西气东输工程西起   ,东到   。(填省级行政单位全称)
(2)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甲   (盆地),乙    (高原),丙    (平原)。
(3)图中山脉A是   ,B是   。
(4)西气东输工程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在资源分布上存在什么问题
【答案】(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海市
(2)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3)天山山脉;昆仑山脉
(4)说明我国西部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东部地区则相对贫乏,也说明东部地区对石油、天然气的使用需求量较大。
【知识点】交流与互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西气东输工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到上海市。
(2)本题考查的是西气东输工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甲塔里木盆地,乙 黄土高原,丙长江中下游平原。
(3)本题考查的是新疆重要地形区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是天山山脉,B是昆仑山脉。
(4)本题考查的是东西部交流与互补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气东输工程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西部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东部地区则相对贫乏,也说明东部地区对石油、天然气的使用需求量较大。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西气东输工程的理解。
23.观察“中国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山脉名称:①   ,②   。
(2)③是   高原,④是   盆地。
(3)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平原是    。
(4)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答案】(1)昆仑山脉;太行山脉
(2)云贵;准噶尔
(3)东北平原
(4)略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形区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为昆仑山脉,②太行山脉。
(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形区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③为云贵高原;④为准噶尔盆地。
(3)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平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平原是东北平原。
(4)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重要地形区分布的识记。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