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6年浙江省历史与社会中考宁波卷一、选择题1.(2016·宁波)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推动了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读图回答问题。(1)长江经济带作为连接沿海经济带和西部地区的纽带,其最主要的优势是( )A.湿润的气候 B.发达的内河航运C.肥沃的土壤 D.丰富的矿产资源(2)下列对长江沿岸城市描述正确的是( )A.重庆属于青藏地区 B.上海地处第一阶梯C.武汉位于长江下游地区 D.图中的直辖市均位于季风区【答案】(1)B(2)D【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该题是一道以长江经济带为背景、综合性较强的地理题目。长江经济带就是以长江为纽带把东中西连接起来,所以它最主要的优势是内河航运发达、交通便利。故选择B。(2)本题考查的是长江沿岸城市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要结合图,对每个选项逐一分析、排除。重庆属于中国的南方地区,不是青藏地区,选项A错;上海属于我国的第三阶梯,B也错。武汉位于长江的中游,C也错。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江流域自然人文特征的理解。2.(2016·宁波)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主张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A.“无为” B.“仁”C.“法与时移” D.“兼爱”、“非攻”【答案】B【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学派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无为”是道家学派的主张,“法与时移”是法家学派的主张,“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的主张,所以ACD错误;“仁”是儒家学派的核心主张,所以B正确。故选择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诸子百家学说的识记。3.(2016·宁波)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理念,并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答案】C【知识点】贞观之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贞观之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李世民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理念,并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故选择C。【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贞观之治的了解。4.(2016·宁波)201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①创办黄埔军校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五四运动 ④创建中华民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初期是由学生发起的,后来工人阶级成为革命的主力军,不是由孙中山领导的。因此③错。故选择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革命事业的了解。5.(2016·宁波)口号与主张蕴涵着时代的特征。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共和 ③抗日救亡 ④民主、科学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答案】A【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有关知识。该题要先根据口号或主张判定是哪个历史事件.再根据时间先后进行排序:①是洋务运动的口号,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②“民主共和”是1911年辛亥革命的主张;③是1937~1945年抗战期间的主张;④是1915年开始的斯文化运动的口号。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了解。6.(2016·宁波)学习历史要关注事件之间的联系。下表各组中两事件之间存在密切历史关联的有( )组别 事件一 事件二① 张骞出使西域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的颁布③ 鸦片战争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大历史事件间关联性的有关知识。张骞出使西域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时间上来看不属于同一时期,不可能有关联;鸦片战争战败后签订的是中英《南京条约》,所以①③均错,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间关联性的理解。二、非选择题7.(2016·宁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5年11月,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的《关于东北亚和平与合作的联合宣言》指出,济州、奈良和宁波为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下图为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分布图。材料二:河姆渡遗址、天一阁藏书楼、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宁波,用独特的文化与世界进行着对话。(1)奈良是哪个国家的城市?济州位于宁波的什么方位?你判断该方位的方法是什么?(2)结合材料,分析宁波当选“东亚文化之都”的有利条件。(3)宁波当选“东亚文化之都”有什么意义?请你为推广宁波文化写一条宣传标语。【答案】(1)日本。东北。一般定向法。(2)宁波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等。(3)有利于促进不同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宁波的文化底蕴;有利于提高宁波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城市品位等。宣传标语符合题意即可得分。如“风雨天一阁,藏尽天下书”等。【知识点】我国的疆域;方向;感受区域的发展【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一般定向法和日本的地理位置的有关知识。分析地图可知,奈良位于日本。根据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济州位于宁波的东北方向。(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分布图”可知,宁波地处沿海,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分析材料“河姆渡遗址、天一阁藏书楼、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可知,宁波的文化底蕴深厚。(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宁波当选“东亚文化之都”有利于促进不同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宁波的文化底蕴;有利于提高宁波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城市品位等。宣传标语符合题意即可,如“风雨天一阁,藏尽天下书”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的识别和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8.(2016·宁波)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活动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三种发明已经改变了全世界的表面和一切事物的状态。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海方面。——培根《新工具》材料二:纵观世界历史,似乎可以认为,过去一万年,人类经历的两次最大变革,一是农业革命,二是工业革命。前者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而后者则开创了过去两个世纪的现代全球文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950年版)材料三: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一方面,造成日本近10万房屋被毁,20多万平民伤亡;另一方面,加速了日本投降。(1)材料一中所说的第二种和第三种发明分别指什么?(2)帕尔默所说的“过去两个世纪”里曾经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这两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各是什么?(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分析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4)从当今时代主题的角度,说说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科学技术。【答案】(1)火药;指南针。(2)蒸汽机的普遍使用;电力的普遍应用。(3)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双重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如果利用不当,也会带来灾难。(4)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利用科学技术保障和平;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知识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和平主题与和平问题【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重大发明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用于战争的重大发明是火药,用于航海的重大发明是指南针。(2)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普遍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电力的普遍应用。(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双重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如果利用不当,也会带来灾难。(4)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技术运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所以我们必须用和平的方式运用科学技术,利用科学技术保障和平;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达重大科技成就影响和两次工业革命的了解,当今世界时代主题的识记,以及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9.(2016·宁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老年抚养比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少儿抚养比是指14岁及以下人口数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图是1980-2030年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趋势示意图。材料二: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1)阅读材料一,指出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这一趋势会加剧什么人口问题?(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合理性。(3)说说我国当前还面临哪些人口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答案】(1)少儿抚养比逐渐下降;老年抚养比逐渐上升;老年抚养比将于2025年后超过少儿抚养比。人口老龄化问题。(2)启动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缓解老龄化趋势,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优化人口结构;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3)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等。措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人口素质等。【知识点】中国人口基本特点【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示意图可知,少儿抚养比逐渐下降;老年抚养比逐渐上升;老年抚养比将于2025年后超过少儿抚养比。这一趋势的加剧,正说明了人口老龄化问题。(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人口问题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可知,我国现阶段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因应人口问题面临的新情况,即使调整人口政策,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启动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缓解老龄化趋势,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优化人口结构;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人口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人口问题有: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等。为此,我们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人口素质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的理解。1 / 12016年浙江省历史与社会中考宁波卷一、选择题1.(2016·宁波)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推动了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读图回答问题。(1)长江经济带作为连接沿海经济带和西部地区的纽带,其最主要的优势是( )A.湿润的气候 B.发达的内河航运C.肥沃的土壤 D.丰富的矿产资源(2)下列对长江沿岸城市描述正确的是( )A.重庆属于青藏地区 B.上海地处第一阶梯C.武汉位于长江下游地区 D.图中的直辖市均位于季风区2.(2016·宁波)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主张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A.“无为” B.“仁”C.“法与时移” D.“兼爱”、“非攻”3.(2016·宁波)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理念,并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4.(2016·宁波)201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①创办黄埔军校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五四运动 ④创建中华民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16·宁波)口号与主张蕴涵着时代的特征。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共和 ③抗日救亡 ④民主、科学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6.(2016·宁波)学习历史要关注事件之间的联系。下表各组中两事件之间存在密切历史关联的有( )组别 事件一 事件二① 张骞出使西域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的颁布③ 鸦片战争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7.(2016·宁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5年11月,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的《关于东北亚和平与合作的联合宣言》指出,济州、奈良和宁波为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下图为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分布图。材料二:河姆渡遗址、天一阁藏书楼、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宁波,用独特的文化与世界进行着对话。(1)奈良是哪个国家的城市?济州位于宁波的什么方位?你判断该方位的方法是什么?(2)结合材料,分析宁波当选“东亚文化之都”的有利条件。(3)宁波当选“东亚文化之都”有什么意义?请你为推广宁波文化写一条宣传标语。8.(2016·宁波)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活动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三种发明已经改变了全世界的表面和一切事物的状态。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海方面。——培根《新工具》材料二:纵观世界历史,似乎可以认为,过去一万年,人类经历的两次最大变革,一是农业革命,二是工业革命。前者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而后者则开创了过去两个世纪的现代全球文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950年版)材料三: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一方面,造成日本近10万房屋被毁,20多万平民伤亡;另一方面,加速了日本投降。(1)材料一中所说的第二种和第三种发明分别指什么?(2)帕尔默所说的“过去两个世纪”里曾经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这两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各是什么?(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分析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4)从当今时代主题的角度,说说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科学技术。9.(2016·宁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老年抚养比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少儿抚养比是指14岁及以下人口数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图是1980-2030年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趋势示意图。材料二: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1)阅读材料一,指出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这一趋势会加剧什么人口问题?(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合理性。(3)说说我国当前还面临哪些人口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B(2)D【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该题是一道以长江经济带为背景、综合性较强的地理题目。长江经济带就是以长江为纽带把东中西连接起来,所以它最主要的优势是内河航运发达、交通便利。故选择B。(2)本题考查的是长江沿岸城市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要结合图,对每个选项逐一分析、排除。重庆属于中国的南方地区,不是青藏地区,选项A错;上海属于我国的第三阶梯,B也错。武汉位于长江的中游,C也错。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江流域自然人文特征的理解。2.【答案】B【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学派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无为”是道家学派的主张,“法与时移”是法家学派的主张,“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的主张,所以ACD错误;“仁”是儒家学派的核心主张,所以B正确。故选择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诸子百家学说的识记。3.【答案】C【知识点】贞观之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贞观之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李世民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理念,并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故选择C。【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贞观之治的了解。4.【答案】B【知识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初期是由学生发起的,后来工人阶级成为革命的主力军,不是由孙中山领导的。因此③错。故选择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革命事业的了解。5.【答案】A【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有关知识。该题要先根据口号或主张判定是哪个历史事件.再根据时间先后进行排序:①是洋务运动的口号,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②“民主共和”是1911年辛亥革命的主张;③是1937~1945年抗战期间的主张;④是1915年开始的斯文化运动的口号。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了解。6.【答案】D【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大历史事件间关联性的有关知识。张骞出使西域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时间上来看不属于同一时期,不可能有关联;鸦片战争战败后签订的是中英《南京条约》,所以①③均错,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间关联性的理解。7.【答案】(1)日本。东北。一般定向法。(2)宁波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等。(3)有利于促进不同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宁波的文化底蕴;有利于提高宁波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城市品位等。宣传标语符合题意即可得分。如“风雨天一阁,藏尽天下书”等。【知识点】我国的疆域;方向;感受区域的发展【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一般定向法和日本的地理位置的有关知识。分析地图可知,奈良位于日本。根据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济州位于宁波的东北方向。(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分布图”可知,宁波地处沿海,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分析材料“河姆渡遗址、天一阁藏书楼、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可知,宁波的文化底蕴深厚。(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宁波当选“东亚文化之都”有利于促进不同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宁波的文化底蕴;有利于提高宁波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城市品位等。宣传标语符合题意即可,如“风雨天一阁,藏尽天下书”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的识别和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8.【答案】(1)火药;指南针。(2)蒸汽机的普遍使用;电力的普遍应用。(3)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双重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如果利用不当,也会带来灾难。(4)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利用科学技术保障和平;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知识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和平主题与和平问题【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重大发明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用于战争的重大发明是火药,用于航海的重大发明是指南针。(2)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普遍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电力的普遍应用。(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双重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如果利用不当,也会带来灾难。(4)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技术运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所以我们必须用和平的方式运用科学技术,利用科学技术保障和平;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达重大科技成就影响和两次工业革命的了解,当今世界时代主题的识记,以及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9.【答案】(1)少儿抚养比逐渐下降;老年抚养比逐渐上升;老年抚养比将于2025年后超过少儿抚养比。人口老龄化问题。(2)启动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缓解老龄化趋势,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优化人口结构;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3)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等。措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人口素质等。【知识点】中国人口基本特点【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示意图可知,少儿抚养比逐渐下降;老年抚养比逐渐上升;老年抚养比将于2025年后超过少儿抚养比。这一趋势的加剧,正说明了人口老龄化问题。(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人口问题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可知,我国现阶段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因应人口问题面临的新情况,即使调整人口政策,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启动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缓解老龄化趋势,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优化人口结构;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人口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人口问题有: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等。为此,我们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人口素质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的理解。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6年浙江省历史与社会中考宁波卷(学生版).docx 2016年浙江省历史与社会中考宁波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