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 课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型 新授课 学习 目标 1、 知道铁、铝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 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 3、 能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关键 金属活动性顺序 知识回顾 ?回顾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共性和个别金属的特性 【课堂导学】: 知识点一.金属和氧气的反应 (1)写出下列金属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现象 化学反应 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 镁在空气中燃烧 铁在氧气中燃烧 铝在空气中生成致密氧化铝保护膜 【思考】: 1、“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在高温下也不与 反应,说明金的 (填“物理”、“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2、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难腐蚀?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 3.镁、铁、金的活泼性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小兰家中收藏一件清末的铝制佛像,该佛像至今保存十分完好。其主要原因(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易被氧化 D.铝易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知识点二、金属和酸发生的反应 【思考】:厨房中盛放醋的容器是什么材料的呢?能用铁或铝吗?你能解释为什么呢? 【实验】:按所给药品完成实验,同时按照实验填写下表。 反应物 反应现象 反应化学方程式 铜与稀盐酸 ? ? 铁和稀盐酸 ? ? 锌和稀盐酸 ? ? 镁和稀盐酸 ? ? 【小结】 从以上四种金属的反应现象,你能得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吗? 。 【练习】 (1)将下列金属与稀盐酸接触,无气泡产生的是( ) A.Fe B.Mg C.Zn D.Cu (2)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单质和盐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 A.CuCl2? B.ZnCl2 C.MgCl2? D.FeCl2 (3)将下列少量物质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有固体剩余的是 ( ) A.铜锌合金 B.铁 C.锌 D.镁 (4)在铁与稀盐酸的反应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丝的质量逐渐减少 B.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少 C.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D.试管中的物质总质量减少 知识点三:置换反应: 【讨论】以上各金属与盐酸的反应,各化学方程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 置换反应的概念 结合金属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及置换反应特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 反应现象 反应化学方程式 镁和硫酸 ? ? 锌和硫酸 ? ? 铁和硫酸 ? ? 【练习】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Zn+H2SO4==ZnSO4+H2↑ B.CO+CuO △ Cu+CO2 C.C+2CuO 高温 2Cu+CO2↑ D.Fe+CuSO4==FeSO4+Cu 知识点四、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思考】:在门把手、水龙头的表面是什么金属?你能解释为什么呢? 【实验】:按所给药品完成实验,同时按照实验填写下表。 反应物 反应现象 反应化学方程式 铝和硫酸铜溶液 ? ? 铜和硫酸铝溶液 ? ? 铜和硝酸银溶液 ? ? 【练习】 1、将洁净的铁丝浸入含有Ag(NO3)2和Zn(NO3)2的电镀废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物质,这层物质是 ( ) A.Ag、Zn B.Ag C.Zn D.Ag、Fe 2、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人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据此推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乙>铜 B铜>甲>乙 C甲>铜>乙 D乙>铜>甲 知识点五、金属活动性顺序 1、(10肇庆市)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汞与硝酸银溶液 B.铜与硝酸镁溶液 C.锌与硫酸亚铁溶液 D.铝与稀盐酸 2、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X、Y和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2)举出符合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三种常见金属(写化学式) ;并写出在Y表面有银析出反应的化学方程 。 3、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 A.Mn + H2SO4 = MnSO4 + H2↑ B.Mg + MnSO4 = MgSO4 + Mn C.Fe + MnSO4 = FeSO4 + Mn D.Mn + CuSO4 = MnSO4 + Cu 4、(10南昌市)向氯化铜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①溶液中有 ZnCl2、CuCl2 ,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ZnCl2、CuCl2 ,不溶物为 Zn ③溶液只有ZnCl2 ,不溶物为 Zn ④ 溶液只有ZnCl2 ,不溶物为 Zn 、Cu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诊断补偿】 一、与氧气反应: 1、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艺术品至今保存完好,该艺术品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被氧化 B.铝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弱 C.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D.铝表面的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 2、出土的文物中,金器保存很好,铜器表面略有锈迹,而铁器表面锈迹斑斑,这表明金、铜、铁的活泼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A金、铜、铁 B铁、金、铜 C铜、铁、金 D铁,铜,金 二、与酸反应 1、下列物质,能由金属单质和盐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 A.CuCl2? B.ZnCl2 C.HgCl2? D.FeCl3 2、将下列少量物质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有固体剩余的是 ( ) A.铝 B.镁 C.锌 D.生铁 3、(10南昌市)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A.铁、镁 B.铁、锌 C.锌、铁 D.锌、镁 三、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1、【10福建宁德】6.往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过滤,滤纸上剩余物质是 A.Fe和Cu B.Cu C.Zn D.Fe 2、(10肇庆市)下列化学方程式是置换反应的是 ( ) A.CuO+H2SO4 CuSO4+H2O↑ B.Fe+ Zn( NO3)2 Fe(NO3)2+Zn↓ C.CuCl2+2NaOH Cu(OH)2↓+2NaCl D.Ca(OH)2 +CO2 CaCO3+ H2O 3、(10日照18)X、Y、Z是三种不同的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X表面产生气泡;将Y、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会儿后,Y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 X>Y>Z B. X> Z > Y C. Z> X>Y D. Y>Z >X 3、下列反应中,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铁与硫酸 B锌与氯化亚铁 C. 铁与硫酸铜 D. 镁与盐酸 四、综合 1、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12+2NaBr=2NaCl+Br2 ;I2+Na2S=2NaI+S↓+Br2;Br2+2KI=2KBr+I2 由此可判断: ①S、C1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 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C12+2NaI=2NaCl+I2 (B)I2+2KBr=2KI+Br2 (C)Br2+Na2S=2NaBr+S↓ (D)C12+K2S==2KCl+S↓ 2、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无明显现象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结论:金属活动性Al > Fe > Cu (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 > Fe > H >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 ; (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 > Fe > H >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中需将小明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 。 【知识总结】: - 5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