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2017·杭州模拟)非洲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也是盗猎分子的“乐园”,2016年,一名德国猎手猎杀了一只象牙就有55公斤的大象,并携带象牙从海路回国,动物保护组织计划进行拦截。下列图示区域,拦截成功率最高的应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重要海峡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马六甲海峡,B为直布罗陀海峡,C为白令海峡,D为英吉利海峡。这名德国猎手猎杀了一只象牙就有55公斤的大象,并携带象牙从海路回到德国,必然要经过英吉利海峡,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重要海峡分布的识记。2.(2017·杭州模拟)元朝时,温州人周达观奉命随外交使团远赴真腊(今柬埔寨)。回国后,他把自己的见闻写成了《真腊风土记》(下图),为了能更快的到达真腊,该使团船队起航的时间应该是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D【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季风气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温州至真腊乘船需要偏北风。我国盛行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为了能更快的到达真腊,该使团船队起航的时间应该是在冬季。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季风气候的理解。3.(2017·杭州模拟)元朝使节在真腊逗留长达一年,他们可能参与的民俗节日是( )A.那达慕大会 B.御耕节 C.雪顿节 D.开斋节【答案】B【知识点】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湄南河平原民俗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真腊位于湄南河平原。湄南河平原的民俗节目是御耕节,那达慕大会在蒙古牧民的生活习俗,雪顿节是我国藏族的节日,开斋节是伊斯兰信徒的节日。故选择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湄南河民俗节日的了解。4.(2017·杭州模拟)下列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反映真腊国气候的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真腊气候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真腊位于东南亚的湄南河平原,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湄南河气候特征的识记,对气候柱状图的判读。5.(2017·杭州模拟)下图为古真腊国所在区域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对图示区域的总体地势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 B.平原广阔,地势比较平缓C.山脉多东西走向 D.地势由北向南倾斜【答案】D【知识点】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地图的识读能力。分析分层设色地图可知,图中所示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总的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中南半岛河流的上游奔腾在崇山峻岭之中,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进入下游后,水流平缓,泥沙淤积,形成冲积平原。这些平原地势低平,是东南亚重要的农业地区。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南半岛地势特征的了解,对地图的识读能力。6.(2017·杭州模拟)2017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据此回答小题(1)中共中央连续11年聚焦“三农”问题是( )①由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②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同步富裕③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需要 ④体现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3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例,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1950年 1953年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已经完成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答案】(1)A(2)B【知识点】土地改革;改革新阶段【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三农”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中央连续11年聚焦“三农”问题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而同步富裕是一种错误的理念,所以②错误。故选择A。(2)本题考查的是土地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9月,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以外,全国普遍地实行了土地改革,全国3亿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700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土地改革的胜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三大改造的一部分,开始于1953年,1956年才基本完成,所以AD不符合题意;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才在我国建立起来,所以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农”问题和土地改革的了解。7.(2017·杭州模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特别提款权)。这是第一个加入SDR的发展中国家货币,是我国对外开放史上的重大事件。与人民币加入SDR不同的是,清代中国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以下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说明,正确的是( )A.只允许与荷兰人进行贸易B.完全禁止对外交流C.最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殖民者侵犯D.只允许保留广州一地与外国人交易【答案】D【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早期最主要是为了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居民聚集力量抗清,所以C错误。闭关锁国政策把海外贸易限制广州一带,规定外国商人一切商务均需通过少数特许“行商”之手,对出口商品的种类、数量实行限制等,所以AB错误,D正确。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的了解。8.(2017·杭州模拟)鸦片战争之后,古老的中华文明逐步被列强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日益走向开放的时代,对比晚清和新中国的对外开放,不同的是晚清的对外开放( )A.只局限于经济方面B.是一步到位的全面开放C.是在列强武力胁迫下的被迫开放D.对中国产生的主要是积极的影响【答案】C【知识点】鸦片战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被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影响的理解。9.(2017·杭州模拟)1842年8月29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登上英军军舰“康华丽号”,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他们在英舰上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英军士兵给家人拍电报 B.英方用电灯增加光亮C.英军士兵在抱怨德国的挑战 D.英军士兵在讨论会冒烟的军舰【答案】D【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无线电报是马可尼19世纪晚期发明,所以A不符合题意;电灯是爱迪生1879年发明,所以B不符合题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赶上了英国,在瓜分世界和夺取霸权的过程中,英德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彼此间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争,所以C错误;1807年富尔顿就发明了汽船,所以D可能出现。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识记。10.(2017·杭州模拟)小明在复习《历史与社会》时,利用年代尺梳理知识。他整理的这段历史,反映的最主要内容是()A.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B.近代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C.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列强侵略D.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寻近代化的探索【答案】B【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即《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事实。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的了解。11.(2017·杭州模拟)下图反映1949—1963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其中的论断正确的有( )A.1949-1953年间,粮食产量的上升是因为新中国建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B.1958-1961年间,粮食产量的下降完全是因为自然灾害的原因C.1956-1957年间,粮食产量的上升是因为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D.1963年后我国就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答案】C【知识点】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改革;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1953年间,粮食产量的上升是因为土地改革的缘故,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土地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推动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所以A错误。1958年实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之自然灾害,导致1958-1961年粮食产量的下降,所以B错误。1956-1957年间,粮食产量的上升是因为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农业合作化的完成,使农民彻底摆脱了小块土地私有制的束缚,走上合作经济的发展道路,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历史时期,所以C正确。我国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所以D错误。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了解。二、非选择题12.(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江经济带示意图(下图)材料二: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1)长江流经我国众多省级行政区,写出图中①、②两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①: ,②: ,(2)长江流域大部分处于 纬度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对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浙;湘(2)低纬度;南方地区(3)长江经济带覆盖省份广,承载人口多,是撑起我国发展的脊梁;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对长江流域的破坏和污染极为严重。【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母亲河———长江黄河;我国环境问题【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布及其简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为浙江省,简称浙;②为湖南省,简称湘。(2)本题考查的是长江流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纬度0—30度为低纬度,30-60度为中纬度,60-90度为高纬度,所以长江流域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带。又长江流域位于处于秦岭—淮河以南,所以长江流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3)本题考查的是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展长江经济带,必须保护好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因为长江经济带覆盖省份广,承载人口多,是撑起我国发展的脊梁;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对长江流域的破坏和污染极为严重。【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布及其简称、长江流域概况的识记,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举措的理解。13.(2017·杭州模拟)古代文献是我们了解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媒介。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在组织“古文献入门”的学习活动时,摘录了以下的几段文字:太祖尽收诸镇之兵,列居畿甸,节镇但知州事——张舜民·《画墁录》太祖皇帝知其病而梳理之,于是……立仓场库务之官,以夺其财……——黎靖德·《朱子语类》(1)材料中“太祖皇帝”的名字是什么?他是在什么事件中登上皇帝宝座的?(2)材料中反应了“太祖皇帝”通过什么手段来加强统治?除此之外,为了加强统治他还采取了怎样的措施?(3)“太祖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最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赵匡胤;陈桥兵变(2)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解除统兵大将兵权、增设机构、大量养兵、禁军轮流驻防京师、削弱宰相的权力、崇文抑武。(3)宋太祖的措施,加强了皇帝的权力,巩固了统一,但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导致北宋的“积贫积弱”,是造成北宋灭亡的重要原因。【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宋太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太祖皇帝”是指宋太祖赵匡胤。他在陈桥兵变中登上皇帝宝座。(2)本题考查的是宋太祖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宋太祖为加强统治,解除了节度使的权力,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除此之外,宋太祖还解除统兵大将兵权、增设机构、大量养兵、禁军轮流驻防京师、削弱宰相的权力、崇文抑武。(3)本题考查的是宋太祖集权统治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不断加强中央集权,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防止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再现,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但也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导致北宋的“积贫积弱”,是造成北宋灭亡的重要原因。【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理解。14.(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略图、西安气温降水量图材料二:万一动乱波及满蒙,扰乱治安,我国在该地区的特殊地位与利益有恐受到侵犯时,不论威胁来自何方,都要加以阻止,且为了保障内外人士之安居发展,要不失时机地采取适当措施———山浦贯一·《对支政策纲要》材料三:2016年3月25日,日本海上自卫队二战后修建的最大型护卫舰、也称为准航母的护卫舰投入现役,并用全面侵华战争时期在中国犯下累累罪行的“出云号”加以命名。(1)东京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与纬度几乎相同的中国城市西安相比,东京的气候有什么特点?造成东京气候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得“满蒙”指的是什么地方?日本为了“保障内外人士之安居发展”,“不失时机地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3)“出云号”的服役和命名被认为是日本军国主义正在逐渐复活的重大象征,对此,中学生应该持怎样的态度?【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东京冬季气温更高、年温差较小、东京降水量更多;西安深处中国大陆内部,东京则位于海岛,具有很强的海洋性。(2)中国东北、发动九 一八事变、中国东北很快沦陷、中国局部抗战开始。(3)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努力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日后为祖国贡献力量;正确对待日本军国主义和热爱和平的日本人民。【知识点】世界的气候的分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东京和西安气候特征及产生原因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京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安为温带季风气候。分析材料可知,与纬度几乎相同的中国城市西安相比,东京冬季气温更高、年温差较小、东京降水量更多,主要原因在于西安深处中国大陆内部,东京则位于海岛,具有很强的海洋性。(2)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得“满蒙”指的是中国东北地区。日本为了“保障内外人士之安居发展”,“不失时机地采取”了九一八事变,结果日军占领沈阳城,后又侵占了东北三省,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3)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教训的有关知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中学生应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努力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日后为祖国贡献力量;正确对待日本军国主义和热爱和平的日本人民。【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自然环境、九一八事变的了解,吸取抗日战争的教训,警惕日本军国主义。1 / 1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2017·杭州模拟)非洲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也是盗猎分子的“乐园”,2016年,一名德国猎手猎杀了一只象牙就有55公斤的大象,并携带象牙从海路回国,动物保护组织计划进行拦截。下列图示区域,拦截成功率最高的应是( )A. B.C. D.2.(2017·杭州模拟)元朝时,温州人周达观奉命随外交使团远赴真腊(今柬埔寨)。回国后,他把自己的见闻写成了《真腊风土记》(下图),为了能更快的到达真腊,该使团船队起航的时间应该是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3.(2017·杭州模拟)元朝使节在真腊逗留长达一年,他们可能参与的民俗节日是( )A.那达慕大会 B.御耕节 C.雪顿节 D.开斋节4.(2017·杭州模拟)下列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反映真腊国气候的是( )A. B.C. D.5.(2017·杭州模拟)下图为古真腊国所在区域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对图示区域的总体地势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 B.平原广阔,地势比较平缓C.山脉多东西走向 D.地势由北向南倾斜6.(2017·杭州模拟)2017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据此回答小题(1)中共中央连续11年聚焦“三农”问题是( )①由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②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同步富裕③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需要 ④体现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3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例,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1950年 1953年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已经完成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7.(2017·杭州模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特别提款权)。这是第一个加入SDR的发展中国家货币,是我国对外开放史上的重大事件。与人民币加入SDR不同的是,清代中国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以下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说明,正确的是( )A.只允许与荷兰人进行贸易B.完全禁止对外交流C.最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殖民者侵犯D.只允许保留广州一地与外国人交易8.(2017·杭州模拟)鸦片战争之后,古老的中华文明逐步被列强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日益走向开放的时代,对比晚清和新中国的对外开放,不同的是晚清的对外开放( )A.只局限于经济方面B.是一步到位的全面开放C.是在列强武力胁迫下的被迫开放D.对中国产生的主要是积极的影响9.(2017·杭州模拟)1842年8月29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登上英军军舰“康华丽号”,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他们在英舰上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英军士兵给家人拍电报 B.英方用电灯增加光亮C.英军士兵在抱怨德国的挑战 D.英军士兵在讨论会冒烟的军舰10.(2017·杭州模拟)小明在复习《历史与社会》时,利用年代尺梳理知识。他整理的这段历史,反映的最主要内容是()A.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B.近代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C.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列强侵略D.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寻近代化的探索11.(2017·杭州模拟)下图反映1949—1963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其中的论断正确的有( )A.1949-1953年间,粮食产量的上升是因为新中国建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B.1958-1961年间,粮食产量的下降完全是因为自然灾害的原因C.1956-1957年间,粮食产量的上升是因为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D.1963年后我国就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二、非选择题12.(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江经济带示意图(下图)材料二: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1)长江流经我国众多省级行政区,写出图中①、②两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①: ,②: ,(2)长江流域大部分处于 纬度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对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因是什么?13.(2017·杭州模拟)古代文献是我们了解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媒介。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在组织“古文献入门”的学习活动时,摘录了以下的几段文字:太祖尽收诸镇之兵,列居畿甸,节镇但知州事——张舜民·《画墁录》太祖皇帝知其病而梳理之,于是……立仓场库务之官,以夺其财……——黎靖德·《朱子语类》(1)材料中“太祖皇帝”的名字是什么?他是在什么事件中登上皇帝宝座的?(2)材料中反应了“太祖皇帝”通过什么手段来加强统治?除此之外,为了加强统治他还采取了怎样的措施?(3)“太祖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最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4.(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略图、西安气温降水量图材料二:万一动乱波及满蒙,扰乱治安,我国在该地区的特殊地位与利益有恐受到侵犯时,不论威胁来自何方,都要加以阻止,且为了保障内外人士之安居发展,要不失时机地采取适当措施———山浦贯一·《对支政策纲要》材料三:2016年3月25日,日本海上自卫队二战后修建的最大型护卫舰、也称为准航母的护卫舰投入现役,并用全面侵华战争时期在中国犯下累累罪行的“出云号”加以命名。(1)东京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与纬度几乎相同的中国城市西安相比,东京的气候有什么特点?造成东京气候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得“满蒙”指的是什么地方?日本为了“保障内外人士之安居发展”,“不失时机地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3)“出云号”的服役和命名被认为是日本军国主义正在逐渐复活的重大象征,对此,中学生应该持怎样的态度?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重要海峡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马六甲海峡,B为直布罗陀海峡,C为白令海峡,D为英吉利海峡。这名德国猎手猎杀了一只象牙就有55公斤的大象,并携带象牙从海路回到德国,必然要经过英吉利海峡,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重要海峡分布的识记。2.【答案】D【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季风气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温州至真腊乘船需要偏北风。我国盛行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为了能更快的到达真腊,该使团船队起航的时间应该是在冬季。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季风气候的理解。3.【答案】B【知识点】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湄南河平原民俗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真腊位于湄南河平原。湄南河平原的民俗节目是御耕节,那达慕大会在蒙古牧民的生活习俗,雪顿节是我国藏族的节日,开斋节是伊斯兰信徒的节日。故选择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湄南河民俗节日的了解。4.【答案】D【知识点】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真腊气候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真腊位于东南亚的湄南河平原,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湄南河气候特征的识记,对气候柱状图的判读。5.【答案】D【知识点】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地图的识读能力。分析分层设色地图可知,图中所示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总的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中南半岛河流的上游奔腾在崇山峻岭之中,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进入下游后,水流平缓,泥沙淤积,形成冲积平原。这些平原地势低平,是东南亚重要的农业地区。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南半岛地势特征的了解,对地图的识读能力。6.【答案】(1)A(2)B【知识点】土地改革;改革新阶段【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三农”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中央连续11年聚焦“三农”问题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而同步富裕是一种错误的理念,所以②错误。故选择A。(2)本题考查的是土地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9月,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以外,全国普遍地实行了土地改革,全国3亿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700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土地改革的胜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三大改造的一部分,开始于1953年,1956年才基本完成,所以AD不符合题意;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才在我国建立起来,所以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农”问题和土地改革的了解。7.【答案】D【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早期最主要是为了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居民聚集力量抗清,所以C错误。闭关锁国政策把海外贸易限制广州一带,规定外国商人一切商务均需通过少数特许“行商”之手,对出口商品的种类、数量实行限制等,所以AB错误,D正确。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的了解。8.【答案】C【知识点】鸦片战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被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影响的理解。9.【答案】D【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无线电报是马可尼19世纪晚期发明,所以A不符合题意;电灯是爱迪生1879年发明,所以B不符合题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赶上了英国,在瓜分世界和夺取霸权的过程中,英德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彼此间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争,所以C错误;1807年富尔顿就发明了汽船,所以D可能出现。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识记。10.【答案】B【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即《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事实。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的了解。11.【答案】C【知识点】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改革;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1953年间,粮食产量的上升是因为土地改革的缘故,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土地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推动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所以A错误。1958年实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之自然灾害,导致1958-1961年粮食产量的下降,所以B错误。1956-1957年间,粮食产量的上升是因为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农业合作化的完成,使农民彻底摆脱了小块土地私有制的束缚,走上合作经济的发展道路,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历史时期,所以C正确。我国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所以D错误。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了解。12.【答案】(1)浙;湘(2)低纬度;南方地区(3)长江经济带覆盖省份广,承载人口多,是撑起我国发展的脊梁;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对长江流域的破坏和污染极为严重。【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母亲河———长江黄河;我国环境问题【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布及其简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为浙江省,简称浙;②为湖南省,简称湘。(2)本题考查的是长江流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纬度0—30度为低纬度,30-60度为中纬度,60-90度为高纬度,所以长江流域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带。又长江流域位于处于秦岭—淮河以南,所以长江流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3)本题考查的是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展长江经济带,必须保护好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因为长江经济带覆盖省份广,承载人口多,是撑起我国发展的脊梁;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对长江流域的破坏和污染极为严重。【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布及其简称、长江流域概况的识记,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举措的理解。13.【答案】(1)赵匡胤;陈桥兵变(2)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解除统兵大将兵权、增设机构、大量养兵、禁军轮流驻防京师、削弱宰相的权力、崇文抑武。(3)宋太祖的措施,加强了皇帝的权力,巩固了统一,但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导致北宋的“积贫积弱”,是造成北宋灭亡的重要原因。【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宋太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太祖皇帝”是指宋太祖赵匡胤。他在陈桥兵变中登上皇帝宝座。(2)本题考查的是宋太祖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宋太祖为加强统治,解除了节度使的权力,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除此之外,宋太祖还解除统兵大将兵权、增设机构、大量养兵、禁军轮流驻防京师、削弱宰相的权力、崇文抑武。(3)本题考查的是宋太祖集权统治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不断加强中央集权,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防止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再现,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但也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导致北宋的“积贫积弱”,是造成北宋灭亡的重要原因。【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理解。14.【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东京冬季气温更高、年温差较小、东京降水量更多;西安深处中国大陆内部,东京则位于海岛,具有很强的海洋性。(2)中国东北、发动九 一八事变、中国东北很快沦陷、中国局部抗战开始。(3)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努力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日后为祖国贡献力量;正确对待日本军国主义和热爱和平的日本人民。【知识点】世界的气候的分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东京和西安气候特征及产生原因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京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安为温带季风气候。分析材料可知,与纬度几乎相同的中国城市西安相比,东京冬季气温更高、年温差较小、东京降水量更多,主要原因在于西安深处中国大陆内部,东京则位于海岛,具有很强的海洋性。(2)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得“满蒙”指的是中国东北地区。日本为了“保障内外人士之安居发展”,“不失时机地采取”了九一八事变,结果日军占领沈阳城,后又侵占了东北三省,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3)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教训的有关知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中学生应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努力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日后为祖国贡献力量;正确对待日本军国主义和热爱和平的日本人民。【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自然环境、九一八事变的了解,吸取抗日战争的教训,警惕日本军国主义。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学生版).docx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