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1

资源简介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1
一、选择题
1.(2017·杭州模拟)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炉,英国将与欧盟“说再见”。这是自欧盟成立以来首次面临成员国退出的情况。顿时,英国成为各国的关注点。读英国区域地图回答小题。
(1)城市A的半球位置是(  )
A.北半球;西半球 B.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2)下列关于英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英国属于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
B.英国的典型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C.英国与法国隔直布罗陀海峡相望
D.英国是一个四面临海的东欧国家
【答案】(1)B
(2)B
【知识点】经纬网;世界的气候的分布;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判断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以英国位于北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所以英国位于东半球。故选择B。
(2)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自然人文概况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属于白色人种,信仰基督教,所以A错误;英国的典型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B正确;英国与法国隔英吉利海峡相望,所以C错误;英国是一个四面临海的西欧国家。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判断,对英国自然人文概况的了解。
2.(2017·杭州模拟)2016年9月4日至5日,杭州迎来了二十国集团(G20)第十一次峰会。杭州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据此回答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杭州位于上海的(  )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2)下列关于杭州的自然环境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①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
②降水丰沛,年降水量低于800毫米
③地势崎岖,山地广布
④江南水乡,河网密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D
(2)D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方向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一般定向法的有关知识。根据一般定向法“上左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杭州位于上海的西南方向。故选择D。
(2)本题考查的是杭州自然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杭州位于南方地区,年降水量高于800毫米,所以②错误;杭州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所以③错误。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杭州自然环境的识记和对一般定向法的理解。
3.(2017·杭州模拟)中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右图为2010—204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预测图。读图回答小题。
(1)下列有关上图叙述正确的是(  )
A.2030—2040年,人口老龄化平均速度城镇大于农村
B.2040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最大值
C.目前我国老龄化程度呈减缓趋势
D.图示阶段农村与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逐步加大
(2)下列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及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与农村传统生育观念有关
B.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加大了教育负担
C.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与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迁移有关
D.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为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劳动力
【答案】(1)D
(2)C
【知识点】中国人口基本特点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2030—2040年,人口老龄化平均速度农村大于城镇,所以A错误;“2040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最大值”在材料里无法体现,所以B错误;目前我国老龄化程度呈加速趋势,所以C错误;图示阶段农村与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逐步加大,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择D。
(2)本题考查的是人口老龄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城镇,与农村传统生育观念有关,所以A错误;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加大了养老负担,所以B错误;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与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迁移有关,所以C正确;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使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造成了大量劳动力的缺口,所以D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人口问题的理解。
4.(2017·杭州模拟)在复习课上利用思维导图来纵横对比、梳理学科知识,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则下图反映的主题是(  )
A.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B.新体制的确立
C.工业文明的浪潮 D.民族复兴的新道路
【答案】B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开始走向整体的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所以A错误;材料所示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它们最后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所以B正确;CD与题意无关,所以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体制确立的了解。
5.(2017·杭州模拟)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我国古代一项政策时,搜集到下列资料,该小组探究的主题是(  )
表现 秦始皇在朝廷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地方采用郡县制
汉武帝推行“刺史制度”,监督各地官员
忽必烈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影响 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A.民族关系 B.中央集权 C.社会风貌 D.闭关锁国
【答案】B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央集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汉武帝、忽必烈的这些举措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央集权的理解。
6.(2017·杭州模拟)2016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纪念日。下列有关党的会议及其影响对应正确的是(  )
A.中共一大——实现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B.七届二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C.中共八大——为新中国成立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
D.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中共八大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党的重要会议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所以A错误;中共一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所以B错误;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成立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所以C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所以D正确。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党的重要会议的识记。
7.(2017·杭州模拟)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关键词示意图有利于我们了解(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B.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历程
C.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D.中国土地革命时期的历程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公车上书”是维新运动的内容,“武汉光复”是辛亥革命的内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所以这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历程。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
8.(2017·杭州模拟)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对图片人物评价正确的是(  )
①领导了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②成立了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③提出了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④促成国共二次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革命贡献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所以①错误;孙中山先生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所以④错误。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革命贡献的识记。
9.(2017·杭州模拟)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将2016年定义为“中国外交攻坚开拓的重要一年”。自古以来,中国政府始终秉承与邻为善、以诚相待的友好信念。下列史实可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贞观之治;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这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问题,是中华民族的内部问题,与对外关系无关,所以①不符合题意;设置伊犁将军是清朝加强对新疆统治的举措,是中华民族内部问题,与对外交往无关,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对外交往史实的了解。
二、非选择题
10.(2017·杭州模拟)2016年9月27日,首届“中国扶贫论坛”在甘肃省定西市召开,为定西精准脱贫建言献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甘肃定西区域分布图。
材料二:马铃薯性喜温凉,生长期间的温度在13℃至22℃最为适宜,雨量要求种期在15毫米以上,成熟期在130毫米以上;喜光,但发芽期要求黑暗;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对马铃薯的生长最为有利。甘肃定西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建设“中国马铃薯之乡”作为其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1)图中A为   山脉;B为   山脉;C为   (地形);定西所在省份的简称为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定西适宜种植马铃薯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1)巴颜喀拉山;秦岭;宁夏平原;甘或陇
(2)地处中纬度地区,气候温凉;马铃薯生长期降水较多,利于生长;地处黄土沟壑区,土质疏松。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理单位分布和省级行政区划分布及其简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为巴颜喀拉山脉,B为秦岭,C为宁夏平原。定西所在省份为甘肃省,甘肃省的简称为甘或陇。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定西地处中纬度地区,气候温凉;马铃薯生长期降水较多,利于生长;地处黄土沟壑区,土质疏松,当地这些自然环境都有利于马铃薯的种植生长。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重要地理单位分布和省级行政区划分布及其简称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1.(2017·杭州模拟)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两党的风雨历程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与两岸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对峙抗衡】
材料一:这一史诗般的逃亡,行程约6000英里,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翻越十几座大山,跨过了二十几条河流,历史上很少有意志征服环境的伟绩能与之相比,历史也不能提供一个更好的不间断的即时行动的例子。——摘自《剑桥中国史》
【合力御敌】
材料二:
【携手共赢】
材料三:2016年11月,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率团访问大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国共两党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巩固“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台湾《联合晚报》
(1)材料一中“这一史诗般的逃亡”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引发该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分析国民政府的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基于国民政府的表现,为什么近日教育部发文仍将1931年作为“十四年抗战”的起点年份?
(3)请列举相关史实证明台湾与大陆“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
【答案】(1)长征;共产党第五次反国民党“围剿”失败。
(2)从不抵抗转为全面抗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虽然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可是东北人民、国民党爱国人士、共产党等进行了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3)明末清初,郑成功于1662年从荷兰殖民手中收复台湾,清政府于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95年,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红军长征;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长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在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所以“这一史诗般的逃亡”是指长征,引发该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共产党第五次反国民党“围剿”失败。
(2)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国民政府由不抵抗转为全面抗日。近日教育部发文仍将1931年作为“十四年抗战”的起点年份主要在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虽然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可是东北人民、国民党爱国人士、共产党等进行了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3)本题考查的是台湾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如:明末清初,郑成功于1662年从荷兰殖民手中收复台湾,清政府于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95年,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台湾历史的识记。
12.(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韩国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韩美双方于2016年7月13日宣布在韩国庆尚北道星州郡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萨德系统作为美国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战术框架下的动能杀伤反导系统,它的部署将严重威胁中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国防安全。——《人民日报》
材料三:中方在反导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一国在谋求自身安全时,不能损害别国安全利益。而2017年3月4日,一条关于“中国对韩发布旅游禁令”的消息经韩国各大媒体密集“轰炸”后,在韩国国内引发一片紧张。有韩国政客称 “中国的措施太过火”“中国缺乏大国风度”。——《环球时报》
(1)图中①为   (海域);②为   (国家)。试结合韩国海岸线的特点分析该国海港广布的原因   。
(2)“萨德”事件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什么问题?造成该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3)中国在“萨德”事件处理上坚持了怎样的外交原则?对韩国政客“中国缺乏大国风度”的指责你怎么看?
【答案】(1)黄海;朝鲜;韩国海岸线长且弯曲,多避风港湾,所以海港广布
(2)和平问题;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一直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韩国部署“萨德”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中国仍寄和平谈判,已是负责任的大国;韩国媒体夸大事实,讹传“禁韩令”,而中国一再的包容,正是体现了刚正不阿、大度容人的大国形象。
【知识点】我国的疆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主题与和平问题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周围地理单位分布及其概况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①为黄河,②为朝鲜。韩国海岸线长且弯曲,多避风港湾,所以海港广布。
(2)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和平主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韩国部署萨德将严重威胁中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国防安全,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和平问题,造成该问题的根源是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
(3)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萨德”事件处理上坚持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韩国政客的指责是无理的,中国一直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韩国部署“萨德”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中国仍寄和平谈判,已是负责任的大国;韩国媒体夸大事实,讹传“禁韩令”,而中国一再的包容,正是体现了刚正不阿、大度容人的大国形象。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周围地理单位分布及其概况的识记,对世界和平主题和我国外交政策的理解。
1 / 1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1
一、选择题
1.(2017·杭州模拟)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炉,英国将与欧盟“说再见”。这是自欧盟成立以来首次面临成员国退出的情况。顿时,英国成为各国的关注点。读英国区域地图回答小题。
(1)城市A的半球位置是(  )
A.北半球;西半球 B.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2)下列关于英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英国属于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
B.英国的典型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C.英国与法国隔直布罗陀海峡相望
D.英国是一个四面临海的东欧国家
2.(2017·杭州模拟)2016年9月4日至5日,杭州迎来了二十国集团(G20)第十一次峰会。杭州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据此回答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杭州位于上海的(  )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2)下列关于杭州的自然环境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①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
②降水丰沛,年降水量低于800毫米
③地势崎岖,山地广布
④江南水乡,河网密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017·杭州模拟)中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右图为2010—204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预测图。读图回答小题。
(1)下列有关上图叙述正确的是(  )
A.2030—2040年,人口老龄化平均速度城镇大于农村
B.2040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最大值
C.目前我国老龄化程度呈减缓趋势
D.图示阶段农村与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逐步加大
(2)下列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及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与农村传统生育观念有关
B.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加大了教育负担
C.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与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迁移有关
D.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为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劳动力
4.(2017·杭州模拟)在复习课上利用思维导图来纵横对比、梳理学科知识,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则下图反映的主题是(  )
A.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B.新体制的确立
C.工业文明的浪潮 D.民族复兴的新道路
5.(2017·杭州模拟)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我国古代一项政策时,搜集到下列资料,该小组探究的主题是(  )
表现 秦始皇在朝廷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地方采用郡县制
汉武帝推行“刺史制度”,监督各地官员
忽必烈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影响 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A.民族关系 B.中央集权 C.社会风貌 D.闭关锁国
6.(2017·杭州模拟)2016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纪念日。下列有关党的会议及其影响对应正确的是(  )
A.中共一大——实现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B.七届二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C.中共八大——为新中国成立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
D.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
7.(2017·杭州模拟)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关键词示意图有利于我们了解(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B.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历程
C.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D.中国土地革命时期的历程
8.(2017·杭州模拟)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对图片人物评价正确的是(  )
①领导了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②成立了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③提出了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④促成国共二次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9.(2017·杭州模拟)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将2016年定义为“中国外交攻坚开拓的重要一年”。自古以来,中国政府始终秉承与邻为善、以诚相待的友好信念。下列史实可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0.(2017·杭州模拟)2016年9月27日,首届“中国扶贫论坛”在甘肃省定西市召开,为定西精准脱贫建言献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甘肃定西区域分布图。
材料二:马铃薯性喜温凉,生长期间的温度在13℃至22℃最为适宜,雨量要求种期在15毫米以上,成熟期在130毫米以上;喜光,但发芽期要求黑暗;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对马铃薯的生长最为有利。甘肃定西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建设“中国马铃薯之乡”作为其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1)图中A为   山脉;B为   山脉;C为   (地形);定西所在省份的简称为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定西适宜种植马铃薯的有利自然条件。
11.(2017·杭州模拟)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两党的风雨历程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与两岸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对峙抗衡】
材料一:这一史诗般的逃亡,行程约6000英里,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翻越十几座大山,跨过了二十几条河流,历史上很少有意志征服环境的伟绩能与之相比,历史也不能提供一个更好的不间断的即时行动的例子。——摘自《剑桥中国史》
【合力御敌】
材料二:
【携手共赢】
材料三:2016年11月,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率团访问大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国共两党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巩固“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台湾《联合晚报》
(1)材料一中“这一史诗般的逃亡”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引发该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分析国民政府的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基于国民政府的表现,为什么近日教育部发文仍将1931年作为“十四年抗战”的起点年份?
(3)请列举相关史实证明台湾与大陆“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
12.(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韩国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韩美双方于2016年7月13日宣布在韩国庆尚北道星州郡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萨德系统作为美国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战术框架下的动能杀伤反导系统,它的部署将严重威胁中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国防安全。——《人民日报》
材料三:中方在反导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一国在谋求自身安全时,不能损害别国安全利益。而2017年3月4日,一条关于“中国对韩发布旅游禁令”的消息经韩国各大媒体密集“轰炸”后,在韩国国内引发一片紧张。有韩国政客称 “中国的措施太过火”“中国缺乏大国风度”。——《环球时报》
(1)图中①为   (海域);②为   (国家)。试结合韩国海岸线的特点分析该国海港广布的原因   。
(2)“萨德”事件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什么问题?造成该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3)中国在“萨德”事件处理上坚持了怎样的外交原则?对韩国政客“中国缺乏大国风度”的指责你怎么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B
(2)B
【知识点】经纬网;世界的气候的分布;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判断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以英国位于北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所以英国位于东半球。故选择B。
(2)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自然人文概况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属于白色人种,信仰基督教,所以A错误;英国的典型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B正确;英国与法国隔英吉利海峡相望,所以C错误;英国是一个四面临海的西欧国家。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判断,对英国自然人文概况的了解。
2.【答案】(1)D
(2)D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方向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一般定向法的有关知识。根据一般定向法“上左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杭州位于上海的西南方向。故选择D。
(2)本题考查的是杭州自然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杭州位于南方地区,年降水量高于800毫米,所以②错误;杭州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所以③错误。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杭州自然环境的识记和对一般定向法的理解。
3.【答案】(1)D
(2)C
【知识点】中国人口基本特点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2030—2040年,人口老龄化平均速度农村大于城镇,所以A错误;“2040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最大值”在材料里无法体现,所以B错误;目前我国老龄化程度呈加速趋势,所以C错误;图示阶段农村与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逐步加大,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择D。
(2)本题考查的是人口老龄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城镇,与农村传统生育观念有关,所以A错误;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加大了养老负担,所以B错误;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与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迁移有关,所以C正确;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使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造成了大量劳动力的缺口,所以D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人口问题的理解。
4.【答案】B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开始走向整体的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所以A错误;材料所示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它们最后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所以B正确;CD与题意无关,所以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体制确立的了解。
5.【答案】B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央集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汉武帝、忽必烈的这些举措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央集权的理解。
6.【答案】D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中共八大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党的重要会议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所以A错误;中共一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所以B错误;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成立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所以C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所以D正确。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党的重要会议的识记。
7.【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公车上书”是维新运动的内容,“武汉光复”是辛亥革命的内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所以这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历程。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
8.【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革命贡献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所以①错误;孙中山先生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所以④错误。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革命贡献的识记。
9.【答案】C
【知识点】贞观之治;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这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问题,是中华民族的内部问题,与对外关系无关,所以①不符合题意;设置伊犁将军是清朝加强对新疆统治的举措,是中华民族内部问题,与对外交往无关,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对外交往史实的了解。
10.【答案】(1)巴颜喀拉山;秦岭;宁夏平原;甘或陇
(2)地处中纬度地区,气候温凉;马铃薯生长期降水较多,利于生长;地处黄土沟壑区,土质疏松。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理单位分布和省级行政区划分布及其简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为巴颜喀拉山脉,B为秦岭,C为宁夏平原。定西所在省份为甘肃省,甘肃省的简称为甘或陇。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定西地处中纬度地区,气候温凉;马铃薯生长期降水较多,利于生长;地处黄土沟壑区,土质疏松,当地这些自然环境都有利于马铃薯的种植生长。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重要地理单位分布和省级行政区划分布及其简称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1.【答案】(1)长征;共产党第五次反国民党“围剿”失败。
(2)从不抵抗转为全面抗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虽然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可是东北人民、国民党爱国人士、共产党等进行了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3)明末清初,郑成功于1662年从荷兰殖民手中收复台湾,清政府于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95年,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红军长征;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海峡两岸交往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长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在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所以“这一史诗般的逃亡”是指长征,引发该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共产党第五次反国民党“围剿”失败。
(2)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国民政府由不抵抗转为全面抗日。近日教育部发文仍将1931年作为“十四年抗战”的起点年份主要在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虽然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可是东北人民、国民党爱国人士、共产党等进行了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3)本题考查的是台湾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如:明末清初,郑成功于1662年从荷兰殖民手中收复台湾,清政府于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95年,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台湾历史的识记。
12.【答案】(1)黄海;朝鲜;韩国海岸线长且弯曲,多避风港湾,所以海港广布
(2)和平问题;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一直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韩国部署“萨德”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中国仍寄和平谈判,已是负责任的大国;韩国媒体夸大事实,讹传“禁韩令”,而中国一再的包容,正是体现了刚正不阿、大度容人的大国形象。
【知识点】我国的疆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主题与和平问题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周围地理单位分布及其概况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①为黄河,②为朝鲜。韩国海岸线长且弯曲,多避风港湾,所以海港广布。
(2)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和平主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韩国部署萨德将严重威胁中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国防安全,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和平问题,造成该问题的根源是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
(3)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萨德”事件处理上坚持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韩国政客的指责是无理的,中国一直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韩国部署“萨德”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中国仍寄和平谈判,已是负责任的大国;韩国媒体夸大事实,讹传“禁韩令”,而中国一再的包容,正是体现了刚正不阿、大度容人的大国形象。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周围地理单位分布及其概况的识记,对世界和平主题和我国外交政策的理解。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