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10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10

资源简介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10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杭州模拟)2016年6月23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显示支持“脱欧”的票数以微弱优势战胜“留欧”票数,英国不再属于欧盟成员国。英国成为首个投票脱离欧盟的国家。据此回答小题。
(1)小王想知道英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应该查看的地图是(  )
A.世界交通图 B.世界地形图 C.世界气候图 D.世界政区图
(2)下图关于英国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中纬度、西半球 B.低纬度、西半球
C.低纬度、东半球 D.中纬度、东半球
【答案】(1)D
(2)D
【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选择合适的地图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地图适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交通图查看的世界交通路线状况,世界地形图查看的是世界地形分布的状况,世界气候图查看的是世界气候分布的状况,所以ABC不符合题意;要想知道英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应该查看的地图是世界政区图,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择D。
(2)本题考查的是维度带划分和东西半球划分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0—30度为低纬度,30-60度为中纬度,60-90度为高纬度,所以英国位于中纬度带;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所以英国位于东半球。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适用、维度带和东西半球划分的理解。
2.(2017·杭州模拟)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读下图回答小题。
(1)游记作者,所登临之处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
A.地点① B.地点② C.地点③ D.地点④
(2)下列有关游记及图示区域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①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
②房屋注重防寒,室内一般有取暖设备
③游记中描述的是秋季
④温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1)A
(2)C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重要地理单位分布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可知,此地以南是太行山,以北是内蒙古草原,所以只有①符合题意。故选择A。
(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气候分布的有关知识。由上题可知,游记所在区域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交界处,所以当地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至一年两熟,所以①不符合题意;当地气候冬季应是寒冷干燥,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重要地理单位及各气候类型分布的识记。
3.(2017·杭州模拟)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简称G20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据此回答小题。
(1)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G20峰会,下列关于杭州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人民喜爱住窑洞
B.该地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
C.该地位于鱼米之乡地区
D.该地有一种灌溉设施——坎儿井
(2)下列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与杭州气候类型相符合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1)C
(2)C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东北三省;黄土高原;新疆(丝路明珠)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杭州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窑洞主要存在于我国的黄土高原,所以A不符合题意;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的是小兴安岭,所以B不符合题意;杭州位于南方地区,被誉为“鱼米之乡”,所以C符合题意;坎儿井这种水利设施位于我国新疆地区,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本题考查的是杭州气候类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杭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杭州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和对气候柱状图的判读。
4.(2017·杭州模拟)2017年3月14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介绍,截至目前,质检总局已经和“一带一路”沿线27个国家签了62个合作文件。下列不处于此经济带的是(  )
A.陕西西安 B.河西走廊 C.新疆地区 D.黑龙江省
【答案】D
【知识点】探究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带一路”地域范围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黑龙江省没有位于“一带一路”地域范围内。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带一路”地域范围的识记。
5.(2017·杭州模拟)在《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中,中国的下列帝王名列前茅,请判断下列帝王与其加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不相符的是(  )
①嬴政——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将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并且为加强边疆治理,设立“西域都护府”
③唐太宗——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创立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
④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⑤成吉思汗——建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西藏地区的事务
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答案】B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贞观之治;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历代帝王加强统治措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域都护府”为公元前60年汉宣帝所设,所以②错误;三省六部制创立于隋,完善于唐,所以③错误;忽必烈建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西藏地区的事务,所以⑤错误、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历代帝王加强统治措施的识记。
6.(2017·杭州模拟)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经历了从纯科技转向民主制度和民主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新思想的萌发,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引进西方启蒙思想
B.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推行民主政治
C.戊戌变法,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实行君主立宪制
D.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维护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洋务运动的主张,“引进西方启蒙思想”是新文化运动所做,所以A错误;主张推行民主政治的是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洋务派无关,所以B错误;戊戌变法,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实行君主立宪制,所以C正确;新文化运动大力批判儒家学说,所以D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历程探索的理解。
7.(2017·杭州模拟)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下面事件能说明其辉煌历程的有(  )
①五四运动 ②北伐战争 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④开国大典 ⑤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工农武装割据;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辉煌历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而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所以①⑤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辉煌历程的识记。
8.(2017·杭州模拟)2017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80周年,80年前的这一天中华民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和屈辱,也是这一天中华儿女开启了史无前例的团结与抗争。下列哪首诗反映了此历史事件(  )
A.湘西会战雪峰山, 浴血拼来喜报传
B.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
【答案】D
【知识点】“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七七事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于1937年7月7日在北平西南宛平县卢沟桥制造的军事冲突。日军挑起事端、进而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后,中国军队在平津地区奋起抗击日军侵略的作战,称为卢沟桥抗战。“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开始。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七七事变的了解。
9.(2017·杭州模拟)2017年两会在3月15日正式落幕,此次两会也产生了一系列热搜词,如“环保”。“美丽中国”如何驱霾除污?下列措施有利于从源头上驱霾除污的有(  )
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全面采用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大气质量标准
③调整产业结构,实行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
④优化能源结构,推广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所以①不符合题意;“全面采用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大气质量标准”,我国现有的经济科技发展条件不具备可行性,所以②不符合题意。③④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问题对策的理解。
二、非选择题
10.(2017·杭州模拟)读中国区域地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B区域与D区域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   等温线和   mm年降水量线一致;该线还是我国   气候和   气候的分界线。
(2)C区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什么?请举一例解决该问题的措施。
(3)今天的C区域绿洲农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分析其发展的自然条件。
【答案】(1)0℃;400;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
(2)土地荒漠化;
措施:退耕还林还草;禁止乱砍滥伐;植树造林种草。
(3)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新疆(丝路明珠)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区域为南方地区,D区域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1月0°等温线和800mm年降水量线一致;该线还是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2)本题考查的是西北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区域为我国的西北地区,当地最大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为解决土地荒漠化问题,我们必须退耕还林还草,禁止乱砍滥伐,植树造林种草。
(3)本题考查的是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北地区绿洲农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当地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地理分界线和西北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了解。
11.(2017·杭州模拟)2017年10月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90周年。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时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该革命根据地的创立者是谁?该根据地为什么能在当地生存立足?(请从地理位置和革命措施两角度回答)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这条革命道路的内容是什么?哪些事件直接促成中国共产党走上该革命道路?
【答案】(1)创建人:毛泽东。
立足的原因:远离城市,位于两省交界之处,敌人力量薄弱;地理位置险要,物产丰富,有利于部队筹措物资;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政策,赢得人民的拥护;革命基础好,有利于革命队伍的发展。
(2)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事件: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民革命失败。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是毛泽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能立足的原因:远离城市,位于两省交界之处,敌人力量薄弱;地理位置险要,物产丰富,有利于部队筹措物资;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政策,赢得人民的拥护;革命基础好,有利于革命队伍的发展。
(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这条革命道路的内容是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民革命失败;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这些事件直接促成中国共产党走上该革命道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了解。
12.(2017·杭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1)对照两则材料,找到与历史事件②③④相匹配的地点,并填入表格。
材料一 A            
材料二 ① ② ③ ④
(2)1945年8月底,毛泽东从F地飞往A地参加谈判。已知空中飞行距离约为1000公里,量得A,F两地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材料一地图的比例尺是   。
(3)F地乃13朝古都所在地,请举两个除秦汉外的朝代。
(4)比较材料三中秦汉统治者选择的“统治思想”?举一例说明“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答案】(1)E;C;D
(2)1:50000000
(3)西周、王莽建立的新朝、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4)秦:焚书坑儒;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举例:西晋统一;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等。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比例尺;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E为河北西柏坡,1949年,中国中央在此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作报告;C为南京,1949年4月,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南京;D为北京,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举行,新中国宣告诞生。
(2)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换算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AF两地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际距离为1000千米,所以比例尺为1:50000000。
(3)本题考查的是西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F为西安,古地名为长安,在此地定都的朝代有西周、汉、王莽建立的新朝、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4)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历朝巩固统一措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统一思想,加强思想控制,秦朝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措施,汉朝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的例子有西晋统一;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和我国历朝巩固统一措施的识记,对比例尺的换算能力。
1 / 1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10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杭州模拟)2016年6月23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显示支持“脱欧”的票数以微弱优势战胜“留欧”票数,英国不再属于欧盟成员国。英国成为首个投票脱离欧盟的国家。据此回答小题。
(1)小王想知道英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应该查看的地图是(  )
A.世界交通图 B.世界地形图 C.世界气候图 D.世界政区图
(2)下图关于英国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中纬度、西半球 B.低纬度、西半球
C.低纬度、东半球 D.中纬度、东半球
2.(2017·杭州模拟)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读下图回答小题。
(1)游记作者,所登临之处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
A.地点① B.地点② C.地点③ D.地点④
(2)下列有关游记及图示区域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①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
②房屋注重防寒,室内一般有取暖设备
③游记中描述的是秋季
④温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2017·杭州模拟)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简称G20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据此回答小题。
(1)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G20峰会,下列关于杭州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人民喜爱住窑洞
B.该地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
C.该地位于鱼米之乡地区
D.该地有一种灌溉设施——坎儿井
(2)下列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与杭州气候类型相符合的是(  )
A.A B.B C.C D.D
4.(2017·杭州模拟)2017年3月14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介绍,截至目前,质检总局已经和“一带一路”沿线27个国家签了62个合作文件。下列不处于此经济带的是(  )
A.陕西西安 B.河西走廊 C.新疆地区 D.黑龙江省
5.(2017·杭州模拟)在《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中,中国的下列帝王名列前茅,请判断下列帝王与其加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不相符的是(  )
①嬴政——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将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并且为加强边疆治理,设立“西域都护府”
③唐太宗——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创立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
④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⑤成吉思汗——建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西藏地区的事务
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6.(2017·杭州模拟)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经历了从纯科技转向民主制度和民主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新思想的萌发,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引进西方启蒙思想
B.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推行民主政治
C.戊戌变法,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实行君主立宪制
D.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维护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7.(2017·杭州模拟)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下面事件能说明其辉煌历程的有(  )
①五四运动 ②北伐战争 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④开国大典 ⑤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8.(2017·杭州模拟)2017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80周年,80年前的这一天中华民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和屈辱,也是这一天中华儿女开启了史无前例的团结与抗争。下列哪首诗反映了此历史事件(  )
A.湘西会战雪峰山, 浴血拼来喜报传
B.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
9.(2017·杭州模拟)2017年两会在3月15日正式落幕,此次两会也产生了一系列热搜词,如“环保”。“美丽中国”如何驱霾除污?下列措施有利于从源头上驱霾除污的有(  )
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全面采用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大气质量标准
③调整产业结构,实行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
④优化能源结构,推广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0.(2017·杭州模拟)读中国区域地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B区域与D区域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   等温线和   mm年降水量线一致;该线还是我国   气候和   气候的分界线。
(2)C区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什么?请举一例解决该问题的措施。
(3)今天的C区域绿洲农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分析其发展的自然条件。
11.(2017·杭州模拟)2017年10月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90周年。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时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该革命根据地的创立者是谁?该根据地为什么能在当地生存立足?(请从地理位置和革命措施两角度回答)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这条革命道路的内容是什么?哪些事件直接促成中国共产党走上该革命道路?
12.(2017·杭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1)对照两则材料,找到与历史事件②③④相匹配的地点,并填入表格。
材料一 A            
材料二 ① ② ③ ④
(2)1945年8月底,毛泽东从F地飞往A地参加谈判。已知空中飞行距离约为1000公里,量得A,F两地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材料一地图的比例尺是   。
(3)F地乃13朝古都所在地,请举两个除秦汉外的朝代。
(4)比较材料三中秦汉统治者选择的“统治思想”?举一例说明“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D
(2)D
【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选择合适的地图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地图适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交通图查看的世界交通路线状况,世界地形图查看的是世界地形分布的状况,世界气候图查看的是世界气候分布的状况,所以ABC不符合题意;要想知道英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应该查看的地图是世界政区图,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择D。
(2)本题考查的是维度带划分和东西半球划分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0—30度为低纬度,30-60度为中纬度,60-90度为高纬度,所以英国位于中纬度带;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所以英国位于东半球。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适用、维度带和东西半球划分的理解。
2.【答案】(1)A
(2)C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重要地理单位分布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可知,此地以南是太行山,以北是内蒙古草原,所以只有①符合题意。故选择A。
(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气候分布的有关知识。由上题可知,游记所在区域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交界处,所以当地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至一年两熟,所以①不符合题意;当地气候冬季应是寒冷干燥,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重要地理单位及各气候类型分布的识记。
3.【答案】(1)C
(2)C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东北三省;黄土高原;新疆(丝路明珠)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杭州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窑洞主要存在于我国的黄土高原,所以A不符合题意;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的是小兴安岭,所以B不符合题意;杭州位于南方地区,被誉为“鱼米之乡”,所以C符合题意;坎儿井这种水利设施位于我国新疆地区,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本题考查的是杭州气候类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杭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杭州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和对气候柱状图的判读。
4.【答案】D
【知识点】探究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带一路”地域范围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黑龙江省没有位于“一带一路”地域范围内。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带一路”地域范围的识记。
5.【答案】B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贞观之治;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历代帝王加强统治措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域都护府”为公元前60年汉宣帝所设,所以②错误;三省六部制创立于隋,完善于唐,所以③错误;忽必烈建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西藏地区的事务,所以⑤错误、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历代帝王加强统治措施的识记。
6.【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洋务运动的主张,“引进西方启蒙思想”是新文化运动所做,所以A错误;主张推行民主政治的是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洋务派无关,所以B错误;戊戌变法,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实行君主立宪制,所以C正确;新文化运动大力批判儒家学说,所以D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历程探索的理解。
7.【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工农武装割据;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辉煌历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而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所以①⑤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辉煌历程的识记。
8.【答案】D
【知识点】“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七七事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于1937年7月7日在北平西南宛平县卢沟桥制造的军事冲突。日军挑起事端、进而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后,中国军队在平津地区奋起抗击日军侵略的作战,称为卢沟桥抗战。“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开始。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七七事变的了解。
9.【答案】B
【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所以①不符合题意;“全面采用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大气质量标准”,我国现有的经济科技发展条件不具备可行性,所以②不符合题意。③④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问题对策的理解。
10.【答案】(1)0℃;400;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
(2)土地荒漠化;
措施:退耕还林还草;禁止乱砍滥伐;植树造林种草。
(3)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新疆(丝路明珠)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区域为南方地区,D区域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1月0°等温线和800mm年降水量线一致;该线还是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2)本题考查的是西北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区域为我国的西北地区,当地最大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为解决土地荒漠化问题,我们必须退耕还林还草,禁止乱砍滥伐,植树造林种草。
(3)本题考查的是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北地区绿洲农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当地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地理分界线和西北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了解。
11.【答案】(1)创建人:毛泽东。
立足的原因:远离城市,位于两省交界之处,敌人力量薄弱;地理位置险要,物产丰富,有利于部队筹措物资;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政策,赢得人民的拥护;革命基础好,有利于革命队伍的发展。
(2)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事件: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民革命失败。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是毛泽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能立足的原因:远离城市,位于两省交界之处,敌人力量薄弱;地理位置险要,物产丰富,有利于部队筹措物资;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政策,赢得人民的拥护;革命基础好,有利于革命队伍的发展。
(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这条革命道路的内容是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民革命失败;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这些事件直接促成中国共产党走上该革命道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了解。
12.【答案】(1)E;C;D
(2)1:50000000
(3)西周、王莽建立的新朝、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4)秦:焚书坑儒;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举例:西晋统一;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等。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比例尺;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E为河北西柏坡,1949年,中国中央在此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作报告;C为南京,1949年4月,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南京;D为北京,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举行,新中国宣告诞生。
(2)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换算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AF两地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际距离为1000千米,所以比例尺为1:50000000。
(3)本题考查的是西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F为西安,古地名为长安,在此地定都的朝代有西周、汉、王莽建立的新朝、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4)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历朝巩固统一措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统一思想,加强思想控制,秦朝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措施,汉朝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的例子有西晋统一;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和我国历朝巩固统一措施的识记,对比例尺的换算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