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卷11一、选择题1.(2017·杭州模拟)读“半球划分图”,完成小题。(1)①大洲主体部分所处的半球位置在( )A.东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2)有一批货物要从A地发往B地,以下哪条路线所经最为合理( )A.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印度洋B.太平洋——巴拿马运河——大西洋C.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好望角D.日本海——太平洋——白令海峡2.(2017·杭州模拟)2017年央视春晚设置了上海、广西桂林、四川凉山、黑龙江哈尔滨四大分会场,与北京主会场交相辉映,绘就“五地共庆、四海同欢”的美好盛景。读图回答小题。(1)有关上海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位于长江三角洲②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③河湖众多④地势崎岖高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图中AB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是我国( )A.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 B.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3)各分会场的节目展现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下列描述相符的是( )A.E会场观众吃着饺子看着春晚,即兴弹唱起当地的豫剧。B.F会场传统与现代碰撞,经典与时尚交织,民族与世界接轨,展现中国经济、政治、金融中心的地位。C.G会场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为布景,展示了鲜明的闽南文化。D.H会场民族众多,服饰各异,各民族繁衍生息、互融互通,涵养出浓郁的民族风情。3.(2017·杭州模拟)喜欢冒险的乐乐利用假期进行了一次骑行之旅(见下图)。旅行时,乐乐看到沿途的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大致呈现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变化。影响这些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4.(2017·杭州模拟)杭州成功举办2016年G20(二十国集团)峰会,将引领和推动世界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其中,“包容”之内涵与下列古代政治家思想一致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和为贵、兼相爱C.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5.(2017·杭州模拟)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到: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法的……。这种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6.(2017·杭州模拟)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这里的“抢占先机”是指( )①最先开辟新航路 ②最先建立共和政体 ③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④颁布《权利法案》,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17·杭州模拟)某小组对20世纪的相关历史进行了探究。回答小题。(1)参阅了“一战”、“二战”的相关资料,他们发现,两次世界大战具有以下共同点( )①根本原因相同,都是由帝国主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②影响相同:都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③性质相同: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④参战国相同:都是帝国主义国家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②③(2)他们还观看了以下影视作品和军事纪录片,这四部作品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井冈山》 ② 《南昌起义》 ③ 《长征》 ④ 《解放南京》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8.(2017·杭州模拟)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关键词示意图有利于我们了解(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B.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历程C.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D.中国土地革命时期的历程9.(2017·杭州模拟)韩国乐天集团2017年2月28日同韩国防部正式签署“萨德”换地协议,美韩部署“萨德”进程随之提速。韩国的一意孤行和乐天集团的为虎作伥,引来多方反对和声讨。这表明( )①世界安全受到危害 ②韩国已经成为主导解决各项国际事务的霸主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④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10.(2017·杭州模拟)西亚地区是当今世界关注焦点,读西亚简图,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西亚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受气候影响,灌溉农业地位重要。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大麦、豆类,次为粟、稻谷等。经济作物棉花、烟草、甜菜等。畜产品和干鲜果品重要,是出口产品,如椰枣、榛子、阿月浑子、石榴、油橄榄、紫羔羊,安卡拉山羊等。耕地集中在沿海、河谷和绿洲带,山地、高原草原牧场以畜牧业为主。农产品自给率低,成为世界农牧产品主要进口区之一。(1)西亚被称为“石油的宝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湾及其沿岸地区。图中区域大多数居民信仰的宗教是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说该地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并请你对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提两点建议。11.(2017·杭州模拟)“梦想成真”是每个人的追求。历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宝贵的财富。阅读史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近代中国:风雨飘摇。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上感觉不足。”面对不足,中国人先后在“机器”上、“文化”上开展了什么运动?(2)材料二:《中华文明史》第4卷记载:他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复兴之路》中写道:“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这里的“他”是谁,他为“催生”共和体制所作了哪些努力?(3)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他领导中国人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12.(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 我国东北区域示意图 图二 我国东北工业分布图材料二: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材料三:东北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大型企业。材料四:东北地区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打造“东北东部边境经济带”和“东北亚海上贸易之路”;2015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1)根据材料判断,大兴安岭以西的地形区名称是 。每年的四,五月份,东北地区还没有进入雨季,而松花江和鸭绿江等河流水量已开始增大,原因是什么? (2)东北的沦陷开始于哪一年?该事件对当时中国命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结合材料三,评价东北工业在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中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4)依据材料,分析东北地区构建东北亚“一带一路”的自然和人文的优势条件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C(2)A【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北美洲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大洲为北美洲,主体部分所处的半球位置在西半球、北半球。故选择C。(2)本题考查的是世界重要地理单位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日本,B为南非。这批货物要从日本发往南非,最合理的路径应是要走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这一条路。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重要地理单位分布的识记。2.【答案】(1)A(2)C(3)D【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上海【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上海自然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本题考查的是秦岭—淮河一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是我国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即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与它大体一致的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故选择C。(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理单位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E会场为黑龙江哈尔滨,而豫剧是河南省的地方剧种,所以A错误;F会场为上海,是我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政治中心是北京,所以B错误;G会场为广西桂林会场,闽南文化在福建省,所以C错误;H会场为四川凉山,当地民族众多,服饰各异,各民族繁衍生息、互融互通,涵养出浓郁的民族风情。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秦岭—淮河分界线和我国重要地理单位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3.【答案】B【知识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有关知识。乐乐在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走,沿途的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大致呈现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变化,这种情形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降水自东向西减少。东部降水量较丰富,水草丰美,越往西降水越少,越不利于牧草生长,甚至出现了大面积的沙漠。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海陆位置对气候影响的理解。4.【答案】B【知识点】百家争鸣;大一统的汉朝;贞观之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重要思想文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施政措施,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所以A不符合题意;“和为贵、兼相爱”要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都能够调解适当,使彼此都能融洽,互相友爱,所以B符合题意;“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兵家的作战原则,所以C不符合题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唐太宗主张的君、民关系,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重要思想文化的理解。5.【答案】C【知识点】三省六部制【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三省六部制的了解。6.【答案】D【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先开辟新航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最先真正确立共和政体并彻底巩固的是美国,与英国无关,所以②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解。7.【答案】(1)C(2)A【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一战和二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是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所以③不符合题意;二战除了发动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外,还有为维护民族利益的反法西斯国家,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重大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当权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挽救革命,在江西省城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长征为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团、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中央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撤退和转移。1949年4月,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当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所以②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重大事件的了解,对一战和二战异同点的理解。8.【答案】B【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历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自五四运动开始,所以A不符合题意。由关键词所示可知,示意图所示事件依次为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它们体现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历程,所以B符合题意;中国直到新中国成立,我国才真正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所以C不符合题意;中国土地革命时期是指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向西方学习探索历程的理解。9.【答案】D【知识点】和平主题与和平问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和平问题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美韩执意部署“萨德”,说明世界安全受到危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所以①③符合题意;韩国已经成为主导解决各项国际事务的霸主,是一种错误的理解,真正韩国主导解决各项国际事务的霸主是超级大国美国,所以②错误;“国的一意孤行和乐天集团的为虎作伥,引来多方反对和声讨”说明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所以④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和平问题的理解。10.【答案】(1)波斯湾;伊斯兰教(2)热带沙漠气候;水;从各种“开源”与“节流”措施中任选两例。如喷灌、滴灌技术;海水淡化设施;沙漠水库;监测用水的水表等。【知识点】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中东石油宝库;以色列节水王国【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西亚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亚被称为“石油的宝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当地大多数居民信仰的宗教是伊斯兰教。(2)本题考查的是西亚地区气候类型和农业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亚地区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制约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水资源缺乏。为发展农业,当地可以采取喷灌、滴灌技术,建设海水淡化设施、沙漠水库,监测用水的水表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西亚地区自然人文特征和农业发展的了解。11.【答案】(1)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2)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就任临时大总统)等。(3)邓小平;探索: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改革开放;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③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建立经济特区等。【知识点】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近代史,为救亡图存,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学习西方的热潮,机器上不足,兴起了洋务运动;制度上不足,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文化上不足,掀起了新文化运动。(2)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他”是指孙中山。孙中山先生为中国的民主共和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先后创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就任临时大总统)等。(3)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人生事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他领导中国人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一下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经济特区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理解,对孙中山革命事业和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贡献的了解。12.【答案】(1)内蒙古高原;这些河流的源头是高山冰雪融水,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4,5月份高山上的积雪开始慢慢融化,导致河流流量开始增大。(2)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序幕。(3)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从此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4)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石油与天然气;处于边境,邻国多;临渤海、黄海,拥有优良港湾;人文条件: 交通便利;重工业集中地,工业基础好;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知识点】我国的疆域;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形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兴安岭以西的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每年的四,五月份,东北地区还没有进入雨季,而松花江和鸭绿江等河流水量已开始增大,原因是这些河流的源头是高山冰雪融水,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四五月份高山上的积雪开始慢慢融化,导致河流流量开始增大。(2)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序幕。(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东北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大型企业”可知,东北工业在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中作出巨大的贡献,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从此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4)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对构建东北亚“一带一路”有巨大的自然和人文优势条件。在自然条件方面,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石油与天然气;处于边境,邻国多;临渤海、黄海,拥有优良港湾;在人文条件方面,东北地区 交通便利;重工业集中地,工业基础好;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自然人文特征和九一八事变的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卷11一、选择题1.(2017·杭州模拟)读“半球划分图”,完成小题。(1)①大洲主体部分所处的半球位置在( )A.东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2)有一批货物要从A地发往B地,以下哪条路线所经最为合理( )A.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印度洋B.太平洋——巴拿马运河——大西洋C.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好望角D.日本海——太平洋——白令海峡【答案】(1)C(2)A【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北美洲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大洲为北美洲,主体部分所处的半球位置在西半球、北半球。故选择C。(2)本题考查的是世界重要地理单位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日本,B为南非。这批货物要从日本发往南非,最合理的路径应是要走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这一条路。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重要地理单位分布的识记。2.(2017·杭州模拟)2017年央视春晚设置了上海、广西桂林、四川凉山、黑龙江哈尔滨四大分会场,与北京主会场交相辉映,绘就“五地共庆、四海同欢”的美好盛景。读图回答小题。(1)有关上海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位于长江三角洲②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③河湖众多④地势崎岖高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图中AB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是我国( )A.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 B.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3)各分会场的节目展现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下列描述相符的是( )A.E会场观众吃着饺子看着春晚,即兴弹唱起当地的豫剧。B.F会场传统与现代碰撞,经典与时尚交织,民族与世界接轨,展现中国经济、政治、金融中心的地位。C.G会场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为布景,展示了鲜明的闽南文化。D.H会场民族众多,服饰各异,各民族繁衍生息、互融互通,涵养出浓郁的民族风情。【答案】(1)A(2)C(3)D【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上海【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上海自然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本题考查的是秦岭—淮河一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是我国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即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与它大体一致的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故选择C。(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理单位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E会场为黑龙江哈尔滨,而豫剧是河南省的地方剧种,所以A错误;F会场为上海,是我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政治中心是北京,所以B错误;G会场为广西桂林会场,闽南文化在福建省,所以C错误;H会场为四川凉山,当地民族众多,服饰各异,各民族繁衍生息、互融互通,涵养出浓郁的民族风情。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秦岭—淮河分界线和我国重要地理单位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3.(2017·杭州模拟)喜欢冒险的乐乐利用假期进行了一次骑行之旅(见下图)。旅行时,乐乐看到沿途的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大致呈现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变化。影响这些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答案】B【知识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有关知识。乐乐在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走,沿途的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大致呈现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变化,这种情形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降水自东向西减少。东部降水量较丰富,水草丰美,越往西降水越少,越不利于牧草生长,甚至出现了大面积的沙漠。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海陆位置对气候影响的理解。4.(2017·杭州模拟)杭州成功举办2016年G20(二十国集团)峰会,将引领和推动世界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其中,“包容”之内涵与下列古代政治家思想一致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和为贵、兼相爱C.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答案】B【知识点】百家争鸣;大一统的汉朝;贞观之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重要思想文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施政措施,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所以A不符合题意;“和为贵、兼相爱”要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都能够调解适当,使彼此都能融洽,互相友爱,所以B符合题意;“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兵家的作战原则,所以C不符合题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唐太宗主张的君、民关系,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重要思想文化的理解。5.(2017·杭州模拟)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到: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法的……。这种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答案】C【知识点】三省六部制【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三省六部制的了解。6.(2017·杭州模拟)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这里的“抢占先机”是指( )①最先开辟新航路 ②最先建立共和政体 ③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④颁布《权利法案》,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先开辟新航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最先真正确立共和政体并彻底巩固的是美国,与英国无关,所以②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解。7.(2017·杭州模拟)某小组对20世纪的相关历史进行了探究。回答小题。(1)参阅了“一战”、“二战”的相关资料,他们发现,两次世界大战具有以下共同点( )①根本原因相同,都是由帝国主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②影响相同:都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③性质相同: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④参战国相同:都是帝国主义国家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②③(2)他们还观看了以下影视作品和军事纪录片,这四部作品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井冈山》 ② 《南昌起义》 ③ 《长征》 ④ 《解放南京》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答案】(1)C(2)A【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一战和二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是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所以③不符合题意;二战除了发动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外,还有为维护民族利益的反法西斯国家,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重大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当权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挽救革命,在江西省城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长征为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团、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中央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撤退和转移。1949年4月,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当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所以②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重大事件的了解,对一战和二战异同点的理解。8.(2017·杭州模拟)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关键词示意图有利于我们了解(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B.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历程C.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D.中国土地革命时期的历程【答案】B【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历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自五四运动开始,所以A不符合题意。由关键词所示可知,示意图所示事件依次为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它们体现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历程,所以B符合题意;中国直到新中国成立,我国才真正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所以C不符合题意;中国土地革命时期是指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向西方学习探索历程的理解。9.(2017·杭州模拟)韩国乐天集团2017年2月28日同韩国防部正式签署“萨德”换地协议,美韩部署“萨德”进程随之提速。韩国的一意孤行和乐天集团的为虎作伥,引来多方反对和声讨。这表明( )①世界安全受到危害 ②韩国已经成为主导解决各项国际事务的霸主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④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D【知识点】和平主题与和平问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和平问题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美韩执意部署“萨德”,说明世界安全受到危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所以①③符合题意;韩国已经成为主导解决各项国际事务的霸主,是一种错误的理解,真正韩国主导解决各项国际事务的霸主是超级大国美国,所以②错误;“国的一意孤行和乐天集团的为虎作伥,引来多方反对和声讨”说明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所以④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和平问题的理解。二、非选择题10.(2017·杭州模拟)西亚地区是当今世界关注焦点,读西亚简图,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西亚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受气候影响,灌溉农业地位重要。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大麦、豆类,次为粟、稻谷等。经济作物棉花、烟草、甜菜等。畜产品和干鲜果品重要,是出口产品,如椰枣、榛子、阿月浑子、石榴、油橄榄、紫羔羊,安卡拉山羊等。耕地集中在沿海、河谷和绿洲带,山地、高原草原牧场以畜牧业为主。农产品自给率低,成为世界农牧产品主要进口区之一。(1)西亚被称为“石油的宝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湾及其沿岸地区。图中区域大多数居民信仰的宗教是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说该地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并请你对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提两点建议。【答案】(1)波斯湾;伊斯兰教(2)热带沙漠气候;水;从各种“开源”与“节流”措施中任选两例。如喷灌、滴灌技术;海水淡化设施;沙漠水库;监测用水的水表等。【知识点】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中东石油宝库;以色列节水王国【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西亚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亚被称为“石油的宝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当地大多数居民信仰的宗教是伊斯兰教。(2)本题考查的是西亚地区气候类型和农业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亚地区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制约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水资源缺乏。为发展农业,当地可以采取喷灌、滴灌技术,建设海水淡化设施、沙漠水库,监测用水的水表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西亚地区自然人文特征和农业发展的了解。11.(2017·杭州模拟)“梦想成真”是每个人的追求。历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宝贵的财富。阅读史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近代中国:风雨飘摇。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上感觉不足。”面对不足,中国人先后在“机器”上、“文化”上开展了什么运动?(2)材料二:《中华文明史》第4卷记载:他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复兴之路》中写道:“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这里的“他”是谁,他为“催生”共和体制所作了哪些努力?(3)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他领导中国人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答案】(1)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2)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就任临时大总统)等。(3)邓小平;探索: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改革开放;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③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建立经济特区等。【知识点】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近代史,为救亡图存,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学习西方的热潮,机器上不足,兴起了洋务运动;制度上不足,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文化上不足,掀起了新文化运动。(2)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他”是指孙中山。孙中山先生为中国的民主共和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先后创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就任临时大总统)等。(3)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人生事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他领导中国人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一下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经济特区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理解,对孙中山革命事业和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贡献的了解。12.(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 我国东北区域示意图 图二 我国东北工业分布图材料二: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材料三:东北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大型企业。材料四:东北地区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打造“东北东部边境经济带”和“东北亚海上贸易之路”;2015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1)根据材料判断,大兴安岭以西的地形区名称是 。每年的四,五月份,东北地区还没有进入雨季,而松花江和鸭绿江等河流水量已开始增大,原因是什么? (2)东北的沦陷开始于哪一年?该事件对当时中国命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结合材料三,评价东北工业在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中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4)依据材料,分析东北地区构建东北亚“一带一路”的自然和人文的优势条件【答案】(1)内蒙古高原;这些河流的源头是高山冰雪融水,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4,5月份高山上的积雪开始慢慢融化,导致河流流量开始增大。(2)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序幕。(3)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从此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4)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石油与天然气;处于边境,邻国多;临渤海、黄海,拥有优良港湾;人文条件: 交通便利;重工业集中地,工业基础好;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知识点】我国的疆域;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形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兴安岭以西的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每年的四,五月份,东北地区还没有进入雨季,而松花江和鸭绿江等河流水量已开始增大,原因是这些河流的源头是高山冰雪融水,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四五月份高山上的积雪开始慢慢融化,导致河流流量开始增大。(2)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序幕。(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东北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大型企业”可知,东北工业在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中作出巨大的贡献,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从此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4)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对构建东北亚“一带一路”有巨大的自然和人文优势条件。在自然条件方面,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石油与天然气;处于边境,邻国多;临渤海、黄海,拥有优良港湾;在人文条件方面,东北地区 交通便利;重工业集中地,工业基础好;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自然人文特征和九一八事变的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卷11(学生版).docx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卷11(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