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19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19

资源简介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19
一、选择题
1.(2017·杭州模拟)2018年08月18日至09月02日,第18届亚运会将于印尼雅加达举行。第19届亚运会则将移师杭州举办。据此回答小题。
(1)如下图所示,雅加达位于杭州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雅加达全年高温、多雨、温差小,以下4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反映雅加达气候特点的是(  )
A.A B.B C.C D.D
(3)下图是印尼最大的宗教活动场所,印尼历届总统及政府要人经常到这里作礼拜。据此判断对印度尼西亚影响深刻的宗教是(  )
(雅加达独立清真寺)
A.印度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2.(2017·杭州模拟)杭州市民有清明吃青团子,端午吃粽子,冬至吃年糕的习俗。人们从饮食习惯中不难发现,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应该是(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青稞
3.(2017·杭州模拟)杭州市是浙江省的行政中心,浙江的“母亲河”是(  )
A.长江 B.黄河 C.钱塘江 D.珠江
4.(2017·杭州模拟)如下图所示,造成那曲降水量明显小于林芝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山融雪 B.纬度位置 C.海拔差异 D.季风影响
5.(2017·杭州模拟)二战后,在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全球战略中,欧洲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下列属于美国对欧洲的行动的是(  )
①欧盟建立 ②马歇尔计划 ③修建柏林墙 ④雅尔塔会议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6.(2017·杭州模拟)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一五”计划的各项建设指标一般都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局面。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的指导方针中提到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1957年,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南京长江大桥通车。
C.以苏联援建的工业项目为中心,我国工业布局得到改善。
D.“一五”计划中,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7.(2017·杭州模拟)2016年7月,在荷兰海牙上演了一场国际政治闹剧。对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作出全盘否定中国对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无效裁决。外交部随即发表声明,表示中国对于南海仲裁案的态度是“不参与、不接受、不承认、不执行”。这表明我国(  )
①可以主导各项国际事务 ②外交政策逐步走向成熟完善
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2017·杭州模拟)城市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在近代历史上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北京(北平)的是(  )
①卢沟桥事变 ②“一二 九”运动 ③《双十协定》签订 ④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2017·杭州模拟)《吴玉章文集》中讲到“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它看作疯子,孙中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这句话反映了辛亥革命(  )
A.封建制度从此结束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C.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0.(2017·杭州模拟)以《凡尔赛和约》为核心的一系列条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依据各自实力的对比,经过斗争和妥协达成的协议。由这些条约构成的欧洲国际关系体系被称为“凡尔赛体系”。该体系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一些欧亚国家相继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
B.根据民族自决原则,确认了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独立
C.暂时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D.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与矛盾基本上得到协调
11.(2017·杭州模拟)20世纪初的中国面对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格局,在发展的道路上泥泞前行,面临诸多困境。下列属于20世纪初期中国局势的是(  )
①随着不平等条约签订,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殖民地国家
②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重
③列强争夺筑路权,掠夺自然资源
④西方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一些革命性组织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12.(2017·杭州模拟)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混乱,用这一个词语来形容并不为过。以下是一些历史事件的相关信息,发生在这一混乱时期之外的是(  )
A.张学良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
B.北平青年学生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D.蒋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二、非选择题
13.(2017·杭州模拟)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A为   山脉,它是中朝分界线的一部分。B平原成为我国纬度最高的   (水稻/小麦)产区,这得益于该地区受来自   (源地)的夏季风影响。
(2)上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000,现量得图上朝鲜半岛的南北最大距离为1.1CM,这就意味着朝鲜半岛的南北最大实地距离为   千米。
(3)韩国部署的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其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可以高达2000千米。根据上图所示,指出萨德导弹防御系统的雷达探测范围将覆盖我国的哪些地理区域?
14.(2017·杭州模拟)改革是对旧制度、旧事物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历史上的中国也历经无数次改革,并在不断改革中经历发展前行。请结合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镜头一:徙木立信 镜头二:解放区农民丈量土地 镜头三:小岗村的秘密契约
(1)镜头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那次变革?此次变革带来了什么影响?
(2)从镜头二到镜头三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镜头三中的改革起到了什么重大作用?
(3)改革伴随着中国的各个时期,每一次改革既有意义也有遗憾,中国人民也要学会总结反思,请你思考这些改革带来哪些启示?
15.(2017·杭州模拟)看图,回答问题。
图1“日本樱花花期情报”
图2
(1)结合图1与图2,分析影响樱花不同花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从南向北推迟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 B.经度 C.纬度 D.海陆位置
(2)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请举一例说明两国文化交往史。
(3)19世纪末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既破坏了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传统,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自强新政”进程中的又一次失败。当时的中国正在经历的“自强新政”是指哪一场运动?而19世界末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4)我国目前正在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现由原来的“独生子女”向“全面二孩”转变,这表明中日两国存在着相似人口问题。这个问题具体是指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D
(2)A
(3)C
【知识点】经纬网;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各大宗教特色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定向法的有关知识。根据经纬网定向法可知,雅加达位于杭州的西南方向。故选择D。
(2)本题考查的是雅加达气候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加达全年高温、多雨、温差小,为热带雨林气候,只有图A符合要求。故选择A。
(3)本题考查的是伊斯兰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真寺为伊斯兰教的宗教场所。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经纬网定向法、热带雨林气候和伊斯兰教的了解。
2.【答案】C
【知识点】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团子、粽子、年糕都是米制品,所以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应该是水稻。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杭州农业生产的了解。
3.【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钱塘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浙江的“母亲河”是钱塘江。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钱塘江的了解。
4.【答案】D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气候影响因素的有关知识。分析图文可知,那曲降水量明显小于林芝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季风影响,受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季风气候影响不到那曲。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气候影响因素的理解。
5.【答案】B
【知识点】冷战中的对峙;西欧恢复经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美国对欧措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盟的建立是欧洲各国加强合作的结果,与美国无关,所以①不符合题意;雅尔塔会议发生于二战时期,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后美国对欧措施的识记。
6.【答案】B
【知识点】一五计划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7年建成的是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建于文革时期,所以B错误。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五计划成就的识记。
7.【答案】B
【知识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外交事业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现阶段没有能力主导各项国际事务;美国才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主导着国际事务,所以①错误。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外交事业发展的了解。
8.【答案】B
【知识点】“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内战的爆发;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京史上重大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双十协定》签订于重庆,与北京无关。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京史上重大事件的了解。
9.【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析“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它看作疯子,孙中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可知,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影响的理解。
10.【答案】A
【知识点】凡尔赛体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凡尔赛体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体系暂时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在这个体系下,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与矛盾基本上得到协调。根据民族自决原则,确认了波兰等国家的独立。所以A与题意无关。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凡尔赛体系影响的识记。
11.【答案】B
【知识点】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初期中国局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已经彻底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20世纪初期中国局势的了解。
12.【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东北易帜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皇姑屯事件”之后,日本帝国主义阴谋利用张学良制造东北“独立”,张学良身负国耻家仇,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毅然于1928年年底通电全国,宣布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宣布拥护国民政府的政治行动,史称东北易帜。所以A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东北易帜的了解。
13.【答案】(1)长白山;水稻;太平洋
(2)1100
(3)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比例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长白山脉,它是中朝分界线的一部分。B平原为东北平原,成为我国纬度最高的水稻产区,这得益于该地区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
(2)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换算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朝鲜半岛的南北最大实地距离为110000000(1.1×100000000)cm,即1100km。
(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理区域的有关知识。韩国部署的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其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可以高达2000千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萨德导弹防御系统的雷达探测范围将覆盖我国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重要地理区域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和比例尺的换算。
14.【答案】(1)商鞅变法;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2)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3)改革要根据实际国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改革的措施要时常更新,不能一成不变;改革要关注人民的需求,为人民谋福利。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徙木立信是商鞅为实行变法要首先取信于秦国百姓而施行的一个小手段,所以镜头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2)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镜头三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农村进行改革的先声,此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其实行的仍是土地公有制,从镜头二到镜头三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3)本题考查的是对改革的启示。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改革要根据实际国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改革的措施要时常更新,不能一成不变;改革要关注人民的需求,为人民谋福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的了解。
15.【答案】(1)气温;C
(2)鉴真东渡、遣唐使、遣隋使、大化改新
(3)洋务运动;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4)人口老龄化问题
【知识点】中国人口基本特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日本——耕海牧渔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气候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图1、图2可知,影响樱花初放日期早晚的主要因素是气温,气温高,热量多开花早;气温低,热量少,开花晚。影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这是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原因。
(2)本题考查的是中日友好往来史实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实有鉴真东渡、遣唐使、遣隋使、大化改新等。
(3)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半期,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维护封建统治,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发起了洋务运动,即洋务运动是是一场由地主阶级领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但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19世纪末,中日爆发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4)本题考查的是人口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目前正在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现由原来的“独生子女”向“全面二孩”转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气候特征、中日友好往来史实、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了解。
1 / 1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19
一、选择题
1.(2017·杭州模拟)2018年08月18日至09月02日,第18届亚运会将于印尼雅加达举行。第19届亚运会则将移师杭州举办。据此回答小题。
(1)如下图所示,雅加达位于杭州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雅加达全年高温、多雨、温差小,以下4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反映雅加达气候特点的是(  )
A.A B.B C.C D.D
(3)下图是印尼最大的宗教活动场所,印尼历届总统及政府要人经常到这里作礼拜。据此判断对印度尼西亚影响深刻的宗教是(  )
(雅加达独立清真寺)
A.印度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答案】(1)D
(2)A
(3)C
【知识点】经纬网;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各大宗教特色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定向法的有关知识。根据经纬网定向法可知,雅加达位于杭州的西南方向。故选择D。
(2)本题考查的是雅加达气候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加达全年高温、多雨、温差小,为热带雨林气候,只有图A符合要求。故选择A。
(3)本题考查的是伊斯兰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真寺为伊斯兰教的宗教场所。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经纬网定向法、热带雨林气候和伊斯兰教的了解。
2.(2017·杭州模拟)杭州市民有清明吃青团子,端午吃粽子,冬至吃年糕的习俗。人们从饮食习惯中不难发现,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应该是(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青稞
【答案】C
【知识点】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团子、粽子、年糕都是米制品,所以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应该是水稻。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杭州农业生产的了解。
3.(2017·杭州模拟)杭州市是浙江省的行政中心,浙江的“母亲河”是(  )
A.长江 B.黄河 C.钱塘江 D.珠江
【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钱塘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浙江的“母亲河”是钱塘江。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钱塘江的了解。
4.(2017·杭州模拟)如下图所示,造成那曲降水量明显小于林芝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山融雪 B.纬度位置 C.海拔差异 D.季风影响
【答案】D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气候影响因素的有关知识。分析图文可知,那曲降水量明显小于林芝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季风影响,受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季风气候影响不到那曲。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气候影响因素的理解。
5.(2017·杭州模拟)二战后,在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全球战略中,欧洲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下列属于美国对欧洲的行动的是(  )
①欧盟建立 ②马歇尔计划 ③修建柏林墙 ④雅尔塔会议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冷战中的对峙;西欧恢复经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美国对欧措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盟的建立是欧洲各国加强合作的结果,与美国无关,所以①不符合题意;雅尔塔会议发生于二战时期,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后美国对欧措施的识记。
6.(2017·杭州模拟)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一五”计划的各项建设指标一般都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局面。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的指导方针中提到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1957年,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南京长江大桥通车。
C.以苏联援建的工业项目为中心,我国工业布局得到改善。
D.“一五”计划中,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答案】B
【知识点】一五计划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7年建成的是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建于文革时期,所以B错误。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五计划成就的识记。
7.(2017·杭州模拟)2016年7月,在荷兰海牙上演了一场国际政治闹剧。对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作出全盘否定中国对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无效裁决。外交部随即发表声明,表示中国对于南海仲裁案的态度是“不参与、不接受、不承认、不执行”。这表明我国(  )
①可以主导各项国际事务 ②外交政策逐步走向成熟完善
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知识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外交事业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现阶段没有能力主导各项国际事务;美国才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主导着国际事务,所以①错误。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外交事业发展的了解。
8.(2017·杭州模拟)城市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在近代历史上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北京(北平)的是(  )
①卢沟桥事变 ②“一二 九”运动 ③《双十协定》签订 ④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内战的爆发;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京史上重大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双十协定》签订于重庆,与北京无关。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京史上重大事件的了解。
9.(2017·杭州模拟)《吴玉章文集》中讲到“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它看作疯子,孙中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这句话反映了辛亥革命(  )
A.封建制度从此结束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C.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析“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它看作疯子,孙中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可知,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影响的理解。
10.(2017·杭州模拟)以《凡尔赛和约》为核心的一系列条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依据各自实力的对比,经过斗争和妥协达成的协议。由这些条约构成的欧洲国际关系体系被称为“凡尔赛体系”。该体系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一些欧亚国家相继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
B.根据民族自决原则,确认了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独立
C.暂时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D.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与矛盾基本上得到协调
【答案】A
【知识点】凡尔赛体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凡尔赛体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体系暂时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在这个体系下,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与矛盾基本上得到协调。根据民族自决原则,确认了波兰等国家的独立。所以A与题意无关。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凡尔赛体系影响的识记。
11.(2017·杭州模拟)20世纪初的中国面对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格局,在发展的道路上泥泞前行,面临诸多困境。下列属于20世纪初期中国局势的是(  )
①随着不平等条约签订,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殖民地国家
②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重
③列强争夺筑路权,掠夺自然资源
④西方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一些革命性组织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答案】B
【知识点】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初期中国局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已经彻底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20世纪初期中国局势的了解。
12.(2017·杭州模拟)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混乱,用这一个词语来形容并不为过。以下是一些历史事件的相关信息,发生在这一混乱时期之外的是(  )
A.张学良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
B.北平青年学生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D.蒋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东北易帜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皇姑屯事件”之后,日本帝国主义阴谋利用张学良制造东北“独立”,张学良身负国耻家仇,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毅然于1928年年底通电全国,宣布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宣布拥护国民政府的政治行动,史称东北易帜。所以A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东北易帜的了解。
二、非选择题
13.(2017·杭州模拟)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A为   山脉,它是中朝分界线的一部分。B平原成为我国纬度最高的   (水稻/小麦)产区,这得益于该地区受来自   (源地)的夏季风影响。
(2)上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000,现量得图上朝鲜半岛的南北最大距离为1.1CM,这就意味着朝鲜半岛的南北最大实地距离为   千米。
(3)韩国部署的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其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可以高达2000千米。根据上图所示,指出萨德导弹防御系统的雷达探测范围将覆盖我国的哪些地理区域?
【答案】(1)长白山;水稻;太平洋
(2)1100
(3)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比例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长白山脉,它是中朝分界线的一部分。B平原为东北平原,成为我国纬度最高的水稻产区,这得益于该地区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
(2)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换算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朝鲜半岛的南北最大实地距离为110000000(1.1×100000000)cm,即1100km。
(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理区域的有关知识。韩国部署的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其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可以高达2000千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萨德导弹防御系统的雷达探测范围将覆盖我国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重要地理区域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和比例尺的换算。
14.(2017·杭州模拟)改革是对旧制度、旧事物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历史上的中国也历经无数次改革,并在不断改革中经历发展前行。请结合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镜头一:徙木立信 镜头二:解放区农民丈量土地 镜头三:小岗村的秘密契约
(1)镜头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那次变革?此次变革带来了什么影响?
(2)从镜头二到镜头三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镜头三中的改革起到了什么重大作用?
(3)改革伴随着中国的各个时期,每一次改革既有意义也有遗憾,中国人民也要学会总结反思,请你思考这些改革带来哪些启示?
【答案】(1)商鞅变法;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2)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3)改革要根据实际国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改革的措施要时常更新,不能一成不变;改革要关注人民的需求,为人民谋福利。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徙木立信是商鞅为实行变法要首先取信于秦国百姓而施行的一个小手段,所以镜头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2)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镜头三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农村进行改革的先声,此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其实行的仍是土地公有制,从镜头二到镜头三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3)本题考查的是对改革的启示。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改革要根据实际国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改革的措施要时常更新,不能一成不变;改革要关注人民的需求,为人民谋福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的了解。
15.(2017·杭州模拟)看图,回答问题。
图1“日本樱花花期情报”
图2
(1)结合图1与图2,分析影响樱花不同花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从南向北推迟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 B.经度 C.纬度 D.海陆位置
(2)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请举一例说明两国文化交往史。
(3)19世纪末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既破坏了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传统,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自强新政”进程中的又一次失败。当时的中国正在经历的“自强新政”是指哪一场运动?而19世界末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4)我国目前正在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现由原来的“独生子女”向“全面二孩”转变,这表明中日两国存在着相似人口问题。这个问题具体是指什么?
【答案】(1)气温;C
(2)鉴真东渡、遣唐使、遣隋使、大化改新
(3)洋务运动;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4)人口老龄化问题
【知识点】中国人口基本特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日本——耕海牧渔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气候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图1、图2可知,影响樱花初放日期早晚的主要因素是气温,气温高,热量多开花早;气温低,热量少,开花晚。影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这是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原因。
(2)本题考查的是中日友好往来史实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实有鉴真东渡、遣唐使、遣隋使、大化改新等。
(3)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半期,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维护封建统治,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发起了洋务运动,即洋务运动是是一场由地主阶级领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但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19世纪末,中日爆发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4)本题考查的是人口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目前正在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现由原来的“独生子女”向“全面二孩”转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气候特征、中日友好往来史实、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了解。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