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20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20

资源简介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20
一、选择题
1.(2017·杭州模拟)读下图,回答小题
(1)美韩执意要在韩国部署充满争议的“萨德”反导系统,使中韩关系降至冰点。而中韩是隔海相望的邻居。图中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0公里,韩国首尔和中国上海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
A.600千米 B.450千米 C.750千米 D.550千米
(2)首尔在上海的(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答案】(1)C
(2)C
【知识点】方向;比例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换算的有关知识。图中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0公里,测得首尔到上海的图上距离大概在2.5cm,所以首尔和中国上海之间的实际距离是750(300×2.5)km。故选择C。
(2)本题考查的是一般定向法的有关知识。根据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首尔在上海的东北。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比例尺换算和对一般定向法的理解。
2.(2017·杭州模拟)下列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生活描述的是(  )
①我们住的房子要防寒,室内一般用取暖设备
②这里公路铁路还有许多河流可以通航
③我们一般吃米饭为主
④我们喜欢吃面食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②①
【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所以南方地区的住房不需要特别考虑防寒问题,所以①不符合题意;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南方人喜吃米饭,所以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南方地区地域特征的了解。
3.(2017·杭州模拟)读图,回答小题
(1)图上A点位于的地形为________,B点的位置在________。(  )
A.东欧平原,中南半岛 B.东欧平原,印度半岛
C.中西伯利亚平原,中南半岛 D.中西伯利亚平原,阿拉伯半岛
(2)C地的人们主要信仰的宗教
A.佛教 B.天主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答案】(1)A
(2)C
【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世界重要地形区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东欧平原,B为中南半岛。故选择A。
(2)本题考查的是伊斯兰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地属西亚地区,当地人现在主要信仰伊斯兰教。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重要地形区分布和伊斯兰教信众分布的识记。
4.(2017·杭州模拟)G20峰会期间,有文章以此为标题:从“APEC蓝”到“西湖蓝”,何时迎来中国蓝?人们关注的是中国的(  )
A.沙尘暴问题 B.大气污染问题
C.碳排放导致温室效应的问题 D.如何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蓝”喻指环境问题,所以人们关注的是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环境问题的了解。
5.(2017·杭州模拟)古代人类文明的产生与河流息息相关,以下文明成果属于下图的是(  )
①楔形文字;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种姓制度; ④金字塔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古代西亚国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西亚文明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所示文明为古西亚文明。种姓制度在古代印度,金字塔在古埃及,所以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西亚文明的了解。
6.(2017·杭州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文中“新皇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答案】B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郡县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材料“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可知,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郡县制的理解。
7.(2017·杭州模拟)下图是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其中对A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发明了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B.生活中人们普遍采用电灯照明
C.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D.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分析图表可知,A处正处于19世纪中叶,当时世界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所以C符合题意。飞机、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成果的识记。
8.(2017·杭州模拟)农村歌谣是农民心声的自然流露,也是农村社会变革的一面镜子。下列歌谣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联产搞承包,队长不用再吹号;全家老少一起干,不到黑天不吃饭。
②互助合作有依靠,人手多来主意多。合作社是大石桥,不会动来不会摇。
③社员干活听敲钟,一天干活真稀松。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边。
④今天不是过去天,贫下中农翻了身,分得土地扎了根,犁地刨田更有劲。
A.②①③④ B.④②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③④①
【答案】C
【知识点】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农村改革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产搞承包,队长不用再吹号;全家老少一起干,不到黑天不吃饭”是指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互助合作有依靠,人手多来主意多。合作社是大石桥,不会动来不会摇”是指农业生产合作化,开始于1953年;“社员干活听敲钟,一天干活真稀松。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边”是指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今天不是过去天,贫下中农翻了身,分得土地扎了根,犁地刨田更有劲”是指土地改革,开始于1950年。所以④②③①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农村改革措施的识记。
9.(2017·杭州模拟)下表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
史实 结论
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大大削弱了诸侯王原来的封地和势力
②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③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④ 1945年,联合国成立 建立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平主题与和平问题;发展主题与发展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重大历史事件及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世界不同民族早已借助丝绸之路等路线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所以②错误;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并未建立,所以④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重大历史事件及影响的识记。
10.(2017·杭州模拟)2016年11月是下图人物诞辰150周年,习近平评价他为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下列言论和事件与他直接相关的有(  )
①振兴中华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③率军北伐 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⑥领导保路运动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⑥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先生于北伐战争爆发之前已经病逝,所以③不符合题意;保路运动发生时孙中山还在海外领导革命运动,所以⑥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革命事业的了解。
二、非选择题
11.(2017·杭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流域图
材料二:三峡大坝是我们沿长江旅游的必到之地。它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力力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
(1)读图以重庆为例说说三峡大坝的抗洪压力主要来自哪些季节?并用有关季风的知识说明形成这种气候的原因?
(2)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选择在宜昌建设大坝的条件。
【答案】(1)主要来自夏季和秋季初期重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从印度洋和太平洋吹来的偏南风,带来丰沛降水;冬季从蒙古和西伯利亚吹来偏北风降水变少。
(2)①宜昌是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长江上游水量丰富。②这段河流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③位于三峡,两边山势高,便于建坝。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及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重庆降水柱状图可知,当地夏季和秋初降水多,三峡大坝的抗洪压力主要来自夏季和秋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从印度洋和太平洋吹来的偏南风,带来丰沛降水;冬季从蒙古和西伯利亚吹来偏北风降水变少。
(2)本题考查的是长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宜昌是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长江上游水量丰富;大坝所处这段河流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位于三峡,两边山势高,便于建坝。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长江自然特征的识记。
12.(2017·杭州模拟)材料:日前,教育部表示,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教材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
(1)十四年抗战从哪件事开始?结合史实说说从此开始的理由。
(2)记住那些为国家民族贡献生命的人是我们后人表达尊敬的方式,列举二位在白山黑水间坚持抗日的英雄。
【答案】(1)1931年爆发的9.18事变,日军占领沈阳城。9.18事变后不久日军占领东三省,东北抗联和部分东北军坚持抗日;9.18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杨靖宇,赵一曼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爆发的9.18事变,日军占领沈阳城。9.18事变后不久日军占领东三省,东北抗联和部分东北军坚持抗日;9.18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本题考查的是抗战英雄人物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坚持在东北地区抗战的英雄有杨靖宇,赵一曼等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了解。
13.(2017·杭州模拟)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贯穿亚欧大陆,是古丝绸之路的传承提升。2016年国家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国际国内区域开放合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
材料二:阿斯塔纳是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的首都,位于广阔的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半沙漠草原,在伊希姆河的旁边。图中阿斯塔纳的人们主要的食物是奶类和肉食,特别是冬天,哈萨克人要宰牛、宰马、宰羊,将这种过冬肉叫“索古姆”,还制作马肠、香肠等。面食有馕、包尔沙克(油炸面疙瘩)等。
材料三:下面是75年前的一件大事,“出于对……大西洋宪章内所载宗旨和原则的共同纲领业已表示赞同。”“确信为在它们本国以及其他国家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维护人权与正义,必须对其敌国取得完全的胜利,而且确信它们现在正在对妄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力量进行共同的斗争。”“特宣告:①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②各国政府保证与本宣言签署国政府合作,并且不同敌国缔结单独的停战协定或和约。”
(1)武汉有一批货物通过图上海运路线到杜伊斯堡,要经过图中甲、乙重要水路交通要道,写出它们的名称?
(2)根据材料中阿斯塔纳人们的饮食习惯和习俗风情,我们可以判断出他们的主要产业是什么?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3)材料中75年前的大事指的是什么?它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
(2)畜牧业;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比较干旱;中北部半沙漠草原;有河流穿过,有理想的水源,适合畜牧业发展。
(3)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
【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的气候的分布;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世界重要地理单位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为马六甲海峡,乙为苏伊士运河。
(2)本题考查的是中亚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阿斯塔纳人们的饮食习惯和习俗风情可知,当地人的主要产业是畜牧业,这主要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中亚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比较干旱;中北部半沙漠草原;有河流穿过,有理想的水源,适合畜牧业发展。
(3)本题考查的是《联合国家宣言》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5年前即1942年。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重要地理单位分布和《联合国家宣言》分布及影响的识记,对中亚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理解。
1 / 1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20
一、选择题
1.(2017·杭州模拟)读下图,回答小题
(1)美韩执意要在韩国部署充满争议的“萨德”反导系统,使中韩关系降至冰点。而中韩是隔海相望的邻居。图中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0公里,韩国首尔和中国上海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
A.600千米 B.450千米 C.750千米 D.550千米
(2)首尔在上海的(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2.(2017·杭州模拟)下列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生活描述的是(  )
①我们住的房子要防寒,室内一般用取暖设备
②这里公路铁路还有许多河流可以通航
③我们一般吃米饭为主
④我们喜欢吃面食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②①
3.(2017·杭州模拟)读图,回答小题
(1)图上A点位于的地形为________,B点的位置在________。(  )
A.东欧平原,中南半岛 B.东欧平原,印度半岛
C.中西伯利亚平原,中南半岛 D.中西伯利亚平原,阿拉伯半岛
(2)C地的人们主要信仰的宗教
A.佛教 B.天主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4.(2017·杭州模拟)G20峰会期间,有文章以此为标题:从“APEC蓝”到“西湖蓝”,何时迎来中国蓝?人们关注的是中国的(  )
A.沙尘暴问题 B.大气污染问题
C.碳排放导致温室效应的问题 D.如何促进经济发展
5.(2017·杭州模拟)古代人类文明的产生与河流息息相关,以下文明成果属于下图的是(  )
①楔形文字;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种姓制度; ④金字塔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6.(2017·杭州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文中“新皇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7.(2017·杭州模拟)下图是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其中对A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发明了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B.生活中人们普遍采用电灯照明
C.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D.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
8.(2017·杭州模拟)农村歌谣是农民心声的自然流露,也是农村社会变革的一面镜子。下列歌谣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联产搞承包,队长不用再吹号;全家老少一起干,不到黑天不吃饭。
②互助合作有依靠,人手多来主意多。合作社是大石桥,不会动来不会摇。
③社员干活听敲钟,一天干活真稀松。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边。
④今天不是过去天,贫下中农翻了身,分得土地扎了根,犁地刨田更有劲。
A.②①③④ B.④②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③④①
9.(2017·杭州模拟)下表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
史实 结论
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大大削弱了诸侯王原来的封地和势力
②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③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④ 1945年,联合国成立 建立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2017·杭州模拟)2016年11月是下图人物诞辰150周年,习近平评价他为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下列言论和事件与他直接相关的有(  )
①振兴中华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③率军北伐 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⑥领导保路运动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⑥
二、非选择题
11.(2017·杭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流域图
材料二:三峡大坝是我们沿长江旅游的必到之地。它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力力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
(1)读图以重庆为例说说三峡大坝的抗洪压力主要来自哪些季节?并用有关季风的知识说明形成这种气候的原因?
(2)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选择在宜昌建设大坝的条件。
12.(2017·杭州模拟)材料:日前,教育部表示,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教材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
(1)十四年抗战从哪件事开始?结合史实说说从此开始的理由。
(2)记住那些为国家民族贡献生命的人是我们后人表达尊敬的方式,列举二位在白山黑水间坚持抗日的英雄。
13.(2017·杭州模拟)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贯穿亚欧大陆,是古丝绸之路的传承提升。2016年国家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国际国内区域开放合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
材料二:阿斯塔纳是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的首都,位于广阔的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半沙漠草原,在伊希姆河的旁边。图中阿斯塔纳的人们主要的食物是奶类和肉食,特别是冬天,哈萨克人要宰牛、宰马、宰羊,将这种过冬肉叫“索古姆”,还制作马肠、香肠等。面食有馕、包尔沙克(油炸面疙瘩)等。
材料三:下面是75年前的一件大事,“出于对……大西洋宪章内所载宗旨和原则的共同纲领业已表示赞同。”“确信为在它们本国以及其他国家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维护人权与正义,必须对其敌国取得完全的胜利,而且确信它们现在正在对妄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力量进行共同的斗争。”“特宣告:①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②各国政府保证与本宣言签署国政府合作,并且不同敌国缔结单独的停战协定或和约。”
(1)武汉有一批货物通过图上海运路线到杜伊斯堡,要经过图中甲、乙重要水路交通要道,写出它们的名称?
(2)根据材料中阿斯塔纳人们的饮食习惯和习俗风情,我们可以判断出他们的主要产业是什么?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3)材料中75年前的大事指的是什么?它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
(2)C
【知识点】方向;比例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换算的有关知识。图中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0公里,测得首尔到上海的图上距离大概在2.5cm,所以首尔和中国上海之间的实际距离是750(300×2.5)km。故选择C。
(2)本题考查的是一般定向法的有关知识。根据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首尔在上海的东北。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比例尺换算和对一般定向法的理解。
2.【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所以南方地区的住房不需要特别考虑防寒问题,所以①不符合题意;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南方人喜吃米饭,所以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南方地区地域特征的了解。
3.【答案】(1)A
(2)C
【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世界重要地形区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东欧平原,B为中南半岛。故选择A。
(2)本题考查的是伊斯兰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地属西亚地区,当地人现在主要信仰伊斯兰教。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重要地形区分布和伊斯兰教信众分布的识记。
4.【答案】B
【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蓝”喻指环境问题,所以人们关注的是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环境问题的了解。
5.【答案】B
【知识点】古代西亚国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西亚文明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所示文明为古西亚文明。种姓制度在古代印度,金字塔在古埃及,所以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西亚文明的了解。
6.【答案】B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郡县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材料“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可知,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郡县制的理解。
7.【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分析图表可知,A处正处于19世纪中叶,当时世界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所以C符合题意。飞机、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成果的识记。
8.【答案】C
【知识点】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农村改革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产搞承包,队长不用再吹号;全家老少一起干,不到黑天不吃饭”是指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互助合作有依靠,人手多来主意多。合作社是大石桥,不会动来不会摇”是指农业生产合作化,开始于1953年;“社员干活听敲钟,一天干活真稀松。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边”是指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今天不是过去天,贫下中农翻了身,分得土地扎了根,犁地刨田更有劲”是指土地改革,开始于1950年。所以④②③①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农村改革措施的识记。
9.【答案】C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平主题与和平问题;发展主题与发展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重大历史事件及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世界不同民族早已借助丝绸之路等路线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所以②错误;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并未建立,所以④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重大历史事件及影响的识记。
10.【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先生于北伐战争爆发之前已经病逝,所以③不符合题意;保路运动发生时孙中山还在海外领导革命运动,所以⑥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革命事业的了解。
11.【答案】(1)主要来自夏季和秋季初期重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从印度洋和太平洋吹来的偏南风,带来丰沛降水;冬季从蒙古和西伯利亚吹来偏北风降水变少。
(2)①宜昌是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长江上游水量丰富。②这段河流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③位于三峡,两边山势高,便于建坝。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及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重庆降水柱状图可知,当地夏季和秋初降水多,三峡大坝的抗洪压力主要来自夏季和秋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从印度洋和太平洋吹来的偏南风,带来丰沛降水;冬季从蒙古和西伯利亚吹来偏北风降水变少。
(2)本题考查的是长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宜昌是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长江上游水量丰富;大坝所处这段河流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位于三峡,两边山势高,便于建坝。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长江自然特征的识记。
12.【答案】(1)1931年爆发的9.18事变,日军占领沈阳城。9.18事变后不久日军占领东三省,东北抗联和部分东北军坚持抗日;9.18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杨靖宇,赵一曼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爆发的9.18事变,日军占领沈阳城。9.18事变后不久日军占领东三省,东北抗联和部分东北军坚持抗日;9.18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本题考查的是抗战英雄人物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坚持在东北地区抗战的英雄有杨靖宇,赵一曼等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了解。
13.【答案】(1)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
(2)畜牧业;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比较干旱;中北部半沙漠草原;有河流穿过,有理想的水源,适合畜牧业发展。
(3)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
【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的气候的分布;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世界重要地理单位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为马六甲海峡,乙为苏伊士运河。
(2)本题考查的是中亚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阿斯塔纳人们的饮食习惯和习俗风情可知,当地人的主要产业是畜牧业,这主要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中亚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比较干旱;中北部半沙漠草原;有河流穿过,有理想的水源,适合畜牧业发展。
(3)本题考查的是《联合国家宣言》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5年前即1942年。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重要地理单位分布和《联合国家宣言》分布及影响的识记,对中亚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理解。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