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2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21

资源简介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21
一、选择题
1.(2017·杭州模拟)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__________举行。(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杭州
【答案】D
【知识点】发展主题与发展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是时政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杭州举行。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政知识的识记。
2.(2017·杭州模拟)2016年7月8日,美国和韩国不顾包括中国、俄罗斯之内的有关国家的坚决反对,以应对朝鲜核导弹危机为由,宣布将在韩国部署__________反导系统。(  )
A.安泰 B.宙斯盾 C.萨德 D.爱国者
【答案】C
【知识点】和平主题与和平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是时政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6年7月8日,美国和韩国不顾包括中国、俄罗斯之内的有关国家的坚决反对,以应对朝鲜核导弹危机为由,宣布将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政知识的识记。
3.(2017·杭州模拟)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聚焦全面__________的主题。(  )
A.深化改革 B.推进依法治国
C.建成小康社会 D.从严治党
【答案】D
【知识点】改革新阶段
【解析】【分析】本题是时政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主题。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政知识的识记。
4.(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列两幅区域地图,据此回答小题。
(1)B城市位于A城市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下列关于A地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B.居民信仰伊斯兰教
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D.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答案】(1)B
(2)A
【知识点】经纬网;世界的气候的分布;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的有关知识。分析资料可知,A的经度在东经85至90度之间,B的经度高于东经140度,所以B在A的东方;又A的纬度在北纬40至45度之间,B的纬度在南纬32度左右,所以B又位于A的南方。综上,B位于A的东南方。故选择B。
(2)本题考查的是亚洲内陆地区自然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地位于亚洲内陆地区,为高原地形,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所以A正确,C错误。BD是描述人文环境的,与自然环境特征无关,所以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经纬网的识读判读和对世界重要地形区自然环境特征的识记。
5.(2017·杭州模拟)“西学东渐”是中国近代前期思想文化的新特点。据此回答小题。
(1)“清朝末年,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外部世界,学习西方”。下列能对此提供佐证的有(  )
①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②林则徐编译了《四洲志》
③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徐光启主张“欲求超胜必须会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应出现在(  )
A.抗日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1)B
(2)C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结识中国近代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末年,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外部世界,学习西方,主要有林则徐编译了《四洲志》、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等行为,所以②③符合题意。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徐光启主张“欲求超胜必须会通”都发生在明朝,所以①④不符合意义。故选择B。
(2)本题考查的是维新变法运动的有关知识。材料“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可以得出,这时期向西方学习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主要内容,从而得出这一现象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即维新变法时期。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和维新变法的了解。
6.(2017·杭州模拟)与下面照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新文化运动
【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分析照片所示文字为“中华民国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界游街大会被拘留之北京高师爱国学生七日返校时摄影”,与历史上的五四运动相符。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于中国北京的一场爱国运动。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来后,北京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后来得到了各地学生以及各界的广泛支持,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罢市、罢工还有学生罢课活动,从而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签和约。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了解。
7.(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表,回答小题。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殖民地人口(万人)
英国 14 3350 39350
沙俄 2.6 1740 3320
德国 16 290 1230
日本 1 30 1290
美国 38 30 970
(1)从表格数据看,经济实力最为强大而占有殖民地数量最少的是(  )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沙俄
(2)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对此表格解读正确的有(  )
①经济实力状况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相关 ②英国处于第一工业与殖民大帝国地位
③德国和美国属于资本主义“后起之秀”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俄国和日本实力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1)A
(2)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经济实力最为强大而占有殖民地数量最少的是美国。故选择A。
(2)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开先后美德两国在经济和科技实力方面赶并超过,不在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所以②错误。一战后,沙俄为苏联所取代;日本因远离一战战场,反而大发战争横财,增强了自身的实力,所以④错误。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的理解。
8.(2017·杭州模拟)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20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文中的“拢合在一起”和“散伙了”分别指的是(  )
A.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知识点】三大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关知识。根据材料“当年搞合作化”,可以判断“拢合在一起”的事件反映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都散伙了”反映的是由以前的大包干,到一家一户个体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识记。
9.(2017·杭州模拟)2017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第二年。回顾历史,“中国号”航船在一次次严峻考验面前,渡过了一个又一个急流险滩。“中国号”航船沿着正确航向前进的政治基石是(  )
A.领导人的英明决策
B.全国各族人民的结奋斗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D
【知识点】改革新阶段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四项基本原则地位的识记。
二、非选择题
10.(2017·杭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是北京与里约热内卢(简称里约)结成友好城市30周年,北京于2008年8月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里约也在2016年8月举办第31届奥运会,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里约。
材料一:见图。
材料二:里约是巴西最大的海港,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里约的海滩闻名于世,其中最为著名的科帕卡巴纳海滩沙白水洁,呈新月形;在里约还有随处可见的纪念馆、博物馆。但近年来里约的经济却并不景气。
(1)结合图1描述里约的地理位置。
(2)结合图2和所学气候知识分析里约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举办时的气候差异。
(3)运用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为里约经济的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经纬度位置特点:22°54′S,43°12′W,相对位置特点:位于大西洋西岸(东临大西洋),巴西东南部。
(2)里约举办16年奥运会时处在一年中气温较低(或最低),降水较少(或干季)。而北京举办08年奥运会时处在一年中气温较高(或最高),降水较多(或多雨)时。
(3)里约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例如充分利用天然良港的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或实行对外开放);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知识点】描述气候的两大特点;北京;巴西巴西利亚;因地制宜谋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地图分析解读能力。分析地图可知,里约的经纬度位置特点:22°54′S,43°12′W;相对位置特点:位于大西洋西岸(东临大西洋),巴西东南部。
(2)本题考查的是里约和北京气候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里约气温降水状况图”可知,里约举办16年奥运会时处在一年中气温较低(或最低),降水较少(或干季)。而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因此举办08年奥运会时处在一年中气温较高(或最高),降水较多(或多雨)时。
(3)本题考查的是里约经济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里约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例如充分利用天然良港的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或实行对外开放);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图文资料的解读能力,对北京气候特征的识记以及因地制宜原则的理解。
11.(2017·杭州模拟)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折射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材料二:1945年,在成都流传着一副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材料三:1946年,某农村百姓家春联:“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1)材料一的春联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2)材料二的对联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国际意义。
(3)指出材料三春联出现的历史背景,并结合历史事实说明这幅春联的愿望是否实现?
【答案】(1)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2)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背景: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国共举行重庆谈判,确定了和平建国的基本纲领。没有,1946年国民政府撕毁和平协议,发动全面内战。
【知识点】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的胜利;内战的爆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民国二年”可知,当时已处于中华民国时期;分析“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可知,当时在农村封建思想依然存在。两者结合在一起可知,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2)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国共举行重庆谈判,确定了和平建国的基本纲领。但是人们和平建国的愿望并没有实现,1946年国民政府撕毁和平协议,发动全面内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理解。
12.(2017·杭州模拟)2016年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40周年。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走近伟人——毛泽东”的探究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时间 主要活动
1920年夏天 他在《湘江评论》上热情歌颂十月革命
1927年9月 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了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45年8月 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赴重庆与蒋介石举行谈判
1947年3月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1949年4月 毛泽东、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同时毛泽东写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10月 毛泽东在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
(1)【伟人功绩】根据下列毛泽东的功绩,填写内容。
①缔造了一支人民军队
   
②找到了一条革命道路
   
③创造了一个科学理论
   
(2)【伟人情怀】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热情歌颂十月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结合材料归纳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缅怀伟人】联系材料,说说你眼中的毛泽东。
【答案】(1)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思想
(2)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3)毛泽东发动了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所以他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写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武装割据;内战的爆发;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历史贡献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的历史贡献有:缔造了一支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找到了一条革命道路——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造了一个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
(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解放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分析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能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3)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的有关知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结合材料回答合理即可,如:毛泽东发动了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所以他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写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毛泽东历史贡献的理解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21
一、选择题
1.(2017·杭州模拟)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__________举行。(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杭州
2.(2017·杭州模拟)2016年7月8日,美国和韩国不顾包括中国、俄罗斯之内的有关国家的坚决反对,以应对朝鲜核导弹危机为由,宣布将在韩国部署__________反导系统。(  )
A.安泰 B.宙斯盾 C.萨德 D.爱国者
3.(2017·杭州模拟)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聚焦全面__________的主题。(  )
A.深化改革 B.推进依法治国
C.建成小康社会 D.从严治党
4.(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列两幅区域地图,据此回答小题。
(1)B城市位于A城市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下列关于A地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B.居民信仰伊斯兰教
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D.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5.(2017·杭州模拟)“西学东渐”是中国近代前期思想文化的新特点。据此回答小题。
(1)“清朝末年,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外部世界,学习西方”。下列能对此提供佐证的有(  )
①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②林则徐编译了《四洲志》
③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徐光启主张“欲求超胜必须会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应出现在(  )
A.抗日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6.(2017·杭州模拟)与下面照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新文化运动
7.(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表,回答小题。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殖民地人口(万人)
英国 14 3350 39350
沙俄 2.6 1740 3320
德国 16 290 1230
日本 1 30 1290
美国 38 30 970
(1)从表格数据看,经济实力最为强大而占有殖民地数量最少的是(  )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沙俄
(2)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对此表格解读正确的有(  )
①经济实力状况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相关 ②英国处于第一工业与殖民大帝国地位
③德国和美国属于资本主义“后起之秀”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俄国和日本实力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8.(2017·杭州模拟)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20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文中的“拢合在一起”和“散伙了”分别指的是(  )
A.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2017·杭州模拟)2017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第二年。回顾历史,“中国号”航船在一次次严峻考验面前,渡过了一个又一个急流险滩。“中国号”航船沿着正确航向前进的政治基石是(  )
A.领导人的英明决策
B.全国各族人民的结奋斗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非选择题
10.(2017·杭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是北京与里约热内卢(简称里约)结成友好城市30周年,北京于2008年8月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里约也在2016年8月举办第31届奥运会,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里约。
材料一:见图。
材料二:里约是巴西最大的海港,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里约的海滩闻名于世,其中最为著名的科帕卡巴纳海滩沙白水洁,呈新月形;在里约还有随处可见的纪念馆、博物馆。但近年来里约的经济却并不景气。
(1)结合图1描述里约的地理位置。
(2)结合图2和所学气候知识分析里约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举办时的气候差异。
(3)运用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为里约经济的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11.(2017·杭州模拟)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折射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材料二:1945年,在成都流传着一副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材料三:1946年,某农村百姓家春联:“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1)材料一的春联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2)材料二的对联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国际意义。
(3)指出材料三春联出现的历史背景,并结合历史事实说明这幅春联的愿望是否实现?
12.(2017·杭州模拟)2016年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40周年。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走近伟人——毛泽东”的探究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时间 主要活动
1920年夏天 他在《湘江评论》上热情歌颂十月革命
1927年9月 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了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45年8月 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赴重庆与蒋介石举行谈判
1947年3月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1949年4月 毛泽东、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同时毛泽东写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10月 毛泽东在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
(1)【伟人功绩】根据下列毛泽东的功绩,填写内容。
①缔造了一支人民军队
   
②找到了一条革命道路
   
③创造了一个科学理论
   
(2)【伟人情怀】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热情歌颂十月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结合材料归纳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缅怀伟人】联系材料,说说你眼中的毛泽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发展主题与发展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是时政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杭州举行。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政知识的识记。
2.【答案】C
【知识点】和平主题与和平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是时政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6年7月8日,美国和韩国不顾包括中国、俄罗斯之内的有关国家的坚决反对,以应对朝鲜核导弹危机为由,宣布将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政知识的识记。
3.【答案】D
【知识点】改革新阶段
【解析】【分析】本题是时政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主题。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政知识的识记。
4.【答案】(1)B
(2)A
【知识点】经纬网;世界的气候的分布;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的有关知识。分析资料可知,A的经度在东经85至90度之间,B的经度高于东经140度,所以B在A的东方;又A的纬度在北纬40至45度之间,B的纬度在南纬32度左右,所以B又位于A的南方。综上,B位于A的东南方。故选择B。
(2)本题考查的是亚洲内陆地区自然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地位于亚洲内陆地区,为高原地形,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所以A正确,C错误。BD是描述人文环境的,与自然环境特征无关,所以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经纬网的识读判读和对世界重要地形区自然环境特征的识记。
5.【答案】(1)B
(2)C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结识中国近代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末年,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外部世界,学习西方,主要有林则徐编译了《四洲志》、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等行为,所以②③符合题意。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徐光启主张“欲求超胜必须会通”都发生在明朝,所以①④不符合意义。故选择B。
(2)本题考查的是维新变法运动的有关知识。材料“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可以得出,这时期向西方学习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主要内容,从而得出这一现象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即维新变法时期。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和维新变法的了解。
6.【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分析照片所示文字为“中华民国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界游街大会被拘留之北京高师爱国学生七日返校时摄影”,与历史上的五四运动相符。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于中国北京的一场爱国运动。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来后,北京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后来得到了各地学生以及各界的广泛支持,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罢市、罢工还有学生罢课活动,从而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签和约。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了解。
7.【答案】(1)A
(2)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经济实力最为强大而占有殖民地数量最少的是美国。故选择A。
(2)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开先后美德两国在经济和科技实力方面赶并超过,不在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所以②错误。一战后,沙俄为苏联所取代;日本因远离一战战场,反而大发战争横财,增强了自身的实力,所以④错误。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的理解。
8.【答案】D
【知识点】三大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关知识。根据材料“当年搞合作化”,可以判断“拢合在一起”的事件反映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都散伙了”反映的是由以前的大包干,到一家一户个体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识记。
9.【答案】D
【知识点】改革新阶段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四项基本原则地位的识记。
10.【答案】(1)经纬度位置特点:22°54′S,43°12′W,相对位置特点:位于大西洋西岸(东临大西洋),巴西东南部。
(2)里约举办16年奥运会时处在一年中气温较低(或最低),降水较少(或干季)。而北京举办08年奥运会时处在一年中气温较高(或最高),降水较多(或多雨)时。
(3)里约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例如充分利用天然良港的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或实行对外开放);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知识点】描述气候的两大特点;北京;巴西巴西利亚;因地制宜谋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地图分析解读能力。分析地图可知,里约的经纬度位置特点:22°54′S,43°12′W;相对位置特点:位于大西洋西岸(东临大西洋),巴西东南部。
(2)本题考查的是里约和北京气候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里约气温降水状况图”可知,里约举办16年奥运会时处在一年中气温较低(或最低),降水较少(或干季)。而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因此举办08年奥运会时处在一年中气温较高(或最高),降水较多(或多雨)时。
(3)本题考查的是里约经济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里约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例如充分利用天然良港的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或实行对外开放);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图文资料的解读能力,对北京气候特征的识记以及因地制宜原则的理解。
11.【答案】(1)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2)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背景: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国共举行重庆谈判,确定了和平建国的基本纲领。没有,1946年国民政府撕毁和平协议,发动全面内战。
【知识点】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的胜利;内战的爆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民国二年”可知,当时已处于中华民国时期;分析“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可知,当时在农村封建思想依然存在。两者结合在一起可知,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2)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国共举行重庆谈判,确定了和平建国的基本纲领。但是人们和平建国的愿望并没有实现,1946年国民政府撕毁和平协议,发动全面内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理解。
12.【答案】(1)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思想
(2)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3)毛泽东发动了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所以他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写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工农武装割据;内战的爆发;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历史贡献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的历史贡献有:缔造了一支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找到了一条革命道路——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造了一个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
(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解放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分析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能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3)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的有关知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结合材料回答合理即可,如:毛泽东发动了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所以他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写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毛泽东历史贡献的理解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