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22一、单选题1.(2017·杭州模拟)我国为国外完整建造的首个“海上石油工厂”--“希望6号”于2月25日从浙江启航,在海上航行近2万海里后,预计6月在英国北海油田投入使用。下列关于“希望6号”行程最合理的是( )A.经我国东海进入太平洋、大西洋B.经我国东海、南海进入印度洋、大西洋C.沿途经过巴拿马运河D.沿途经过直布罗陀海峡【答案】B【知识点】大洲和大洋;我国的疆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重要地理区位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我国浙江出发到达英国北海油田,依次要经过经我国东海、南海,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大西洋。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重要地理区位分布的识记。2.(2017·杭州模拟)2016年8月5日至22日,第三十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小明在网上查找有关巴西和里约资料。下面资料中正确的是( )A.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B.里约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C.巴西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巴西高原D.里约以黑种人为主【答案】A【知识点】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巴西巴西利亚【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所以A符合题意;里约的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所以B错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所以C错误;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巴西境内黑色人种反而较少,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巴西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3.(2017·杭州模拟)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寻访年味的路线。关于图1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路线A沿途经过我国的三大平原B.路线B跨越了我国三级阶梯C.路线D沿途能看到更多少数民族风情D.由于海拔高,春节我国最低温出现在乙地区【答案】A【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重要地理区域分布及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路线A沿途经过了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所以A符合题意;路线B跨越了我国第二、三级阶梯,所以B符合题意;四条线路中,路线B沿途能看到更多少数民族风情,线路D反而较少,所以C不符合题意;我国天气最低温出现在黑龙江的漠河,所以D错误。故选择A。【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重要地理区域分布及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4.(2017·杭州模拟)以下是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四地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 )A.四地从北到南夏季均温逐渐升高,温差较大B.除哈尔滨外,其他三地雨热同期,深受季风影响C.四地年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D.四地冬季南北温差很大是受纬度影响【答案】D【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北京、上海夏季均温高于广州,所以A错误;哈尔滨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所以B错误;哈尔滨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mm,所以C不符合题意;四地冬季南北温差很大是受纬度影响,所以D正确。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5.(2017·杭州模拟)阅读“我国60以上人口数量及比重”图,回答小题图3(1)从图3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国情是( )A.人口数量大,新增人口多 B.人口文化素质整体较低C.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D.劳动力逐渐减少(2)我国正在努力采取措施来缓解此问题,下列可行的有( )①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优生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及时调整人口政策 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1)C(2)D【知识点】中国人口基本特点【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图3可知,图3主要在表达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故选择C。(2)本题考查的是人口老龄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优生,这是为解决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不够高的措施,与人口老龄化问题无关。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理解。6.(2017·杭州模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中国政府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这与中国古代思想家__________的主张是一致的。( )A.孔子 B.墨子 C.孙膑 D.韩非子【答案】B【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墨子思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中国政府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这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的主张“兼爱、非攻”是一致的。故选择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墨子思想主张的识记。7.(2017·杭州模拟)中央集权封建君主制度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期的影响。下列史实描述正确的有( )①秦始皇确立了中央集权官僚制度②汉武帝通过颁布推恩令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③唐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完善中央集权制④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A【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贞观之治;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唐朝予以完善,所以③错误。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识记。8.(2017·杭州模拟)中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由此判断郑观应是( )A.洋务派的代表 B.维新派的代表C.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 D.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答案】B【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新派主张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材料“速立宪法,改良政治”可知,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了改革政治的思想主张,即向国人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的识记。9.(2017·杭州模拟)2017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九年级某班要设计一期以孙中山先生为主题的黑板报,下列内容可以入选的有( )①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 ②成立民国政府,担任民国总统③创办黄埔军校,培养革命人才 ④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组织北伐战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答案】C【知识点】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时,孙中山领导革命党成立中华民国政府,担任临时大总统,所以②不符合题意;孙中山虽然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但并未组织北伐战争,他在此之前已经病逝,所以④错误。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革命事业的识记。10.(2017·杭州模拟)2017年1月,教育部发通知要求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精神”。为此张玲用年代尺整理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进程,其中对应错误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西安事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战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所以B本身表述错误。故选择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历史发展进程的识记。11.(2017·杭州模拟)根据“亚非会议”、“小球转动大球”、“重返联合国”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A.走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国 B.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C.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 D.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答案】C【知识点】中美建交与中国重返联合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求同存异”反映的是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小球转动大球”指的是中美建交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返联合国”是指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些都是中国在外交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所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更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理解。二、非选择题12.(2017·杭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注:酒泉(内蒙古);太原(山西);西昌(四川);文昌(海南)材料二:内蒙古自治区降水量图(1)根据下列关键词,判断所描述的卫星发射中心(请把相应的序号填写到后面的横线上)。①太行山、高原、省会城市、第二阶梯 ②纬度最低、有丰富而独特的热带海岛旅游资源 (2)2016年11月18日,在飞行33天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高原主着陆场着陆。选择在此着陆的是因为 (地形特征)(3)内蒙古高原最适合发展 (填“种植业”或“畜牧业”)。结合材料二分析,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丰美,越往西牧草越少,甚至出现沙漠的原因 。【答案】(1)①;④(2)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3)畜牧业;内蒙古自治区降水分布不均,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东部降水较多,水草丰美,西部降水较少,不利于牧草的生长【知识点】两弹一星;内蒙古【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卫星发射中心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处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位于我国太行山以西,黄土高原之上,与山西省省会城市太原临近,所以①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纬度最低,当地有丰富而独特的热带海岛旅游资源,所以②为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2)本题考查的是内蒙古高原地形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3)本题考查的是内蒙古高原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蒙古高原最适合发展畜牧业。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丰美,越往西牧草越少,甚至出现沙漠的原因是当地远离海洋,受海陆位置影响,内蒙古自治区降水分布不均,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东部降水较多,水草丰美,西部降水较少,不利于牧草的生长。【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自然特征和对内蒙古高原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13.(2017·杭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开学第一课》是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2016年《开学第一课》主题为“先辈的旗帜”,围绕“长征精神”,选取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带领大家一起重温红色记忆,传承长征精神!第一课:信念不移,红军通信兵艰苦条件下提炼猪油发电第二课:勇往直前,聆听“独臂将军”的故事,体验“飞夺泸定桥”的惊险第三课:百折不挠,红军过草地最极端时一天口粮仅一颗黄豆材料二: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长征组歌》之《遵义会议放光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困难有哪些?(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材料二歌词的理解?(3)有人把 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它开启了中国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时期”指的是什么时期? 【答案】(1)物资的匮乏,恶劣的自然环境,敌人的围追堵截。(2)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红军长征【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可知,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困难有物资的匮乏,恶劣的自然环境,敌人的围追堵截。(2)本题考查的是遵义会议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影响的理解。14.(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渔港分布图材料二:众所周知,英国和日本都是岛国,一个在西欧一个在东亚。作为两个同一重量级的岛国,很多事情比较起来就非常有意思。如果展开来,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中的细节开始,到更高层面的政治、军事、民族、信仰等结束,从古代讲到现代……(1)从材料一可以发现日本的海洋渔业发达,请从自然因素的角度简述原因。(2)下表从历史的角度对英国和日本进行比较,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内容 英国 日本两国有相同的政治制度 两国历史上都热衷殖民和侵略 两国都非常重视教育和科技创新 【答案】(1)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日本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位于北太平洋的渔场,日本沿海海域处于寒暖流交汇处,鱼类饵料丰富,鱼群集中,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还有天然的优良港湾作为渔业基地。(2)君主立宪制;英国当年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或19世纪40年代开始对中国的侵略活动;日甲午战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日本在明治维新开始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日本——耕海牧渔;“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渔业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的海洋渔业发达,主要在于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日本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位于北太平洋的渔场,日本沿海海域处于寒暖流交汇处,鱼类饵料丰富,鱼群集中,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还有天然的优良港湾作为渔业基地。(2)本题考查的是英、日两国历史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和日本都实行君主立宪制。两国在历史上都热衷殖民和侵略,英国当年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曾在19世纪40年代开始对中国的侵略活动;日本则对中国发动了甲午战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两国都非常重视教育和科技创新,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日本在明治维新开始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渔业发展的自然环境因素的识记和对英、日两国历史发展的比较。1 / 1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22一、单选题1.(2017·杭州模拟)我国为国外完整建造的首个“海上石油工厂”--“希望6号”于2月25日从浙江启航,在海上航行近2万海里后,预计6月在英国北海油田投入使用。下列关于“希望6号”行程最合理的是( )A.经我国东海进入太平洋、大西洋B.经我国东海、南海进入印度洋、大西洋C.沿途经过巴拿马运河D.沿途经过直布罗陀海峡2.(2017·杭州模拟)2016年8月5日至22日,第三十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小明在网上查找有关巴西和里约资料。下面资料中正确的是( )A.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B.里约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C.巴西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巴西高原D.里约以黑种人为主3.(2017·杭州模拟)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寻访年味的路线。关于图1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路线A沿途经过我国的三大平原B.路线B跨越了我国三级阶梯C.路线D沿途能看到更多少数民族风情D.由于海拔高,春节我国最低温出现在乙地区4.(2017·杭州模拟)以下是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四地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 )A.四地从北到南夏季均温逐渐升高,温差较大B.除哈尔滨外,其他三地雨热同期,深受季风影响C.四地年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D.四地冬季南北温差很大是受纬度影响5.(2017·杭州模拟)阅读“我国60以上人口数量及比重”图,回答小题图3(1)从图3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国情是( )A.人口数量大,新增人口多 B.人口文化素质整体较低C.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D.劳动力逐渐减少(2)我国正在努力采取措施来缓解此问题,下列可行的有( )①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优生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及时调整人口政策 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6.(2017·杭州模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中国政府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这与中国古代思想家__________的主张是一致的。( )A.孔子 B.墨子 C.孙膑 D.韩非子7.(2017·杭州模拟)中央集权封建君主制度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期的影响。下列史实描述正确的有( )①秦始皇确立了中央集权官僚制度②汉武帝通过颁布推恩令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③唐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完善中央集权制④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③④8.(2017·杭州模拟)中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由此判断郑观应是( )A.洋务派的代表 B.维新派的代表C.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 D.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9.(2017·杭州模拟)2017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九年级某班要设计一期以孙中山先生为主题的黑板报,下列内容可以入选的有( )①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 ②成立民国政府,担任民国总统③创办黄埔军校,培养革命人才 ④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组织北伐战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10.(2017·杭州模拟)2017年1月,教育部发通知要求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精神”。为此张玲用年代尺整理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进程,其中对应错误的是( )A.A B.B C.C D.D11.(2017·杭州模拟)根据“亚非会议”、“小球转动大球”、“重返联合国”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A.走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国 B.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C.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 D.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二、非选择题12.(2017·杭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注:酒泉(内蒙古);太原(山西);西昌(四川);文昌(海南)材料二:内蒙古自治区降水量图(1)根据下列关键词,判断所描述的卫星发射中心(请把相应的序号填写到后面的横线上)。①太行山、高原、省会城市、第二阶梯 ②纬度最低、有丰富而独特的热带海岛旅游资源 (2)2016年11月18日,在飞行33天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高原主着陆场着陆。选择在此着陆的是因为 (地形特征)(3)内蒙古高原最适合发展 (填“种植业”或“畜牧业”)。结合材料二分析,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丰美,越往西牧草越少,甚至出现沙漠的原因 。13.(2017·杭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开学第一课》是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2016年《开学第一课》主题为“先辈的旗帜”,围绕“长征精神”,选取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带领大家一起重温红色记忆,传承长征精神!第一课:信念不移,红军通信兵艰苦条件下提炼猪油发电第二课:勇往直前,聆听“独臂将军”的故事,体验“飞夺泸定桥”的惊险第三课:百折不挠,红军过草地最极端时一天口粮仅一颗黄豆材料二: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长征组歌》之《遵义会议放光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困难有哪些?(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材料二歌词的理解?(3)有人把 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它开启了中国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时期”指的是什么时期? 14.(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渔港分布图材料二:众所周知,英国和日本都是岛国,一个在西欧一个在东亚。作为两个同一重量级的岛国,很多事情比较起来就非常有意思。如果展开来,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中的细节开始,到更高层面的政治、军事、民族、信仰等结束,从古代讲到现代……(1)从材料一可以发现日本的海洋渔业发达,请从自然因素的角度简述原因。(2)下表从历史的角度对英国和日本进行比较,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内容 英国 日本两国有相同的政治制度 两国历史上都热衷殖民和侵略 两国都非常重视教育和科技创新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大洲和大洋;我国的疆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重要地理区位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我国浙江出发到达英国北海油田,依次要经过经我国东海、南海,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大西洋。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重要地理区位分布的识记。2.【答案】A【知识点】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巴西巴西利亚【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所以A符合题意;里约的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所以B错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所以C错误;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巴西境内黑色人种反而较少,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巴西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3.【答案】A【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重要地理区域分布及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路线A沿途经过了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所以A符合题意;路线B跨越了我国第二、三级阶梯,所以B符合题意;四条线路中,路线B沿途能看到更多少数民族风情,线路D反而较少,所以C不符合题意;我国天气最低温出现在黑龙江的漠河,所以D错误。故选择A。【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重要地理区域分布及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4.【答案】D【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北京、上海夏季均温高于广州,所以A错误;哈尔滨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所以B错误;哈尔滨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mm,所以C不符合题意;四地冬季南北温差很大是受纬度影响,所以D正确。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5.【答案】(1)C(2)D【知识点】中国人口基本特点【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图3可知,图3主要在表达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故选择C。(2)本题考查的是人口老龄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优生,这是为解决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不够高的措施,与人口老龄化问题无关。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理解。6.【答案】B【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墨子思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中国政府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这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的主张“兼爱、非攻”是一致的。故选择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墨子思想主张的识记。7.【答案】A【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贞观之治;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唐朝予以完善,所以③错误。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识记。8.【答案】B【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新派主张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材料“速立宪法,改良政治”可知,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了改革政治的思想主张,即向国人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的识记。9.【答案】C【知识点】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时,孙中山领导革命党成立中华民国政府,担任临时大总统,所以②不符合题意;孙中山虽然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但并未组织北伐战争,他在此之前已经病逝,所以④错误。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革命事业的识记。10.【答案】B【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西安事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战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所以B本身表述错误。故选择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历史发展进程的识记。11.【答案】C【知识点】中美建交与中国重返联合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求同存异”反映的是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小球转动大球”指的是中美建交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返联合国”是指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些都是中国在外交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所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更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理解。12.【答案】(1)①;④(2)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3)畜牧业;内蒙古自治区降水分布不均,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东部降水较多,水草丰美,西部降水较少,不利于牧草的生长【知识点】两弹一星;内蒙古【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卫星发射中心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处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位于我国太行山以西,黄土高原之上,与山西省省会城市太原临近,所以①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纬度最低,当地有丰富而独特的热带海岛旅游资源,所以②为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2)本题考查的是内蒙古高原地形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3)本题考查的是内蒙古高原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蒙古高原最适合发展畜牧业。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丰美,越往西牧草越少,甚至出现沙漠的原因是当地远离海洋,受海陆位置影响,内蒙古自治区降水分布不均,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东部降水较多,水草丰美,西部降水较少,不利于牧草的生长。【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自然特征和对内蒙古高原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13.【答案】(1)物资的匮乏,恶劣的自然环境,敌人的围追堵截。(2)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红军长征【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可知,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困难有物资的匮乏,恶劣的自然环境,敌人的围追堵截。(2)本题考查的是遵义会议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影响的理解。14.【答案】(1)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日本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位于北太平洋的渔场,日本沿海海域处于寒暖流交汇处,鱼类饵料丰富,鱼群集中,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还有天然的优良港湾作为渔业基地。(2)君主立宪制;英国当年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或19世纪40年代开始对中国的侵略活动;日甲午战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日本在明治维新开始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扩张;日本——耕海牧渔;“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渔业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的海洋渔业发达,主要在于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日本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位于北太平洋的渔场,日本沿海海域处于寒暖流交汇处,鱼类饵料丰富,鱼群集中,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还有天然的优良港湾作为渔业基地。(2)本题考查的是英、日两国历史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和日本都实行君主立宪制。两国在历史上都热衷殖民和侵略,英国当年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曾在19世纪40年代开始对中国的侵略活动;日本则对中国发动了甲午战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两国都非常重视教育和科技创新,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日本在明治维新开始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渔业发展的自然环境因素的识记和对英、日两国历史发展的比较。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22(学生版).docx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模拟试卷22(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