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 5《风儿轻轻吹:风儿风儿我爱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 5《风儿轻轻吹:风儿风儿我爱你》

资源简介

风儿风儿我爱你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与大自然有共在感。
行为与习惯:乐于与风一起玩耍,养成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
知识与技能:在大自然中感受风、发现风,初步知道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
过程与方法:尝试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体现观察、思考、动手的实践过程。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认知大自然与人类共生共存的和谐关系,增强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寻找风儿在哪里,感受和风儿一起玩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风车激趣,引出课题:
1、出示风车让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是什么让风车转起来的?引出风。
2、“风儿藏在风车里,因为它把风车吹得转动起来了。”像老师一样和小伙伴们一起,开动脑筋,想想办法,在校园里找风。强调注意安全。
【活动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玩小风车,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本堂课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身边的风产生亲切感。】
风儿在哪里
活动一:活动激情——寻找风
到校园寻风,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进行活动指导。
回教室交流,教师适时引导补充。师:刚才,我们一起寻找了身边的风儿,那风儿藏在哪里呢?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它的?预设:学生从国旗、树枝、衣服、红领巾、玉兰花等发现风的影子。适时用多媒体播放风声,指导学生可以用耳朵听一听感知风的存在。
3、师评价指导,总结方法。
师:你们的方法可真多,用眼睛看一看、耳朵听一听、鼻子闻一闻、还可以用皮肤感受到风,风儿真是无处不在。
在生活中找风:学生分享课前从生活中找到的风,预设:学生可以拍一拍风的照片、可以画一画风的图片、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寻找风的影子。
4.阅读绘本,拓展寻风。出示绘本配音,小结:看来,生活中的雨、云、雾、雪花、雷电等也是风儿的朋友。
【活动设计意图:“在校风寻风”,“从生活中找风”,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出课堂,充分调动感官,到大自然里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等感受与风有关的生活现象,又结合绘本“风的朋友”进一步拓展了学生观察风的广度,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课下。】
活动二:探究升情——了解风
探究风的成因
师:大自然的风真是奇妙无比,那你知道风儿是从哪儿来的吗?
师小结:原来风就是流动的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我们轻轻动一动,风就来了,试试看。(学生用手扇风)
欣赏有关风的名句(1)师引导学生回忆语文课本里学过的李峤的《风》。(2)学习高鼎的《村居》,引出和风儿一起玩。
师:这里的东风就是春风,纸鸢就是风筝。孩子们放学归来,趁着春风放起了风筝,多有意思呀。
【活动设计意图:注重学科间的渗透,将本课教学与欣赏语文学科中有关“风”的千古佳句联系起来,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欣赏风,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和风儿一起玩
活动三:玩中融情——追逐风
学生交流玩风筝的趣事。师:小朋友们你们玩过风筝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玩风筝的?
2、在风儿的帮助下我们还能玩哪些游戏呢?预设:放风筝、吹泡泡、玩风车、玩纸飞机、吹羽毛、吹蜡烛等。
3、课件出示学生们课前玩纸飞机、风筝、风车的照片,学生在交流中感受与风儿一起玩的乐趣。
4、玩时应注意什么。师:现在,春天来了,非常适合到户外活动,那我们在大自然中和风儿一起玩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1)出示《中小学生守则》第9条,进行有关环保的规则教育。
师:那我们具体怎样做就是爱护大自然,低碳环保生活呢?(2)学生交流后,出示《环保三字经》齐读。
师小结:老师希望大家不光读得好,还要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做好,就像习近平主席在参加首都植树活动时强调,我们要像爱护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活动设计意图: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借助《中小学生守则》和《环保三字经》,让孩子们在交流中明白玩时要注意什么,将德育渗透到活动中,使他们的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四)拓展延伸
1、提供有关风的绘本故事拓展阅读,继续我们的探索之旅。
2、学生带着和风有关的玩具走出课堂,与风儿尽情地玩耍。【活动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了有关风的绘本故事拓展阅读,将孩子们的探索之旅延伸到课后;我和风儿玩起来,在玩中出智慧,在玩中长本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