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非洲概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非洲概述》是选自粤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地理位置、高原为主的地形、炎热的气候、主要河流和人口与经济特点。在前几章中学生已经学会了区域地理的一般学习方法,因此这一节内容并不会很难,可以以引导为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运用地图,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掌握非洲的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特征。 ②理解本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面临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要学会用图表、对比分析的方法来学习,并通过读图、思考活动题进一步培养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非洲风情与自然环境的认知,培养正确人地关系,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_???è??_。 教学重点:非洲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使学生掌握非洲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 _????????????_: 1.主要运用问题探究式学习模式,结合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综合分析等。 2.采用多媒体演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的活动方式探讨归纳。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科书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奇妙之旅》,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一个大洲吗?(非洲)里面出现了哪些动物呢?(大象、狮子、豹子、鸵鸟。。。)非洲被称为野生动物的乐园,是拥有最多野生动物的大洲。 2、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二、自主学习 展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非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口与经济,课堂总结与联系,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非洲的地理位置。 (一)、地理位置 翻到教材75页,找出几条重要的经纬线:20°W、南北回归线和赤道,在书中画出来。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的非洲轮廓图中画出这几条经纬线。 (1)半球位置: 非洲属于东半球的西部, 跨南北半球。 纬度位置 赤道 穿过中部,主要位于 北回归 线和 南回归 线之间,大部分是 热 带。因此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 海陆位置: 东濒 印度洋 ,西临 大西洋 ,北望 地中海 ,东北以 苏伊士 运河为界与亚洲相连。 、自然环境 问:“从哪几个方面分析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 地形 (1)观看天涯帖子“非洲旅游四大误解”,发现非洲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哪里都是这么炎热,再展示非洲人穿毛衣的图片,问:“非洲人真的需要穿毛衣吗?是真的还是假的?什么原因呢?”再请学生观察非洲地形特点。得出结论: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学生再观察非洲轮廓图,发现非洲海岸线平直,少半岛和峡湾。 非洲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和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2)介绍东非大裂谷,并通过读“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找到形成原因。 2、气候 (1)观察“非洲气候类型和主要河流分布图”,填空:非洲大部分地区属 热 带气候,有 热带雨林 、 热带草原 、 和 热带季风 气候。分布最广的为“ 热带草原 “气候。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具有明显的 对称性 ,被称为“阳光灼热之地”。 重点认识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和热带雨林气候的气候特点,分别展示他们的景观图。 3、河流 (1)找出非洲主要河流,列表比较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和流经世界上最大盆地的刚果河。请学生上台写出答案。 (2)问: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为什么它的河水流量比刚果河还少呢?生回答,再总结。 4、人口和经济 “高”“低”悬殊的人口和经济,什么高什么低呢? (1)展示“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发现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特点:人口增长快,人口自然增长率非常高。2分钟小组讨论:人口增长过快会给非洲带来什么影响?请学生代表回答,老师总结。重点展示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结论:如何协调迅速增长的人口与不断恶化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非洲的首要问题。 (2)展示“2014年非洲与欧洲部分国家人均GDP比较”图表,得出结论:非洲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很低。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等原因,非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大部分集中在非洲。 三、课堂小结:通过思维导图总结这节课学了哪些知识。 课堂演练: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 四、课外拓展:播放视频:“一带一路朋友圈”,展示热点问题一带一路,并于课后写一篇小作文“非洲怎样利用这个契机来发展本国经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