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版七上地理 2.1海陆分布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科普版七上地理 2.1海陆分布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一节:海陆分布》
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科普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第一节“海陆分布”
二、课程标准
本节内容涉及到的课程标准共2条: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三、教材分析
“海洋与陆地”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地图或地球仪描述海洋与陆地的分布特点,因此从另一方面来看,本条“标准”间接要求学生了解海陆分布特点应该如何描述。按照“标准”设计思路,我利用教材“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形象直观地展示海陆分布特点,培养学生掌握简单的地理观察技能和描述能力。
“七大洲,四大洋”对应的课表内容是“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这条标准,首先要求能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四大洋,包括大洲、大洋的名称、轮廓、大小。其中轮廓和大小的要求是粗线条的,只要求了解轮廓特征、七大洲面积大小次序即可。
为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大洲,必然要涉及大陆、岛屿、半岛等名称。这些概念只需简单了解,而不需要记住或者说出其严谨的概念,重在读图识别。
四、学情分析
由于初一年级的学生,首次接触世界地理的知识,在之前还没形成全球海陆分布的概念因此教师应该用引导法,引导学生读图、绘图、记忆地名,使学生对运用地图形成初步的认识。除此之外,还应该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的方法,因为对于初中学生来讲,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兴趣。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世界海陆面积比较饼状图”“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正确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认识世界海陆面积的差异及比例;通过阅读“七大洲和四大洋图”,准确指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识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轮廓形状;通过阅读“海陆分布图”,准确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海峡、海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填图、练图、绘图,认识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运用“互联网+教育”云平台软件,让学生感受和记忆地理知识;总结认识世界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强化学习地理的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全球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形状。
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空间位置关系。
七、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中都江堰一集的片头。并提问:老师当时看完这段视频,非常生气,同学们能猜出老师生气的原因吗?
板书: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思考并分析,得出老师“生气”的原因 用学生喜欢的节目,激发好奇心,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构 问题引领:(白板呈现南、北半球图和东、西半球图)观察四个半球图,你发现了什么?
探究活动1:海陆比例----水多还是陆多?
探究问题: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由此可知,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有什么特点?
根据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重图,地表可分为 分陆地 分海洋。
探究活动2:海陆组成---认识海陆结构
图名对接:阅读课文内容后,将图中5个字母表示的海陆组成部分与“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峡”一一对应起来。
探究提示:面积广大的陆地称“大陆”;散布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称为“半岛”;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称为“海峡”。

通过认真观察四幅图,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
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给出问题的答案,然后进行探讨交流
通过问题引领、地图呈现、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让学生先从整体上认知地球表面的海陆组成部分及名称,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承转:人类对地球海陆面貌的认识,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期间涌现了无数的航海家、探险家及航天英雄等。今天,人类已经有了能够正确表现地球面貌的世界地图。那么地球上除了亚洲和太平洋以外,还有那些大洲和大洋呢?







用眼识图
认识大洲大洋:白板呈现“以太平洋为中心”的海陆分布图(见下图),设置动画,在图上依次呈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大洲、大洋的空间分布。

认真观察地图并识记大洲大洋的轮廓形状、位置关系和名称等。
海陆分布图能加深学生对世界大洲和大洋空间分布的认知。

动手填图 书写大洲大洋:组织学生在“以大西洋为中心的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并找一位同学上黑板演示。

参考教材上的地图,认真填图,记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强化学生对七大洲和四大洋位置、轮廓、名称的分布。
大洲面积 从资源库中调取课本29页内容,引领学生读图,轮廓及面积数据,并对面积进行排序。得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的记忆顺口溜。
认真记忆,并书写在课本上。 巧妙运用顺口溜总结本节知识点,帮助学生记忆,提升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Pk








习 随机抽取一名学生为其他四个大组抽题,比比看,哪个组实力最强!
拖动大洲大洋:出示“世界海陆分布图”,告诉学生将大洲和大洋的名称拖动到对应的位置,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积极挑战。
拼图游戏:出示打散“世界海陆分布图”,让学生将此图拼完整。
绘画大洲大洋:首先出示“三笔画世界”的演示图,让学生学习在正前方空中模拟;然后让抽到此题的小组派代表画在草稿纸上,教师用手机拍下过程,并传输到电脑白板上,看看他画的怎么样。
回归导入内容:将视频再播放一遍,让学生找出错误的内容,加深对本课的学习。1.自转方向2.大陆轮廓3.北纬300线的位置4.特殊地理事物的位置。

学生代表积极挑战,其他学生积极配合。
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兴趣,加强记忆。




结 利用时间轴模式,总结本节课内容。

学生跟随老师的问题进行内容回顾
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只是点的记忆。
讲评作业 调取利用云校家软件推送的导学案作业,进行讲评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运用教学助手平台、云校家软件和互动课堂软件,实现了“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学环境,使地理课堂教学有趣、有看头、有学头。注重地图的阅读和使用,教学过程中,大量运用地理,“用眼识图、动手填图、动画练图、用手绘图”强化了学生的地图意识。这样的设计使学生能深刻感受到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改进的地方: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对于学生个体的关注还需要加强;2、课堂上,学生对互动课堂软件的使用不熟悉,现场教授使用方法,耽误了一些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