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和分布情况;知道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极其有限。 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与讨论,使学生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深刻意识到水资源的有限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学生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了解世界及我国的水资源状况;了解水污染的来源及危害,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 教学难点:树立学生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水的视频:(1)水是生命之源,(2)缺水、旱地区人们的生活用水图。师问:为什么地球又称“水球”?地球表面的水很丰富,为什么又常常缺水?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性的什么日子?水是生命资源,要想更好的生活,我们就要爱护水资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板书课题:爱护水资源 2、学生设疑 同学们浏览教材2分钟,提出你认为本节课的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每提出一个问题小组记5分,重复问题不计分。) 教师汇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补充,出示自探提示。 3、自探提示: ⑴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存在的,有哪些作用? ⑵水资源在世界、我国和河南的分布状况如何?淡水资源呢? ⑶水资源如此丰富,为什么还有3亿人处在缺水状态? ⑷如何节约用水,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⑸水体污染主要有来自那些方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防止这些污染? ⑹结合实际,保护水资源你有哪些建议? 二、解疑合探 (一)小组合探。 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展示要求: (1)口头展示的同学要求声音洪亮,语言简洁, (2)非展示同学结合展示认真倾听,做好笔记,做好点评准备,及时提问和补充观点。 评价要求: (1)点评同学对展示的内容从内容正确性及方法归纳的合理性上做点评,并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给展示小组打分 (最高分10分); (2)老师给评价学生打分,从声音大小,语言完整度,条理是否清晰 ,是否有礼貌等方面打分。(最高分10分)。 2.教师精讲。 (1)地球上3/4被水覆盖着,但是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资源的2.53%,我国水资源约为世界水资源的1/4,我省属于重度缺水的省份。 (2)淡水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 (3)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原因:工业上废水、污水不经处理就排放;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措施: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4)教师给学生总结具体的节水措施和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5)教师总结: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爱惜水——节约用水,保护好水资源——防治水体污染,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三、质疑再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问题、设想?请大胆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例如:1、你和家人有哪些节水具体措施? 2、自来水收费为何采用阶梯收费? 3、海水淡化能否作为人类应对淡水短缺的重要途径?为什么? 4、节水徽记是什么,有何含义? 四、运用拓展 1.自编题 请同学们将本节主要知识点用习题形式表现出来,每人编一道习题,同桌交流、批改。(每个优秀题目小组记五分) 2.拓展训练 (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必须保护 C、雨水是天然的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 D、生活污水不会污染河水 (2)我县县委、县政府致力把西峡建成一个旅游名县,为确保河水不受污染,你有哪些建议? (3)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作为源头的人民,为了让首都人民喝到纯净的水我们应该怎样做? 3.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学科班长总结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和小组活动情况。 4、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课本73页2、3、4题 课后作业:通过互联网了解近三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 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一、水资源:地球上水量丰富,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 二、水体污染来自:工业污染(“工业三废”)、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三、保护水资源:一方面节约用水,另一方面防止水体污染。 四、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① ② 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