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文 秀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开始深入、细致地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前面的内容对本课题起到铺垫作用。第一课题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碳的单质,第二部分介绍碳的化学性质。这部分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的重要物理性质和C60分子的结构特点。在介绍石墨的同时又穿插介绍了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及其用途,使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结构的观点。 教 学 目 标 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及空间结构的分析,知道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对碳单质新的形态的发现及其简单介绍,学生能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认识科学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局限性。 教学重点 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碳单质的微观结构与它们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法设想 学生自主实验探究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生活动 教学知识点及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倾听,明确学习方向。 回答:单质 思考讨论,说出见解:可以 举例:氧元素就能组成氧气和臭氧两种单质。磷元素可以组成白磷和红磷。 回答:金刚石非常坚硬,所以可以用来裁割玻璃。 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归纳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用途 活动探究,体会观察,得出结论。 观看课件 观察实验、得出结论。 总结石墨物理性质和对应用途。 一起对比表格。 思考。 在教师引导下的到结论。 描述现象:液体颜色变浅。 阅读、讨论回答:疏松多孔的结构。吸附性,属物理变化。认识防毒面具。 观察到碟子上有黑色物质生成。 回答:和足球相似。 思考回答:很稳定,由其结构决定。一个C60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是单质 个别学生说出知道的信息。 观看视频。 分析归纳 课堂练习 谈收获 预案检查及提问、评价 【直入主题】碳元素在自然界里形成物质的种类是很多的。我们今天开始学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什么? 【追问】由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吗?大家讨论。能举例说明吗? 【小结】同种元素可能组成不同的单质。 【设问】碳元素能否组成不同的单质?研究表明: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课件展示】展示玻璃刀上的金刚石。 【设问】金刚石其他的性质是怎样的?它有何用途?自主学习教材104页。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归纳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和相应用途,填写板书表格。 【活动探究】布置学生将铅笔削好并刮下一些粉末,告诉学生铅笔芯是由石墨和黏土制成。指导学生观察粉末,用手捻搓。并思考由此得到石墨的哪些性质和用途。 【实物展示】6B、HB、6H铅笔的笔迹。补充铅笔上的“H” “B”代表的意义。 【演示实验】铅笔芯导电实验。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相应用途填写板书表格。 【视频】石墨性质和用途录像。(神六火箭的通风管、电刷、、石墨坩埚……) 【课件展示】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和用途 【设问】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为什么差异这么大呢? 【课件展示】金刚石和石墨的微观结构模型 【讲解】金刚石的碳原子在空间构成连续、坚固的骨架结构,即,空间网状结构,所以坚硬。石墨的碳原子呈平面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小,所以很软,能导电,有滑感。 【结论】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 【过渡】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用到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等,它们主要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是含杂质的碳单质。 【展示实物】 【提问】“碳”和“炭”有何区别? 【演示实验】实验6-1。(留出对比液体) 1、描述你看到的现象。 2、结合实际和教材内容分析为什么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色素的能力呢? 3、这种性质叫什么?属什么变化? 【课件展示】防毒面具(滤毒罐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的)。 【实验】收集炭黑。点燃一支蜡烛,把冷碟子放在火焰的上方 【解释】这就是炭黑,可用于制造油墨、油漆、鞋油、颜料以及橡胶轮胎的填料。大家回去后也可做这个实验。焦炭的主要用途是冶炼金属,是工业上冶炼生铁的一种原料,我们在后面的单元里将会学到它。 【讲述】科学家发现一些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发现较早并在研究中取得最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大家看书,C60的分子结构和什么相似? 【提问】猜测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性质是否稳定?为什么?C60中60表示什么? C60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讲述】目前,人们正在进一步研究C60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在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的应用。C60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谁能说说这方面的信息吗? 【播放视频】介绍C60短片 【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碳单质不断被发现,碳单质的用途也将不断扩大。通过对几种碳单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总结三者的关系。 【巩固练习】 完成预案相关练习 【课堂小结】 学了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感受和反思吗?(可进行必要引导) 【布置作业】 1、回去后阅读“化学·技术·社会”中的“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 2、完成相关练习。 课本P32习题1、2、3 完成情况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什么? 【设问】碳元素能否组成不同的单质。 【设问】金刚石其他的性质是怎样的?它有何用途?学生自主学习教材104页。 【演示实验】铅笔芯导电实验。 【结】引导学生总结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相应用途填写板书表格 【设问】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为什么差异这么大呢? 【讲解】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差异这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 【提问】“碳”和“炭”有何区别? 课件展示“碳”和“炭”的区别。 【设问】这种性质叫什么?属什么变化? 【讲述】科学家发现一些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发现较早并在研究中取得最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大家看书,C60的分子结构和什么相似? 【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碳单质不断被发现,碳单质的用途也将不断扩大。通过对几种碳单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总结三者的关系。 指导学生完成预案相关练习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借助提问,激发学生生疑、讨论、研究,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 题达到认识的深化与发展。 从理论上明确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活中的化学,学身边的化学,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悟到化学的无处不在:“生活处处皆化学”。 补充知识,学以致用,激发兴趣。 训练学生在学习中要善于总结知识,归纳方法 培养归纳总结能力,体会性质决定用途。 增强民族自豪感。 初步体会结构和性质间的关系。 通过木炭(或活性炭)吸附作用演示实验的探究,让学生知道对比实验是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 体会炭黑的存在,认识它的用途。 非重点内容简单介绍让学生了解。 进一步说明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 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涉猎课外知识的兴趣。 激发兴趣,了解前沿科学。 通过对几种碳单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及空间结构的分析,知道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给学生充分的整理知识的时间,并给他们表达机会,锻炼思维和表达能力。 板 书 设 计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金刚石 石墨 C60 外观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状晶体 深灰色鳞片状固体 光泽 加工琢磨后有夺目光彩 略有金属光泽 有金属光泽 硬度 最硬 较软 导电性 无 良好 常态下不导电 原子排列 空间网状结构 平面层状结构 足球结构 用途 钻头、刻刀、装饰品 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 材料科学、超导等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差异这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 得到启示: 无定形碳(含杂质的碳单质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颜色、状态 ????制法 ?????用途 木炭 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 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 作燃料、冶炼金属、制活性炭、有吸附作用 活性炭 灰黑色多孔颗粒状固体 木炭在高温下用水蒸气处理 净化多种气体和液体、做防毒面具 焦炭 浅灰色多孔性固体 烟煤隔绝空气加强热 冶炼金属 炭黑 极细的黑色粉末 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 制油墨、油漆、颜料等,橡胶制品的填料 教 学 反 思 - 2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