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单元
第一单元
课时
第一课时
年级
六年级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到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我们是生活在法治的社会中的,认识和了解一些常见的法律;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纪律、道德和法律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区分简单的法律规定的行为;情感目标:知道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权利的同时也有我们的义务,增强法律意识。
重点
认识到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我们是生活在法治的社会中的,认识和了解一些常见的法律;
难点
增强法律意识,保障自身权益。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课程,首先大家来读一首儿歌:小学生法律知识儿歌从小要学法,法律威力大,生活大世界,处处不离它。护己要学法,保护你我它,法前人平等,用法闯天下。齐心来学法,歪风都能杀,弘扬正气好,利民利国家。交通法规是个宝,
自觉遵守要记牢。
红灯停,绿灯行,
黄灯起步准备好。先看左,再看右,
安全保证很重要。
警察叔叔来指挥,伸臂抬腕车辆停;左臂伸直右臂弯,车辆缓缓向左行;
右臂伸直左臂弯,左边车辆可通行;行人要走斑马线,一切行动听指挥。同学们,从上面的儿歌中我们能够发现什么?【教师引导】我们的生活处处有法律
齐声朗读儿歌
让学生能够从儿歌中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法律,初步了解法律。
讲授新课
一:引入主题
法律是什么?课件出示课本插图图一: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图二: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引导学生观察两幅图的内容,这些活动都要受法律的约束,也会受法律的保护。思考:1.学生们上车后和大巴公司会形成合同关系吗?2.去看病为什么要爸爸妈妈陪同?【教师引导】依据《合同法》第三百零二条规定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乘客对提供服务的承运人有权依据自己的损失要求承运人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小结:鸟儿在蓝天上飞翔,花儿在阳光下绽放。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法律中。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二:权利和义务同学们,咱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法律,除了课本上的这两个活动和法律有关之外,还有哪些活动也和法律有关呢?学生举手回答课件出示一些生活中的法律【教师引导】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隐私权、人身自由权、劳动权利、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宗教信仰自由权、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以及取得赔偿的权利、政治权利等。老师:同学们,我们在享受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的同时,我们也有法律规定的义务。课件出示图片【教师引导】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等到我们成年后,还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三:道德与法律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法律的基本常识以及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以及规定的义务,我们在生活学习中要遵守法律,合理利用权利。下面请思考一个问题: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纪律是一样的吗?【教师引导】相同点: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不同点: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通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讨论交流:除了课本上的这两个活动和法律有关之外,还有哪些活动也和法律有关呢?交流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法律常识讨论分享: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都有法律,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法律之中。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法律常识经验,从交流中互相学习,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让学生能够正确区分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有关法律的一些基本常识,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我们时时刻刻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还要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合法的社会主义公民。
板书
法律是什么权利义务道德纪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