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 2012 中考模拟(宁波地区)(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与社会 2012 中考模拟(宁波地区)(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12中考 历史与社会 模拟考卷(宁波地区)
姓名: 打印2018/9/19 90min 成绩(共8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奠定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版图的朝代是( )
A.秦朝 B.唐朝 C. 元朝 D.清朝
2.下列关于黄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发源于青海省,注入渤海 ②上游水力资源丰富 ③其干流可以四季通航 ④下游是著名的地上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4.人是万物的精灵,人是世界的主宰。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的历史事件是( )
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文艺复兴 D.百家争鸣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百家争鸣时期,哪位思想家的观点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 )
A .老子 B.韩非子 C.墨子 D.孔子
6.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中的此河指的是( )
A .黄河 B.长江 C .淮河 D. 大运河
7.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 。下列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和谐的是( )
A.墨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8.当今世界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政治、经济集团是( )
A.WTO B.UN C.APEC D.EU
9.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
A.战争频繁 B.诸候争霸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10. 佛教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隋唐时期进一步传播 ②玄奘取经天竺
③唐朝对佛教特别推崇  ④鉴真东渡朝鲜传播佛教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高票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修改后的选举法规定,我国城乡居民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首次实现了“同票同权”。
11.全国人大通过选举法修正案,表明它享有( )
A.最高立法权 B.最高决定权 C.最高监督权 D.最高任免权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
A.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C.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D.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13.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
A.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B.提倡晚婚晚育 C.控制人口数量 D.提高人口素质
14.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大力发展生产力 C.四项基本原则 D.改革开放
2010年2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15.该纲要明确提出,国家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接受教育。这体现了义务教育的 ( )
A.免费性   B.普及性 C.强制性    D.特殊性
16.下列说法中没有正确反映“一国两制”基本内容的是( )
A.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允许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港、澳、台可以作为主权独立实体参加国际活动 D.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二、解答题(48分)
17、(5分)
材料一: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以下是两种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
你认为这两种评价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材料二:在辛亥革命前,中国产业工人总数不超过60万人,而到1919年则达到200万人,工人罢工次数在1912年到1919年的8年之中达到130多次,比辛亥革命前增加了一倍多。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18、(13分)
【材料一】2009年12月,世界气候峰会在哥本哈根举行,据悉,本次会议有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参加。其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积极”已然成为全球热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建设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两大重要途径。
【材料二】2009年11月25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委会议上指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目标远远高于美国宣布的减排17%,欧盟提出的最高减排30%的目标。
【材料三】2010年联合国坎昆气候会议于11月29日到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举行。会议进程中,美国主要是对气候资金的管理和其他国家有很大分歧。美国企图争夺这笔资金的“发言权”,拒绝将资金置于联合国系统的框架下。另外,在技术转让问题上,美国的态度也有很大保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因美国而扩大。
【材料四】碳排放小常识——每消耗1度电,会排放0.785千克二氧化碳;每消耗1公升汽油,会排放2.70千克二氧化碳。
(1)你认为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哪些全球性问题?(2分)
(2)发展“低碳经济”关键要依靠什么(1分)
(3)会议名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其实质是在解决世界的哪一问题?(2分) 影响该问题的因素有哪些?(2分)
(4)中国做出减排45%的承诺表明中国在上述问题上坚持怎样的态度? 体现了中国怎样的国际形象?(2分)
(5)你认为全球气候问题该解决的根本途径是什么?(写出两点即可2分)
(6)减少碳排放,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请结合材料二,说出两则你的低碳生活。(2分)
19、(23分)
材料一: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
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
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1945年3月,叙利亚与埃及、伊拉克
等7个阿拉伯国家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
条约》,宣告阿拉伯国家联盟成立。叙利亚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
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业、石油、加工业和旅游业,但是不多的石油正面
临枯竭的境况。人口增长过快,失业率在逐步增高。
材料二:1970年11月13日,哈菲兹·阿萨德发动“纠正运动”,
改组复兴社会党的地区领导和政府,自任总理。次年,当选为总统。
阿萨德执政以来,国民经济,尤其是作为叙利亚经济主干的农业有
较大发展。近年来,经济发展缓慢。去年以来,叙利亚政局动荡,
政府与反政府的政见不合,叙利亚政府枪杀示威民众,欧美提交联
合国制裁叙利亚政府,以保护叙利亚民众。巴沙尔作为叙利亚总统,
下令射杀示威民众2000余人,并用毒气毒杀示威民众。
材料三: “阿拉伯之春”:系指自2010年12月份突尼斯一些
城镇爆发动乱以来,阿拉伯世界一些国家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要求 卡扎菲 阿萨德
推翻本国的专制政体的行动,西方媒体称之为“和平抵抗运动”。形成一场规模空前的民众反政府运动,如潮水般席卷整个阿拉伯世界,稳坐江山数十年之久的政治强人和独裁者如多米诺骨牌般接二连三地倒下。革命运动浪潮随后波及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尤其去年利比亚卡扎菲政府倒台令世界关注。
材料四:联合国决议上,美、法等西方提倡对反对派进行军事援助、推翻阿萨德暴政统治,中、俄表示反对。
2012年中国政府特使、外交部副部长翟隽一行6人17日下午抵达大马士革,开始对叙利亚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翟隽在大马士革国际机场对记者表示,将通过此访接触叙利亚领导人和叙利亚各政治派别,为妥善解决叙利亚问题“作些贡献”,“发挥一些建设性的作用”。
2012年3月27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联合国-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使安南。
温家宝说,叙利亚危机给叙利亚人民带来了灾难,也影响了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温家宝指出,实现叙利亚的长治久安,从根本上要靠顺应叙利亚人民的改革意愿,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需要叙利亚政府和国内各派、各界的共同努力。叙利亚的前途命运最终由叙利亚人民自己决定。
安南(联合国) 温家宝(中) 奥巴马(美) 梅德韦杰夫(俄) 萨科奇(法)
问题1: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从利比亚、叙利亚乃至之前的伊拉克、阿富汗问题,这又最直接地说明了什么?(2分)
问题2:影响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 你认为导致中东局势混乱的因素有哪些?(3分)
你认为解决叙利亚的根本途径是什么?(1分)
问题3:联合国上,中俄与美欧针锋相对,对如何处理利比亚问题意见相左,联合国没有成为“美欧说了算”的机构,
当今世界,已非昔日超级大国称霸时代,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哪种趋势? (1分)
问题4:材料中出现各国相关领导人的头像,当今世界,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为何会引致世界众多国家的关注?
(2分)
问题:5:有人分析,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伊拉克、利比亚战争,其背后的用意是控制中东地区的能源:石油。
你认为当前他们极力推翻现有阿萨德政权的原因有哪些?(2分)
问题6:中国政府派特使接触叙利亚领导人和叙利亚各政治派别进行调解,温家宝说,叙利亚危机给叙利亚人民带来了灾难,也影响了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这反映出我国政府在处理这类国际问题上,持什么态度?(2分)
问题7:温家宝指出,实现叙利亚的长治久安,从根本上要靠顺应叙利亚人民的改革意愿,叙利亚的前途命运最终由叙利亚人民自己决定。言语中流露出中国政府在利比亚问题上,还持什么原则?
中国自身的外交方针是什么?该方针可维护中国怎样的国际形象?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是什么?1971年我国主要外交成就是什么?1972年我国主要外交成就是什么?(6分)
问题8: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似乎非常重视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叙利亚问题上有什么作用?体现了联合国的什么宗旨?(2分)
20、(9分)
材料一:中国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中宣部、外交部等13个部门组成的协调指导小组,近日发布了《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和地图市场监管2012年工作要点》,外交部及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将视情开展钓鱼岛、赤尾屿等重要区域地图地名有关工作,编制有关南海或南海诸岛地图,并向社会公布,宣示中方主张。
日本前不久宣布,计划在2012年完成对包括钓鱼岛
在内的39座无人岛屿的命名工作。
2011年,菲律宾更名“南海”为“西菲律宾海”。
越南一直把“南海”称为“东海”。
这些周边国家的举动在国际上引起了一些混乱,对
中国的主张造成冲击和挑战,中国应该防止疏漏, 强化
民众的国家版图意识。
材料二: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各方签订了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力求通过政治谈判来解决南海
问题,中国之前一直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
方针,但根本没有得到菲律宾等过的认同,它们目前
已经占领了多个南海岛礁。
材料三:美国、日本也对南海局势非常关注,都
声称南海有它们的国家利益,如保持路径马六甲海峡
的航道通畅(欧洲和美国日本的很多交流都要经此)。
材料四:中国政府称,南海和台湾问题一样,都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尽管主张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绝不会以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为代价,一旦核心利益受到侵犯,亦即出现“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情况,中国也可能不惜以军事手段来捍卫其核心利益。
材料五: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二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
上世纪70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
本世纪初,南海问题愈演愈烈,甚至上升为一个国际问题。
材料五:前不久,越南邀请印度在南中国海资源储量丰富的越南区块进行石油勘探活动;日本同意出售给菲律宾导弹艇,用以保卫领海。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中,国务卿希拉里强调美国在南海的利益。
问题1:试分析南海问题逐渐被扩大化、复杂化的成因。(3分)
问题2:中国政府为何如此重视南海问题?(5分)
问题3:印度、日本、美国这些非南海国家,为何在南海问题上要插足、掀风作浪?(1分)
试卷完
参考答案
1~16: DCBCD DBDDA ABDAB C
17、
(1)不矛盾。(1分)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0.5分)
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变革。 (0.5分)
但辛亥革命的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我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0.5分)
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0.5分)
(2)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产业工人增加;(1分)
这为共产党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 (1分)
18、
(1)资源问题,环境问题 (2分)
(2)科学技术的进步 (或 科技 1分)
(3)发展问题 (2分)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 (2分)
(4)态度: 赞同和支持的态度 (1分)
形象: 负责人的国际形象 (1分)
(5)① 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1分) (提示:经济问题)
② 加强全球合作 (1分)
(6)公交出行
选择节能低耗电器 等
(写出2点即可,2分)
19、
(1)两大主题:和平 与 发展 (1分)
直接说明当今世界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意思同即可,1分)
(2)影响和平因素: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局部战乱 (至少写出3点,2分)
中东混乱因素:地理位置重要,从经济、政治上都重要
内部派系、民族矛盾
经济处于困境
受阿拉伯之春影响 (写出3点,3分)
解决叙利亚的根本途径:
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1分) (提示:政治问题)
(3)世界走向多极化趋势 (1分)
(4)当今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时代,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单个国家的发展问题往往会串联起多个国家的利益问题 (意思同即可,2分)
(5)原因:
① 推翻阿萨德家族统治,从而推行美国等西方国家奉行的民主制度
② 扶持新政府上台,希望获得经济利益
③ 叙利亚在中东的地理战略位置举足轻重,希望在此建立军事基地
④ 消灭掉俄罗斯和伊朗的盟友,削弱两国在中东势力
(写出2点即可,2分)
(6)公平、公正、负责人的态度 (2分)
(7)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
中国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中国的 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71年我国主要外交成就是: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我国主要外交成就是: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每点1分,共6分)
【资料】和平的外交核心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于万隆会议,中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8)联合国作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方冲突 (1分)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1分)
20、
(1)
① 南海周边各国经济、科技在发展,使其驾驭海洋的能力增强
② 南海蕴藏资源丰富,在资源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周边各国都想从中获得利益
③ 美国等国际势力背后支持菲律宾等与中国有主权争议的国家,有把南海问题国际化的用意。
(写出3点即可,但② ③ 必须提到,3分)
(2)
① 南海问题涉及中国核心利益,事关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
② 南海地理位置优越,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海洋运输路线显得越发重要,对于促进与邻国和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具有长足的意义。
③ 南海地理军事位置重要,维护南海主权具有重大军事战略意义。
④ 南海海洋资源丰富,尤其是石油和渔业资源,对发展我国海洋经济意义重大。
⑤ 我国信奉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南海问题涉及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关系,所以必须审慎处理。
⑥ 南海主权归属会影响到台湾统一的问题,同为华夏同胞,台湾高层一直注视着南海主权问题。
(共写出5点即可,但① ② ③ ④ 必须提到,5分)
(3)印度、日本与中国在别的地方(南海以外)有领土争端问题尚未解决,美国历来把中国当假想敌对待。
(或 另外三国都有自身的国家利益问题牵涉在内) (意思同即可,1分)
【资料】中国六大国家核心利益:
① 国家主权、② 国家安全、③ 领土完整、④ 国家统一、⑤ 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
⑥ 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