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百题集(文科)一 选择填空题1. 已知集合M={|},N={},则M N= ( ) A. B.{|1} C.{|1} D.{| 1或0}2.函数=(≥0)的反函数为(A)=(∈R) (B)=(≥0) (C)=(∈R) (D)=(≥0)3.设,,,则( ). A. B. C. D.4.,则定义域为A. B. C. D.5. 设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时,,则(A) (B) (C) (D)6.若a>0,b>0,且函数在x=1处有极值,则ab的最大值等于A.2 B.3 C.6 D.97.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 )A. B.C. D.8.已知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A. B. C. D.9.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满足,若,则A. B. C. D.10.点P在曲线上移动,设点P处切线的倾斜角为α,则角α的取值范围是( )A.[0,] B.[0,)∪[,π) C.[,π) D.(,]11 .已知是等差数列,是其前项和,,则过点的直线的斜率是 ( )A.4 B. C. D.12. 已知为等差数列,以表示的前n项和,则使得达到最大值的n是( )A. 18 B. 19 C. 20 D. 2113.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则公比等于 ( )A. B. C.4 D.14 已知函数,数列的通项公式是,那么函数y=在[1,)上递增”是“数列是递增数列”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5 如果为各项都大于零的等差数列,公差,则正确的关系为( )A. B. C. D.16.已知等比数列{}中,各项都是正数,且,成等差数列,则A. B. C. D17.在中,是的中点,,点在上且满足,则等于( )A. B. C. D.18.在中,O为平面上一定点,动点P满足,,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19.已知,且在第二象限,那么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20.若△ABC的内角A满足,则sinA+cosA等于 ( )A. B. C. D.21.把函数的图象沿向量a=(-m,m)(m>0)的方向平移后,所得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m的最小值是( ) ( )A. B. C. D.22.同时具有性质:“①最小正周期是②图像关于直线对称③在上是增函数”的一个函数是 ( )A. B.C. D.23.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的值为( )A. B.C. D.24若过点的直线与曲线有公共点,则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 )A. B.C. D.25.已知点的坐标满足条件,那么点P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A B C 2 D 126. 到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过其中一条直线且平行于另一条直线的平面内的轨迹是 ( )A. 直线 B. 椭圆 C. 抛物线 D. 双曲线27.设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虚轴的一个端点为,如果直线与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垂直,那么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28.设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为,为抛物线上一点,,为垂足,如果直线斜率为,那么(A) (B) 8 (C) (D) 1629.椭圆的右焦点,其右准线与轴的交点为A,在椭圆上存在点P满足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过点,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3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的顶点和,顶点在双曲线的右支上,则 等于 ( ) ( )A. B. C. D.31.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C)若,,则 (D)若,,则32.如右图,在正方体-中,为的中点,则与所在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 ( ) ( )A. B.C. D.33.已知是球表面上的点,,,,,则球的表面积等于( )(A)4 (B)3 (C)2 (D)34.如图所示,所在的平面和四边形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且,,,,。若,则动点在平面内的轨迹是( )A.椭圆的一部分 B.线段C.双曲线的一部分 D.以上都不是35.棱长都为的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体积为(A. B. C. D.36.过正方体的顶点A作直线L,使L与棱,,所成的角都相等,这样的直线L可以作A.1条 B.2条 C.3条 D.4条37. 设地球的半径为,若甲地位于北纬东经,乙地位于南纬东经,则甲、乙两地的球面距离为 ( )A. B. C. D.38.如图,两个带指针的转盘,每个转盘被分成5个区域,指针落在每个区域的可能性相等,每个区域内标有一个数字,则两个指针一个落在奇数所在区域,同时另一个落在偶数所在区域的概率为 ( )A. B. C. D.39.把5名新同学分配到高一年级的A、B、C三个班,每班至少分配一人,其中甲同学已分配到A班,则其余同学的分配方法共有( )A.24种 B.50种 C.56种 D.108种40. 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A. B. C. D.41. 一个盒子里有6只好晶体管,4只坏晶体管,任取两次,每次取一只,每次取后不放回,则若已知第一只是好的,则第二只也是好的概率为( )A. B. C. D.42、某市有高中生3万人,其中女生4千人.为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50人的样本,则样本中女生的数量为A.30 B.25 C.20 D.15二 填空题43.若函数的反函数为,则44.已知集合,,那么 .45. 若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46.对于,给出下列四个不等式① ②③ ④其中成立的是47.设则__________48 已知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且成等差数列,则=49 数列的前项和,则通项公式 .50 .将全体正奇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13 57 9 1113 15 17 19……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n 行(n ≥3)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 .51.已知||=1,||=2,||=2,则||= .52.在中,a、b、c分别为内角A、B、C的对边,若,则 A=__________.53 .要排出某班一天中语文、数学、政治、英语、体育、艺术6门课各一节的课程表,要求数学课排在前3节,英语课不排在第6节,则不同的排法种数为 。(以数字作答)54如图在直三棱柱中, ,AC=BC=1,侧棱,M为的中点,则AM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______.55、盒中装有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5个球,其中红色球3个,黄色球2个.若从中随机取出2个球,则所取出的2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等于________.56.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过平面外一点,作与该平面成角的直线一定有无穷多条。②一条直线与两个相交平面都平行,则它必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③对确定的两条异面直线,过空间任意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这两条异面直线都平行;④对两条异面的直线,都存在无穷多个平面与这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相等;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为: .57.已知、是椭圆(>>0)的两个焦点,为椭圆上一点,且.若的面积为9,则=____________.58 .以知F是双曲线的左焦点,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59.已知以双曲线C的两个焦点及虚轴的两个端点为原点的四边形中,有一个内角为60 ,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60.若直线经过圆的圆心,则的最小值是61.在二项式的展开式中,含的项的系数是 (用数字作答).62.若的展开式中,只有第四项的系数最大,那么这个展开式的常数项是( )63.某棉纺厂为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测100根棉花纤维的长度(棉花纤维的长度是棉花质量的重要指标)。所得数据均在区间中,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可知 0.05 ,在抽测的100根中,棉花纤维的长度在内的有 根。三 大题64.设.(1)若在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求的取值范围;(2)当时,在上的最小值为,求在该区间上的最大值.65.已知函数(Ⅰ)证明:曲线(Ⅱ)若,求的取值范围。66.已知函数,.设函数,求F(x)的单调区间与极值;67.已知函数,其中.(Ⅰ)若,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Ⅱ)若在区间上,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68. 若函数,当时,函数有极值,(1)求函数的解析式;(2)若函数有3个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69.设的导数为,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且.](Ⅰ)求实数,的值;(Ⅱ)求函数的极值70.设函数,其中常数a>1(Ⅰ)讨论f(x)的单调性;(Ⅱ)若当x≥0时,f(x)>0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71.设函数.(1)对于任意实数,恒成立,求的最大值;(2)若方程有且仅有一个实根,求的取值范围..72. 等差数列中,已知,(I)求数列 ( http: / / www. / )的通项公式;(Ⅱ)若分别为等比数列的第1项和第2项,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 http: / / www. / )项和.73. 等差数列前项和为,已知对任意的,点在二次函数图象上。(1)求,;(2)若,求数列前项和.74.已知数列(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记75 数列中,,(是常数,),且成公比不为的等比数列。(I)求的值; (II)求的通项公式。(III)由数列中的第1、3、9、27、……项构成一个新的数列{b},求.76.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公比是正数的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Ⅰ)求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满足对任意都成立;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77.在中,为锐角,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I)求的值; (II)若,求的值。78. 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2)当时,求函数的取值范围.79. 已知函数(,),且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1)求函数的解析式并求的最小值;(2)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若=1,,且,求边长.80.已知函数.(1)若,求的值;(2)设三内角所对边分别为且,求在上的值域.81. 已知向量m=(sinA,cosA),n=,m·n=1,且A为锐角.(Ⅰ)求角A的大小;(Ⅱ)求函数的值域. 82 在一个特定时段内,以点E为中心的7海里以内海域被设为警戒水域.点E正北55海里处有一个雷达观测站A.某时刻测得一艘匀速直线行驶的船只位于点A北偏东且与点A相距40海里的位置B,经过40分钟又测得该船已行驶到点A北偏东+(其中sin=,)且与点A相距10海里的位置C.(I)求该船的行驶速度(单位:海里/小时);(II)若该船不改变航行方向继续行驶.判断它是否会进入警戒水域,并说明理由.83.设点F(0,),动圆P经过点F且和直线y=相切,记动圆的圆心P的轨迹为曲线W.⑴求曲线W的方程;⑵过点F作相互垂直的直线,,分别交曲线W于A,B和C,D.①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小值;②分别在A,B两点作曲线W的切线,这两条切线的交点记为Q,求证:QA⊥QB,且点Q在某一定直线上。84.已知椭圆E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离心率e=.(Ⅰ) 求椭圆E的方程;(Ⅱ) 过点(1,0)作直线交E于P、Q两点,试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定点M,使为定值?若存在,求出定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5.已知向量动点到定直线的距离等于并且满足其中是坐标原点,是参数.(1)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并判断曲线类型;(2)当时,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如果动点的轨迹是圆锥曲线,其离心率满足求实数的取值范围。86.已知椭圆的一个焦点是,两个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构成等边三角形.(Ⅰ)求椭圆的方程;(Ⅱ)过点且不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设点关于轴的对称点为 .(i)求证:直线过轴上一定点,并求出此定点坐标;(ii)求△面积的取值范围。87. 过轴上动点引抛物线的两条切线、,、为切点.(1)若切线,的斜率分别为和,求证: 为定值,并求出定值;(2)求证:直线恒过定点,并求出定点坐标;(3)当最小时,求的值.88. 若圆过点且与直线相切,设圆心的轨迹为曲线,、为曲线上的两点,点,且满足.(1)求曲线的方程;(2)若,直线的斜率为,过、两点的圆与抛物线在点处有共同的切线,求圆的方程;(3)分别过、作曲线的切线,两条切线交于点,若点恰好在直线上,求证:与均为定值.89. 已知定点A(-1,0),F(2,0),定直线l:x=,不在x轴上的动点P与点F的距离是它到直线l的距离的2倍.设点P的轨迹为E,过点F的直线交E于B、C两点,直线AB、AC分别交l于点M、N(Ⅰ)求E的方程;(Ⅱ)试判断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是否过点F,并说明理由.90 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中,底面边长为,侧棱长为,是棱的中点.(Ⅰ)求证:平面;(Ⅱ)求二面角的大小;(Ⅲ)求点到平面的距离.91、已知三棱锥P-ABC中,PA⊥ABC,AB⊥AC,PA=AC= AB,N为AB上一点,AB=4AN,M,S分别为PB,BC的中点.(Ⅰ)证明:CM⊥SN;(Ⅱ)求SN与平面CMN所成角的大小.证明:设PA=1,以A为原点,射线AB,AC,AP分别为x,y,z轴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92、已知三棱锥P—ABC中,PC⊥底面ABC,,,二面角P-AB-C为,D、F分别为AC、PC的中点,DE⊥AP于E.(Ⅰ)求证:AP⊥平面BDE;(Ⅱ)求直线EB与平面PAC所成的角。93.如图,四棱锥S-ABCD中,SD底面ABCD,AB//DC,ADDC,AB=AD=1,DC=SD=2,E为棱SB上的一点,平面EDC平面SBC .(Ⅰ)证明:SE=2EB;(Ⅱ)求二面角A-DE-C的大小 .94、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PD=DC=BC=1,AB=2,AB∥DC,∠BCD=900。求证:PC⊥BC;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95、如图, 在矩形中,点分别在线段上,.沿直线将 翻折成,使平面.(Ⅰ)求二面角的余弦值;(Ⅱ)点分别在线段上,若沿直线将四边形向上翻折,使与重合,求线段的长。96、某种家用电器每台的销售利润与该电器的无故障使用时间有关,每台这种家用电器若无故障使用时间不超过一年,则销售利润为0元,若无故障使用时间超过一年不超过三年,则销售利润为100元;若无故障使用时间超过三年,则销售利润为200元。已知每台该种电器的无故障使用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概率为无故障使用时间超过一年不超过三年的概率为(I)求销售两台这种家用电器的销售利润总和为400元的概率;(II)求销售三台这种家用电器的销售利润总和为300元的概率;97、已知参赛号码为1~4号的四名射箭运动员参加射箭比赛。(1)通过抽签将他们安排到1~4号靶位,试求恰有一名运动员所抽靶位号与其参赛号码相同的概率;(2)记1号,2号射箭运动员,射箭的环数大于7的概率98.. 某校要用三辆汽车从新校区把教职工接到老校区,已知从新校区到老校区有两条公路,汽车走①号公路堵车的概率为,不堵车的概率为;汽车走②号公路堵车的概率为,不堵车的概率为.由于客观原因甲、乙两辆汽车走①号公路,丙汽车走②号公路,且三辆车是否堵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Ⅰ)若三辆汽车中恰有一辆汽车被堵的概率为,求汽车走公路②堵车的概率;(Ⅱ)在(Ⅰ)的条件下,求三辆汽车中被堵车辆的个数为2的概率99、2010年11月广州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学生会举行的亚运知识有奖问答比赛中,甲、乙、丙同时回答一道有关亚运知识的问题,已知甲回答对这道题目的概率是,甲、丙两人都回答错的概率是,乙、丙两人都回答对的概率是.(1)求乙、丙两人各自回答对这道题目的概率.(2)(理)求回答对这道题目的人数的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期望.(文)求甲、乙、丙三人中至少有两人回答对这道题目的概率.100为了研究某高校大学新生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100名进校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4,.已知前4组的频数从左到右依次是等比数列的前四项,后6组的频数从左到右依次是等差数列的前六项.(Ⅰ)求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Ⅱ)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Ⅲ)若规定视力低于5.0的学生属于近视学生,试估计该校新生的近视率的大小.101.盒子里装有6件包装完全相同的产品,已知其中有2件次品,其余4件是合格品。为了找到2件次品,只好将盒子里的这些产品包装随机打开检查,直到两件次品被全部检查或推断出来为止。(1)求经过3次检查才将两件次品检查出来的概率;(2)求两件次品被全部检查或推断出来所需检查次数恰为4次的概率。百题集答案(文科)一 选择填空题1. C 2 B 3 D, 4 A ,5 A,6 D,7 A,8 A,9 B,10 B,11 A,12 C,13 C,14 A,15 B,16 C,17 A,18 B,19 C ,20 A,21 C,22 C,23 A,24 D 25 C, 26 D,27 D,28 B ,29 D ,30 B,31 B,32 B,33 A,34 C ,35 A,36 D ,37 D ,38 C,39 A,40 A,41 C,42 C二 填空题43. 44 45 46 ②④ 47 48 49 50 51 52 53 288 54 5556 ②④ 57 3 58 9 59 60 4 61 28 62 20 63 55三 解答题64.(1)在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即存在某个子区间 使得.由,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则只需即可。由解得,所以,当时,在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2)令,得两根,,.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当时,有,所以在上的最大值为又,即所以在上的最小值为,得,,从而在上的最大值为.65.(Ⅰ) ,,又曲线的切线方程是:,在上式中令,得所以曲线(Ⅱ)由得,(i)当时,没有极小值;(ii)当或时,由得故。由题设知,当时,不等式无解;当时,解不等式得综合(i)(ii)得的取值范围是。66.(Ⅰ),.令,得(舍去).当时.;当时,,故当时,为增函数;当时,为减函数.为的极大值点,且.67.(Ⅰ)当时,,.,.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Ⅱ).令,解得或.针对区间,需分两种情况讨论:(1) 若,则.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增 极大值 减所以在区间上的最小值在区间的端点得到.因此在区间上,恒成立,等价于 即解得,又因为,所以.(2) 若,则.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增 极大值 减 极小值 增所以在区间上的最小值在区间的端点或处得到.因此在区间上,恒成立,等价于 即解得或,又因为,所以.综合(1),(2), 的取值范围为.68.(1)由题意: 解得所求解析式为(2)由(1)可得:令,得或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单调递增↗ 单调递减↘ 单调递增↗因此,当时,有极大值当时,有极小值所以函数的图象大致如图: y=k由图可知:69:(Ⅰ),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所以,又;(Ⅱ)由(Ⅰ),令;函数在上递增,在上递减,在上递增,所以函数在处取得极大值,在处取得极大值。70.(I)由知,当时,,故在区间是增函数;当时,,故在区间是减函数;当时,,故在区间是增函数。综上,当时,在区间和是增函数,在区间是减函数。(II)由(I)知,当时,在或处取得最小值。由假设知即 解得 1故的取值范围是(1,6)71 (1) ,因为,, 即 恒成立,所以 , 得,即的最大值为(2) 因为 当时, ;当时, ;当时, ;所以 当时,取极大值 ;当时,取极小值 ;故当 或时, 方程仅有一个实根. 解得 或.72.(I)设数列HYPERLINK " http://www./"的公差为,由已知有 解得 HYPERLINK " http://www./"(Ⅱ)由(I)得则,设的公比为HYPERLINK " http://www./"则, 从而所以数列的前 ( http: / / www. / )项和73. (1)点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又∵等差数列,∴,,(2)…………①……②①-②74.:(Ⅰ) 由 得 ∴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 即 (Ⅱ) ∵ ∴ =75 :(I),,,因为,,成等比数列,所以,解得或.当时,,不符合题意舍去,故.(II)当时,由于,,,所以。又,,故.当n=1时,上式也成立,所以bn=32n-2-3n-1+2,76.(Ⅰ)设数列的公差为,数列的公比为由题意得 解得(Ⅱ)由知两式相减:当时,,适合上式 即是等比数列77.(I)∵为锐角,∴∵ ∴(II)由(I)知,∴由得 ,即又∵ ∴ ∴ ∴78. (1)因为 .所以 .(2)当 时, ,所以 当,, 当,.所以的取值范围是.79. (1),由得,所以,所以(2)由f(B)= 1得,解得又由知,所以由余弦定理知=所以 (或由,解得,80.(1)由,得.∴. ∴,即, ∴.(2)由即得则即,又=由,则,故,即值域是……12分81.(Ⅰ)由题意得 由A为锐角得 (Ⅱ)由(Ⅰ)知 所以 因为x∈R,所以,因此,当时,f(x)有最大值. 当sinx=-1时,f(x)有最小值-3,所以所求函数f(x)的值域是.82 (I)如图,AB=40,AC=10,由于,所以cos=由余弦定理得BC=所以船的行驶速度为(海里/小时).(2) 如图所示,设直线AE与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从而在中,由正弦定理得,AQ=由于AE=55>40=AQ,所以点Q位于点A和点E之间,且QE=AE-AQ=15.过点E作EP BC于点P,则EP为点E到直线BC的距离.在Rt中,PE=QE·sin=所以船会进入警戒水域.83.⑴由切线性质及抛物线定义知W的方程:⑵①设方程:,方程:,由弦长公式易知:四边形ABCD的面积S==18≥72,K=±1时,.②由⑴知W的方程为:,故,则:QA⊥QB.联立方程和得交点Q即Q,当k取任何非零实数时,点Q总在定直线上。84.(1),∴所求椭圆E的方程为:(2)当直线不与x轴重合时,可设直线的方程为:, 把(2)代人(1)整理得:………(3)∴,假设存在定点,使得为定值=当且仅当,即时,(为定值).这时再验证当直线的倾斜角时的情形,此时取,,∴存在定点使得对于经过(1,0)点的任意一条直线均有(恒为定值).85.(1)设由题设可得,因即为所求轨迹方程。当时,动点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当时,动点的轨迹是圆;当时,方程可化为当时,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当时,动点的轨迹是椭圆。(2)当时, 的轨迹方程为得∴当时,取最小值当时,取最大值16.因此,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4.(3)由于即此时圆锥曲线是椭圆,其方程可化为①当时,②当时,而得,综上,的取值范围是86.(Ⅰ)易得,则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Ⅱ)(i)不妨设直线方程为,代入得:,设,则有,,由关于轴的对称点为,得,根据题设条件设定点为,得,即,整理得,,代入得则定点为(ii)由(I)中判别式,解得 ,而直线过定点所以记,,易得在上位单调递减函数,得87.(1),,即,即,同理,所以。联立PQ的直线方程和抛物线方程可得:,所以,所以(2)因为,所以直线恒过定点…………8分(3),所以,设,所以,当且仅当取等号,即。因为因为所以88. (1)依题意,点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到定直线的距离,所以点的轨迹为抛物线,曲线的方程为;(2)直线的方程是,即,由得点、的坐标是或,当、时,由得,,所以抛物线在点处切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即…………①线段的中点坐标为,中垂线方程为,即…………②由①、②解得,于是,圆的方程为,即 ,当、时,抛物线在点处切线的斜率为,此时切线与垂直,所求圆为以为直径的圆,可求得圆为,(3)设,,,过点的切线方程为,即,同理可得,所以,,又=,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亦即,所以,而,,所以.89. (1)设P(x,y),则化简得x2-=1(y≠0)(2)①当直线BC与x轴不垂直时,设BC的方程为y=k(x-2)(k≠0)与双曲线x2-=1联立消去y得(3-k)2x2+4k2x-(4k2+3)=0由题意知3-k2≠0且△>0设B(x1,y1),C(x2,y2),则y1y2=k2(x1-2)(x2-2)=k2[x1x2-2(x1+x2)+4]=k2(+4)=因为x1、x2≠-1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y=(x+1)因此M点的坐标为(),同理可得因此==0②当直线BC与x轴垂直时,起方程为x=2,则B(2,3),C(2,-3)AB的方程为y=x+1,因此M点的坐标为(),同理可得因此=0综上=0,即FM⊥FN故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经过点F90 (Ⅰ) 连结与交于,则为的中点,为的中点,为的中位线,//. 又平面,平面//平面………………4分(Ⅱ)(解法1)过作于,由正三棱柱的性质可知,平面,连结,在正中,在直角三角形中,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可得.则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又得,,∴.故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91、证明:设PA=1,以A为原点,射线AB,AC,AP分别为x,y,z轴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P(0,0,1),C(0,1,0),B(2,0,0),M(1,0,),N(,0,0),S(1,,0)(Ⅰ), 因为, 所以CM⊥SN 。(Ⅱ), 设a=(x,y,z)为平面CMN的一个法向量,则 因为所以SN与片面CMN所成角为45°。92、w.w.^w.k.&s.5*u.c.#om(1)证明PC⊥底面ABC,又AB=BC,D为AC中点平面ACP平面ACP,又平面BDE(2)由(1)的证明知平面ACP为直线EB与平面PAC所成的角。为PB在平面ABC上的射影为二面角P-AB-C的平面角93.94、(1)证明:因为PD⊥平面ABCD,BC平面ABCD,所以PD⊥BC。由∠BCD=900,得CD⊥BC,又PDDC=D,PD、DC平面PCD,所以BC⊥平面PCD。 因为PC平面PCD,故PC⊥BC。(2)(方法一)分别取AB、PC的中点E、F,连DE、DF,则:易证DE∥CB,DE∥平面PBC,点D、E到平面PBC的距离相等。又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等于E到平面PBC的距离的2倍。由(1)知:BC⊥平面PCD,所以平面PBC⊥平面PCD于PC,因为PD=DC,PF=FC,所以DF⊥PC,所以DF⊥平面PBC于F。易知DF=,故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等于。(方法二)体积法:连结AC。设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为h。因为AB∥DC,∠BCD=900,所以∠ABC=900。从而AB=2,BC=1,得的面积。由PD⊥平面ABCD及PD=1,得三棱锥P-ABC的体积。因为PD⊥平面ABCD,DC平面ABCD,所以PD⊥DC。又PD=DC=1,所以。由PC⊥BC,BC=1,得的面积。由,,得, 故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等于。95、(Ⅰ)解:取线段EF的中点H,连结,因为=及H是EF的中点,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2,2,),C(10,8,0),F(4,0,0),D(10,0,0). 故=(-2,2,2),=(6,0,0).设=(x,y,z)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2x+2y+2z=0所以 6x=0.取,则。又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故。 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Ⅱ)解:设则,因为翻折后,与重合,所以,故, ,得,经检验,此时点在线段上,所以。。96、(I)无故障使用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概率为无故障使用时间超过一年不超过三年的概率为无故障使用时间超过三年的概率为设销售两台这种家用电器的销售利润总和为400元的事件为A答:销售两台这种家用电器的销售利润总和为400元的概率为(II)设销售三台这种家用电器的销售利润总和为300元的事件为B…………12分(两类情况,每类2分)答:销售三台这种家电器的销售利润总和为300元的概率为97、(1)从4名运动员中任取一名,其靶位号与参赛号相同,有种方法,另3名运动员靶位号与参赛号均不相同的方法有2种,所以恰有一名运动员所抽靶位号与参赛号相同的概率为(2)98.. (Ⅰ)由已知条件得即,则(Ⅱ):99、(1)设乙、丙各自回答对的概率分别是,根据题意,得解得 ,;(2)(理)可能取值0,1,2,3,; ;; .分布列如下:0 1 2 3期望为 .100事件A的频率为=0.43;事件B的频率为=0.93;事件C的频率为=0.04;事件D的频率为=0.01.101.AOPQ基本概念1.下列各组气体,不论以何种比混合,同温、同压时,其密度不会等于N2的密度的是A.O2和H2 B.C2H4和CO C.CH4和C3H6 D.O2和Cl2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NA个SO3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B.在反应CaO+3C ==CaC2+CO↑中,生成1 mol CO,转移的电子数为3NAC.1.8 g重水(D2O)中所含质子的个数为NAD.7 g Cn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A3. 含有a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A.x=0.4a,2Fe2++Cl2=2Fe3++2Cl-B.x=0.3a,2Br-+ Cl2=Br2+2Cl-C.x=a,2Fe2++2Br-+2Cl2=Br2+2Fe3++4Cl-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4. 已知:2H2(g)+ O2(g)=2H2O(l) ΔH= -571.6KJ· mol-1CH4(g)+ 2O2(g)=CO2(g)+2H2O(l) ΔH= -890KJ· mol-1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746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1∶3 C.1∶4 D.2∶35.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AB.常温下,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C.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D.3.4中含N—H键数目为6.将15ml.2mol .溶液逐滴加入到40 ml.0.5mol .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中n值是( )A. 4 B. 3 C. 2 D. 1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 )A.Ba2+ 、NO3-、NH4+、Cl- B. Ca2+、HCO3-、NH4+、AlO2-C.K+、 Ba2+、 Cl-、 HSO3- D. Mg2+ 、NH4+、SO42-、K+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B. 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C. 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9.实验室里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NO2是氧化剂B.每生成1molN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C.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D.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0.某学生往一支试管中按一定的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一种物质只加一次):A.KI溶液 B.淀粉溶液 C.NaOH溶液 D.稀H2SO4 E.氯水发现溶液颜色按如下顺序变化:①无色→②棕黄色→③蓝色→④无色→⑤蓝色。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写序号)。(2)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4)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1.(12分)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________________。(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如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__12.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含、、MgO等杂质)中提取两种工艺品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Al3+的方程式为_________.(2)流程乙加入烧碱后生成SiO3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3)验证滤液B含,可取少量滤液并加入________(填试剂名称)。(4)滤液E、K中溶质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该溶液的一种用途________元素化合物13.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14.向一种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后,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C.碘水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 D.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滴加亚硫酸钠溶液15.下列对物质的用途叙述正确的是( )A.生石灰、铁粉、硅胶是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B.SO2、Cl2、NaClO是生活生产中常用的漂白剂C.双氧水、福尔马林、苯酚是常用的环境消毒剂D.水玻璃、Mg(OH)2、A1(OH)3是生产防火剂的常用原料16.Al、Fe、Cu都是重要而常见的金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它们都能溶于浓硫酸和浓硝酸B.它们对应的氢氧化物都是难溶于水的弱电解质C.它们对应的氧化物都是能溶于稀盐酸的碱性氧化物D.工业上制取这三种金属的方法依次是电解法、热分解法、热还原法17.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叙述错误的( )A.SO2、NH3、HC1、CO均有还原性B.SO3、NO2、ClO2、CO2均有氧化性C.HC1、H2S、PH3、SiH4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D.H2SiO3、H3PO4、H2SO4、HClO的酸性逐渐增强18.下列对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提纯方法不合理的是( )A.用氨水和稀盐酸分离溶液中的Mg2+和Al3+B.用氯水和KSCN溶液检验溶液中的Fe2+C.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与KC1固体D.用渗析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19.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脂类代谢有密切联系,能增强人体内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但铬过量会引起污染,危害人类健康。不同价态的铬毒性不同,三价铬对人体几乎无毒,六价铬的毒性均为三价铬的100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发生铬中毒时,可服用维生素C缓解毒性,因为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K2Cr2O7可以氧化乙醇,该反应可用于检查酒后驾驶C.在反应Cr2O72-+I-+H+→Cr3++I2 +H2O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D.污水中的Cr3+在溶解的氧气的作用下可被氧化为Cr2O72—2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H2O2分解的氧化剂B.K2FeO4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二氧化硫和氯水均具有漂白性,可将两者混合使用增强漂白效果D.Fe3+具有氧化性,可溶解印刷线路板上的金属铜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熔点:Al>Na>K③ⅠA、Ⅱ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④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⑤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⑥已知2H2(g)+O2(g)=2H2O(l);△H= -571kJ·mol-1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kJ·mol-1⑦因为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所以非金属性:P>NA.只有②④⑥ B.只有①⑤⑥ C.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③⑤⑦22.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23.常温下,某200mL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最多能溶解19.2g铜粉(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若再取等体积的该混合酸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原混合酸中N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B.原混合酸中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C.OA段与BC段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取20mL原混合酸加水稀释至1L后溶液的pH =124.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纯二氧化硅大量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Al2O3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25.CuCO3 和Cu2(OH)2CO3的混合物34.6 g,可恰好完全溶解于300mL2 mol·L-1的盐酸溶液中,若加热分解等量的这种混合物可得CuO固体质量为( )A.16.0 g B.19.2 g C.24.0 g D.30.6 g26.Cl2是纺织工业常用的漂白剂,Na2S2O3可作为漂白布匹后的“脱氯剂”。S2O32-和Cl2反应的产物之一为SO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该反应中还原剂是S2O32-B.H2O参与该反应,且作氧化剂C.根据该反应可判断氧化性:Cl2 > SO42-D.上述反应中,每生成l mol SO42-,可脱去2mol Cl227.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 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28.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施罗克等人发现金属钼的卡宾化合物可以作为非常有效的烯烃复分解催化剂。工业上冶炼钼的化学原理为①2MoS2 + 7O2 2MoO3 + 4SO2;②MoO3 + 2NH3·H2O = (NH4)2MoO4 + H2O; ③(NH4)2MoO4 + 2HCl = H2MoO4↓+ 2NH4Cl;④H2MoO4 MoO3 + H2O;⑤用还原剂将MoO3还原成金属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oS2煅烧产生的尾气可直接排空B.MoO3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C.H2MoO4是一种强酸D.利用H2、CO和铝分别还原等量的MoO3,所消耗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3:229.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投入2.0mol/L,250 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加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mL时,溶液的pH值等于7B.当加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mL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镁和硫酸铝C.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D.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30.镁化合物具有广泛用途,请回答有关镁的下列问题:(1)单质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是白色的_____________,还生成少量的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CH3MgC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剂,其中镁的化合价是____,该化合物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产物均为298K时的稳定状态)。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MgI2中Mg2+与I-间的作用力小于MgF2中Mg2+与F- 间的作用力②Mg与F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③MgBr2与Cl2反应的△H<0④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MgI2>MgBr2>MgCl2 >MgF2⑤MgF2(s)+Br2(l)=MgBr2(s)+F2(g);△H=+600kJ·mol-131.在下列各变化中,E为常温下无色无味的液体,F为淡黄色粉末,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反应条件均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1)在反应②中,每生成2.24L气体G(标准状况)时,该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2)若反应①在常温下进行,A、C、D均含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则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反应①在加热条件下进行,且C、D是两种均能使澄清 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 。(4)若反应①在溶液中进行,A是一种常见一元强碱,B是一种酸式盐,D是一种气体,且B遇盐酸有气体产生,在加热条件下,当A过量时,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5)若反应①在溶液中进行,A是一种强酸,B是一种含有两种金属元素的盐,且B的水溶液显碱性,A、B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当A过量时,C及D均易溶于水,则A过量时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32.下列A~K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D、E、K为单质,其余物质为化合物。这些物质具有下列转化关系(省略了水和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除反应②外,其他反应均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D是工业中最常用的金属。 回答:(1)A、H分别为 、 (填化学式)(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2.7克E与I完全反应生成G,若G与J反应生成3.9克不溶物H ,则消耗J的物质的量为 。(4)若实验测得无水H在常压条件下不同温度时的密度为:T(℃) 200 600 800ρ(g/L) 6.881 2.650 1.517气体摩尔体积(L/mol) 38.8 71.6 88.0则 600℃时无水H存在形式的分子式为 。33.金属钙线是炼制优质钢材的脱氧脱磷剂,某钙线的主要成分为金属M和Ca。(1)C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配平用钙线氧脱磷的化学方程式:P + FeO + CaO Ca3(PO4)2 + Fe(3)将钙线试样溶于稀盐酸后,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M(OH)n。则金属M为_________,检测Mn+ 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达)。(4)取1.6g钙线试样,与水充分反应,生成224ml H2(标准状况),再向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最多能得到CaCO3 g。(5)处理炼钢厂含CO、S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已知:CO(g) + 1/2 O2(g) = CO2(g) ; H = -283.0 kJ·mol-1S(s) + O2(g) = YO2(g) ;H = -296.0 kJ·mol-1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4.已知A为常见金属,X、Y为常见非金属,X、E、F、G常温下为气体,C为液体,B是一种盐,受热极易分解,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较广(如被用作某些电池的电解质)。现用A与石墨作电极,B的浓溶液作电解质,构成原电池。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注意:其中有些反应的条件及部分生成物被略去) 请填写下列空白:(1)反应④为A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生成单质Y和A的氧化物,其反应方程式为 。(2)从D溶液制备D的无水晶体的“操作a”为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5)原电池反应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5. 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标出)。(1)若A为短周期金属单质,D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F的浓溶液与A、D反应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2)若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且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②也在水溶液中进行,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常温下D与F反应生成B,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 下图中,A为气体非金属单质,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B、E、Z为无色氢化物,其中B、E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是由三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F、I、L为白色沉淀,其中F不溶于稀硝酸,N、P是金属单质;反应②在E的浓溶液中进行,反应⑦在E的稀溶液中进行,反应②、⑦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图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没有列出)。请按要求回答:(1)写出C的电子式 ,I的化学式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4)由C制取E时反应物的状态是 ,由J制取L时反应的环境是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3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相同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一种是分子另一种是离子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⑥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得整数,就是其质量数A.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⑤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38.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液溴和苯酚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B.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C.二氧化硅和铁分别受热熔化 D.食盐和葡萄糖分别溶解在水中39.元素X、Y和Z可结合形成化合物XYZ3;X、Y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6;Y和Z在同一周期。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A.XYZ3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且X与Y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YB.XYZ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ZC.XYZ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D.XYZ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340.如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已知a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是次外层电子数目的一半,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元素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b的弱B.元素a的原子半径比d的大C.元素a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D.元素a的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41. X为主族元素,其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的代数和为0,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则X、Y、Z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A.X2Z2 B.X4YZ4 C.X2Y2Z4 D.X5Y242.短周期元素X、Y可以形成化合物XY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XY2是共价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1B.若XY2是离子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8C.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离子化合物XY2不溶于水D.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6,则共价化合物XY2不溶于强碱溶液43.SO42-和S2O82-结构中,硫原子均位于氧原子组成的四面体的中心,且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O42-的电子式为 B S2O82-中没有非极性键C S2O82-比SO42-稳定 D S2O82-有强氧化性44.化合物A由周期不同的短周期元素X、Y组成,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1)X的单质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NaOH溶液反应,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2)X的硫酸盐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定条件下,A和水缓慢作用生成含Y的化合物Z,Z分子含有10个电子。①Z与H2O2反应,其产物之一是Y的单质,Y单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Z分子的结构呈________________。②A的化学式是________。(4)X的单质、石墨和二氧化钛(TiO2)按比例混合,高温下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都是新型陶瓷材料(在火箭和导弹上有重要应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甲、乙、丙、丁、戊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丙处于同一主族,丙、丁、戊处于同一周期,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甲、乙、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甲、乙组成的成的常见气体X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戊的单质与X反应能生成乙的单质,同时生成两种溶于水均呈酸性的化合物Y和Z,0.1mol/L的Y溶液pH>1;丁的单质既能与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生成盐L也能与Z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盐;丙、戊可组成化合物M。请回答下列问题(1)戊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2)与出乙的单质的电子式:_______。(3)戊的单质与X反应生成的Y和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4)写出少量Z的稀溶液滴入过量L的稀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5)按下图电解M的饱和溶液,写出该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将充分电解后所得溶液逐滴加入到酚酞试液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___。46.五环以图形简洁美观、寓意隽永而备受人们喜爱。如图所示,五个环分别代表A、B、C、D、E五种化合物,这五种化合物由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每种化合物仅含两种元素,两环相交是指两种物质含有相同元素。A是沼气的主要成分;B、E分子中所含电子数都为18,B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快分解。E是由六个原子构成的分子,C是工业制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D中所含的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3∶4。(1)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______。(2)指出B、E分子中所含共价键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极性键”、“非极性键”或“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3)写出C、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二者有高熔点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7.已知元素的某种性质“x”和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等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下面给出13种元素的x的数值:元素 Al B Be C Cl F Lix的数值 1.5 2.0 1.5 2.5 2.8 4.0 1.0元素 Mg Na O P S Six的数值 1.2 0.9 3.5 2.1 2.5 1.7试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x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2)根据上表给出的数据,简述主族元素的x的数值大小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述第二周期元素(除稀有气体外)的x的数值大小与原子半径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4)请你预测Br与I元素的x数值的大小关系:Br________I(填“>”、“=”或“<”).(5)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S-N键,你认为该共用电子对偏向于_____原子(填元素符号).48.已知A、B、C、D、E、F、G都是短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C的氢化物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和D可以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E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B的2倍少1,D与F同主族,G的原子半径是本周期元素中最小的.则:(1)运送飞船的火箭燃料有一种液态化合物是由A、C元素组成的,已知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若该化合物与A2D2恰好完全反应,能产生两种无毒又不污染环境的物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2)C的原子间也可形成链状结构,假设C原子间只以单键形式连接,并与A形成系列化合物,则该系列化合物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B和D以质量比为3∶8组成的化合物与E的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G单质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49.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的转化率 ( )A. 等于p% B. 大于p% C. 小于p% D. 无法判断50.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 g (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C51. COCl2(g) CO(g)+Cl2 (g) ;△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的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⑤⑥52.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 CO2+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1>t2):反应时间/min n(CO)/mol H2O/ mol0 1.20 0.60t1 0.80t2 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0.40/t1 mol·L-1·min-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20 molH2O,到达平衡时,n(CO2)=0.40 mol。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的体积分数增大D.温度升至800℃,平衡左移,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53.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Mg+Ng2Eg若开始时只充入2 mol 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 mol M和1 mol N 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 ( )A. 20% B. 40% C. 60% D. 80%54.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1N2和8mo1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5% B.10% C.15% D.20%55.已知反应:2CH3COCH3(l) CH3COCH2COH(CH3) 2(l)。取等量CH3COCH3,分别在0℃和20℃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代表0℃下CH3COCH3的Y-t曲线B.反应进行到20min末,H3COCH3的C.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D.从Y=0到Y=0.113,CH3COCH2COH(CH3)2的56.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 化趋势符合题图的是( )A.CO2(g)+2NH3(g)CO(NH2)2(s)+H2O(g); △H<0B.CO2(g)+H2(g)CO(g)+H2O(g);△H>0C.CH3CH2OH (g)CH2=CH2(g)+H2O(g); △H>0D.2C6H5CH2CH3(g)+O2(g)2 C6H5CH=CH2(g) +2H2O(g); △H<057.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是用实验方法测定的。化学反应H2+Cl2→2HCl的反应速率可表示为=K式中K为常数,m、n值可用下表中数据确定。(mol / L) (mol / L) [mol / (L·s)]1.0 1.0 1.0 K2.0 1.0 2.0 K2.0 4.0 4.0 K由此可推得,m、n值正确的是 ( )A m=1、n=1 B m=、n= C m=、n=1 D m=1、n=58.可逆反应①X(g)+2Y(g)2Z(g) 、②2M(g)N(g)+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反应①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 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4:15C. 达平衡(I)时,X的转化率为D. 在平衡(I)和平衡(II)中M的体积分数相等59.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消毒、灭菌等。(1)O3与KI溶液反应生成的两种单质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分子式)(2)O3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O3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t)如表所示。已知:O3的起始浓度为0.0216 mol/L。①pH增大能加速O3分解,表明对O3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_.t/min pHT/℃ 3.0 4.0 5.0 6.020 301 231 169 5830 158 108 48 1550 31 26 15 7②在30°C、pH=4.0条件下,O3的分解速率为__________ mol/(L·min)。③据表中的递变规律,推测O3在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依次增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A. 40°C、pH=3.0 B. 10°C、pH=4.0 C 30°C、pH=7.0(3)O3 可由臭氧发生器(原理如图)电解稀硫酸制得。①图中阴极为_____(填“A”或“B”),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C处通入O 2 ,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C处不通入O 2 ,D、E处分别收集到xL和有yL气体(标准情况),则E处收集的气体中O 3 所占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忽略 O 3 的分解)。60..反应aA(g)+bB(g) cC(g)(Δ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Ⅰ、Ⅱ、Ⅲ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为_____________;(2)A的平均反应速率vI(A)、vⅡ(A)、vⅢ(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_________;(3)B的平衡转化率αI(B)、αⅡ(B)、αⅢ(B)中最小的是_____,其值是__________;(4)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5)比较第Ⅱ阶段反应温度(T2)和第Ⅲ阶段反应温度(T3)的高低:T2 T3(填“>”“<”“=”),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达到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min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第IV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上必须标出A、B、C)。电解质溶液61.0.100 mol·L-1的Na2S的溶液中,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c(H2S)+c(HS-)+c(S2-)=0.1 B.c(Na+)+c(H+)=2c(S2-)+c(HS-)+c(OH-)C.c(OH-)=c(H+)+ c(HS-)+2c(H2S) D.c(Na+)+c(H+)=c(S2-)+c(HS-)+c(OH-)62.在某未知溶液中再溶入CH3COONa晶体,测得c(Na+)与c(CH3COO-)几乎相等,则原溶液可能是( )A.HCl溶液 B.NaOH溶液 C.KCl溶液 D.KOH溶液63..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 B.3∶2∶1 C.6∶3∶1 D.6∶3∶264.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休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不具有丁达尔效应 B.“钴酞菁”分子能透过滤纸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 D.此项工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65.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2OH++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 (B)向水中加入Al2(SO4)3溶液(C)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 (D)将水加热到100℃,使pH=666.一定温度下,在氢氧化钡的悬浊液中,存在氢氧化钡固体与其它电离的离子间的溶解平衡关系:Ba(OH)2(固体) Ba2++2OH-。向此种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粉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钡离子数目减小 B.溶液中钡离子浓度减少 C.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 D.PH减小67.在室温下,0.1mol/L 100ml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其溶液的pH减小,但又要使醋酸电离度减少,应采取( )A 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 B 通入少量氯化氢气体C 提高温度 D 加入少量纯醋酸68.用铅蓄电池电解苦卤水 (含C1-、Br-、Na+、Mg2+)的装置如图所示 (a、b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放电时,溶液的PH值变小B.铅蓄电池负极的反应式为:Pb —2e-+SO42— = PbSO4C.铅蓄电池充电时,A极应与外电源负极相连D.电解苦卤水时,a 电极首先放电的是 H+69.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下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回答以下问题:(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Y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①X的电极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为 。②Y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为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70.某种胃药片的制酸剂为碳酸钙,其中所含的制酸剂质量的测定如下:①需配制0.1 mol·L-1 的盐酸和0.1mol·L-1 的氢氧化钠溶液;②每次取一粒(药片质量均相同)0.2g的此胃药片,磨碎后加入20.00mL蒸馏水;③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mol·L-1 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需用去VmL达滴定终点;④加入25.00mL0.1mol·L-1 的盐酸溶液。(1)写出实验过程的步骤(写编号顺序)______________。(2)下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0.1mol·L-1 盐酸溶液和0.1mol·L-1 氢氧化钠溶液肯定不需要的仪器是(填序号)_________,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填仪器名称)__________。(3)配制上述溶液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__。(A)50mL、50mL (B)100mL、100mL(C)100mL、150mL (D)250mL、250mL(4)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胃药中含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__。71.将0.05mol/L的盐酸溶液和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以1︰2的体积比混和,所得溶液的pH=12,用上述NaOH溶液滴定pH=3的某一元弱酸溶液20mL,达到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12.5mL,试求:(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2)此一元弱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72.右图为20mL未知浓度的盐酸用一标准浓度NaOH溶液滴定时的滴定曲线。则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HCl]= ,[NaOH]= 。有机化学73.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某次实验最初的情况(夹持装置省略),烧瓶内盛有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Cl2,用光照射烧瓶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情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只能生成CH3Cl一种有机物 B.烧瓶内液面不可能上升C.烧瓶内的液体可能会分层 D.向水中加入石蕊试液后无变化74.对复杂的有机物的结构,可以用“键线式”简化表示。如有机物CH2=CH—CHO可以简写成,则与键线式为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OCH2CH3 B. —CHO C. —COOH D.HO— —CH375.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其中属于芳香醇的同分异构体共有A 4种 B 5种 C 6种 D 8种76.某种解热镇痛药的结构简式为: 当它完全水解时,可得到的产物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77.有机物甲是一种包含一个六元环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7H12O2,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且水解产物只有一种,则甲的可能结构有( )种。A. 8 B. 11 C. 14 D. 1578.1molCxHy(烃)完全燃烧需要5molO2,则x与y之和可能是( )A.x+y=5 B.x+y=7 C.x+y=11 D.x+y=979.各取下列每组混合物12 g,不管各成分体积含量是多少,完全燃烧时总能得到17.6 g CO2的组是( )A. 苯和己炔 B. 乙醇和乙醚 C. 葡萄糖和甲酸甲酯 D. 乙醛和甲醛80.120℃时,1体积某烃和4体积O2混和,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压强体积不变,该烃分子式中所含的碳原子数可能是( )A.3 B.4 C.5 D.681.有机物A、B只可能是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等物质的量的A和B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相等,则A和B的分子量相差不可能为(n为正整数) ( )A.8n B.14n C.18n D.44n82.有4种有机物:其中可用于合成结构简式为 的高分子材料的正确组合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83.化学家们合成了如图所示一系列星烷,如三星烷、四星烷、五星烷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一氯代物均有三种B.它们之间互为同系物C.三星烷与乙苯互为同分异构体D.六星烷的分子式为C18H2484.在①丙烯 ②氯乙烯 ③苯 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85.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①干燥Cl2 B.②吸收HCl C.③石油的蒸馏 D.④吸收NH386.a mL三种气态烃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氧气混合点燃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常温、常压),体积共缩小2a mL。则三种烃可能是( )A.CH4、C2H4、C3H4 B.C2H6、C3H6、C4H6C.CH4、C2H6、C3H8 D.C2H4、C2H2、CH487.1mol某有机物 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是( )A.2mol B.3mol C.4mol D.5mol88.3-甲基香豆素有香草味,可用于香料及化妆品,其结构简式为。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0H10O2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1 mol该有机物与Br2的CCl 4 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可以消耗5 mol Br2D.1 mol该有机物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消耗2 mol NaOH89.由A、B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气体,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A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若测得混合气体中仅含两种元素,A、B都是无机物时,化学式分别为 、 ,A、B都是有机物时,化学式分别为 、 。(3)某混合气由A、B等体积混合而成,将其与适量氧气混合,引燃后反应物均无剩余,将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H2SO4(减少的体积恰好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足量碱石灰(体积减半),又知通过浓H2SO4与通过碱石灰所减少的气体体积之比为5∶2。气体体积均在105 ℃和1.01×105 Pa条件下测定的,据此确定混合气体的组成。99.乙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乙炔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以下化合物。完成下列各题:(1)正四面体烷的分子式为 ,其二氯取代产物有种 。(2)关于乙烯基乙炔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b.1摩尔乙烯基乙炔能与3摩尔Br2发生加成反应c.乙烯基乙炔分子内含有两种官能团d.等质量的乙炔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不相同(3)写出与环辛四烯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的分子的结构简式:(4)写出与苯互为同系物且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举两例):91.在室温和一个大气压强下,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得a g含CaC2 90%的样品与水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为b L.现欲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某电石试样中CaC2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CaC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若反应刚结束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这时不能立即取出导气管,理由是:(3)本实验中测量气体体积时应注意的事项有:(4)如果电石试样质量为c g,测得气体体积为d L,则电石试样中CaC2的质量分数计算式:w(CaC2)= 。(杂质所生成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9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性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升后,可观察到试管中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成棕黑色(1)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2)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正确的是 。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D.浓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乙醛,也会使溴水褪色(3)乙同学经过细致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是 。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4)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Ⅰ和Ⅱ之间增加如图装置,则A中的试剂应为 ,其作用是 ,B中的试剂为 。(5)处理上述实验后烧瓶中废液的正确方法是 。A.废液经冷却后倒入下水道中B.废液经冷却后倒入空废液缸中C.将水加入烧瓶中稀释后倒入废液缸93.烯烃中碳碳双键是重要的官能团,在不同条件下能发生多种变化。(1)烯烃的复分解反应就是两种烯烃交换双键两端的基团,生成两种新烯烃的反应。请写出在催化剂作用下,两个丙烯分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烯烃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的氧化产物有如下的对应关系:已知某烯烃的化学式为C5H10,它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后得到的产物若为乙酸和丙酸,则此烯烃的结构简式是: ,②若为二氧化碳和丁酮 则此烯烃的结构简式是 .94.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验证乙醇的催化氧化及产物(图中固定仪器未画出,“△”表示酒精灯加热),A处为无水乙醇(沸点78℃);B处为绕成螺旋状的细铜丝;C处为无水硫酸铜粉末;D处为碱石灰;E处为干燥的KMnO4;F处为新制的碱性Cu(OH)2悬浊液。试回答下列问题:⑴在上述装置中,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 (填字母)。E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⑵若要保证此实验有较好的效果,常采用的方法是 ,还需要补充的玻璃仪器有 ,理由是⑶能检验乙醇反应后所得的产物的实验现象是⑷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⑸实验中若撤去E部分,其他操作不变,则C处无明显变化,F中现象与⑶相同,推断此条件下硬质玻璃管中主要的化学方程式是95.乙酸乙酯的制取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并采取了以下主要实验操作①在试管中依次加入适量的浓硫酸、乙醇和冰醋酸;②小心均匀加热3~5分钟⑴该学生所设计的装置图及所采取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填选项的标号)A.乙试管中导管插入溶液中 B.导气管太短,未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C.先加浓硫酸后加乙醇和冰醋酸 D.甲试管中导管太短⑵需小心均匀加热的原因是⑶乙部分所盛溶液是 ,其作用是⑷更正错误后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⑸装置中甲部分加热的目的是⑹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提取乙酸乙酯,宜采用的简便方法是 (填标号)A.蒸馏 B. 渗析 C.分液 D.过滤 E.结晶96.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E、G的结构简式:A ,E ,G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条件)是反应④化学方程式(包括条件)是(3)写出①⑤的反应类型:① ;⑤ 。化学实验97.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 B. 用量筒量取20 mL0.5000 mol·L-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 mL,配制成0.1000 mol·L-1H2SO4溶液 C. 实验室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 D. 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98.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D.已知I3-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说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9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CoCl2,干燥剂呈蓝色时,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B.“硝基苯制备”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但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D.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10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B 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AgCl比AgI更难溶C Al箔插入稀HNO3中 无现象 Al箔 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D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 101.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实验II:酸性KMn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C、实验III: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IV: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102.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A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HNO3分解生成了NO2B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C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红色褪去 。 使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D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 ,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HCO3 103.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 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操作 现象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 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打开弹簧夹,通入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___________________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 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_________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_____; 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甲 大量白色沉淀乙 少量白色沉淀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_______。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试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104.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Ⅰ.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成分搅拌、过滤。(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Ⅱ.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____。 (4)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5)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6)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7)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_______。105.实验室以含有Ca2+、Mg2+、Cl-、SO42-、Br-等离子的卤水为主要原料制备无水无水CaCl2和Br2,流程如下: (1)操作Ⅰ使用的试剂是 ,所用主要仪器的名称是 。(2)加入溶液W的目的是 。用CaO调节溶液Y的pH,可以除去Mg2+。由表中数据可知,理论上可选择pH最大范围是 。酸化溶液Z时,使用的试剂为 。 开始沉淀时的pH 沉淀完全时的pHMg2+ 9.6 11.0Ca2+ 12.2 c(OH-)=1.8 mol·L-1 (3)实验室用贝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并收集CO2气体,下列装置中合理的是 。 (4)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若前者的pH小于后者,则H2SO3酸性强于H2CO3。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 。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 仪器自选。供选的试剂:CO2、SO2、Na2CO3、NaHCO3、Na2SO3、NaHSO3、蒸馏水、饱和石灰水、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pH试纸。 106.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xH2O)是一种光敏材料,在110℃可完全失去结晶水。为测定该晶体中铁的含量和结晶水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铁含量的测定步骤一:称量5.00 g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250 mL溶液。步骤二:取所配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滴加KMnO4溶液至草酸根恰好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同时,MnO4-被还原成Mn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匙锌粉,加热至黄色刚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呈酸性。步骤三:用0.010 mol/L KMnO4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0.02 mL,滴定中MnO4-,被还原成Mn2+ 。 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操作,滴定消耗0.010 mol/L KMnO4溶液19.98 mL请回答下列问题:①配制三草酸合铁酸钾溶液的操作步骤依次是:称量、_____、转移、洗涤并转移、_____、摇匀。②加入锌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写出步骤三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实验测得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在步骤二中,若加入的KMnO4的溶液的量不够,则测得的铁含量__________。(选填“偏低”“偏高”“不变”)(2)结晶水的测定将坩埚洗净,烘干至恒重,记录质量;在坩埚中加入研细的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称量并记录质量;加热至110℃,恒温一段时间,置于空气中冷却,称量并记录质量;计算结晶水含量。请纠正实验过程中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7.高氯酸铵(NH4ClO4)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分,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NaClO4(aq) + NH4Cl(aq) NH4ClO4(aq) + NaCl(aq)(1)若NH4Cl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进行,其原因是 。(2)反应得到的混合溶液中NH4ClO4和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和0.l5(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图)。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NH4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填操作名称) 、干燥。(3)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可用蒸馏法进行测定,蒸馏装置如图10所示(加热和仪器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按图10所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步骤2:准确称取样品a g(约0.5g)于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50mL水溶解。步骤3:准确量取40.00mL约0.1 mol·L-1H2SO4 溶解于锥形瓶中。步骤4:经滴液漏斗向蒸馏瓶中加入20mL3 mol·L-1NaOH 溶液。步骤5:加热蒸馏至蒸馏烧瓶中剩余约100mL溶液。步骤6:用新煮沸过的水冲洗冷凝装置2~3次,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步骤7:向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c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V1mL。步骤8.将实验步骤1~7重复2次①步骤3中,准确量取40.00mlH2SO4 溶液的玻璃仪器是 。②步骤1~7中确保生成的氨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实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步骤号)。③为获得样品中NH4ClO4 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是 。10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CH3CH=CH2 + CO + H2 CH3CH2CH2CHO CH3CH2CH2CH2OH CO的制备原理:HCOOH CO↑+H2O,并设计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如下图) 请填写下列空白:(1)实验室现有锌粒、稀硝酸、稀盐酸、浓硫酸、2-丙醇,从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制备氢气、丙烯。写出化学方程式: , 。(2)若用以上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CO,装置中a和b的作用分别是 , ;C和d中承装的试剂分别是 , 。若用以上装置制备H2, 气体发生装置中必需的玻璃仪器名称是 ;在虚线框内画出收集干燥H2的装置图。 (3)制丙烯时,还产生少量SO2、CO2及水蒸气,该小组用以下试剂检验这四种气体,混合气体通过试剂的顺序是_________(填序号)①饱和Na2SO3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石灰水 ④无水CuSO4 ⑤品红溶液 (4)合成正丁醛的反应为正向放热的可逆反应,为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你认为应该采用的适宜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a. 低温、高压、催化剂 b. 适当的温度、高压、催化剂c. 常温、常压、催化剂 d. 适当的温度、常压、催化剂 (5)正丁醛经催化剂加氢得到含少量正丁醛的1—丁醇粗品,为纯化1—丁醇,该小组查阅文献得知:①R—CHO+NaHSO3(饱和)→RCH(OH)SO3Na↓;②沸点:乙醚34℃,1—丁醇118℃,并设计出如下提纯路线: 试剂1为_________,操作1为________,操作2为_______,操作3为_______。答案:基本概念1.D 2. D 3. B 4. C 5. B 6. B 7. D 8. D 9. A10.(1)A→E→B→C→D(2)2KI+Cl2===2KCl+I2(3)生成的I2遇到淀粉变成蓝色(4)I2+2NaOH===NaI+NaIO+H2O11.(1)H2O2 (2)H2CrO4→Cr(OH)3(3) 3H2O2 + 2H2CrO4 =2 Cr(OH)3 + 3O2 + 2H2O,双线桥略。(4)3.36L12.(1)Al2O3 + 6H+ 2Al3+ +3H2O(2)SiO2 + 2OH- SiO32 - + H2O(3)硫氰化钾(或硫氰酸钾、苯酚溶液等合理答案)(4)NaHCO3;制纯碱或做发酵粉等合理答案元素化合物13. D. 14. A. 15. D. 16. B. 17. D. 18. A. 19. D 20. D. 21 A. 22. A. 23.C.24 D. 25. C. 26. B. 27.A. 28. D. 29.C.30.答案(1)MgO,Mg3N2;(2)+2,;(3)①②③⑤31.答案(1)0.2 mol (2)Cl2+2OH-=Cl-+ClO-+H2O(3)C+2H2SO4(浓)=CO2↑+2SO2↑+2H2O(4)2OH-+NH+HCO=NH3↑+2H2O+CO(或2OH-+NH+HSO=NH3↑+2H2O+SO 2OH-+NH+HS-=NH3↑+2H2O+S2-)(5)4H++AlO=Al3++2H2O32.(1)FeCl3 、 Al(OH)3 或A1C13) (2)3FeO+2Al3Fe+Al2O3(3)0.05mol或0.25mol (4)A12C16 和 A1C1333.(1)(2)2P + 5FeO + 3CaO Ca3(PO4)2 + 5Fe)(3)Fe Fe3+ + 3SCN— =Fe(SCN)3(4)1.0(5)2CO(g) + SO2(g) =S(s) + 2CO2 (g) H = -270kJ/mol34.(1)2Mg+CO2=2MgO+C; (2)将D溶液在HCl气流中蒸干;(3)②4NH3+5O2 4NO+6H2O; (4)⑤C+4HNO3(浓) CO2↑+4NO2↑+2H2O(5)2NH4++2e- = 2NH3↑+H2↑35. (1) C+4HNO3(浓)CO2↑+4NO2↑+2H2O(2)2Fe2++Cl22Fe3++2Cl- H2+Cl22HCl (3)SiO2+2CSi+2CO↑36.(1) Mg(OH)2 (2)4Fe(OH)2+O2+2H2O=4Fe(OH)3 (3)Ag(NH3)2++2H++Cl-=2NH4++AgCl↓(4)C为固体,X为浓溶液 无氧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37. C. 38. A 39.B. 40 C.41.D. 42.B.43.D44.答案:(1) (2)Al3++4OH-===AlO+2H2O (3)①N N 三角锥形 ②AlN(4)4Al+3TiO2+3C2Al2O3+3TiC45.答案:(1)Cl-: (2) (3)2:3(4)H++AlO2-+H2O=Al(OH)3↓(5)NaCl+H2ONaClO+H2↑ 先变红后褪色46.答案:(1) (2)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极性键(3)SiO2 Si3N4 形成晶体的各原子间均以共价键结合的非常牢固,故其熔点很高47.(1)共价键 (2)元素x的数值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或元素x的数值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3)原子半径越小,x的数值越大 (4)> (5)N48. (1)N2H4+2H2O2==N2↑+4H2O (2)NnHn+2(3)2Mg+CO22MgO+C(4)Cl2+2OH-===H2O+Cl-+ClO-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49. B. 50. C 51. B. 52. C. 53.C 54. C. 55. D. 56.A. 57. D 58. C.59.(1)O2 I2 (2)①OH-; ②1.00×10-4;③b、a、c(3)①2H++2e-=H2↑; ②O2+4H++4e-=2H2O; ③60:(1)1:3:2 (2)VI(A)VⅡ(A)VⅢ(A) (3)αⅢ(B) 19% (4)向正反应方向 从反应体系中移出产物C (5) > 此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解质溶液61D。62D。63D。64A。65B。66A。67B。68B。69.(1)①2H++2e-=H2↑ 放出气体,溶液变红。②2Cl--2e-=Cl2↑ 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2)①纯铜 Cu2++2e-=Cu ②粗铜 Cu-2e-=Cu2+70.(1)这一问主要是为了考查学生对中和滴定实验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而设问的。为了保证所得滴定结果的准确度,同一样品溶液要重复滴定2次以上。所以操作步骤应为:①②④③②④③(或②①④③②④③)。但有好多学生没有想到要重复滴定一次,回答成①②④③。(2)第(2)问的回答也是要从中和滴定实验操作过程去联想回忆。答案为:A、C;玻璃棒、烧杯。(3)要滴定2次以上,所以样品溶液的总体积应超过75mL,应选B。(4)CaCO3+2HCl=CaCl2+CO2+H2O HCl+NaOH=NaCl+H2O(5)1/271.(1)0.04mol/L (2)0.025mol/L (3)4.0%72.1mol/L 0.5mol/L有机化学73 C. 74 D. 75 C 76 C. 77. C. 78. C 79. C. 80. A. 81 C 82. D. 83 D. 84. B 85. D. 86. A 87. C. 88 D.89 (1) 44 。(2) N2O 、 NO , C3H8 、C2H6。 (3)C3H8和CH2O C2H4O和C2H690. (1) C4H4 , 1 。(2) d 。 (3)(略) (4)(略)91. (1) CaC2+2H2O →Ca(OH)2+ CH ≡CH↑(2)理由是: 装置内气体温度还没有恢复至室温,所以气体压强还不等于外界大气压(3) 气体温度恢复到室温;量筒内外液面相平;视线、凹液面最低点的切线、刻度线三线合一.(4(略)92. (1) (略) (2) B. C 。(3) 液体分层,下层为油状液体。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Br,溶液的pH值明显减小;若发生加成反应,则溶液的PH值增大 (4) NaOH溶液, 吸收酸性气体, 品红溶液 (5) B 。93. (1) 略 (2) ① 略 ,② 略94.⑴EABF。略 ⑵ A处永水浴加热, 烧杯、温度计、酒精灯 ⑶C处固体变蓝色,F处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⑷略 ⑸略95.⑴A. C ⑵略 ⑶ 饱和Na2CO3溶液 ,略 ⑷ 略 ⑸ 使反应发生生成乙酸乙酯并将乙酸乙酯从反应混合液中分离出来 ⑹ C96. (1) A CH2=CH2,E 略,G略 (2) NaOH醇溶液,加热, 略 (3)加成反应;缩聚反应。化学实验97、D 98、C 99、A 100、D 101、D 102、D103、(1)2H2SO4(浓) + CuCuSO4 + 2H2O + 2SO2↑;(2)BaSO4 还原(3)2NO + O2=2NO2;(4)①通N2一段时间,排除装置的空气 饱和的NaHSO3溶液 ②甲:SO42- + Ba2+=BaSO4↓;乙:2Ba2+ + 2SO2 + O2 + 2H2O=2BaSO4 + 4H+ ;白雾的量要远多于装置中氧气的量 (5)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3 沉淀 104、(1)Al(OH)3+OH-=[Al(OH)4]-或Al(OH)3 +OH-=AlO2-+2H2O (2)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沉淀溶解;(3)把生成的CO2气体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4)CO2+Ba(OH)2=BaCO3↓+H2O (5)c、d(6)25% (7)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中(或其他合理答案)105、(1) 四氯化碳 分液漏斗 (2)除去溶液中的SO42- 11.0≤pH<12.2 盐酸 (3)b、d (4)用于比较pH的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三种参考方案如下:方案一:配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NaHSO3溶液,用酸度计(或pH试纸)测两种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证明H2SO3的酸性比H2CO3强。 方案二:将SO2气体依次通过NaHCO3(或Na2CO3)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H2SO3的酸性比H2CO3强。 方案三:将CO2气体依次通过NaHSO3(或Na2SO3)溶液、品红溶液。品红溶液不褪色,证明H2SO3的酸性比H2CO3强。106、(1)①溶解 定容 ②将Fe3+还原成Fe2+ ③5Fe2+ + MnO4-+ 8H+= 5Fe3++ Mn2+ + 4H2O ④11.20%或0.112 偏高 (2)加热后在干燥器中冷却,对盛有样品的坩埚进行多次加热,干燥器中冷却、称量并记录质量,直至称量质量几乎相等。107、(1)氨气与浓盐酸反应放出热量(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3)①酸式滴定管 ②1、5、6 ③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2SO4溶液的浓度(或不加高氯酸铵样品,保持其他条件相同,进行蒸馏和滴定实验) 108、(1)Zn+2HCl=ZnCl2+H2↑;(CH3)2CHOH CH2=CHCH3↑+H2O;(2)恒压 防倒吸 NaOH溶液 浓硫酸 分液漏斗 蒸馏烧瓶 (3)④⑤①②③(或④⑤①③②);(4)b (5)饱和NaHSO3溶液 过滤 萃取FFACDE①②③④B0.01.02.03.04.05.06.05.010.015.020.00.05.010.015.00.010.015.0浓度/(mol·L-1)BAC3.002.001.001.860.760.621.501.000.50时间/minIⅡⅢ0.05.010.00.05.010.01.02.0ⅢⅣ时间/min浓度/mol·L-1BAC△△△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英语百题集第一部分 语音知识(每题1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其画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画线部分读音相同的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1caught A. laugh B. aunt C. naughty D. beautyrealize A. theatre B. weather C. break D. breathfamous A. ceiling B. raise C. usual D. physicalnow A. shallow B. show C. blow D. cowthree A. rather B. nothing C. brother D. neither2southern A. bathroom B. cloth C. health D. farthersneaker A. appeal B. steak C. wealth D. appearancepracticed A. recognized B. watched C. whispered D. worriedtongue A. compare B. movement C. government D. mottoquestion A. suggestion B. decision C. impression D. competition3machine A. shine B. holiday C. police D. aliveanxious A. attentively B. strange C. control D. twinkleenough A. mountain B. southern C. through D. groundresign A. recognize B. sense C. useful D. treasuremonth A. breathe B. clothe C. teeth D. smooth4fond A. long B. among C. found D. can’tmany A. Germany B. balance C. great D. sweatwho A. what B. white C. whole D. whyblind A. spit B. wine C. sting D. skinten A. net B. mention C. patient D. listen5salt A. chalk B. calm C. almost D. halfnews A. research B. witness C. forecast D. Thursdayasked A. impressed B. denied C. entertained D. advocatedbiology A. commercial B. observe C. occur D. obviousenough A. cough B. cousin C. youth D. shoulder6nephew A. hostess B. target C. technician D. deliverpond A. bonus B. accustomed C. composer D. commentinterpreter A. carpenter B. transfer C. barbershop D. neitherworthy A. though B. worth C. thought D. thousandspecial A. semicircle B. innocent C. application D. association7deal A. dealt B. meant C. breathe D. greatamong A. fond B. along C. lovely D. modernquestion A. condition B. suggestion C. population D. situationangry A. province B. frequent C. strange D. anxiousofficial A. special B. accept C. decision D. escape8also A. album B. already C. all D. challengebrought A. thought B. through C. though D. couragebread A. beast B. measure C. real D. breathemachine A. sandwich B. character C. Chicago D. challengeweigh A. height B. foreign C. receive D. neighbor9kick A. live B. life C. machine D. shinereceive A. believe B. certain C. height D. remaintheatre A. appear B. especially C. learner D. societylanguage A. attentively B. control C. strange D. twinklepressure A. measure B. expression C. pleasure D. professor10cook A. blood B. foot C. groom D. toothshout A. shoulder B. soup C. mouse D. oughtfarther A. further B. throat C. Thailand D. thankfulheard A. hear B. birthday C. period D. repairChristmas A. grammar B. garage C. comfortable D. fate11drown A. cough B. dawn C. slow D. showerbreathe A. health B. deaf C. increase D. pleasurebucket A. frequent B. senior C. review D. receiptsurface A. perfect B. pressure C. properly D. surprisefasten A. translation B. painter C. Christmas D. sightseeing12result A. moment B. double C. supervise D. musicianpleasure A. noisy B. usually C. sugar D. sailorheadache A. league B. queue C. technique D. chokefollow A. crowd B. shower C. town D. showpolite A. police B. exit C. island D. promise13hear A. nearly B. search C. bear D. heartchange A. machine B. headache C. technique D. researchsurprise A. police B. apologize C. bridge D. childrensafely A. base B. season C. Asia D. usualmuseum A. subject B. true C. huge D. busy14translate A. trade B. village C. language D. couragewallet A. waste B. watch C. water D. wallasleep A. package B. headache C. message D. awakeanything A. amuse B. jacket C. marry D. manymoustache A. grasp B. population C. servant D. Japanese15complete A. these B. president C. splendid D. sendmedicine A. English B. secret C. helicopter D. completerecord(n.) A. restaurant B. recently C. reduce D. receptionrecycle A. receive B. regular C. remarry D. referSeptember A. select B. kitchen C. sentence D. garden161. surprise A. forgive B. police C. impolite D. bridge2. difficult A. mirror B. flight C. design D. holiday3. suppose A. stove B. prove C. none D. gone4. common A. almost B. among C. honesty D. homesick5. official A. officer B. society C. tomato D. pardon17universe A. bury B. business C. true D. pupilconclude A. push B. bullet C. supper D. includebutton A. luggage B. truth C. educate D. butcherunless A. autumn B. minute C. subject D. unclewooden A. choose B. fool C. notebook D. flood18pleasure A. league B. ocean C. reality D. breakfastBritain A. captain B. obtain C. contain D. curtainchimney A. height B. degree C. delay D. valleyexpression A. excellent B. experience C. existence D. expertespecial A. century B. comfort C. ocean D. concert19measure A. pressure B. usually C. peasant D. safetyanxious A. government B. language C. corner D. landscapegeneral A. garage B. goal C. guide D. gymnastsmooth(v.)A. weather B. mouth C. through D. warmthfinger A. engineer B. hungry C. singer D. length20stomach A. machine B. sandwich C. match D. chemistrywatched A. trusted B. destroyed C. copied D. walkedhouses A. storybooks B. potatoes C. radios D. orangessurface A. particular B. clerk C. thirsty D. normallisten A. Christmas B. twenty C. sweet D. handwriting21grade A. temperature B. classmate C. necklace D. fortunatesouth A. courage B. soup C. southern D. trouserssmooth A. feather B. tooth C. thief D. warmthofficial A. concert B. century C. coast D. oceansurprise A. performance B. further C. work D. nurse22honest A. husband B. habit C. hour D. hostoccur A. position B. possible C. offer D. oceanenough A. shout B. touch C. soul D. mouthwear A. cheer B. require C. near D. share5. watched A. refused B. wanted C. worked D. judged23clothing A. thorough B. therefore C. thunder D. threadexcuse A. experience B. expert C. excellent D. existmeasure A. treat B. health C. break D. leavebasin A. position B. opposite C. persuade D. husbandtough A. tongue B. proper C. socialist D. announce24also A. album B. already C. all D. challengebrought A. thought B. through C. though D. coughillegal A. belief B. recent C. separate D. Septembermachine A. sandwich B. character C. Chicago D. challengeweigh A. height B. foreign C. receive D. neighbor25recent A. behind B. complete C. recorder D. satelliteshoulder A. should B. country C. soul D. throughpleasure A. usually B. sure C. pleasant D. citizenrailway A. mountain B. afraid C. Tuesday D. captainpermanent A. general B. graduate C. narrow D. relate26scholarship A. check B. exchange C. cheese D. Christmashesitate A. curious B. advise C. essay D. falsehorror A. belong B. choke C. honey D. programbutcher A. luggage B. issue C. musician D. bushcurtain A. character B. choice C. certain D. process27breathe A. mouthful B. thought C. athlete D. withindevelop A. direct B. deliver C. check D. eventfault A. cousin B. laugh C. aunt D. airportblock A. notice B. correction C. geography D. revolutionarychemical A. stomach B. church C. chimney D. chocolate281. conclude A. bush B. unusual C. truly D. curious2. permission A. question B. tradition C. television D. revision3. fascinate A. badminton B. name C. exchange D. command4. rhinoceros A. honesty B. herb C. hemp D. high5. appearance A. latter B. pineapple C. male D. arise291. old A. o’clock B. production C. method D. tobacco2. celebration A. accent B. seedless C. discovery D. golden3. application A. practical B. tobacco C. stage D. nationality4. quality A. bicycle B silence C. guide D. cyclist5. heaven A. headline B. dream C. reason D. peanut30undertake A. debate B. last C. match D. talentbicycle A. mistake B. within C. addict D. kiteobserve A. term B. teacher C. experiment D. cookertheory A. with B. these C. thought D. althoughparade A. paragraph B. phrase C. rapid D. practical31upper A. regular B. usually C. union D. republicfoot A. goose B. proof C. look D. roomgeneral A. judge B. grain C. glass D. guessgoods A. consist B. westwards C. consumer D. sorryfly A. tiny B. butterfly C. reality D. system32uncle A. hand B. sink C. danger D. commonwalls A. sign B. newspaper C. pleasure D. presidentdebt A. subject B. umbrella C. climb D. borrowbreak A. idea B. peasant C. great D. realwander A. want B. water C. hand D. plant33ability A. assist B. candy C. background D. aftersidewalk A. gifted B. visual C. officer D. riderblue A. stuck B. dusty C. conduct D. gluerecognize A. lose B. sit C. sorry D. saltyreject A. vest B. accessible C. potential D. remarry34beard A. heard B. learn C. bear D. heartight A. athletic B. inspect C. arise D. bidfade A. blank B. navy C. gather D. varioustruth A. bush B. evaluate C. suggest D. blueedition A. elect B. aspect C. evidence D. inspect35advertise A. creator B. react C. annoy D. razorloss A. post B. associate C. profit D. accustomednowadays A. cow B. window C. low D. knowproperly A. year B. yellow C. policy D. whythirst A. throat B. with C. clothes D. those36consult A. pull B. blue C. bull D. uncertainincome A. approval B. stove C. welcome D. comeabuse A. haircut B. use C. cut D. muttonbooklet A. foot B. tool C. tooth D. moodshabby A. penny B. simplify C. fly D. year37cheek A. chemistry B. charge C. technical D. characterhear A. diary B. pioneer C. therefore D. reallyanxious A. anger B. conclusion C. dangerous D. branchexample A. experience B. except C. exact D. exhibition height A. eight B. ceiling C. fight D. lift38said A. says B. say C. delay D. maidhire A. stare B. merely C. inspire D. thereunion A. university B. uncle C. upside D. mustofficial A. month B. offer C. postman D. observecomb A. doubt B. basement C. backyard D. balance39cube A. unique B. but C. substance D. thushydrogen A. oxygen B. fly C. steady D. Sundayatom A. lot B. gallon C. vote D. overabsorb A. sort B. doctor C. visitor D. chorusstable A. slavery B. demand C. have D. marriage40quiet A. society B. field C. various D. piecepressure A. vision B. Asian C. pleasure D. pleasedearly A. heart B. 21世纪教育网 C. hear D. learnexplanation A. excellent B. exactly C. existence D. examplestomach A. chick B. moustache C. character D. sandwich第二部分 语法和词汇知识(每题1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Ⅰ1.Reading extensively can satisfy desire for knowledge.A.the; 不填 B.不填;不填 C.a; the D.不填;the2. ——It is said that John will be in a job paying of over $60,000________ year.——Yes, he will also get paid by ________ week.A. a; the B. /; a C. the; / D. the; a 3. Many people have come to realize they should go on _______ balanced diet and make _______ room in the day for exercise.A. a; the B. a; / C. the; a D. the; the4.In communication, a smile is usually ___________ strong sign of a friendly and _______ open attitude.A. a, / B. a, an C. the; a D. the, an5. ——How many people are still leading _____ life under ______ poverty line in the world —— Perhaps one fourth.A. the; / B. a; the C. a; a D. /,/6. Gorge couldn’t remember when he first met Mr. Anderson, but he was sure it was _____ Sunday because everybody was at _______ church.A. a; / B. the; / C. /; the D. /; a7. Polar bears live mostly on sea ice, which they use as platform for hunting seals.A.a, a B.a, the C.不填,a D.the, 不填8.If you grow up in ______ large family, you are more likely to develop ______ ability to get on well with ________ others. A./; an; the B. a; the; / C. the; an; the D. a; the; the 9. Experts think that ______recently discovered painting may be ______ Picasso.A. the; a B. a ;the C. a; 不填 D. the ;不填10. Dr. Peter Spence, _____headmaster of the school, told us, “ _____fifth of pupils here go on to study at Oxford and Cambridge. ”A. the; The B. 不填;The C. 不填;A D. a; A11.I wonder what it feels like to be one of ______ really rich. The Brows already have Rolls Royce and now they are buying________ third.A.the; the B.the; a C.不填; a D不填; the12.One thousand dollars a month is not a fortune but would help cover my living .A.bills B.expenses C.prices D.charges13.The factory used 65 percent of the raw materials, the rest of which _____ saved for other purposes.A. is B. are C. was D. were14.His composition was so confusing that I could hardly make any ________of it what’s over.A.meaning B.message C. information D.sense15.What a pity! He got nothing in ______ for his hard work.A. award B. reward C. prize D. result16.People like to shop in the supermarket because they are interested in the __________ of goods on offer and can buy whatever they want.A.price B.amount C.value D.variety17.As we all know, the Internet will let people have ______ to huge amounts of information from their own homes.A.entrance B.access C.means D.way18.In the of proof , the police could not take action against the man .A.lack B.shortage C.absence D.failure19.Whether or not you like some kind of modern hair style is a matter of ________.A. manner B. taste C. habit D. custom20.You can stick to your own point of view,but in my opinion it’s not worth the ________you will make. A. strength B. effort C. energy D. useⅡ1. We’ve worked out the plan ,and now we must put it into _ .A. fact B. practice C. reality D. deed2. We’ve missed the last bus ; I’m afraid we have no _ but to take a taxi.A. way B. choice C. possibility D. selection3. He gained his ________by printing _ of famous writers.A. wealth; work B. wealths; works C. wealths; works D. wealth; works4. If by any chance someone comes to see me , ask them to leave a _ .A. message B. letter C. sentence D. notice5. My sister was against my suggestion while my brother was _____________it .A .in honor of B. in memory ofC. in favor of D. in search of6.____ the warning message ,more deaths would have caused in the flood. A. Except for B. In spite of C. But for D. Instead of7.The continent of Asia lies ___the east of the continent of America .A. in B. on C .to D. along8. —I`m sorry I didn`t do a good job.---Never mind .____you have tried your best .A .Above all B. In all C. At all D. After all9.—Director, Jack is ill, so he can’t be here.—Then we’ll have no choice but to give the performance ________ him.A.except for B.apart from C.except D.without10.Some areas, ____ their severe weather conditions, are hardly populated.A.due to B.with regard to C.but for D.in spite of11. Your performance in the driving test didn’t reach the required standard— _ , you failed.A. in the end B. after all C. in other words D. at the same time12. I don’t think I’ll need any money but I’ll bring some _ .A. at last B. in case C. once again D. in time13. He always wanted to have _____ of books and he has recently bought four _____ .A . hundreds...hundreds B . hundred...hundredC . hundreds...hundred D . hundred...hundreds14. . The weight of the moon is only about _____ of the earth.A . one eighty B . one of eightyC . one the eighties D . one eightieth15. The assignment for Monday is to write _____ about your best friend.A . a two hundred word composition B . a two hundred words compositionC . a two hundreds words composition D . a two hundreds word composition16. “How many presidents are there before Abraham Lincoln ” “Fifteen, so he was _____ ”A . the sixteenth president B . the sixteen presidentC . president sixteen D . president the sixteen17 . Jane Eyre is a good book. I have read it and I decide to read it _____ .A . the second time B . a second timeC . two time D . two times18 . My new bicycle cost me about _____ my old one.A . three times than B . three times as much asC . three times much than D . three times as many as 19. Yesterday my mother bought _____ eggs in the market. Unfortunately, she broke two and ten were left.A . a dozen B . dozens ofC . dozen D . several dozens20. I bought a big fridge, which occupied about _____ of the space in my kitchen.A . two five B . two fifthC . second fifth D . two fifthsⅢ1. will do good to a senior student to do a part-time job—they will know more about society.A.They B.That C.It D.As2. —It is said that Jack is very rich and goes to work in his own new car every day. What is he — _______, I am not sure.A. Somebody of a manager B. Something of a managerC. Anyone of a manager D. Anything of a manager3. We have various summer camps for your holidays, you can choose ____ based on your own interests.A. either B. each C. one D. it4. —Have you got used to the Chinese food, Robert —Yes. But I don't like _____ when a Chinese host keeps serving me the food I don't like. A. this B. that C. those D. it5. I got this bicycle for ______ ; my friend gave it to me when she bought a new one.A. everything B. something C. anything D. nothing6. If I can help_______, I don't like working late into the night.A. so B. that C. it D. them7. My most famous relative of all , _________ who really left his mark on America , was Reb Sussel , my great-grandfather .A.one B.the one C.he D.someone8.I’d appreciate ____ if you would like to teach me how to use the computer.A. that B. it C. this D. you9. To stay awake, he finished a cup of coffee and ordered ______.A. the other B. another C. the others D. other10. We’ve been looking at the houses but haven’t found _________ we like yet.A.one B.ones C.it D.them11. — Steven has got the first prize in the maths contest.—______ is no wonder that he looks so happy today.A. As B. It C. This D. That12. — I hear you’ve written another novel.— Yes. _______ be out in a month or two.A. That can B. One may C. It should D. The one will13.—Would you like ___ more cakes —Yes ,____.A .some ;no more B. some ;another two cakesC. any ;more two cakes D any ,more than two14.Within industries,companies are always trying to develop products that are one step better than _____ of other companies.A.one B.that C.those D.all15.His sudden look of fear made _____ clear that he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matter.A.him B.this C.it D.that16.The book is of great value. _______ can be enjoyed from it until you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it, however.A.Nothing B.Few C.Something D.Much17.Teenagers are warned to be careful when making friends online, because when you can’t see a person, they could be __________.A.everybody B.somebody C.anybody D.nobody18.Some friends tried to settle the quarrel between Mr. and Mrs. Brown without hurting the feeling of , but failed .A.none B.either C.both D.neither19.The best job is which uses your skill in doing something with your interest in the subject.A.that B.the one C.one D.it20.Many people have been ill with a strange disease these days, _______ we’d never heard ofbefore.A.one B.that C.it D.thisⅣ1.— Why are you always making such mistakes, Jack — Sorry. I think I was not ________ this morning.A.myself B.for myself C.to myself B.by myself2.— I saw no more than one motor-car in that shop. Will you go and buy _______ — No, I’d rather find _______ in other shops.A.one;one B.it;it C.one;it D.it;one3.The man's first two _________ paintings are now on exhibition in the museum.A.little red oil B.red little oil C.oil red little D.little oil red 4.—We are leaving on June 15. — So why not come to spend _____ days with us I'm serious. A. all these last few B. these all last fewC. these last few all D. all last these few5. She looks more beautiful when she wears her____ skirt.A. green tight new silk B. new tight green silkC. silk new tight green D. tight silk green new6.This lesson is _________ difficult than that one.A.a bit B.a few C.a little much D.a bit more7.In order to make up for the lost time, they are working _______.A.like crazy B.as crazy C.like crazily D.as crazily8.I’m interested in a one-bed room. Do you have any A.convenient B.available C.possible D.personal9. Allen had to call a taxi because the box was to carry all the way home.A. much too heavy B. too much heavyC. heavy too much D. too heavy much 10.—Jim has his wife do all the housework! Isn’t he wise? —Not really. He is_____.A. more wise than lazy B. wiser than lazyC. more lazy than wise D. lazier than wise11. —What do you think of Li Yuchun's English songs —Very attractive and lively. Almost no other Super Girls can sing ______ at present, I think.A. best B. well C. better D. the best12.—Are you satisfied with her work, sir —Not at all. It couldn’t be any _______.A.better B.best C.worse D.worst13.People are always on the go , so they spend their weekend on housework .A.most B.almost C.mostly D.nearly14.I wonder why Jack always gets good marks when he does only the others.A.half as much as B.as much as half C.half as many as D.as many as half15. It's too late to go out now. ____ , it's starting to rain. A. Meanwhile B. However C. Besides D. Anyhow16. This pair of shoes doesn't look good, but that pair is _____ better, I think.A. rather B. less C. even D. hardly17.Nowadays the roles of husband and wife are not as defined as before, especially when both partners work and earn money for the family.A.clear B.clearer C.clearly D.more clearly18.Although the country has had political independence for over a century, it needs the support of its neighbors.A.naturally B.economically C.especially D.luckily19.The melon the Smiths served at dinner would have tasted if it had been put in t he fridge for a little while .A.good B.better C. best D.well20.-Did you take enough money with you -No, I needed ___________ I thought I would.A.not so much as B.as much asC . much more than D.much less thanⅤ1.Your story is perfect; I’ve never heard ___________before.A.the better one B.the best one C.a better one D.a good one2.The final score of the basketball match was 93-94. We were only beaten.A.nearly B.slightly C.narrowly D.lightly3.Make sure that the electricity doesn't ______while we are working on the computer.A. cut off B. go off C. turn off D. shut off4. — Hello. Will you please put me through with Room 3207 — Hold on please,...Oh, the guest in the Room 3207 _______ two hours ago.A. checked in B. checked out C. checked up D. checked away5. I think Ma Linlin will _____ a good monitor, so I'm going vote for her.A. remain B. make C. get D. grow6. No matter how much money you have, it cannot _____ a healthy body.A. compare B. fit C. defeat D. match7. Mike has put on so much weight, this year that his mother has to _____ all his trousers to his measure.A. let out B. give away C. bring in D. make up8. When you rewrite the paragraph, I advise you to _______ the last sentence as it is rather misleading.A. work out B. leave out C. point out D. pick out9. Richard doesn't think he could ever _____ what is called "free-style" poetry.A. take on B. take over C. take to D. take after10. If you suspect the illness might be serious you should not ____ going to the doctor.A. put off B. hold back C. put aside D. hold up11. With the summer flowers in bloom, the valley _____ every shade of color.A. takes over B. takes after C. takes down D. takes on12.— How do you like the curtains —Well, I’m afraid they don’t ________ very well with the wallpaper. A. go B. match C. suit D. fit13.At first he refused to admit he had stolen but when he was shown the videotape(录像带)he ________ and admitted everything. A. broke up B. broke away C. broke down D. broke in14.It was just a chance that he _________ the hobby of collecting stamps.A.built up B.set up C.kept up D.took up15.What do you think we can _________ to make our picnic more interesting A.bring up B.bring in C.bring down D.bring with16. He was unable to ____ to the group what he meant.A. get in B. get across C. get along D. get off17. Can you ____ me on the phone by the sound of my voice A. make up B. make over C. make out D. make off18. —Take this medicine three times a day, Tom —Do I have to take it It ________ so terrible.A. is tasting B. is tasted C. tastes D. has tasted19. I think we should _______all these old toys to the local children hospital.A. give out B. give in C. give up D. give away20. I _______ several interesting facts about Mexico in that book.A. came to B. came into C. came over D. came acrossⅥ1. Recently an international treaty(条约)on tobacco ______ tobacco companies to make public all the substances they use to make cigarettes has been now in effect.A. calling up B. calling on C. calling in D. calling for2. Bob has put on weight, his mother has to ____ all his trousers to his measure. A. let off B. let out C. make up D. set up3. Some of the students have already learned enough English to ____ a conversation with a native English speaker.A. hold on B. keep on C. go on D. carry on4. You’d better fly somewhere in the west. Then you can ____ a hire car and travel around.A. take up B. get on C. pick up D. turn on5. —It’s a good idea. But who’s going to ____the plan —I think Tom and Mike will.A. carry out B. get through C. take in D. set aside6. Most people didn’t accept the theory when it was first ____.A. set about B. set off C. put forward D. put out7. They see you as something of a worrier,________problems which don’t exist and crossing bridges long before you come to them.A.settling B.discovering C.seeing D.designing8. Now that she is out of job, Lucy ______ going back to school, but shehasn’t decided yet.A .had considered B. has been consideringC. considered D. is going to consider9. —Your job is well done. you for it —Yes. And I got extra $ 500 as a reward yesterday.A.Have; paid B.Have; got paid C.Did; get paid D.Were; paid10. ---Remember the first time we____ , Ed ---Of course, I do. You _____ a song on the stage.A. have met; sang B. met; sang C. met; were singing D. have met; have sung11. —I'm sorry, but there's no smoking room in this section on the train.—Oh, I _____ that, and I won't smoke again.A. don't know B. won't know C. didn't know D. haven't known12. Hi, Bill. I _____ you _____ in this city. How long have been here A. didn't know; were B. don't know; areC. haven't known; are D .don't know; were13. —Has Tom finished his job yet —I have no idea of it; he _____ it this morning.A. has been doing B. had been doing C. did D. was doing14. I should very much like to have gone to the party, but______. A. I'm not invited B.I won't be among the invited C. they won't invite me D. they didn't invite me15. He has much money at the beginning of every month, but by the end of it he_____ have little left.A. can B. will C. must D. should16. —Why were you not at the concert last night —Oh .I ______ for a friend from Europe at the airport. A. waited B. have been waiting C. was waiting D. had waited17. Many new workers _____ trained and in two months they will _____ to build a new railway.A. are; be sending B. are being; be sent C. are; send D. will be; be to send18.--What were you up to when she dropped in.---I ____for a while and ____some reading.A. had played; did B. played; didC. had played; was going to do D. was playing; was going to do19. The teaching building of our school_____ for many times.A. has been added to B. has added toC. has been added up to D. has added up to20.John had to have his car repaired in a garage because it seriously.A.damaged B.was being damagedC.had damaged D.had been damagedⅦ1. The children went home from the grammar school, their lessons ______for the day.A. finishing B. finished C. had finished D. were finished2. Leonardo da Vinci (1452 - 1519) ________ birds kept in cages in order to have the pleasure of setting them free.A. is said to be buying B. is said to have boughtC. had said to buy D. has said to have3. —Is anything wrong, Bob You look sad.— Oh, nothing much. In fact, I ______ of my friends back home.A. have just thought B. was just thinkingC. would just think D. will just be thinking4.—Why do you look so worried —Fred left the company half an hour ago. His work _______ unfinished since.A.left B.was left C.has left D.has been left5.Salley ________Beijing for Shanghai and ________there ever since. You can go and pay her a visit on your way to Hangzhou.A.has left; worked B.left; workedC.has left; had worked D.left; has worked6. I ____ to go for a walk, but someone called and I couldn’t get away.A.was planning B.planned C.had planned D.would plan7. —Why were you not at the concert —I________ a close game between two European football teams.A.watched B.had watched C.was watching D. have been watching8.—May I speak to your manager Mr. Williams at five o’clock tonight —I’m sorry. Mr. Williams ________ to a conference long before then.A.will have gone B.had gone C.would have gone D.has gone9.His letter was especially welcome as I ____ from him for long.A.haven’t heard B.would not heardC.hadn’t heard D.didn’t heard10.I want to buy that kind of cloth because I _____ the cloth _____ well.A.have been told; washes B.have told; washesC.was told; washed D.have been told; is washed11. Tom __________ in the library every night over the last three months.A. works B. worked C. has been working D. had been working12. There comes a time in every man's life_____. A. that he needs to think B. when he has to think C. therefore he has to work hard D .then he will need it13. Although he knew little about the large amount of work done in the field, he succeeded_____ other more well-informed experiments failed.A. which B. that C. what D. where14.On the third floor there are two rooms, _____ is used as a meeting-room.A. one of them B. the larger of whichC. and a larger of them D. the largest one of which15.The passenger was very impolite to the conductor, ____ , of course , made things even worse.A. who B. whom C. which D. what16. You must get a good night sleep first, much work you have to do.A.although B.no matter C.however D.whatever17. Sally worked late in the evening to finish her report _____ her boss could read it first thing next morning.A. because B. so that C. before D. or else18. —May I go and play with Tom this afternoon, Mum —No. You can't go out _____ your homework is being done. A. until B. since C. before D. if19.The idea of fish being able to produce electricity strong enough to light a lamp is almost unbelievable, _____ several kinds of fish are really able to do this. A. therefore B .and C. then D. but20.Is it true ______ the rain stops , it will be as hot as in the summer here A. when B. that when C. whenever D .thatⅧ1. —_____ I watch TV, I'll turn it down and never make any noise.— Good. ______ you are doing should never disturb others. _______ how important you are, never forget about how others feel.A. Whatever; Whenever; No matter B. Whenever; Whatever; No matterC. Whether; Whatever; 不填 D. No matter; Whenever; 不填2. —______ they live in the same house, we would have no trouble finding them.— But as traveling salesmen as well as seasonal herdsmen and farmhands, as you know, they move house _______ many of the Americans who live on wheels. A. As far as; as often as B. As well as; as well asC. As long as; as often as D. As long as ; as far as3. The most exciting thing for him was_____ he finally found two tinned fruits in_____ seemed to him to be a servant's bedroom.A. that; what B. what; what C. that; that D. what; that4. _____ seems strange to us is ______ she can sing so many English songs beautifully. A. It; that B. That; how C. It; Why D. What; that5. The question came up at the meeting _____ we had not enough money to do the researchA. whether B. if C. that D. what6. Is this hotel _____ you said we were to stay in your letter A. where B. which C. in that D. in which7. —Why does she always ask you for help —There is no one else __________, is there A. who to turn to B. she can turn toC. for whom to turn D. for her to turn8. Many people who had seen the film were afraid to go to the forest when they remembered the scenes ______ people were eaten by the tiger.A. in which B. by which C. which D. that9. Her sister has become a lawyer, she wanted to be.A.who B.that C what D which10. The way he did it was different we were used to.A.in which B.in what C.from what D.from which11. Mary wrote an article on the team had failed to win the game .A.why B.what C.who D. that12. If a shop has chairs________ women can park their men, women will spend more time in the shop.A. that B. which C. when D. where13. Danby left word with my secretary _________ he would call again in the afternoon.A.who B.that C.as D.which14. The old lady’s hand shook frequently. She explained to her doctor _____ this shaking had begun half a year before, and _____, only because of this, she had been forced to give up her job.A. when; how B. how; when C. how; how D. why; why15. Elephants have their own way to tell the shape of an object and _______it is rough or smooth.A. 不填 B. whether C. how D. what16. Last month, part of Southeast Asia was struck by floods, from _______effects the people are still suffering.A. that B. whose C. those D. what17. The owner of the cinema needed to make a lot of improvements and employ more people to keep it running, ______ meant spending tens of thousands of pounds.A. who B. that C. as D. which18. Look out! Don’t get too close to the house ______ roof is under repair.A. whose B. which C. of which D. what19. —Do you have anything to say for yourselves —Yes,there’s one point ________ we must insist onA.why B.where C.how D./20. The Beatles, many of you are old enough to remember, came from Liverpool.A. what B. that C. how D. asⅨ1. You can find whatever you need at the shopping centre, ___ is always busy at the weekend.A. that B. where C. what D. which2. —Where did you get to know her —It was on the farm _________ we worked.A.that B.there C.which D.where3. By serving others, a person focuses on someone other than himself or herself, ___________ can be very eye-opening and rewarding.A. who B. which C. what D. that4. The thought of going back home was kept him happy while he was working abroad .A.that B.all that C.all what D.which5. Those successful deaf dancers think that dancing is an activity ________ sight matters more than hearing.A. when B. whose C. which D. where6. Human facial expressions differ from those of animals in the degree ______ they can be controlled on purpose.A. with which B. to which C. of which D. in which7. This is a very interesting book. I’ll buy it, __________.A. how much may it cost B. no matter how it may costC. however much it may cost D. how may it cost8. —Mom, what did the doctor say —He advised me to live______ the air is fresher.A. in where B. in which C. the place where D. where9. If you are traveling the customs are really foreign to your own, please do as the Romans do.A. in which B. what C. when D. where10. We all know that, __________, the situation will get worse.A. not if dealt carefully with B. if not carefully dealt withC. if dealt not carefully with D. not if carefully dealt with11.____ he had not hurt his leg, John would have won the race.A. If B. Since C. Though D. When12. Pop music is such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ety ______ it has even influenced our language.A. as B. that C. which D. where13.You will be successful in the interview you have confidenceA. before B. once C. until D .though14. Many of them turned a deaf ear to his advice, _______ they knew it to be valuableA. as if B. now that C. even though D. so that15. My parents live in a small village. They always keep candles in the house _____ there is a power out.A. if B. unless C. in case D. so that16. We haven’t settled the question of ______ it is necessary for him to study abroad.A. if B. where C. whether D. that17. —What did your parents think about your decision —They always let me do _______ I think I should.A. that B. which C. what D. how18. Nobody believed his reason for being absent form the class________ he had to meet his uncle at the air port.A. why B. that C. where D. becauser19. Engines are to machines ____ hearts are to animals.A. as B. that C. what D. which20. I just wonder ____ that makes him so excited.A. why it does B. what he does C. how it is D. what it isⅩ1. These shoes look very good. I wonder ___.A. how much cost they are B. how much do they costC. how much they cost D. how much are they cost2. ____ matters most in learning English is enough practice.A. What B. Why C. Where D. When3. Could I speak to _______ is in charge of International Sales ,please A.anyone B.someone C.whoever D.no matter who4. You can only be sure of_________ you have at present; you cannot be sure of something _____ you might get in the future.A. that; what B. what; / C. which; that D. /; that5. Why not try your luck downtown, Bob That’s ______ the best jobs are.A. where B. what C. when D. why6. I told him to get here but perhaps I _____ him a map.A. should have given B. had to giveC. ought to give D. must have given7. It is politely requested by the hotel management that radios ________after 11 o'clock at night.A. were not played B. not be playedC. not to play D. did not play8. Why didn't you make me a telephone call yesterday I _____ about it.A. should be told B. ought to have been toldC. should have told D. ought to be told9.Can you imagine that a smart man like him_____ make such a stupid mistake A. might B. should C. would D. need10. Generally, reporters take positive lines. They do point out a few problems that we _________ aware of, but there is nothing worry.A. need to B. need C. need be D. need to be11. — Who told you my address –— I don't remember clearly. It _____ Li Mei.—It _____ Li Mei. She doesn't know it.A. can be; mustn't be B. may have been; must have beenC. may have been; can't be D. must have been ; can't have been12.—Did you visit the famous museum —No. We ______ it. But we spent too much time shopping. A. can't have visited B. could have visited C. must have visited D. shouldn't have visited13.He would never have got the job, _________ for the fact that his father had great influence over the company.A.had it not been B.it had not been C.it were not D.were it not14.—Where is my dictionary I remember I put it here yesterday .—You it in the wrong place .A. must put B.should have put C.might put D.might have put15.—You didn’t wait for Mr. Smith last night, did you —No, but we ______. He didn’t return home at all.A. couldn’t have waited B. needn’t haveC. didn’t need to D. should wait16.I didn’t see her in the meeting room this morning. She at the meeting .A. mustn’t have spoken B. mightn’t have spokenC. can’t have spoken D. shouldn’t have spoken17. — Hi, is that Peter Brown —Sorry. You ______ the wrong number .A. must dial B. must have dialed C. should dial D. should have dialed18.—Miss White has decided to explore in the forest by herself.—She________ ask her boyfriend if she ________go walking in the forest. A.needn't to; dares to B.doesn't need; dares C.need not to; dare to D.needn't; dare19.His failure in the exam suggested that he __________ the teacher’s instructions.A.can’t have followed B.needn’t have followedC.mustn’t have followed D.shouldn’t have followed20.—The research on the new bird flu virus vaccine is challenging and demanding. Who do you think can do the job —____ my students have a try A.Shall B.Will C.Could D.ShouldⅩⅠ1. Eliza remembers everything exactly as if it ______ yesterday.A. was happening B. happens C. has happened D. happened2.With ______ , the boy immediately cried out because of the great pain.A. his arm to be seized by the man B. the arm seized by the manC. the man seizing him by the arm D. the man seizing him by his arm3.E-shopping, when properly , can save us a lot of time and energy.A.done B.is done C.having done D.doing4. out of work for a few months, Mum took up the job of waiting on patients in hospitals.A.Being B.To be C.Having been D.Having5._____ the ladder, get someone to hold it.A. When climbed B. When to climb C. When climbing D. When one climb.6.Prices of daily goods _____ through a computer can be lower than store prices.A. buying B. bought C. are bought D. been bought7.The crowd is too noisy, but anyway I have to make myself ______ to them because the news is so important to them.A. known B. understood C. heard D. known8.—Come on, please give me some ideas about the project.—Sorry. With so much work _____ my mind, I almost break down.A. filled B. filling C. to fill D. being filled9. —Robert is indeed a wise man.—Oh, yes. How often I have regretted _____ his advice!A. to take B. taking C. not to take D. not taking10. The children talked so loudly at dinner table that I had to struggle _______.A. to be heard B. to have heard C. hearing D. being heard11. ______ by a greater demand for vegetables, farmers have built more green houses.A. Driven B. Being driven C. Having driven D. to drive12. As the light turned green, I stood for a moment, not ______, and asked myself what I was going to do.A. moved B. moving C. to move D. being moved13. “Things ______ never come again!” I couldn’t help talking to myself.A. lost B. losing C. to lose D. have lost14. Please remain ________ until the plane has come to a complete stop.A. to seat B. to be seated C. seating D. seated15. The country has already sent up three unmanned spacecraft, the most recent _______ at the end of last March.A. has been launched B. having been launchedC. being launched D. to be launched16. At the beginning of class, the noise of desks _______ could be heard outside the classroom.A. opened and closed B. to be opened and closedC. being opened and closed D. to open and close17. I smell something _______ in the kitchen. Can I call you back in a minute A. burning B. burnt C. being burnt D. to be burnt18. When asked why he went there, he said he was sent there _______ for space flight.A. training B. to have trained C. to be trained D. being trained19.—Can I smoke here —Sorry. We don’t allow ________ here. A. people smoking B. people smoke C. to smoke D. smoking20. ________ that she didn’t do a good job, I don’t think I am abler than her.A. To have said B. Having said C. To say D. SayingⅩⅡ1. After a knock at the door, the child heard his mother’s voice _______ him.A. calling B. called C. being called D. to call2. ________ twice a year, whether it is a car or a bus or a truck, is the rule that every driver must obey in this city.A. Examining B. ExaminedC.Being examined D. Having been examined3.We hope the building project will be completed as soon as possible because a lot of citizens are complaining about the noises.A.to be carried out B.carried outC.being carried out D.carrying out4.He narrowly missed being seriously hurt, if not______, by the explosion.A.killed B.being killed C.be killed D.to be killed5.You must follow the directions exactly, and if you should become_______ , you must take the time to go back again and read them over.A.confused B.to be confused C.to confuse D.confusing6.I’ll do whatever I can _________ my English. A.improve B.to improve C.improving D.to improving7. — Would you mind if I take the seat — ________.A. Yes, sit down, please B. No, not at allC. Surely, never mind D. No, you can’t take it8. —How would you like your coffee —_______.A. It’s well done B. Very nice, thank you.C. One cup. That’s enough. D. The stronger, the better.9. —A microwave oven must be a big convenience to busy couple.— _______. But when do you plan to get it A. Just can’t agree more. B. A pleasure.C. Good idea. D. No wonder.10. — Hello, this is 86563286.—________ A. How are you B. Will you come to dinner tonightC. Is that Tom D. Can I take a message11. — Do you think it’s going to rain over the weekend — __________.A. I don’t believe B. I don’t believe itC. I believe not so D. I believe not12. —Excuse me. Can you spare me a few minutes — ________A. What’s on B. What’s up C. What is it D. What’s more 13. —Oh, Mary! You should do your work instead of sitting here watching TV.— _______.A. That’s not a good idea. B. TV produces good influence on children.C. What makes you say that D. You said TV was educational.14. —Paul, I’d like to have a talk with you at tea break.— _________ Have what with me A. Yes, please. B. Sorry C. Thanks. D. You’re welcome.15. — Come in, please. Make yourself at home.—______.—’m glad you like it.A. Thanks. You have a nice place here.B. Oh, this picture is so beautiful.C. Thanks. What nice food you’ve prepared!D. OK. Let me look around your new house.16. — Could I ask you a rather personal question —_________.A. Yes, don’t worry B. Of course, go aheadC. Yes, help yourself D. Of course, why not 17. — Don’t be disappointed. Have another go, OK — _________.A. With pleasure B. It’s my pleasure C. That’s all D. Good idea18. —How did you find your visit to Qingdao, Joanna —__________.A. Oh, wonderful indeed B. I went the aloneC. First by train and then by ship D. A guide showed me the way!19. — You haven’t lost the ticket, have you — _____. I know it’s not easy to get another one at the moment.A. I hope not B. Yes, I have C. I hope so D. Yes, I’m afraid so20. — How often do you eat out — _____ , but usually once a week.A. Have no idea B. It depends C. As usual D. Generally speakingⅩⅢ1. —Susan, will you please go and empty that drawer — ______ A. What for B. What is it C. How is it D. How come2. —We missed you at this morning’s meeting, Diana.—____, but if I hadn’t had met a friend, I would have been there.A. Me, too B. I’m sorryC. Never mind D. Thank you3. Tom: Mike, our team will play against the Rockets this weekend. I’m sure we will win.Mike: __________!A. Congratulations B. Cheers C. Best wishes D. Good luck4. — What do you want to do next We have half an hour until the basketball game.— _______. Whatever you want to do is fine with me.A. It just depends B. It’s up to youC. All right D. Glad to hear that5.The village seemed deserted, the only sign of life _____ an old looking goat tied to a tree in a field nearby.A. is B. was C. it was D. being6. — You know Jane — Yes, it was _______ I surfed the Internet last week.A. that B. when C. why D. whom7. A beam of light will not bend round corners unless ______ to do so with the help of a reflecting device.A. having been made B. being made C. made D been made8. Nowhere except in the University Town of Wales, UK _______ drivers sign walkers to pass the street first in a friendly way.A. I have ever seen B. have I ever seen C. I ever saw D. did I ever see9. Only when they were told of the importance of time _____ wasting time is like wasting part of their lives.A. those boys realized B. those boys had realizedC. had those boys realized D. did those boys realize10.He must have lost his watch at the moment, _______ he A. didn’t B. mustn’t C. hasn’t D. needn’t11. Among the high-risk group of heart disease _______ people with a preference for-fat-rich foods.A. they are B. it is C. who are D. are12. — 21世纪教育网 Frank, when will our wedding be — “Ah, when God knows!” he said, and ________ away from her, walked rapidly away.A. turning B. turned C. turn D. to turn13.He had little idea that it was getting so late, ________ A. didn’t he B. wasn’t it C. did he D. was it14. — Will you go home tomorrow morning — No, I’m planning________. A. on B. to C. so D. it15. — Shall we invite Frank to our party — Yes. It’ll be nice if you _______.A. will B. are C. do D. would16.It was not until he came back that _______ to bed.A. his mother went B. had his mother goneC. did his mother go D. went his mother17. His mother had talked to him for many minutes while he was watching TV, but ________.A. a little did he hear B. little did he hearC. little heard he D. a little heard he18.Why! I have nothing to confess, ____you want me to say A. What is it that B. What it is that C. How is it that D.How it is that19. ____ at the railway station when it began to rain.A. Hardly had he arrived B. Hardly he had arrivedC. No sooner did he arrive D. No sooner arrived he20. The storm ____ , they had to live in a cave.A. has destroyed their hut B. to destroy their hutC. having destroyed their hut D. being destroyedⅩⅣ1. David’s mother seldom does her homework on Sunday. ____.A. So does my mother. B. Nor does my mother.C. My mother isn’t, either. D. My mother doesn’t, too.2. Is this the man whom your father wishes to _______ your computer A. have repaired B. have him repair C. have repair D. repair3. Important ________ his discovery was, it was regarded as a matter of no account in his time.A. when B. until C. as D. although4. The boy spent as much time watching TV as he ________ studying.A. does B. had C. was D. did5. The news that more middle school graduates will be admitted into universities encourages us greatly, ________ A. doesn’t it B. does it C. do they D. don’t they6. Generally speaking, the new magazine has been well received, but______ actual sales it hasn’t been very successful.A. in need of B. in want of C. in terms of D. in case of7. — English has a large vocabulary, hasn’t it — Yes, _______ more words and expressions and you will find it easier to read and communicate.A. Know B. Knowing C. To know D. Known8. Don't waste lots of time looking for the answer to one question, leave it and come back to it later ________.A. if it necessary B. if you are necessaryC. if is necessary D. if necessary9. The fact that so many people still smoke in public places ______ that we may need a nationwide campaign to raise awareness of the risks of smoking.A. suggest B. suggests C. suggested D. suggesting10. —I didn’t ask for the name list. Why ______on my desk —I put it there just now in case you needed it.A. does it land B. has it landed C. will it land D. had it landed11.Last month,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expressed their thanks for the aid they____ From China.A. receive B. are receiving C. have received D. had received12. The island, ______ to the mainland by a bridge, is easy to go to.A. joining B. to join C. joined D. having joined13. Passengers are permitted _____ only one piece of hand luggage onto the plane.A. to carry B. carrying C. to be carried D. being carried14.I__________through that bitter period without your generous help.A. couldn’t have gone B. didn’t go C. wouldn’t go D. hadn’t gone15. —Will you read me a story ,Mummy --OK. You________ have one if you go to bed as soon as possible.A. might B. must C. could D. shall16. When Mom looked back on the early days of their marriage, she wondered how they had managed with ______ money.A. so few B. such few C. so little D. such little17. The government has taken measures to ______ the high prices of daily goods to keep the market stable.A. take down B. bring down C. hand down D. tear down18. Some insects ________the colour of their surroundings to protect themselves.A. take in B. take off C. take on D. take out19. As it reported, it is 100 years _____________ Qinghua University was founded.A. when B. before C. after D. since20. It sounds like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the car’s engine._______ , we’d better take it to the garage immediately.A. Otherwise B. If not C. But for that D. If so第三部分 完型填空(每小题1.5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涂黑。1One day an ordinary dog appeared in the ticket office at Campiglia, a busy railroad station on Italy’s main line. A ticket agent named Elvio (21) the strange dog in a friendly way, so the dog decided to stay. (22) that day on, the dog became Elvio’s shadow and was (23) Lampo.Lampo kept Elvio company inside the (24) office. When the weather was warm, he would (25) himself in the sun on the train platform. When it came time for Elvio to (26) home on the train at night, Lampo ran after the train for a long way and then (27)gave up and went back to the station.One night (28) Elvio was riding home on the train, he noticed that Lampo was lying at his feet. (29) that the conductor would see the dog on the train and (30)at him, Elvio pushed Lampo under a seat. Luckily, the conductor did not (31) the dog. Lampo came home with Elvio and met his(32). Then, after a short visit, Lampo (33) the last train and went back to the station. Lampo quickly learned all of the train schedules. He (34) ride home from work with Elvio every night and then ride back to the station alone. Every morning, Lampo arrived at Elvio’s house (35) to walk his young daughter, Mivna, to school. The faithful dog would then take another train to Campiglia to spend time with his (36),then travel again to accompany Mivna home from (37) at 11:30.Soon Lampo began to take the train all over (38). Lampo became (39) among the men who worked on the railroad, as his journeys became more frequent, complicated and mysterious. No one could (40) why he could travel or how he always found the right train back to Campiglia. People decided that Lampo was a unique dog.One day Lampo was seen lying dead on the tracks. A year later a life-sized statue of Lampo was set up at Campiglia station.21. A. greeted B. discussed C. helped D. kissed22. A. Since B. For C. From D. Towards23. A. honored B. named C. announced D. remembered24. A. work B. meeting C. reception D. Ticket25. A. teach B. enjoy C. find D. appreciate26. A. return B. take C. forget D. leave27. A. joyfully B. luckily C. sadly D. happily28. A. after B. before C. until D. as29. A. Nervous B. Afraid C. Worried D. Astonished30. A. laugh B. throw C. call D. shout31. A. observe B. notice C. hear D. accompany32. A. family B. house C. railroad D. platform33. A. went B. got C. boarded D. came34. A. should B. used to C. would D. could35. A. in short B. in length C. in favor D. in time36. A. master B. guest C. slave D. friend37. A. station B. home C. school D. play38. A. America B. Europe C. Rome D. Italy39. A. complicated B. famous C. frequent D. popular40. A. explain B. show C. suggest D. tell2It was a bitter cold evening many years ago. An old man’s beard was (21) with winter’s frost when he waited for a ride across the (22). The wait seemed endless. Then he heard the sound of hooves (马蹄) advancing along the frozen path. (23), he watched as several horsemen rounded the bend(拐弯). He let the first one pass by, and (24). Finally, the last one neared the spot where the old man sat like a snow statue. As this one (25) near, the old man (26) the rider’s eyes and said, “Sir, would you mind giving an old man a(n) (27) to the other side There doesn’t appear to be a passageway on foot.”The rider (28). The old man being unable to (29) his half-frozen body from the ground, the horseman helped him onto the horse and took him not just across the river, (30) to his destination.“Sir, I (31) that you let several other riders pass by. Why just ask me for a ride I am (32) why, on such a bitter winter (33), you would wait and ask the last rider.”The old man (34) himself slowly down, looking the rider straight in the (35). “I know people pretty well. I looked into their eyes and immediately saw there was no (36) for my situation. But when I looked into yours, I knew that your gentle (37) would give me assistance in my time of (38).”These heart-warming words (39) the horseman deeply. “I’m (40) for what you have said,” he told the old man. “May I never get too busy in my own affairs that I fail to respond to needs of others.”21. A. marked B. covered C. equipped D. filled22. A. river B. lake C. sea D. road23. A. Happily B. Anxiously C. Surprisingly D. Nervously24. A. other B. rest C. others C. another25. A. walked B. left C. drew D. ran26. A. watched B. looked C. caught D. found27. A. help B. ride C. assistance D. hand28. A. returned B. left C. continued D. stopped29. A. lift B. carry C. pull D. draw30. A. and B. though C. but D. while31. A. noticed B. felt C. realized D. thought32. A. afraid B. excited C. surprised D. curious33. A. morning B. night C. afternoon D. noon34. A. rose B. lowered C. lifted D. raised35. A. body B. face C. eyes D. head36. A. concern B. worry C. envy D. doubt37. A. thought B. speech C. spirit D. voice38. A. trouble B. need C. danger D. difficulty39. A. influenced B. impressed C. satisfied D. touched40. A. helpful B. hopeful C. grateful D. truthful3I had planted different peppers in my garden. A Mexican fellow called Sam worked for me. He (21) hot peppers, too. It was late summer and a beautiful sunny day. My son, Marcus, eight, and my daughter, Ellen, ten, picked several (22) hot peppers and entered our workroom with their (23). They wanted to see if Sam could (24) more hot peppers than I. After a little joking with them we agreed to contest but they had to (25), too. That was not(26) terms for them so they left the room.They (27) about an hour later with a new proposal and new hot peppers they had just picked. (28) they had reasoned that when a pepper was(29)in color it was the hottest kind. Marcus and Ellen would eat the green colored peppers (30) Sam and I would eat the red colored peppers. Giving Sam a wink(使眼色), we (31). Showing good sportsmanship(体育精神), I had the kids(32)the peppers that Sam and I would eat . They picked the largest two red peppers. Then they picked a (33) green one for themselves. Knowing what was going to (34), I told them I would make it(35)for them. I cut one pepper in half and removed the (36) to reduce the heat a little. The contest was one of speed rather than (37). Each child had pepper in hand and was (38) to start.Looking at my (39)I said, OK, on three. One, Two, THREE. So much happened all at once. Tears, screams and spitting running around, the children (40) their mouth with fast waving hands. A short time later, Sam and I agreed that the red tasted better than the green.21. A. ate B. liked C. sold D. studied22. A. heavy ` B. colorful C. large D. green23. A. proposal B. tricks C. imagination D. plans24. A. plant B. pick C. harvest D. eat25. A. taste B. participate C. contribute D. share26. A. acceptable B. comfortable C. profitable D. tolerable27. A. entered B. returned C. responded D. reached28. A. Somehow B. Unfortunately C. Unexpectedly D. Anyhow29. A. purple B. green C. red D. orange30. A. while B. but C. so D. if31. A. smiled B. understood C. agreed D. jumped32. A. prepare B. select C. cut D. cook33. A. fresh B. small C. delicious D. hot34. A. take in B. take on C. take place D. take effect35. A. more convenient B. more interesting C. happier D. easier36. A. seeds B. leaves C. skin D. flesh37. A.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读图1,若从A点沿经线向B方向发射一颗射程为4000千米的导弹,则关于导弹落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导弹将落在北半球、西半球 B. 导弹落点所在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C. 导弹落在低纬度地区 D. 导弹落在B点的东南方向、A点的东北方向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图2),回答2 -3题。2. 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A. 甲 B. 乙 C. 丙 D. 丁3. 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要在边长为2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应为A. 1︰40000 B. 1︰2000000 C. l︰4000 D. l︰20000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5℃的积温”图,完成4题。4.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A.东高西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北高南低 D.南北高,中间低5.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水热条件最好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6.图中我国境内最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A.泥石流 B.地震 C.台风 D.滑坡7.与①、②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最接近的是A.550km B.600km C.470km D.300km读图5,D地此时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的正午,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小时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回答8-9题。8. 轮船出发的当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D>C>B>A B. 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排序是D>C>B>AC. 此时大陆等温线向高纬突出 D. 此时C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9. 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A. 7月l日22时 B. 7月1日18时C. 7月2日22时 D. 6月30日18时读图6,回答10-11题。10. 当地球公转处于近日点附近时,赤道上的点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11. 图中P表示北京某日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亚欧大陆上等温线向南突出 B. 华北平原正在播种小麦C. 澳大利亚的农民正在收麦子 D. 开普敦正值多雨期12. 12月22日,在一海洋考察船上观测到一天中的太阳高度变化(如图7所示)。以下四种纬度位置中,可能是该考察船这一天所处的纬度位置的是A. 北纬66.5° B. 北纬23.5° C. 南纬66.5° D. 南纬23.5°读图8,外圆为晨昏圈,中心点0为太阳直射点,N为北极点,A点的地理坐标为 (66°34′N,0°),据此回答13题13.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E点和F点都在赤道上 B. E点和F点都在回归线上C. 0点此时昼夜平分 D. AEB为昏线图3表示A地某日的所观察到的太阳运行轨迹,其中箭头表示太阳运行方向,E、W、S、N分别表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当太阳位于图中B点时,北京时间为16点。据此回答14~15题。14.A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 )A.60°N,120°W B.60°N,60°E C.70°N,180° D.70°N,60°E15.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 )A.地平正北方向 B.地平东北方向C.地平东南方向 D.地平正东方向右图中ACB为晨昏线,C点(经度45°,纬度70°)位于格陵兰岛上。据此完成下面2题。16.飞机从A地点飞往B地点,最近的航线是A.从A点出发沿图中直线向东飞行到B点B.从A点出发沿ADB飞到B点C.从A点出发沿ACB飞行到B点D.从A点先向正北飞行,过极点后转向正南17.若图中A点正值日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国际标准时是9时 B.此时黄河正处于丰水期C.此日过后堪培拉昼渐长 D.两小时后,太阳直射20°S,75°W附近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以下2题。18.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测到右图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A.甲 B.乙w 5 C.丙 D.丁19.从a到b的箭头方向是A.向东 B.向西 C.先西南后西北 D.先东南后东北右图中的外圆圈表示30°纬线圈,O为圆心,∠AOD=75°,读图回答3题。20.若劣弧AD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落时刻(当地地方时)是A.21时30分 B.20时30分C.19时00分 D.18时30分21.若劣弧AD表示2011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2011年2月28日,则北京时间为A.2月28日13点 B.2月29日13点C.3月1日1点 D.2月28日1点22.当图中A点的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B.影响我国最大的气象灾害是寒潮C.成都必定处于下半夜 D.B地一定处于白昼下图是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轨迹,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7时16分,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时16分,①处为此日太阳最高位置,②处为北极星,北极星高度比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小10度。据此回答2题23. 该日最可能是A.五一前后 B.国庆前后C.春节前后 D.元旦前后24. 该地的经纬度为A.40°N,101°E B.40°N,139°EC.50°N,101°E D.50°N,139°E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约6:00)“神舟八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到现在已经与前期发射的“天宫一号”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据此及下图回答25—27题。(图中ABC为晨线或昏线,AD.BE为纬线的一部分,BD.CE为经线的一部分。)25.若ABC为晨线,且A与B的时差与B与C的时差之比为1:2时,则E点的日出时间比D点 ( )A.早4小时 B.晚4小时 C.早8小时 D.晚8小时26.若图示是“神舟八号”发射升空时的情况,且A与B的时差与B与C的时差仍为1:2,则有关A.B.C.E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昼长约4小时 B.B地附近区域有广阔的针叶林分布C.C地位于长城站附近 D.E地正是高温干燥的季节27.若ABC为昏线,且BD与CE的长度之和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则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三江平原正收割小麦 B.天山牧民迁往高海拔地区的草甸牧场C.地中海沿岸海滨浴场人满为患 D.欧洲的圣诞树销售火爆右图为我国某地旗杆某日影子长度模式图。a、b、c、d表示旗杆各个地方时时刻的日照影长。b、d影子达一天中最长;a与b及a与d两线间夹角相等;a与c两线间夹角为45度。若该地此日夜长为10小时,回答28-29题。28. c处影子的方向为A.东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29. 若此地北京时间为4时日出,则该地经度为A.120 E B.135 E C.115 E D.112.5 E30. 图l6中abcd 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于a处气压低于c处,所以a处气温比c处高B. 由于c处气压高于a处,所以气流由c处流向a处C. 由于b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气流由b处流向d处D. 由于 c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c处晴朗,d处阴雨31.云贵高原在冬季常出现图所示天气系统,从图中可知A.右图中剖面是西北—东南向 B.昆明冬季多晴朗温暖天气C.云贵高原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D.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均以冷湿天气为主图17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示意,读图完成32-34题。32. 若该图为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的纬度比乙低,则A. 该环流是高纬环流 B. 该环流是低纬环流C. 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中纬西风带 D. 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低纬信风带33. 当甲、乙的气压带均向北移动最大时,则此季节A.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山 B. 亚洲高压处于强盛时期C. 亚热带大陆西岸干热少雨 D. 我国山区泥石流、滑坡频发34. 若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北移速度偏快,可能造成A. 黄河流域的汛期提前 B. 东北地区雨季滞后C. 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消失 D. 南部沿海严重干旱读我国北方某地气温水平分布图,回答3题。35.若该地有一锋面活动,则该锋面的位置应在A.①附近 B.②附近C.③附近 D.④附近36.若该锋面为快速移动的冷锋,会带来雨雪天气,则降水最集中的区域可能为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⑤37.此快速移动的冷锋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有①暴雨 ②沙尘暴 ③寒潮 ④梅雨 ⑤对流雨 ⑥大雪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③④图A为某区域示意图,图B反映图A中的P地河谷剖面,图C反映图A中的湖泊水位情况。读图回答38-40题。38.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河流流向及湖泊的类型为 ( )A.自北向南 淡水湖 B.自南向北 咸水湖C.自南向北 外流湖 D.自北向南 内流湖39.若R城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时,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湖泊蓄水范围为a②湖泊蓄水范围为b③S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④S地受盛行西风影响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0.有关图示地区农业生产叙述正确的是 ( )A.S地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大规模发展水稻种植B.因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图示区域是世界重要的黄麻产地C.因大量引湖水灌溉,湖泊面积不断缩小D.R地光热资源丰富,宜种植葡萄.柑橘等水果读“某海域海陆轮廓图”,回答41-42题。41.某某船在M处海域遭遇海盗,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判断,理论上往什么方向航行能更快脱离险境( )A.东 B.西 C.西北 D.东南42.图中N地以东海域有较丰富的渔业资源,对其原因的描述最不可能的是 ( )①有较广阔的浅海大陆架②有寒.暖流交汇,带来大量营养盐类③入海河流多,带来的泥沙多④有冷海水上泛,把底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图4反映某地区某年4月11日—13日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回答43—44题。43. 该锋面属于 ( )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冷锋44.11日—13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 )A.11日的深夜 B.12日的深夜 C.11日的日出前后 D.13日的日出前后结合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45~46题。45. 图例甲乙代表的岩石可能为 ( )①甲=毒浆岩 ②甲一变质岩 ③乙一岩浆岩④乙一变质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6. 有关图中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油气资源比较丰富 B.有利于工程建设C.有可能发育成河谷 D.为良好的储水构造47.图5为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盛行风示意图,图6中甲乙两图反映了图5中山脉两侧的降水状况。图中图5 图6A.A地全年降水稀少,原因是寒流的减湿作用 B.B地雨热同期,如乙图所示C.盛行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B地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读图8,回答48-49题。48.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纬度最高,一月温度最低 B.②地为谷地地形,七月气温最高C.③地海拔最高,气温年较差最大 D.④地位于迎风坡,年降水量最多49.由图中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地地形崎岖不平,谷岭相间 B.海拔相同的地方气温一般相同C.年降水量随地势起伏而变化 D.该地植被可能有亚热带常绿林读图6,圆圈表示台风中心,直线表示北半球M点所在的纬线,回答50~51:50.若台风沿东西方向由实线Ⅰ位置运动到虚线位置Ⅱ的过程中,M点的风向变化是A.由东风转变为西风B. 由西风转变为东风C.由东南风转变为西北风D. 由西北风转变为东南风51.南半球发生的强热带气旋数量明显比北半球少,主要原因是A.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大 B.北半球海水温度高C.北半球洋流类型丰富 D.南半球海岸线比较平直读图11喜马拉雅山——卡西山地形剖面与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52~53题52..降水量最多的地点,其海拔高度大约A.500米 B.2000米 C.5500米 D.6500米53.锡尔赫特的植被类型是A.高山草甸 B.热带荒漠 C.热带季雨林 D.热带草原读表2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的数据变化,回答54~55题:人口总数(亿) 城市化(%) 性别比 1-14岁人口比重(%) ≥60岁人口比重(%) 文盲率(%) 流动人口(万)第五次 12.658 36.22 106.74 22.89 10.33 6.72 14440第六次 13.397 49.68 105.20 16.60 13.26 4.08 2613954.从表中可以得出,在各类的人口中,绝对数增长最大的是A.城市人口 B.女性人口 C.老龄人口 D.流动人口55.下列关于近10年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正确的叙述是A.男性人口数量在减少 B.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最快C.人口结构在不断优化 D.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还偏高读沿某纬度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56~57题。56.该图属于A.北美洲沿35°N所作 B.澳大利亚沿23.5°S所作C.非洲沿23.5°S所作 D.亚洲沿30°N所作57.甲地的位置属于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5℃的积温”图,完成58~61题。58.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A.东高西低 B.西北高,东南低C.北高南低 D.南北高,中间低59.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水热条件最好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60.图中我国境内最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A.泥石流 B.地震 C.台风 D.滑坡61.与①、②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最接近的是A.550km B.600km C.470km D.300km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对夏季空调冷负荷(达到某温度的制冷耗电量)进行测算,一组是根据该地气象站某日测得的气温,另一组是根据同一天在城市某住宅小区观测的气温数据,如下表。读表完成62~63题。时间 5:00 9:00 13:00 17:00据小区温度测算冷负荷(千瓦) 760 790 910 990据气象站温度测算冷负荷(千瓦) 560 590 710 78562. 据表可推断该地气象站最有可能位于A.住宅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城郊区63.下列地理环境问题不是主要由城市化产生的是A.咸潮 B.“雾岛”效应 C.酸雨 D.城市洪水根据下述材料及农业区位因素有关知识,回答64~65题。材料一 荔枝开花授粉适温要求在20 ℃~24 ℃,气温过低就会造成有花少果或者无果。2007年3月底深圳某果场4万多株荔枝树开花率达到95%以上,但4月3日以来持续一周的大风降温使果场1/3的植株花朵败落。材料二 2011年7月15日,淘宝网团购平台“聚划算”联合多方发起“聚蕉行动”,召集网民团购海南香蕉,解蕉农燃眉之急。受“乙烯利催熟”流言以及今年上市时间延后造成市场饱和等因素影响,海南蕉农吃了“大亏”。自5月份以来,海南香蕉田头收购价格一路狂泻,甚至低到0.4至0.6元一公斤的“白菜价”,香蕉烂在地里仍无人问津,不少农民血本无归。64.上述两则材料说明农业生产①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与周期性 ②受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 ③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分散灵活,抗风险能力强④应提高产业化程度,加强应急机制的建设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5.下列地区与所列特色农业相匹配的是A.北疆地区——苹果园、奶业、茶叶 B.海南岛——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C.渭河平原——棉花、制糖、番茄、葡萄酒业D.云贵地区——烤烟、花卉、苹果园近年来安徽外贸不断增长,主要进口金属矿砂、特种机械、有色金属等,出口机电、高新技术产品、服装等,图8表示2009年安徽省主要外贸国家及相应贸易额。完成66~67题。66.符合安徽省主要外贸商品流向的是A 向美国出口冰箱、衬衫B 从智利进口汽车、铜矿砂C 向英国出口芯片、石油D 从日本进口手机、铁矿砂67.进出口贸易状况表明安徽省A 工业化水平超过主要出口国家B外贸海运航线主要集中在太平洋C 原料指向型工业最具竞争优势 D 航空运量在外贸运量中比例最大表2为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图8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68~69题。表2年份项目 2000年 2010年全省总人口(人) 74382809 78659903人口比例(%) 苏南 33.71 41.38苏中 23.12 20.80苏北 43.17 37.8268. 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69. 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A.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70~71题。 70. 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不合理开矿 D.过度养殖71.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下图是“我国西部地区综合产业带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72~74题。72.A地区的重点产业最可能是( )A.以钢铁工业为龙头的冶金业 B.以蔬菜、水果为中心的新型农业C.以旅游业为导向的第三产业 D.以能源开发为主导的工业73.图示地区产业带呈长条状分布,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人口分布状况 B.主要交通线走向 C.水源条件 D.地形因素74.关于C、D地区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A.C地区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 B.D地区传统的区位优势是交通便捷C.C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能源开发 D.D地区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邻国众多下图是“某跨国公司产品在A、B、C、D四国的产量与消费量比值变化示意图”,A、B是发达国家,C、D是发展中国家。读下图回答第75~76题。75.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最可能是( )A.计算机 B.精密仪器 C.飞机 D.电视机76.关于该企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企业在D国设厂的主要原因是该国技术力量雄厚B.该企业给予B、D两国工人相同的工资C.该企业在A国始终保持对该产品的出口D.该企业产品在C国经历了“进口—出口—进口”的过程下表反映了粤、渝,新、晋四省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四种灾害发生的强度(☆号越多代表灾害强度越高),据此回答77~79题。77.有关甲、乙、丙、丁四种灾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甲代表酸雨 ②乙代表水土流失③丙代表寒潮 ④丁代表土地荒漠化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78.与省区粤相比,灾害丁在省区晋的成灾强度大,其原因是 ( )①山地面积广大 ②植被覆盖率低 ③缓坡修筑梯田 ④土层深厚疏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79.治理灾害甲的有效措施有 (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发展智能灌溉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④推广能源洁净技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研究小组,沿图甲所示A、B、C、D四地进行生态调查,图乙是他们调查某地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据图回答80~82题。80.图乙所示生态特征最可能是下列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 ( )A.滥采矿产 B.过度农垦C.过度樵采 D.过度放牧81.图乙所示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图甲所示哪一地区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82.若B地要发展种植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应注重发展 ( )A.绿洲农业 B.河谷农业 C.节水农业 D.高效农业图11为“我国区域产业CO2减排效果比较示意图”,完成83~84题。83.我国节能减排任务最紧迫的区域是A.京津地区 B.东部沿海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北地区84.南部沿海地区减排压力较小,这是因为A.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B.高耗能的重工业比例小C.科技水平高,减排效率高 D.能源结构以清洁能源为主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图2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据图回答85~86题。85.以上“天生桥”在成因上最相似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86.喀斯特溶蚀桥的形成与下列哪些物质循环无关A.地壳物质循环 B.碳循环 C.水循环 D.氮循环二、综合题87.图8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图中中等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写出长江对重庆形成和发展的作用。(2)图9为“成都西北部某地某时刻气压和气温分布图”(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等温线)。写出P1、P2、P3值的大小关系;判断此时是白昼还是夜晚;并在黑粗线上标注箭头,表示大气环流方向(请画在答题纸上)。.com资料一重庆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产值比重为70%,重庆力争在2010年将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至50%、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至15%。同时,优化提高第二产业,承接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初步形成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石油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能源和轻纺等为支柱的产业结构。资料二重庆能源消费结构能源 煤 天然气 电力 其他比重(%) 77.9 12.8 4.6 4.7(3)重庆是我国酸雨发生最早、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地区之一,分析其酸雨形成的原因。(4)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说出重庆为减轻酸雨污染在能源开发方面可采取的有效措施。(5)重庆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简述其承接产业转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6)你若在夏季去四川西部山区自助旅游,说出此季节需防范的自然灾害和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88.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丽江雪桃产自中国云南丽江,海拔2400-2800米原生态高原地区。选用玉龙雪山独有的红心山毛桃树为砧木,经过多年精心优化培育出来的国内独一无二的新型水果。材料二: 丽江雪桃成熟期晚,果实发育期长(果实生长发育期长达200天左右),国庆节前后成熟上市;外形美观、端正、果型硕大(平均单果重500克左右);色彩鲜艳、均匀漂亮;口感甜脆、适口性好;水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可达14.3%左右),含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中的15种(THR苏氨酸和CYS胱氨酸除外),营养极为丰富,是馈赠礼品中的佳品。 材料三:丽江雪桃凭借得天独厚的原生态环境,产品严格按照国家绿色食品标准进行规划、生产和管理。果树不施用化肥、农药。产品环保、安全、无污染,是水果中的极品。材料四:丽江雪桃不是按斤论价,而是按个论价,精品150元一个,珍品100元一个。如此天价水果,却深受国内外顾客的青睐。(1)据报道,丽江雪桃在全国进行推广栽培而相继失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丽江雪桃独特的生长环境。(2)请分析丽江雪桃天价水果按个论价的自身优势。(3)当地果农为了使丽江雪桃达到“色彩鲜艳、均匀漂亮”的目的,在雪桃外面套上牛皮纸袋(在上市前一星期把它摘掉),在地上铺上白色塑料地膜。请你分析牛皮纸袋和地膜的作用。89.大蒜在我国是一种秋播夏收作物,喜湿、喜肥、不耐旱,忌渍水。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中国大蒜出口约占世界大蒜贸易量的90%,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图甲中的阴影区域为我国大蒜主产省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大蒜主要分布于甲 、乙 (填简称)、皖、苏等省份。(2)播种时在原有土地上覆盖地膜(图15)能够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试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3)试分析甲、乙两省区春季气候条件对大蒜生长的不利影响。(4)我国每年大蒜的种植面积波动很大,影响大蒜种植面积的主要因素是 。我国大蒜在世界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请分析原因。90.读海河某支流部分河段示意图及甲地7月21~24日气象资料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7月21日 7月22日 7月23日 7月24日天气 晴转多云 多云转中雨 暴雨转中雨 多云转晴气温(℃) 25——34 22——29 20——23 19——27降水量(mm) O 15 43 O风向.风力 西南风2级 西南转西北风3—4级 西北风3—4级 偏北风1—2级⑴分析图示区域的气候特征及成因。⑵写出7月21日—24日影响甲地的天气系统名称并分析判断依据。⑶简述修建水库后乙以下河段水文特征发生的变化。91.“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的宋代商船,2007年12月被打捞出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⑴据图分析,“南海一号”沉船遗址水深最多不超过 米。沉船遗址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判断理由是__ ___。⑵简要说明打捞“南海一号”沉船选择在冬季有哪些有利因素。92.下左图为黑海附近等高线地形图,中图为里海附近某区域等降水量线图,右图为中图中“甲地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⑴试说出甲城市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⑵试说明甲城市降水量多于乙城市的原因。⑶试说明冬季甲城市气温高于乙城市的原因。⑷根据图中信息,比较黑海南北部海底坡度差异,并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⑸上左图中a为所在大洲的著名河流,简述该河流的航运价值。93.读某区域等值线图,回答问题。⑴图中山峰东坡与珠穆朗玛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相比,垂直自然带更__________(复杂.简单)。⑵图中M.N两地≥10℃积温值范围各为多少度 请说明判断M.N两地积温值出现的理由。⑶P.N所在地形区,地表崎岖,试分析其各自的成因。⑷M.N地区为湿润地区,但M地区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N地区全年干旱频发。简要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94.读材料及图,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关专家通过模拟区域气候情景,对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气温与降水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50年间,中国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升高了2.7℃,年均降水量增加了25%,大部分地区可望逐年湿润起来。材料二 北疆和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及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主源)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图。材料三 塔里木盆地博斯腾湖的水位和面积变化情况1986~2000年的水位变化 1986~2000年的面积变化博斯腾湖的水位和面积的变化 上升了4米多(超过1958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 由880平方千米扩大到1000多平方千米⑴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⑵上述变化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⑶简要回答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95.读“我国某大河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图中800mm等降水量线东段(运河以东)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2)简要分析B区农作物单产比A区域低的自然原因。(3)该河口出产一种刀鱼,它是河中生、海里长,但这种刀鱼近年几乎绝迹,试说明其主要原因。96.石窟艺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人们在山崖上开凿洞穴,并进行绘画和雕塑,以表达宗教虔诚。图27为“我国著名石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除图中标注外,四川的 世界遗产也呈现了石窟艺术,从类型上看其属于遗产。(2)你认为在欣赏石窟景观时有哪些基本要求?(3)我国石窟壁画艺术主要残存于西北地区,南方较少,简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4)如果你要对中国的石窟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研究,请写出主要调查步骤(每一步骤不必展开论述)。步骤①确定调查课题和内容;步骤② ;步骤③ ;步骤④分析资料,撰写和交流调查报告。97.读下图中甲、乙两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与b河比较,a河水文特征有什么不同及原因是什么?(2).评价b河沿岸平原农业发展的自然区位条件。(3).图中C河航运发达,简析其发展航运的区位条件。98.图12为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图13为该局部某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比较图13中虚线框内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形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2)图13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气候要素有明显的影响,请分析具体的影响情况?(3)图10中145°E东侧的四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简要分析原因?(4)俄罗斯准备在图13中的岛屿的A处修建军港,请说明A处比B处C处适合建军港的理由?99.下图中V、I、S、T、A五个国家被称之为“展望五国”,他们分别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继“金砖四国”之后,VISTA有望成为新兴市场队伍中的明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T国位于S国的 方向。(2)图甲代表的气候类型是 , V、I、S、T、A五国中有 个国家分布有该气候类型,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是什么?(3)I国有“地质灾害的超市”之称,原因是什么?(4)简要评价V国经济发展有利的自然条件。(5)S、A两国均有大面积荒漠景观,比较说明其荒漠景观成因的差异。100.2011年伊始,利比亚局势持续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密切关注。2011年2月23日开始,中国政府将通过海、陆、空三种途径来撤离在利比亚的滞留人员,3月5日23时15分,经九天八夜,中国政府从局势动荡、险象环生的利比亚撤出35860名中国公民,被称为“史上最大海外撤离行动”。此前中国大陆与利比亚的双边贸易总值达66亿美元,其中以石油为主,因局势动荡遭受重大损失。阅读材料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利比亚及周边地区图材料二: 左图利比亚“城市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右图“等高线地形图”。材料三:利比亚是北非重要产油国,石油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原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5%以上。除石油外,还有铁、钾、锰、磷酸盐、铜等资源;利比亚有2700多年的历史,有古罗马的斗技场遗址和其他朝代的古堡、宫苑、清真寺等名胜古迹,同时地中海沿岸,是夏季游览和疗养胜地,多年来都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1)如果中国政府想从水路撤离中国公民,到达上海需穿越的主要海峡依次有 、 、 。回国海轮途经印度洋时,风向和洋流的方向分别是 和 。(2)的黎波里的气候类型是 ;与意大利相比,该气候类型在利比亚分布面积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3)描述该国降水量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4)分析该国城市分布特点及主要区位因素。(5)利比亚农业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地中海沿岸,简述其成因并从气候角度评价农业生产条件。(6)根据材料三,试分析利比亚产业结构存在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7)利比亚事件发生后,对国际石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可能有哪些?(8)利比亚与我国的对外贸易合作极具互补性,试结合相关信息和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分析这种互补性的体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DCDBD 6~10 CCDAB 11~15 DCADA 16~20 CDDCA 21~25 CDBAA26~30 BDDBD 31~35 BCDAC 36~40 ABDCD 41~45 CDADB 46~50 CDDBD51~55 BBCAB 56~60 CBBDC 61~65 CDADB 66~70 ABBBA 71~75 DDBCD76~80 DBBCD 81~85 BCCBB 86 D二、综合题87.(1)多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地区(或盆地内部的平原上),多沿河流分布;供水和交通。(2)P1>P2>P3 夜晚 (画图略)逆时针(3)重、化工业比重大、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高,导致排放酸性气体(SO2)多;盆地地形使酸性气体难以扩散 气候湿润,水汽充足,易形成酸雨。(4)加强水能资源的开发(开发水电、建水利发电站);发展天然气;在农村开发利用沼气等。(5)工业基础较好、有充足的能源、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不断完善的交通、廉价的水运、土地租金较低(6) 洪水(或暴雨);滑坡(或泥石流)了解沿途的天气、水文和交通状况(路况);旅游活动和安营避开河谷、陡坡等易发生水文及地质灾害的地段;具备基本的防范意识和掌握基本的逃生技能等。88.(1)海拔2400-2800米原生态高原地区,气温低,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晚上呼吸作用弱,营养物质积累多,消耗少;空气清新、丰富而无污染的灌溉水源;选用玉龙雪山独有的红心山毛桃树为砧木,科学育种;(2)国庆期间上市,市场广阔;外形美观、端正、果型硕大,色彩鲜艳、均匀漂亮,口感甜脆、适口性好,营养极为丰富;产品环保、安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3)高原地区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尤其是紫外线照射强,雪桃的生长期长,牛皮纸袋可以预防紫外线灼伤,以免失去色彩的鲜艳度;由于挂在枝头的雪桃上部接受的光照强,下部接受的光照少,这样会导致色泽分布不均,地上铺上白色塑料地膜,可以增加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使得雪桃下部接受的光照增加,从而达到色泽的均匀分布。89.(1)鲁 豫(2)保温、保水(保墒)(3)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降水量少,影响大蒜生长(4)市场 劳动力价格低;土地租金低;大蒜品质好90.⑴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高温多雨,冬季频受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冷气团的影响,寒冷干燥。⑵冷锋。 该天气系统过境时7月22日—23日风向由西南风转变为西北风,并且风力加大 出现强降雨天气;天气系统过境后与过境前相比,气温明显降低。⑶受水库削峰补枯的调节作用,乙河段水位和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部分泥沙在水库沉积,乙河段泥沙含量减小。91.⑴30米,大陆架。水深在200米以内,坡度平缓⑵气温适宜;降水少,晴天多,风浪小,水下能见度好。92.⑴冬季降水多,夏季较少 冬季受西风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⑵甲城市位于盛行西风的的迎风坡,多地形雨;甲城市距海洋较近,乙距海洋较远)⑶冬季,甲城市北部山脉削弱了南下的西伯利亚冷空气,且受西风带的影响比乙强。⑷北部海底坡度缓,南部陡;原因:北部有大河注入,泥沙沉积多;南部几乎无大河注入,泥沙沉积少⑸河流a流量大.流速平稳,有利于航运;且流程长,连接多个国家,沿线地区社会经济较发达。93. ⑴复杂⑵M地:5 500~6 000℃;N地:4 000~4 500℃。M地为四川盆地,海拔低;N地为云贵高原.海拔高。⑶P地为横断山脉(区),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高山和深谷,加上流水对河谷的侵蚀作用,形成山河相间,地表崎岖的地貌。N地(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⑷M地(四川盆地)地形封闭,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N地虽降水丰沛,但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地下暗河(漏斗)等,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94.⑴说明我国西北地区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⑵将使湖泊面积和蓄水量增加;也使部分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⑶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后,山区降水增加,冰川消融加剧,这可能导致洪涝(或雪灾).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95.(1)东段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2)A区域为山前冲积扇,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B区域为冲积平原,多旱涝、风沙,土壤盐碱化严重。(3)黄河断流;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96.(1)峨眉山-乐山大佛 ; 世界自然与文化(2)选择观赏位置;了解景观背景;抓住景观特点(3)壁画易受温度、湿度的影响;我国南方气候多雨,温度高,壁画易损毁;西北等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加上风沙掩埋使壁画得以保存。(4)制定调查计划 实地调查或收集资料97.(1)a.河汛期在冬季;冬季河流不结冰;流域几乎都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无结冰期;冬季盛行西风带来丰富的降水(2)有利条件:河流沿岸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光、热充足;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不利条件:降水量不大,且变率大;水旱灾害多;冬季易受低温冻害,水源供应不足(3)流经温带海洋气候区,河流流量大,且流量稳定;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流速平稳;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流经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和城市稠密,对航运需求旺。98.(1)东南部地势总体高于西北部;东南部以山地为主,西北部地形较平坦东南部河流短促,或西北部河流较长,说明山地分水岭位置偏向东南部(2)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降水影响明显,夏季东南季风受山地地形抬升,东南部降水较多,冬季西北季风经过北侧海洋携带的水汽受地形抬升,西北部降水较多。(3)岛屿附近水汽充足,且有寒流经过(或暖寒流交界处),水汽遇冷凝结成雾(4)A处更靠近海沟,(或航道深);冬季风的背风坡,(或风浪小);结冰期短;面向太平洋,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99.100.(1)曼德海峡 马六甲海峡 台湾海峡 东北 向西(逆时针)(2)地中海气候 处于背风的海湾地带,受西风带影响面积小(3)降水分布规律:北部地中海沿岸降水多,南部降水少;山地高原降水稍多,内陆低地降水少。原因:北部地中气候区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降水多;山地高原由于地形阻挡,多地形雨,南部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4)该国北部地中海沿岸城市分布密集,内陆地区城市分布稀疏。 地中海沿岸与内陆地区比较:地势平坦;气候更加温和湿润,降水较多;有季节性河流流经,水资源相对丰沛,有便捷的海洋运输条件;沿海地区油田分布密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易形成资源型城市。(5)成因:北部为地中海气候,降水量相对丰富; 而内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生产条件:有利条件——作物生长季节光照充足,温差大;不利条件——雨热不同期。(6)问题:以原油出口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下。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旅游业;第二产业向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石油加工、金属冶炼、化学工业等工业;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7)利比亚是主要的石油生产国之一,事件后造成石油减产,供需紧张;石油价格上涨;其他石油生产国产量增大;动用储备石油等。(8)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自然资源。石油等矿产资源;非洲发展欠缺资金、技术等,我国有能力提供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帮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密集型的企事业需要向外转移,非洲在经济发展的前期需要引进外来投资。④①③地形剖面年降水量一月均温七月均温②图11图乙图甲图27acb第一部分:力学1. 如图是“神舟”系列航天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示意图,假定其过程可简化为:打开降落伞一段时间后,整个装置匀速下降,为确保安全着陆,需点燃返回舱的缓冲火箭,在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则( )A.火箭开始喷气瞬间伞绳对返回舱的拉力变小B.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C.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可能做正功D.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2. 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系于墙壁.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Ffa≠0,b所受摩擦力Ff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A.Ffa大小不变 B.Ffa方向改变C.Ffb仍然为零 D.Ffb方向向右3. 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0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A.等于零B.不为零,方向向右C.不为零,方向向左D.不为零,v0较大时方向向左,v0较小时方向向右4. 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力加速度为g,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 )A. B.C.mgtanα D.mgcotα5.警车A停在路口,一违章货车B恰好经过A车,A车立即加速追赶,它们的”V一t图像如图所示,则O 4秒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车的加速度为5 m/s2B.3秒末八车速度为77m/sC.在2秒末A车追上B车D.两车相距最远为5 m6. 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当时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 )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B.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C.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D.斜面实验可以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7.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8. 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时,乙车在甲车前处,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B.在第20s末,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C.在第30s末,甲、乙两车相距50m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可以相遇两次9.运动员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上跳伞,伞打开前可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开伞后减速下降,最后匀速下落。在整个过程中,下列图像可能符合事实的是(其中t表示下落的时间、h表示离地面的高度、v表示人下落的速度、F表示人受到的合外力、E表示人的机械能)10.一辆长为l1 = 14 m的客车沿平直公路以v1 = 8 m/s的速度匀速向东行驶,一辆长为l2 = 10 m的货车由静止开始以a = 2 m/s2的加速度由东向西匀加速行驶,已知货车刚启动时两车前端相距s0 = 240 m,当货车的速度达到v2 = 24 m/s时即保持该速度匀速行驶,求两车错开所用的时间。11.(1)图中游标卡尺读数为 mm,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mm.(2)(6分)在“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1所示.某同学在纸带上共选择7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他量得各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纸带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为1 .0m/s2.则:①本实验中所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Hz;②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 m/s,BE间的平均速度= m/s.12. 如图所示,一箱苹果沿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加速下滑,在箱子正中央夹有一只质量为m的苹果,它受到周围苹果对它作用力的方向是( )A.沿斜面向上 B.沿斜面向下C.垂直斜面向上 D.竖直向上13.“快乐向前冲”节目中有这样一种项目,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跃到鸿沟对面的平台上,如果已知选手的质量为m,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绳的悬挂点O距平台的竖直高度为H,绳长为l,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处于失重状态B. 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所受绳子的拉力为(3-2cosα)mgC. 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所受绳子的拉力大小大于选手对绳子的拉力大小D. 选手摆到最低点的运动过程中,其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匀加速运动14.如图所示,在水平面AB上,水平恒力F推动质量为m=1kg的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到达B点时撤去F,接着又冲上光滑斜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高能到达C点。用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并在表格中记录了部分数据。已知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g=10m/s2)t/s 0 0.2 0.4 … 2.2 2.4 2.6 …v/m s-1 0 0.4 0.8 … 3.0 2.0 1.0 …(1) 恒力F的大小。(2)斜面的倾角α。15. 2011年初,我国南方多次遭受严重的冰灾,给交通运输带来巨大的影响。已知汽车橡胶轮胎与普通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7,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1。当汽车以某一速度沿水平普通路面行驶时,急刹车后(设车轮立即停止转动),汽车要滑行14m才能停下。那么,在冰冻天气,该汽车若以同样速度在结了冰的水平路面上行驶,急刹车后汽车继续滑行的距离增大了多少?16.如图所示,地球半径为R,a是地球赤道上的一栋建筑,b是与地心的距离为nR的地球同步卫星,c是在赤道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与地心距离为0.5 nR 的卫星。某一时刻b、c刚好位于a的正上方(如图甲所示),经过48 h,a、b、c的大致位置是图乙中的17.一轻质细绳一端系一质量为m=0.05kg的小球A,另一端挂在光滑水平轴O上,O到小球的距离为L=0.1m,小球跟水平面接触,但无相互作用,在球的两侧等距离处分别固定一个光滑的斜面和一个挡板,如图所示,水平距离s=2m,动摩擦因数为μ=0.25.现有一滑块B,质量也为m,从斜面上滑下,与小球发生弹性正碰,与挡板碰撞时不损失机械能.若不计空气阻力,并将滑块和小球都视为质点,g取10m/s2,试问:(1)若滑块B从斜面某一高度h处滑下与小球第一次碰撞后,使小球恰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求此高度h.(2)若滑块B从h/=5m处滑下,求滑块B与小球第一次碰后瞬间绳子对小球的拉力.(3)若滑块B从h/=5m 处下滑与小球碰撞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求小球做完整圆周运动的次数.18.我国已启动“嫦娥工程”,并于2007年10月24日和2010年10月1日分别将“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成功发射, “嫦娥三号”亦有望在2013年落月探测90天,并已给落月点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广寒宫”.(1)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 ,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近似看做匀速圆周运动,请求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r .(2)若宇航员随登月飞船登陆月球后,在月球表面某处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回抛出点.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引力常量为G ,请求出月球的质量M月.19.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物理小组提出了下列的设想: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长为L=2.0m的粗糙的倾斜轨道AB,通过水平轨道BC与竖直圆轨道相连,出口为水平轨道DE,整个轨道除AB段以外都是光滑的。其中AB与BC轨道以微小圆弧相接,如图所示。一个小物块以初速度,从某一高处水平抛出,到A点时速度方向恰沿AB方向,并沿倾斜轨道滑下。已知物块与倾斜轨道的动摩擦因数(g取10m/s2,,)求:(1)小物块的抛出点和A点的高度差;(2)为了让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且能够滑回倾斜轨道AB,则竖直圆轨道的半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3)要使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从水平轨道DE滑出,求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20.如图所示,在用斜槽轨道做“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出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不正确的是( )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2)下图中A、B、C、D为某同学描绘的平抛运动轨迹上的几个点,已知方格边长为L。则小球的初速度的大小v0= :B点的速度大小vb= 。(重力加速度为g)2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以水平速率与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3m的小球B正碰后,小球A的速率为-v/2,则碰后B球的速度为(以方向为正方向)( )A.v/6 B.-vC.-v/3 D.v/222.在质量为M的小车中挂着一个单摆,摆球的质量为m0,小车(和单摆)以恒定的速度u沿光滑的水平面运动,与位于正对面的质量为m的静止木块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在此碰撞过程中,下列哪些说法是可能发生的: ( )A.小车,木块,摆球的速度都发生变化,分别为v1,v2,v3,满足(M+m0)u=M v1+m v2+ m0v3B.摆球的速度不变,小车和木块的速度变为v1,v2,满足Mu=M v1+m v2C.摆球的速度不变,小车和木块的速度都变为v,满足Mu=(M+m)vD.摆球和小车的速度都变为v1,木块的速度变为v2,满足(M+ m0)u=(M+ m0)v1+m v223.质量M=100 kg的小船静止在水面上,船首站着质量m甲=40 kg的游泳者甲,船尾站着质量m乙=60 kg的游泳者乙,船首指向左方.若甲、乙两游泳者同时在同一水平线上甲朝左、乙朝右以3 m/s的速率跃入水中,则( )A.小船向左运动,速率为1 m/sB.小船向左运动,速率为0.6 m/sC.小船向右运动,速率大于1 m/sD.小船仍静止24.一个带半圆形轨道的物体Q固定在地面上,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两个端点a、b等高。金属球P从距点a高为H处自由下落,滑过物体Q从b点竖直上升,到达的最大高度是H/2。当它再次落下,通过物体Q后(假定不考虑空气阻力) ( )A.能冲出a点B.恰能到达a点C.不能到达a点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5.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质量M=3kg的木板和质量m=1kg的木块,都以v=4m/s的初速度朝相反方向运动,它们之间有摩擦,木板足够长,当木板的速度为2.4m/s时,木块的运动情况是( )A. 做向右的匀加速运动 B. 做匀速运动C. 做向左的匀减速运动 D. 以上都有可能26.如图所示,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的曲面部分AB光滑,水平部分BC粗糙,AB与BC在B点相切。现把小车固定,让小滑块m从A点静止下滑,最后停在小车上的P点。若小车不固定,让小滑块m仍从A点静止下滑,则小滑块停在车上的位置( )A.在P点左边B.在P点右边C.仍在P点D.无法确定27.质量为M、内壁间距为L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小物块停在箱子正中间,如图所示。现给小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小物块与箱壁碰撞N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井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设碰撞都是弹性的,则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A. B.C. D.28. 如图所示,一物体以初速度v0冲上光滑斜面AB,恰能沿斜面升高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斜面从C点锯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物体 冲出C点仍能升高hB.若把斜面弯成圆弧状,物体仍能沿升高hC.若把斜面从C点锯断或弯成圆弧状,物体不能升高h,因为机械能不守恒D.若把斜面从C点锯断或弯成圆弧状,物体不能升高h,但机械能仍守恒29. 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v,现将一小工件放到传送带上。设工件初速为零,当它在传送带上滑动一段距离后速度达到v而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设工件质量为m,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工件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过程中( )A.滑动摩擦力对工件做的功为mv2/2B.工件的机械能增量为mv2/2C.工件相对于传送带滑动的路程大小为v2/2μgD.传送带对工件做功为零30. 质量为M的物块A静止在离地面高h的水平桌面的边缘,质量为m的物块B沿桌面向A运动并以速度v0与A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离开桌面,其落地点离出发点的水平距离为L。碰后B反向运动。已知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桌面足够长. 求:(1)碰后A、B分别瞬间的速率各是多少?(2)碰后B后退的最大距离是多少?31. 如图,长木板ab的b端固定一档板,木板连同档板的质量为M=4.0kg,a、b间距离s=2.0m。木板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a端有一小物块,其质量m=1.0kg,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令小物块以初速度沿木板向前滑动,直到和档板相撞。碰撞后,小物块恰好回到a端而不脱离木板。求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32. 如图所示,圆管构成的半圆形竖直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轨道半径为R,MN为直径且与水平面垂直,直径略小于圆管内径的小球A以某一初速度冲进轨道,到达半圆轨道最高点M时与静止于该处的质量与A相同的小球B发生碰撞,碰后两球粘在一起飞出轨道,落地点距N为2R。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圆管内径,空气阻力及各处摩擦均不计,求:(1)粘合后的两球从飞出轨道到落地的时间t;(2)小球A冲进轨道时速度v的大小。33.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一小车质量为M2,它下面用长为L的绳系一质量为M1的沙袋,今有一水平射来的质量为m的子弹,它射入沙袋后并不穿出,而与沙袋一起摆过一角度θ,不计悬线质量,试求子弹射入沙袋时的速度V0多大?34. 如图所示,甲车质量为2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顶部上表面光滑,右端放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物体,乙车质量为4kg,以5m/s的速度向左运动,与甲车碰撞后甲车获得6m/s的速度,物体滑到乙车上,若乙车足够长,其顶部上表面与物体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g取10m/s2)(1)物体在乙车上表面滑行多长时间相对乙车静止;(2)物块最终距离乙车左端多大距离.35. 如图所示,滑块A、C质量均为m,滑块B质量为m。开始时A、B分别以v1、v2的速度沿光滑水平轨道向固定在右侧的挡板运动,现将C无初速地放在A上,并与A粘合不再分开,此时A与B相距较近,B与挡板相距足够远.若B与挡板碰撞将以原速率反弹,A与B碰撞将粘合在一起.为使B能与挡板碰撞两次,v1、v2应满足什么关系?36. 装甲车和战舰采用多层钢板比采用同样质量的单层钢板更能抵御穿甲弹的射击。通过对一下简化模型的计算可以粗略说明其原因。质量为2m、厚度为2d的钢板静止在水平光滑桌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某一速度垂直射向该钢板,刚好能将钢板射穿。现把钢板分成厚度均为d、质量均为m的相同两块,间隔一段距离水平放置,如图所示。若子弹以相同的速度垂直射向第一块钢板,穿出后再射向第二块钢板,求子弹射入第二块钢板的深度。设子弹在钢板中受到的阻力为恒力,且两块钢板不会发生碰撞不计重力影响。37. 节能混合动力车是一种可以利用汽油及所储存电能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有一质量m=1000kg的混合动力轿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匀速行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当驾驶员看到前方有80km/h的限速标志时,保持发动机功率不变,立即启动利用电磁阻尼带动的发电机工作给电池充电,使轿车做减速运动,运动L=72m后,速度变为。此过程中发动机功率的用于轿车的牵引,用于供给发电机工作,发动机输送给发电机的能量最后有50%转化为电池的电能。假设轿车在上述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保持不变。求(1)轿车以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的大小;(2)轿车从减速到过程中,获得的电能;(3)轿车仅用其在上述减速过程中获得的电能维持匀速运动的距离。38.有一个单摆,其摆长l=1.02m,摆球质量m=0.10kg,从与竖直方向成θ=4°的位置无初速度开始运动,已知振动的次数n=30次,用了时间t=60.8s,问:(取sin4°=0.0698,cos4°=0.9976,π=3.14)(1)重力加速度g为多大?(2)摆球的最大回复力为多大?(3)如果将这一单摆改成秒摆,摆长应怎样改变?39.一列横波波速v=40cm/s,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在这一时刻质点A振动的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求:(1)这列波的频率、周期和传播方向;(2)从这一时刻起在0.5s内质点B运动的路程和位移;(3)画出再经过0.75s时的波形图.40.一列简谐波沿直线传播,A、B、C是直线上的三点,如图所示,某时刻波传到B点,A刚好位于波谷,已知波长大于3m小于5m,AB=5m,周期T=0.1s,振幅A=5cm,再经过0.5s,C第一次到达波谷,则A、C相距多远?到此时为止,A点运动的路程为多大?第二部分 热学41.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摩尔体积为V,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和Vo,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 )A. B. C. D.42.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1 000 mL溶液中有纯油酸0.6 mL,用注射器测得1 mL上述溶液为8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测得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 cm,试求:(1)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_____cm2;(2)实验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_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实验中为什么要让油膜尽可能散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图中记录的是( )www.ks5.u.com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44.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B.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C.两个相同的半球壳吻合接触,中间抽成真空(马德堡半球),用力很难拉开,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D.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45.如图,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静止释放,则( )A.乙分子从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46.一个带活塞的气缸内盛有一定量的气体。若此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大而升高,则( )A.将热量传给气体,其温度必升高B.压缩气体,其温度必升高C.压缩气体,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其温度必不变D.压缩气体,同时将热量传给气体,其温度必升高4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能全部变成内能是不可能的B.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变成功是可能的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 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49.如图所示,绝热隔板K把绝热的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K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a和b。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可忽略。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加热一段时间后,a、b各自达到新的平衡( )A.a的体积增大了,压强变小了B.b的温度升高了C.加热后a的分子热运动比b的分子热运动更激烈D.a增加的内能大于b增加的内能50.如图所示,密闭绝热的具有一定质量的活塞,活塞的上部封 闭着气体,下部为真空,活塞与器壁的摩擦忽略不计,置于真空中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容器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活塞上,弹簧被压缩后用绳扎紧,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的弹性势能为零),现绳突然断开,弹簧推动活塞向上运动,经过多次往复运动后活塞静止,气体达到平衡态,经过此过程( )A.全部转换为气体的内能B.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C.全部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和气体的内能D.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换为气体的内能,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第三部分 电学51.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U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A.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高B.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电势能较Q点大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较Q点大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较Q点大52.一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在该匀强电场中,有一个带电粒子于t=0时刻由静止释放,若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带电粒子只向一个方向运动B.0s~2s内,电场力的功等于0C.4s末带电粒子回到原出发点D.2.5s~4s内,电场力的冲量等于053.如图所示,P、Q是两个电荷量相等的正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点为O,A、B是中垂线上的两点, OA<OB ,用EA、EB、φA、φB分别表示A、B两点的场强和电势,则( )A.EA一定大于EB,φA一定大于φBB.EA不一定大于EB,φA一定大于φBC.将正电荷q由A移到B电场力一定做正功,电势能减小D.将负电荷q由A移到B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54. 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点以相同速度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B.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大C.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大D.两个粒子的动能一个增加一个减小55. 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上分布如图所示,x轴上两点B、C的电场强度在x方向上的分量分别是EBx、EC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EBx的大小大于ECx的大小B.EBx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C.电荷在O点受到的电场力在x方向上的分量最大D.负电荷沿x轴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56.如图所示,用细丝线悬挂的带有正电荷的小球,质量为m,处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小球由最低点开始运动,经过b点后还可以再向右摆动,如用△E1表示重力势能的增量,用△E2表示电势能的增量,用△E表示二者之和(△E1+△E2=△E),则在小球由a摆动到b的过程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E1<0,△E2<0,△E<0B.△E1>0,△E2<0,△E=0C.△E1>0,△E2<0,△E<0D.△E1<0,△E2<0,△E>057.如图,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M、N两点各放一带电量为+q和+2q的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和B,给A和B以大小相等的初动能E0(此时动量大小均为P0),使其相向运动刚好发生碰撞,碰后返回M、N两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1和E2,动量大小分别为P1和P2,则 ( )A.E1=E2>E0, P1=P2>P0; B.E1=E2=E0, P1=P2=P0;C.碰撞发生在M、N中点的左侧; D.两球同时返回M、N两点。58. 如图2为一电池、电阻R和平行板电容器C组成的串联电路,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的过程中( )A、电阻R中没有电流B、电容器的电容变小C、电阻R中有从a到b的电流D、电阻R中有从b到a的电流59.如图3所示电路中,当变阻器风的滑动头P向b端移动时(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60.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的U-I图线,曲线B为灯泡电阻的U-I图线,用该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源的总功率分别是( )A.4W、8W B.2W、4WC.4W、6W D.2W、3W61.如图所示,电阻R1=20Ω,电动机线圈电阻R2=10Ω,当电键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I1=0.5A,当电键合上后,电动机转动起来,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路的电功率P应是( )A.I=1.5A B.I<1.5AC.P=15W D.P<15W62.在如图所示的闪光灯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电容器的电容为。当闪光灯两端电压达到击穿电压时,闪光灯才有电流通过并发光,正常工作时,闪光灯周期性短暂闪光,则可以判定( )A.电源的电动势一定小于击穿电压B.电容器所带的最大电荷量一定为C.闪光灯闪光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一定增大D.在一个闪光周期内,通过电阻的电荷量与通过闪光灯的电荷量一定相等63.用电压表检查图电路中的故障,测得Uad=5.0 V,Ucd=0 V,Uab=5.0 V,则此故障可能是( )A.L断路B.R断路C.R′断路D.S断路64.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某一电源相连,它的极板长L=0.4 m,两板间距离d=4×10-3 m,有一束由相同带电微粒组成的粒子流,以相同的速度v0从两板中央平行极板射入,开关S闭合前,两板不带电,由于重力作用微粒能落到下板的正中央,已知微粒质量为m=4×10-5 kg,电量q=+1×10-8 C.(g=10 m/s2)求:(1)微粒入射速度v0为多少?(2)为使微粒能从平行板电容器的右边射出电场,电容器的上板应与电源的正极还是负极相连?所加的电压U应取什么范围?65.示波器的使用Ⅰ. 如果在示波器荧光屏上发现水平方向有一宽斑自左向右的移动图形,现要使它在水平方向出现一条亮线的办法是A.顺时针旋转辉度调节旋钮B.调节衰减旋钮C.调节扫描范围旋钮和扫描微调旋钮,增大扫描频率D.调节y增益旋钮Ⅱ.如图所示为示波器面板,屏上显示的是一亮度很低、线条较粗且模糊不清的波形.(1)若要增大显示波形的亮度,应调节 钮。(2)若要屏上波形线条变细且边缘清晰,应调节 旋钮。(3)若要将波形曲线调至屏中央,应调节 与 旋钮。66.发光二极管是目前很多电器指示灯用的电子元件。某厂提供的某种型号的发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该型号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是如何变化的 ( )A.不断增加 B.不断减小C.先增加后不变 D.先减小后不变(2)若该型号发光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电压为3.0V,为指示输出电压为12V内阻不计的直流电源是否接通,需要将一个阻值为________的定值电阻与发光二极管 (填串联或并联)后连接到电源的输出端。(3)为验证这种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与厂家提供的是否相符,现用实物图中所示器材进行实验,其中电流表内阻为50Ω,电压表内阻为20kΩ,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将实物图连接成实验电路。67. 为测出量程为3V,内阻约为2kΩ电压表内阻的精确值。实验室中可提供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电阻为9999.9Ω定值电阻r1=5kΩ, 定值电阻r2=10kΩ,电动势约为12V,内阻不计的电源E,开关、导线若干。实验的电路图如图所示,先正确连好电路,再调节电阻箱R的电阻值,使得电压表的指针半偏,记下此时电阻箱R有电阻值R1;然后调节电阻箱R的值,使电压表的指针满偏,记下此时电阻箱R的电阻值R2。①实验中选用的定值电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此实验计算电压表内阻RV的表达式为RV=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则电压表内阻RV的测量值将_____________。A.偏大 B.不变 C.偏小 D.不能确定,要视电压表内阻的大小而定68. 从下列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1的内阻r1,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电流表A1,量程10 mA,内阻待测(约40 Ω) 电流表A2,量程500 μA,内阻r2=750 Ω电压表V,量程10 V,内阻r3=10 KΩ 电阻R1,阻值约为100 Ω,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约50 Ω 电源E,电动势1.5 V,内阻很小,开关S,导线若干。(1)画出实验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2)若选取测量中的一组数据来计算r1,则所用的表达式r1=____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69.小电珠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小电珠上的电流和电压):I(A) 0.12 0.21 0.29 0.34 0.38 0.42 0.45 0.47 0.49 0.50U(V)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1)画出实验电路图.可用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变化范围0~10 Ω)、电源、小电珠、开关、导线若干.(2)在上图中画出小电珠的U-I曲线.(3)如果某电池的电动势是1.5 V,内阻是2.0 Ω.问:将本题中的小电珠接在该电池两端,功率是多少?(简要写出求解过程;若需作图,可直接画在上图的方格中)70.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Ⅰ)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及内阻r(E约为4.5V,r约为1.5Ω)。器材有:量程为3V的理想电压表V,量程为0.5A的电流表A(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R=4Ω,滑动变阻器R',开关K,导线若干。(1)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图中各元件要求用题目中所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2)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可以求出: E =_______, r=_________。(用I1、I2、U1、及R表示)(Ⅱ)为了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现准备了下列器材:待测干电池(电动势约1.5 V,内阻约1.0Ω) ②电流表G(满偏电流3.0 mA,内阻10Ω) ③电流表A(量程0~0.60 A,内阻0.10Ω) ④滑动变阻器R1 (0~20Ω,2 A) ⑤滑动变阻器R2(0~1 000Ω,1 A) ⑥定值电阻R3=990Ω ⑦开关和导线若干(1)为了能尽量准确地进行测量,也为了操作方便,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填仪器代号).( )(2)请在图甲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并注明器材的字母代号.(3)图乙为某同学根据正确的电路图作出的I1- I2图象(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由该图象可求出被测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V,内电阻r =______Ω. 第四部分 磁学71.如图所示,一金属直杆MN两端接有导线,悬挂于线圈上方,MN与线圈轴线均处于竖直平面内,为使MN垂直纸面向外运动,可以( )A.将a、c端接在电源正极,b、d端接在电源负极B.将b、d端接在电源正极,a、c端接在电源负极C.将a、d端接在电源正极,b、c端接在电源负极D.将a、c端接在交流电源的一极,b、d端接在交流电源的另一极72.如图所示,两个端面半径同为R的圆柱形铁芯同轴水平放置,相对的端面之间有一缝隙,铁芯上绕导线并与电源连接,在缝隙中形成一匀强磁场。一铜质细直棒ab水平置于缝隙中,且与圆柱轴线等高、垂直。让铜棒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铜棒下落距离为0.2R时铜棒中电动势大小为E1,下落距离为0.8R时电动势大小为E2。忽略涡流损耗和边缘效应。关于E1、E2的大小和铜棒离开磁场前两端的极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E1> E2,a端为正B.E1> E2,b端为正C.E1< E2,a端为正D.E1< E2,b端为正 73.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一轻绳拉着一个带电小球绕竖直方向的轴O在匀强磁场中做逆时针方向的水平匀速圆周运动,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下,其俯视图如图,若小球运动到A点时,绳子突然断开,关于小球在绳断开后可能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仍做逆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不变B.小球仍做逆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半径减小C.小球做顺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不变D.小球做顺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半径减小74.如图所示,一根水平光滑的绝缘直槽轨连接一个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0.50m的绝缘光滑槽轨,槽轨处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50T。有一个质量m=0.10g,带电量为q = +1.6×10-3C的小球在水平轨道上向右运动。若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最高点所受的合力为零B.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的机械能与小球在水平轨道上的机械能相等C.如果设小球到达最高点的线速度是v,小球在最高点时式子 mg+qvB= 成立D.如果重力加速度取10m/s2,则小球初速度v0约为4.6m/s75.如图所示,甲带正电,乙是不带电的绝缘物块,甲乙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的水平地板上,地板上方空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用一水平恒力F拉乙物块,使甲、乙无相对滑动一起向左加速运动,在加速运动阶段( )A.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断增大B.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不断减小C.甲、乙两物块间的摩擦力保持不变D.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不断减小76.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变化的电场能够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也能产生电场B.电磁波和机械波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C.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电磁能也随着一起传播D.电磁波穿过了这介质的分界面时频率会发生变化77.如图所示,a、b是位于真空中的平行金属板,a板带正电,b板带负电,两板间的电场为匀强电场,场强为E,同时在两板之间的空间中加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一束电子以大小为V0的速度从左边S处沿图中虚线方向入射,虚线平行于两板,要想使电子在两板间能沿虚线运动,则V0、E、B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 B.C. D.78.加速器是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其核心部分是分别与高频交流电源两极相连接的两个D形金属盒,两盒间的狭缝中形成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使粒子在通过狭缝时都能得到加速,两D形金属盒处于垂直于盒底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设D形盒半径为R。若用回旋加速器加速质子时,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高频交流电频率为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不可能超过2πfRB.质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与加速电场的电压大小无关C.只要R足够大,质子的速度可以被加速到任意值D.不改变B和f,该回旋加速器也能用于加速α粒子79. 为了测出自感线圈的直流电阻,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在测量完毕后将电路解体时应该( )A.首先断开开关S1B.首先断开开关S2C.首先拆除电源D.首先拆除安培表80.某地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方向向下,大小为T。一灵敏电压表连接在当地入海河段的两岸,河宽100m,该河段涨潮和落潮时有海水(视为导体)流过。设落潮时,海水自西向东流,流速为2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北岸的电势较高 B.河南岸的电势较高C.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9mV D.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5mV81. 把电阻R、电感线圈L、电容器C分别串联一个灯泡后并联在电路中。接入交流电源后,三亮度相同。若保持交流电源的电压不变,使交流电流的频率减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灯 L1将变暗B. 灯泡L2将变暗C. 灯泡L3将变暗D.灯泡亮度都不变82.图中为一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与一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相连:P为滑动头。现令P从均匀密绕的副线圈最底端开始,沿副线圈匀速上滑,直至白炽灯L两端的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为止。用表示流过原线圈的电流,表示流过灯泡的电流,表示灯泡两端的电压,表示灯泡消耗的电功率(这里的电流、电压均指有效值:电功率指平均值)。下列4个图中,能够正确反映相应物理量的变化趋势的是( )83.如图所示,固定位置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根平行长直金属导轨的间距为d,其右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m(质量分布均匀)的导体杆ab垂直于导轨放置,且与两导轨保持良好接触,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现杆在水平向左、垂直于杆的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导轨运动距离L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运动过程中杆始终与导轨保持垂直)。设杆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此过程( )A.杆的速度最大值为 B.流过电阻R的电量为C.恒力F做的功与摩擦力做的功之和等于杆动能的变化量D.恒力F做的功与安倍力做的功之和大于杆动能的变化量84.法拉第曾提出一种利用河流发电的设想,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可用题图表示,两块面积均为S的矩形金属板,平行、正对、竖直地全部浸在河水中,间距为d。水流速度处处相同,大小为v,方向水平。金属板与水流方向平行。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为B,水的电阻为p,水面上方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通过绝缘导线和电建K连接到两金属板上。忽略边缘效应,求:(1)该发电装置的电动势;(2)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3)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85.电视机的显像管中,电子束的偏转是用磁偏转技术实现的。电子束经过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后,进一圆形匀强磁场区,如图所示。磁场方向垂直于圆面。磁场区中心为O,半径为r。当不加磁场时,电子束将通过O点而打到屏幕的中心M点。为了让电子束射到屏幕边缘P,需要加磁场,使电子束偏转一已知角度θ,此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应为多少?86.在实验室中,需要控制某些带电粒子在某区域内的滞留时间,以达到预想的实验效果。现设想在xOy的纸面内存在以下的匀强磁场区域,在O点到P点区域的x轴上方,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在x轴下方,磁感应强度大小也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OP两点距离为x0(如图所示)。现在原点O处以恒定速度v0不断地向第一象限内发射氘核粒子。(1)设粒子以与x轴成45°角从O点射出,第一次与x轴相交于A点,第n次与x轴交于P点,求氘核粒子的比荷(用已知量B、x0、v0、n表示),并求OA段粒子运动轨迹的弧长(用已知量x0、v0、n表示)。(2)求粒子从O点到A点所经历时间t1和从O点到P点所经历时间t(用已知量x0、v0、n表示)。87.如图,静止在负极板附近的带负电的微粒m1在MN间突然加上电场时开始运动,水平匀速地击中速度为零的中性微粒m2后粘合在一起恰好沿一段圆弧运动落在N极板上,若m1=9.995×10-7kg, q=10-8C, E=103V/m , B=0.5T, 求:m1击中m2时的高度,m1击中m2前瞬时速度,m2的质量及m1和m2粘合体做圆弧运动的半径。88.如图,两根足够长的金属导轨ab,cd竖直放置,导轨间距离为L,电阻不计。在导轨上端并接2个额定功率均为P、电阻均为R的小灯泡。整个系统置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现将一质量为m、电阻可忽略不计的金属棒MN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金属棒下落过程中保持水平,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已知某时刻后两灯泡保持正常发光。重力加速度为g。求:(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2)灯泡正常发光时导体棒的运动速率。89.如图(甲)所示,两根足够长的直金属导轨MN、PQ平行放置在倾角为θ的绝缘斜面上,两导轨间距为L0、M、P两点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一根质量为m的均匀直金属杆ab放在两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整套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导轨和金属杆的电阻可忽略。让ab杆沿导轨由静止开始下滑,导轨和金属杆接触良好,不计它们之间的摩擦。(1)由b向a方向看到的装置如图(乙)所示,请在此图中画出ab杆下滑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示意图;(2)在加速下滑过程中,当ab杆的速度大小为v时,求此时ab杆中的电流及其加速度的大小;(3)求在下滑过程中,ab杆可以达到的速度最大值。90.两根足够长的固定的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两导轨间的距离为L。导轨上面横放着两根导体棒ab和cd,构成矩形回路,如图所示.两根导体棒的质量皆为m,电阻均为R,回路中其余部分的电阻可不计.在整个导轨平面内都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设两导体棒均可沿导轨无摩擦地滑行.开始时,棒cd静止,棒ab有指向棒cd的初速度v0.若两导体棒在运动中始终不接触,求:(1)在运动中产生的焦耳热最多是多少.(2)当ab棒的速度变为初速度的3/4时,cd棒的加速度是多少?第五部分 光学 原子物理91.甲、乙两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甲光入射角小于乙光入射角,甲、乙光的折射角相等,由此可以判定( )A.真空中甲光波长大于乙光波长B.甲光频率大于乙光频率C.在水中甲光波速等于乙光波速D.在水中甲光波长大于乙光波长92.在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如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将会显示衍射图样.B.单个光子通过狭缝后,底片上会出现完整的衍射图样.C.光子通过狭缝的运动路线像水波一样.D.光的波动性是大量光子运动的规律.93.右图是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使用波长为600nm的橙色光照射,在光屏中心P点呈现亮条纹.在P点上方的P1点到S1、S2的路程差恰为λ,现改用波长为400nm的紫色光照射,则( )A.P和P1都出现亮纹B.P为亮纹,P1为暗纹C.P为暗纹,P1为亮纹D.P和P1都是暗纹94.中微子是一种质量几乎为零,伴随着β衰变和其他一些物理过程而产生的微小粒子.由于它是如此之小,所以它可以在太空和星球内部畅通无阻.如果太阳在进行热核反应时候,每产生25MeV能量的同时释放了两个中微子,太阳的辐射功率为4.47×1026W,太阳和地球距离为1.496×l011m.中微子从太阳发出后,均匀地沿各个方向传播,穿过月球,穿过地球,同时也穿过每个人.估算每秒钟穿过你身体的中微子数目( )A.7×l010个 B.7×l012个 C.7×l014个 D.7×l016个95.如图右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 若用能量为2.4 eV的光子去照射一群处于n=2 激发态的氢原子,则氢原子将( )A.氢原子能跃迁到n=3的激发态B.氢原子能跃迁到n=4的激发态C.氢原子能发生电离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正确96.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热核反应,质量减少.核反应方程是,这个核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已知质子、氦核、X的质量分别为m1、m2、m3,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方程中的X表示中子()B.方程中的X表示电子()C.这个核反应中质量亏损Δm=4m1-m2D.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ΔE=(4m1-m2-2m3)c297.K-介子衰变的方程为K-→π-+π0,其中K-介子和π-介子带负的元电荷e,π0介子不带电.如图所示,两匀强磁场方向相同,以虚线MN为理想边界,磁感应强度分别为B1、B2.今有一个K-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B1中,其轨迹为圆弧AP,P在MN上,K-在P点时的速度为v,方向与MN垂直.在P点该介子发生了上述衰变.衰变后产生的π-介子沿v反方向射出,其运动轨迹为如图虚线所示的“心”形图线.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π-介子的运行轨迹为PENCMDPB.π-介子运行一周回到P用时为C.B1=4B2D.π0介子做匀速直线运动98.如图所示,透明液体折射率为,M为平面镜,有一束水平光线垂直于器壁入射,求平面镜M与水平面夹角为多大时,液体与空气交界面上能发生全反射 99.钍232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变成一种稳定的元素.这种元素是什么?它的原子量是多少?它的原子序数是多少?100.用质子轰击锂核(Li)生成两个a粒子.已知质子质量Mp=1.0073,锂核质量为,MHe=4.001 5 u,质子的初动能是E1=0.6MeV,1相当于931.5 MeV.求:(1)写出核反应方程式;(2)核反应前后发生的质量亏损;(3)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E;(4)核反应释放的能量全部用来增加两个a粒子的动能,则核反应后两个a粒子具有总能量是多少?百题集参考答案力学部分:1. A 2. AD 3. A 4. A 5. D6. B7. A8. CD 9. C10.解:由已知客车长l = 14 m,它做匀速运动,v客= 8 m/s货车长d = 10 m,加速度为a = 2 m/s,两车开始相距s0 = 240 m,设经过t1时间两车车头相遇,并设想火车始终在做匀加速运动则 v客·t1 + 可得 t1=12 s此时货车的行驶速度为:v货= a t1 = 24 m/s (火车恰好达到最大速度,设想成立)设错车时间为t2,则两车错开时刚好匀速错开则 v客·t2 + v货·t2 = l1 + l2可得 t2 = 0.75 s方法二:设经过t1时间货车速度达到v2,则:t1 = v2/a = 12 s在t1时间内,两车位移分别为:x1 = v1 t1 = 96 m x2 = m ∵x1 + x2 = 240 m = s0说明此时两车刚好前端相遇,则两车错开时刚好匀速错开设错车时间为t2,则 :v1·t2 + v2·t2 =l1 + l2 可得t2 = 0.75 s11.(1)52.35 4.686—4.689(2)①50 ②0.25 0.4012. C 13.B、C14. 解:(1)物体由A到B过程中:故F=4N(2)物体由B到C过程中:故15. 解:设初速度为v0,当汽车在水平普通路面上急刹车时,mg=ma1 → a1 =g=0.7×10=7m/s2v02=2a1s1 →当汽车在水平冰面上急刹车时,mg=ma2 → a2 =μ2g=0.1×10=1m/s2v02=2a2s2 s2=98m因此,急刹车后汽车继续滑行的距离增大了 ⊿s= s2-s1=84m16.C17.解:(1)小球刚能完成一次完整的圆周运动,它到最高点的速度为v0,在最高点,仅有重力充当向心力,则有 ①在小球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并设小球在最低点速度为v,则又有 ②解①②有m/s滑块从h高处运动到将与小球碰撞时速度为v2,对滑块由能的转化及守恒定律有因弹性碰撞后速度交换m/s,解上式有h=0.5m(2)若滑块从h/=5m处下滑到将要与小球碰撞时速度为u,同理有③解得滑块与小球碰后的瞬间,同理滑块静止,小球以的速度开始作圆周运动,绳的拉力T和重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则有④解④式得T=48N(3)滑块和小球最后一次碰撞时速度为,滑块最后停在水平面上,它通过的路程为,同理有 ⑤小球做完整圆周运动的次数为 ⑥解⑤、⑥得,n=10次18.解:⑴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G质量为m的物体在地球表面时:mg = G解上式得:r 月=⑵设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根据题意:由上式解得:19. 解:(1)设从抛出点到A点的高度差为h,到A点时有则有:, ①且 ②代入数据解得h=0.45m ③(2)要使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且能够滑回倾斜轨道AB,则小物体沿圆轨道上升的最大高度不能超过圆心,即:④(3)小物体到达A点时的速度: ⑤从A到B,由动能定理:⑥小物体从B到环最高点机械能守恒: ⑦在最高点有: ⑧由④⑤⑥⑦解得 ⑨20. (1)B (2)21. D 22. BC23.解: 选向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甲v-m乙v+Mv′=0船的速度为v′== m/s=0.6 m/s.船的速度方向沿正方向——向左.故选项B正确.24. A 25. A 26. C27.解:两物体最终速度相等设为u由动量守恒得:mv=(m+M)u, 系统损失的动能为:系统损失的动能转化为内能Q=fs=28. D 29. ABC30. 解:(1)设碰后A、B的速率分别为v1、v2,设水平向右为正,由A、B系统动量守恒,有:碰后A何等平抛运动,由,得: (2)B做匀减速运动,由动能定理得:31. 2.4J32. 解:(1)粘合后的两球飞出轨道后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有①解得 ②(2)设球A的质量为m,碰撞前速度大小为v1,把球A冲进轨道最低点时的重力势能定为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 ③设碰撞后粘合在一起的两球速度大小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知 ④飞出轨道后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有 ⑤综合②③④⑤式得33. 解:子弹射入砂袋前后动量守恒,设子弹打入砂袋瞬间具有速度v′0,由动量守恒定律:mv0=(M1+m)v′ ①此后(M1+m)在摆动过程中,水平方向做减速运动,而M2在水平方向做加速运动,当(M1+m)与M2具有共同水平速度时,悬线偏角θ达到最大,即竖直向上的速度为零,在这一过程中 满足机械能守恒,设共同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有:但式①,②中有三个未知量,v0,v′0,v,还需再寻找关系从子弹入射前到摆动至最同点具有共同速度v为止,在这个过程中,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所以、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0=(M1+M1+m)v ③34. 解(1)对甲、乙碰撞动量守恒m乙v0=m甲v1+m乙v2,对木块、向左做匀加速运动乙车和木块,动量守恒m乙v2=(m乙+m木)v滑行时间(2) s=0.8m 距左端0.8m远35. 解: 设向右为正方向,A与C粘合在一起的共同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2mv′①为保证B碰挡板前A未能追上B,应满足v′≤v2②设A与B碰后的共同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mv′-mv2=mv″③为使B能与挡板再次碰撞应满足v″>0④联立①②③④式得5v236. 解:设子弹的初速为v0,穿过2d厚度的钢板时共同速度为:v 受到阻力为f.对系统由动量和能量守恒得:①②由①②得: ③子弹穿过第一块厚度为d的钢板时,设其速度为v1,此时钢板的速度为u,穿第二块厚度为d的钢板时共用速度为v2,穿过深度为,对子弹和第一块钢板系统由动量和能量守恒得:④⑤由③④⑤得: ⑥对子弹和第二块钢板系统由动量和能量守恒得:⑦⑧由③⑥⑦⑧得:37.解:(1)汽车牵引力与输出功率的关系将,代入得当轿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有(2)在减速过程中,注意到发动机只有用于汽车的牵引,根据动能定理有,代入数据得电源获得的电能为(3)根据题设,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仍为 此过程中,由能量转化及守恒定律可知,仅有电能用于克服阻力做功,代入数据得38.解: (1)因θ<5°,故单摆做简谐运动,其周期为:T==s=2.027s由T=2π得g==m/s2=9.79m/s2(2)最大回复力为Fm=mgsinθ=0.10×9.79×0.0698N=0.068N(3)秒摆的周期为:T0=2s设其摆长为l0,由T=2π可知T∝即:T?T0=?故:l0==m=0.993m其摆长要缩短Δl=l-l0=1.02m-0.993m=0.027m即摆长应缩短0.027m.39.解: (1)从图中可得出波长λ=8cm,这列波的频率和周期分别是f==5Hz,T==0.2s.A点此刻振动的速度方向向上,说明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2)质点B原来位于平衡位置,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0.5s即2.5个周期后质点又回到平衡位置,速度方向变为竖直向上.则B点在0.5s内的位移等于零.通过的路程为s=2.5×4×0.1m=1m.(3)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40.解: (1)若AB=5m=(n+)λλ=m=m由于3m<λ<5m所以n=1,λ=4m,v==40m/sAC=vt+λ=24m若AB=5m=(n+)λ,λ=此时无解.(2)A点运动路程s=×4A=1.25m. 24m 1.25m第二部分 热学41.BC 42.(1)113-115 (2)6.5×10-10—6.6×10-10 (3)形成单分子层43.D 44.AD 45.BC 46.D 47.A 48.A 49.BCD 50.D第三部分 电学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BD D BC C AC C AD BC B C BD62.BD. 63.B64.(1)10m/s (2) 与负极相连, 120V<U<200V65.Ⅰ.CⅡ. (1)辉度 (2)聚焦和辅助聚焦 (3)竖直位移;水平位移66. (1)B (2)225;串联 (3)如下:67. (1)r1 (2)R1-2R2-r1 (3)A68.(1)必选的器材有电源E、开关S、导线若干.A1的满偏电压约为UA1=Ig1·r1=0.4 V,为满足尽可能高的精度的要求,量程10 V的电压表V不能选用,而电流表A2的内阻确定,且满偏电压UA2=Ig2·r2=0.375 V,可当电压表用来测A1的电压.由于并联的A1、A2端电压只有零点几伏,而电源电动势有1.5 V,可串联R1作保护电阻,为满足多测几组数据,滑动变阻器R2采用分压式供电方式,电路图如右图所示.(2)若闭合电键后,滑动触头在适当位置时,而电流表示数分别为I1、I2,则r1=,其中r2为A2的电阻值.69. (1)采用分压式电路可以增大数据测量范围.(2)如图中图线甲所示(3)再作出U=E-Ir图线,如图中乙图线,两个U-I图线(伏安特性曲线与U=E-Ir图线)的交点即为小电珠的实际工作点,小电珠工作电流为0.35 A,工作电压为0.8 V,功率为0.28 W.70.(Ⅰ)(Ⅱ)(1) R1 (2)(3) 1.47(1.46~1.48)伏特, 0.78(0.77~0.79欧姆)第三部分:磁学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ABD D ACD ABD B AC A AB B BD A BC BD84.解:(1)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E=Bdv(2)两板间河水的电阻r=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3)由电功率公式,P=I2R 得P=85.解:如图所示,电子在磁场中沿ab运动,圆心为O,半径为R 以v表示电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m、e分别表示电子的质量和电量,则 又有 由以上各式解得 86.解:(1)由, ① ②由几何关系知,粒子从A点到O点的弦长为,由题意; (n=1、2、3……) ③氘核粒子的比荷 ④由几何关系 , ⑤由以上各式得 ⑥(2)粒子从O点到A点所经历时间 ⑦从O点到P点所经历时间;(n=1、2、3……) ⑧87.解:m1击中m2前是匀速直线运动:m1g+qVB=qEV=(qE-m1g)/qB=1m/s因m1在击中m2前已是水平匀速运动,故m2的竖直分速度已为零,在从m1开始运动到击中m2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电场力对m1做功,洛仑兹力不做功,设所求高度为h,由动能定理得:由于m1击中m2后粘合体能做圆周运动,说明粘合体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仅是洛仑兹力充当向心力作匀速圆周运动,故有: m1g+ m2g=qE m2=qE/g- m1=5×10-10kg m1与m2的粘合体作圆周运动半径为:r=(m1+ m2)V'/qB 在m1击中m2的瞬间,动量守恒,有:m1V=(m1+m2)V’r=200m88.,89.解:(1)如图所示,重力mg,竖直向下;支持力N,垂直斜面向上;安培力F,沿斜面向上(2)当ab杆速度为v时,感应电动势E=BLv,此时电路电流ab杆受到安培力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3)当时,ab杆达到最大速度vm90.解:(1)从初始至两棒达到速度相同的过程中,两棒总动量守恒,有根据能量守恒,整个过程中产生的总热量(2)设ab棒的速度变为初速度的3/4时,cd棒的速度为v1,则由动量守恒可知此时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分别为:,此时棒所受的安培力 ,所以棒的加速度为由以上各式,可得第五部分 光学 原子物理91 .D 92.A、D. 93.B. 94.C 95.D 96.D 97.BD98.22.5°;67.5°99.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总的效果使原子量和原子序数变化原子量=232-6×4=208原子序数=90-2×6-4×(-1)=82100.(1)+→2(2)Δm=0.0203(3)△E=18.9 MeV(4) 19.5 MeVEtDtCF合tBvhAtacb甲地球乙bacAbcaDabcCabcBOs/2s/2AhB理想气体VRr1,3,5BFabRrNMbadcBv0LacdbAGR1R3理科数学百题集一、选择题1.复数等于 ( )A. B. C.- D.2. 若,则定义域为( )A. B. C. D.3. 已知集合M={|},N={},则M N= ( ) A. B.{|1} C.{|1} D.{| 1或0}4. 设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时,,则(A) (B) (C) (D)5.若a>0,b>0,且函数在x=1处有极值,则ab的最大值等于( )A.2 B.3 C.6 D.96.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满足,若,则A. B. C. D.7.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A. B. C. D.8.函数的定义域为,,对任意,,则的解集为( )A.(,1) B.(,+) C.(,) D.(,+)9. 设偶函数f(x)满足f(x)=2x-4 (x0),则=(A) (B)(C) (D)10.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剪去两个一样的小矩形得到一个“E”形图案,如图所示,设小矩形的长、宽分别为x、y,剪去部分的面积为20,若2≤x≤10,记y=f(x),则y=f(x)的图象是 ( )11.点P在曲线上移动,设点P处切线的倾斜角为α,则角α的取值范围是( )A.[0,] B.[0,)∪[,π)C.[,π) D.(,]12. 已知是等差数列,是其前项和,,则过点的直线的斜率是( )A.4 B. C. D.13. 已知为等差数列,以表示的前n项和,则使得达到最大值的n是 ( )A. 18 B. 19 C. 20 D. 2114.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则公比等于 ( )A. B. C.4 D.15 设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则“a1<0,且0<q<1”是“对于任意n∈N*都有an+1>an”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比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16 .设是和的等比中项,则的最大值为 ( )A.10 B.7 C.5 D.17.设O为坐标原点,,若向量的夹角与的夹角相等,则实数的值为 ( )A. B. C. D.18.如图,将45°直角三角板和30°直角三角板拼在一起,其中45°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30°直角三角板的30°角所对的直角边重合.若,则x ,y等于( )A. B.C. D.19.已知,且在第二象限,那么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20.若△ABC的内角A满足,则sinA+cosA等于 ( )A. B. C. D.21.把函数的图象沿向量a=(-m,m)(m>0)的方向平移后,所得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m的最小值是 ( ) ( )A. B. C. D.22.同时具有性质:“①最小正周期是②图像关于直线对称③在上是增函数”的一个函数是 ( )A. B.C. D.23.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的值为( )A. B.C. D.24若过点的直线与曲线有公共点,则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 )A. B.C. D.25.已知点的坐标满足条件,那么点P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 )A B C 2 D 126. 到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过其中一条直线且平行于另一条直线的平面内的轨迹是 ( )A. 直线 B. 椭圆 C. 抛物线 D. 双曲线27.设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虚轴的一个端点为,如果直线与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垂直,那么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28.设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为,为抛物线上一点,,为垂足,如果直线斜率为,那么 ( )(A) (B) 8 (C) (D) 1629.椭圆的右焦点,其右准线与轴的交点为A,在椭圆上存在点P满足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过点,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3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的顶点和,顶点在双曲线的右支上,则 等于 ( )A. B. C. D.31.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C)若,,则 (D)若,,则32.如右图,在正方体-中,为的中点,则与所在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 ( ) ( )A. B.C. D.33.已知是球表面上的点,,,,,则球的表面积等于( )(A)4 (B)3 (C)2 (D)34.如图所示,所在的平面和四边形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且,,,,。若,则动点在平面内的轨迹是( )A.椭圆的一部分 B.线段C.双曲线的一部分 D.以上都不是35.过正方体的顶点A作直线L,使L与棱,,所成的角都相等,这样的直线L可以作( )A.1条 B.2条 C.3条 D.4条36.半径为的球的直径垂直于平面,垂足为,是平面内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线段、分别与球面交于点M,N,那么M、N两点间的球面距离是( )(A) (B)(C) (D)37.表示标准正态总体在区间(,x)内取值的概率,若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则概率等于( )A. B. C. D.38.把5名新同学分配到高一年级的A、B、C三个班,每班至少分配一人,其中甲同学已分配到A班,则其余同学的分配方法共有( )A.24种 B.50种 C.56种 D.108种39. 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A. B. C. D.40. 一个盒子里有6只好晶体管,4只坏晶体管,任取两次,每次取一只,每次取后不放回,则若已知第一只是好的,则第二只也是好的概率为( )A. B. C. D.二 填空题41.已知集合,,那么 .42. 若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43.对于,给出下列四个不等式① ②③ ④其中成立的是44.(04年广东卷.3)函数在处连续,则( )45. 已知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且成等差数列,则=46设常数,展开式中的系数为,则______47 将全体正奇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13 57 9 1113 15 17 19……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n 行(n ≥3)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 .48 在数列中,,则49. 已知数列具有性质:对任意,与两数中至少有一个是该数列中的一项. 现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数列0,1,3,5,7具有性质;②数列0,2,4,6,8具有性质;③若数列具有性质,则;④若数列具有性质,则。其中真命题有 。50.已知||=1,||=2,||=2,则||= .51.在中,a、b、c分别为内角A、B、C的对边,若,则 A=__________.52 .要排出某班一天中语文、数学、政治、英语、体育、艺术6门课各一节的课程表,要求数学课排在前3节,英语课不排在第6节,则不同的排法种数为 。(以数字作答)53如图在直三棱柱中, ,AC=BC=1,侧棱,M为的中点,则AM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______.54.如图,在三棱锥中,三条棱,,两两垂直,且>>,分别经过三条棱,,作一个截面平分三棱锥的体积,截面面积依次为,,,则,,的大小关系为 。55.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过平面外一点,作与该平面成角的直线一定有无穷多条。②一条直线与两个相交平面都平行,则它必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③对确定的两条异面直线,过空间任意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这两条异面直线都平行;④对两条异面的直线,都存在无穷多个平面与这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相等;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为:56.已知、是椭圆(>>0)的两个焦点,为椭圆上一点,且.若的面积为9,则=____________.57 .以知F是双曲线的左焦点,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58.已知以双曲线C的两个焦点及虚轴的两个端点为原点的四边形中,有一个内角为60 ,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59.在二项式的展开式中,含的项的系数是 (用数字作答).60.某棉纺厂为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测100根棉花纤维的长度(棉花纤维的长度是棉花质量的重要指标)。所得数据均在区间中,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可知 0.05 ,在抽测的100根中,棉花纤维的长度在内的有 55 根。61.若直线经过圆的圆心,则的最小值是62. 某毕业生参加人才招聘会,分别向甲、乙、丙三个公司投递了个人简历.假定该毕业生得到甲公司面试的概率为,得到乙、丙两公司面试的概率均为p,且三个公司是否让其面试是相互独立的.记X为该毕业生得到面试的公司个数.若P(X=0)=,则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E(X)=____三 解答题63.(江西理19)设.(1)若在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求的取值范围;(2)当时,在上的最小值为,求在该区间上的最大值.64.设函数,曲线过P(1,0),且在P点处的切斜线率为2.(I)求a,b的值;(II)证明:65.已知函数(Ⅰ)证明:曲线(Ⅱ)若,求的取值范围。66.已知函数,(Ⅰ)求函数的定义域;(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Ⅲ)当>0时,若存在x使得成立,求的取值范围.67、已知函数(1)若函数存在单调递减区间,求的取值范围;(2)若且关于x的方程在上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3)设各项为正的数列满足:求证:68 已知数列(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II)记69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且分别是等比数列的.(1)求数列与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对任意自然数均有:成立.求的值。70 数列的前项和满足(,且).数列满足.(Ⅰ)求数列的前项和;(Ⅱ)若对一切都有,求的取值范围.71 数列中,,(是常数,),且成公比不为的等比数列。(I)求的值;(II)求的通项公式。(III)由数列中的第1、3、9、27、……项构成一个新的数列{b},求的值。72 数列满足,().(Ⅰ)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Ⅱ)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Ⅲ)设,求数列的前项和.73. 在数列中,已知。(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为非零常数),问是否存在整数,使得对任意的都有?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4.在中,为锐角,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I)求的值;(II)若,求的值。75. 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2)当时,求函数的取值范围.76. 已知函数(,),且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1)求函数的解析式并求的最小值;(2)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若=1,,且,求边长.77.已知函数.(1)若,求的值;(2)设三内角所对边分别为且,求在上的值域.78. 已知向量m=(sinA,cosA),n=,m·n=1,且A为锐角.(Ⅰ)求角A的大小;(Ⅱ)求函数的值域. 79 在一个特定时段内,以点E为中心的7海里以内海域被设为警戒水域.点E正北55海里处有一个雷达观测站A.某时刻测得一艘匀速直线行驶的船只位于点A北偏东且与点A相距40海里的位置B,经过40分钟又测得该船已行驶到点A北偏东+(其中sin=,)且与点A相距10海里的位置C.(I)求该船的行驶速度(单位:海里/小时);(II)若该船不改变航行方向继续行驶.判断它是否会进入警戒水域,并说明理由.80 .设点F(0,),动圆P经过点F且和直线y=相切,记动圆的圆心P的轨迹为曲线W.⑴求曲线W的方程;⑵过点F作相互垂直的直线,,分别交曲线W于A,B和C,D.①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小值;②分别在A,B两点作曲线W的切线,这两条切线的交点记为Q,求证:QA⊥QB,且点Q在某一定直线上。81.已知椭圆E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离心率e=.(Ⅰ) 求椭圆E的方程;(Ⅱ) 过点(1,0)作直线交E于P、Q两点,试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定点M,使为定值?若存在,求出定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2.已知向量动点到定直线的距离等于并且满足其中是坐标原点,是参数.(1)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并判断曲线类型;(2)当时,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如果动点的轨迹是圆锥曲线,其离心率满足求实数的取值范围。83.已知椭圆的一个焦点是,两个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构成等边三角形.(Ⅰ)求椭圆的方程;(Ⅱ)过点且不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设点关于轴的对称点为 .(i)求证:直线过轴上一定点,并求出此定点坐标;(ii)求△面积的取值范围。84. 过轴上动点引抛物线的两条切线、,、为切点.(1)若切线,的斜率分别为和,求证: 为定值,并求出定值;(2)求证:直线恒过定点,并求出定点坐标;(3)当最小时,求的值.85. 若圆过点且与直线相切,设圆心的轨迹为曲线,、为曲线上的两点,点,且满足.(1)求曲线的方程;(2)若,直线的斜率为,过、两点的圆与抛物线在点处有共同的切线,求圆的方程;(3)分别过、作曲线的切线,两条切线交于点,若点恰好在直线上,求证:与均为定值.86. 已知定点A(-1,0),F(2,0),定直线l:x=,不在x轴上的动点P与点F的距离是它到直线l的距离的2倍.设点P的轨迹为E,过点F的直线交E于B、C两点,直线AB、AC分别交l于点M、N(Ⅰ)求E的方程;(Ⅱ)试判断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是否过点F,并说明理由.87 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中,底面边长为,侧棱长为,是棱的中点.(Ⅰ)求证:平面;(Ⅱ)求二面角的大小;(Ⅲ)求点到平面的距离.88、已知三棱锥P-ABC中,PA⊥ABC,AB⊥AC,PA=AC= AB,N为AB上一点,AB=4AN,M,S分别为PB,BC的中点.(Ⅰ)证明:CM⊥SN;(Ⅱ)求SN与平面CMN所成角的大小.89、已知三棱锥P—ABC中,PC⊥底面ABC,,,二面角P-AB-C为,D、F分别为AC、PC的中点,DE⊥AP于E.(Ⅰ)求证:AP⊥平面BDE;(Ⅱ)求直线EB与平面PAC所成的角。90、如图,四棱锥S-ABCD中,SD底面ABCD,AB//DC,ADDC,AB=AD=1,DC=SD=2,E为棱SB上的一点,平面EDC平面SBC .(Ⅰ)证明:SE=2EB;(Ⅱ)求二面角A-DE-C的大小 .9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PD=DC=BC=1,AB=2,AB∥DC,∠BCD=900。求证:PC⊥BC;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92、如图, 在矩形中,点分别在线段上,.沿直线将 翻折成,使平面.(Ⅰ)求二面角的余弦值;(Ⅱ)点分别在线段上,若沿直线将四边形向上翻折,使与重合,求线段的长。93、北京的高考数学试卷中共有8道选择题,每个选择题都给了4个选项(其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评分标准规定:每题只选1项,答对得5分,不答或答错得0分.某考生每道题都给出了答案,已确定有4道题的答案是正确的,而其余的题中,有两道题每题都可判断其有两个选项是错误的,有一道题可以判断其一个选项是错误的,还有一道题因不理解题意只能乱猜.对于这8道选择题,试求:(Ⅰ) 该考生得分为40分的概率;(Ⅱ) 该考生所得分数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94、某种家用电器每台的销售利润与该电器的无故障使用时间有关,每台这种家用电器若无故障使用时间不超过一年,则销售利润为0元,若无故障使用时间超过一年不超过三年,则销售利润为100元;若无故障使用时间超过三年,则销售利润为200元。已知每台该种电器的无故障使用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概率为无故障使用时间超过一年不超过三年的概率为(I)求销售两台这种家用电器的销售利润总和为400元的概率;(II)求销售三台这种家用电器的销售利润总和为300元的概率;95. 已知参赛号码为1~4号的四名射箭运动员参加射箭比赛。(1)通过抽签将他们安排到1~4号靶位,试求恰有一名运动员所抽靶位号与其参赛号码相同的概率;(2)记1号,2号射箭运动员,射箭的环数为(所有取值为0,1,2,3...,10)。根据教练员提供的资料,其概率分布如下表:0 1 2 3 4 5 6 7 8 9 100 0 0 0 0.06 0.04 0.06 0.3 0.2 0.3 0.040 0 0 0 0.04 0.05 0.05 0.2 0.32 0.32 0.02①若1,2号运动员各射箭一次,求两人中至少有一人命中8环的概率;②判断1号,2号射箭运动员谁射箭的水平高?并说明理由.96、甲、乙两个箱子中装有大小相同的小球,甲箱中有2个红球和2个黑球,乙箱中装有2个黑球和3个红球,现从甲箱和乙箱中各取一个小球并且交换。(1)求交换后甲箱中刚好有两个黑球的概率。(2)设交换后甲箱中黑球的个数为,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97、某校要用三辆汽车从新校区把教职工接到老校区,已知从新校区到老校区有两条公路,汽车走①号公路堵车的概率为,不堵车的概率为;汽车走②号公路堵车的概率为,不堵车的概率为.由于客观原因甲、乙两辆汽车走①号公路,丙汽车走②号公路,且三辆车是否堵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Ⅰ)若三辆汽车中恰有一辆汽车被堵的概率为,求汽车走公路②堵车的概率;(Ⅱ)在(Ⅰ)的条件下,求三辆汽车中被堵车辆的个数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98. 如图所示,质点P在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上按逆时针方向前进.现在投掷一个质地均匀、每个面上标有一个数字的正方体玩具,它的六个面上分别写有两个1、两个2、两个3一共六个数字.质点P从A点出发,规则如下:当正方体上底面出现的数字是1,质点P前进一步(如由A到B);当正方体上底面出现的数字是2,质点P前进两步(如由A到C);当正方体上底面出现的数字是3,质点P前进三步(如由A到).在质点P转一圈之前连续投掷,若超过一圈,则投掷终止.求: (Ⅰ)需要四次投掷,点P恰返回到A点的概率; (Ⅱ)点P恰好返回到A点的概率.99.2010年11月广州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学生会举行的亚运知识有奖问答比赛中,甲、乙、丙同时回答一道有关亚运知识的问题,已知甲回答对这道题目的概率是,甲、丙两人都回答错的概率是,乙、丙两人都回答对的概率是.(1)求乙、丙两人各自回答对这道题目的概率.(2)(理)求回答对这道题目的人数的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期望.(文)求甲、乙、丙三人中至少有两人回答对这道题目的概率.100.盒子里装有6件包装完全相同的产品,已知其中有2件次品,其余4件是合格品。为了找到2件次品,只好将盒子里的这些产品包装随机打开检查,直到两件次品被全部检查或推断出来为止。(1)求经过3次检查才将两件次品检查出来的概率;(2)求两件次品被全部检查或推断出来所需检查次数恰为4次的概率。数学理科百题集答案一、选择题1 D ,2 A ,3 C ,4 A,5D,6B,7B,8,B, 9 B ,10 A ,11 B ,12 A,13 C,14 C,15 A,16 C,17 A,18.B,19 C,20 A,21 C,22 C,23 A ,24 D ,25 C,26 D,27 D,28 B,29 D,30 B,31 B,32 B,33 A,34 C ,35 D ,36 A , 37 B ,38 A ,39 A ,40 C二 填空题41 42. 43.②④ 44 45. 46 1 47. 48 49. ②③④ 50. 51.52 288 53 54. 55. ②④ 56. 3 57 9 58. 59. 28 60. 55 。61. 4 62 .三 解答题63.(1)在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即存在某个子区间 使得.由,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则只需即可。由解得,所以,当时,在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2)令,得两根,,.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当时,有,所以在上的最大值为又,即所以在上的最小值为,得,,从而在上的最大值为.64.解:(I)由已知条件得,解得(II),由(I)知设则而65.(Ⅰ) ,,又曲线的切线方程是:,在上式中令,得 ,所以曲线(Ⅱ)由得,(i)当时,没有极小值;(ii)当或时,由得,故。由题设知,当时,不等式无解;当时,解不等式得综合(i)(ii)得的取值范围是。66.(Ⅰ)当时函数的定义域为;当时函数的定义域为(Ⅱ)令时,得即,①当时,时,当时,,故当 时,函数的递增区间为,递减区间为②当时,,所以,故当时,在上单调递增.③当时,若,;若,,故当时,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Ⅲ)因为当时,函数的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若存在使得成立,只须,即67、解:(1)依题意在时有解:即在有解.则且方程至少有一个正根.此时,(2)设则列表:(0,1) 1 (1,2) 2 (2,4)+ 0 0 +极大值 极小值方程在[1,4]上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解得:(3)设,则在为减函数,且故当时有.假设则,故从而即68解:(Ⅰ) 由 得 ∴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 即 (Ⅱ) ∵ ∴ =69解:(1)∵a2=1+d ,a5=1+4d ,a14=1+13d,且a2、a5、a14成等比数列∴ ∴ 又∵. ∴ (2)∵ ① ∴ 即又 ② ①-②: ∴ ∴∴70解:(Ⅰ)当时, 解得当≥2时 …………2分,,两式相减得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从而……=设……+,则……+, (Ⅱ)由可得① 当时,由 可得,对一切都成立,此时的解为. ② 当时,由 可得≥ 对一切都成立,. 71. 解:(I),,,因为,,成等比数列,所以,解得或.当时,,不符合题意舍去,故.(II)当时,由于,,,所以。又,,故.当n=1时,上式也成立,所以(III)bn=32n-2-3n-1+2, ∴=9.72(Ⅰ)由已知可得,即,即∴ 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Ⅱ)由(Ⅰ)知,∴(Ⅲ)由(Ⅱ)知相减得:∴73.74.(I)∵为锐角,∴∵ ∴(II)由(I)知,∴由得 ,即又∵ ∴ ( http: / / www. / ) ∴ ,∴75.:(1)因为 . 所以 .(2)当 时, ,所以 当,, 当,.所以的取值范围是.76. (1),由得,所以,所以(2)由f(B)= 1得,解得又由知,所以由余弦定理知=所以 (或由,解得,)77.(1)由,得.∴. ∴,即, ∴.(2)由即得则即,又=由,则,故,即值域是78.(Ⅰ)由题意得 由A为锐角得 (Ⅱ)由(Ⅰ)知 所以 因为x∈R,所以,因此,当时,f(x)有最大值. 当sinx=-1时,f(x)有最小值-3,所以所求函数f(x)的值域是.79 (I)如图,AB=40,AC=10,由于,所以cos=由余弦定理得BC=所以船的行驶速度为(海里/小时).(2) 如图所示,设直线AE与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从而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AQ=由于AE=55>40=AQ,所以点Q位于点A和点E之间,且QE=AE-AQ=15.过点E作EP BC于点P,则EP为点E到直线BC的距离.在Rt中,PE=QE·sin= 所以船会进入警戒水域.80 .⑴由切线性质及抛物线定义知W的方程:⑵①设方程:,方程:,由弦长公式易知:四边形ABCD的面积S==18≥72,K=±1时,.②由⑴知W的方程为:,故,则:QA⊥QB.联立方程和得交点Q即Q,当k取任何非零实数时,点Q总在定直线上。81.解:(1),∴所求椭圆E的方程为:(2)当直线不与x轴重合时,可设直线的方程为:, 把(2)代人(1)整理得:∴, 假设存在定点,使得为定值=当且仅当,即时,(为定值).这时再验证当直线的倾斜角时的情形,此时取,,∴存在定点使得对于经过(1,0)点的任意一条直线均有(恒为定值).82.(1)设由题设可得,因即为所求轨迹方程。当时,动点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当时,动点的轨迹是圆;当时,方程可化为当时,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当时,动点的轨迹是椭圆。(2)当时, 的轨迹方程为得∴当时,取最小值当时,取最大值16.因此,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4.(3)由于即此时圆锥曲线是椭圆,其方程可化为①当时,②当时,而得,综上,的取值范围是83.(Ⅰ)易得,则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Ⅱ)(i)不妨设直线方程为,代入得:,设,则有,,由关于轴的对称点为,得,根据题设条件设定点为,得,即,整理得,,代入得则定点为(ii)由(I)中判别式,解得 ,而直线过定点所以记,,易得在上位单调递减函数,得84. (1),,即,即,同理,所以。联立PQ的直线方程和抛物线方程可得:,所以,所以(2)因为,所以直线恒过定点(3),所以,设,所以,当且仅当取等号,即。因为因为所以85. (1)依题意,点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到定直线的距离,所以点的轨迹为抛物线,曲线的方程为;(2)直线的方程是,即,由得点、的坐标是或,当、时,由得,,所以抛物线在点处切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方程为,即…………①线段的中点坐标为,中垂线方程为,即…………②由①、②解得,于是,圆的方程为,即 ,当、时,抛物线在点处切线的斜率为,此时切线与垂直,所求圆为以为直径的圆,可求得圆为,(3)设,,,过点的切线方程为,即,同理可得,所以,,又=,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亦即,所以,而,,所以.86. :(1)设P(x,y),则化简得x2-=1(y≠0)(2)①当直线BC与x轴不垂直时,设BC的方程为y=k(x-2)(k≠0)与双曲线x2-=1联立消去y得(3-k)2x2+4k2x-(4k2+3)=0由题意知3-k2≠0且△>0设B(x1,y1),C(x2,y2),则y1y2=k2(x1-2)(x2-2)=k2[x1x2-2(x1+x2)+4]=k2(+4)=因为x1、x2≠-1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y=(x+1)因此M点的坐标为(),同理可得因此==0②当直线BC与x轴垂直时,起方程为x=2,则B(2,3),C(2,-3)AB的方程为y=x+1,因此M点的坐标为(),同理可得 因此=0综上=0,即FM⊥FN 故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经过点F87 :(Ⅰ) 连结与交于,则为的中点,为的中点,为的中位线,//. 又平面,平面//平面(Ⅱ)(解法1)过作于,由正三棱柱的性质可知,平面,连结,在正中,在直角三角形中,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可得.则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又得,,∴.故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88、设PA=1,以A为原点,射线AB,AC,AP分别为x,y,z轴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P(0,0,1),C(0,1,0),B(2,0,0),M(1,0,),N(,0,0),S(1,,0)(Ⅰ), 因为, 所以CM⊥SN 。(Ⅱ), 设a=(x,y,z)为平面CMN的一个法向量,则 因为所以SN与片面CMN所成角为45°。89、w.w.^w.k.&s.5*u.c.#om(1)证明PC⊥底面ABC,又AB=BC,D为AC中点平面ACP平面ACP,又平面BDE(2)由(1)的证明知平面ACP为直线EB与平面PAC所成的角。为PB在平面ABC上的射影为二面角P-AB-C的平面角90、91、(1)证明:因为PD⊥平面ABCD,BC平面ABCD,所以PD⊥BC。由∠BCD=900,得CD⊥BC,又PDDC=D,PD、DC平面PCD,所以BC⊥平面PCD。 因为PC平面PCD,故PC⊥BC。(2)(方法一)分别取AB、PC的中点E、F,连DE、DF,则:易证DE∥CB,DE∥平面PBC,点D、E到平面PBC的距离相等。又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等于E到平面PBC的距离的2倍。由(1)知:BC⊥平面PCD,所以平面PBC⊥平面PCD于PC,因为PD=DC,PF=FC,所以DF⊥PC,所以DF⊥平面PBC于F。易知DF=,故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等于。(方法二)体积法:连结AC。设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为h。因为AB∥DC,∠BCD=900,所以∠ABC=900。从而AB=2,BC=1,得的面积。由PD⊥平面ABCD及PD=1,得三棱锥P-ABC的体积。因为PD⊥平面ABCD,DC平面ABCD,所以PD⊥DC。又PD=DC=1,所以。由PC⊥BC,BC=1,得的面积。由,,得, 故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等于。92、(Ⅰ)解:取线段EF的中点H,连结,因为=及H是EF的中点,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2,2,),C(10,8,0),F(4,0,0),D(10,0,0). 故=(-2,2,2),=(6,0,0).设=(x,y,z)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2x+2y+2z=0所以 6x=0.取,则。又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故。 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Ⅱ)解:设则,因为翻折后,与重合,所以,故, ,得,经检验,此时点在线段上,所以。93、 (Ⅰ)要得40分,8道选择题必须全做对,在其余四道题中,有两道题答对的概率为,有一道题答对的概率为,还有一道题答对的概率为,所以得40分的概率为.(Ⅱ)依题意,该考生得分的取值是20,25,30,35,40,得分为20表示只做对了四道题,其余各题都做错,故所求概率为;同样可求得得分为25分的概率为;得分为30分的概率为;得分为35分的概率为;得分为40分的概率为.于是的分布列为20 25 30 35 40故=.该考生所得分数的数学期望为.94、(I)无故障使用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概率为无故障使用时间超过一年不超过三年的概率为无故障使用时间超过三年的概率为设销售两台这种家用电器的销售利润总和为400元的事件为A答:销售两台这种家用电器的销售利润总和为400元的概率为(II)设销售三台这种家用电器的销售利润总和为300元的事件为B答:销售三台这种家电器的销售利润总和为300元的概率为95. :(1)从4名运动员中任取一名,其靶位号与参赛号相同,有种方法,另3名运动员靶位号与参赛号均不相同的方法有2种,所以恰有一名运动员所抽靶位号与参赛号相同的概率为(2)①由表可知,两人各射击一次,都未击中8环的概率为P=(1-0.2)(1-0.32)=0.544至少有一人命中8环的概率为p=1-0.544=0.456② 所以2号射箭运动员的射箭水平高96、97、(Ⅰ)由已知条件得即,则(Ⅱ):可能的取值为0,1,2,3;;的分布列为:所以98.(Ⅰ)投掷一次正方体玩具,上底面每个数字的出现都是等可能的,其概率为若投掷四次点P恰能返回到A点,则上底面出现的四个数字应依次为:(1,1,1,1)其概率为(Ⅱ)因为只投掷一次不可能返回到A点;若投掷两次点P恰能返回到A点,则上底面出现的两个数字应依次为:(1,3)、(3,1)、(2,2)三种结果,其概率为若投掷三次点P恰能返回到A点,则上底面出现的三个数字应依次为:(1,1,2)、(1,2,1)、(2,1,1)三种结果,其概率为若投掷四次点P恰能返回到A点,其概率为所以,点P恰好返回到A点的概率为99.(1)设乙、丙各自回答对的概率分别是,根据题意,得解得 ,;(2)(理)可能取值0,1,2,3,; ;; .分布列如下:0 1 2 3期望为 .100.AOPQ政治百题集一、选择题1. 用陪驾交换电脑维修,用杨氏太极招式交换摄影技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技能互换”中,成为“技客一族”。从市场角度看,下列关于“技能互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互换中的“技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技能互换”属于商品流通③从消费的目的看,“技能互换”属于劳务消费 ④“技能互换”要符合等价交换原则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假如某国2010年市场上A商品售价为300元/件,2011年某企业生产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5%,该国货币贬值15%。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A商品 ( )①价值量不变 ②市场售价不变 ③价值总量增加 ④价值量减少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假设2010年A国某件商品的价值用本国货币表示是100元,出口到B国,用B国货币表示可以卖到120元。如果2011年A国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B国货币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那么该商品卖到B国价格应该是 ( )A.100元 B.120元 C.125元 D.83元4.假定2010年市场上待售商品的总数量为3万亿件,每件商品的价格为l元,如果发行纸币120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5次,此时l元纸币相当于 ( ) A.1元货币的购买力 B.2元货币的购买力 C.1元货币的购买力 D.O.5元货币的购买力5.2010年4月中旬,冰岛火山灰向东南方向扩散导致欧洲空中交通瘫痪,火车票供不应求,“欧洲之星”高速列车票价比平时上涨一倍还多,汽车生意也因此格外红火。上述现象说明:( )①飞机与火车是互补商品②互补商品中一商品供应减少会引起另一商品价格上涨③火车与汽车互为替代品④互为替代品中一商品价格上涨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这些带有戏谑的词语,引起了某校高三学生小李对绿豆、大蒜、生姜价格疯狂上涨的关注。他发现,最近一年来,绿豆最高售价达11元/斤,涨幅达175%;蒜最高售价达12元/斤,涨幅达500%;生姜最高售价达8元/斤,涨幅达86%。据此回答6—7题。6.小李同学从网上收集了本轮农产品涨价的部分原因:①自然灾害;②人为囤货惜售;③游资炒作;④政府监管缺位;⑤农资价格上涨。这表明( )①供求关系不平衡必然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②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③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引起经济秩序混乱④劳动生产效率提高是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7.“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暴涨惊市,暴跌伤农”。农民一直在“贵,一拥而上种;贱,不由分说砍”这个怪圈中徘徊。为稳定农业生产,维护农民利益,小李同学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其中合理的是( )①农民要密切关注市场态势,提高市场意识 ②农民要致富,必须大力发展各种非农产业③政府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引导农民生产 ④政府直接制定农产品最高价与最低保护价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8.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要落实这一政策,需要国有资本 ( )①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的前提下减少市场份额②退出竞争性领域,转向非竞争性的基础产业领域③有序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为民间资本让出市场空间④保持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支配地位的前提下与民间资本公平竞争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9. 迫于原材料、劳动力等价格上升带来的压力,我国沿海某食品加工企业把生产环节转移到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具有优势的内陆地区,并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和推广力度,加强品牌设计创新力度,从而大大提高了该企业的竞争力。该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是因为①调整经营战略,利用资源优势 ②依靠技术创新,维持低价竞争③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 ④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0.2010年当高端LED背光液晶电视逐步平民化的时候,智能3D电视则作为技术更加先进的高端差异化产品,在带给用户舒适健康的视觉体验的同时,让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和参与性,有效实现人机交互的功能,让电视越来越像电脑。这说明技术创新能 ( )①推动产品升级换代 ②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③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④提高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1.如果一个社会10个人中只有4个人就业,另外6个人失业,社会保障体系就要用4个人的收入支持另外6个人的保障;如果一个社会10个人中有9个人就业,1个人失业,那么,社会保障体系就很容易而且高质量地建立起来。这说明( )A.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根本措施B.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需要经济发展为其奠定物质基础C.就业是民生之本,失业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D.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原则12.“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相比“十一五”,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由7.5%下调为7%。与此同时,居民收入预期目标从5%提高到7%以上。这说明我国( )①把收入分配作为“十二五”的中心工作 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③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的发展 ④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日前,四川明确提出今后省政府在年初不再向市州政府具体下达GDP增长率指标,转而通过12项发展指标的考核,确定各市(州)年度工作的好坏。取消对地市的GDP增长指标考核,彻底改变“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评价方式, 这是因为GDP不能( )A.反映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B.进行国际经济的横向比较C.全面反映人民的幸福程度 D.反映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14.截至9月底,2010年全国已有30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增长幅度平均为24%。各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 )①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②完善收入分配体制,消除社会收入差距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④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保障基本生活权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2011年8月,昆明市发生了3起农民工为讨薪而“跳楼”的事件,所涉人数达11人。劳动者权益保护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国家角度看,要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需要( )①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②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③加强对企业的督查力度 ④提高劳动者竞争意识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6. 据财政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56875.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2%,全国财政支出44435.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4%。一定时期内,我国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①主要得益于我国税收收入的不断增长 ②意味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③为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④不利于企业生产扩大和个人收人的增加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③④17.下列关于预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预算是国家的财政收入计划 ②预算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③预算执行的结果是国家决算 ④预算生效须经全国人大审批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2010年12月,我国密集出台调整税负引发关注:给房地产降温,酝酿房产税、物业税;为了保护环境,出台车船税;加强控烟力度,提高烟草税……五花八门的税种刺激着人们的敏感神经。回答18—19题。18.我国密集出台调整税负的举措之所以刺激人们的敏感神经,引发广泛的关注,是因为( )A.税负调整是国家与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 B.税收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提供物质保证C.税负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人们的实际收入 D.税收从根本上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状况19.2010年全国税收宣传月的宣传主题为“税收·发展·民生”。这一主题的内在逻辑应是( )①税收促进发展,发展惠及民生 ②税收兼顾民生,民生决定发展③发展源自税收,税收主导民生 ④民生推动发展,发展保障税收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20.一般说来,当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的制约时,为促进经济增长,可以采用的经济措施有( )①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支出 ②降低存贷款利息率,增加货币供应量③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 ④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1. 读下表,回答问题:年份 1981 2006 2008 2011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元) 800 1600 2000 3500国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必须考虑的因素是①物价变动情况 ②公民个人收人增长情况③税务机关的征收能力 ④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2.“削峰填谷”调节分配是个人所得税的一项基本功能。我国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从2011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6000万人从9月起免交个税。此举 ( )①将大大降低我国的财政收入,影响宏观调控水平②旨在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③有利于减轻居民负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将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4%,创25个月新高。据此回答23—24题。23.老王现有10万元资金,假设上述条件在一年内都不变的情况下,他在10月20日将钱存进银行,一年期满后他获得的实际收益是( )A.2250元 B.2500元 C.-2150元 D.-1900元24.2011年8月9日,股市暴跌的消息占据了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同时,7月经济数据的预告性新闻也出现在了当天网站的显要位置: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5%,同期银行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5%。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现在有10万现金,应选择理性的投资方式是 ( )①存款储蓄 ②购买国债 ③购买股票 ④购买商业保险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5. 2007年——2014年是我国的婚育高峰期,结婚人数将以每年10%的比例增长,婚庆服务通过商业化运作成为一条产业链应运而生。这表明A、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B、消费是生产的动力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D、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26.2011年11月3日,中国企业家网载文指出,人民币升值令中国就业形势更紧张。下列关于人民币升值与就业形势的传导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人民币升值——不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劳务输出减少——国内就业减少B.人民币升值——不利于中国出口增长——外向型经济压力加大——国内就业减少C.人民币升值——国内投资需求减少——经济增长减速——国内就业减少D.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市场物价稳定——企业破产——国内就业减少27. 假设2010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6.6。2011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A、1:5.94 B、1:6 C、1:6.7 D、1:7.2628. 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必须依靠落实科学发展观。下列措施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是①着力探索经济发展规律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实现经济较快发展③创新发展理念 ④全面进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9.2011年9月6日,胡锦涛出席首届亚太经合组织林业部长级会议时强调,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应该深化合作、携手共进,让森林永远造福人类,为亚太和世界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胡锦涛主席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 ( )①亚太各国在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方面具有共同的利益②生态问题是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③保护森林是亚太各国的根本利益所在④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有利于推动亚太地区经济的绿色发展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30、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形成,将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拥有20亿人口的大市场。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的影响有①有利于市场的扩大 ②有利于经济优势的互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③深化区域合作和推动军事一体化 ④有利于增强该地区贸易壁垒的实力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31.“自然界只是观念的‘外化’,它在时间上不能发展,只是在空间中展示自已的多样性”,这一观点是( )①客观唯心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③形而上学观点 ④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2.我国古代战国时期的《田律》规定,从每年的2月份开始,不准进山砍柴,不准捕杀鸟类及其幼鸟,不准捕杀鱼龟,禁令直到7月份才解除。《田律》提供给我们的历史信息是A.战国秦汉时期的法律非常严酷 B.古代君王想把山川河泽据为己有C.战国时期的人们就有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思想 D.《田律》的规定是不科学的33.有这样一句话:“当人类砍到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到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①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改造自然;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③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34.作风接“地气”,作品才有“人气”。自2011年8月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关切民情民生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这表明 ( )①文艺作品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②认识依赖于实践,认识是实践的基础③文艺作品源于创作者文风的转变 ④文艺创作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35.为避免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深化,欧盟执委会主席巴罗佐称将迅速捉交发行欧元区债券的提议。有的人认为这一提议是解决危机的一剂良药,也有人认为这无异于饮鸩止渴。之所以会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认识,是因为 ( )①对解决危机的提议认识不同 ②人们按规律办事的程度不同③人们所站的立场不同 ④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能力不同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36.钟理在小说《原乡人》中写道,原乡人(是日本统治台湾时期,台湾同胞对中国大陆同胞的称呼)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从哲学角度看 ( )①作者的感受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②作者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③写作活动可以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37.甘肃省定西市常年缺水,经济难以发展,市委引导农民种植耐旱作物——马玲薯,他们重视产业标准和品牌建设,并进一步发展了销售、加工等产业链条,从而摆脱了年年抗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这表明 ( )A.从全面的变化的实际出发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B.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取得工作成绩的决定因素C.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D.工作重心要随着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发生变化38.2007年4月26日诞生的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瑞霭”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火炬上还使用了源于汉代的漆红色。朵朵“祥云”漂浮在纸卷状的金属棒上,渗透着“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内涵。“祥云瑞霭”的设计,表明A.客观条件限制着意识作用的发挥 B.物质和意识是辩证统一的C.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D.超前反映是意识能动性的重要表现39.党的十七大报告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较之“增长”含义更广泛,既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也包括分配结构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公平机会的增加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较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强调了A.联系的普遍性和条件性 B.联系的可变性C.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D.联系的客观性40.“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古人留下的治世名言蕴含丰富的哲理,下列选项中体现的哲理与此一致的是 ( )①置于死地而后生,陷于亡地而后存 ②方生方死,方死方生③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 ④一着不慎,满盘皆输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41.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严重影响了太湖地区人们的饮水安全。太湖蓝藻爆发,从自然因素上看,太湖水位比往年低,去年又是暖冬,适合于蓝藻生长;从人为因素看,沿湖污水排放导致湖体中的氮磷浓度比较高。以上蕴涵的哲理是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C.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人为因素是导致蓝藻大规模爆发的关键42.要将地沟油赶出餐桌,就要发挥立法、环保、卫生防疫、城市管理、工商质检等部门的作用,加强对餐饮垃圾的综合监管。这样做的哲学道理是 ( )①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②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③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3.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综合国力和国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分析和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正确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但是它的局限性在于难以反映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这反映了①矛盾有主要和次要方面 ②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③矛盾有主要和次要之分 ④事物都是表里如一的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44.2011年10月31日,胡锦涛在会见奥地利总理时指出:中奥两国经济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应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 B.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各有其特殊性C.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矛盾各不相同 D.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45.“敛轻散重”策略和“以重射轻”方法都肯定了( )①“轻”与“重”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轻”则是“重”,“重”则是“轻”③“轻”与“重”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 ④“轻”者恒“轻”,“重”者恒“重”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46.俄美之争涉及两国多方面的安全和经济利益,其中焦点是战略武器和常规武器的研制、部署和控制。这体现了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B.矛盾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C.复杂事物的诸多矛盾地位和作用不平衡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影响47.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基本定型,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景象。但是回顾书法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志。”这说明①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在无条件中相互转化 ②事物在批判与继承、联系与创新中发展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8.巨额的外汇储备,固然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不过持续过快增长,也给经济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容易引发贸易摩擦。这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是A.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 B.矛盾具有普遍性C.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D.要坚持适度原则49.阅读以下成语、名言、诗句,其中强调内因作用的是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③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④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50.党的十三大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表明①世界是物质的,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②真理是一个由不正确到正确的发展过程③同一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④认识总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1.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能停止发展,消极的保护环境,那样永远摆脱不了低水平的生活;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即使创造出暂时的繁荣,那也是虚假的,总有一天要遭到惩罚。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52.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41届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世博会上的各国展馆极具特色,又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哲学角度看,上海世博会的展馆设计体现了①矛盾具有特殊性 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3.辛亥革命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它更是一个伟大的社会运动。盘点辛亥要看“三个百年”。即100年历史背景,100年的历史本身,还要进行未来100年的展望。这是因为( )①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正确认识需要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②要在事物的历史联系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作用③时间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④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是展望未来的基础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5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和25年前的36小时的天气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从这个意义上说,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55.实施共赢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这主要基于实践是 A.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活动C.社会性的活动 D.历史性的活动56.中国深海探索厚积薄发,“蚊龙”号在2011年7月26日的第二次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加精细的调查平台,为科学探索深海奥秘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材料集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科学实验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④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准备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57.近年来,政务微博成为官民互动的载体,发挥了其“畅达性、高效性、亲和性”的优势,解决了许多民生问题。政府推行政务微博 ( )①符合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符合价值判断的最高标准③维护了群众的一切利益 ④维护了公民的主人翁地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8.基层是领导干部了解实际、向广大群众学习的好课堂,也是领导干部积累工作经验的好地方,更是领导干部磨炼工作意志、提高素质的大考场。强调领导干部要走“基层”的原因是①在基层中深化对我国国情的认识 ②深入基层是获得一切真知的途径③在基层中能够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 ④基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59.2011年7月2日,在杭州,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刚好途经此地的阿里巴巴员工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最美妈妈”感动了中国人。但她说,“我不是英雄,只是恰好碰到了”。她的事迹说明 ( )A.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 B.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C.实现人生价值就要自我牺牲 D.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有特殊机遇60.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择业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有些人在择业时只是一味地追求“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以至于在求职时四处碰壁。这说明①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作用 ②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评价就不同 ③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有了正确的择业观就能实现就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61.针对市场食品价格的上涨,为保障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履行如下经济职能加强流通领域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② 制定并监督有关法规的执行③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维护社会安定 ④ 及时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信息,改善市场供给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62.自2011年起,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将进行新一轮换届选举工作。5月6~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会同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京举办学习班,对换届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地严格按照选举法要求把好代表的入口关,真正选出责任心强、为民说话的县乡人大代表。这一要求 ( )①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范围②有利于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③能更好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表明选举人大代表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63.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于2010年1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必须把维护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深入持久开展反分裂斗争;必须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因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①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②是我国现阶段各项工作的中心③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④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4.2010年 2月9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近日决定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以维护人民群生命健康安全。这说明了( )①政府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②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③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 ④法律是根本大法,决定国家机构的建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5.扩大基层民主,是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主要包括①农村村民委员会 ②城市居民委员会 ③民族区域自治 ④特别行政区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6.公安部决定从2011年8月22日至年底,我国集中开展“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四黑四害”主要包括:大肆使用劣质原材料或非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和假冒伪劣药品,严重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的“黑作坊”。公安部此举旨在 ( )A.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B.加强对消费品市场的监管C.树立公安部的公信力和权威 D.切实履行保障人民民主的职能67.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并于2011年8月30日将草案及草案说明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做法表明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 ②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具有真实性③民主立法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客观要求 ④公民的立法权得到切实保障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68.根据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审查的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今年全国财政可安排的收入总量为91220亿元,全国财政安排支出100220亿元。全国人大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表明权力机关 ( )A.决定行政机关的各项决策 B.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C.监督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D.对国家重大问题具有决定权69. 某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意见,规定了市政府的哪些重大事项需要报人大常委会备案或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并规定了相关程序。该市这一举措A、缩小了政府的法定权力 B、扩大了人大常委会的法定权力C、规定了人大和政府的关系 D、推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70.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指出: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要求各级干部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 ( )A.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B.密切党群关系的有效途径C.党坚持民主执政的客观需要 D.党的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71. 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有人将此形象的称之为“四个农民等于一个城里人”。新修改的选举法则第一次将这一比例规定为1:1这一措施①更好的保证了城乡人民享有同等的选举权②赋予了农民真正的选举权③为完善基层民主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④有利于完善选举制度,保障人民民主A、①② B、②④ C、④ D、③④72.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问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11个《一号文件》,也是连续6年锁定三农的《一号文件》。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乡村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大力推进基层民主选配好乡村党组织班子,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中央提出这些要求的依据是①改进党的作风是强化党的政治优势的途径②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是实现党的领导的要求③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④转变乡村两级政府职能是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3. 在2010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来自各界的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向大会提交提案5000多件,涉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一事实说明A、人民政协充分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B、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C、人民政协对国家大政方针有决定权和监督权D、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74.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①是因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锋队性质的需要③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 ④表明党的基层组织是国家决策的最终执行者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75.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将“‘十二五’期间加快城乡社金保障一体化发展的提案”列为2011年1号提案,建议国务院交由相关部门办理。这里人民政协履行的职能是 (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参政议政 D.经济建设76.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其中根本原因在于 ( )A.各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消灭了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建立了公有制C.各族人民在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D.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77. 自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以来,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适当增加国家投资比重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比重,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支持力度。国家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因为①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②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 ③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的物质保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8.2011年11月2日,第十四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韩国举行,韩国、中国、日本诸山长老分别按照各自国家的宗教仪轨先后诵经,祈祷世界和平,并宣读了共同发愿文。材料表明 ( )①我国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②宗教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③我国保护公民的一切宗教活动④佛教是中、韩、日三图交往合作的基础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9.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2010年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等等成就,凸现中国大国形象;但是相伴而来的是国际呼声“汇率责任”、“债权国责任”、“能源消费大国责任”。而责任则伴随着回报。中国谋求的回报中首先是( )A.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B.参与国际合作C.维护国家利益 D.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80.2010年1月12日,海地首都太子港事发生7.3级地震,朱晓平等8位同志为执行海地维和任务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不愧是世界和平的忠诚卫士。这充分的反映了( )①维护各国的共同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目的②竞争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③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④我国政府遵循联合国的宗旨,积极履行国际责任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二、非选择题【热点材料】2011年10月5号,在湄公河金三角区域,载有13名船员的两艘中国商船,遭遇不明武装袭击和劫持事件, 最终导致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难,造成“湄公河惨案”。 10月31日,中、老、缅、泰四国在北京举行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会议,并发表联合声明,除了加大联合办案力度以求尽快彻查 “10· 5 ”案件缉拿惩办凶手外,四国还“同意为应对湄公河流域安全出现的新形势,正式建立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为保护我国同胞的生命和财产,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中国将建立一支水上安全部队,在澜沧江复杂航道和水域与老挝、缅甸、泰国一起巡逻护航。81. 为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公正和环境良好的湄公河流域,早在1995年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4国成立了湄公河委员会。作为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亲密近邻和合作伙伴——中国,我国也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次区域合作:中国将建立一支水上安全部队,在澜沧江复杂航道和水域与老挝、缅甸、泰国一起巡逻护航就是一个有力证明。(1)湄公河委员会是一个区域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许多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列举三方面的作用。(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中"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82.“湄公河惨案”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为保护我国同胞的生命和财产,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中国将建立一支水上安全部队,在澜沧江复杂航道和水域与老挝、缅甸、泰国一起巡逻护航。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到第一位的依据?83、2011年8月2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有关条款的解释草案等。刑诉法“大修”突出五大看点:防止刑讯逼供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近亲属不被强制出庭指证;死刑复核更慎重;增加技侦、密查规定;赋予律师侦查阶段辩护权 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刑诉修正草案五大变化集中体现我国珍惜生命,维护公民的权利,努力减少冤假错案的的主旨。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刑诉修正草案为什么把珍惜生命,维护公民的权利,努力减少冤假错案的作为修改的出发点和立足点。84.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是1979年制定、1996年修正的。实践证明,刑事诉讼程序设计和4职权配置总体上是科学、合理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日益增长,刑事诉讼制度在某些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体现了那些哲学道理?85、2011年8月17日至22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中国领导人同他在富有诚意的气氛中就广泛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拜登访华期间,两国领导人就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等一系列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重要共识。胡锦涛主席指出,中方坚定致力于构建互尊互信的中美关系;温家宝总理表示,中国愿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同美方在贸易、金融、投资和基础设施领域开展大规模合作,推动中美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习近平副主席提出了中美企业之间“良性竞争”的理念;拜登则表示,美方愿意同中方加强两国在市场准入和双向投资方面的合作,欢迎和鼓励中国企业和实体到美投资。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1)中美加强经济合作对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有何意义?(2)运用政治常识的原理,分析中美致力于构建互尊互信的双边关系的原因。86、材料一 2011年7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出明确信号:楼市调控方向不动摇、力度不放松。会议要求各地从严把握和执行房价控制目标;加大政府投入和贷款支持力度,确保2011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11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继续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措施;认真落实住房用地供应计划,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加快普通商品住房用地投放;规范住房租赁市场,抑制租金过快上涨。材料二 7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则指出,要“推进商品住房用地供应由价格主导向双向定价、配建保障房等转变”。所谓“双向定价”,就是政府定价和市场定价相结合,即开发商竞价购买土地时,政府限定该地块所建商品房的价格和保障房的面积,与单一市场定价不同的是,不能完全把土地和商品房交给开发商市场化操作,通过控制土地收益和房产价格,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1)你认为怎样的住房价格才是公平合理的 (2)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国务院上述政策的经济学意义?(3)根据材料说明国务院的上述政策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的?(4)结合国务院的上述政策,说明在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工作中政府应发挥怎样的作用?87.2011年上半年,公安部开展了全国公安机关“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和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老百姓普遍痛恨的是大量存在于身边、直接危害社会和家庭的“四黑四害”。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公安部8月22日部署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这折射出国家高度重视民意。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民意?88、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11年3月15日央视报道河南孟州市等地养猪场在饲料中非法添加“瘦肉精”,而这些猪却顺利地通过了多个政府部门的监管,顺利进入市场,甚至进入著名肉食品企业双汇公司旗下的济源双汇食品公司。该报道刊发后,食品质量安全再一次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关注。材料一 自2001年广东省发生一系列“瘦肉精”中毒事件以来,“瘦肉精”引起了国家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国家迅速采取一列措施和并制定《兽药法》等有关的法律。2011年3月,央视再次报道在饲料非法添加“瘦肉精”。 “瘦肉精”缘何十年难禁?究其原因:喂了添加瘦肉精的饲料,能增加猪的瘦肉含量,能卖高价;有关部门监管不力;企业缺乏职业道德等因素(1)运用经济、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是什么原因导致“瘦肉精猪肉事件”的发生?材料二 针对央视3·15特别行动报道的“瘦肉精”猪肉事件,商务部督导组立即赴河南督察,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也相继发出紧急通知:严查瘦肉精严,严防瘦肉精用于食品生产。同时,农业部等九部门联手启动为期一年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对于此事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双汇集团深表歉意,并责令相关公司停产自查,积极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开展对此次事件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全面检查,进一步强化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控制力,确保食品安全。河南省对涉嫌失职、渎职的公职人员进行了免职、停职开除公职、刑事拘留等严肃处理。(2)①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企业、消费者、国家为什么都要重视产品质量?②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企业、消费者、党和国家为什么都要重视产品质量?(3.)从《经济常识》角度谈谈如何解决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89.(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及资源短缺情况煤炭 原油 电力 天然气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60% 10% —— 5%2010年短缺 8000万吨 1.6亿吨(口) 200万千瓦时 8—10亿立方米注:2011年上半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4.8%;据专家估计,到2020年,在45种重要战略性资源中,我国将有9种严重短缺(依赖进口),10种短缺。材料二 我国资源利用情况资源综合利用率 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 矿产资源回收率 单位产值能耗 机动车油耗 工业用水重复率比发达国家低10%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比欧洲高25%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5%—20%注:在今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中,中国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位居133位。评价指出:低产值、高污染的工业生产模式将造成国家未富而资源、环境先衰。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8分)(2)结合《经济常识》相关知识,就如何解决材料一、二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90、(32分)随着中央扩内需、促增长目标的提出,农村这一巨大的消费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表1 2010年某市城乡消费对比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支出 11551.30元 3455.75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469.52亿元(占88.77%) 59.37亿元(占11.23%)注:某市农村居民占人口总数53%表2 2010年某市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与收入增长情况储蓄存款余额 储蓄存款同比增长 收入同比增长152.58亿元 25.36% 14%表3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确保广大农民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农村义务教育 约1.4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费书本费,780万贫困家庭寄宿生得到生活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合农民达到8.14亿,截止2010年9月底累计12.9亿人次受益,补偿资金1020亿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4284万农民纳入低保范围。(1)表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8分)(2)表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分析表3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作用 (12分)(3)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难度也在农村,要把拉动农村消费作为工作重点。谈谈国家高度重视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依据。(12分)91、(20分)材料一:佛山市某服装厂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该厂的成功经验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材料二 : 近几年,各大中城市商品房滞销现象严重,不仅使商家受到损失,也使国有土地资源遭到浪费和破坏。商品房滞销的主要原因:一是房价过高,购买力较弱;二是不少商品房质量低劣;三是房地产开发商不守信誉,房屋的配套设施和物业管理不健全。(1)根据材料一,试用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基本内容分析“人无我有,人优我廉”的正确性。(8分)(2)假如你是一位房地产开发商,你将如何解决材料二中商品房滞销问题?(12分)9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根据材料回答问题。2011年3月,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取得的重大成果。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保证。我国的一切法律法规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我国制定的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在立法工作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10分)材料二:坚持从实际出发、为实践服务,使我国立法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我国法律规定的调解制度,包括诉讼中的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民间纠纷调解以及其他方面的调解制度,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制度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制度,如证券制度、饭垄断制度等,则是在学习国外立法经验基础上的补充完善。继承而不守旧,借鉴而不照搬,根据国情和实际对传统法制文化和外来法律制度加以改造和创新,大大加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步伐。(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立法是如何实现不断创新的。(12分)材料三: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由第十一次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修正案(八)》单独列明了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修改了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罚条件,强化了刑法对食品安全这一重大民生问题的保护。这一修法的背后,是我国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苏丹红、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3)运用市场经济法制性特征的知识,说明国家修改刑罚,加强对食品安全保护的必要性。(10分)93.材料一: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一年之计在于春,5年规划看头年。从地方两会到全国两会,“幸福”可谓其中一大热词。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各地政府的共识。材料二:哪些因素影响幸福感?人民网就此推出的调查,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截止2011年2月20日21时,共有11519人次参与此次调查。34.4%的网友认为“经济状况、生活质量”是影响幸福的首要因素;31.4%的网友认为“权力规范,公共服务”是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27.7%的网友认为“社会保障、体面尊重”与生活幸福感关系最紧密;此外,还有6.6%的网友选择了“社会参与,价值实现”这一选项。(1)结合材料一,从价值观角度,分析说明“幸福”成为各地政府施政导向的正确性。(6分)(2)针对材料二中的调查数据,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政府应该怎样努力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12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94、(6分)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鼓励一些区县自行探索村级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建立“两委(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加一会(村民议事会)”的管理办法,在所有村和涉农社区由农民直选成立“议事会”,构建起了党组织领导、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新型村级社会管理模式。一些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如:集体猪圈修在哪?各家各户承包地界限怎么划?集体经济收益怎么分?上级补助资金怎么用?……都通过村民议事会得到妥善解决。此举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改善和保障了民生,促进了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社会和谐。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该市创新基层民主管理的政治意义。95、“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福建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福建省三次产业比例变动状况表(%)年份 1978 2000 2008第一次产业 36.1 16.3 10.7第二次产业 42.5 43.6 48.1第三次产业 21.4 40.1 41.2(注:目前,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在60%—80%之间)材料二: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福建省政府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2015年我省三次产业比例争取为:9.5:46.5:44)奠定良好的基础。(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5分)(2)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福建省政府的各项措施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8分)96、(10分)科学离我们有多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际上一般从“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等3个方面定量测度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我国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注: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日本在1991年为3%、加拿大在1989年为4%、欧盟在1992年为5%。材料二:公众的科学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虽然我们的国家实力已经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但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在生活中,面对“吃绿豆能治百病”、“碘盐防辐射”这些谬误信息,很多人难以辨别真假,一度出现疯狂的抢购风潮,引起了市场的波动。(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公众科学素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8分)97、1996年福建与宁夏建立对口帮扶关系。15年来福建省不断加强对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工作:2010年4月,福建在宁夏的彭阳县、西海固县先行试点对口支援项目;把改善民生作为对口援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宁夏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福建的产业、人才和技术优势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等。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矛盾的有关哲理,分析福建对口援助宁夏的举措的正确性(12分)98.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为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之更快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99、.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你认为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00、(18分)材料一: 2011年1月21日上映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仅10天票房成绩即突破亿元大关,开创了国产动画电影“十日破亿”的纪录。朝气蓬勃的创作团队、精心设计的卡通造型、老少咸宜的创作风格、长期打造的品牌效应、贴近生活的故事情节、颇具创意的营销策略、寓教于乐的丰富形式,使“喜羊羊”得到了观众的喜爱。当然,“喜羊羊”的一枝独秀,也表现了国内动画电影类型依旧匮乏。材料二:世界动画产业发展迅猛,美国动漫产业的出口仅次于计算机产业,产值达2000多亿美元。日本是全球产量最大的动画大国。世界市场的65%、欧洲动漫产品的80%来自于日本。动漫产业占日本GDP的比重超过10%,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虽然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传统文化基础,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缺乏创意,故事里的形象大多是借鉴国外的作品,东拼西凑,缺乏新鲜感;营销推广能力不强,动画制作者往往缺乏市场意识;动漫行业人才短缺;知识产权保护较难等。联系材料二,从哲学的角度,请你为解决中国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 5 BCCDB 6—10 BBDCD 11—15 BDCCB 16—20 DBABB21—25 CADCB 26—30 BBDCD 31—35 BCCAB 36—40 BABCB41—45 BCAAB 46—50 CBDDD 51—55 BACDC 56—60 BACBC61—65 DCBAB 66—70 ADCDD 71—75 CAADC 76—80 BCACB二.非选择题81、(1)①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②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③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2)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因此,中国在水资源保护上应坚持与其他国家相互帮助、协力推进。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区域合作,顺应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③我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因此,我国高度重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为促进区域的和平、发展与合作发挥重要的作用。8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要从党和国家两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主要涉及国家性质、政府性质、党的宗旨和指导思想以及这样做的意义等知识。(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2)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其性质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对人民负责市政府的责任。(3)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执政理念,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密切党群关系。(4)有利于树立政府的权威,提高我国在国际上影响力。(5)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83、答案:(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生命权和发展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权。③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公民的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④依法治国我国基本的治国方略,司法机关坚持有法必依,才能推进我国法制化进程,建设法治国家,更好地维护公民的权利。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拥有最高的立法权、决定权。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国的法律是在中共共产党的领导下制定的。⑦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84、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主观符合客观。针对目前私家车数量的增加和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各部门及时制定和出台醉驾的有关法规。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人们的活动其指导作用。醉驾法规和政策的出台必将提高人们安全意识,谨慎驾驶,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起促进作用。③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醉酒情况实行不同的处罚措施。④发展具有普遍性,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社会在发展,以前的规章制度应该变化发展,作出修改完善和发展。⑤辩证的否定观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和革命批判精神。我们必须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同时还必须密切关注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醉酒法规的出台生动说明此原理。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伴随着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数量的增加,出台相关的措施,有利于与社会的稳定。⑥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只有广大人民积极参与国家出台的措施政策,和谐稳定的社会才能建立起来。85、答案:(1)①中美加强经济合作,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符合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开放性和竞争性的要求,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解决资金、技术、市场等难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②中美经济具有极大的互补性,中美加强经济合作,有利于两国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吸收和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有利于我国企业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挑战,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2)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新的变化,特别是美国遭遇债务危机的情况下,中美之间加强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需要更加强烈。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构建互尊互信的中美关系,符合求和平、促发展、促合作的潮流,有利于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③中美致力于构建互尊互信的双边关系,创设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国际环境,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体现了国家履行对外交往职能。④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构建互尊互信的中美关系,不但有利于两国的发展,也有利于维护世界金融经济的稳定。86、答案:(1) 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要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住房价格应该符合生产经营成本(价值) ,根据供需变化围绕住房的成本适当波动。(2)①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国家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放在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在财税、金融和土地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有利于满足城乡居民的住房需求。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国家对保障性住房在财税、金融和土地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有利于刺激住房消费,活跃房地产市场,能有效地扩大内需,对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具有一定意义。③税收、信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通过税收、信贷、限购等政策抑制投资性和投机性的住房需求,有利于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缓解房价给城镇居民带来的压力,有利于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安定与和谐。(3)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国务院上述政策把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遵循了价值规律的要求,控制土地收益能够降低住房的生产经营成本,加大保障房建设能够缓解供需矛盾,抑制租金上涨能够抑制住房投资的收益。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根据我国当前房地产投资过热的情况,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措施,能够抑制投资性需求、引导改善性需求、满足一般性需求,实施“双向定价”政策,能够抑制房价上涨的幅度。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着力解决居民的住房难,体现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房地产的可持续发展。(4)①政府要履行经济职能,为房产商和购房者提供相关的经济信息,进行市场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②政府要履行文化职能,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房地产商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配合政府的调控。③履行社会公共职能,努力推进保障房建设,合理公平地分配保障房。87、答案:(1)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历史的创造者。为此必须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在我国,人民群众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我们的各项工作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才能做出正确的价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高度重视民意是我党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88、(1)【答案】经济常识:①这是因为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自发性的弊端引起的。在市场经济中,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有些养殖业和生产者缺乏职业道德,为了自身眼前利益,不惜损害他人、集体利益。②政府宏观调控监管不力,相关法律规范不健全。③消费者维权意识有待加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还未真正建立起来。政治常识:①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②政府没有切实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③政府没有真正做到依法行政,权力行使缺乏监督。(2)【答案】经济常识:企业: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企业重视商品质量就是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高质量的商品有利于企业提高信誉和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消费者:关心商品质量,是为了获得良好的使用价值,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国家:重视商品的质量,有利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提升国际声誉和形象,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社会和谐。【答案】政治常识:企业和消费者: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食品安全影响到国家的国际声誉,影响国家利益;消费者作为国家的主人,有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即监督国家工作人员的的失职行为。。党和国家:①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②中国共产党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核心,依法对我国进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这是党进行政治领导的具体体现。 也是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民主执政的体现。③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目标,所以中国共产党必须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④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⑤国家机关要切实履行国家职能,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是国家机关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经济职能的具体体现。⑥我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是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⑦我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免职、停职开除公职、刑事拘留等严肃处理。就是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的体现。⑧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贯彻依法治国的原则。我国政府对检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符合依法行政的程序正当,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原则。(3)【答案】①企业和经营者: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开展正当的竞争,要提高企业劳动者素质,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市场交易原则,自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要加强自身的安全体系和道德体系建设,诚实守信,依法经营,通过抓管理、抓质量来提高产品竞争力、赢得消费者信赖。②消费者:要提高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知识和能力;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提高识别假冒劣产品的知识和能力。③政府:要从根本上加强对各行各业的监督和管理,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和食品认证,失信惩戒等制度并确保制度得到执行,用法律手段来重建我们的诚信体系,来维护我们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乃至各个方面的安全。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此类事件的治本之策。为此,国家要切实加强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运用经济法规来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食品认证制度,通过认证的合格产品才能进入市场;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建立健全政府职能部门的问责制度。89.(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能源供应紧张,能源短缺现象严重,部分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能源安全问题凸显。(4分)材料二反映了我国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能源浪费现象严重,粗放型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低产值、高污染的工业生产模式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4分)(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4分)②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鼓励各行各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4分)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4分)④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维护国家能源安全。(4分)(若考生回答出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90、(32分)(1)表1反映出农民的人均生活支出低于城市居民,占全市总人口53%的农民,只消费了全市11%左右的商品。(6分)说明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同时也说明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很大。(2分)(2)表2反映出农民储蓄存款余额同比增长高于同期收入增幅,大量的现金没有转化为消费而沉淀为储蓄,从一个侧面说明农民消费信心不足,不敢消费。(6分)表3反映出国家重视解决教育、医疗、低保等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提振农民的消费信心,让农民敢于消费。(6分)(3)①部分制约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有决定作用,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农村消费市场不活跃,农民购买力不高,扩大内需的方针就难以收到预期效果,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就会受到影响。(4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农民的购买力不高,与城市相比消费不足,但同时也说明农村具有消费潜力,所以要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4分)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我国生活在农村的人口多,扩大国内需求,农村的消费潜力最大,要把拉动农村的消费作为重点。(4分)91、(1)①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生产者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就要使自己的产品适应供求关系变化,适销对路,“人无我有。”(4分)②根据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交换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的等价交换。商品生产者为了在竞争中获取额外收益,就要使自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价格竞争中处于优势,做到“人优我廉”(4分)(2)①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会影响供求。作为房地产开发商应适当地降低价格,以适应大多数购房者的承受能力,扩大购房范围。(价格变动可以调节生产。由于商品房滞销,房地产开发商可以考虑缩小生产规模,实行多元化发展战略。) (4分)②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房地产开发商应开发符合大多数消费者需要的物美价廉的经济适用房。(4分)③开发商应提高信誉,讲诚信,不做虚假宣传。(4分)92.(1)① 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保证。我国在立法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使立法工作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从而有利于巩固和完善党的执政地位。(3分)② 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在立法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立法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依据,确保法律始终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3分)③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来实现对立法工作的政治领导,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4分)(2)① 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于前后相继的联系之中。我国立法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法制文化的基础上推动立法创新实践的。(3分)② 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我国立法遵循了事物发展规律,在继承传统法制文化、借鉴外来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和创新。(3分)③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我国立法学习并借鉴了国外的立法经验,促进了我国立法创新的进程。(3分)④ 矛盾具有特殊性。我国立法根据我国国情和法制建设的具体实际而创新,继承传统法制文化而不守旧,借鉴外来法律而不照搬。(3分)(3)① 市场经济的法制性是指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必须依据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来进行。(4分)② 刑法的修改,为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2分)③ 刑法的修改,有利于更好的用法律规范生产经营者的行为,进一步明确市场经营者的法律责任,促使企业合法经营,确保食品安全。(2分)④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国家修改刑法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维护,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分)93.(1)①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各地政府提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是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的必然选择。(2分)② 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各地政府以民生为导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的价值观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2分)③ 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各地政府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必将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2分)(2)① 切实履行经济职能,努力发展经济和增加人民收入,为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奠定物质基础。(3分)② 提供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保障,优先解决人民群众生存保障的基本权利,让人民过上体面、尊严、有保障的生活(3分)③ 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让权利规范运行,维护公平正义。 (3分)④ 稳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推进科学民主决策,使人民群众感到更加幸福。(3分)94、(6分)发展基层民主,提高农村居民自治能力,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创新基层民主管理,有利于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2分)让人民群众在管理村务的实践中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增强和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责任意识和能力(2分)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有利于化解大量基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分)95、(1)经济信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特点,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优化(3分);但同发达国家相比,福建省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差距较大。(2分)(2)经济道理:①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之一,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2分)②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2分)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2分)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2分)96、(10分)(1)“十一五”期间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有所提高,但只相当于发达国家和地区20前的水平。(2分)(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2分)公众科学素养关系到劳动者的素质,影响企业技术进步、自主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4分)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良好的科学素养可以使消费者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促使社会经济健康发展。97、(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我们要善于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学会“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福建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对口援宁工作中先行试点再推广。(4分) (2)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看问题、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善于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福建在对门援宁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把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4分)(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福建结合双方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优 势特色产业。(4分)98、【答案】(1)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2)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要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在发展产业和繁荣市场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3)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支持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4)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此要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服务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99、【答案】(1)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培育合格市场主体。(2)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必须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3)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4)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5)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6)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100、(12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充分发挥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优势。(3分)②辩证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培养创新意识。只有借鉴国外作品时,坚持为我所用的原则,创造新作品,打造新形象,才能提高我国文化业的竞争力。(3分)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促进文化的发展(3分)。③既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把两者结合起来。遵循价值规律,增强市场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生产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民大众喜爱的动画作品。(3分)一 选择题1.对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B.磷脂双分子层是各种生物膜的基本骨架C.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内质网膜能转化成高尔基体膜,说明两者化学组成完全相同2.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融合必须先制备原生质体 B.试管婴儿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两方面 C.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D.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属于外植体3. 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核糖体不同C.转运RNA不同 D.信使RNA不同4.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没有胰岛素基因B人体内不再分裂的体细胞中共有46个DNA分子C.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D.内质网与细胞膜相连,不与核膜相连5.下列与生物基本特征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都是蛋白质和核酸.其中核酸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不断地自我更新,应激过程、生长发育都以新陈代谢为基础C.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是一个整体,它既适应生存的环境,又对环境构成影响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稳定的,又是相对的,变异则一定会发生6.下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E—G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G→B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B.B的多种重要功能只与b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C.E中e的排列顺序决定了B中b的排列顺序D.E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变化而改变7. 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下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D.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8. 如图是一个哺乳动物细胞的示意图,它属于A.精巢中的细胞 B.受精卵 C.骨髓干细胞 D.雄配子9.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在分裂过程中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B.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不具备全能性C.细胞内的蛋白质是在细胞分裂间期合成的 D.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10. 对下列细胞分裂模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属于4个不同物种的细胞 B.只有乙细胞才有细胞板C.细胞甲、丙、丁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D.细胞甲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最多11、下列各曲线表示苹果树不同部位的生理过程,错误的是A.甲图可表示叶片二氧化碳含量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B.乙图可表示叶片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C.丙图可表示果实呼吸作用中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生成量的关系D.丁图可表示根细胞中氧气浓度与ATP生成量的关系12、下列曲线中,a、b点所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A、图甲中,a、b点酶的结构相同 B、图乙中,a、b点细胞的代谢强度相同C、图丙中,a、b点的生理效应相同 D、图丁中,a、b点种群的增长率相同13.在严寒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湿度.气体和温度,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①由于温室内外温差大,在温室薄膜上(或玻璃)结成一层水膜,要及时擦干,以防透光率降低。②适当的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不足 ③尽量增加空气湿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④向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⑤向温室内定期施放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⑥冬季温室内温度尽量维持恒定A.①②④ B.①②④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⑥14..经常松土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是因为①增强根的呼吸作用,为矿质离子吸收提供更多能量;②有利于分解者的活动,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③有利于圆褐固氮菌的活动,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促进植物果实的成熟;④促进硝化细菌将氨态氮转化为硝态氮,提高氮肥利用率;⑤促进根系吸收有机肥料,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15.下面坐标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C点相符的是 ( D )16.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得到上清液(只含有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只含有细胞器)。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酵母菌培养液,同时分别滴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经过一段时间后,能产生CO2的是( )A.甲 B.丙 C.甲和丙 D.丙和乙17.下列有关生物代谢的描述中,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A.青蛙从25℃的室温中被移到5℃的环境中,其耗氧量将减少B.原核生物因为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糖尿病人多尿的直接原因是葡萄糖随着尿液排出的同时带走了大量的水分D.玉米胚细胞中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18.下列有可能在蓝藻细胞中发生的过程为( )① N2→NH3 ② 氨基酸→多肽 ③ NO3-→N2 ④ CO2+H2O →(CH2O)+O2 ⑤ NH3 →NO3- ⑥ C6H12O6+O2 →CO2+H2O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 C.② D.①②④⑥19.茄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下,第6天子叶展开,第9天幼叶出现。研究人员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干重,并绘制成曲线。下面四个曲线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20.2007年7月27日中央决定,国家将投资200亿发展现代农业。 初春在密闭透明玻璃温室内,一天中的光照强度与温室内植物制造有机物量分别如图中曲Ⅰ.曲线Ⅱ所示。在采取某项措施后,温室内植物制造有机物量如图中曲线Ⅲ所示。采取的措施是 ( )A.降低温度 B.提高温度C.增加CO2浓度 D.增加O2浓度21.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22.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 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 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23.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24.取某植物的胚芽鞘和幼根,切除胚芽鞘尖端和幼根根尖的尖端(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区),然后将胚芽鞘(近尖端向上)和幼根(近尖端向上)直立放置,分别在两者切面的左侧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快(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培养在黑暗条件下,幼根和胚芽鞘弯曲生长且方向相反,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A.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B.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C.幼根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D.幼根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25.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粟B.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可以引起上肢的运动C.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D.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只能是单向的26.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C.可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27.以下免疫过程包含非特异性的是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 D.静脉注射抗狂犬病抗体28.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种群在理想的环境条件下呈“J”型增长,甲乙之间的距离组成的面积表示种群在实际条件下,被天敌捕杀的数量B.若已知某海滩黄泥螺种群在正常情况下每年最多可增加300吨。这即表示该种群数量在K/2时的年增长数量不超过300吨C.若乙代表某细菌群体生长曲线,则ab时间段初级代谢产物合成旺盛,取菌种应选c,c 时刻的种内斗争最激烈D.防治害虫的最佳时机是害虫种群增长到de时段29 图4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30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管号 I Ⅱ Ⅲ Ⅳ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31.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倍体水稻含有二个染色体组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单倍到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32.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组合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抗病红种皮 抗病白种皮 感病红种皮 感病白种皮一 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 416 138 410 135二 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80 184 178 182三 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40 136 420 414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33.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34.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35.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对数目,等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B.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C.在该转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连接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36.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B.过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37.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缘杂种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C.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F1的表现型一致D.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F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38.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39.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B.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C.将等量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40.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鼠脾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融合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C.在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只发生结构上的联系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41.物质鉴定在生物学研究中常常会遇到。下列有关物质鉴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还原糖鉴定时,加入斐林试剂混合均匀后就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的出现B.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可鉴定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是否存在原癌基因C.利用CuSO4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D.脂肪鉴定中可使用50%酒精溶液固定脂肪滴42.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以下对照设置正确的是 ( )A.研究氧浓度对植物呼吸的影响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B.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二部分C.探究Ca2+的主动吸收,使细胞外Ca2+浓度大于或小于细胞内液D.研究植物有丝分裂中解离液的效果,使用龙胆紫和醋酸洋红染色43.以下关于“同位素标记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H218O浇灌植物一段时间后,在H2O、CO2、(CH2O)、O2等物质中可检测到放射性B.用3H标记的尿苷提供给植物,一段时间后,只有分生区可检测到放射性C.用15N标记某精原细胞的全部DNA,放入含14N的培养液中让其完成一次减数分裂,则形成的精细胞中有50%是有放射性的D.用32P和35S共同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44.下列有关科学研究的方法或技术,正确的是 ( )①研究细胞膜的流动性:荧光色素标记法 ②分离各种细胞器:差速离心法③叶绿体色素的提取:纸层析法 ④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同位素示踪法⑤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假说—演绎法 ⑥调查蚜虫的密度:标志重捕法 ⑦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样方法 ⑧亲子鉴定:DNA分子杂交技术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④⑦⑧ C.①②④⑤⑧ D.②③④⑥⑦45.如图所示,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植物产生O2需要光和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 ) A.①②和①③ B.②③和①② C.②④和①③ D.②③和③④46.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的叶片分成4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组别 一 二 三 四温度(℃) 27 28 29 30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mg) -1 -2 -3 -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 +3 +3 +3 +1注: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7℃ 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C.27~29℃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30℃下实际光合速率为2 mg·h-147.在利用PCR技术进行DNA分子的体外扩增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培养含碱基A和T多的DNA时,利用加热促使DNA解旋时所需温度较高B.培养含碱基C和G多的DNA时,利用加热促使DNA解旋时所需温度较高C.在DNA解旋后,在使其复旋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某种酶D.在体外扩增过程中,不需要加入任何酶 48.某实验小组在研究某种水生植物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过程中,将水箱分为三组,每组三个,分别注入富营养化的河水以模拟富营养化水体。其中,一组作为对照,另两组分别放置相同重量的金鱼藻和凤眼莲,均放置在合适的条件增大一段时间,定期测量各水箱中水体的氮浓度。但实验中水分会不断蒸发,为不影响实验的精确度,他应定期向每个水箱添加的是( )A.相同数量的蒸馏水 B.相同数量的原水样 C.与蒸发掉的水量相同的蒸馏水 D.与蒸发掉的水量相同的原水样 49.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D.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50. 某城市兔唇畸形新生儿出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研究这种现象是否由遗传因素引起方法不包括( )A.对正常个体与畸形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B.对该城市出生的双胞胎进行相关的调查统计分析C.对该城市出生的兔唇畸形患者的血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D.对兔唇畸形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二 非选择题51.肺癌在全国的发病率居肿瘤之首.小细胞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上海肿瘤研究所细胞与分子免疫研究室在国内率先研制出一种名叫"2F7"的靶向生物导弹。这种生物导弹是一种专门对小细胞肺癌产生特定靶向性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注入静脉后,会“直扑”小细胞肺癌病灶,使其携带的肿瘤化疗药物能“集中火力”抑制、杀灭肿瘤细胞。这预示着化疗药物有望弥补“良莠不分”、损害全身免疫的缺陷。(1)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原理是 。(2)制备单克隆抗体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有 。(3)单克隆抗体是由 细胞产生的。(4)采用静脉注入而不是口服单克隆抗体的原因是 。(5)单克隆抗体与肿瘤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属于 免疫的 阶段。52.下图表示胰腺细胞合成与分泌酶原颗粒的大体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如果图示细胞是一个胰腺细胞,则酶原颗粒的合成场所是[ ]_________,合成时必须在_________直接指导下完成;对酶原颗粒进行加工和包装的场所是[ ]________。(2)如果图示细胞是一个汗腺细胞,则细胞中与胰腺细胞相比明显减少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3)如果图示细胞是一个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则图示细胞中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功能不相符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提供条件有直接关系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53.(8分)下图A、B分别表示高等植物和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请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示例[6]高尔基体):(1)A与B两种细胞在结构上的显著区别是A具有 。(2)低等植物细胞(如某些绿藻)与A相比,细胞质中多了[ ] 。(3)在原核细胞(如蓝藻)中也能找到的细胞器是[ ] 。原核细胞与A、B相比,最显著的区别是 。(4)若B为人的心肌细胞,则该细胞与腹肌细胞相比,显著增多的细胞器是[ ] 。(5)若B是—个癌细胞,则其细胞膜上与正常细胞相比明显减少的是 。(6)图中[5]与动物细胞_________分裂中的纺锤体形成有关。(7)与动物细胞分泌蛋白质有关的细胞器是[ ]。54.青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多而且形状较小,为确定其染色体数目,需要制备染色体标本。科研人员挑选若干组数量相等、每个体重(5±0.2)g、活动力强、性成熟的青虾,分别腹肌注射0.1 mL质量分数不等的秋水仙素,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4 h后,取出心脏等6种器官组织,分别制成装片,通过观察和统计,得出结论。以下是该实验的部分结果,请据此回答问题。结果一:不同器官组织中处于分裂期细胞的比例(%)结果二:不同质量分数的秋水仙素处理后,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比例和染色体形态秋水仙素质量分数 0 l×10-3 2×10-3 3×10-3 4×10-3 5×10-3 6×10-3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1.0 1.2 1.5 3.1 11 2 11.5 12.3染色体形态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不正常 不正常结果三:观察127个初级卵母细胞,出现不同四分体数目的细胞个数计一个细胞的四分体数 48 49 50 51 52 53 54 55初级卵母细胞个数 1 1 1 7 102 10 3 2(1)上述6种器官组织中,观察细胞分裂的最佳材料是 。(2)注射秋水仙素的最佳质量分数是 ① ,依据是 ② 。(3)在制备青虾染色体标本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 ,导致细胞的分裂停滞。(4)从统计的角度分析结果三,可以确定青虾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① 条,判断的根据是 ② 。(5)制备青虾染色体标本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其他的实验材料,请在下列提供的部分材料中进行选择,并说明其用途。材料:A.盐酸、酒精;B.纤维素酶;C.胰蛋白酶; D.二苯胺试剂;E.苏丹Ⅲ染液;F.双缩脲试剂; G.醋酸洋红液。I.选择 ① ,用途 ② 。 Ⅱ.选择 ① ,用途 ② 。55. 某医院病理室为确诊一患者的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切取了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培养。请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之前,肿瘤组织必须先用 等处理成单个细胞。(2)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肿瘤细胞,经24 h培养后,取一滴稀释100倍后的培养液(设三次的“一滴”等量)观察,发现有64个肿瘤细胞,此肿瘤的细胞周期约为 h。(3)与正常细胞相比,在显微镜下可见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是(两项) 。56.植物甲、乙是两种濒危药用植物(二倍体)。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以植物甲、乙的茎尖和叶片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解决了自然繁殖率低的问题。这表明植物细胞具有 。由叶片等材料形成的愈伤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是 。(2)图1和图2分别是植物甲、乙的萌发花粉粒和未受精胚珠的示意图。在分离珠被细胞的原生质体时,通常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破除细胞壁,其原因是利用了酶的 性质。如果将图1中的1个精子与图2中的1个 细胞或2个 融合,可培育出三倍体植株。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该三倍体植株的幼苗,可能获得药用成分较高的六倍体植株。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 。(3)植物乙自然结实率低,主要原因是花粉粒萌发后多数花粉管不能伸长。为探究生长素对植物乙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课外实验,得到下表结果:生长素浓度mg/L) 0 1.0 2.0 3.0 4.0 5.0 6.0 7.0花粉管平均长度(mm) 0.5 3.6 5.5 6.4 5.2 3.1 0.4 0.2请结合表中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7.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几种肽类化合物的氨基酸,数目如下:[来源:21世纪教育网](1)表中①②③的氨基酸数目虽然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肽类化 ① ② ③ ④ ⑤ ⑥合物名称 催产素 牛加压素 血管舒张素 平滑肌舒张素 猪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人促黑色素细胞激素氨基酸数目 9个 9个 9个 10个 13个 22个(2)表中③与④、⑤与⑥虽然功能相似,但各具专一性,它们之间的差异取决于 。(3)在不知血管舒张素肽的具体结构情况下,推知这种肽类化合物至少有 个氨基和 个羧基。(4)⑥中常见的氨基酸最多有 种,它的合成过程中,能转运这些氨基酸的转运RNA可达 种,但实际的转运RNA最多只有 种。(5)假若构成这六种肽类化合物的每一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均为m,则⑤的分子量比④的分子量多 。58.研究人员用黑色美西螈的受精卵做了如下实验,请据图分析:(1)实验(一)的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单独的细胞核不能生存的原因是____ _________。(3)对比实验(一)和实验(二)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导致实验(三)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一、实验Ⅰ: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成纤维细胞,结果如下表:细胞来源 胎儿 中年人 老年人增殖代数 50 20 2~4实验Ⅱ: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的体细胞在体外培养,结果如下图:实验Ⅲ:将年轻人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旺盛分裂。(1)每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实验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细胞衰老可能与端粒截短有关,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即端粒。人体细胞分裂的次数与特异性染色体端粒的长短有关。随着每一次分裂,端粒的长度都要缩短一些,一旦达到“关键长度”,细胞增殖就结束。然而,人的骨髓细胞和癌细胞,在端粒酶的作用下,会伸长已缩短的染色体末端。因此,这些染色体就能快速地进行细胞分裂而不会达到“关键长度”,细胞就持续增殖。细胞衰老可能是在端粒DNA序列“截短”后,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2)请指出端粒酶、端粒长度和细胞分裂次数______________ _ 。(3)癌症发病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转变为癌基因。请结合端粒的有关知识,指出癌基因使细胞无限增殖的可能途径:_____________。(4)请利用上述材料描述两种延缓细胞衰老的方法:_________ 。60.美国科学家将分离得到的成熟胡萝卜根的韧皮部细胞进行培养,由单个细胞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如右图)请分析:(1)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所用的技术是 。(2)分离出来的胡萝卜根细胞成为细胞团是通过 分裂来完成的。(3)细胞团中相同的细胞在发育成胚状体和植株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向不同方向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做细胞的 。(4)本实验说明植物细胞具有 。(5)在培养试管植物时,试管内应至少放入 种矿质元素。其中应大量供给的元素是 元素。61.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几个环境因素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适中范围。请据图回答:(1)甲图P点,限制小麦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为 ;乙图Q点,高CO2 浓度条件下,如要进一步提高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可尝试采取的措施是 ;预计丙图Q点之后3条曲线的走势为 。(2)干旱初期,小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以用 图来说明,其具体解释是。62、某小组用依乐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他们将一枝依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可观察到光下枝条放出气泡。他们以太阳灯作为光源,移动太阳灯使之与大试管的距离不同,结果如图1中曲线1,请回答:(1)该实验研究的是 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以 衡量光合速率。(2)B点的含义是 。(3)该小组在室温10℃和30℃时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如曲线2和曲线3。D点的限制因素是 ;A点的C3含量 (大于、小于、等于)C点。(4)该小组分离出依乐藻中的叶绿体(见图2叶绿体的模式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b上发生的能量转换为 → ,由b转移至c的物质主要包括 。63、取四株大小与长势一致的棉花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中,并通入空气,装置如下图。(1)若通过甲、乙两装置的实验证明Fe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乙装置作何改动 。(2)若通过甲、丙两装置的实验证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丙装置作何改动 。(3)若通过甲、丁两装置的实验证明植物的地上部分为根提供有机物,丁装置作何改动 。(4)以上三组实验中,甲组分别是 (实验组、对照组)。64.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⑴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两种物质是 。⑵ 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_________ __条件下测量。⑶ 由图丙可知,40℃时,植物体_________ _(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________(填“A”、“B”或“C”)点表示。⑷ 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______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_____℃最佳。⑸ 在图甲和图乙中绘制下列有关曲线图:①图甲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请改用O2的吸收量(mol/h)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并在图甲中再绘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②在图乙中再绘出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与O2浓度的关系。65.(12分)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校同学们进行了下列有关实验探究。作出假设:光照强度和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以下是两组同学用相同方法、相同装置对A、B两种植物进行探究得到的实验结果。甲组:A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释放量浓度 灯泡的功率(单位:W)20 50 75 100 200 3000.1% 3.4 16.0 28.2 40.5 56.5 56.50.03% 2.3 11.2 19.8 27.6 27.5 27.6乙组:B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释放量(mL)浓度 灯泡的功率(单位:W)20 50 75 100 200 3000.1% 2.6 9.1 19.5 55.7 75.6 102.60.03% 1.8 8.4 18.9 54.2 75.2 101.8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并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们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组同学的实验方案中确定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实验中他们必须控制的主要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3)对比分析甲、乙两组同学获得的实验结果,你认为____________植物最可能是植物,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阳光不充足的地区,大棚种植A、B两种植物时,光照将最可能成为限制______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生态因素。(5)分析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当A植物在灯泡功率为100W、CO2浓度为0.03%时,采取________________措施更有利于显著提高光合作用强度。(6)某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在种植蔬菜时,棚内还种植了一些蘑菇,结果发现蔬菜的产量有了明显提高。请利用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其中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上表中测得的O2释放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6.下图为生物界氮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固氮微生物的生物固氮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基因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是指___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该过程能够为硝化细菌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提供能量。(3)植物完成⑤过程的两个重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4)⑦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__酶来完成的,所生成的氨基酸对人体来说是_________氨基酸。(5)目前粮食短缺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危机,因此科学家们设想让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也能自行固氮,这样既能提供粮食产量,又能减少环境的污染。请问如何实现这一设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7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的蚕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取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取出的子叶蓝色变深。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37℃保温一段时间后,B管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滤纸上B管子叶蓝色变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管子叶37℃保温后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8. 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刚收获的小麦种子经暴晒,失去了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属于 。再将晒干的种子放在试管内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壁上将出现小水珠,这些水主要属于 。(2)今年六月份我国南方某些地区连降暴雨,引起农田长期积水,导致植物的根变黑、腐烂。其原因是植物根部缺 ,导致 呼吸产生的 对细胞有毒害作用。(3)正常人的血浆中的含量约为含量的20倍。当血浆中的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含量减少时,则形成碱中毒。这个事实表明,某些无机盐有调节 的作用。(4)人体处于安静空腹状态时,糖供能占25%,脂肪供能占75%;剧烈运动时,糖供能占总耗能量的70%~80%。根据糖和脂肪与人体能量供应的上述事实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 。(5)化工厂最新产生了一种高效加酶洗衣粉,准备投放市场,其包装印有如下部分说明。成分:含最新高效碱性蛋白酶。特点:洗涤奶渍、血渍等的效率是普通洗衣粉的数倍。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含有该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彻底清洗双手。该地区质检部门为证明该洗衣粉是否有功效,从化工厂提取部分洗衣粉样品做了如下实验:(1)如果你是该化工厂的技术负责人,你最期待上述实验出现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 。(2)已知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接近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前者却可以,这是因为 。69.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温度条件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给出了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关系和CO2的转移方向图,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1)在上图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 ;(2)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8klx光照下9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 mg;将该植物叶片从光下移到黑暗中,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短时间内将 。(3) 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上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理论上b点将向 移动。(4) 上图曲线中b、c两点所代表的光合作用强度分别与图甲、乙、丙、丁的对应关系是:b点和c点分别对应 。(5)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CO2,呼吸作用可以放出CO2。现提供光源、锡箔纸、试管若干、橡皮塞若干、量筒一只、水浴槽一个、新鲜金鱼藻若干、清水、指示剂溶液(中性时呈绿色,酸性时呈黄色,碱性时呈蓝色)等,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第一步: ;第二步:用量筒量取 分别倒入上述4支试管中,然后分别向4支试管中滴加指示剂溶液(中性呈绿色);第三步: ,然后都塞上橡皮塞;第四步: ,然后将4支试管都放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照光,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70.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8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下表。编号 组1 组2 组3 组4 组5 组6 组7 组8处理 葡萄糖溶液浸泡溶液中通入空气 葡萄糖溶液浸泡溶液中通入CO2和N2 蒸馏水浸泡水中通入空气 蒸馏水浸泡水中通入CO2和N2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光照检测结果 有淀粉 有淀粉 有淀粉 无淀粉 有淀粉 无淀粉 有淀粉 无淀粉回答问题:(1)光照条件下,组5叶片通过________作用产生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________的光解。(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________。(3)组2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________,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__,后者是通过________产生的。与组2相比,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________(有、无)淀粉。71.下图是反射弧、突触和神经纤维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1的a、b中为感受器的是 。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 的控制。(2)图2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中的1表示 ,1中物质的释放依赖细胞膜的 性。(3)图3的①、②、③中的兴奋部位是 ,①②间的兴奋传导方向为 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序号①②表示),该方向与膜 (填“外”或“内”)的电流方向一致。72.下图示某种淋巴细胞,膜外颗粒状物为抗体,请回答:(1)这是 细胞,它由 分化而来,分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或者 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在其失去生物活性后,被吞噬细胞吞噬。(3)抗体的合成与分泌与哪些细胞器有关(用标号) 。抗体的分泌过程说明细胞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并以[ ] 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转变。(4)若该抗体是单克隆抗体,则该细胞名称为 。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应用的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是 。单克隆抗体与 结合制成“生物导弹”。(5)抗体若吸附在皮肤细胞的表面时,引起产生它的是 ,这样的抗体若发挥作用时,往往使皮肤发生 。73.糖尿病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下图是人体内的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⑴ 图中甲、乙分别表示 (结构),A、B、C分别表示(激素)。⑵ 图中①的作用效果是 ,②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_。⑶ 图中具有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的激素分别是 、 (用图中字母表示)。⑷ 人体内血糖浓度高于 时,会出现尿糖,可用尿糖试纸进行检测。⑸ 当葡萄糖在细胞中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进入血液可与 (Na2CO3或 NaHCO3)发生反应,此反应的生理意义是 。⑹ 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最可能受损的是 。74.图2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 _____________(属于或不属于)反射。(2)用b刺激骨骼肌, (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①如果 ,表明传出神经受损。②如果 ,表明骨骼肌受损。③如果 ,表明部位d受损。75.请回答下列有关赤霉素的问题:(1)赤霉素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植物芽尖细胞,其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期明显变短,此时期分子水平上所发生的变化主要是_________和________。(2)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主要在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等__________的部位。用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引起其生长速度过快,将导致稻谷产量__________。(3)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细胞壁的伸展起__________作用;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在图中的__________(A点、B点、C点)。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赤霉素促进茎伸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76.桃果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储运能力差,下图表示A、B两个品种桃果成熟后硬度变化的实验结果。据图回答:(1)该实验结果显示桃果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 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 的活性变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的 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 的活性变化有关。(2) A、B两个品种中耐储运的是:(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措施应该是: ,因为(4)采摘后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可采用的方法有: 和(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伴随有颜色变浅,其原因是:77.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内环境通过 调节和 调节实现相对稳定。(2)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 。(3)人的性激素属于有机物中的 物质,性激素分泌活动的调节枢纽是 ,它还是_______________调节中枢和________________调节中枢。(4)体温相对恒定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温度感受器位于 上。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是 和 。(5)人的雌激素能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还能激发和维持_________和正常的雌性周期。(6)催乳素由_________分泌,孕激素由_________分泌,两者既相似又有区别,__________ 能促进人的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准备条件。(7)当血液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过来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8)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婴儿出生后到一岁左右。_____________激素直接影响大脑正常发育。此外,如果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脑细胞数量和大脑皮层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数量都将减少,很难在日后弥补。78.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_____(增加、减小、不变)(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强、减弱、不变)79.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___________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________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Ach);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__________,引起肌肉收缩。(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作抗原,使___________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Ach受体抗体。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导致______________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3)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_________发育成T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__________免疫的应答。80.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实验一:选取同品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图1。(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2)手术应切除 。每次注射各激素的量应按照 来计算。(3)图1表明胰岛素具有的作用,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 (小于/等于/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实验二:选取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结果如图2。(4)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 ,原因是 。(5)图2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若要证实该结论,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 ,通过检测注射前后期周围血液中 的浓度变化来确定。81.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育出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 。(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 的个体作母体,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 代。(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 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 .(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 倍体植物;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 ,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82.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1)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合 母本 父本 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一 子叶深绿不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抗病217株二 子叶深绿不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110株;子叶深绿不抗病109株;子叶浅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①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②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④将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将这些植株的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原生质体。如要得到子叶深绿抗病植株,需要用______________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⑤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2)有人试图利用细菌的抗病毒基因对不抗病大豆进行遗传改良,以获得抗病大豆品种。①构建含外源抗病毒基因的重组DNA分子时,使用的酶有______________。②判断转基因大豆遗传改良成功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具体的检测方法______________。(3)有人发现了一种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大豆芽黄突变体(其幼苗叶片明显黄化,长大后与正常绿色植株无差异)。请你以该芽黄突变体和正常绿色植株为材料,用杂交实验的方法,验证芽黄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83.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其中2号的ABO血型为B型(基因为IB),4号患有白化病(基因为r),1、2、3、4四人之间的交叉配血情况如下表(“+”凝集,“-”不凝集)。请回答:血清 红细胞1号 2号 3号 4号1号 - + - +2号 + - - +3号 + + - +4号 - - - - (1)下列成员的ABO血型为:1______3______4______。(2)1号的精细胞可能的基因型为 。(3)1号和2号再生一个性状与3号完全相同的子女的概率为 。(4)输血的原则是 。(5)已知5号与1号的血型不同,如果在紧急情况下,5号个体能接受1号个体提供的200 mL血液,那么5号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 。(6)如果5号个体的Rh血型为阴性,并曾接受过Rh阳性供血者的血液,当他再次接受Rh阳性的血液时,将会发生____________,这是因为 。84.试回答下列(1)(2)题。(1)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①黄色鼠的基因型是 ,黑色鼠的基因型是 。②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 。③写出上述B、C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2)回答下列问题:①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区中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 ,不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 。②一般来说,如果你知道了某真核生物的一条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你能否确定其基因编码区的DNA序列?为什么?85.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雌蝇 0 0雄蝇请回答:(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86.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图中患甲病男性,□正常男性,患甲病女性,○正常女性)。(1)张某家族患有甲病,该家族遗传系谱图不慎被撕破,留下的残片如上图。1)现找到4张系谱图碎片,其中属于张某家族系谱图碎片的是( )2)7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基因用A、a表示)3)若16号和正确碎片中的18号婚配,预计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2)李某家族也患有甲病,其遗传系谱图如下。已知Ⅱ-3无致病基因,Ⅲ-1色觉正常;17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若Ⅲ-1与17号结婚,则他们的孩子中只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3)上述张、李两家遗传系谱图中,有关人员的血型如下表:张某家庭 李某家族9号 10号 15号 17号 Ⅰ-1 Ⅰ-2 Ⅱ-1 Ⅱ-2 Ⅱ-3A型 A型 O型 A型 A型 B型 O型 B型 AB型1)16号的血型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2)17号和Ⅲ-1结婚,生一个孩子血型为B型的概率是___________。87.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回答)。(3)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__________期。(4)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5)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 ,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__________。(6)RNA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有(用类似本题图中的形式表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8.2007年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将13 000多个基因定位于家蚕染色体DNA上,请回答以下有关家蚕遗传变异的问题:(1)在家蚕的基因工程实验中,分离基因的做法包括用______________对DNA进行切割,然后将DNA片段与___________结合成重组DNA,再将重组DNA转入大肠杆菌进行扩增等。(2)家蚕的体细胞共有56条染色体,对家蚕基因组进行分析(参照人类基因组计划要求),应测定家蚕__________条双链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3)决定家蚕丝心蛋白H链的基因编码区有16 000个碱基对,其中有1 000个碱基对的序列不编码蛋白质,该序列叫__________;剩下的序列最多能编码__________个氨基酸(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序列叫__________。(4)为了提高蚕丝的产量和品质,可以通过家蚕遗传物质改变引起变异和进一步的选育来完成。这些变异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家蚕遗传中,黑色(B)与淡赤色(b)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D)与白茧(d)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子代数量比如下表:子代亲本 黑蚁黄茧 黑蚁白茧 淡赤蚁黄茧 淡赤蚁白茧组合一 9 3 3 1组合二 0 1 0 1组合三 3 0 1 0①请写出各组合中亲本可能的基因型:组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合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让组合一杂交子代中的黑蚁白茧类型自由交配,其后代中黑蚁白茧的概率是____________。89.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 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基因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_____(2)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3)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______(4)该昆虫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 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有______(5)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用来与该昆虫进行交配的异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90.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基因A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苷,基因B控制产氰糖苷生成氰。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表现型 有氰 有产氰糖苷、无氰 无产氰糖苷、无氰基因型 A_B_(A和B同时存在) An_bb(A存在,B不存在) aaB_或aabb(A不存在)(1)在有氰牧草(AABB)后代中出现的突变型个体(AAbb)因缺乏相应的酶而表现无氰性状,如果基因b与B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mRNA的该位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编码的氨基酸________________,或者是______________。(2)与氰形成有关的二对基因自由组合。若两个无氰的亲本杂交,F1均表现为有氰,则F1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3)高茎与矮茎分别由基因E、e控制。亲本甲(AABBEE)和亲本乙(aabbee)杂交,F1均表现为有氰、高茎。假设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高茎个体占______________。(4)以有氰、高茎与无氰、矮茎两个能稳定遗传的牧草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可能无法获得既无氰也无产氰糖苷的高茎牧草。请以遗传图解简要说明。91.下面是围绕显微镜的实验操作题:显微镜镜盒中有4个镜头。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丙、丁皆无螺纹。甲长5cm(标有40/0.64),乙长3cm(标有10/1.05),丙长3cm(标有16×),丁长6cm(标有10×)。(1)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最近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在同样光源条件下,视野中光线最暗的一组镜头是( )A、甲与乙 B、甲与丙 C、乙与丙 D、乙与丁(3)这台显微镜放大的最大倍数为( )A、1000 B、640 C、160 D、100(4)现在选择乙与丁这组组合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视野中有一呈直线相连的40个分生组织细胞。若乙转换为甲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5)甲、乙、丙、丁、戊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一)(二)两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图(一)转换为图(二),所列A、B、C、D4种操作顺序中(甲为转动粗准焦螺旋;乙为转运细准焦螺旋;丙为调节光圈;丁为转运转换器;戊为移动装片),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C、戊→丁→丙→乙 D、丁→戊→甲→丙(6)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 是(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92. 为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3位同学进行了实验设计,下列是实验的基本思路。请分析指出3个实验思路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为什么?再写出你的设计思路。(1)实验一: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容器进行培养。对照组容器内只盛有蒸馏水,实验组盛有用蒸馏水配制的镁盐溶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并对溶液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2)实验二: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砂性土壤的容器中(砂性土壤肥力均匀,容器符合实验要求),对照组浇以蒸馏水,实验组浇以蒸馏水配制的镁盐溶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3)实验三: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砂性土壤的容器中(砂性土壤肥力均匀,容器符合实验要求),对照组浇以含有植物必需的各种元素的完全营养液,实验绷脸浇以不含镁离子的营养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4)下面由你进行实验设计,请写出你的设计思路。93.番茄(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基因型AaBB与aaBb的番茄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____种,____基因型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矮生黄果植株比例最高,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2)在AA×aa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______,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_______。(3)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株高的A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碱基由C变为U,Y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与正常植株相比,Y突变体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原因:(4)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某基因在植物体内过量表达,也可以抑制某基因表达。假设A基因通过控制赤霉素的合成来控制番茄的株高,请完成如下实验设计,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①实验设计:(借助转基因技术,但不要求转基因的具体步骤)分别测定正常与矮生植株的赤霉素含量和株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支持上述假设的预期结果:③若假设成立,据此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94.如图表示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光合作用中O2来源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1) 图中A物质与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是_____,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2)若向一组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提供H2O和C18O2(设植物体内O2和CO2首先满足植物自身需要),则不同光照强度下,检测到物质的状况有所不同,请根据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理完成下表。空气中能检测到的含18O的物质 对相关结论的解释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细胞呼吸95.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CO2缓冲液能维持装置内CO2浓度恒定),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内气体体积的变化量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的气体是在叶绿体内的________上生成的,可以在线粒体中与_______结合。(2)若将图甲中的CO2缓冲液换成1%的NaOH溶液,则植物幼苗叶绿体中C5含量将____________,产生NADPH的速率将________。(3)若将图甲中完全培养液换成钙元素不足的培养液,植物的新叶是否表现缺钙症状?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4)改变光照强度,直至液滴不再移动,保持此光照强度下,将图甲中的阳生植物换成阴生植物,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有色液滴将如何移动?________。理由是______。(5)若图乙表示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变化,现将温度适当升高(已知呼吸作用最适温度大于光合作用),请在图乙中画出相应的变化曲线。96.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原因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7.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a)如图甲,。与生长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____。(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从图乙中可查到与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请预测与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8. 现有一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与光是否有关。为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出实验的步骤,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材料和用品: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养皿,无菌水、表面消过毒的种子等。方法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形成普通小麦的过程示意图;图乙是某实验小组利用普通小麦中的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两对性状独立遗传),通过三种不同途径培育矮杆抗病小麦品种的过程图解。请分析回答:(1) 图甲中杂种一、杂种二具有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_______、 _______个,经过①、②过程后形成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的过程与图乙中_______组有相似之处,其本质均是在一定条件下使__________,它们的不同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依据普通小麦的形成原理(图甲),我国育种专家以普通小麦和二倍体小黑麦(以C表示它的一个染色体组)为育种材料人工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小黑麦,请你利用图示说明一下可能的培育途径。 100.生物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机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比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商表示:呼吸商(RQ)=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呼吸作用吸收的O2。为了测定种子萌发的呼吸商,现准备了3只锥形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小麦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并组装成下面三套装置。其中甲实验装置设计如下:锥形瓶内放一盛有10%的NaOH溶液的小烧杯,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瓶底放入一些蒸馏水浸泡过的滤纸圆片,再将经消毒并充分吸胀的小麦种子若干平铺在滤纸圆片上,加入适量蒸馏水。整个装置密封,并置到20 ℃恒温环境培养。(1)小烧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2)由于发芽小麦种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甲装置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右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__________。(3)甲装置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小麦的呼吸商,由此还要利用乙装置来测定发芽小麦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请补充完整下面主要的方法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同等质量的小麦等种子在相同环境下进行与上述实验相同的操作;③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再计算出CO2释放量。(4)若甲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X,乙装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Y,则呼吸商计算式为:__________。如果呼吸商小于1时,说明__________。据此可判断出干重相同的油菜和小麦种子在萌发时有氧呼吸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为油菜种子__________(大、等、小)于小麦种子。(5)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必须另设丙装置进行校正。则应对丙装置作相应处理:锥形瓶中加入__________,小烧杯内加入__________,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同时记录相同时间内的读数变化。如丙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左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为__________。(6)如果该发芽的种子已带一定量的小叶,要了解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仍然利用上述装置甲以及题干中的器材与试剂,则需要注意:①实验装置甲小烧杯里面的试剂选用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十分合适的某光照强度条件下,实验进行一定时间,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W,则该墨滴一定向__________移动。③如要知道较高光照强度下真正的光合作用气体变化量,还需进一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真正光合作用的变化量是__________。参考答案部分一 选择题1- 5 DCDBA 6-10BDADA 11-15 BCABD 16-20 CBDAC21-25 CDDBD 26-30 DABAB 31-35 DBDBB 36-40 DCBDA41—45 CBACB 46-50 BBCBC二 非选择题51.(1)每种效应B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癌细胞能无限增殖(2)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 (3)杂交瘤 (4)抗体是蛋白质,若口服则被蛋白酶消化,使抗体失去其功能 (5)体液 效应52.(1)[2]核糖体 mRNA [3]高尔基体;(2)[2]核糖体;(3)分泌小泡 核糖体 线粒体。53.(1)细胞壁、叶绿体、液泡;(2)[5]中心体;(3)[7]核糖体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4)[3]线粒体; (5)糖蛋白;(6)有丝; (7)6。54.(1)卵巢 (2)①4×10-3②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比例比较大,且染色体形态正常(3)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4)①104 ②四分体数为52的初级卵母细胞出现的比例最高 (5)I.①C②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Ⅱ.①G②染色55.(1)胰蛋白酶 (2)4 (3)线粒体、核糖体(其他正确答案也可)56.(1)全能性;排列疏松、高度液泡化、薄壁细胞。(2)专一性;珠被;极核;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的形成。(3)结果简要分析:生长素浓度为3.0 mg/L时,花粉管平均长度最长,表明最适生长素浓度为3.0 mg/L;生长素浓度低于3.0 mg/L(O~3.0 mg/L)时,对花粉管的促伸长作用随浓度增加逐渐增强;生长素浓度高于3.0 mg/L(3.0~5.0 mg/L)时,对花粉管的促伸长作用随浓度增加逐渐减弱;生长素浓度等于或高于6.0 mg/L时,对花粉管的伸长起抑制作用。结论:生长素对花粉管伸长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促进或抑制)。57.(1)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 (2)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3)1 1(4)20 61 22(5)3m-5458.(1)细胞核和细胞质彼此分离之后都不能单独生存 (2)没有营养物质和能量供应 (3)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4)异种细胞的细胞核与细胞质不能融合59. (1)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减弱 细胞分裂次数与物种的特异性有关,一般来讲,寿命越大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 细胞核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2)端粒酶可使端粒伸长,于是细胞可继续分裂(3)癌基因指导合成端粒酶,端粒酶使已缩短的染色体末端伸长(即修复端粒),从而使染色体不会达到“关键长度”,细胞就持续增殖(4)①利用基因工程对产生端粒酶基因进行修饰,使之在部分或全部细胞中表达高活性的 端粒酶 ②用脂质体包裹高活性端粒酶导入到某些细胞中去,延缓其细胞衰老 ③利用蛋白质工程修饰已有的端粒酶使其保持高活性 ④使用酶激活剂等(开放式答题,只要两种,合理即可)60.(1)无性生殖组织培养(2)有丝(3)分化(4)全能性(5)14 N、P、K、S、Ca、Mg61.(1)光照强度 适当调节环境温度 3条曲线都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呈逐渐下降趋势(2)乙.干旱初期,小麦叶片气孔逐渐关闭,导致体内CO2 浓度降低,光合作用速率下降62.(1)光照强度 单位时间气泡产生数目(或气泡产生速率) (2)当光强为一定值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3)温度 小于 (4)光能→活跃的化学能 ATP、NADPH(或[H])(缺一不得分,O2可答可不答63.(1)将乙中的完全培养液改为缺Fe培养液 (2)不给丙装置通空气 (3)切除丁装置中植株的地上部分 (4)对照组、对照组、对照组64.⑴ ATP和[H](NADPH) ⑵温度 无光(或黑暗) ⑶不能 B ⑷C 25⑸65. (1)①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之一,光照强度会影响光反应②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O2浓度会影响暗反应(2)光照强度、CO2浓度 温度(3)A CO2浓度降低时,对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很大(4)B (5)增大CO2浓度 (6)蘑菇是分解者,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使大棚内CO2浓度升高,蔬菜光合作用增强 (7)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会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掉一部分。66. (1)④ 编码区没有外显子与内含子的区别 自养型或异养型(2)①和② 化能合成 (3)需要载体蛋白质 消耗能量(4)转氨 非必需(5)将固氮微生物的固氮基因转移到农作物的细胞内67.(1)子叶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氢能使甲烯蓝还原。 (2)通过呼吸作用还原的甲烯蓝被氧化 (3)子叶细胞的酶失活,无呼吸作用。 (4)作对照实验。68.(1)自由水 结合水 (2)氧 无氧 酒精 (3)酸碱平衡(或pH) (4)糖类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脂肪是储能物质 (5) (1)A组胶片上的蛋白膜快速消失 证明该高效加酶洗衣粉含有高效碱性蛋白酶,并且催化效率高 (2)高温时酶的结构已遭破坏69.(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不全不得分) (2) 18 上升 (3)右 (4)图丙和图丁 (5)第一步:取四支形状大小相同的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A、B、C、D。 第二步:适量且等量的清水(无适量且等量扣1分,下同) 第三步:分别在A、B试管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新鲜金鱼藻,C、D试管加等量的煮熟的金鱼藻 第四步:将B、C试管用锡箔纸包上,遮光,A、D试管不包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A试管呈蓝色,B试管呈黄色,C试管呈绿色,D试管呈绿色;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CO2,呼吸作用可以放出CO2。(结果1分,结论1分)70.(1)光合 H2O (2)组2和组6 (3)葡萄糖 ATP 有氧呼吸 组4叶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淀粉的合成缺少ATP (4)无71. ( 1)大脑皮层(高级中枢) (2)突触小泡 流动 (3)② ②→① 内72.(1)效应B;B细胞或记忆细胞;T细胞把抗原呈递给B细胞,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抗原刺激记忆细胞 (2)球蛋白 (3)③④⑤⑥;一定的连续性 ②具膜小泡(4)杂交瘤细胞;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抗癌药物(5)过敏原;荨麻疹、血管性水肿73.⑴ 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 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肾上腺素 ⑵ 抑制 促进 ⑶ A和C A与B(C与B) ⑷ 160mg/dL ⑸ NaHCO3 维持内环境pH的稳定 ⑹ 下丘脑74. (1)不属于 (2)不能 (3)①用a刺澈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 ②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 ③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75.解析:细胞周期长短主要由细胞分裂的间期决定的,主要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赤霉素过多会导致水稻生长速度过快而徒长,过于密植易倒伏,使产量反而下降。CaCl2处理后生长速率反而下降,可知CaCl2抑制茎的伸长,B点之后,生长速率快速上升,应该是使用赤霉素溶液的时间。答案:(1)间期 DNA复制 蛋白质合成 (2)生长活跃 下降 (3)抑制 B点 赤霉素能消除细胞壁中的Ca2+76.⑴ 纤维素;纤维素酶;果胶质;果胶酶 ⑵ A ⑶ 适当降低温度;低温可降低有关酶的活性,延缓果实软化 ⑷ 用乙烯进行处理;适当提高贮存温度 ⑸ 叶绿素含量降低77 :(1)体液(激素) 神经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3)脂质或固醇类 ;下丘脑 ;体温.渗透压.血糖(任意写两个) (4皮肤和黏膜 肾上腺素 甲状腺激素(5) 第二性征 (6)垂体;卵巢;孕激素(7) 反馈调节 (8)甲状腺激素 突触78.【答案】(1)竞争和捕食 寄生 (2)如图所示 (3)增加 (4)减弱【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种间关系的有关知识。⑴人登岛捕食狐,同时人和狐都以野兔和羊为食,因此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病毒营寄生生活,兔瘟热病毒与野兔之间是寄生关系。⑵如图所示。⑶人登岛后的第5年,由于狐濒临灭绝,野兔的天敌减少,数量大大增加,食物和空间等条件有限,种内斗争加剧。⑷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捕食者增加,可以使被捕食者数量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且生存能力增强,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会减弱。79.(1)传出 融合 电位变化(2)B细胞 化学信号向电(3)造血干细胞 体液80.(1)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大鼠生长的影响 (2)垂体和胰腺;单位体重注射量乘以体重(3)促进大鼠生长(及加强生长激素的促生长作用);大于 (4)降低;胰岛素浓度升高和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促进了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5)胰岛素;胰高血糖素81. (1)AaBB、Aabb、AABb、aaBb。(2)抗寒晚熟;F2(或子二)。(3)数目。原因:F1代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正常与不正常的两种配子;正常配子相互结合产生正常的F2代;不正常配子相互结合、正常配子与不正常配子结合产生不正常的F2代。(4)①42 ②二 ③4。解析:(1)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根据后代的分离比可知,该亲本有一对性状的基因组合是杂合的,另一性状的基因组合是纯合的,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2)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是一对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其遗传特点是表现为母系遗传,而小偃麦早熟和晚熟是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抗寒晚熟的个体作母本,杂交得到抗寒早熟个体(杂合体),需经过自交才能在F2代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3)染色体变异分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后者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F1代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正常与不正常的两种配子;正常配子相互结合产生正常的F2代;不正常配子相互结合、正常配子与不正常配子结合产生不正常的F2代。?(4)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变成两条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均为42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其体细胞中含有14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黑麦为二倍体植物;普通小麦(六倍体)与黑麦(二倍体)杂交,产生的配子中普通小麦配子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黑麦配子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它们之间结合产生的F1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82. (1)①BbRR BbRr②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3∶1∶6∶2③80%④BR与BR、BR与Br⑤用组合一的父本植株自交,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型即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2)①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②培育的植株具有病毒抗性用病毒分别感染转基因大豆植株和不抗病植株,观察比较植株的抗病性(3)解析:(1)组合一中父本的表现型是浅绿抗病,据题意可知控制浅绿性状的一对基因是Bb,又因母本不抗病,父本抗病,杂交后代都抗病,所以抗病是显性性状,父本控制抗病的基因型是RR,所以父本的基因型是BbRR。组合二中父本抗病,但和不抗病的母本杂交,后代中既有抗病的又有不抗病的,所以父本抗病基因型为Rr。父本子叶浅绿,基因型是Bb,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BbRr。F1的子叶浅绿(Bb)抗病植株,子叶浅绿的基因型是杂合的,抗病基因型也是杂合的,因为母本不抗病,所以F1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BbRr。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杂交得到F1,F1随机交配(注意大豆是自交)得到F2,F2成熟群体无bb基因的个体,因幼苗阶段已死亡,只要注意这两点,③的答案很易求得。组合一的父本植物自交即可选育出纯合子叶深绿抗病大豆。(3)采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如果F1总表现为母本性状即为细胞质遗传。83.(1)A型 O型 AB型 (2)RIA、Ri、rIA、ri (3)3/32 (4)同型血相输 (5)RRIAIB或RrIAIB (6)凝集反应 因为当Rh阴性的受血者第一次接受Rh阳性血时,血液不凝集,但在受血者的血清中将产生抗D抗体,当再次接受Rh阳性血时,就会发生凝集反应84. (1)①Aa aa ②AA③B:Aa × Aa 黄色 黄色 ↓ 1AA ∶ 2Aa ∶ 1aa 不存活 黄色 黑色 C:Aa × aa 黄色 黑色 ↓ 1Aa ∶ 1aa 黄色 黑色(2) ①外显子、内含子②不能。首先,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密码子;其次,一般地说,真核生物的基因具有内含子。85.(1)常染色体 X染色体(2)♀灰身直毛 ♂灰身直毛(3)BbXFXf BbXFY (4)1:5 (5)BBXfY BbXfY bbXFY 解析:由题意可知:杂交后代中灰身∶黑身=3∶1且雌雄比例相当,所以,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为显性性状。杂交后代的雄性个体中直毛∶《中国古代史》部分(张聿军编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中国古代“国家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2.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分封制度被废除 B.新的社会制度确立C.等级制度被破坏 D.贵族特权被废除3.能够正确反映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形成的历史现象是 ( )A.分封制崩溃,出现了郡县制 B.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封建城市C.逃亡者“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 D.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4.余秋雨先生写过这样的一段文字:“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造福千年。”请你判断一下,余秋雨笔下的“它”指的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5.“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6.“丝绸之路”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中国铜镜、漆器、铁制工具输入朝鲜 B.中国的铁器、丝绸等西传C.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造纸术西传 D.佛教传人中国7.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 )A.郡县制 B.刺史制度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度8.两汉与匈奴的战争实质上反映了 ( )A.民族之间的冲突 B.农牧两种文明的碰撞C.发展生产的需要 D.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9.“嫦娥二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的又一步。下文是我国古代一部典籍中记载的一项有关月相的描述:“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食。”这部典籍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10.下列关于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征税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资产为主演变B.由以征收实物为主逐渐向以征收货币为主演变C.徭役和丁税逐渐归并到田赋中使征税简化D.手工业税和商业税逐渐成为主要税源11.西方学者称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拔人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 ( )A.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B.将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C.利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各级官吏,有利于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D.营造了尊师重教、勤奋学习的社会氛围12.唐太宗说:“中国百姓,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犹如枝叶。”当时的“四夷”及其方位正确的图示是 ( )13.鉴真东渡与玄奘西游所体现出的唐朝文化的特征是 ( )A.影响巨大 B.兼容并蓄,对外开放 C.高度繁荣 D.世界领先14.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15.辽统治者认为“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反映这一认识的史实是 ( )A.制造瓷器、印刷书籍 B.和北宋贸易往来频繁C.建造了崇圣寺千寻塔D.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16.读图,南宋时期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是 ( )A.① B.② C.③ D.④17.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 )A.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的结果C.蒙古族军事力量强大 D.行省制度的巨大作用18.明朝中后期,出现了“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农村人口“……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社会现象,这反映出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19. 顾炎武说:“易号改姓,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 )A.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实质 B.指出了传统忠君保国思想的错误C.明确与强化了中国人的民族责任感 D.为推翻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20.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 )A.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B.西方殖民者联合起来挑起民族矛盾支持民族分裂活动C.中央开始设立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构D.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21.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D.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2.隋唐时期,我国古代社会步入了全面繁荣时期。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民族关系方面、对外交往方面、文化方面……都表现出繁荣的局面。隋唐的繁荣引起了很多人的理性思考,以古鉴今,那时的做法可能会为我们现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某些良好的借鉴。(18 分)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净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贞观政要》材料二 尚书省……掌典领百官。其属有六部尚书……。门下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中书省,掌佐天子大政,而总判省事,凡王言之制,……皆宜署中覆,然后行焉。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缙绅虽位及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材料三 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很快实现了唐太宗提出的“四夷自服”的目标。长安成为世界性的大城市,每天聚集着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和服饰的外国人。唐文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被传播到欧亚各地,而影响最深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1)据材料一评价唐太宗的治国理念。(4分)(2)材料二反映了隋唐时期的哪些主要制度?(3分)请分别简述其作用。(3分)(3)隋唐政治制度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同特点?本质上又有何区别 (4分)(4)据材料三概括唐朝文化圈形成的原因。(4分)23.土地问题历来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中国政府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期采取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和措施,深刻地影响着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5分)(1)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1分)针对这一问题各诸侯国采取了怎样的政策?(2分)由此导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哪些重大变化?(3分)材料一居人之税,夏秋两征之,……征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旧唐书·食货志》北宋熙宁五年规定,每年九月由县官丈量土地,检验土地肥瘠,分为五等,规定税额。——《百科知识·宋朝》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悉并为一条,折办于官。——《明史·食货志·赋役》(2)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土地兼并成为封建社会严重的社会问题。依据材料一说明唐朝、北宋、明朝各采取什么经济政策来缓解这一问题?(3分)其政策的共同点又是什么?(1分)材料二 材料三(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它所反映的社会问题。(2分)为此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3分)24.读图回答问题:(1)判断图1至图4各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其变化趋势如何?(3分)(2)图2与图1相比,我国疆域有什么突出变化?是如何实现的?(3分)(3)图3与图2相比,我国东北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史实说明。(2分)(4)图4所反映的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发展,辽阔的版图最终奠定。这一时期曾出现哪几个方面威胁这种局面的问题?试举例说明是如何解决的。(4分)《中国近现代史》部分(杨春娥编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1840~1876)材料中的“中国形象”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A.鸦片输入,国人吸食 B.西方学者刻意捏造事实C.中弱西强,不受尊重 D.西方的舆论宣传和偏见2.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3.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最可能是指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门户被打开后,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对这一“城市化进程”理解正确的是 ( )A.城市工场手工业发展充分,转化成近代经济B.民族资本主义主要集中于沿海城市C.封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城市人口激增D.城市经济遭受破坏,大量人口转入农村5.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新文化运动中6.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这段材料表明张謇主张 ( )A.停办官营工商企业 B.加强对民营企业控制C.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 D.制订经济发展计划7.民国时期,北京五星啤酒贴花烟灰缸”的陶瓷广告为“爱国诸君,请用国货”。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 )①近代实业救国的思潮 ②近代中国商标发展史③北京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史 ④近代中国陶瓷发展史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8.下图中分别反映了我国1840~1956年,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曲线D发展到高峰的原因是 ( )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②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③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④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的侵略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9.创办于1907年的宁波“正大火柴厂”,百年内两度宣布倒闭。1913年后,该厂由在日本逗留多年,经办过多种行业,商业经验丰富的徐蕙生开办,逐步走上正轨。以下对“正大火柴厂”走上正轨的客观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A.清政府采取了发展民族工业的政策 B.宁波已取代广州成为对外贸易中心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徐蕙生本人有丰富的商业经营经验10.“美货成了美祸”是对下列哪一时期社会经济的恰当描述 ( )A.19世纪三四十年代 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后期11.《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 )A.工业化的实现 B.发展资本主义C.民族独立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12.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写下了一张征婚启事,贴在书房的墙壁上。他的择偶条件为:(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该征婚启事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 )①婚姻自主的要求 ②女子教育的开始普及 ③删繁就简的婚俗 ④封建思想的痕迹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3.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C.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14.“人之言语,轻者达数尺,重者达数丈,数丈以外,不复可闻。自有电话,则虽相去千里,而无语不可达矣。”这是选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篇课文,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 ( )A.电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B.中国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C.新式学堂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D.电话的应用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15.黄河清在《“洋”族词的兴衰》中说:“‘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洋”族词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的原因有 ( )①列强侵略的加剧 '②西方文化的渗透 ③崇洋风气日盛 ④政府的大力倡导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16.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以后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对此材料解析正确的是 ( )A.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 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C.近代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D.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17.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当时的票价还比较低,是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以下叙述你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当时情况的是 ( )A.“电光电影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 B.“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C.“交头接耳说蝴蝶,争看火烧红莲寺” D.“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18.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 )A.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B.参加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制度D.革命都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19.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就孕育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曙光,这主要指 ( )①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封建文化,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②资产阶级为捍卫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④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诞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③20.五四运动90周年前夕,《人民论坛》杂志以如何理解五四精神为主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调研结果如图所示。你认为在对于五四精神的理解上,40.2%的受访者最可能选择的是 ( )A.爱国精神 B.民主精神 C.科学精神 D.创新精神21.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1869~1936)在所作的《逐满歌》中写道:“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洪家杀尽汉家亡,依旧猢狲作帝王;我今苦口劝兄弟,要把死仇心里记。”此作品的主要意图在于 ( )A.制造民族仇恨,提高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B.宣传人民革命,号召民众推翻清朝腐朽统治C.打击汉族反动官僚,组织反清朝的统一战线D.揭示太平天国政权后来完全封建化的本质22.国民大革命与近代前期的资产阶级革命相比,其突出特点是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②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③群众基础扩大④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3.毛主席说:“1927年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实行了彻底改革土地制度的办法,实现了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下列有关土地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八七会议上确定了要开展土地革命B.土地革命推翻了私有制,实行公有制C.没有土地革命,革命根据地就不能巩固D.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容24.右面漫画是在1936年全国漫画展览会上备受好评的一幅作品,它所反映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华北事变 D.七七事变25.“中央诸要人于真相未全明了之前,遽于数小时内决定张学良之处罚,……然余个人实不敢苟同,因此立下决心愿全力以求不流血的和平与迅速之解决”。据此判断,该材料应出自( )A.张学良《东北易帜回忆录》B.张学良《西安事变回忆录》C.蒋介石《1936年日记》D.宋美龄《西安事变回忆录》26.右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①1940~1944年是抗战时期,以抗日为重任,因而“民主”出现频率不高②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因而“民主”出现频率较高③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民众热议“民主”④1947年内战,“民主”频率下降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7.右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二战时期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美国对中国有此看法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B.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政府的“剿共”政策C.美国扶蒋反共政策需要蒋介石政府配合D.美国政府支持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主政权28.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 )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合理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C.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D.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29.中国近代在学习西方政治模式的历程中,其学习对象经历的演变是 ( )A.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C.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D.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30.下列中国革命的圣地与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B.②中共找到了革命的新路:工农武装割据C.③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D.④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31.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联邦制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 ②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 ④周恩来讲话是要实行区域自治政策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32.“在那美丽的西湖边/有一棵红杉树/越过重洋/来自彼岸/滋润着友谊雨露/红杉树/你带来了美国人民的深情/你扎根在中国的沃土。”这是1981年红遍全国的歌曲《红杉树》的歌词,促成此歌曲诞生的外交活动是 ( )A.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B.1972年尼克松访华C.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2009年奥巴马访华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缫丝业、棉纺织业、面粉业、造纸和印刷业、船舶业、机器制造业及采矿业等几个行业部门。材料三 从甲午战争到1913年,民用工业有了明显发展。据统计,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新式工矿企业达549家。材料四 1914年到1919年间,民间机器工业有了重大发展,企业数字成倍增长,尤以纺织、面粉、电气、烟草发展显著。……纱锭由1914年的502700枚增至1919年的851032枚;织布机由1914年的2300台增至1919年的2650台,1920年达到4310台。……面粉业从1914年至1919年新增64家,1919年达到实有企业99家。——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民族工业在区域分布和行业结构上有什么特点?(2)从自然及社会角度分析形成近代民族企业分布特点的原因。(3)上海群英荟萃,许多人在此为上海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请列举近代中国发生在上海经济领域对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三例。(4)1914~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给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带来什么影响?34.布罗代尔曾这样说:“社会各阶层的衣、食、住方式绝不是无关紧要的。……整理、重视这些场景是饶有兴味的事。”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英国画家阿罗姆描绘19世纪初期广州的街道景象是:街道上人群涌动,两边商铺雕梁画栋,旗幡飘扬,商铺二楼的窗户,使用的是澳门风格的百叶窗,店家都有凉棚、洋伞,商店类似南欧城市的“骑楼”风格。——据李天纲著《大清帝国城市印象》材料二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N.S.D在1871年12月24日游历广州时,对广州城市的繁华惊叹不已:“宽阔的珠江,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大厦、仓库、商铺等等,这些建筑物看上去并没有分成街道,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上面有钟楼和高高的十字架。”——据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材料三 1875年的广州商务报告称:“……中国人已经普遍使用黄磷火柴,并且输入了几百万箱,现在用打火石取火的已经少见了。在使用煤油及其他矿物油以及煤油灯方面的情况也一样。同时欧洲的洋伞,几乎完全代替了中国纸伞。广州大量地仿制欧洲洋伞并运往其他口岸和内地销售。”——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材料四 1906年广州出版的《赏奇画报》……其征订广告,就是画着一位身穿西装、带着西式小帽的先生,手拿“赏奇画报出世”的旗子作宣传。粤东烟草公司出品的伟人香烟,其封面也画上一位扎领带、穿西服的先生。——蒋建国《广州消费文化与社会变迁》请回答:(1)广州是中国近代化进程较早的城市,依据上述材料,提取广州在社会生活方面近代化的相关信息。(不得照抄原文)(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广州社会生活较早走向近代化的原因。(3)结合广州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历程,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特点的认识。35.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据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1)如果以“五四运动”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革命有何“质的差别”?简要说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2)如果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有何“质的差别”?请从现代化的角度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3)台湾史学界多数人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简要分析其原因。(4)根据材料并结合上面的问题,谈谈你对历史分期的认识。36.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国际交往中代表了一个国家。进入20世纪后,中华大地政权不断更迭,国歌也几度易换。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的《中华民国国歌》,歌词是:“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这首国歌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追赶世界潮流,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材料二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中华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人民发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呼声。材料三 1949年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出面召开了一次协商国旗、国歌等问题的座谈会。会上,有人认为《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中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妥,最好修改一下歌词;有人认为可暂用作国歌;有人则认为应该完整地保留作为国歌。最终,大家觉得完整保留为好。请回答:(1)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试从政治、经济角度说明当时所呈现的新气象。(2)指出20世纪30年代的人们发出这一呼声的原因。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的突出表现是什么?(3)你认为原封不动地采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在新时代,你怎样理解“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37.根据下列提示,完成有关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探究任务。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2)根据下面表格的提示,写出字母A、B、C、D代表的历史含义。重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的性质 主要历史意义A 洪秀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辛亥革命 孙中山 B C南昌起义 周恩来、贺龙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 D(3)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是怎样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的道路的?(4)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中得到了什么启示?38.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阅读下列简表(《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摘要)序号 提问人 籍贯 提 问 内 容 回答要点27 某君 广州 请问照相新法。 详细介绍43 卓君 烟台 西人饮苦酒(啤酒),言能补身,不知用何料何法制成,能否多饮 发表专文详细介绍83 友人 金华 西国如何治疗烧伤、烫伤? 介绍具体方法135 友人 上海 美国近有人以电线传声,数十里之远能闻知何人言语,此事甚奇而不可解,何理?中国人能造否 传声电器,新发明不久之新法,介绍原理。注:《格致汇编》是晚清最早的一份专门性的科学杂志,创刊于1898年。材料二:材料三 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采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请回答:(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晚清到民国初年生活习俗中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不得摘抄原文)(10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6分)《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庞晓宏编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2. 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表明,马基雅维利认为 ( )A.君主制是摆脱无序状态的必然选择 B.君主制是有序状态下的最理想政权C.君主的统治神圣而高贵 D.君主的统治必须合乎道德3. 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4. 拿破仑·波拿巴于1804年加冕称帝,他说“我只能做个加冕的华盛顿”。对此解释准确的是 ( )A.法国社会封建势力强大,必须实行帝制B.拿破仑本人封建思想浓厚,为满足称帝欲望C.法国当时内外交困,是维护资本主义秩序的要求D.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对资本主义政体的不同探索5. 房龙在《美国史纲》中说:“它是一份论述政府规则的理论文件。它在过去的140年中经历了巨大变化。即使是到了1927年,它仍然还像(当初)那样充满了活力。”这一文件是指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联邦宪法》 D.《权利法案》6. 美国总统布什利用情报机关的“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武器”的虚假情报发动伊拉克战争,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他主要会被哪一机构批评 ( )A.最高法院 B.国会 C.国防部 D.国务院7.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8.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演说中讲到:“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主要是通过 ( )A.实行三权分立 B.实行君主立宪C.实行民主选举总统 D.国会制约总统权力9.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10. 教育是政治的一面镜子。德国在统一前后,广泛深入地推行了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思想: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管理,就像中世纪的奴仆一样驯服。与此相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念是:学生是“太阳”,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老师要围着学生转。对这两种理念在政治方面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德国的“老师”在政治上实际是指皇帝和首相B.美国的学生是“太阳”,反映了政治制度的核心特征是代议制民主C.两国基本国情的差异决定了两国政治体制的不同D.两国政治体制尽管不同,但在确立后都牢牢地控制了地方势力,维护了中央集权11. 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北美生根开花?”这主要说明 (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D.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12. 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革命力量”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B.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空前的深度和广度C.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 D.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13. 《共产党宣言》中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本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 ( )A.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B.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任务 D.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14.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同年,一位非洲的国王发布了《告全国人民书》:“我决心保卫我们的国家,给予敌人以反击,一切有力量的人跟我来吧。”最终他领导人民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迫使侵略者在和约上签字。这里的“敌人”是指 ( )A.意大利 B.法国 C.英国 D.德国15.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说德意志统一后 “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作者用“爆炸性”一词是因为这个“混合体”是 ( )A.沙文主义的法西斯独裁统治 B.封建军事色彩浓厚的资产阶级政权C.工业化的封建贵族地主朝廷 D.工业高度发达的资产阶级宪政国家16.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这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的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慢17. 说“我要制造一辆适合大众的汽车,价格低廉,谁都买得起”的人是 ( )A.美国的亨利·福特 B.英国的斯蒂芬孙C.德国的西门子 D.比利时的格拉姆18. 在苏联,1928年1公担裸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19. 右图所示现象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德国汽车出现了质量问题B.燃料不够,用马拉作动力C.兴起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D.提倡低碳生活,保护环境20.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21. “小孩走路自然需要父母的帮扶,当他成年的时候,父母的帮扶已经成为他赛场夺冠的羁绊,因为他体格健壮,需要的是无拘无束的赛场驰骋。”这个比喻可用来形容的经济政策或经济模式是 ( )A.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 斯大林模式 C. 凯恩斯主义 D. 新经济政策22. 二战后,西方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B.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D.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23. 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下图的推论正确的是 ( )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D.90年代,欧元的发行和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24. 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针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 ( )A. 矿业资源互补 B. 人力资源共享C. 科学技术交流 D. 消除贸易壁垒25. 1987年《欧洲一体化文件》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拒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莫尔说:“如果欧洲共同体的计划成为保护主义的产物,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将危在旦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欧洲联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B.欧洲开始摆脱美国控制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 D.美国将失去海外市场26. 某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27.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中心力量的挑战。”对于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两极格局至今稳定 B.其他中心力量包括日本、俄罗斯、中国、欧盟等C.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指的是苏联解体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已经形成28. 自“9·11”事件以来,一方面,恐怖主义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不断提高。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恐怖组织所造成的伤害有所显现 B.部分国家强烈谴责恐怖主义活动C.恐怖主义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D.恐怖主义是“20世纪的政治瘟疫”29. 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至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主旨—致的是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C.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30. 2010年4月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宣布,将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先前的2.77%提高到4.42%,中国就此正式坐上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行第三把交椅(如下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日本、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的三极B.世界银行关注发展中国家C.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被打破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逐步形成31. 《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由此可知 ( )A.区域集团在多极化格局中作用衰退 B.区域集团对世界格局影响巨大C.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 D.“一超多强”局面被逐渐打破32.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以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不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就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的行为表明 ( )①联合国的权威受到挑战 ②美国企图建立以它为首的单极世界③世界形势趋向紧张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的最主要问题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33. (26分)城市化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应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才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1921年中国第一个市政厅——广州市政厅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城市化的开始。但是,中国城市化非常缓慢。……(到1949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只有10.6%。——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合理利用了东北、华东、华北等经济发达,解放较早的地区的经济优势,对原有的城市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变单纯的消费城市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城市,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心,缓和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医治城市的战争创伤,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宁克平《城市和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材料四 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固然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而造成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导致就业机会不足,造成城市中贫富差距拉大。由于贫富悬殊过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出来。同时,过度的人口膨胀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许多城市出现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供水困难。……城市化的畸形化,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宁克平《城市与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主要经济因素。(7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措施。(12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城市化进程。(7分)34.(2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只要能将牛顿破解自然之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掌握。——《大国崛起》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材料三 贫富对立变得更加尖锐,工业的迅速发展反而造成了群众的赤贫化。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寓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请回答:(1)材料一所说的指什么?牛顿的成就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中有什么地位?(4分)(2)据材料二,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对欧洲思想领域产生什么影响?试举例说明新思潮对欧美社会革命的作用。(8分)(3)材料三中,作者对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是什么看法?试举两例文艺作品佐证这一观点?简要说明理由。(6分)(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2分)35.(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爱尔兰人在1641年到1652年由于战争而丧命者达50多万,经过战祸而活下来的人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① 获利最多的是大资产阶级、新贵族,这就加强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盟。为巩固其既得利益,他们时时刻刻感到爱尔兰起义的威胁,最害怕的是有一天爱尔兰广大农民起来反抗。在他们看来,只有在英国建立 ② ,才有可能保爱尔兰的“安全”。由于克伦威尔……表现出卓越的军事天才,因此,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克伦威尔身上。所以,马克思说过,“实际上,克伦威尔时代的英吉利共和国就是由于爱尔兰而覆灭的。”——摘自《凤凰网》(2009年10月)材料三 克伦威尔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有缺点,但那是伟人的缺点。在评价克伦威尔时首先应肯定他是一个伟大人物,他所做的一切是他为那个时代服务的。——《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98年第4期)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带来的影响,并分析图二产生的原因。(8分)(2)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横线上①②的内容补充完整。并依据材料二,我们应怎样理解“克伦威尔时代的英吉利共和国就是由于爱尔兰而覆灭的”?(6分)(3)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概括克伦威尔“是一个伟大人物”的主要理由。(2分)36.(26分)幸福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我们寻找的最好东西,也是完满的目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根据下列表格回答关于幸福观的有关问题。中国 西方古代 1.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2.“多子多福”是幸福的显著标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 1.苏格拉底把由理性指导的精神满足当做最高幸福,视情欲为一时快乐之下的痛苦。他提出“知识即美德”。2.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而物质享受只是世俗的、虚幻的幸福。近现代 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样。有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当做终身幸福而奋斗,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年轻人却认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比如婚姻、学业、事业。 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费尔巴哈认为“幸福…只是某一生物…能够无阻碍地满足…关系到它的本质和生存的特殊需要和追求”。当代 改革开放前,人们普遍接受幸福与物质追求相分离,“越穷越光荣”。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把财富的多寡看做幸福与否的标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成为2010 年的流行语。 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人们依然相信为自身谋取各种物质利益是幸福的保证,同时有些人已经把眼光投向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人,实现个人社会价值被当做个人幸福的体现。请回答:(1)从上述材料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2分)概括中国古代的幸福观突出特点及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4分)这种幸福观有何积极影响?(2分)(2)结合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分析近现代中西方幸福观改变的原因?(12分)(3)根据材料概括,从古代、近现代到当代,西方社会幸福观的发展趋势。(4分)(4)根据材料,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社会幸福观的形成?(2分)37.(2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爱迪生一生中共有一千多项发明,白炽灯只是其中之一。……而爱迪生本人也只是当时美国众多发明家中的一员……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摘自大国崛起第十集《新国新梦(美国·上)》材料二 1943年发表的《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世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材料三 美国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年代 1937 1950 1960 1972资本主义世界 100 100 100 100美国 46.4 48.5 31.2 7.6——据《世界当代史资料所选辑》材料四 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的讲话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能在1894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4分)(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战后怎样的战略意图?结合材料三分析“战略意图”形成的背景,并指出在经济方面实现这个“战略意图”的经过。(8分)(3)根据材料二,分析黄金储备有什么变化?从这种变化情况来看,你认为美国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政治影响。(8分)(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政治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2分)38.(18分)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反映二战后国际格局及其变化的漫画:(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所表示的两个国际格局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推动图一转变为图二的新兴力量有哪些?(4分)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①美、欧、日△是基础②美、俄、中△是关键③美、欧、俄△是欧洲一翼④美、日、中△是亚洲一翼⑤美国位于五边形的顶端—— 冯特君《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2)上图显示出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述政治局面是如何形成的?(4分)(3)在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在国际社会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6分)历 史 参 考 答 案《中国古代史》部分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A C C B B A C B D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C D B A A B A D C A D二、材料解析题22.(1)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作用,认识到能否存百姓关乎国家兴衰存亡,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但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它以肯定和维护封建社会制度为前提。(4分)(2)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3分)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完善了专政机构;科举制抑制了门阀,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从地方收回了选官权;府兵制有利于农业发展、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3分)(3)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本质不同,美国的三权分立是体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特点的。而三省六部制是体现封建专制统治的。(4分)(相同点给2分,答到区别给2分)(4)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长安成为世界性的城市;各国使节、商人、僧侣、留学生的推动。(4分)(任答对两点给3分)23.(1)在井田之外大量开垦私田。(2分)春秋时期采取按田亩多少征税,实质是承认土地私人所有。战国时期,从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3分)在政治上,封建制度建立。经济上,封建经济发展,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4分)(2)唐朝的两税法、北宋的方田均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4分)共同点是按田亩多少来征税。(2分)(3)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与耕地有限的矛盾逐渐显著,并越来越严重。(2分)推广植棉,使不适宜生长稻麦的贫瘠土地得到开发利用,还引进高产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提高粮食产量,腾出更多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形成综合利用土地资源的立体农业雏形。(3分)24.(1)秦朝、西汉、唐朝、清朝。日益广阔。(4分)(2)西域地区并入汉朝版图。张骞通西域加强了中央政权与西域地区的联系;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4分)(3)扩展。黑水靺鞨地区和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4分)(4)内部分裂割据;外来势力的侵略。解决:坚决打击分裂割据势力。如平定准噶尔叛乱、大小和卓叛乱、“三藩之乱”等。坚决反击外来侵略,如雅克萨自卫反击战。(5分)《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B A A C C C D B C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A D C B C C D D A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B C B C D D A C A D A B二、非选择题33.(1)分布在沿海地区和主要通商口岸。主要以轻纺、加工工业为主,工业体系不完备。(2)自然:东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社会角度:列强入侵较早,加速了自然经济瓦解;外商在此开办工厂;沿海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市场及消费市场大。(3)上海开埠;发昌机器厂;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商务印书馆;抵制美货运动等。(4)促进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掀起新文化运动;促进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34.(1)出现了西式和中西风格融合的建筑;外来宗教得到传播;大量使用和仿制西方日常生活用品;西式服装成为当时的时尚;店铺林立,商业繁荣;重视广告宣传;出现了报刊、杂志等。(2)原因: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使其具有开放兼容的文化特征;清代闭关锁国后,广州是唯一对外贸易港口,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鸦片战争后,是第一批开放的口岸,最早受到西方冲击;近代生产方式产生较早,带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毗邻港澳,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3)认识:中国的近代化深受西方影响,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近代化与反帝反封建相伴随;水平低下、发展缓慢、经历曲折等。35.(1)差别:近代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现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意义: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差别: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是社会主义社会。意义: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基本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①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②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③思想文化: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3)台湾学者的立场——中华民国,或者台湾学者着眼于政治体制的改变。(4)评分说明:按以下三个层次给分。第一层次:能作出简单、表面的认识。第二层次:能对历史分期背后的信息进行分析。第三层次:能作出恰当的、概括性的评述。36.(1)政治上: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侵华,中华民族出现严重危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意在让我们不忘历史,居安思危。(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我们要团结一致,努力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7.(1)主题:外争独立,内争民主。(或独立与民主、反帝反封建)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或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封建专制的统治)(2)A:太平天国运动;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3)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或答: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4)中国人民为了争取独立和民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38.(1)社会现象: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社会时尚崇洋;开始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或交通工具)落后,只能靠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或交通工具)在生活中逐渐推广;旧的生活陋俗逐步革除。(2)原因:①西方工业文明、先进思想、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②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国人介绍西方科技;鼓吹“实业救国”,发展资本主义;不断传播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引起社会习俗的变化。③受世界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中国近代社会不断进步。(评分说明:如写出受新思潮、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影响,也可酌情给分)《世界近现代史》部分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A A B C C B B A D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C A A B C A D B C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A D B A A B B C A D C C二、材料解析题33.(1)发展特点:18世纪上半期发展缓慢;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发展迅速;20世纪30年代达到较高水平,此后较为平稳发展。主要经济因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或工业化进程的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2)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制约;城市化起步晚;工农业生产水平低(或工业化程度不高,或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措施:对原有城市进行彻底改造;改变城市产业结构和发展类型(或变消费城市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城市);采取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促进经济发展。(3)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能够为工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推动经济发展。但城市化的发展应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会带来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可持续发展。34.(1)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定律(或《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地位: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大综合;注重实验和数学,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2)影响:批判封建神学,形成理性主义思潮。举例:法国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北美殖民地在启蒙思想鼓舞下获得独立,建立共和国。(3)作者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里,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美术作品。如《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自由引导人们》。(4)认识: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反映了社会生活。35.(1)图(a):标志着英国君主专制独裁政体的结束,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重大成果,为共和国成立奠定基础。图(b):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以武力维护统治,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克伦威尔建立军事独裁,多次解散议会。(2)内容:①远征爱尔兰 ②军事独裁 理解:远征爱尔兰对英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满足了资产阶级、新贵族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而且为在英国推翻共和制及建立军事独裁铺平了道路。(3)克伦威尔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36.(1)共同之处:注重精神满足(或答忽视物质追求);重视道德修养。特点:家族的观念突出,主张个人幸福服从家族发展。原因:小农经济;宗法观念;儒家思想(答对两点得分)积极影响:培养人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中国: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国家和个人都陷入生存的危机。(或答:民族危机严重)。经济:封闭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西方民主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更多人要求个性解放。西方: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经济:工业革命带来经济的巨大发展;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解放人们的思想;享乐思想流行。(3)发展趋势:古代:追求精神享受和道德境界(或答忽视物质享受);近代:追求物质享受(或答享乐主义流行);现代:在满足一定物质需求的条件下,注重个人社会价值的追求(4)因素:社会幸福观的形成受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和引导。37.(1)重视科技创新发明;美国内战(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政治提前;1787年宪法确立的三权分立民主制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2)争夺世界霸权。美国经济实力强大。建立起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或布雷顿森林体系,或世界银行和国际基金货币组织)和国际贸易体系(或关贸总协定)。(3)黄金储备变化:比重由高到低 ;美国经济地位:由世界经济霸主到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原因: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削弱 ;日本和西欧共同体的崛起。 影响:冲击 两极格局,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4)形势:缓和与动荡并存。格局:“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38.(1)图一是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图二是正在形成的多极化国际格局。欧共体的形成与发展;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的兴起;中国的振兴。(2)由原来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五大力量相互制衡,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形成的原因:①70年代以来西欧、日本崛起,资本主义阵营分化;②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瓦解;③新兴民族国家掀起“不结盟运动”,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④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⑤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瓦解,美国一强独霸,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⑥俄罗斯致力于恢复大国地位。(3)经济: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国家经济实力;政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外交上:坚持不结盟的多边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思想文化: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军事上:发展现代军事技术,增强国防实力。图1图2图3图4(图一)1905年前后,中国有人仿造了木制自行车,这种自力更生的成果很快就被引进的金属自行车淹没了。(图二)清朝末年,西洋的自行车和东洋的黄包车先后进入中国,当时的自行车只是达官贵人的奢侈品。(图三) (图四)200811031973年德国公路上的马拉汽车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戏谑(xuè) 隽秀(juàn) 安步当车(dànɡ) 铩羽而归(shā)B.下载(zài) 绯闻(fēi) 量体裁衣(liànɡ) 天遂人愿(suì)C.校正(jiào) 胆怯(qiè) 煊赫一时(xuǎn) 抛头露面(lù)D.召唤(zhào) 间隔(jiān) 锲而不舍(qiè) 精神萎靡(mǐ)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发霉 懊悔 欺侮 风雨如晦 诲人不倦B.疏浚 皴裂 逡巡 日月如梭 怙恶不悛C.犄角 绮丽 崎岖 倚马可待 风光旖旎D.弹劾 刻薄 隔阂 垓下之围 言简意赅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酗酒 牲畜 旭日 戊戌变法B.虫豸 卷帙 炙烤 栉风沐雨C.纤绳 天堑 罪愆 阡陌纵横D.抢掠 疟疾 虐待 略高一筹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角逐/勾心斗角 执着/着手成春 蔓延/顺蔓摸瓜B.倔强/强词夺理 鬼混/混为一谈 边塞/敷衍塞责C.积淀/破绽百出 蓦然/幕天席地 噱头/谑而不虐D.聘任/驰骋疆场 涯际/睚眦必报 诧异/叱咤风云5、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A.豆豉(chǐ) 血脂(zhǐ) 商榷(què) 前倨后恭(jū)B.稽首(qǐ) 憎恨(zènɡ) 症结(zhènɡ) 不稂不莠(lánɡ)C.漩涡(xuàn) 滂沱(pánɡ) 檄文(xí) 牝鸡司晨(pìn)D.胡诌(zhōu) 粳米(jīnɡ) 粗糙(cāo) 相机行事(xiànɡ)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公安干警暴虎冯河,与贩毒分子进行激烈的枪战,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B.这支股票自上市以来一路狂跌,势如破竹,近期股价虽有所反弹,但严峻的形势仍使股民备受煎熬。C.在高考冲刺的紧张阶段,备考复习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高三同学复习时收获不大的重要原因。D.西凤酒以弘扬中国酒文化为己任,在包装设计上把现代艺术与历史积淀相互结合,可谓珠联璧合,整个装饰艺术效果更加完美。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用嗓过度导致喉咙发炎,医生建议“噤声”三天,他只好接受医生开出的这剂“处方”,噤若寒蝉,不说话了。B.沉浮IT行业八年之久,筚路蓝缕,终于换来了今日的辉煌,公司如今已经具备了让别人追赶的实力。C.金融租赁在世界上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但是在我国,这还是一锅夹生饭,还是一个并不为多数人所知的玩意儿。D.上梁不正下梁歪,由于渔政部门监管不力,禁渔期偷捕现象屡禁不止,禁渔令成一纸空文。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以“高中阶段要不要文理分科”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反双方的表现可谓半斤八两,势均力敌,所以格外精彩。B.那个老中医用的是祖传秘方,只用了两种中成药,一个多月就治好了我的老胃病,可真是妙手回春啊!C.在现代艺术气息浓厚、广受时尚青年推崇的蓝顶美术馆,民间艺人无与伦比的沙画表演使展览会有了浓郁的怀旧情调。D.惊蛰刚过,碧沙岗公园内海棠花正在盛开,这些摇曳多姿、让人惊艳的海棠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郭老师对待学生和蔼可亲,不论遇到谁,都先付之一笑,这让她拥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都亲切地叫她“郭姐姐”。B.新闻报道的生命,一是真实,二是及时。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随时深入生活,如果事情已成明日黄花,再作报道往往就失去了新闻的意义。C.鳞次栉比的高楼,玻璃山的城市,浮光掠影的夜生活,以及笑靥如花的容颜,在那个时代,“南边”俨然成了繁荣昌盛的代名词。D.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卸任女排主教练后,陈忠和赋闲在家、品酒茗茶,乐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现在他已出任福建省体育官员。B.已卷走内地票房12亿人民币的《阿凡达》是卡梅隆创造的天神下凡似的巨作,影片制作技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C.他的作品很一般,怕被人看不起,动不动就搬出某某名作家吓唬人,四处乱吹,无非想拉大旗作虎皮抬高自己罢了,并不能说明他的作品好。D.这块庄稼已经喷洒了三遍农药,可是很多叶片还是被虫啃得残缺不全,害虫太顽固了,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卫生部专家组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该患者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B.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C."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能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D.国产轿车的价格低,适于百姓接受,像"都市贝贝"市场统一售价才6.08万元,"英格尔"是6.88万元,新款"桑塔纳"也不过十几万元左右。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B.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C.黄昏时分,站在山顶远远望去,只见水天相接处一片灯光闪烁,那里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水乡古镇东平庄。D.现在许多小学允许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曼城足球队要防曼联队"恐怖左翼"的重任,邓恩不行,贝尔马迪不行,赖特·菲利普斯更不行,只有孙继海行。B.中纪委监察部的派驻机构要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位的职责,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C.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D.《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B.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D.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该信用社大力支持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重点向特色化、优质化、技术化农户优先发放贷款。B.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关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C.入世后,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来实现文化产业的集团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举措。D.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1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1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 , , 。 ,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①却辉映着过辉煌的过去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④它们看似陈旧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种重要窗口A.④①③⑥②⑤B.②⑤⑥①④③C.③⑤②⑥④①D.⑥④①③②⑤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结 ”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 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心目中很神圣A.③②④⑥⑤①B.③①②⑤⑥④C.④①③②⑤⑥D.④③②⑥①⑤19、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明式家具,崇尚简约、天然之美,_____,_____,_____,牢固结实;不过多地进行装饰,不过多地渲染技艺,不过多地雕琢,_____,_____,_____。 ①结构全不用钉 ②以木材天然纹理和色泽为美 ③加工工艺精密 ④简洁而典雅 ⑤用榫铆接合得天衣天缝 ⑥符合中国“道法自然”的传统审美情趣答:_____ __________2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②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 ③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 ④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⑤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⑥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A.③⑥①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⑥④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③①②④⑥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3题。冷眼看“热词”“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打酱油”、“俯卧撑”乃至“被X X”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爆发。显然这类词不像以往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得以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而得以派生,而且这类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强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中国的改革开放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进入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在这种现状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而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热词的出现使得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效果,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显然,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通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众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弱势的普通民众当然无法与“专家”、“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词语“被XX”——“被就业”、“被代表”、“被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境,但热词并非只是消极的拒绝。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这种激情来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当然,信息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公正,但人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有影响力的社会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21、下列关于“热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主有关。B.“热词”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从本身找不到任何理由就瞬间爆发。C.“打酱油”、“被XX之类“热词”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乐性无关。D.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才会成为“热词”。2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能在网上自由地发表意见,但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各类网络运营者的操控,这些意见的传播是不自由的。B.具有讽刺意味的“被传播”,表现出了主动介入传播的普通网民对网络运营者操控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反抗。C.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使人感受到网民社会关怀的激情。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出的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不会由于其个人判断出现错误和偏见而受到影响。2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络为中国民众提供一种政治表达可能之间存在着联系。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会被随后出现的热词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C.当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得到普通民众的信任后,热词就会逐渐变“凉”并最终淡出人们的视野。D.热词在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现象有着中国特色,热词本身所体现的时代特点也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4~26题让建筑审美成为一种常识王淼 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豪·鲍克斯教授在《像建筑师那样思考》中指出:“如果你想建一座建筑,而不是仅仅盖一座楼,那么你可以有三个选择:雇用一个建筑师,自己成为一个建筑师,或者学会像建筑师那样思考。”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雇用一个建筑师”的成本无疑太高了;而“自己成为一个建筑师”,又并非人人都能够做到;豪·鲍克斯教授给出的一个最具备可行性的选择是:学会像建筑师那样思考。 豪·鲍克斯教授认为,建筑与建筑物显然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前者具备文化和审美的价值,后者不过是“仅仅建成而已”,其满足的也只是商业、住宅或政府的需求,虽然两者只有一字之差,境界却相差甚远,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说建筑物庇护的是人的身体,满足的是人类对于遮风挡雨的栖息之所的原始需求,那么,建筑所庇护的就不仅仅是人的身体了,它同时还庇护人的灵魂,满足的是人类对于生活品质和人生梦想的追求。以这样的标准去衡量,我们城市中的大多数“房子”其实只能算是建筑物,而决非既能够帮助我们提升人生境界,又能够充当我们心灵家园的建筑。与这两个概念相类似的,还有被称为专业人员的“建筑师”——在豪·鲍克斯眼中,真正伟大的建筑师无一不与思想家与艺术家的称号紧密相联,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建筑师却只配被称作“高级工匠”,因为他们只会造房子,却无法将房子提升到建筑的高度。当然,正是鉴于这种专业建筑师的成绩“就是让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丑”的现状,豪·鲍克斯认为,既然建筑涉及每一个人的生活品质,既然建筑物的一个很关键的功用就是为人类的精神提供美感,那么,建筑就决不只是少数专业人员的事情,而让建筑成为一个公众话题,让建筑审美成为一种常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建筑中来,如此种种,也就显然比培养少数专业人员更加紧迫、更加重要。 我觉得与其说豪·鲍克斯教授是在阐释一种建筑理念,不如说他是在阐述一种生活理念——这种生活理念的实质不是让人迎合建筑物,而是让建筑物最大可能地满足人的需要。这种生活理念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启示。正像豪·鲍克斯所说的那样:“除了设计、建设、精神内涵和不动产值之外,你对建筑的真实体验就是正在影响你的意识观念的那些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影响了你的生活方式——使你的生活更加优雅或者更加糟糕。”由此可见,一个人的生活更加优雅或者更加糟糕,不仅取决于建筑物的质量,同时也取决于你本人对于建筑的认识,而在某种程度上,后者的重要性甚至远远超过了前者。 豪·鲍克斯教授鼓励更多的普通人去了解建筑、欣赏建筑、读懂建筑物的社会目的和象征意义,进而学会像建筑师那样去思考。豪·鲍克斯教授告诉我们,积极参与到建筑中来,其实就是在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24、下列分析与概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真正的建筑是由专业的建筑师所造,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建筑师,只能建造建筑物。B.真正伟大的建筑师都与思想家、艺术家的称号紧密相联,而大多数建筑师则只是“高级工匠”。C.真正的建筑师能将房子提升到建筑的高度,而真正的建筑师的缺少则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丑。D.建筑涉及每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因此,建筑不但要发挥真正专业人员的作用,同时还要让公众精通建筑。25、下列各项不属于“豪·鲍克斯教授”关于“建筑与建筑物”观点的一项是( )A.建筑与建筑物内涵不同,前者具备文化与审美价值,后者则只是满足商业和住宅或政府之需,二者不可相提并论。B.建筑与建筑物境界相差甚远,建筑物庇护的是人的身体,而建筑则庇护人的灵魂,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与梦想的追求。C.城市中的大多数住房只是建筑物,而决非既能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又能充当我们心灵家园的建筑。D.建筑与建筑物的差异,体现出不同的需求与功用,建筑并不是像建筑物一样只是用于遮风避雨。26、下列对“让建筑审美成为一种常识”的必要性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筑具备文化和审美的价值。B.现实生活中很多建筑师只配被称作“高级工匠”,“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丑”。C.建筑不只是少数专业人员的事情,因为建筑涉及每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建筑物的功用是为人类的精神提供美感。D.应该鼓励更多的普通人去了解建筑、欣赏建筑、读懂建筑物的社会目的和象征意义,进而学会像建筑师那样去思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7~29题。 大凡喜好运动、热爱健康的人都知道,“有氧健身”、“有氧操”等运动早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种健身方式了。然而,如今又有些专家反其道而行之,建议应大力普及低氧健身。 低氧健身,就是用人工的方法使健身房的氧气含量低于正常状态的一种健身方式。研究发现,低氧空气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治疗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氧的运输和肝脏的解毒作用,提高运动员的训练能力等。有关专家说低氧健身的好处起码有两点。首先,人体处于“低氧状态”,这是对人体正常状态的一种挑战。人体为了适应低氧、低气压的生活环境,心率相应加快,心脏的排血量增多,血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也随之增多,这使血液对氧的运输能力增强,血液扩散到人体组织的功能也必然随之加强。结果,人体对氧的利用率便会相应增加。还有,当健身者在低氧状态下锻炼时,肺的活动量便大,可以使动脉血管扩张,使全身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因此,低氧条件下的健身与一般自然状态下的健身相比,有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强化脑组织和肌肉对氧的利用等好处。其次,低氧能使人体内积蓄必要的二氧化碳,这对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既要靠养气也要靠二氧化碳来维持的。人体血液中不仅要有2%的氧气,同时还必须要有6.5%的二氧化碳。如果人体二氧化碳含量过低,就会引起体内气体失衡,造成酸多碱少的碱血症。这将会破坏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和免疫机能,最终导致丧失对疾病的自我防御能力。 其实,低氧健身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美国,低氧健身已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健身运动,许多以往习惯于户外运动的人都转到健身房对此进行经常性的锻炼。比如以前那些喜欢滑冰、爬山和乐于冒险的人,通常也到低氧健身房进行锻炼。另外,前苏联医学专家还曾发明过“缺氧疗法”,让患者反复吸入只有10%氧含量的低氧空气,以启动人体缺氧自卫系统的潜能,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此法不仅对治疗心血管、呼吸及神经系统疾病有明显疗效,同时还有缓解疼痛、消除疲劳等作用。看来,“低氧”挑战“有氧”似有不可逆转之势,现在的问题是,低氧健身必须要在人工特制的低氧健身房内进行,所以其价格自然会偏高。一般来讲,低氧运动的费用是普通健身的一倍左右。有关人士称,随着参加低氧健身人数的迅速增加和健身范围的不断扩大,低氧健身的成本摊薄,费用应该会下降。也许,这一天真的为期不远。27、按照文意,以下关于“低氧健身”的好处的说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使血液对氧的运输能力增强,血液扩散到人体组织的功能也必然随之加强,人体对氧的利用率便会相应增加。B.在低氧状态下锻炼时,健身者的肺的活动量变大,可以使动脉血管扩张,使全身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C.低氧条件下的健身与“有氧健身”相比,具有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强化脑组织和肌肉对氧的利用等好处。D.低氧能使人体内蓄积必要的二氧化碳,如果人体二氧化碳过低,就会引起体内气体失衡,造成酸多碱少的碱血病。2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果人体二氧化碳含量过低,就会造成酸多碱少的碱血症,将会最终导致丧失对疾病的自我防御能力。B.低氧健身在美国已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健身运动,许多以往习惯于户外运动的人都转到健身房进行经常性的锻炼。C.前苏联医学专家发明过的“缺氧疗法”不仅对治疗心血管、呼吸及神经系统疾病有明显疗效,同时还有缓解疼痛、消除疲劳等作用。D.低氧健身很多时候要在人工特制的低氧健身房内进行,所以其价格自然偏高,低氧运动的费用是普通健身的一倍左右。2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 )A.随着参加低氧健身人数的迅速增加和健身范围的不断扩大,低氧健身将会因价格低廉而迅速普及。B.低氧健身也必须使健身房的氧气含量既要低于正常状态,也要保持一定的含量,否则会危及健身者的健康。C.前苏联医学专家发明过“缺氧疗法”,启动的是人体缺氧自卫系统的潜能,所以也是属于“低氧健身”的范围。D.“低氧健身”挑战“有氧健身”似乎具有不可逆转之势,但是“有氧健身”也不会很快失去市场。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0~32题欧洲发现巨大金字塔提到金字塔,人们自然会想到埃及和南美的著名金字塔,而近来在欧洲也发现巨大金字塔的消息立刻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2006年4月16日,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开始了被人们认为是金字塔的巨大丘陵的发掘调查工作。据说,被命名为“太阳金字塔”的这个丘陵,也许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它位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首都萨那热窝西北大约30公里的维索科小镇。在这个海拔高度差不多的丘陵群中,一个叫维索奇卡之丘,在初期的调查中发现,其45度倾斜的四个角具有完备的金字塔形状。专家从人造卫星摄影的照片中发现,附近还有两个同样金字塔形的丘陵高地。 指挥该项发掘调查工作的是研究南美马雅金字塔长达15年的当地民间考古学家塞米尔 奥斯马纳吉奇。他指出,维索奇卡金字塔丘陵因为风化严重,所以其原形才没有保留下来,因它具有南美“阶梯式金字塔”特征,所以其被命名为“太阳金字塔”。在奥斯马纳吉奇的指挥下,在对“太阳金字塔”的发掘中很快就发现了覆盖在金字塔外壁的巨大石板。石板堆积成几层,石板被研磨过,大概长4米、宽1.2米,估计每块重量达10~20吨。而且,在丘陵底部附近,还发现了人工挖掘的地道。据推测,这个地道把3个丘陵连接起来。当下到这个地道差不多250米时,地道由于塌陷被堵塞。在调查中还发现地道里有巨大的沙岩,岩上有似箭头、“E”及羽毛样的神秘文字。 欧洲考古协会会长安尼 哈丁认为:“它们完全是自然的东西”,并否定金字塔之说。长期研究埃及金字塔的地质学家巴拉卡特博士,进入现场考察后却对“太阳金字塔”之说持肯定态度。他认为“丘陵的基础部分”正对着东南西北的方向,而且“发掘出的石板由人工研磨过”。另外就是“堆积的石板之间有白色物质”,据说这与用于吉萨大金字塔的粘合物很相似。随后,巴拉卡特博士还在附近调查了另一个金字塔——“月亮金字塔”(在普塞维卡之丘下)并认为丘陵两侧面的阶梯状构造是人造物。 据说当地已接受埃及金字塔研究权威扎西 哈瓦斯的建议,开始组织更专业的考古队进行发掘。众所周知,以往在欧洲已经确认不存在金字塔。那么,这次在波黑发现的所谓金字塔,究竟是什么 是什么时候谁建造的呢 中世纪的维索科,是波斯尼亚的首都。据说,公元2世纪,由波斯尼亚王建造的城堡就在这里。 近年,德国考古学家,从当地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如果按照人类学家的说法,大约在7000年前,人们就已经迁入维索科。据当地的传说,在上古时代,丘陵的周围已经存在着高度的文明了,但由于洪水而崩溃了。包括“太阳金字塔”在内的金字塔形之丘,也许就是那个消失的古代文明的遗迹吧。目前,“太阳金字塔”作为UNESCO(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候补名录也被列入调查项目之中。30、下列有关文中“太阳金字塔”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太阳金字塔”位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首都萨那热窝西北大约30公里的维索科小镇,它也许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B.塞米尔 奥斯马纳吉奇指出,维索奇卡之丘之所以被命名为“太阳金字塔”,是因为其具有南美“阶梯式金字塔”特征。C.“太阳金字塔”外壁覆盖有被研磨过的巨大石板,石板大概长4米、宽1.2米,估计每块重量达10~20吨。D.地质学家巴拉卡特博士肯定“太阳金字塔”之说,并认为“太阳金字塔”的粘合物与吉萨大金字塔的粘合物相同。31、下列不符合考古学家塞米尔 奥斯马纳吉奇调查发现的一项( )A.在丘陵底部附近,人工挖掘的地道把附近的3个丘陵连接起来。B.丘陵底部附近地道里的沙岩上有似箭头、“E”及羽毛样的神秘文字。C.覆盖在金字塔外壁的巨大石板堆积成几层,而且石板被人工研磨过。D.维索奇卡之丘45度倾斜的四个角因风化严重,其金字塔原形没有保留下来。32、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类学家认为,大约在7000年前就已经有人类生活在维索科丘陵周围。B.在波黑发现的所谓“太阳金字塔”之谜,还有待于更专业的考古队进行发掘研究。C.上古时代维索科周围就已经存在高度文明,只是由于后来洪水暴发而崩溃了。D.“太阳金字塔”可能会列入UNESCO(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3~35题门楣字匾的印记住在楼房里,出出进进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想来想去,那昔日萦绕眼前的门楣上的字匾不见了。门楣上的字匾,蕴藏着深厚的民俗文化,记录着农村变迁。不管哪一家盖房,都要在大门的上方,用楷书、隶书、宋体或书法名人的狂草,在一米见长、近半米宽的砖磨、石雕上刻字,大多刻四个字。大凡来人登门,都要举目瞻望,默念,别出心裁的字匾,便引来一番赞叹和好评。门楣的字匾从有院落时鸿鹄之志。我对门楣上的字匾没有过多的考察研究。我想,除“耕读人家”“紫气东来”“天道酬勤”等字匾是几百年来沿袭下来的外,有许多为应景之作,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人文教育、宣传理念而设定的。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期的房屋,多为土坯房屋,房屋四角用砖砌而成,门窗砌上砖,四周用土坯垒起,住房是简陋了些,但作为门面的门楼,不能含糊,用砖砌起,叫做砖包疙瘩,在当时是富有和气派的象征。门楣上的字匾用砖磨刻写,多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爱社如家”等。那时农民家里、心里就像是一张纸,没有家底,也没有私念,一心想着集体、国家。只要能为集体、国家多作贡献,再苦再累心也甜。那些字匾是发自他们内心的情感。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有了土地、吃穿,过上了安稳日子,怎能不知恩图报呢!文革时期的住房,与五六十年代没有什么变化,但门楣上的字匾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盖的房屋门楣字匾写上了“斗私批修”“大公无私”“红心向阳”“兴无灭资”等字样,用红漆漆着,显得醒目而刺眼。它好像在默默关注着文革,这些语言硬邦邦,像一根根棍子戳到人身上。那时,那些“耕读之家”“光宗耀祖”“书香门第”被铲掉,留下疤痕。这是一种印记,它在土尘的散落中,记录着流年岁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农村一改昔日的破败,展现了新模样。破旧的土坯房不见了,整齐的村道两旁,屹立着两层楼。青砖绿瓦的门楼,高大而气派,门楣上的字匾多姿多态,有青石雕刻而成的字匾,有大理石磨制而成的字匾,有镶着龙凤的烤瓷字匾。其内容也百花齐放,“日耀华门”“耕读务本”“龙凤呈祥”“清昂寰宇”“勤俭廉明”,既有高远的志向,又有幽香的韵律,耐人寻味。这些门楣字匾反映了农民走进新时代、当家作主人的气概,丰衣足食、生活安定的天伦之乐,成了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今,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城镇化的建设,形成包围农村之势。也许在一些农村,民居将由楼 房代替,门楣上的字匾渐渐消逝,欣赏字匾的雅趣也随之消失了。流年的陈迹远去了,字匾里的故事失传了,但是中华文化传统的字匾,会永远刻在我们的记忆里。(2011年4月《光明日报》,略有改动)33、下列关于农村的“门楣字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楣字匾记录着农村的变化历程,蕴藏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B.门楣字匾从有院落时就一直沿袭,皆为四字,以表达农家的愿望。C.门楣字匾,有许多应景之作,内容和社会环境、人文教育等有关。D.门楣字匾多姿多态,制作材料不同,字体不同,大小则大致相同。3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门楣字匾代表着农家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所以许多人家都尽量把字匾写得别出心裁,以求登门之人的赞叹和好评。B.门楼和门楣字匾往往是富有和气派的象征,因此不管住房如何简陋,在门楼和门楣字匾的用料上都绝不能含糊。C.门楣字匾的内容随时代而变,像“爱社如家”、“兴无灭资”等,虽语言生硬,但都表现了农民知恩图报的心态。D.门楣字匾的内容大多既体现高远志向,又有幽香的韵律,既有雅趣,又反映现实生活,成了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3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门楣字匾用楷书、隶书、宋体或书法名人的狂草镌刻,选择何种字体,反映了主人的兴趣爱好。B.门楣字匾和时代联系紧密,而有些不一定就是人们真实愿望的反映,如文革时期某些门楣字匾。C.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民居被楼房代替,门楣字匾将随之消逝,门楣字匾文化也将消失。D.改革春风吹遍祖国大地,门楣字匾内容也百花齐放,丰富多彩,显示了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多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6~40题。傅介子,北地人也,因从军为官。先是龟兹、楼兰皆尝杀汉使者。元凤中,介子以骏马监求使大宛,因诏令责楼兰、龟兹国。介子至楼兰,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王谢服,言:“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道过龟兹。”介子至龟兹,复责龟兹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者从乌孙还,在此。”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还奏事,诏拜介子为中郎,迁平乐监。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覆而不诛,无所惩艾,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之于楼兰。”于是,白遣之。介子与士卒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即出黄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列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其贵族左右皆散走。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上乃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士刺王者皆补侍郎。(节选自《汉书·傅介子传》)3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 遮:拦截 B.介子阳引去 阳:通“佯”,假装C.我去之西国矣 去:到 D.王谢服 谢: 谢罪3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B.王苟不教匈奴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C.介子以骏马监求使大宛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楼兰、龟兹数反覆而不诛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3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傅介子“智勇”的一组是( )①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 ②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③遂持王首还诣阙 ④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⑤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 ⑥士刺王者皆补侍郎A.②④⑥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①②④3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介子认为龟兹、楼兰杀害过汉朝的使者,有损大汉威严,于是在元凤年间,他以骏马监的身份,请求出使大宛,依照诏令指责楼兰、龟兹国。B.傅介子到了楼兰,以事实为依据指责楼兰王教唆匈奴拦截杀害汉朝使者,楼兰王谢罪表示顺服。C.傅介子路过楼兰时,发现楼兰王对身边的人没有防范之心,容易得手,于是请求前去刺杀他,想以此展示国威,表现了他对大汉的忠心。D.傅介子刺杀楼兰王分设计诱惑、秘密会谈、实施刺杀三个阶段,刺杀过程集中表现了他的智慧和胆识。4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即出黄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5分) (2)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1~44题 李邈,字彦思,临江清江人,唐宗室宰相适之之后。少有才略,以父任为太庙斋郎,擢通判河间府。以迕蔡京、童贯,迁知霸州,为辽国贺正副使。还,贯将连金人夹攻契丹,呼邈至私第,以语动之,使附己。邈言契丹人未厌其主,因教贯阴佐契丹以图金人。贯不能用,乃乞致仕。叹曰:“国家祸乱自兹始矣!” 金人犯京师,诏趣入见,邈慨然复起就道。既至,会姚平仲战不利,京师震动。上问御敌奈何,邈言:“胜负兵家之常势,陛下无过忧,第古未有和战不定而能成功者。”因言:“种师道宿将,有重名,二敌所畏。朝廷自主和议,而尽以诸道兵畀师道,视敌为进退。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使见可击而进,胜固社稷之福;不胜,亦足使敌知吾将帅有以国为任者。”上称善。 守真定,兵不满二千,钱不满二百万,自度无以拒敌,乃谕民出财,共为死守。民恃邈为固,不数日,得钱十三万贯、粟十一万石,募民为勇敢亦数千人。金人至,邈乞师于宣抚副使,且间道走蜡书上闻,皆不报。城被围,且战且守,相持四旬。城破,邈巷战不克,将赴井,左右持之不得入。斡离不①胁邈拜,不拜,以火燎其须眉及两髀,亦不顾,乃拘于燕山府。 金人问曰:“集民兵击我,谓我为贼,何也?”邈曰:“汝负盟,所至掠吾金帛子女,何讳吾言敌?”不能屈。久之,欲以邈知沧州,笑而不答,且说之曰:“汝不以此时归二帝及两河地,岁取重币如契丹,以为长利,强尚可恃乎?”金人讳其言,命邈被发左衽,邈愤,诋毁甚力。金人大怒,遂遇害。将死,颜色不变,南向再拜,端坐就戮。燕人为之流涕。(选自《宋史·忠义传》,有删节)【注】①完颜斡离不,金太祖第二子。4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迕蔡京、童贯,迁知霸州 迕:触犯 B.趣入见 趣:急速 C.巷战不克 克:能够 D.讳吾言敌 讳:忌讳4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邈有“才略”的一组是( ) (3分) ①因教贯阴佐契丹以图金人 ②国家祸乱自兹始矣 ③邈慨然复起就道 ④尽以诸道兵畀师道,视敌为进退 ⑤以火燎其须眉及两髀,亦不顾 ⑥邈愤,诋毁甚力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4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童贯曾有联合金人夹击契丹的计划,并召李邈到私人府第谋划这件事,但李邈认为契丹百姓尚未厌弃自己的君主,时机尚不成熟,因此不赞成。 B.金人进犯京师,李邈建议皇上不能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应该早作决断,放弃和谈,把全部兵权都交给老将种师道,和金人决一死战。 C.李邈守卫真定,充分调动百姓的力量,坚守了一个多月。城池被攻破,仍顽强抵抗。被俘后,也能保持民族气节,坚决不向金人臣服。 D.金人想收买李邈,以官职相诱,没有成功。逼李邈改变宋人的服饰装扮,又被李邈义正辞严地斥责。李邈被杀害之时,燕地的百姓也为他流泪。4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邈乞师于宣抚副使,且间道走蜡书上闻,皆不报。(5分)(2)颜色不变,南向再拜,端坐就戮。(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5~49题。 上辇过郎署,问郎署长冯唐曰:“父家安在?”对曰:“臣大父赵人,父徙代。”上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之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上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①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私养钱②五日一椎牛,自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终日力战,用命前驱,斩首捕虏上功③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④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说。是日,令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十五,有删改。)[注]:①阃:外城之门;②私养钱:私人赡养家属的俸钱;③上功:呈报功劳;④首虏:砍下的首级和俘虏。4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辇过郎署 过:拜访B.鄙人不知忌讳 鄙:见识少C.皆自用飨士 飨:犒赏D.用郭开谗,卒诛李牧 用:听从4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 余不忍为此态也B.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C.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 同心而离居,D.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之用也 项伯杀人,臣活之47、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之用也 莫知我哀B.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C. 父家安在 大王来何操D. 复以为云中守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4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面对匈奴为患,孝文帝希望能得到廉颇、李牧这样的名将来辅佐自己,但冯唐认为廉颇、李牧这样的人才难以得到孝文皇帝的重用。B.魏尚因故意虚报军功而被责罚,冯唐认为皇帝刻薄寡恩。孝文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派冯唐前去赦免了魏尚,恢复了他云中太守的职位。C.冯唐的直言不讳令孝文帝很没有面子,盛怒之后的孝文帝还是虚心的向冯唐请教诸如廉颇、李牧这样的人才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D.冯唐以对比的方式,以李牧前后不同的遭遇说明帝王要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帮助自己建立功勋和霸业。49、翻译下面句子(10分)(1)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5分)(2)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0~53题。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其妻数以书劝遨还家,辄投之于火,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遥先生。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与乎石门之徒异矣。与遨同时张荐明者,燕人也。少以儒学游河朔,后去为道士,通老子、庄周之说。高祖召见,问“道家可以治国乎?”对曰:“道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得其极者,尸居衽席之间可以治天地也。”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荐明闻宫中奉时鼓,曰:“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夫一,万事之本也,能守一者可以治天下。”高祖善之,赐号通玄先生,后不知其所终。(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隐逸传》)50、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 字: 书法B.因徙居华阴,欲求之 因: 因为C.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壁屋 写: 描摹D.与乎石门之徒异矣 徒: 门徒51、列各句,均能说明郑遨“节高”的一组是(3分)①遨少好学,敏于文辞 ②后闻妻子卒,一恸而止③欲以禄遨,遨不顾 ④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⑤遭乱世不污于荣利 ⑥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④⑤5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郑遨年轻时好学能文,后来考进士却落第了,又恰逢社会动荡,于是隐居山林,当了道士。B.郑遨与道友李道殷、罗隐交情深厚,三人虽屡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被世人看作是三位高洁之士。C.郑遨隐居山林,但经常有诗稿散落民间,人们对这些诗稿珍爱有加,甚至把它们誊写在丝绢上,作为馈赠佳品。D.张荐明与郑遨同为当时著名的隐士,他曾喜好儒学,后来则一心崇奉道家学说,他认为道家学说对治国大有裨益。53、翻译下列句子。(10分)⑴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5分)⑵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5分)(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4~57题。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守仁至,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宜从事。明年七月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斩六千有奇。还至赣州,议讨浰头贼,独仲容未下。横水破,仲容始遣弟仲安来归,而严为战守备。守仁岁首大张灯乐,仲容信且疑。守仁赐以节物,诱入谢。仲容率九十三人营教场,而自以数人入谒。守仁呵之曰:“若皆吾民,屯于外,疑我乎?”悉引入祥符宫,厚饮食之。贼大喜过望,益自安。守仁留仲容观灯乐。正月三日大享,伏甲士于门,诸贼入,以次悉擒戮之。余贼奔九连山。山横亘数百里,陡绝不可攻。乃简壮士七百人衣贼衣,奔崖下,贼招之上。官军进攻,内外合击,擒斩无遗。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微守仁,东南事几殆。世宗深知之。甫即位,趣召入朝受封。而大学士杨廷和与王琼不相能。守仁前后平贼,率归功琼,廷和不喜,大臣亦多忌其功,因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已,论功封特进光禄大夫,岁禄一千石。时已丁父忧,屡疏辞爵,乞录诸臣功,咸报寝。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旨。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节选自《明史 王守仁传》)5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凡破巢八十有四 凡:总共B. 内外合击,擒斩无遗 遗:遗漏C. 疏乞骸骨,不俟命竟归 俟:保全D. 与论朱子格物大旨 旨:意思,意图55、下列全都能表现王守仁“善于用兵”的一组是(3分)( )①顾益好言兵,且善射②守仁至,亲率锐卒屯上杭③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④正月三日大享,伏甲士于门,诸贼入,以次悉擒戮之⑤守仁赐以节物,诱入谢⑥守仁前后平贼,率归功琼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⑤⑥5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王守仁被兵部尚书王琼赏识擢拔,镇抚南、赣一带;进兵大庾、大破贼兵之后,上疏要求增加兵权,以方便进一步的行动。B. 王守仁在赣州征讨浰头盗贼的时候,没有正面进攻,而是用计诱敌入城,一一擒戮;最终擒获余贼,也同样是设计成功。C. 王守仁回到朝廷以后,因为归功于王琼而为杨廷和所不喜,同时又因为功高而遭到其他大臣的嫉妒。D. 王守仁十七岁那年即与娄谅讨论朱子的格物致知之学;贬谪龙场之后,悟到格物致知之学应从内心而非外物而来。5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皆吾民,屯于外,疑我乎?(3分) (2)乃简壮士七百人衣贼衣,奔崖下,贼招之上。(3分) (3)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微守仁,东南事几殆。(4分) 58、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半山春晚即事王安石春风取花去, 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床敷①每小息,杖屦②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注】 ①床敷:安置卧具。②杖屦:扶杖漫步。(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野 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 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1)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南柯子·忆旧仲 殊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注】 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1)这首词的上片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词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你的依据分别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清 溪 行李 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注]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1)诗的颔联、颈联分别采用什么手法描写清溪水色的?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3、阅读郑谷《菊》一诗,完成后面的问题。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1)诗中的菊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2)本诗用了什么手法来展现这一形象的,试结合第四句进行分析。6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少年游 早行林仰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1)诗题为“早行”,诗人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答:(2)诗人写“啼鸟两三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3)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65、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舒 亶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①,西江潮欲平。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注】 ①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1)“催”字在词的前两句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词在情与景的处理上很有特色,宋人曾季貍称赞说“甚有思致”,请结合下片句子,谈谈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⑴ 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屈原《离骚》)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孔子语录》)⑵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6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子曰: “三人行,______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 (《论语 述而》)(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6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 分。(两题任选1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题计分。)(5分)(1)得道者多助,______________。寡助之至,______________。多助之至,______________。(《孟子 公孙丑下》)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____,四十而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为政》)辛苦遭遇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_____。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6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_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3)心事浩茫连广宇, _ 。(4)度尽劫波兄弟在, __ 。(5)无情未必真豪杰,_ 。(6)岂有豪情似旧时, _ 。7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五句,或选前三句,或选后五句)(5分)(1)渔舟唱晚,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2)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__,四十而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5)沧浪之水清兮,__________________;沧浪之水浊兮,__________________。(《楚辞》)7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蝴 蝶 雪——吴光辉(1)那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在开封东南的高台上发生的何等凄美何等悲壮的一幕呀。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晋国音乐家师旷孤独地跪坐在高台之巅,神色严峻地吹奏着祈祷禹王的长箫。而高台之下洪水滔天,浩浩荡荡,横无际涯。高台四周成千上万的白色蝴蝶在翩跹起舞。随着那如泣如诉、委婉幽咽的箫声,白色的蝴蝶愈聚愈多,纷纷扬扬,遮天蔽日,犹如漫天大雪。(2)这是一场奇特悲壮而又凄美宏大的祭祀仪式。这可是洪荒时代一个民族面临灭顶之灾时对大禹膜拜的艺术表达呀!这也是这座高台后来变成禹王台并且千百年来香火不断的魅力所在。(3)禹王台位于河南开封东南之隅,占地四百余亩。原为古梁园遗址,当时汉文帝之子梁孝王建都开封之后,在此大兴土木,建造了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梁园。园内原有一座土台,高约数丈,风景幽雅,绿树成荫,因为春秋时期的师旷在此奏乐祈祷,故后人又称之为吹台。我想,这乐师的吹台和王侯的梁园,自然不能作为让华夏亿万百姓几千年不变、俯首顶拜的祭坛,能够使高台从梁园吹台变成百姓敬仰的禹庙,除了那场神奇壮美的蝴蝶雪之外,恐怕主要是因为那种祈求躲避洪灾、祈盼风调雨顺的国民心理。(4)据《庚寅纪事》记载,明朝嘉靖年间,黄河又一次决堤成灾,河南一带方圆千里一片泽国。开封府兰考县北乡陈姓一家五口房屋被毁被迫外出逃难。陈大嫂挺着大肚子,两手搀着不到十岁的两个女儿。老陈挑着一副担子,一头是坐在大木桶里的只有三岁的小儿,另一头是全部的家当。他们一路乞讨向开封府而来。到了浊浪翻滚的汴河边,老陈先把两个女儿送过河去,再让三岁小儿和陈大嫂坐在木桶里,渡到河心时,一个恶浪打过来,木桶猛地一沉,老陈死命地抓住桶边,可已无济于事,眼睁睁地看着老婆孩子被洪水吞噬了。当老陈游到对岸去找两个女儿时,原先女儿站着的土丘早已被大水淹没了。老陈如被五雷劈顶一般跪倒在地。(5)纷纷扬扬,遮天蔽日,犹如漫天大雪。这次大水过后,一些开封百姓惊奇地看到无数只白色的蝴蝶在高台的四周,多日缭绕,终不离去。许多人认为这是大禹显灵。所以这样一座具有明代风格的城楼式建筑禹王庙就在这高台之上修建起来了。(6)几千年来,能够倾倒亿万百姓的、能够镇服华夏历史的,恐怕不是那场突如其来的、纷纷扬扬的蝴蝶雪,而是像禹王台这样的高庙、像大禹治水这样的神话。《山海经》言:“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相传在四千多年之前的尧舜时代,我国黄河流域连续发生特大洪水,整个民族处在空前灾难之中,大禹就是这样受命于危难。(7)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当年开封官民选择在这座高台之上修建禹庙,直接原因是他们看到了奇特如雪、铺天盖地的白蝴蝶,而根本原因则是他们对大禹虔诚的膜拜。这就是禹王台比中国其他任何一座古代建筑更能广泛地被亿万百姓所崇拜的根本原因所在了。如果说滕王阁和岳阳楼之类只是文人墨客寄情投怀的水榭歌台,那么禹王台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祭坛了。(8)纷纷扬扬,遮天蔽日,犹如漫天大雪。在这神秘奇特的蝴蝶雪里,大禹的灵魂好像还在四处奔波,师旷的箫乐至今还在余音缭绕。(选自《散文选刊》)1.阅读第1段,回答下面两个问题。(6分)(1)结合全文看,本段有何作用 (3分)答:(2)本段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色 (3分)答:2.第4段写《庚寅纪事》中的故事用意是什么 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6分)答:3.第7段写道,“禹王台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祭坛”。请解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答:4.文章以“蝴蝶雪”为题,有何作用 请具体分析。(6分)答:7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背 景——曹文轩有那么一个人突然走向了我们,倒也平平常常,并未见有山有水。但有人对这个人的底细却有所了解,说道:“这个人是有背景的。”于是,人们再去看这个人时,就用了另样的眼光——仿佛他不再是他了,他加上背景,所得之和,却要远远地大于他。当我去冷静地分析自己时,我发现,我原也是一个“有背景”的人。我的背景是北大。我常去揣摩我与北大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个背景,我将如何?此时,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这个背景参与了我的身份的确定。我为我能有这点自知之明而感到一种良心上的安宁。我同时也想到了我的同仁们。他们在他们的领域里,确实干得非常出色,其中一些人,简直可以说已春风浩荡、锐不可当。也许我不该像发问我自己一样去发问他们:如果没有北大这个背景,他们又将如何?他们也会像我一样去发问自己的——北大门里或是从北大门里走出的人,都还是善于省察自己的。我相信这一点。北大于我们来说,它的恩泽既表现为它曾经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人品,给了我们前行的方向,又表现为它始终作为一道背景,永远地矗立在我们身后的苍茫之中。因为有了它,我们不再感到自己没有“来头”,不再感到那种身后没有屏障的虚弱与惶恐。那年4月,我应邀去东京大学讲学。在日本的十八个月中,我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这个背景的存在。那天晚上,在东大教学部举行的欢迎外国人教师的酒会上,我代表外国教师讲话时,在一片掌声中,我感受到了。在我为我的小孩办理临时入学手续时,我感受到了。在我于北海道的边陲小城受到一位偶然相识的日本朋友的热情接待时,我又感受到了。……十八个月结束后,东大教学部的师生们破天荒地为我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欢送晚会。在那个晚会上,“北大”这个字眼出现了数次。我心里明白,这个晚会的隆重与热烈,固然与我十八个月的认真工作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我背后有这个背景。无论是在学术会议上,或是应邀到外校讲学、演讲,几乎是走到任何一个地方、一个场合,我都能感受到这个背景。它给了我自信与勇气。它默默地为我增加着言语的重量,并且神奇般地使我容光焕发。它甚至免去了我的尴尬与困境。那天上午,我将一本书写完了,心情甚好,就骑了一辆车,一路南行,到了紫竹院一带。已是中午,我感到饿了,就进了一家饭馆。那天胃口真是好极了,独自坐下后,竟要了好几个菜,还要了酒,摆出了一副要大吃大喝的样子。吃罢,我终于起身去买单。当我把手伸进口袋去掏钱包时,我顿时跌入了尴尬:出门时忘了带钱包了。我走到收款台,正巧老板也在那里,我吞吞吐吐、语无伦次地说了我没有带钱的情况。老板与小姐听罢,用疑惑的目光望着我。那时,我在下意识中立即想到了一点:今天也只有北大能救我了。未等他们问我是哪儿的,我便脱口而出:“我是北大的。”老板与小姐既是从我的眼睛里看出了我的诚实,更是他们听到了“北大”这个字眼,随即换了另样的神情。老板说:“先生,没有关系的,你只管走就是了。”我想押下一件什么东西,立即遭到了老板的阻止:“先生,别这样。”他在将我送出门外时,说了一句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很难再听到的似乎属于上一个世纪的话:“先生,你是有身份的人。”一路上,我就在想:谁给了我“身份”?北大。这个背景也可以说成是人墙。它是由蔡元培、马寅初、陈独秀、胡适之、鲁迅、徐志摩、顾颉刚、熊十力、汤用彤、冯友兰、朱光潜、冯至、曹靖华等无数学博功深的人组成。这是一道永远值得仰望与审美的大墙。我想,这个背景之所以浑沉有力,一是因为它历史悠久,二是因为它气度恢弘。它是由漫长的历史积淀而成的。历史一点一点地巩固着它,发展着它,时间神秘地给它增添着风采。话说到此时,我要说到另一种心态了:对背景的回避。 这个背景一方面给了我们种种好处,但同时也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我们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生存着,无时无刻不感到有一根无形的鞭子悬在头上。它的高大,在无形之中为我们设下了几乎使我们难以接受的攀登高度。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们都在心中默念着:回报、回报……一代一代曾得到过北大恩泽的北大人,都曾默念着它而展开了他们的人生与学术生涯。这个背景的力量之大,居然能够使你不敢仅仅是利用它、享受它,还能提醒与鞭策你不能辜负于它。有些时候,我们就有可能生出隐瞒“北大”身份的念头——“北大”这个字眼并不是我们任何时候都愿意提及的。背景既给予了我们,又在要求着我们。背景给了我们方便,给了我们荣誉,但又被别人拿了去,成了衡量我们的未免有点苛刻的尺度。背景是一座山,大山。我们任何个人都无权骄傲,有权骄傲的永远只能是北大。奋斗不息的我们,最终也有可能在黄昏时为享受背景为融入背景而终止自己。这大概是我们都期盼着的一份幸福而悲壮的景观。(选自《新民晚报》,2008年05月11日)1.文章题为“背景”。联系文章内容,说说“背景”的含义。答:2.作者说“我的背景是北大”“有了它,我们不再感到自己没有‘来头’,不再感到那种身后没有屏障的虚弱与惶恐”的理由是什么 答:3.怎样理解“背景是一座山,大山”的含义?答:4.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两段的作用的理解。答:73、阅读下文,完成第1一4题。随风吹笛——林清玄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埂上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竹子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生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了解到,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1.文章由“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开篇,有什么作用?(4分)答: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1)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答:(2)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答:3.在描写“竹林的交响”时,还插入了很多描写蛙声、鸟声、雷声、蝉声、溪水声等的笔墨,有什么用意?(6分)答:4.作者通过写“随风吹笛”得出了哪些感悟?请简要概括。(6分)答:74、阅读下文,完成第1一4题。梦里炊烟诗中境——王民选①炊烟,一种标志性符号,曾经为传承农耕文明印在大地,为张扬劳作文化写在长空,为印证乡风民俗盘旋在村落……②如今,炊烟已越来越难以见到,渐渐成为人们梦里的幻境,成为诗文中的追忆。但是,炊烟的千古缭绕,已使华夏儿女的言行举止投射出被长期熏烤的底色,散发着特有的草木味儿,表现出火热的乡土情结。③炊烟里,升腾着生活的希望。无论是寒露沾衣还是落霞照脸,辛勤耕作的农民每当看到升起的炊烟,对获得好收成就会增添一份期望。饥肠辘辘的孩子,只要看到炊烟升起,往家赶的脚步就会加快,马上就联想到诱人的饭菜香,对生活的希望也像炊烟一般上升!④炊烟里,缠绕着游子的乡情。炊烟所炙染出的情感多彩醇厚,所酝酿出的气息牵肠挂肚,让游子魂牵梦绕。庄稼人出远门时,总喜欢抓一把烟囱下边的泥土带上,让“家”这个气场始终笼罩并护佑着自己,紧紧地牵系着飘荡的灵魂。即使是远隔千山万水,言语不通,水土不服,天涯孤旅也会借助于无处不在的炊烟,抚摸到祖先的根脉,寻找到族群的亲和。我一直在想,所谓“在外游子,纵然化作一缕轻烟,也要魂归故里”,这华夏儿女独具的故土情结,作为一种弥足珍贵的乡情文化,世世代代又有几人给出了权威的诠释呢?⑤炊烟中,绵延出时光的推移。清晨,冲破浓雾的炊烟跃过房顶,撑起乡村的天空,然后又紧贴着地平线扑向东方,撩开黑暗,把霞光接回大平原,并挨个儿挠醒生命万物,让他们抖擞精神迎接太阳。中午,炊烟用妙曼的舞姿,嬉戏得太阳陶醉迷离、频频眨眼,她用花瓣一样的碎片,由太阳抛出缕缕银线,串连成莽莽云海,衬托得阳光绚丽多彩。日色已尽花含烟,千万股炊烟顶梁柱一般托举住天幕,要为赶时节的农民再争一会儿光阴,紧接着又彼此挽起臂膀,撑持着夜幕,让劳累的农民借一点余光洗洗脸,摸黑儿吃晚饭。⑥炊烟中,氤氲着诗情画意。炊烟和诗歌有相近的本性,文人“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才情,有时也需借助炊烟的带挈。《诗经》曾长期飘荡在万家炊烟当中。陶渊明守望过的“依依墟里烟”,绵延出多少代人的悠然情思。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我们从一些诗文中确能品读到炊烟鼓荡出的气韵。炊烟所蕴含的那种人间情、烟火味儿,与我们灵魂的脐带紧密交结。那种灵动美、幻化感,令人心如炊烟,意如流水,往往是不期而至的震颤酿成不期而然的灵感,诗情便喷涌而出了。当今难得一见的炊烟,偶尔出现在村头田野,让人蓦然看到时骤然之间就会激情澎湃,守神凝眸间,质感十足的水墨画就那么传神地写在长天,任谁都情不自禁地想高唱一曲挽留的歌。如果刚好站在某个角度,看到古树枝头系挂几缕或浓或淡、时动时静的炊烟,在夕阳西下的微风中,远望如梳了长发辫的村姑在学舞,又像宫殿垂挂的烟霞帐,一幅那么美妙古拙的风情画,一种多么使人陶醉的景象!⑦先祖以炊烟为衣,以水为镜,开启千秋万代的脉脉情思,传承着农耕社会悠久的合唱,灌制出劳动者群体的美声,熔铸成华夏民族的集体人格,引发了广泛的共鸣,积淀为厚重的文化彩页,以至于中原民间把宗族延续说成烟火传承。我们俯仰在这亘古飘溢的炊烟中,品味先民苦乐,遥想先哲情怀,探究其文化影响,条分缕析其文化内涵,应当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啊!(选自《河南日报》2009年3月,有删改)1.第④段中说“炊烟所炙染出的情感多彩醇厚,所酝酿出的气息牵肠挂肚,让游子魂牵梦绕。”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意?(4分)答:2.第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答:3.“炊烟”在文中有什么样的意蕴?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概括。(6分)答:4.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对“炊烟”的情怀。(6分)答:7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盆 景——写给温州的同行——林斤澜年轻时候晓不得盆景的好看。抗日战争头几年,有宣传抗日的剧团,办在谢池巷臀张家花园屋的花厅里,我常常去那里参加活动。现在这个花厅现在也还在,临窗是中山公园的小河,和积谷山隔河相对。花厅有楼,记得叫做池上楼,是纪念诗人谢灵运的。楼是留下来了,只是年久失修,看来寂寞。记得就在这附近的一条巷弄里,有一家花圃。那是个大院子,用长石条搭起长长的的石凳,一行行摆起大大小小的花盆。我路过门口,有时候进去“旋”一“旋”。若是细雨蒙蒙的春天,走进这花木的巷弄里去,就像是走到春天的深处。细雨很重要,好比杜鹃,现在大家叫做映山红,只有在细雨中才开得淋漓尽致;大太阳一晒,映山红难道不单薄点了吗 不蔫了吗?杜甫说春雨“润物细无声”,这个“润”宇当然极好,但“无声”和我小时候的印象不合。记得站在花圃里,耳朵边总有轻轻的、细细的、簌簌的声音。这是寂静的声音,比“无声”的寂静还要寂静。这又是滋润的声音。花圃也培养盆景,我一直视而不见。这个花圃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寂寞。春天花重叶浓,就更加寂寞,不能说是荒凉,这里是有人经营的。也不能说是清净,清净就算是轻松了。我不记得遇见过买主,不记得有人指东指西讲价钱;园丁也很少,个把两个人总在什么角落头,一声不响地松松土,剪剪枝。脸色也都苍白或是苍黄。也许是战争时候,这一行在苦守苦撑。但他们靠什么吃饭?有谁来欣赏呢 这样的冷清清,难道也算是一个行业?寂寞之感牵丝攀藤爬上我幼稚的心头,我好比落在蜘蛛网里,这叫人怎么“顶的牢”!我赶紧逃跑,跑到剧团里热闹去了。离开家乡四十年,在外边渐渐地晓得点儿,盆景有流派,成都和苏州代表着两大不同的风格。年纪也渐渐地老大了,会忽然思乡起来。家乡的江心屿,在我的思念中就是一个苍翠古朴的盆景:那狭小椭圆的小岛,两头小山、古塔,江水拍岸,树木盘根错节,还有古寺的暮鼓晨钟……四十年后我回到家乡,第二天就拜访这盆景般小岛。走到江心寺门前,朝里看了一眼,凡是原来有文字有文物的地方,都光生生、灰溜溜,大水“推”了一样……我赶紧走开,我愿意保留我的不褪色的记忆。信步走到后边,却见新长出来一片地,新造了一片园林。我当然愿意有新的记忆,看见一个小院子里展览盆景,呵,大盆景里展览小盆景,赶紧走进去看了几盆,不料小盆景的气势,有胜过大盆景的意境。我不喜欢那种全景式的盆景,山重水复,亭台楼阁,樵夫钓叟……随处都是讲不尽的故事。我也不喜欢本当“瘦、透、皱”的石头上,插起“平、板、直”白铁剪的红旗,说是表现深刻的社会意义。我见过一个盆景,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年头?都记不清楚了。只是一想起那盆景来,心里就有平野千里,大风呼号,乱云飞渡……那是巴掌大的一个土坡,坡上一株树,只有一株。树形粗壮和挺拔兼备。大枝疏落,小枝密集,绿叶无数。枝杈全部倾向一个方向,树叶张张朝一个方向伸展。这是旷野上,迎风挺立的大树。孟郊有句:“高枝低枝风,千叶万叶声。”我听见了精神抖擞、气力旺盛、胸怀苍茫、千古不朽的英雄的歌:“大风起兮云飞扬……”这样的杰作是怎样作出来的?多少个细雨蒙蒙的春天,一枝一枝地培养,一叶一叶地修剪。没有成形的时候,没有买主。熬到成形了,也许大家都在欣赏“全景式”,或者正对插着白铁剪的红旗有兴趣。这样的一株树,也不过角落头摆一摆,摆摆也就收了。这样的冷清清,算个什么行业?但确实是个行业。若有寂寞牵丝攀藤爬上心头,不要逃跑,要“顶得牢”。寄语家乡年轻的亲爱的同行,这个盆景的作者最大的本事是:忍耐。1.文章以“盆景”为题,共写到了几类“盆景”,“盆景”在文中有什么寓义?(6分)答:2.作者“年轻时候晓不得盆景的好看”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样才晓得了“盆景的好看”?作者喜欢怎样的“盆景”?(6分)答:3.作者认为真正的“盆景”杰作怎样才能创造出来?(4分)答:4.本文的副标题是“寄语温州同行”,结合全文看,作者要给“温州同行”哪些“寄语”?(6分)答:7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干渴的村庄——肖建新①村庄的干渴是近几年的事。那些年,雨和童年一样率性,杂草一样茂密,无拘无束,犹如一个无人看管、喜欢疯跑的孩子,把一年四季和村庄穿了个透。对于村庄,雨是一个熟人,用多种不同的步伐量过村庄的大小高矮,量过无数的牛蹄踏在村庄横截面上的深度。②从村庄到田野,一场雨的距离既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它可能会耗费一个人一生的时光,也可能是瞬息的景致。村里许多人的时光都是消耗在这段路上,按说这并不是一条十分艰难的道路,可他们的鞋烂了一双又一双,身体矮了一截又一截。它先是一点一点下在他们最外在的身体上,再下在他们有些皱褶的生活里,最后就完全打湿了他们的生命。③在我的记忆里,雨总是等不及我走到一棵树下,或附近的一个檐下,就唰唰地落下来。有时候在树下等久了,还不见停,就只好冒雨往回跑,在路过藕地时,顺手析一枝藕叶顶在头上,这样,雨不至于完全打湿一个人的童年,总有一些地方和时光可以躲避。下雨时,我常把书藏在怀里,双臂抱紧,即使雨弄湿了衣服和手臂,可怀里的书总是干干的,这多少会让我有一些小小的慰藉:梦想总是在一个温暖处。④春天的雨是村庄最欣喜的事,干了一冬的村子会因一场春雨的到来而含情脉脉,油菜像小姑娘一样,水盈盈地在春风里摇曳,胡豆花幽灵般的小眼睛在滴溜滴溜地转,那些小动物们和人一样,跑到小雨里,让雨水落在身上和脸上,享受着第一场春雨的温润。乡村父亲们的脸,在这时开始变得柔和,也许春雨洗净了他们内心的忧郁。⑤在我离开的这些年,村庄的水分越来越少了,我看到一位母亲失去了往日丰润的表情。我甚至不明白,那些年,村庄像针管一样饱满的水分都去了哪里。它将一个村庄遗忘了吗?将那些在它的深处隐瞒的小路和在它的怀里生长的植物们都忘了吗?将一些反复踩踏过的童年也忘了?那些与它终日厮磨的乡村泥孩子呢?⑥那些知道村庄每一个细节的雨,在我离开村庄的那些年,慢慢地少了,薄了,它覆盖的面积越来越窄,下的深度也越来越浅了。我不知道那些年,村庄究竟怎么了,它虐待雨了吗?树木也在我离开的那些年,开始慢慢退化,它们大多数的叶子落了下来,无法在春天里兴高采烈,在夏天里随风狂舞,深秋叶落的时候,薄薄的一层,再也找不到童年如踏海绵之上的感觉了,老人们也懒得去扫这些落叶,因为它们烧不了几个时日。⑦然而,村庄真正的干渴却是从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村庄开始的。他们不再看重那几颗微不足道的粮食,看重祖辈长期依存的地方。一片土地不再能养活一个家庭。宁愿土地荒着,也不想和他们的祖辈一样,在干渴的池里赶着干渴的牛做着干渴的事。对于他们而言,土地的产出与他们的付出极不成比例,再说,他们的心事全不在乡村里,几颗粮食已无法让他们搭上通往另一种生活的列车。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带上了自己的家人和孩子,打算永远离开了。他们走时,一些老人会站在村庄最边缘的土窑上,目送他们离去,而不说一句话。⑧多年以后,当我回到它的中间时,我见到了那些因长久未开而有些生锈的锁。它们锁在了一个村庄的眉头之上,锁住了一个曾经繁茂的村庄的脊柱。母亲走后,我家的房子也是用一把锁代替,钥匙放在隔壁的那家人那。有一回我找来钥匙,想找找那些年落在里面的东西,我看到了贴在墙上的那些陈旧的奖状——母亲在我小学时得到的最大的欣慰,它们见证了一个乡村少年的成长,可它们真的是奖给我的吗?那个满脸汗水和灰尘的少年,早已从村庄的小路上走失,这些奖状就像是一些钉子,要将这个少年钉住,他再跑,能跑出屋子里的那堵陈年的墙壁吗?⑨其实,村庄的未来是可以预料的,但我还不想做这样的预料。我的一部分,许多人的一部分,还在那,还在由一些老人和孩子所守护的村庄里。我相信:雨,在历经一个干旱的循环后,会再次滂沱地回到村子里,落进人们的心坎上。(选自乐趣文学网,有删改)1.本文的题目是“干渴的村庄”,作者在开头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前些年村庄的雨,其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答:2. 在第七段的开头,作者为什么说“村庄真正的干渴却是从越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百题集化学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百题集历史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百题集地理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百题集政治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百题集数学文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百题集数学理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百题集物理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百题集生物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百题集英语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百题集语文试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