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声现象预习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2.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
A.振幅一定更大 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3.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 )
A.打雷时捂住耳朵 B.江华县在县城内开展“禁放烟花爆竹”行动
C.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 D.在学校周围植树?
4. 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 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D.月球上宇航员的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5. 一声源保持振动情况不变,某人逐渐远离,则人听到的声音( )
A.音调逐渐降低,响度逐渐变小
B.音调逐渐降低,响度保持不变
C.音调保持不变,响度逐渐变小
D.音调保持不变,响度保持不变
6.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节奏不同
7.有一种电动牙刷,它发出的超声波,能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动牙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8、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C.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D.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9.如图所示,在A、B、C、D四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A.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
D.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
10、某人面对山崖大喊一声,经过1.2s后听到自己的回声,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为( )
A、204m B、408m C、340m D、170m
二、填空题
11、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相比较来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该声音是由于 的振动而产生的。
12、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我方潜艇的声呐系统发现前方有一不明潜艇,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回声间隔4s,则两潜水艇相距 m。
13、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 ,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听的意思,这是利用声波能传递
14、为了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小丽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的闹钟声音逐渐变小,最终消失.这种现象表明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播,本实验用到了一种探究物理规律方法是______(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实验推理法).
15.南宁市获评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市区里,大量的树木可以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 产生的.
三、实验题
16.在探究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实验中,小勇同学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直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小勇采用了图
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小勇规范实验操作后,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在振动,同时听到了直尺发出的声音,接着减小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直尺,小勇观察到直尺的振动变 ,直尺发出声音的音调变 ,说明音调与 有关。
(3)小勇保持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发现用更大的力拨动直尺,听到直尺振动的声音更响,这是因为直尺振动的 越大,声音的 越大。
(4)当直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小勇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17、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______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_____钢丝和______钢丝.
(3)上述实验中所使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8.小华在假期探望外祖母,他乘坐火车时发现,每经过铁轨接头处,车身都要振动一次,他还发现,火车进山洞前的一瞬间要鸣笛一次。小华恰好坐在车尾,从听到鸣笛声到车尾出洞,小华共数出85次车身振动,所用时间是1min45s。若车身总长175m,每节铁轨长12.5m,山洞的长度是多少?当时火车的速度是多少?(设火车一直匀速直线行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第二章声现象预习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5、BDDAC 6-10、CBDBA
二、填空题
11、空气柱
12、3000
13、能量 信息
14、真空 推理法
15、传播过程中 振动
三、实验题
16、(1)乙 (2)快 高 频率 (3)幅度 响度 (4)直尺的振动频率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
17、(1)乙 粗细 (2)乙 丙 (3)控制变量法
四、计算题
18、880m 10m/s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