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7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历社与社会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2017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历社与社会试卷

资源简介

2017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历社与社会试卷
一、单选题
1.(2017·绍兴)201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申报的 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A.二十四节气 B.端午节 C.皮影戏 D.珠算
2.(2017·绍兴)“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福建地区的这一谚语反映了季风气候具有的特征是(  )
A.雨热同期 B.不稳定性 C.复杂多样 D.温差较大
3.(2017·绍兴)2017年1月,______正式履职,就任联合国秘书长。(  )
A.潘基文 B.唐纳德·特朗普
C.特雷莎·梅 D.安东尼奥·古特雷斯
4.(2017·绍兴)2017年4月,我国首艘货运飞船 在海南文昌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
A.天宫二号 B.天舟一号 C.神舟十号 D.长征七号
5.(2017·绍兴)根据下图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文昌位于海口的西北方向 B.文昌位于中纬度,地处热带
C.海南岛的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D.海南岛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6.(2017·绍兴)2017年3月,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签署了《中沙联合声明》。下列对沙特阿拉伯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国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
B.位于波斯湾地区,石油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可耕地少,水资源缺乏,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D.畜牧业发展迅速,大量出口羊毛,成为富裕国家
7.(2017·绍兴)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讲述诸子百家时,将某一学派的思想主张概括为“构建理想社会:平等、互利、兼爱”。这一学派最有可能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8.(2017·绍兴)交通工具伴随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进入汽车时代开始于(  )
A.文艺复兴时期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9.(2017·绍兴)“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建国初期的这一对联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土地改革热火朝天 B.“一五”计划成绩喜人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大跃进”运动蓬勃开展
10.(2017·绍兴)阅读下图,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有(  )
①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②计划生育取得成效
③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④老龄化同题日益严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1.(2017·绍兴)法治发展见证文明进程.下列表述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  )
①罗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②《权利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③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④《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2.(2017·绍兴) 2016年,我国农业部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相关链接】1939年美国出台《市场推广法案》,依据法案成立了国家马铃薯委员会,进行贸易立法和纠纷的解决;各州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种植不同用途的马铃薯;专门成立研究中心,进行新品种培育、深加工处理、化肥农药使用量、节水等研究。
(1)根据右图,写出马铃薯传人欧洲所经过的大洋,并指出马铃薯走向世界最初源于哪一历史事件。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根据相关链接,说说美国的做法对我国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有哪些启发。
13.(2017·绍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某校开展了“魅力古绍兴,实践大课堂”研学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研学是风情体验之旅。观察三味书屋照片,简析自然环境对绍兴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影响。
(2)研学是历史探索之旅。请概括鲁迅诗中“故园”(即祖国)暗无天日的国内外原因,并列举20世纪初绍兴杰出志士“以血荐轩辕”的史实一个。
(3)研学是成长感悟之旅。综合以上信息.谈谈类似研学活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意义。
14.(2017·绍兴)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那一天”令人铭记。催人奋进,阅读材料,回答回题。
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义勇军和部分东北军在白山黑水间抗击日军侵略。
1937年——1938年,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四次大会战。
1940年8月,八路军打响了“百团大战”。抗日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地道战等游击战。
从七七事变到1940年,各地侨胞捐款迭六亿多元。
《人民日报》报道:“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举着红灯游行的群众像火龙似地穿过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
(1)那一天,火炬高擎。简述那一天学生提出“外争主权”的历史背景及结果。
(2)那一天,烽火燎原。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七七事变是中国十四年抗日烽火中的重要节点。
(3)那一天,民族新生。请谈谈你对“民族新生”的理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故选择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了解。
2.【答案】B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季风气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季风具有不稳定性,有时会造成灾害。夏季风迟到早退,则雨季短,会引起旱灾;早到迟退,则雨季长,会引起涝灾。冬季风强烈会爆发寒潮。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季风气候特征的理解。
3.【答案】D
【知识点】联合国与走向世界的中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联合国的有关知识,本题为时政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1月,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正式履职,就任联合国秘书长。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联合国的了解。
4.【答案】B
【知识点】两弹一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天舟一号的有关知识,本题为时政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4月,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天舟一号的了解。
5.【答案】D
【知识点】纬线和纬度;地势和地形;方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图文可知,文昌位于海口的东南方向,所以A错误;文昌位于低纬度,地处热带,所以B错误;根据河流的流向可知海南岛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C错误,D正确。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6.【答案】C
【知识点】中东石油宝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沙特阿拉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沙特阿拉伯的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所以A错误;石油资源是一种能源,是一种矿物资源,在地球的储量是有限的,所以B错误;沙特阿拉伯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可耕地少,水资源缺乏,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所以C正确;沙特阿拉伯主要依靠石油的大量出口成为富裕国家,所以D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沙特阿拉伯的了解。
7.【答案】D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墨家思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构建理想社会:平等、互利、兼爱”最符合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墨家思想的了解。
8.【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社会进入汽车时代开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识记。
9.【答案】B
【知识点】一五计划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指的是解放汽车的建成出厂的情景。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新中国生产出了自己的第一辆汽车,是一五计划的成果。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五计划成果的识记。
10.【答案】C
【知识点】中国人口基本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中并没有提及中国人口总量的变化,所以①③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1.【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法治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所以②错误;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所以③错误。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法治发展的了解。
12.【答案】(1)大西洋、新航路的开辟
(2)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依法保护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地发展马铃薯产业;依靠科技,提高产品的艇和效益: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环境,实现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新航路开辟;我国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谋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分析图文可知,马铃薯是通过大西洋传入欧洲的。马铃薯走向世界最初源于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来自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等成为亚洲、欧洲常见的农作物;马、牛、羊以及橄榄、葡萄等也从欧洲传人美洲。
(2)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发展对策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美国的做法对我国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有重大启发: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依法保护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地发展马铃薯产业;依靠科技,提高产品的艇和效益: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环境,实现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了解,对经济发展措施的理解。
13.【答案】(1)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湖众多,因此,绍兴的传统民居大多临河建屋,方便生活,房顶坡度大,便于雨水下泄。
(2)清政府的腐朽和虚弱,西方列强的侵略,秋瑾积极投身辛亥革命,为革命事业英勇就义。
(3)有利于增强责任意识,激发爱国爱乡之情,有利于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精神生活,有利于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和实践能力。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水乡城镇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湖众多,因此,绍兴的传统民居大多临河建屋,方便生活,房顶坡度大,便于雨水下泄。
(2)本题考查的是秋瑾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的腐朽和虚弱,西方列强的侵略,秋瑾积极投身辛亥革命,为革命事业英勇就义。
(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有利于增强责任意识,激发爱国爱乡之情,有利于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精神生活,有利于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和实践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水乡城镇、秋瑾的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4.【答案】(1)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2)第一层次,能从单个角度说明七七事变是十四年抗战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如,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民族抗战。
第二层次:能从两个角度说明七七事变是十四年抗战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两个角度的如: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从对立专项合作,中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民族抗战,有逻辑的,如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三层次:能多角度,有逻辑的说明七七事变是十四年抗战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如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转变抗日态度,国共两党从对立转向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3)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新中国的诞生,结束了旧中国百年屈辱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知识点】五四运动;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那一天,火炬高擎”是指五四运动。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废弃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在大战中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等多项正当要求被操纵会议的列强拒绝,它们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对外,最终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2)本题考查的是七七事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转变抗日态度,国共两党从对立转向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3)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新中国的诞生,结束了旧中国百年屈辱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七七事变、新中国成立的了解。
1 / 12017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历社与社会试卷
一、单选题
1.(2017·绍兴)201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申报的 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A.二十四节气 B.端午节 C.皮影戏 D.珠算
【答案】A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故选择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了解。
2.(2017·绍兴)“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福建地区的这一谚语反映了季风气候具有的特征是(  )
A.雨热同期 B.不稳定性 C.复杂多样 D.温差较大
【答案】B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季风气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季风具有不稳定性,有时会造成灾害。夏季风迟到早退,则雨季短,会引起旱灾;早到迟退,则雨季长,会引起涝灾。冬季风强烈会爆发寒潮。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季风气候特征的理解。
3.(2017·绍兴)2017年1月,______正式履职,就任联合国秘书长。(  )
A.潘基文 B.唐纳德·特朗普
C.特雷莎·梅 D.安东尼奥·古特雷斯
【答案】D
【知识点】联合国与走向世界的中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联合国的有关知识,本题为时政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1月,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正式履职,就任联合国秘书长。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联合国的了解。
4.(2017·绍兴)2017年4月,我国首艘货运飞船 在海南文昌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
A.天宫二号 B.天舟一号 C.神舟十号 D.长征七号
【答案】B
【知识点】两弹一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天舟一号的有关知识,本题为时政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4月,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天舟一号的了解。
5.(2017·绍兴)根据下图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文昌位于海口的西北方向 B.文昌位于中纬度,地处热带
C.海南岛的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D.海南岛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答案】D
【知识点】纬线和纬度;地势和地形;方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图文可知,文昌位于海口的东南方向,所以A错误;文昌位于低纬度,地处热带,所以B错误;根据河流的流向可知海南岛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C错误,D正确。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6.(2017·绍兴)2017年3月,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签署了《中沙联合声明》。下列对沙特阿拉伯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国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
B.位于波斯湾地区,石油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可耕地少,水资源缺乏,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D.畜牧业发展迅速,大量出口羊毛,成为富裕国家
【答案】C
【知识点】中东石油宝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沙特阿拉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沙特阿拉伯的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所以A错误;石油资源是一种能源,是一种矿物资源,在地球的储量是有限的,所以B错误;沙特阿拉伯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可耕地少,水资源缺乏,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所以C正确;沙特阿拉伯主要依靠石油的大量出口成为富裕国家,所以D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沙特阿拉伯的了解。
7.(2017·绍兴)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讲述诸子百家时,将某一学派的思想主张概括为“构建理想社会:平等、互利、兼爱”。这一学派最有可能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答案】D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墨家思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构建理想社会:平等、互利、兼爱”最符合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墨家思想的了解。
8.(2017·绍兴)交通工具伴随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进入汽车时代开始于(  )
A.文艺复兴时期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社会进入汽车时代开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识记。
9.(2017·绍兴)“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建国初期的这一对联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土地改革热火朝天 B.“一五”计划成绩喜人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大跃进”运动蓬勃开展
【答案】B
【知识点】一五计划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指的是解放汽车的建成出厂的情景。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新中国生产出了自己的第一辆汽车,是一五计划的成果。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五计划成果的识记。
10.(2017·绍兴)阅读下图,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有(  )
①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②计划生育取得成效
③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④老龄化同题日益严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中国人口基本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中并没有提及中国人口总量的变化,所以①③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1.(2017·绍兴)法治发展见证文明进程.下列表述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  )
①罗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②《权利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③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④《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法治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所以②错误;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所以③错误。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法治发展的了解。
二、材料分析题
12.(2017·绍兴) 2016年,我国农业部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相关链接】1939年美国出台《市场推广法案》,依据法案成立了国家马铃薯委员会,进行贸易立法和纠纷的解决;各州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种植不同用途的马铃薯;专门成立研究中心,进行新品种培育、深加工处理、化肥农药使用量、节水等研究。
(1)根据右图,写出马铃薯传人欧洲所经过的大洋,并指出马铃薯走向世界最初源于哪一历史事件。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根据相关链接,说说美国的做法对我国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有哪些启发。
【答案】(1)大西洋、新航路的开辟
(2)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依法保护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地发展马铃薯产业;依靠科技,提高产品的艇和效益: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环境,实现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新航路开辟;我国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谋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分析图文可知,马铃薯是通过大西洋传入欧洲的。马铃薯走向世界最初源于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来自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等成为亚洲、欧洲常见的农作物;马、牛、羊以及橄榄、葡萄等也从欧洲传人美洲。
(2)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发展对策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美国的做法对我国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有重大启发: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依法保护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地发展马铃薯产业;依靠科技,提高产品的艇和效益: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环境,实现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了解,对经济发展措施的理解。
13.(2017·绍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某校开展了“魅力古绍兴,实践大课堂”研学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研学是风情体验之旅。观察三味书屋照片,简析自然环境对绍兴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影响。
(2)研学是历史探索之旅。请概括鲁迅诗中“故园”(即祖国)暗无天日的国内外原因,并列举20世纪初绍兴杰出志士“以血荐轩辕”的史实一个。
(3)研学是成长感悟之旅。综合以上信息.谈谈类似研学活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意义。
【答案】(1)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湖众多,因此,绍兴的传统民居大多临河建屋,方便生活,房顶坡度大,便于雨水下泄。
(2)清政府的腐朽和虚弱,西方列强的侵略,秋瑾积极投身辛亥革命,为革命事业英勇就义。
(3)有利于增强责任意识,激发爱国爱乡之情,有利于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精神生活,有利于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和实践能力。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水乡城镇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湖众多,因此,绍兴的传统民居大多临河建屋,方便生活,房顶坡度大,便于雨水下泄。
(2)本题考查的是秋瑾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的腐朽和虚弱,西方列强的侵略,秋瑾积极投身辛亥革命,为革命事业英勇就义。
(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有利于增强责任意识,激发爱国爱乡之情,有利于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精神生活,有利于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和实践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水乡城镇、秋瑾的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4.(2017·绍兴)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那一天”令人铭记。催人奋进,阅读材料,回答回题。
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义勇军和部分东北军在白山黑水间抗击日军侵略。
1937年——1938年,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四次大会战。
1940年8月,八路军打响了“百团大战”。抗日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地道战等游击战。
从七七事变到1940年,各地侨胞捐款迭六亿多元。
《人民日报》报道:“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举着红灯游行的群众像火龙似地穿过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
(1)那一天,火炬高擎。简述那一天学生提出“外争主权”的历史背景及结果。
(2)那一天,烽火燎原。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七七事变是中国十四年抗日烽火中的重要节点。
(3)那一天,民族新生。请谈谈你对“民族新生”的理解。
【答案】(1)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2)第一层次,能从单个角度说明七七事变是十四年抗战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如,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民族抗战。
第二层次:能从两个角度说明七七事变是十四年抗战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两个角度的如: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从对立专项合作,中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民族抗战,有逻辑的,如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三层次:能多角度,有逻辑的说明七七事变是十四年抗战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如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转变抗日态度,国共两党从对立转向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3)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新中国的诞生,结束了旧中国百年屈辱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知识点】五四运动;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新中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那一天,火炬高擎”是指五四运动。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废弃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在大战中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等多项正当要求被操纵会议的列强拒绝,它们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对外,最终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2)本题考查的是七七事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转变抗日态度,国共两党从对立转向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3)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新中国的诞生,结束了旧中国百年屈辱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七七事变、新中国成立的了解。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