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全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日照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全科10份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日照一中二〇一〇级下学期调研考试
物 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增大
B.某固体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物质的分子的
体积为V0 = M/(ρNA)
C.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单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的特点
D.自然界发生的一切过程能量都是守恒的,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都能自然发生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种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有关
B.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就是物体的内能
C.气体的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不是所有晶体都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3.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 B.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
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
4.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
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
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 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
5.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图中表示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百分率,所对应的温度分别为TI 、TII、T III,则
A.T III >TII>TI B.T III C.TII>TI ,TII > T III D.T III =TII=TI
6.如图所示,一台“永动机”转轮由5根轻杆和转轴构成,轻杆的末端装有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叶片,轻推转轮后,进入热水的叶片因伸展面“划水”,推动转轮转动。离开热水后,叶片形状迅速恢复,转轮因此能较长时间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轮依靠自身惯性转动,不需要消耗外界能量
B.转轮转动所需能量来自形状记忆合金自身
C.转动的叶片不断搅动热水,水温升高
D.叶片在热水中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在空气中释放的热量
7.如图所示,由导热材料制成的足够长的气缸和轻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h,可沿气缸无摩擦地滑动,活塞上方存有少量液体。将一细软管插入液体,由于虹吸现象,活塞上方液体逐渐流出。在此过程中,大气压强和外界的温度均保持不变,细软管对活塞的作用忽略不计。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逐渐增大
B.气体的内能保持不变
C.单位时间内,大量气体分子对活塞撞击的次数增多
D.气体对外界做的功等于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8.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B.气体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
C.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不断碰撞而产生的
D.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的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少
9.在一个长直螺线管L的两端,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如图所示。当一个与线圈等长的条形磁铁,从远处由左到右穿过线圈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线圈中磁通量先减小后增大
B.电流计的指针可能先向右偏后向左偏
C.电流计的指针可能一直向一侧偏转
D.使磁铁穿过线圈的速度加大,电流计指针偏角可以更大
10.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压,图中R1为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R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V2的示数为9V
B.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V)
C.R1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D.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和副线圈的输出功率之比为1∶4
11.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个不变形的单匝
金属圆线圈,规定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如图1所示,
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如图2变化时,
图3中正确表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E变化的是
12.某发电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U1 ,发电厂至用户之间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 ,通过输电线的电流为I ,用户两端的电压为U2 ,则输电线损耗的功率可以表示为
A. B. C.I 2r D.I(U1 U2)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1和A2是完全相同的灯泡,线圈L的电阻可以忽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上开关S接通电路时,A1和A2始终一样亮
B.合上开关S接通电路时,A2先亮,A1后亮,最后一样亮
C.断开开关S切断电路时,A2立即熄灭,A1过一会儿才熄灭
D.断开开关S切断电路时,A1和A2都要过一会儿才熄灭
14.风速仪的简易装置如图甲所示。在风力作用下,风杯带动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永磁铁转动,线圏中的感应电流随风速的变化而变化。风速为v1时,测得线圈中的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风速变为v2,且v2>v1,则感应电流的峰值Im、周期T和电动势E的变化情况是
A.Im变大,T变小 B.Im变大,T不变
C.Im变小,T变小 D.Im不变,E变大
15.如图所示,有一矩形线圈,面积为S,匝数为N,整个线圈
的电阻为r,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线圈绕OO′
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外电阻为R。当线圈由图示位置转
过90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通量的变化量为 B.平均感应电动势为
C.电阻R所产生的焦耳热为 D.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5分)
二.填空题(13分)
16.(5分)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往边长约为40 cm的浅盘里倒入约2 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油膜形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 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
(2)将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l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0.13 m2。
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 ___m。(结果保留l位有效数字)
17.(8分)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所用器材如图所示,它们是:①电流计;②直流电源;③带铁心的线圈A;④线圈B;⑤电键;⑥滑动变阻器(用来控制电流以改变磁场强弱)。
(1)试按实验的要求在实物图上连线(图中已连好一根导线)。
(2)若连接滑动变阻器的两根导线接在接线柱C和D上,而在电键刚闭合时电流计指针右偏,则电键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接线柱C移动时,电流计指针将 (填左偏、右偏或不偏)。
三.本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8分)一根长50cm、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它的上口距水银面10cm。现将管的上口堵住,然后缓慢竖直提出水银面,则管内水银柱的长度为多大?(外界大气压支持75cmHg,温度不变)
19.(8分)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如图所示的由A经B到C的状态变化,设状态A的温度为400K。求:
(1)状态C的温度Tc为多少K?
(2)如果由A经B到C的状态变化的整个过程中,气体对外做了400J的功,气体的内能增加了20J,则这个过程气体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其数值为多少?
绝密★启用前
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
物理测试II卷答题纸(理工)
阅卷填写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总分
得分
复核人
16.(5分)(1) _____ _____;
(2) ___ ___m。
17.(8分)(1)在右图上连线;
(2) 。
18.(8分)
19.(8分)
20.(12分)如图,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为正的常量。用电阻率为、横截面积为的硬导线做成一边长为的方框。将方框固定于纸面内,其右半部位于磁场区域中。求:
(1)导线中感应电流的大小;
(2)磁场对方框作用力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
21.(14分)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MN和OP放置在水平面内.MO间接有阻值为R = 3Ω的电阻.导轨相距d = 1m,其间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B = 0.5T.质量为m = 0.1kg,电阻为r = 1Ω的导体棒CD垂直于导轨放置,并接触良好,现用平行于MN的恒力F = 1N向右拉动CD,CD受摩擦阻力f恒为0.5N.求
(1)CD运动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当CD达到最大速度后,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3)当CD的速度为最大速度的一半时,CD的加速度是多少?
二〇一〇级高二下学期调研考试
物 理 2012.4
一、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2 3 4 5 6 7 8
BC AD D D B D BD BC
9 10 11 12 13 14 15
BD C A BCD A A BD
二.填空实验题(13分)
16.(1) ④①②⑤③( 2分)(2)5×10-10m (3分)
17.①V2 , A, V1(每空1分),②B(2分),③2.0 1.50 1.0(每空1分) 
三.本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320K 吸收热量 Q=420J
19.(1)由于电动机不转动时,其消耗的电功全部转化为内能,故可看作纯电阻电路,由欧姆定律得电动机线圈的内阻为.
(2)电动机转动时,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和机械能,其输入功率为:
P入=I1U1=0.8×2=1.6W. 电动机的机械功率为:P机=P入-I12r=1.6-0.82×1=0.96W
20.(1)对于导体棒CD,由安培定则得:F0 = BId,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E = Bdv,在闭合回路CDOM中,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 = E/ (R + r)。
当v = vmax时,有:F = F0 + f,上各式可解得m/s。
(2)当CD达到最大速度时有E = Bdvmax,则可得Imax = Emax/(R + r),由电功率公式可得,
由以上各式可得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是:。
(3)当CD的速度为最大速度的一半时,回路中电流强度为:I′=E′/(R + r),CD受到的安培力大小F′=BI′d,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 = F-F′-f = ma,代入数据可解得:a = 2.5m/s2。
21.解:(1)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OQ段为圆周,QP段为抛物线.粒子在Q点时的速度
大小为,根据对称性可知,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45°角,可得:
解得:
(2)在粒子从Q运动到P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水平方向的位移为,
竖直方向的位移为 可得
由,故粒子在OQ段圆周运动的半径
(3)在Q点时,
设粒子从Q到P所用时间为t1,在竖直方向上有
粒子从O点运动到Q所用的时间为:
则粒子从O点运动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绝密★启用前
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
英 语 试 题
试题命制人:各任课教师 审核人:刘燕 邵泽海 教研室主任:刘晓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共分四部分,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第I卷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3. 第II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和本卷上答题无效。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第I卷(三部分,共8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restaurant. B. In a cinema. C. In a supermarket.
2. What does the man want
 A. A pair of shoes in a smaller size.
B. A pair of gloves in a bigger size.
C. A pair of gloves in a smaller size.
3.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Teacher and student. B. Mother and son. C. Friends.
4. What will the man do tonight
A. Change his mind. B. Study until midnight. C. Go to bed early.
5. Why is it hard for the man to recognize the girl
A. She has just come back from a beauty saloon.
B. She is now working in the Director’s office.
C. She doesn’t wear glasses now and has short hair.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8题。
6. Which newspaper is the most famous one in Britain
A. The Guardian. B. Daily Mail. C. The Times.
7. What is The Times famous for
A. Editorials. B. Advertisements. C. Extreme caution in its attitudes.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The Times
A. It has the largest circulation in Britain.
B. It belongs to the British Government.
C. Politically it is independent.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11题。
9. Why doesn’t the man want to attend the graduation ceremony
A. He will take an exam.
B. He will go on a holiday.
C. Jim invited him to his first exhibition.
10. When is the graduation ceremony
A. On 20th. B. On 21st. C. On 22nd.
11.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met with an accident.
B. He hasn’t passed all subjects.
C. He will attend the exhibition.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14题。
12. What did Betty do this week to get her allowance
A. She helped mom cook.
B. She helped mom do the washing.
C. She helped mom clean the carpet and feed the kitty every day.
13. Why does Ted need some extra dollars
A. To buy a model plane. B. To buy a present. C. To save money.
14. How much does Ted borrow from Betty
A. 3 dollars. B. 30 dollars. C. 13 dollars.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17题。
15. Why doesn’t the woman like the ring recommended first
A. It’s old-fashioned. B. It’s too expensive. C. It isn’t a real diamond.
16. How much does the woman offer for the necklace
 A. 3000 dollars. B. 2500 dollars. C. 2300 dollars.
17.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jewelry is sold at a discount.
B. The woman wants custom-set rings.
C. The woman wants a 2-carat ring.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20题。
18. Who is Valentine’s Day named after
A. A lover. B. A priest. C. An emperor.
19. Why did the Roman Emperor have Valentine killed
A. Valentine didn’t serve in the army.
B. Valentine helped young lovers to escape.
C. Valentine married some couples against the emperor’s order.
20. When did Valentine die
 A. On Feb. 14, 269 AD. B. On Feb. 14, 469 AD. C. On Feb. 14, 494 AD.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语法和词汇知识: ( 共15小题; 每题1分, 满分15分 )
从A、B、C、D四个选项中, 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并在答题卷上将该项涂黑。
21. Zhu Zhiwen is _____ instant hit as a peasant singer, who is simple and honest by _____ nature.
A. an; the B. /;/ C. /; the D. an; /
22. —How about the party _______ at Mary's house
—Wonderful ! Everyone had a good time.
A.holding B.to hold C.being held D.held
23. You mustn’t be dressed in pink for it doesn’t _____ you.
A. suit B. attract C. match D. fit
24. What great trouble they had ______ where we planned to meet!
A. to find B. finding C. found D. find
25. Not until the teacher explained the importance of getting up early ______ we promise to come early.
A. should B. would C. did D. could
26. I _____ to go on a diet, but the dishes at the party were simply impossible to resist.
A. intend B. am intending C. had intended D. could intend
27. —You ______ Mary of the meeting to be held this afternoon.
— I’m sorry. I have forgotten all about it.
A. must have informed B. may have informed C. would inform D. should inform
28. Edison was a clever boy, and _______ he was fourteen, he had learned advance mathematics by himself.
A. whenever B. by the time C. the moment D. ever since
29. The weather wasn’t fine. Otherwise, we _____ a picnic down by the lake.
A. would have had B. would have C. had D. hah had
30. It is _______ agreed that the Interne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human society.
A. truly B. apparently C. surely D. generally
31. You should report any incident, _______ minor it is.
A. whatever B. whenever C. however D. wherever
32. Dieting for some girls means eating too little, which _______ can lead to poor nutrition.
A. if not B. in return C. even so D. in turn
33. — Have you made any plan for the coming May 1st Holiday
—I don’t mind what to do _______ there's less homework from the teachers and more pocket money from my parents.
A.as long as B.as far as C.now that D.in order that
34. Tom said he would appreciate _____ if we would go to help her with housework.
A. that B. this C. one D. it
35. — Hey, you haven't been acting like yourself. Everything OK
— _______ .
A. I’m fine, thanks B. Sure, it is C. That’s good D. It’s OK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Once a Chinese teacher told us, “If you make one close friend in school, you will be most fortunate. A true friend is someone who stays with you for life.” 36 teaches that he was right. Good friendship is just not easily 37 . It is possible that we simply do not stay in one place long enough for 38 friendship to 39 .
However, there can be 40 disagreement on the need for each of us to think carefully about the kind of friendship we want. To most of us, friendships are considered very important, but we need to have clear in our 41 the kinds of friendship we want. Are they to be close or 42 at arm's length Do we want to 43 ourselves or do we want to walk on the surface For some people, many friendships on the surface are 44 enough—and that' s all right. But at some point we need to 45 that our expectations are the same as our friends' expectations. The sharing of 46 experience 47 our tears as well as our dark dreams is the surest way to deepen friendships. But it 48 be undertaken(进行) slowly and carried on only if there are 49 of interest and action in return.
What are some of the 50 of friendship The greatest is the attraction to expect too much too soon. Deep relationships 51 time. Another “major difficulty” is the selfishness to think one “possesses” the other, including his time and attention. Similarly, friendships 52 actions in return. In 53 words, you must give as much as you take.
Finally there is a question of taking care of. Unless you spend 54 time together, talking on the phone, writing letters, doing things together, friendships will die 55 .
36. A. Knowledge B. Teachers C. Parents D. Experience
37. A. understood B. formed C. realized D. produced
38. A. true B. common C. deeply D. actual
39. A. design B. intend C. develop D. appear
40. A. no B. some C. any D. none
41. A. hearts B. minds C. actions D. thoughts
42. A. remained B. kept C. left D. stayed
43. A. own B. owe C. spare D. share
44. A. that B. very C. quite D. not
45. A. make sure B. remember C. expect D. check out
46. A. social B. ordinary C. good D. personal
47. A. includes B. included C. including D. to include
48. A. can B. need C. will D. must
49. A. marks B. sights C. signs D. scenes
50. A. difficulties B. differences C. advantages D. things
51. A. cost B. spend C. take D. ask
52. A. request B. require C. depend D. suggest
53. A. other B. many C. some D. different
54. A. comfortable B. reasonable C. less D. a lot
55. A. for B. from C. out D. away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It seems that great artists and scientists often suffer from mental problems. Both Einstein and Dickens had mental illness. Now scientists have started to look at whether mental illness and genius are linked.
Dr Adele Juda studied 5, 000 creative people in Germany. She found there were more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in this group than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Poets had the highest rate (比例) of mental illness, followed by musicians, with lower numbers for painters and architects.
Other scientists did research which also showed a strong link between mental problems and creativity. But, it did nothing to explain it.
Dr Ruth Richards of Harvard University made a breakthrough. Instead of studying creative people, she took a group of psychiatric (精神病的) patients and tested them for creativity. The patients got much higher scores than a normal group. Also, the patients' close relatives were much more creative than the patients and a normal group. This suggests that the key to the link between creativity and mental illness is in our genes. But this is a problem. According to Darwinism, harmful genes should be removed. Some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evolution (进化) has created a balance, where the madness of a few people lead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human race.
Geniuses may be mad, bad or jus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but their discoveries have improved the world we live in. It seems that a little creative madness is good for us all.
5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 Among the 5, 000 creative people in Germany, more people suffer from mental diseases tha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B. There is a strong link between mental problems and creativity.
C. Psychiatric patients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han common people.
D. The key to the link between creativity and mental illness is in our genes.
57. What i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 madness?
A. Madness is harmful to the whole society.
B. A little creative madness is good for us all.
C. All the talented people are mad.
D. Only the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have more creativity.
58.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Dr Ruth Richards of Harvard University, we can conclude that ____.
A. great artists and scientists often suffer from mental problems
B. the patients' close relatives were much more creative than the patients and a normal group
C. psychiatric patients have more creativity than the average people
D. it is our genes that determine the link between creativity and mental illness
59. According to Dr Adele Juda, which of the following has the lowest rate of mental illness?
A. Painters. B. Musicians. C. Poets. D. Bus drivers.
60. The underlined phrase "made a breakthrough" in the 4th paragraph means "_____".
A. discover or find something new and important
B. make a way through using force
C.(of the sun or moon ) appear from behind (clouds)
D. suddenly change (from a slower to a faster pace)
  
B
A Southampton University team found that people who were vegetarians by 30 had recorded five IQ points higher on average at the age of 10. Researchers said it could explain why people with a higher IQ were healthier as a vegetarian diet was linked to lower heart disease and obesity rates. The study of 8,179 people was reported in 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Twenty years after the IQ tests were carried out in 1970, 366 of the participants said they were vegetarians — although more than 100 reported eating either fish or chicken.
Men who were vegetarians had an IQ score of 106, compared with 101 for non-vegetarians; while female vegetarians averaged 104, compared with 99 for non-vegetarian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IQ scores, between strict vegetarians and those who said they were vegetarians but reported eating fish or chicken.
Researchers said the findings were partly related to better education and higher class, but it remain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fter adjusting for these factors.
Vegetarian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female, to be of higher social class and to have higher academic or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than non-vegetarians. However, these differences were not reflected in their annual income, which was similar to that of non-vegetarians.
Lead researcher Catharine Gale said, “The findings that children with greater intelligence a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being vegetarians as adults, together with the evidence on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a vegetarian diet on heart health, may help to explain why a higher IQ in childhood or adolescence is linked with a reduce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adult life.
But Dr Frankie Phillips of the British Dietetic Association said, “It is like the chicken and egg. Do people become vegetarians because they have a very high IQ or is it just that they are clever enough to be more aware of health issues?”
 61.What’s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mentioned in the text
   A. Children with a healthier heart tend to have a higher IQ later in life.
   B. Children with a higher IQ are less likely to have heart disease later in life.
   C. Intelligent children tend to belong to higher social class later in life.
   D. Intelligent children are more likely to become vegetarians later in life. 
 62.It was found in the research that________.
   A. most of the participants became vegetarians 20 years after the IQ tests were carried out
   B. female vegetarian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higher annual income than non-vegetarians
   C. vegetarians who ate fish or chicken were of similar intelligence with strict vegetarians
   D. vegetarian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higher annual income than non-vegetarians  
 63.Catharine Gale talked about “being vegetarians” in a(n)________way.
   A. doubtful B. favorable C. negative D. objective
 64.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last paragraph mean
   A. Intelligence is linked to not just being a vegetarian but to many factors.
   B. The rate of getting heart disease is linked to your lifestyle.
   C. The link between a high IQ and being a vegetarian is still uncertain.
  D. The link between a healthy heart and diet remains to be proved.
 65.What’ 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 Get more IQ points!  B. Be a vegetarian, please!
   C. Vegetarian diet cuts heart risk   D. A high IQ is linked to being a vegetarian
C
There has been a dramatic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natural disasters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and it is assumed that global warming and climate change could cause even more disasters in the future. Some of the world's leading cities are facing disasters like floods and heat waves.
London
London's flood defences are getting older. Since 1982, the Thames Barrier(水闸)has protected the city from the threat of flooding, but it was only designed to last until 2030 and close once every two or three years. About 21 years later the barrier now closes five or six times a year and according to Environment Agency predictions, by 2050 the barrier will be closed on almost every tide if the problem is not addressed.
There are 26 underground stations, 400 schools, 16 hospitals, an airport and 80 billion worth of property in London's flood risk area, so large scale flooding would be disastrous.
Paris
Over a six-week period in July and August 2008, more than 11400—mainly elderly people—died in France from dehydration (脱水) and extremely high body temperature in a deadly heat wave. Heat waves of similar intensity(强度)are expected every seven years by 2050, so what can be done to make sure such a disaster does not happen again
One solution is to have air conditioners installed in elderly care homes. But this is considered a short term solution, as the increase in demand for electricity also increases carbon emissions.
In Paris the local authorities are encouraging architects to design new types of buildings such as the building “Flower Tower”, which uses a covering of bamboo to act as a natural air conditioner.
Shanghai
Shanghai is the fastest growing city on Earth. It has a population of 18 million and is only 4 meters above sea level. Sea levels are predicted to rise by 20 cm within the next century.
An estimated 250,000 people move to Shanghai every year in search of work, placing extra demands on energy consumption. China relies heavily on coal fired power stations, but these emissions increase temperatures and, in turn, warmer seas increase the risk of typhoons.
6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Big Disasters in the Future B. Big Cities Facing Big Disasters
C. The Increase of Natural Disasters D. Solutions to Natural Disasters
67. What problem should be settled now in London
A. How to protect the city's property.
B. Where to build its flood defences.
C. How to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the old flood defences.
D. How to use the Thames Barrier to protect the city
6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easures can't solve the heat wave disaster in Paris
A. Putting up new types of buildings with a covering of bamboo.
B. Having air conditioners installed in elderly care homes.
C. Encouraging architects to design new types of buildings.
D. Forbidding the city to build “Flower Tower”.
69. The major threats to Shanghai are ________.
A. increasing population and coal fired power stations
B. rising sea levels and typhoons
C. extremely high temperature and rising sea levels
D. extra demands 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yphoons
70.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________.
A. to tell us how to protect the big cities
B. to give advice on how to defend natural disasters
C. to warn us of the increasing natural disasters in big cities
D. to explain what causes flood and heat waves
第 Ⅱ 卷(一部分,共65分)
第四部分 语言运用
第一节 根据汉意或首字母完成单词。 ( 每题1分,共10分)
1. He stared in complete a______________(惊讶)at the child and held on to the pot for support.
2. Your .story is interesting but you must improve your writing _____________(技巧) if you want your book to be a success.
3. Nobody can entirely keep away from this____________ (竞争的) world.
4. Joe was a ____________(考虑周到的)boy and took good care of his mother.
5. ___________(暴露)to strong sun lights can be harmful.
6. My cat and dog live in perfect _________(和睦).
7. What do you think ______________(吸引) people to big cities
8. She was wearing traditional garments , with a colourful necklace and other _________(珠宝).
9. He seemed a little a____________ when I first met him.
10.All the a____________to the palace were guarded by troops.
第二节 根据句意完成句子 ( 每题2分,共10分)
1.He was still _______ _____ (专心致力于)the study of chemistry.
2._______ _______(从没)I heard anything like that.
3 It hasn’t rained for 6 months in Yunnan Province, so crops there are ______ _______ water(极度需要水).
4. It is thought that the pilot's carelessness may have __________ _________(导致了) the disaster.
5.These are political _______ ______(而不是)social matters.
第三节 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有关小题,注意括号内的词数。
Everyone has dreams. Usually they obey the rule that if you can dream it, you can achieve it!If you want to obtain a perfect life in the future, there are always some goals.
The first goal common to all of us is health and energy. We all want to be healthy and fit, to have high levels of energy and to live free of pain and illness. Today, with the incredible advance in medical science, the quality of our health and fitness, and our lifespan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design, not by chance. People with excellent health habits are far healthier, have more energy, and live longer and better than people who have poor health habits. Remember that health is not everything, but without health everything is nothing!
The second goal that we all have in common is to enjoy excellent relationships—intimate, personal or social—with the people we like and respect, and who in turn. Fully 85% of your happiness will be determined by the quality of your relationships at each stage, and in each area of your life. How well you get along with people, and how much they like and respect you, have more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your life than perhaps any other factor.
The third common goal is to do work that we enjoy, to do it well, and to be well paid for it. You want to be able to get and keep the job you want, to get paid more and promoted faster. You want to earn the very most that is possible for you at each stage of your career, no matter what you are engaged in.
The fourth goal we all have in common is to achiev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You want to reach the point in life where you have enough money so that you never have any financial worries. You want to be completely free of them. You want to be able to order dinner in a restaurant without referring to the price listings to determine what you want to eat.
1.What does this passage mainly about (no more than 12 words)
2.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3 with proper words. (no more than 6 words)
3.Which sentence in the passage has the closest meaning as the one below
Everybody wants to make as much money as possible whatever he does.
4.Why does the author put health ahead of other goals (no more than 20 words)
5.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them”in the last paragraph probably refer
to (no more than 3 words)
第四节 书面表达(30分)
假如你叫朱文,你的美国笔友Rick欲了解中国学生“学雷锋小组(Learn-from-Lei Feng Group)”是怎么回事儿。请按下列要点用英语写一封120—150词的电子邮件。
(1)简要介绍雷锋其人。
(2)中学生学雷锋小组的情况:人数不等,自主结合,志愿做好事。
(3)你对此类活动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
英语试题参考答案
第I卷(三部分,共8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20小题,每小题1分, 满分20分)
1-5. ACBCC 6-10.CCCCCB 11-15. CCBCA 16-20. BBBCA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15分)
21---25 DDABC 26---30 CABAD 31---35 CDADA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36-40 DBACA 41-45 BBDCA 46-50 DCDCA 51-55 CBABD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56---60:CBDDA 61---65:DCDCD 66---70:BCDBC
第 Ⅱ 卷( 一部分,共65分)
第四部分 语言英语
单词拼写,每空只填一词(每空1分,满分10分)
astonishment technique competitive considerate Exposure harmony attracts jewellery awkward approaches
根据句意完成句子 ( 每题2分,每空1分,满分10分)
devoted to Never have desperate for contributed to rather than
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76.Four goals for your perfect life
77. like and respect us
78. You want to earn the very most that is possible for you at each stage of your career, whatever you do
79.答案① Because healthy people have more energy, and live longer and better than people who are not healthy
答案② Because without health everything is nothing
80. financial worries
第四节 书面表达(30分)
One possible version:
Dear Rick,
I’m glad that you’re interested in our Learn-from-Lei Feng Group. First of all, you might need to know who Lei Feng is. Born in Wangcheng, Hunan, Lei Feng lived a short life of only 22 years . As a soldier in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he worked hard and was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 He did countless good deeds in his short life and has been regarded as a national hero and moral model for every citizen.
There are lots of Learn-from-Lei Feng Groups in China’s middle schools, all of which are formed voluntarily and are usually small in size, in 3 or 4 or more. The groups carry out various activities such as cleaning the streets or parks, helping out in homes for the elderly, and so on.
As far as I’m concerned, this kind of activity is of great value in educating people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Yours,
Zhuwen绝密★启用前
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
政治试题(文史)
试题命制人: 相泽昌 审核人: 刘树青 教研室主任:王秀法 尹相合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共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I卷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3. 第II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和本卷上答题无效。作图时,可用2B铅笔,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第I卷(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人们这样总结2010年南非世界杯:没有巨星、没有球王,这么一届“嗡嗡嗡嗡”的世界杯为的就是成就伟大的预测帝——章鱼保罗。据此回答1~2题。
1.德国“章鱼哥”神奇八连中之后,打着“章鱼保罗”、“世界杯”、“预言帝”等的各类商品走俏起来。这主要说明(  )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 D.事物的联系是固有的
2.福州黄先生用本土章鱼预测股市却损金折银。其实,章鱼没有聪明到能预测的地步。德国“章鱼保罗”触手的背后,有参谋团队根据数据、情报分析对每一场比赛的走势判断,利用“章鱼保罗”的饮食习惯,对其饲料进行控制,将自己预测的结果,通过“章鱼保罗”的“上帝触手”展现给全世界。这启示我们(  )
①章鱼具有人的意识  ②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③把握事物的联系离不开人们对周围条件的运用  ④既要认识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孩子:“爸爸,小华的爸爸游泳游得可好了,你怎么不会呢?”
爸爸:“小华的爸爸总是吃鱼,所以就会游泳,我不常吃鱼,怎么会游泳呢?”
孩子:“可是,爸爸你总吃鸡,你会下蛋吗?”
这则笑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联系是客观的 ③主观想象的联系不能够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 ④并不是每一个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4.2010年9月23日西藏自治区朗县拉多乡发现一起疑似人间鼠疫疫情。综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专家确认此次疫情为一起肺鼠疫疫情,截至目前为止,5人发病,其中1人死亡。据专家介绍,鼠疫的传播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通过动物—跳蚤—人传播;二是通过人—人的空气飞沫传播;三是剥食患有鼠疫病死的动物时,鼠疫菌直接进入创口感染。这说明(  )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  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  ④联系是无条件的,万事万物都存在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 “最后一公里”的原意是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最早是通信行业用来指从通信服务提供商的机房交换机到用户计算机等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这一段接入长度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公里”,但却决定了之前上千甚至上万公里的网络整体性能,成为影响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后来,这一概念逐渐被各个行业广泛使用。“最后一公里”包含的哲学寓意是(  )
A.系统和要素的区分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B.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性能甚至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C.只要有量变就必然会有质变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6.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
①联系的观点 ②矛盾的观点 ③发展的观点 ④实践的观点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 ③④
7.《孙子·说符》中说:“理无常是,事无常非。”这个观点(  )
A.正确,因为新事物一定会代替旧事物 B.错误,因为矛盾总是对立统一的
C.正确,因为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正确,因为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8.兔子与乌龟赛跑,兔子输了后,总结教训,并提出重赛一次。赛跑开始后,乌龟按规定线路拼命地爬,边爬边想:这次我输定了,不过比赛不是目的,只要我尽力而为,达到了锻炼自己的目的就行。可当它到了终点,却不见兔子。正在纳闷之时,才见兔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乌龟问:“兔老兄,难道这次又睡觉了 ”兔子哀叹到:“睡觉倒没有,却是跑错了路。”这则新寓言故事说明
①在竞争的道路上,即使你条件再好,也要依赖于明智的战略指导 ②努力比实力重要,策略比战略重要 ③方向比能力更重要,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④实践活动有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就会成功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火焰形成一个火圈,向一个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蚂蚁眼看就要葬身火海。这时,蚂蚁们迅速聚集,抱成一团,滚成一个黑色的“蚂蚁球”,尽管被烧得噼啪作响,“蚂蚁球”却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大多数蚂蚁得以绝处逢生。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①办事情要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 ②部分居于主导地位,部分统率着整体 ③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④从整体着眼,才能寻求最优目标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下列成语中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是
A.和而不同 B.唇亡齿寒 C.吐故纳新 D.对症下药
11.2010年,养生“大师”张悟本的走红程度一度堪比娱乐明星,但他的“绿豆汤、长茄子包治百病”的养生理论,受到广泛质疑,最终走下神坛。“绿豆汤、长茄子包治百病” 的养生理论违背了辩证法的如下原则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量变引起质变
12.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下列选项蕴涵了矛盾的同一性的是(   )
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③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④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近年来,一种新的祭祖方式在网络上悄然流行。网上祭祖这种方式既节省时间又经济环保,尤其是为许多远在异乡的游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下面对这种祭祖方式看法正确的是(   )
①网上祭祖是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②网上祭祖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网上祭祖作为新出现的事物要被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④网上祭祖发展的速度慢,不可能成为新事物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15.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曾这样比喻:“高中阶段就像一个人的腰,腰间无力,今后干什么都不行。”高中阶段在人生中如此关键,因此我们必须珍惜时光,集中精力努力学习,为今后成才打好基础。这就是说我们要(  )
A.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B.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6.我国的改革开放,主要内容就是变革生产关系。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国营企业一统天下到合营、三资、私营企业遍地开花,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巨大改善。这些事实表明(  )
A.我国的生产关系是由党和国家的政策决定的
B.人类社会是按照人的愿望变化发展的 C.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17.在“十一五”最后一年的最后一个季度,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全国各地都进入最后的决战。一些地方甚至下达各种各样的行政命令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殊不知,节能减排,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比行政命令更重要。这说明(  )
A.劳动群众创造了精神财富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 D.要相信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1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它们(  )
①制约和影响了其他社会矛盾 ②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
③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只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两位画家分别以“静”为题绘画。甲画家画了一个湖,湖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及岸边的花草树木;乙画家则画了一个飞流直下的瀑布,瀑布边上有一棵树,树上的鸟巢里,小鸟正在睡觉。评论家认为,乙画家比甲画家在构思意境上更为深远,其哲学依据是( )
A.动与静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统一之中有对立
B.动与静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之中有个性
C.动与静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之中有部分
D.动与静是运动与发展的关系,运动之中有发展
20.下图反映的现象是(  )
A.享乐主义人生观      B.人生理想问题
C.人都是自私的 D.价值观问题
21.2010年7月22日,回家休假的张捷杰在路过嵊州市剡源水库时,突然看到一个落水女童正在水中挣扎。张捷杰顾不上脱衣服,纵身跳入水库,一个猛子扎下水去,奋力救起女孩。张捷杰事后就离开了现场,并于第3天赶回部队参加海训。9月24日下午,浙江省《天天商报》记者张亮宗千里辗转,赶赴广州军区某团海训场,终于见到了当地群众寻觅多时的勇救落水女孩的“无名英雄”——下士张捷杰。随行的嵊州市人武部领导代表嵊州师见义勇为奖励协会宣读了授予张捷杰“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决定。这表明(  )
①贡献与索取是对等的关系 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③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④实现人生价值必须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有一个珠宝商一生致力于珠宝的真伪之辨,技艺炉火纯青。一天,他看到一个孩子将真假珠宝混在一起当作玩具玩耍而自得其乐。对此,珠宝商感叹不已。这个寓言表达的哲学道理是(  )
①在生活中人们辨别真伪是没有意义的  ②游戏并快乐才是人们生活的真实意义  ③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  ④不同价值观念决定了不同的人生态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将清明节作为法定节日,有利于“忠孝”等传统思想的传承。“忠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强调臣子对君王、子女对父母的无条件服从。但在今天,“忠”多指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孝”不再是“愚孝”,而是地位平等下履行法律和道德义务。“忠孝”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表明(  )
A.经济利益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
24.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瘾日益严重。近来,网络成瘾被列入“精神行为障碍”,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网瘾的学生认为,网络中有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乐趣,“难道爱上网就是有精神病?”而家长则说这“太好了”。有关专家指出,从行为学上界定网瘾很有必要,但应把“精神行为障碍”同“精神病”区分开来。这说明(  )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利益立足点和知识构成等因素的影响  ②认识应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③矛盾的特殊性包含在普遍性之中  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难有定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句话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是(  )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③必须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  ④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提升自身素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第II卷(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26.2010年10月8日,《人民日报》载文《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壮举》指出,改革开放方向和道路的正确性,集中地体现在我们所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条道路,立足点或出发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行进路线是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所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能够集中体现改革开放的正确性。(14分)
27.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宋明昌在2010年9月20日至21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国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2300多万件,其中侵权盗版出版物1900多万件,淫秽色情出版物50多万件,删除和屏蔽网络有害信息60余万件。近年来,新闻出版总署大力实施“文化环保工程”,强化对出版物市场的监管,有效净化了文化市场,让弘扬公民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产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净化文化市场,让弘扬公民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产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10分)
28. 2月29日,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组委会证实,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将在她的丈夫菲利普亲王陪同下,参加残奥会的开幕式并宣布残奥会开幕。之前女王已经表示会参加奥运会的开幕式并宣布奥运会开幕。
距4月22日法国总统选举投票日仅剩几天的时间,选情已然白热化,这对于现任总统萨科齐来说可谓是关键时期。
(1)英法两国政体分别代表了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两种基本形式。从国家元首的职权上看,二者有什么不同 (6分)
(2)尽管英法两国政体存在诸多差异,但也有许多相同之处,请简要概括二者的共同特点。(8分)
29. 3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
胡锦涛强调,将继续贯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以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主题,以广泛团结广大台湾同胞为主线,真正像一家人一样,坚决反对“台独”,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吴伯雄表示,国民党一贯坚持“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真正做到中华民族不再内战,海峡两岸不再内耗,让两岸同胞、所有中华儿女拥有充满光明的愿景,这是两党应该共同奋斗的目标。
运用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12分)
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1-5 ADABB 6-10 ACBDC 11-15 CBCDB 16-20 DBAAD 21-25 BCCAB
26.(1)坚持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2分)这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2分)
(2)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这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点或出发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2分)
(3)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分)这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了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2分)既坚持改革开放,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体现了全面地看问题。(2分)
27.(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分)近年来文化市场落后、低俗、腐朽的文化频频出现,决定了国家必须采取措施净化文化市场。(2分)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2分)文化市场上的落后、低俗、腐朽的文化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国家要净化文化市场,让弘扬公民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产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2分)
28. (1) 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2分)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阶级、民族、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始终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2分)
(2)在当代中国,实现两岸和平,促进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努力谋求国家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广泛共识。(2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的图谋注定要失败。(2分)
(3)为维护祖国统一,一方面要维护民族的团结,一方面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4分)
29. (1)英国女王是“虚位元首”,一般只承担“礼仪性职责”;(3分)而法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直接领导国家行政权力的实施,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3分)
(2) ①从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来看,两国的政体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两国的政权都是资产阶级政权,执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2分)
②从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来看,两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都体现了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2分)
③从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看,英法两国权力相关的变化趋势相近,都出现了议会权力萎缩、行政权力加强的趋势。(2分)
④就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而言,英法两国的政体都渐趋成熟。(1分)但同样面临诸多困扰,存在各种弊端。(1分)绝密★启用前
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
生 物 试 题(理工)
试题命制人:赵致平 审核人: 朱作玲 教研室主任:李西亮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共分二大题,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I卷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3. 第II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和本卷上答题无效。作图时,可用2B铅笔,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第I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中,目的基因的获取的途径不包括
A.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B.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C.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D.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获取目的基因
2.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T4噬菌体 D.质粒DNA
3. 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D.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
4.所谓“实质性等同”是指
A.转基因农作物中的成分完全没发生改变
B.转基因农作物中的部分成分没发生改变
C.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
D.“实质性等同”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最终评价
5.在 DNA 的粗提取实验中,提取鸡血细胞中的核物质和析出 DNA 粘稠物的操作过程均用到蒸馏水,其作用在于
A .前者使血细胞破裂, 后者稀释氯化钠溶液 B .前者用来溶解血细胞,后者用来溶解 DNA
C .前者用来分离细胞核,后者用来保护 DNA D .前者防止细胞核破裂,后者使 DNA 析出
6.下列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NaCl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B.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质,可除去细胞中溶于酒精的物质而得到较纯的DNA
C.DNA是大分子有机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所有有机溶剂
D.在沸水中,DNA遇二苯胺会出现紫色反应
7.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接触抑制时,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
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有限的
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8.作物脱毒、改善畜产品的品质、抗除草剂作物、可保存的干扰素、检测有毒物质依次是下列哪项生物技术的应用
①基因工程 ②细胞工程 ③蛋白质工程
A.①②②③② B.②①①③② C.②①②③② D.②①②③③
9.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农杆菌的特点
A.农杆菌的Ti质粒上有T—DNA 
B.自然条件下只能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    
C.能受到植物伤口处的细胞分泌的大量酚类化合物吸引,移向这些细胞
D.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10.运用下列各种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生物新品种,操作过程中能形成愈伤组织的是
①植物组织培养②植物体细胞杂交③动物细胞培养④转基因植物的培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下面图中a、b、c、d代表的结构正确的是:
A.a—质粒RNA B.b—限制性外切酶
C.c—RNA聚合酶 D.d—外源基因
1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黏性末端的碱基连接起来
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基因突变
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外
D.常使用的运载体有大肠杆菌、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1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运载体DNA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14.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
A.肽酶 B.RNA聚合酶 C.DNA连接酶 D.解旋酶
15.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是否已表达,其检测方法是:
A.是否有抗生素抗性 B.是否能检测到标记基因
C.是否有相应的性状 D.是否能分离到目的基因
16.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CO2培养箱 B.都须用液体培养基
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D.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17.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错误是
A.上述过程中脱分化发生在b步骤,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B.再分化发生在d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C.b过程中进行诱变处理后培养,可筛选出抗逆性强的突变体
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
18.下列应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X抗体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将X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X抗体的B淋巴细胞 ②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骨髓瘤细胞③利用促细胞融合因子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④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培养⑤筛选出能产生抗X抗体的杂交瘤细胞⑥从腹水中提取抗体。其中对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顺序应当是①②③⑤④⑥ B.④中产生多个杂交瘤细胞也可称克隆
C.③过程获得的细胞均可无限增殖 D.⑤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含抗X抗体基因
19. 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首次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一只小母羊,取名“多利”,这一方法被称之为“克隆”,以下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
A.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B.将人的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烟草新品种
C.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别植入两只母兔的子宫内,并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兔子
D.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待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到囊胚期时,再植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试管婴儿”
20. 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 ,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B.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w*w︿w.21世纪教育网@u.c~o*m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C.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D.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21.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正确的是
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将等量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
22.下图为某科研小组采用“基因靶向”技术先将小鼠的棕褐毛色基因导入黑色纯种小鼠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中,再将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回囊胚继续发育成小鼠的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使用的工具酶是DNA连接酶以及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完成第Ⅱ步操作得到由两个DNA切段连接成的产物,必定是载体与棕褐毛基因形成的
重组DNA分子
C.第Ⅲ步操作后,还需经过筛选目的基因已成功转移的胚胎干细胞的过程,才能将该胚
胎干细胞注射到囊胚中
D.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回囊胚能继续发育成小鼠,其根本原因是细胞核中含有一整
套的遗传物质。
下图供体DNA中含有无限增殖调控基因,该基因能激发动物细胞的分裂,图示是利用该
基因制备新型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经酶A处理后Ⅰ与质粒可具有相同的末端 B.Ⅱ是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C.Ⅲ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D.该过程涉及转基因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24.有关治疗性克隆叙述错误的是
A.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经过诱导分化,可以形成相应的组织、器官,用于移植    
B.可以将患者的体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受体卵母细胞中,获得重组细胞    
C.治疗性克隆的结果说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D.治疗性克隆中包含的技术有胚胎干细胞培养技术和核移植技术
25. 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的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用限制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 
B.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    
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细胞  
D.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
26.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是
A.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一个极体时
B.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二个极体时
C.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三个极体时
D.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中极体消失时
27. 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操作 
B.蛋白质工程目前成功的例子已经很多    
C.蛋白质工程能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全新蛋白质 
D.蛋白质工程的起点是一段RNA序列,终点是得到改造的蛋白质
28.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
D.“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不能使不能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夫妇得到自己的孩子
29.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均需使用胰蛋白酶制备体细胞悬液
B.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的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C.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不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造成基因污染
D.植物有性杂交和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30.关于“克隆羊”、“试管羊”、“转基因羊”的说法合理的是
A.它们在形成过程中,一般都有卵母细胞的参与
B.它们的遗传物质都只来自于一个亲本
C.它们是通过相同的生殖方式获得的
D.在培育过程中,都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核移植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
31.下列为2种氨基酸的结构式,它们在形成二肽化合物时,最可能缩合的基团是
A.①③ B.②⑥ C.②④ D.③④
32.血红蛋白和叶绿素所含的无机盐离子分别是
A.Ca2+和Mg2+ B.Fe2+和Mg2+ C.Na+和Fe3+ D.Ca2+和Na+
33.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碳
B.精瘦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C.在人的一生中,细胞中的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逐渐上升
D.多糖、蛋白质、核酸等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34.下列为①②③④四类生物的部分特征:对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 ②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但没有形成叶绿体
③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 ④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A.SARS病毒最可能属于① B.②和④肯定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衣藻与洋葱根细胞都属于④ D.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③
35.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中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则②是脂肪
C.若③为大分子物质,且能储存遗传信息,则③一定是DNA
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36.下图为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某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若要由视野A变为视野B时,有关操作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A.转动粗准焦螺旋 B.转动细准焦螺旋
C.调节光圈 D.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37.大家都知道山东东阿阿胶是中外驰名的滋补品,尤其是用黑色驴皮熬制的阿胶更是倍受人们的青睐。它的滋补作用主要体现为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细胞组织再生和增强免疫力。那么用黑色驴皮熬制成的阿胶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可能是
A.Zn、Fe、Ca等微量之素  B.脂肪 C.多糖 D.必需氨基酸
38.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喜氧罕见细菌,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使得细菌能够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维持生存。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由该细菌可知,细菌不一定都是分解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D.该菌是光能自养细菌,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39.下列哪一组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相同的
A.细菌的质粒和基因 B.动物的糖原和抗原
C.人的胰岛素和性激素 D.植物的纤维素和维生素D
40.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时,其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B.RNA与DNA分子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前者不能储存遗传信息
C.ATP、脱氧核苷酸、磷脂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P
D.葡萄糖、乳酸、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表达的产物
高二生物(理工)
第II卷(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41.(9分)下图为真核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以及相互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体内的e物质有 种;b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
(2)G代表 ,其彻底水解产物是 、 、 。
(3)E与B相比所特有元素是 。
(4)B的多种重要功能,其原因是:从b分析是由于
;从E分析是因为 。
42.(9分)科学家从某人的食糜中发现有如下图所示结构的化合物,那么:
(1)这种化合物叫________。若它在小肠中被水解,则不可能产生的是下列哪种物质?________。
(2)通过实验得知该化合物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溶液颜色呈________,这是由于化合物中含有________(写结构式)的缘故。
(3)现有99个氨基酸(假设它们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在细胞的________(细胞器)中,通过________的方式形成了一条环状的多肽。则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________,此环状的多肽链含氨基的数量最少是________个,含肽键________个。
43.(9分)下图为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图甲),及经过体
外受精和胚胎分割移植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图乙).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 为能从良种母牛体内一次取得多枚卵子,可以采用注射 的
方法。冲卵实质上是用特定装置,将供体母牛子宫内的 冲
洗出来。
(2) 图乙中2指的是 。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到
时期的胚进行操作。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应注意

(3) 图乙中标号3为 ,它将来可发育为
以供胎儿发育所需的营养。
(4) 为保证胚胎移植过程的成功,一般应选择 相同的同种母畜。
(5)哺乳动物受精过程有哪些机制阻止多精子入卵受精?
A.顶体反应  B.精子穿越卵子透明带触及卵黄膜,导致透明带反应
C.精子触发卵黄膜表面微绒毛的抱合反应 D.精子入卵后,触发卵黄膜封闭作用
44.(6分)下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所做的一系列研究,据图分析回答:
(1) 过程Ⅰ将胚胎干细胞置于γ射线灭活的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的饲养层上并加入动物血清、抗生素等物质,维持细胞不分化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饲养层提供干细胞增殖所需的 ,加入抗生素是为了 ,这对于研究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2) 过程Ⅱ将带有遗传标记的ES细胞注入早期胚胎的囊胚腔,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用于研究动物体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的因素,这项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的 的特点。在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中,囊胚的后一个阶段是 。
(3) 过程Ⅲ中将目的基因转入胚胎干细胞前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其目的是 。
(4) 过程Ⅳ得到的小鼠畸胎瘤中里面全是软骨、神经管、横纹肌和骨骼等人类组织和器官。实验时,必须用X 射线照射去除胸腺的小鼠,获得免疫缺陷小鼠,其目的是____ ____,该过程研究的意义在于解决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等问题。
45.(7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已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之一,但这样并不能阻止转基因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种种尝试,转基因小牛的诞生就是其中的一例。人的血清白蛋白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从人血中提取。由于艾滋病病毒(HIV)等人类感染性病原体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使人们对血液制品顾虑重重。如果应用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将人们的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乳牛
细胞中,那么利用牛的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就成为可能。大致过程如下:
A.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雌奶牛胚胎细胞,形成重组细胞①
B.取出重组细胞①的细胞核,注入去核牛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②
C.电脉冲刺激重组细胞②,促使其形成早期胚胎
D.将胚胎移植到母牛的子宫中,最终发育成转基因小牛。
(1)重组细胞①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了奶牛胚胎细胞中的DNA与___________重组。
(2)重组细胞②是通过___________工程中的_____________技术,使重组细胞①的细胞核与去核牛卵细胞的细胞质融合。
(3)若将早期的胚胎分离成若干个胚胎细胞。让其分别发育成一头小牛,这些小牛的基因型________,这是因为 。
(4)利用转基因牛乳汁提取药物工艺简单,甚至可直接饮用治病。如果将药物蛋白基因移到动物如牛的膀胱上皮细胞中,利用转基因牛尿液生产提取药物比乳汁提取药物有更大优越性: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       性动物都可生产药物。
(5)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势必会打破自然界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下列哪项是对上述观点的完全反驳
A.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B.种植抗除草剂农作物可以保护农田土壤环境
C.转基因生物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明是具有某种新特征的同一物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理工)
参考答案
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C A B B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C C C B C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D C A B C C B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B D C C A D C A C
二.非选择题
41. (9分)
(1)4 略 (2)RNA 磷酸 核糖 含氮碱基
(3)P (5)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 DNA的多样性
42.(9分)(1)五肽  D (2)紫色  (3)核糖体 脱水缩合 1782 0 99
43.(9分)
(1)促性腺激素 早期胚胎(2)囊胚腔 桑椹胚或囊胚 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3) 滋养层 胎膜和胚盘 (4) 生理状态 (5)BD
44.(6分)(1)营养物质 防止杂菌污染
(2)发育的全能性 原肠胚
(3)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和发挥作用
(4)去除胸腺,不能形成T细胞,不发生细胞免疫
45.(7分)(1)人血清白蛋白基因 (2)细胞 核移植 (3)相同 来自同一个胚胎,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4)雌雄 (5)C
C、H、O元素
b
小分子
e
小分子
+N
+N、P
B
G
E绝密★启用前
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
数 学 试 题
试题命制人:山世光 审核人:陈杰 教研室主任:孙正吉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共分三大题,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第I卷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3. 第II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和本卷上答题无效。作图时,可用2B铅笔,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第I卷(共60分)
选择题 (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复数是虚数单位,则复数的虚部是
A、 B、 C、 D、
2.若,且,则实数的值是
A . -1 B . 0 C . 1 D . -2
3.曲线在点(1,-3)处的切线倾斜角为( )
A B C D
4.如图,把1,3,6,10,15,…这些数叫做三角形数,这是因为这些数目的点可以排成一个正三角形,则第七个三角形数是
A. 27   B. 28  C. 29    D. 30
5.“”是“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的
A.充要条件 B. 充分非必要条件
C.必要非充分条件 D.非充分必要条件
6.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中,M和N分别为和 的中点,那么直线AM与CN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B. C. D.
7.,若,则的值等于
A. B. C. D.
8.点从点出发,按逆时针方向沿周长为的图形运动一周,两点连线的距离与点走过的路程的函数关系如图,那么点所走的图形是
9.如图所示曲线是函数的大致图象,
则等于
A. B. C. D.
10.函数,的最大值为
A. B.0 C. D.
11.已知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是的导函数,则下列数值排序正确的是
A.
B.
C.
D.
12.若函数的导数是,则函数的单调减区间是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14. .
15.在上是减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16.已知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的导数满足,,其中
常数,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证明:.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中,底面为平行四边形,,,⊥底面.
(1)证明:平面平面;
(2)若二面角为,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统计表明,某种型号的汽车在匀速行驶中每小时耗油量y(升)关于行驶速度x(千米/小时)的函数解析式可以表示为:(≤120).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
(Ⅰ)当汽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要耗油多少升?
(Ⅱ)当汽车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多少升?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当时,,
(I)求;
(II)猜想与的关系,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2.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其中且.
(I)求函数的导函数的最小值;
(II)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及极值;
(III)若对任意的,函数满足,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
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 D A B B A D C C C B A
二、填空题
13.; 14.1 ; 15. ; 16.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解:(I)因为,所以
令得.
由已知,所以. 解得.
又令得.
由已知 所以解得
所以,.
又因为
故曲线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18.证明:因为,要证,
只需证明.
即证.
即证,即.
由已知,显然成立.
故成立.
19. (1)证明:平面平面;
(2)若二面角为,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1)证明:∵ ∴
又∵⊥底面 ∴
又∵ ∴平面
而平面
∴平面平面
(2)由(1)所证,平面
所以∠即为二面角P-BC-D的平面角,即∠
而,所以
分别以、、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所以,,,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
即 可解得
∴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0. 解: (1)当x=40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小时,
要耗油(.
答:当汽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17.5升.
(2)当速度为x千米/小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设耗油量为h(x)升,依题意得h(x)=()·,
(x)= 其中0<x≤120
令(x)=0,得x=80.
当x∈(0,80)时,(x)<0,h(x)是减函数;
当x∈(80,120)时,(x)>0,h(x)是增函数.
∴当x=80时,h(x)取到极小值h(80)=11.25.
因为h(x)在(0,120)上只有一个极值,所以它是最小值.
答:当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
最少为11.25升.
21. 解:(1),

(2)猜想: 即:
(n∈N*)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n=1时,已证S1=T1
假设n=k时,Sk=Tk(k≥1,k∈N*),即:

由①,②可知,对任意n∈N*,Sn=Tn都成立.
22. 解:(I),其中.
因为,所以,又,所以,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其最小值为. ……………………………4分
(II)当时,,.
………………………………………………………..6分
的变化如下表:
0 0
所以,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单调减区间是.
……………………………………………………………….8分
函数在处取得极大值,在处取得极小值.
……………………………………………………………….10分
(III)由题意,.
不妨设,则由得. ……………12分
令,则函数在单调递增.
在恒成立.
即在恒成立.
因为,因此,只需.
解得.
故所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为.绝密★启用前
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
数 学 试 题 2012.4
试题命制人:黄武昌 审核人:刘 赋 教研室主任:孙正吉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共分三大题,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第I卷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3. 第II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和本卷上答题无效。作图时,可用2B铅笔,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第Ⅰ卷(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
(A) (B)
(C) (D)
2.命题:“若,则”的否命题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3.椭圆上有一点P到左焦点的距离是4,则点P到右焦点的距离是
(A)3 (B)4
(C)5 (D)6
4.已知是定义在R上的可导函数,则“”是“是的极值点”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A)2x±y=0 (B)x±2y=0
(C)4x±y=0 (D)x±4y=0
6.一个物体的运动方程为其中的单位是米,的单位是秒,那么物体在秒末的瞬时速度是
(A)米/秒 (B)米/秒
(C)米/秒 (D)米/秒
7.若方程表示双曲线,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A) (B)
(C)或 (D)以上答案均不对
8.已知函数,若, 则实数的值等于
(A) (B)
(C) (D)
9.与椭圆有公共焦点,且离心率的双曲线的方程是
(A) (B)
(C)  (D)
10.函数上既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11.已知函数的导函数的图象如右图所示,
则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12.动圆的圆心在抛物线上,且动圆恒与直线相切,则动圆必过定点
(A)(4,0) (B)(2,0)
(C)(0,2) (D)(0,-2)
第Ⅱ卷(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14.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方程 .
15.抛物线上到直线距离最近的点的坐标是______ ___.
16.已知命题:“,使”,若命题是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Ⅰ)求;
(Ⅱ)求函数图象上的点处的切线方程.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命题:“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命题:“方程无实根”,若为假,为假,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商场销售某种商品的经验表明,该商品每日的销售量y(单位:千克)与销售价格x(单位:元/千克)满足关系式y=+10(x-6)2. 其中3(Ⅰ)求a的值;
(Ⅱ)若该商品的成本为3元/千克,试确定销售价格x的值,使商场每日销售该商品所获得的利润最大.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顶点是坐标原点,对称轴是轴的抛物线经过点.
(Ⅰ)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Ⅱ)直线过点,且与抛物线交于不同两点A,B,若,求直线的方程.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Ⅰ)若函数是R上的单调递增函数,求实数的的取值范围;
(Ⅱ)若是的一个极值点,求在上的极大值与极小值.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为椭圆的左、右焦点,是坐标原点,过作垂直于轴的直线交椭圆于.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过左焦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若,求直线的方程.
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
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2012.4
一、选择题: DCDAB CCADB DB
二、填空题:
13.; 14.; 15.(1,1); 16..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解:(Ⅰ); ………4分
(Ⅱ)由题意可知切点的横坐标为1,
所以切线的斜率是, …………………………9分
切点纵坐标为,故切点的坐标是,
所以切线方程为,即. ………………………12分
18.解:若方程有两个实根,则,
解得或 , 即: 或 ; …………………………4分
若方程无实根,则,
解得, 即. ………………………………………8分
由于若为假,则,至少有一个为假;又为假,则真.所以为假,
即假真,从而有 解得 . ……………………11分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2分
19.解:(Ⅰ)因为x=5时,y=11,所以,+10=11,a=2. ………………………3分
(Ⅱ)由(1)可知,该商品每日的销售量y=+10(x-6)2,
所以商场每日销售该商品所获得的利润为
f(x)=(x-3)[+10(x-6)2]=2+10(x-3)(x-6)2,(3从而,f′(x)=10[(x-6)2+2(x-3)(x-6)]=30(x-4)(x-6),
令f′(x)=0,得x=4或x=6(舍去). ………………………………………6分
因为当x∈(3,4)时,f′(x)>0,当x∈(4,6)时,f′(x)<0,
所以f (x)在(3,6)取得唯一的极大值,也就是最大值, …………………………………10分
所以,当x=4时,函数f(x)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等于42. ……………………11分
答:当销售价格为4元/千克时,商场每日销售该商品所获得的利润最大. …………12分
20.解:(Ⅰ)由题意设抛物线的方程为,
把A点坐标代入方程得,
解得,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4分
(Ⅱ)由题意,直线的方程为
由方程组 得. ………………………6分
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所以
==,
因为,所以,
解得,, …………………………10分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或. ……………12分
21.解:(Ⅰ)解:因为为在上的单调递增函数,
则≥0对于x∈R恒成立,
所以,解得. ……………………………………3分
(Ⅱ),
因为当时有极值,所以,即,
解得. …………………………………………………………………5分
这时,
令,得或. ………………………………6分
当变化时,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 0 - 0 +
增函数 极大值 减函数 极小值 增函数
………………………………………………10分
由表可知:的极大值为
的极小值为 …………………………………12分
22.解:(Ⅰ)由条件知,且,由,
解得, , ………………………………………………4分
所以椭圆方程为. ………………………………………… 5分
(Ⅱ)设点A,B,
当轴时,A,B,所以, ……………………6分
设直线的方程为,
代入椭圆方程得. ………………………8分
所以 ………… ……………………… 9分
由,得. ………………………………… 10分
.
代入得,
解得. ………………………………… 12分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即或 . ……………………………………… 14分
x
y
O
x
y
O
x
y
O
x
y
O
x
y
O绝密★启用前
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
历 史 试 题(文史)
试题命制人:李雪梅 审核人:王允宽 陈文婷 教研室主任:李维忠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共分两大题,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I卷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3. 第II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和本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对祖先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
A. 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秦朝开创的制度为后世沿用 D.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3.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特别的政府部门”中的成员指( )
A.殿阁大学士 B.丞相 C.尚书令 D.军机大臣
5.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常用做法。宋代为分割宰相权力而设置的是( )
A.转运使 B.节度使 C.通判 D. 三司使
6.“真正杀死苏格拉底的不是民主本身,虽然民主的确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杀死苏格拉底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这句话指出古代雅典( )
A.不成熟的是司法而不是民主 B. 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
C.民主制度还是完美的 D. 民主审判有悖司法独立
7.白献竞教授在新作《地中海奇迹》中写道:“古罗马……众多的英雄豪杰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帝国的辉煌给整个欧洲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下列符合“不可磨灭的烙印”的是( )
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B.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等法律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C.罗马建成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D.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近代成文法典
8.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近代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研究时,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他们的阐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法国总统可以经众议院同意解散参议院
B.英国首相可以提请国王解散下议院,进行重新选举
C.美国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国会决议
D.不经德国皇帝批准,德国议会通过的所有决议都不能生效
9.2011年6月23日,美军驻阿富汗最高指挥官麦克里斯特尔抱怨自己与白宫的不和,宣称总统“令人不安、胆小懦弱”,结果被奥巴马解职。你认为总统的做法( )
A.符合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B.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
C.违背了宪法 D. 违反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10.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1.“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主要是( )
A.永久居住权 B.海关管理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领事裁判权
12.右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十块大型浮雕的第一块,纪念碑上雕刻的历史情景反映了中国人民( )
A. 用于维护领土完整 B. 敢于反抗外来侵略
C.积极打击走私贩毒 D.努力维护清朝统治
13.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C.“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14.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清政府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15.1919年,上海某商店门上贴了一幅对联:“正应筹亡羊补牢,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补牢”喻指( )
A.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B.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C.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16.话剧《茶馆》中有这样一段对话“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应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冰凉……哼,我还是留着我的小辫子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揭示了( )
A.民主思想在中国没有反响 B.普通民众的怀旧心理
C.民众对西化普遍排斥 D.辛亥革命不彻底
17.19世纪40年代,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这一理论诞生的
标志是( )
A.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的召开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第一国际的成立 D.新和谐公社的建立
18.《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退出第次世界大战 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D.巩固苏维埃政权
19.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事实是( )
A.共产党宣言 B.十月革命的胜利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0.美国一位史学家说:“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组织工人运动 B.开创井冈山道路 C.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1.以“中国革命“为主题的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其中以三大摇篮即 ①人民军队的摇篮;②中国革命的摇篮;③共和国的摇篮。那么,下面对于这三大摇篮,表述最准确的是( )
A.①这支人民军队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
B.①延安、②:瑞金、③:遵义
C.②此地建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D.③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22.“苏维埃”的意思是代表大会,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中国农民弄不清它是怎么回事,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把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据此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红色苏维埃政权能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敌人力量弱小 B.获得农民支持 C.苏联的支持 D.边区特定的地理条件
23.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24.右图表达了和平建国的美好愿望。它应该创作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25.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是指( )
A. 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B.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D.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来
26.近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如图一书,本书系统、全面地回顾了中央在西藏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历史过程,以此肯定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伟大意义和成功实践。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使我国民族自治区( )
①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②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④使少数民族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7.2012年元旦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3周年。它的发表在国内引起巨
大反响,被看成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下列各项与其内容不相符的是( )
A.主张两党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B.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三通
C.决定停止对金门岛等岛屿的炮击 D.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8.自1999年12月20日起,在澳门回归的十多年中,我国中央人民政府不干预澳门特区高度自
治范围内的事务,同时全力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支持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这
体现了( )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和平统一方针 C.平等、团结方针 D.一国两制政策
29.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整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C.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3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③④
第II卷(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其中第31题8分,第32题14分,第33题9分,第34题9分,共40分)
31.(8分)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西方民主政治出现了什么发展趋势。(2分)
(3)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完善表中所缺内容。(4分)
史 实 结 果 或 意 义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①
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③ 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遭受严重挫折
1999年依法治国方略写进宪法 ④
32.(14分)民主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
国会 总统 最高法院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连任不超过两届。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国会可依法弹劾总统 最高法院大法官共九名,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任职终身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内阁成立。据《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本内阁即总统制下的内阁,临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1912年3月11日《临时约法》公布实施,同盟会会员唐绍仪担任国务总理,宋教仁、蔡元培等四名同盟会会员参加第一任内阁,7月15日内阁改组时均被迫辞职。1916年4月21日政府组织令制定公布,中华民国第11任内阁以国务卿总理国务,各部总长皆为国务员,树立责任内阁先声。5月8日袁世凯改政事堂为国务院。
——《中国史资料》
材料四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 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
1979年,修订后的“选举法”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2010年春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1:1。
(1)材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2分)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构成体现了哪些原则?(2分)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任职有什么特点?(2分)
(3)民国初年内阁及其政权组织形式更迭反复,但最终还是保留了民主共和政体。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3分)
(4)依据材料五,说出人大代表选举办法有哪些变化。(3分)纵观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演变,简述新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了怎样的演变轨迹。(2分)
33.(9分)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各有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周宁《鸦片帝国》(1840-1876)
材料二 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该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带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环球时报《复兴之路》
材料三 下图为1971年11月8日《时代》周刊的封面,周恩来总理第四次成为其封面人物,封面英文“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1分)为改变这种形象,近代前期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试举两例说明。(2分)
(2)材料二中“红星照耀西方”的含义是什么?(1分)结合史实说明“红星照耀西方”原因。(2分)
(3)材料三中“中国人来了”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结合史实说明原因。(2分)
34.(9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风云变化多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它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杜鲁门总统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二日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三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迭宕起伏、复杂多变。起因于经济利益的矛盾是基本的、广泛的;起因于领土争端的冲突是长期的、棘手的;起因于民族、宗教问题的纷争有膨胀的趋势,利用民族主义和宗教狂热制造事端的危险性不可低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不安宁的因素,将会导致地区冲突甚至引发局部战争,这是对国际安全新秩序的最大挑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在二战后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尼克松为什么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4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造成“国际形势迭宕起伏”的原因有哪些 (3分)
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
西校历史考试参考答案(文史)
一、选择题
1—5BCBAD 6—10DBABC 11—15DBCCC 16—20DBBBB
21—25CBBBA 26—30CADCC
二、非选择题
31.(8分)
(1)直接民主制使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不利于国家管理,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2分)
(2)西方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与完善,如英国议会改革;民主政治向其他地区扩展,如德国通过立宪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2分)
(3)①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1分) 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分) ③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1分) ④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分)
32. (14分)(1)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2分)
(2)原则:分权制衡、人民主权(2分)
特点:众议员流动性大,参议员相对稳定。(2分)
(3)政治上:辛亥革命和《临时约法》颁布,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全国人民的斗争。(1分)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1分)
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1分)
(4)变化:由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变为无记名投票;代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代表名额比例由偏向大城市变为城乡平等。(3分)
轨迹:形式日趋完善;以法制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2分)
33. (9分)(1)形象:抽鸦片的国家。(1分)
斗争:虎门销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2分,只要符合这一时间范围内的重大事件即可)
(2)含义:西方人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逐渐增强。(1分)
原因:工农红军胜利完成长征;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
(3)事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分)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霸权地位的削弱;第三世界的兴起。(2分,答出两点即可)
34.(9分)(1)国家:苏联。(1分) 政策:“冷战”政策。(1分)
(2)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西欧和日本等国的崛起,美国地位动摇;第三世界的崛起。(4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经济利益;领土争端;民族、宗教问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3分)
1,3,5
中国人来了绝密★启用前
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共分五个大题,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第I卷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3. 第II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和本卷上答题无效。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宝藏/埋藏 重合/重头戏 拓印/落拓不羁
B.标识/识别 删削/刀削面 着陆/不着痕迹
C.劲旅/干劲 发卡/卡脖子 抹布/一抹霞光
D.粘贴/粘连 胳膊/胳肢窝 纤夫/纤尘不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智囊 掌故 心无旁骛 攻城掠地
B. 喧哗 文身 仁而下士 刎颈之交
C. 影碟 骄矜 对簿公堂 锐不可挡
D. 睥睨 惦量 指手划脚 便宜从事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考生赶考,请携带您的有效身份证件和准考证(“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或“军校学员证”),若无上述证件,将无法进入考场。
B.古人云:“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记得温总理曾说过“言路当开而不当塞”,只要领导干部把群众的意见当作“宝贝”,虚心听,广泛取,就是国之幸、民之幸。
C.“三公消费”是指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和公费出国。问题难治,是官员头脑中的“官本位”意识。因此,根除官员头脑的官本位意识、特权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D.山东省旅游部门充分利用央视媒体,广泛进行“好客山东欢迎你”的旅游推介活动。这个活动有指导性、有时效性、有感召力,在宣传中提升了山东的形象。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一段时间,日本名古屋市市长在公开场合发言时公然窜改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这激起了中日两国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强烈反对。
B. 苹果公司生产的手机产品质量提高了,功能齐全了,款式新颖了,况且包装也精美了,因而受到广大用户的热烈欢迎。
C. 昨天上午九点,上百家媒体的近200名记者云集在政协礼堂新闻发言大厅,等待着此次政协会议新闻发言人的到来。
D. 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和美国经济陷入高失业、高负债的困境,我国的中小企业经营也出现困难,经济增速逐步回落。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些限量版大牌精品既浓缩了品牌最受欢迎的经典元素,还赋予了物品特殊的纪念意义,对于奢侈品收藏家来说更是朝思暮想。
B.由于补偿政策优厚,红星小区的搬迁工作非常顺利,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已是十室九空,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月。
C.国家工信部近日召集技术专家及校车制造企业技术负责人,对我国校车新标准进行审定,相信不久我国校车新国标将呼之欲出。
D.拳王梅威瑟表示,只因林书豪是个亚洲人,所以才被人们追捧。林书豪对他的这一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评论不以为意。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近日,就如何帮助微型企业走出困境的问题,国务院制定了新的文件,这个文件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B. 史诗战争巨片《金陵十三钗》,不同于之前反映南京大屠杀电影的单色调,以崭新的视觉、斑斓的色彩征服了不少颇为挑剔的观众的口味。
C. 辛卯年祭孔大典以体现儒家文化精髓,给人以精神上的洗礼、文化上的感悟和视觉上的冲击为总体定位,既弘扬传统,又出新出彩。
D. 如果我们不肯在塑造一个孩子健全、正直、充实的精神世界,或者是培养一个合格公民方面,纵然有诸多善拿高分、得享厚禄的“精英”,我们的未来仍然堪忧。
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年轻时不擅长把握自己,做什么事都走极端显得过度。太急切地表现, ,
, 。 太过于胆怯, , , 。一审势,看准了再做,二适度,得体地表现。古语说:“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于孤寂。惟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①不太得体
②就容易太夸张激昂
③就害怕见人
④机会来了也显不出你
⑤常滥情失控
⑥连一句整话都说不出
A.③①②⑤⑥④ B.②①③⑤④⑥ C.③②①⑤④⑥ D.②⑤①③⑥④
8. 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 B. 衣以文葆
C.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 籍吏民,封府库
9. 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小人哉程婴! B. 夫人置儿绔中
C. 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D. 衣以文葆,匿山中
10.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若幸而男,吾奉之 赵宗灭乎,若号
B. 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 若幸而男,吾奉之
C. 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 然赵氏真孤乃反在
D. 后必且复索之 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王士祯,字贻上,山东新城①人。幼慧,即能诗。顺治十五年进士。明年授江南扬州推官。侍郎叶成格被命驻江宁,按治通海寇②狱,株连众,士祯严反坐,宽无辜,所全活甚多。扬州鹺贾③逋课数万,逮系久不能偿,士祯募款代输之,事乃解。康熙三年,总督郎廷佐、巡抚张尚贤交章论荐,内擢礼部主事,累迁户部郎中。十一年,典四川试,母忧归,服阕,起故官。
上留意文学,尝从容问大学士李霨:“今世博学善诗文者孰最?”霨以士祯对。复问冯溥、陈廷敬等皆如霨言。召士祯入对懋勤殿,赋诗称旨。改翰林院侍讲,迁侍读,入直南书房。上征其诗,录上三百篇,曰御览集。迁刑部尚书。故事,断狱下九卿平议。士祯官副都御史,争杨成狱得减等。官户部侍郎,争太平王训、聊城于相元狱皆得减等,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则又争而置之法。徐起龙为曹氏所诬,则释起龙而罪曹,案其所与私者,皆服罪。及长刑部,河南阎焕山、山西郭振羽皆以救父杀人论重辟,士祯曰:“此当论其救父与否,不当以梃刃定轻重。”改缓决,入奏,报可。
四十三年,坐王五、吴谦狱罢。王五故工部匠役,捐纳通判;谦太医院官,坐索债殴毙负债者。下刑部,拟王五流徙,谦免议,士祯谓轻重悬殊,改王五但夺官。复下三法司严鞫,王五及谦并论死,又发谦托刑部主事马世泰状,士祯以瞻徇夺官。四十九年,上眷念诸旧臣,诏复职。五十年,卒。
明季文敝,诗者习袁宗道兄弟,则失之俚俗;宗钟惺,则失之纤仄。士祯姿禀既高,学问极博,独以神韵为宗。取司空图“味在酸咸外”、严羽“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标示指趣,自号渔洋山人。主持风雅数十年。
(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三》,略有删改。)
注:① 新城:今山东桓台,当时隶属济南② 海寇:郑成功③ 鹺(cuó)贾:盐商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扬州鹺贾逋课数万 逋:拖欠
B. 坐索债殴毙负债者 坐:犯罪
C. 王五及谦并论死 论:讨论
D. 标示指趣,自号渔洋山人 指:通“旨”,意旨
1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士祯募款代输之,事乃解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B. 则释起龙而罪曹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C. 士祯以瞻徇夺官 申之以孝悌之义
D. 宗钟惺,则失之纤仄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13.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王士祯“刚正不阿,宽政爱民”品格的一组是( )
① 严反坐,宽无辜 ② 入对懋勤殿,赋诗称旨
③ 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则又争而置之法 ④ 王五及谦并论死
⑤ 案其所与私者,皆服罪 ⑥ 以瞻徇夺官
A. ①②④ B. ②③⑥
C. ④⑤⑥ D. ①③⑤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通海寇”案中,统治者泄愤于百姓,大开杀戒,株连甚广。王士祯大力平反冤案,拯救了众多无辜。
B. 王士祯因博学善诗被举荐,深受康熙赏识,升为侍读,到南书房值班。康熙还亲自索要他的诗作精品,定名为《御览集》。
C. 王士祯担任户部侍郎、刑部尚书时力争为杨成、王训、于相元、徐起龙等冤案减刑,又力争将萧儒英、曹氏等人绳之以法。
D. 王士祯既是政绩卓著的重臣,又是著名文学家,杰出诗人。他首倡诗学“神韵说”,开一代诗风,影响深远。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三、(共30分)
15.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共16分)
(1) 典四川试,母忧归,服阕,起故官。(4分)
(2) 故事,断狱下九卿平议。(3分)
(3) 明季文敝,诗者,习袁宗道兄弟,则失之俚俗(3分)
(4)丞相嘉闻,大怒,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2分)
(5)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2分)
(6)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2分)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两个小题。(8分)
青玉案
贺铸①(北宋)
凌波②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③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① 贺铸,为人耿直,才兼文武,可惜官职低微。此词作于晚年退居苏州时。② 凌波:形容女子轻盈的步态。 ③ 蘅皋:长满杜蘅的沼泽地。
(1)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妙处。(4分)
17.补写下列名句空缺的部分(共6分)
1.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2. ,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3.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4.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李清照《声声慢》)
5.顾吾念之,          ,徒以吾两人在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6.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8分)
听雨的奢侈
林如求
近日夜雨,雨水顺着防盗网上的铁皮一层淌下一层,响声随着雨势,时骤时疏,时轻时重,朦胧中陡生一种静谧、和谐、悠远的美妙情感。
就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样,古时的雨与今时的雨自然无太大的区别,今时的雨点拍打树叶、细润花草、敲击河滩、筛落水面的声音与古时也决无二致,所不同的只是对雨声的感受会因人因时因境因情而异。例如,同样是春雨,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高兴放声高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晚唐的李建勋对春雨的感受就要复杂得多:“春霖未免妨游赏,唯到诗家自有情……闲忆昔年为客处,闷留山馆阻行行。”春雨所引发的是诗人对过往岁月的一种深情的怀念和咀嚼。南宋词人蒋捷写的那首《虞美人·听雨》,对雨从感怀到慨叹,更是把人生的悲凉况味传递至今,简直痛入心髓。
我没有经历过历史上山河破碎、家破人亡那样凄风苦雨的日子,自然也就没有如古人那般“秋来叶上无情雨,白了人头是此声”,对雨声会那么地百感交集和痛彻心髓,可在物质生活匮乏和丰裕时的感受却迥然不同。
回想小时住在乡下,最恼的就是雨天。雷鸣电闪风狂雨骤,令我惶恐万分。因此,每逢雷雨夜,我常龟缩在被窝里,以幼稚的心灵感受大自然的神经,带着惊恐惶惑,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即令是和风细雨,我也不太喜欢。因为我家离学校有好长一段路程。那时,家里穷,没有雨伞,只有一个锅盖大的大竹笠,以它遮阳尚可,遮雨则只遮个头脸,衣裤难免要淋湿。冬春时节,没有雨鞋的我雨天赤脚踩在凉冰冰的地上,更难受!所以那时夜半听到嗒嗒的雨声,在我绝不是一首抒情诗,它带给我的是一种湿漉漉的难受和一层苦涩涩的无奈。
长大以后,我读了许多书,特别是参加工作后,生活渐渐好起来,渐渐也喜欢起雨来了,不仅喜欢和风细雨,而且更喜欢狂风骤雨。因为此时在我看来,只有雨,没有风,没有雷电,也就缺乏了震撼心灵的力度。别的无庸费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要是只有狂风骤雨,而无雷鸣电闪,恐怕屈原就写不出那奇谲瑰丽的杰作《天问》。正是大自然的雷电风雨触动了大诗人心灵深处的怨屈、激愤、忧虑、沉痛、苦闷、彷徨、坚贞、无畏……才有了这篇流传千古的杰作。由此我也悟出了后世许多大文学家如莎士比亚、巴金、曹禺等所以喜欢写雷写电写风写雨的真谛。
身居闹市多年,已经难得再见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除了台风登陆,也少见那种狂风拔树的骤雨和暴雨;水泥屋顶也使夜雨没了那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致。因此每逢下雨,我常因此生出一种遗憾。但我还是喜欢雨,不论是“细声巧作蝇触纸”,还是“大声铿若山落泉”,自是一种难逢的天籁。宁心静气地倾听那淅沥的雨声,对当今污染严重,整日笼罩在电视卡拉OK歌声和汽车摩托喧嚣声中的城市人来说,不啻是一种休息,一种调节,一种陶冶,一种享受。那雨声是大自然与你的絮语,它轻轻地搓揉着你的心,消去你因忙忙碌碌争名夺利而生的郁闷和烦乱、疲惫和冷漠,唤醒你回归大自然的亲情,找回你那颗失落的平常心,带给你一份平和的心态,让你变得更加青春妩媚、安详可人,从此迈向生命的圆满。因此,每当久晴不雨时,我就特别盼望着下雨。这时,不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听到那呼呼的风声,就好像在倾听大幕揭开的前奏;听到那嗒嗒的雨声,仿佛是在欣赏一首大自然的赞美诗;而此时的闪电犹如闪烁变幻的舞台灯光,隆隆的雷声自然就是高亢激越的黄钟大吕了……
如是,我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你也就不会觉得无稽和过分了吧。
18.联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不同时期不同境况下听雨的感受。(6分)
19.从全文看,作者举杜甫、李建勋、蒋捷的例子,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4分)
20.作者为什么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4分)
21.正如作者眼中的“听雨”一样,很多曾经熟悉、温暖的往事在身居闹市的现代人眼中都成了“难得的奢侈”,试举一例谈谈你的感受。(4分)
五、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滑雪是一种很好的运动项目,穿越林海雪原,飞速行进在都市中无缘得见的皑皑大地上,体会从山坡上急速滑降时那种风驰电掣般的感觉,真是无限乐趣在其中。但滑雪者都清楚地知道,要想轻松愉快地顺着山坡往下滑行,就必须先背负器材、一步步辛苦地登上山顶。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文体特征鲜明;④谢绝抄袭、套作。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一、1.A(A.zàng/cáng chóng/zhòng tà/tuò   B.zhì/shí  xuē/xiāo zhuó  
C.jìng/jìn qiǎ mā/mǒ D.zhān gē/gā qiàn/xiān)
2. B(A. 掠→略 C. 挡→当 D. 惦→掂 划→画)
3.C(A.括号应放在“身份证件”之后。 B.第一个句号应移至引号之内。D.两个顿号改为逗号)
4.C(A. 窜改,多指成语、文件、古书之类,程度轻;应用“篡改”,指歪曲事实,或者用造假手段改动;程度重。 B. 况且,表示更进一步,递进意思强烈,程度也重;改为“而且”好,虽然也有进一步的意思,但是程度轻;改为“并且”也可以。 D. 逐步,是指有计划进行;应该改为“逐渐”)
5.D(不以为意: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A.形容十分想念,此处应为“梦寐以求”。B十家有九家一无所有。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C.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这里应改为“出台”。属于望文生义。)
6.C(A、语序不当。应该是“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B、搭配不当,应该是“征服”“观众”。 D、成分残缺,应“不肯在……方面”后加“多下功夫”)
7.D 解析:“太急切表现”和“太过于胆怯”分别引领着三句话,可以肯定,另外两个“就”领的句子应该放在相对应的位置,最后是两种不同的性格缺陷导致的不良后果。
8、C(A活,使动用法B衣,名词作动词D籍,名词作动词)
9、A(A主谓倒装)
10、D(A如果,你B这件事;他C于是、就;D将要)
二、11. C (论:判决,定罪)
12. B (A. 副词,才/副词,却、竟然。 B. 连词,表并列。 C. 介词,因为/介词,把。 D. 连词, 却/连词,如果)
13. D (② 表现王士祯的诗才 ④ 是三法司的判决 ⑥ 是说王士祯屈从私情)
14. C ( “刑部尚书”应为“副都御史”)
三、15. (1) 士祯主掌四川省考试,因母丧归家,服丧期满,重新被任命为户部郎中。(4分,“典”“母忧”“服阙”“起”各1分)
(2) 按照旧例,裁断案件应该交付九卿评议。(3分,“故事”“断狱”“下”各1分)
(3) 明末文学衰微,诗家学习袁宗道兄弟,却不免粗俗;(3分,“季”“敝”“失之俚俗”—意为“过失在于鄙俗”。意思对即可;各1分)
(4)丞相申屠嘉听说这件事,非常生气,就想凭借晁错的这个过错写成奏章请求诛杀晁错。(“因此过”、句意各1分)
(5)到了家里,公子延请侯生坐在上首的座位并一一向宾客引荐他。(“引”、“赞”各1分)
(6)韩厥告诉赵朔让他赶快逃走,赵朔不愿意,说:“你如果确保不断绝赵氏的祭祀,朔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 (“恨”、“必”各1分)
16.(1) 词中明写相思之情,实则借怀思美人抒发自己的苦闷闲愁和迷惘心境。 (“相思”“苦闷闲愁”各2分,不结合诗句作答各扣1分) (2) 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化抽象为形象,新颖别致,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 、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修辞1分,作用1分) 这三句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作者借“烟草”“风絮”“梅雨”等意象寄托自己的“闲愁”之多之重之广。(手法1分,分析1分)
17.(1)塞上胭脂凝夜紫(2)楚天千里清秋(3)纵豆蔻词工(4)怎敌他晚来风急(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与赵者(6)蜡炬成灰泪始干。
四、18.(6分)答案:(1)小时候(或物质生活匮乏时),雨是一种湿漉漉的难受和一层苫涩的无奈。(2)长大后(或物质生活丰裕时),听雨是一种心灵的震撼。(3)如今,身居闹市,听雨是一种休息,一种调节,一种陶冶,一种享受。(如答“如今听雨陡生一种静谧、和谐、悠远的情感”亦可)
19. (4分)答案:内容上,(1)强调对雨声的感受会因境因情而异;(2)丰富了雨(或雨声)的文化内涵。结构上,(1)宕开一笔,使文章摇曳多姿;(2)引出下文“我”对雨的好恶,为写对雨的不同感受作铺垫。(内容、结构各占2分)
20.(4分)答案:客观上,身居闹市,难得再见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水泥屋顶使雨声少了美的韵致。主观上,城市的污染和喧嚣,使人们郁闷烦乱,疲惫冷漠,少了平和安详、回归自然的心境(或答“使人们很难宁心静气地倾听雨声”也可)。(主、客观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21.提示:举例得当、感受深刻即可得4分,否则酌情扣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士祯,字贻上,山东新城人。早慧,很小就能作诗。顺治十五年考中进士。第二年被任命为扬州推官(勘问刑狱的官职)。侍郎叶成格奉命驻守江宁,查办“通海寇”案件,株连了很多人,士祯对诬告者处以严厉刑罚,对无辜之人予以宽赦,他保全存活的人很多。扬州一个盐商拖欠税款数万,被逮捕后很久仍不能偿还,士祯就募款代为缴纳,事情才得以解决。康熙三年,总督郎廷佐、巡抚张尚贤接连上奏章荐举士祯,士祯擢升为礼部主事,多次升迁做到户部郎中。康熙十一年,士祯主掌四川省考试,因母丧归家,服丧期满,重新被任命为户部郎中。
皇上关心文学,曾经悠闲舒缓地问大学士李霨:“现在世上谁最博学善诗文 ”李霨回答是王士祯。又问冯溥、陈延敬等,他们的回答同李霨一样。皇上在懋勤殿召见士祯,士祯赋诗很合皇上心意。改任翰林院侍讲,升为侍读,到南书房值班。皇上征要他的诗,士祯辑录呈上三百篇,定名为《御览集》。
(后来)升为刑部尚书。按照旧例,裁断案件要交付九卿评议论。当年士祯官任副都御史时,力争杨成减刑。官任户部侍郎时,力争太平王训、聊城于相元二人减刑,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却又力争将之法办。徐起龙被曹氏诬陷,士祯(最终)释放了徐起龙而将曹氏定罪判罚,并且追究这起案件中徇私舞弊之人,都服罪。等到王士祯主管刑部,河南阎焕山、山西郭振羽都因救父杀人而被判处死刑,士祯说:“这类案件应当就他们是否救父而定罪,不应当以他们是否杀人而定罪。”于是改判缓决,奏请皇上,回复同意。
康熙四十三年,王士祯因王五、吴谦案件被罢官。王五过去是工部一名工匠,用钱买了一个通判职务;吴谦本是太医院官,因索债打死负债者犯罪。案件交付刑部研究,判处王五流放,吴谦免罪,王士祯认为判得轻重悬殊。(于是)改判王五只是免官。又交付三法司严厉审问,王五及吴谦(最后)一并判处死刑,又揭发出吴谦曾请托刑部主事马世泰的事情,王士祯被以“瞻徇”(屈从私情)的罪名革职。康熙四十九年,皇上眷念老臣,下诏复职。康熙五十年,(王士祯)逝世。
明末文学衰微,诗家,学习袁宗道兄弟,却不免粗俗;师法钟惺,却不免纤巧(文风不正)。王士祯天赋很高,学问极博,以“神韵”为宗。用司空图的“味在酸成外”、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标明自己的诗歌理念旨趣,自号“渔洋山人”。主导清初文坛数十年。绝密★启用前
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
地 理 试 题(文史)
试题命制人:张永颢 审核人:田凤华 教研室主任:管锡森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共分2个大题30个小题,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I卷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3. 第II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上答题无效。作图时,可用2B铅笔,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第I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11年元旦前后,上海一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采购货物,并观光考察。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A.棉花、小麦 B.橡胶、椰子 C.蔬菜、牛奶 D.黄麻、棕油
2.以下是代表团某成员在东南亚期间的见闻,你认为可信的是
A.当地居民是黑皮肤、头发卷曲 B.居民生活用品中锡器很多
C.每天正午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D.居民主食为面包牛肉
读右下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暖流 ②为寒流
B.①向北流 ②向南流
C.①为补偿流 ②为风海流
D.受①洋流影响,①处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
4.关于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甲处气候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洋流
B.受洋流①影响,甲处气候类型呈狭长状分布
C.洋流②对乙处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D.受洋流②影响,乙处气候冬暖夏凉
5. 右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自然带在甲图中分布的最高纬度高于40°,而在乙图中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及轮廓
B.大气环流的差异
C.地形分布
D.洋流影响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气候区划示意图。完成6~7题。
6.关于图中各气候区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区夏季多雨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B.Ⅱ区中部极端干旱是由于深居内陆
C.Ⅲ区冬季多雨是受冬季风影响
D.Ⅳ区沿岸多雾是由于暖流影响
7.该区域正在建设世界著名绿色工程(图中阴影部分所示),该绿化工程最为广泛的树种是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读右下图,完成8--9题。
8.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发展机械制造工业的自然条件有
①发达的科技 ②丰富的煤、铁资源。 ③丰富的水资源④大量的科技移民 ⑤临河靠海、水运便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9.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形成了众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位于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0.读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图,以下描述不符合实情的是
A.中东石油的输出,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出
B.航线A经过的某些海域近年来海盗猖獗
C.航线B沿岸的M地区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得以缓解
D.航线C沿岸的N半岛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读下图(甲、乙两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甲、乙两地产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共同特点是水、热配置差
B.两地加工制造业都接近原料产地
C.两地自然资源都很丰富,能够满足需求
D.两地城市高度密集,都接近消费市场
12.通常是“桥比路贵”,甲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段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方式,主要原因是
A.节省投资成本 B.提高速度 C.保障旅客安全 D.节省土地资源
比较四地区1月、7月气温数值以及四地区的7月、全年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3~14题。
13.四地区中,冬春季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影响的是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14.从气候条件考虑,四地区中农业产值构成最有可能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受今年第3号热带风暴“莎莉嘉”和偏南不稳定气流影响,6月11日深圳出现雷暴天气,午后出现强降雨。据此回答15~17题。
15.右侧能反映该次台风气流运动特征的示意图是
16.读下图,台风“莎莉嘉”的移动路径不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台风“莎莉嘉”带来的主要灾害有(  )
①风暴潮 ②地震 ③狂风 ④暴雨 ⑤沙尘暴 ⑥洪涝
A.①②③⑤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③⑤
下图为“中国地震灾害灾情年际变化图”,据此回答18~19题。
18.从上、下两幅图对比分析可以得出
A.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成正比
B.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成反比
C.1976年以后地震死亡人数减少与抗震能力提高有关
D.1976年以后地震死亡人数减少与地震发生次数减少有关
19.下列省区中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的是
A.广东省 B.台湾省 C.湖南省 D.云南省
下图为“某类影响我国农业的自然灾害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
A.旱涝灾害 B.霜冻灾害
C.生物灾害 D.台风灾害
21.图中等值线分布反映主要受(  )
①纬度影响 ②洋流影响 ③海陆位置影响 ④锋面影响 ⑤地形影响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 D.②④
下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地面所受的破坏程度)分布图”,结合下表回答22~23题。
烈度 破坏程度
Ⅵ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 房屋轻微损坏,板房、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砂冒水
Ⅷ 房屋多有损坏,干硬土上亦有裂缝,地下管道破裂
Ⅸ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 房屋倾倒,道路毁坏,水面大浪扑岸
2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等震距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图中③处可能为(  )
A.一个村庄 B.一座城市 C.一洼池塘 D.一座小山
24.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原因是(  )
①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②气候复杂多样 ③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 ④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导致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受季风环流控制降水多 B.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C.受台风影响次数多,雨量大 D.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大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页。
2.答第Ⅱ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学校.班级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题号 26 27 28 29 30 总分
得分
26.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描述澳大利亚大陆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在丙处添加箭头绘出洋流的流向(4分)
(2)分析A地降水较少的原因。(2分)
(3)分析P河冬、夏季均出现汛期的原因。(4分)
27.下图为某国区域图,该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石油是它的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命脉和主要支柱。该国粮食不能自给,大量靠进口。畜牧业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描述该国的地理位置特点(4分)。
(2)指出该国的地理环境特征(4分)。
(3)分析该国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以及农业发展中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2分)
28.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中A地是 (海峡),B地是 (国家) (2分)
(2)说明C地的气候特点,并分析这种气候在欧洲分布面积广大的原因。(5分)
座 号
(3)分析该地区乳畜业发达的主要原因。(3分)
29.读“我国最大降温幅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指出我国降温幅度的空间分布总体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原因。(3分)
(2)比较A、B两地降温幅度差异,并说明原因。(3分)
(3)图中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该灾害主要有哪些不利影响?(4分)
30.日本东北部(约38.8°~39.1°N,141.5°~142°E)沿海区域在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大地震(震级9.0级,震中38.1°N、142.6°E,震源深约20千米)引发巨大海啸,使甲地遭受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10分)
(1)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分析日本多地震的原因(2分)
(2)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
地此次地震及海啸灾害严重
的自然原因。(4分)
(3)说出沿海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防范海啸。 (4分)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B 2.B 3.B 4.C 5.A 6.A 7.C 8.D 9.C 10.C 11.D 12.D 13.A 14.B 15.D
16.D 17.C 18.C 19.B 20.A 21.B 22.A 23.B 24.D 25.B
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6. (10分)
(1)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中西部递减(或北、东、南三面沿海多,中西部少)(3分)洋流流向(1分)
(2)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沿岸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2分)
(3墨累河干支流上游属于夏雨区,下游属于冬雨区(4分)
27. (10分)
(1)经纬度位置:有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或答地处热带和亚热带) (2分);
海陆位置:地处非洲(大陆)北部,北邻地中海,联系欧洲非洲(2分)。
(2)①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地势南高北低;②北部沿海是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地表水缺乏; ③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或时令河,且多为干谷;井泉(或地下水)分布范围广;④石油资源丰富⑤地表沙漠广布;⑥海岸线平直,缺少优良港湾。(每小点1分,只要答出其中的4点得4分)
(3)水分(水源)。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碱化等。(2分)
28.(10分)
(1)直布罗陀海峡 意大利(2分)
(2) 终年温和多雨 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地形平坦,有利于西风携带水汽深入内陆。(5分)
(3)气候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西欧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饮食习惯等。(3分)
29. (10分)
(1)北方降温幅度大,南方降温幅度小 北方距离冷气团(冬季风)源地近(3分)
(2)A地降温幅度小B地降温幅度大 地形差异:A地北侧山脉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B地地势平坦,冷空气长驱直入,降温幅度大(3分)
(3)寒潮 对农作物造成冻害导致减产;北方牧区冻死、冻伤牲畜。城市用电、用气量增加;引发大风、大雪、冬雨等灾害,影响通讯,交通事故频发;感冒患者数量猛增,影响身体健康等(4分)
30. (10分)
(1)日本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2分)
(2)本次地震震级大,震源较浅, 甲地距离震中较近,海啸到达的时间短, 位于外宽内窄的海湾的“项部”,海啸向陆地方向推进时,受海湾形状影响,越向内侧浪越高(海啸波高越高),流速越快,冲击力越大(使海啸的巨大能量集中于更小的范围内释放),对甲地的破坏格外严重。(4分)
(3)加强监测和预报;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修建防浪堤等。(4分)
A
B绝密★启用前
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
化 学 试 题(理工)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共分21个小题,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I卷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3. 第II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和本卷上答题无效。作图时,可用2B铅笔,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第I卷(共54分)
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米饭在嘴中越咀嚼越甜的原因是淀粉水解生成甜味物质
B.向油脂发生皂化反应后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会出现分层现象,此过程发生的主要是物理变化
C.纤维素的水解实验操作为:把一小团棉花放入试管中,加入几滴90%的硫酸溶液,用玻璃棒把棉花捣成糊状,小火微热,至成亮棕色溶液
D.油脂、乙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2、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A.C3H6 B. C3H8 C.C4H10 D.C2H4Cl2
3、 有下列8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
⑦邻二甲苯;⑧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
A.③④⑤⑧ B.④⑤⑦⑧ C.④⑤⑧ D.③④⑤⑦⑧
4、乳酸( )在一定条件下经聚合生成塑料( ),用这种新型塑料
制成的餐具,在乳酸菌的作用下,60天内分解成无害物质,最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合成该塑料的聚合反应中生成的另一种产物是
A.H2O B.CO2 C.O2 D.H2
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6、分子式为C8H16O2的有机物X水解生成Y和Z两种碳原子数相同的有机物,其中Z可与Na2CO3溶液反应,Y能氧化为Z 。则X是
A. B.
C.CH3CH2CH2COO(CH2)3CH3 D.CH2=CHCH2COO(CH2)3CH3
7、某种利胆解痉药的有效成分是“亮菌甲素”,其结构简式为,关于“亮菌甲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亮菌甲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B.“亮菌甲素”的分子式为C12H12O5
C.1 mol“亮菌甲素”最多能和2 mol NaOH反应
D.1 mol“亮菌甲素”最多能和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8、有机物A和B,只由C、H、O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相同物质的量的A和B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下列对A、B的判断错误的是
A.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CH2” B.A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
C.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CO2” D.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H2O”
9、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铜溶于醋酸溶液中:Cu(OH)2+2H+==Cu2++2H2O
B.乙醛的银镜反应:CH3CHO+Ag(NH3)2OHCH3COONH4+NH3+Ag↓+H2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6H5O-+CO2+H2OC6H5OH+HCO3-
D.丙烯聚合:nCH2=CHCH3
10、下列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11、分子式为C7H15Br,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2、用①银氨溶液 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③氯化铁溶液 ④氢氧化钠溶液 鉴别以下三种化合物的一组试剂是
乙酰水杨酸 丁香酚 肉桂酸
A.②与③ B.③与④ C.①与④ D.①与②
13、对羟基扁桃酸是农药、药物、香料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可达到100%
B.上述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C.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对羟基扁桃酸应该有6个吸收峰
D.对羟基扁桃酸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14、β—紫罗兰酮是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种天然香料,它经多步反应可合成维生素A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紫罗兰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1mol中间体X最多能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维生素A1易溶于NaOH溶液
D.β—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互为同分异构体
15、由下列结构片段组成的蛋白质在胃液中水解,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A. B.H2NCH2COOH
C. D.
16、已知14g CH4和C3H4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将其完全燃烧后的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
A.9g B.18g C.27g D.无法确定
第II卷(共52分)
17、(6分)甲、乙、丙、丁四种有机物:
(1)请写出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
(2)请判断上述哪些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哪种试剂能从甲、乙、丙、丁四种有机物中将乙鉴别出来______________。
A.NaHCO3溶液 B.FeCl3溶液 C.NaOH溶液 D.银氨溶液
18、(10分) 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来制备抗凝血药,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写出A被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成B的化学方程式: 。
(2)B→C的反应类型是 。
(3)E的结构简式是 。
(4)F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下列关于G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与溴单质反应 b.能与金属钠反应
c.1molG最多能和3mol氢气反应 d.分子式是C9H6O3
19、(14分)
(1)具有支链的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4H6O2,A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1 mol A和1 mol NaHCO3能完全反应,则A的结构简式是 。
写出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2)化合物B含有C、H、O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60,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60%,氢的质量分数为13.3%。B在Cu的催化作用下被氧气氧化成C,C能发生银镜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是 。
物质B的核磁共振氢谱(NMR)会产生 个吸收峰,峰值比例为 。
(2)D是由A和B反应生成的酯,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粗黑线表示乳胶管。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甲装置常常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 。
(2)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乙中的镀银铜丝,约1分钟后鼓入空气,此时铜丝即呈红热状态。然后把酒精灯撤走,控制一定的鼓气速度,铜丝能长时间保持红热直到实验结束。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了控制好鼓气速度,应观察甲装置中 。
(4)实验室检验丁中生成物的试剂是 ,对应实验现象是 。
21、(12分)根据图示填空
H是环状化合物C4H6O2 F的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1)化合物A含有的官能团有 。
(2)B在酸性条件下与Br2反应得到E,E在足量的氢氧化钠醇溶液作用下转变为F,由E转变为F时发生两种反应,其反应类型分别是 。
(3)D的结构简式是 。
(4)1mol A与2mol H2反应生成1mol G,其反应方程式是 。
(5)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
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模块笔试(学段调研)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C A B C A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B A D A D B
17、(6分)(1)羟基 (2)甲和丁 (3)A
18.(10分) (1)略 (2)取代反应 (3)
(4)略(消耗氢氧化钠3mol ) (5) c
19、(共14分)
(1) CH3—CH===CH—COOH、CH2===CH—CH2—COOH
(2)CH3CH2CH2OH 4 3:2:2:1
(3) 略
20.(10分) (1)使生成乙醇蒸气的速率加快
(2)①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3)产生气泡的快慢
(4)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砖红色沉淀;(或其他)
21、(12分)
(1)碳碳双键,醛基、羧基
(2)消去反应 中和反应
(3)NaOOC-CH=CH-COONa
(4)OHC-CH=CH-COOH+2H2HO-CH2-CH-CH2-COOH
(5)
—O—CH—CO—
n
CH3
HO—
CH3
CH
—C—
O
OH
CH3CH2CH2COOCHCH2CH3
CH3
CH3CHCOO(CH2)3CH3
CH3
CH2-CH2-CH2
n
CH3
···—NH—CH—C—NH—CH2—CH2—C—NH—CH—C—NH—CH—C—NH—CH2—C—···
CH3
O
O
CH2SH
O
O
O
CH3—CH—COOH
NH2
H2N—CH—CH2—COOH
CH3
HS—CH2—CH—COOH
NH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