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衢州市常山三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与社会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衢州市常山三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与社会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三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与社会试卷
一、单选题
1.(2017八下·常山月考)1636年,改国号为清的皇帝是(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帝玄烨 D.顺治帝福临
2.(2017八下·常山月考)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实行三省六部制 ②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17八下·常山月考)一个富裕的商人,常年从事丝绸生意,为了多赚钱,他雇用了几十个工人为他生产布匹。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4.(2017八下·常山月考)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都是(  )
A.防止人民反抗 B.压制知识分子
C.巩固封建统治 D.统一思想
5.(2017八下·常山月考)八股取士的命题可能来自于(  )
①《大学》 ②《中庸》 ③《道德经》 ④《论语》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大胆批判了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学者是(  )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羲之 D.朱熹
7.(2017八下·常山月考)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中查到,该书是(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
8.(2017八下·常山月考)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丞相被称为“百官之长”,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  )
A.秦朝 隋朝 B.秦朝 唐朝 C.秦朝 宋朝 D.秦朝 明朝
9.(2017八下·常山月考)下列不属于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的是(  )
A.商帮的形成 B.男耕女织的生产和生活
C.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D.国际贸易的频繁
10.(2017八下·常山月考)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着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11.(2017八下·常山月考)下列有关清朝闭关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闭关政策是指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②闭关政策的实施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目的
③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④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2017八下·常山月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  )
A.帝国的繁盛
B.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与发展
C.近代的曙光
D.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3.(2017八下·常山月考)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率领使团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乾隆皇帝庆寿
B.用炮舰打开中国大门
C.传播西方的工业文明
D.开拓英国的海外市场
14.(2017八下·常山月考)乾隆帝观看英国 “皇家号”军舰模型后,对沿海官员说:“英国的海船只能在大洋中行驶,如果海岸防守严密,必无计可施。”他的认识说明了(  )
A.对英国的海军认识很透彻 B.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
C.清朝统治者很有远见 D.感谢英国送厚重寿礼
15.(2017八下·常山月考)“直到1500年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世界上最早率船队通过这座“桥梁”到达美洲的是(  )
A.迪亚士 B.达 伽马 C.哥伦布 D.郑和
16.(2017八下·常山月考)在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兴”的含义是指(  )
A.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C.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
D.神学文化的复兴
17.(2017八下·常山月考)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闸门,出现了许多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艺术作品。以下作品与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
A.《哈姆雷特》──米开朗琪罗 B.《罗密欧与朱丽叶》──但丁
C.《蒙娜丽莎》──达·芬奇 D.《神曲》──莎士比亚
18.(2016八下·新昌期中)有人说: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被苹果“砸醒”后,牛顿发现了(  )
A.地圆说 B.万有引力定律
C.相对论 D.生物进化论
19.哥白尼的“日心说”并非科学,但他的巨大进步意义在于(  )
A.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
B.确立了新的宇宙观
C.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D.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主人
20.(2017八下·常山月考)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解放人们的思想的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斗争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  )
A.要求摆脱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B.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C.矛头直指封建制度
D.与封建势力妥协
二、非选择题
21.(2017八下·常山月考)观察新航路开辟航线图,回答问题。
(1)填出开辟上述航线的航海家:
①   ②   ③   ④   
(2)中国古代哪项科技发明对新航路的开辟意义重大?
(3)新航路得以开辟的原因有哪些?
(4)首先开辟到达东方新航路的航线是   ,最能证明地圆学说的航线是   ,错误地认为是到达东方,实际上是到达一块尚未开发的新大陆的航线是   。(填图中序号)
22.(2017八下·常山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意大利媒体2011年5月14日报道,考古学家在佛罗伦萨市中心的圣乌苏拉修道院遗址发现了两个墓穴,并判定其中一个墓穴中一定有名画《蒙娜丽莎》的原型人物丽莎·盖拉尔迪尼的遗骸。——摘编自2011年5月20日《中国日报》网站
材料二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运动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
——伏尔泰
(1)以丽莎·盖拉尔迪尼为原型创作《蒙娜丽莎》这幅名画的画家是谁?请列举出他的另外一幅代表作。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思想主张的核心内容。
(3)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这两件大事分别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其共同性质是什么?
23.(2017八下·常山月考)施复夫妇二人是苏州盛泽镇上的小户人家,养有一子,拥有一台织机,还养了几筐蚕,自己缫丝、织绸,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到十年,他们就添置了三四十台织机,成了大机户,雇人织绸,他们采用计时或计件方式向机工付酬。他们织出的绸缎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争相购买。
──冯梦龙《醒世恒言》
(1)施复夫妇的丝织生产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2)从这则故事中,你能推断出哪些结论?
24.(2017八下·常山月考)阅读下面材料:
19世纪前期马克斯曾预言:“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1)材料中的“帝国”指我国哪一朝代?
(2)根据所学内容,请列举出3项天朝帝国幻想自欺,逐步走向衰亡的表现。
25.(2017八下·常山月考)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通商国家发展到70多个。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不许官吏加重他们的税收,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任官和通婚。大批外商从陆路、海陆来到长安、洛阳、广州和扬州等城市。 材料二 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一切贸易的事务皆有清政府特许的“广东十三行”办理;外国商人在广州不得随意出入,必须住在十三行的商馆内;禁止外商携带武器和家眷,每月只许他们在广州游玩3天,不准在广州过冬和乘坐轿子。
(1)唐朝与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有什么不同?
(2)以上两种政策导致的结果各是什么?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6.(2017八下·常山月考)将下列对应的知识用直线连接起来。
27.(2017八下·常山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
材料二 图一: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
图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1)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作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一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观点不同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明清帝国的兴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明清帝国的兴替考点的掌握。根据八下《历史与社会》书本第4页,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该国号为清。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清的建立。
2.【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①是隋唐时期采取的措施,可以排除。 ②③④是清朝加强对西南、西藏和新疆地区管理的措施,故正确答案是B。
【点评】知道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3.【答案】C
【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知识。从题干看出这种现象是一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方式,有雇佣和被雇佣的生产关系存在,而这样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生产,已经带有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它最早出现在明朝中后期的苏州、松江等地。因此答案是C。
【点评】知道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知识。
4.【答案】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古代帝王在思想上加强控制的根本目的。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都是为了防止人民的反抗,压制人们的思想,统一思想,故ABD都是目的,但是根本目的却是加强思想控制以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故答案选择C。
【点评】知道古代帝王在思想上加强控制的根本目的。
5.【答案】A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的命题来源。考试是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的。“四书”是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道德经》又名《老子》,在范围内没有,故排除③,选择A。
【点评】知道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的命题来源。
6.【答案】B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思想文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是明末清初思想家,他大胆批判了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批判君主专制。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宗羲思想的识记。
7.【答案】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古典科技巨著的相关知识。《齐民要术》为农书,故A不选;《本草纲目》是药物学巨著,故B不选;《徐霞客游记》是中国地理名著,故D不选;而云锦的制造属于手工业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与手工业生产技术,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选答案 C
【点评】知道明清文化的表现。
8.【答案】D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明清帝国的兴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确立了三公九卿制度,丞相作为三公之一,在秦朝设立;明朝,朱元璋为了加强其统治和控制,废除了丞相制度。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展的识记。
9.【答案】B
【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推动了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的商人以山西的晋商和皖南的徽商最为著名,他们资本雄厚,形成商帮。闭关政策的限制并未能完全阻止对外贸易的发展。纺织品、瓷器和茶叶等物资大量出口,对西方形成巨大顺差,世界市场上有一半白银流入中国。古代农村男耕女织的生活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识记。
10.【答案】C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两汉,及至隋唐,到宋元、明清,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礼仪由坐到跪的变化,说明了君权的不断加强。到了明清时期,君主权利更加强化,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笔记录。因此,封建王朝上朝跪拜,实际上是君权极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理解。
11.【答案】B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没有完全禁止对外贸易,所以①错误。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的理解。
12.【答案】D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农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农耕文明的繁盛考点的理解。明清两朝鼎盛时期,中国的农耕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然而,这一时期,欧美主要国家相继进入近代工业文明轨道。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巨潮之中,西方列强纷纷越洋抢滩,建立殖民统治。明清农耕文明的繁盛已无法和西方工业文明抗衡。此时的中国皇权高度膨胀,闭关锁国,钳制思想发展,遏制近代化因素成长和阻碍社会变革,一味守护农耕藩篱的清帝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发生逆转,至近代前夜的清中期开始陷入深刻的危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明清时期我国的历史特征。
13.【答案】D
【知识点】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马戛尔尼来华的真正目的。A说的是表象,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还未发生,也排除;从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是提出的开放通商口岸、割让岛屿、改善贸易关系等要求来看,C也排除。正确答案是D。
【点评】知道马戛尔尼来华的真正目的。
14.【答案】B
【知识点】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盛世危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析材料“英国的海船只能在大洋中行驶,如果海岸防守严密,必无计可施”可知,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没有远见,没有正确认识到英国人的军事力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盛世危机的了解。
15.【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迪亚士到达的是好望角;达 伽马 到达的是印度;哥伦布到达的是美洲;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故符合题意的是C。
【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
16.【答案】B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人的发现考点的理解。当时的一些文学艺术家潜心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化,通过创作,宣传人文主义,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而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尊贵与价值,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享受现实生活。这种思想为资产阶级的兴起做好了思想准备。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
17.【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成就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著作,所以AB错误;《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作品,所以C正确;《神曲》是但丁的作品,所以D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成就的识记。
18.【答案】B
【知识点】科学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牛顿的成就。结合所学,牛顿是英国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主要成就是在力学方面,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特别是万有引力是在被苹果“砸醒”后发现的。故选B项。
【点评】知道牛顿的成就。
19.【答案】C
【知识点】科学革命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科学革命的相关知识。太阳中心说问世以前,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在欧洲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故答案选C。
【点评】知道哥白尼的“日心说”的历史意义。
20.【答案】C
【知识点】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结合所学知识A是他们的相同之处.BD项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斗争方面的突出特点是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所以选C.
【点评】知道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点。
21.【答案】(1)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
(2)指南针
(3)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西欧国家对财富的渴望更加强烈(根本原因)。
②渴求黄金,寻金热。
③东西方的传统的商路被阻断。
④传播基督教。
⑤政府支持远航
(4)③;④;①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在1492年到1502年间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四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所以航线①是哥伦布开辟的。迪亚士于1488年春天最早探险至非洲最南端好望角,所以航线②是迪亚士开辟的。达·伽马于1497年7月8日,受葡萄牙国王派遣,率船从里斯本出发,寻找通向印度的海上航路,船经加那利群岛,绕好望角,经莫桑比克等地,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西南部卡利卡特,所以航线③是达·伽马开辟的。1519年—1521年麦哲伦率领船队完成环航地球,麦哲伦在环球途中在菲律宾死于部落冲突中,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并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所以航线④是麦哲伦发现的。
(2)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条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当时已经传入欧洲,并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对新航路的开辟意义重大。
(3)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原因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得以开辟的原因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西欧国家对财富的渴望更加强烈(根本原因);渴求黄金,寻金热;东西方的传统的商路被阻断;传播基督教;政府支持远航
(4)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达 伽马是最早开辟从西方到印度航线的航海家,即航线③;最早证明地圆学说的航行是麦哲伦船队的航行,即航线④;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到达美洲,发现了新大陆.哥伦布认为他到了印度,把当地居民称印第安人,所以错误地认为是到达东方,实际上是到达一块尚未开发的新大陆的航线是哥伦布发现的,即航线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原因、路线的识记。
22.【答案】(1)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
(2)“天赋人权”
(3)文艺复兴:把人从封建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启蒙运动:为北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
共同性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知识点】启蒙运动;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达·芬奇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达·芬奇的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2)本题考查的是伏尔泰思想主张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运动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可知,伏尔泰主张自由、平等,即天赋人权。
(3)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即将到来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它们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3.【答案】(1)生产目的由自己自足变为生产商品,用于市场交换;劳动方式由自己劳动变为雇佣劳动;生产规模由小到大。
(2)明代江南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商品经济十分活跃;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手工业逐渐发达,在当时在江浙一带的丝织业出现了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机工”和以生产丝绸获取利润的“机户”,即早期雇佣工人与资本家。“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标志着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形成,也就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这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本质特征是雇佣劳动关系,劳动方式由自己劳动变为雇佣劳动;生产目的由自己自足变为生产商品,用于市场交换;生产规模由小到大。
(2)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江南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商品经济十分活跃;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理解。
24.【答案】(1)清朝
(2)经济上:重农抑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日趋衰落;
外交上:闭关锁国,
科技文化:以总结性著作为主,基本上停滞不前;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前夜的危机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大帝国”是指清朝。
(2)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前夜的危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大帝国”是指清朝。近代前夕,在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日趋衰落;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商品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的冲击;在科技文化方面,以总结性著作为主,基本上停滞不前;在对外方面,闭关自守,边疆地区不断遭受外来侵略,对外活动主要是抗击外来侵略。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前夜危机的识记。
25.【答案】(1)唐朝:开放 清朝:闭关锁国
(2)唐开放,国家繁荣昌盛; 清朝闭关自守,导致落后挨打。
启示:开放则兴,闭关则衰,或我们现在要走改革开放之路等。
【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和清朝对外政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清朝则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和清朝对外政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开放,国家繁荣昌盛;清朝闭关自守,导致落后挨打。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开放则兴,闭关则衰,或我们现在要走改革开放之路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和清朝对外政策的识记。
26.【答案】略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巩固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巩固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史实的识记。
27.【答案】(1)哥伦布贡献: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动机:寻找黄金
(2)欧洲人赞美哥伦布是因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之后,欧洲人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洲印第安人抵抗哥伦布是因为: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印第安人却惨遭种族屠杀,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美洲)。分析材料一可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动机是为了寻找黄金。
(2)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人赞美哥伦布,因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之后,欧洲人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美洲印第安人抵抗哥伦布,因为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印第安人却惨遭种族屠杀,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影响的识记。
1 / 1浙江省衢州市常山三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与社会试卷
一、单选题
1.(2017八下·常山月考)1636年,改国号为清的皇帝是(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帝玄烨 D.顺治帝福临
【答案】B
【知识点】明清帝国的兴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明清帝国的兴替考点的掌握。根据八下《历史与社会》书本第4页,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该国号为清。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清的建立。
2.(2017八下·常山月考)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实行三省六部制 ②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①是隋唐时期采取的措施,可以排除。 ②③④是清朝加强对西南、西藏和新疆地区管理的措施,故正确答案是B。
【点评】知道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3.(2017八下·常山月考)一个富裕的商人,常年从事丝绸生意,为了多赚钱,他雇用了几十个工人为他生产布匹。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C
【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知识。从题干看出这种现象是一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方式,有雇佣和被雇佣的生产关系存在,而这样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生产,已经带有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它最早出现在明朝中后期的苏州、松江等地。因此答案是C。
【点评】知道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知识。
4.(2017八下·常山月考)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都是(  )
A.防止人民反抗 B.压制知识分子
C.巩固封建统治 D.统一思想
【答案】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古代帝王在思想上加强控制的根本目的。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都是为了防止人民的反抗,压制人们的思想,统一思想,故ABD都是目的,但是根本目的却是加强思想控制以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故答案选择C。
【点评】知道古代帝王在思想上加强控制的根本目的。
5.(2017八下·常山月考)八股取士的命题可能来自于(  )
①《大学》 ②《中庸》 ③《道德经》 ④《论语》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的命题来源。考试是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的。“四书”是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道德经》又名《老子》,在范围内没有,故排除③,选择A。
【点评】知道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的命题来源。
6.大胆批判了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学者是(  )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羲之 D.朱熹
【答案】B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思想文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是明末清初思想家,他大胆批判了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批判君主专制。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宗羲思想的识记。
7.(2017八下·常山月考)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中查到,该书是(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
【答案】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古典科技巨著的相关知识。《齐民要术》为农书,故A不选;《本草纲目》是药物学巨著,故B不选;《徐霞客游记》是中国地理名著,故D不选;而云锦的制造属于手工业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与手工业生产技术,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选答案 C
【点评】知道明清文化的表现。
8.(2017八下·常山月考)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丞相被称为“百官之长”,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  )
A.秦朝 隋朝 B.秦朝 唐朝 C.秦朝 宋朝 D.秦朝 明朝
【答案】D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明清帝国的兴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确立了三公九卿制度,丞相作为三公之一,在秦朝设立;明朝,朱元璋为了加强其统治和控制,废除了丞相制度。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展的识记。
9.(2017八下·常山月考)下列不属于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的是(  )
A.商帮的形成 B.男耕女织的生产和生活
C.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D.国际贸易的频繁
【答案】B
【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推动了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的商人以山西的晋商和皖南的徽商最为著名,他们资本雄厚,形成商帮。闭关政策的限制并未能完全阻止对外贸易的发展。纺织品、瓷器和茶叶等物资大量出口,对西方形成巨大顺差,世界市场上有一半白银流入中国。古代农村男耕女织的生活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识记。
10.(2017八下·常山月考)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着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答案】C
【知识点】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两汉,及至隋唐,到宋元、明清,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礼仪由坐到跪的变化,说明了君权的不断加强。到了明清时期,君主权利更加强化,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笔记录。因此,封建王朝上朝跪拜,实际上是君权极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理解。
11.(2017八下·常山月考)下列有关清朝闭关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闭关政策是指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②闭关政策的实施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目的
③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④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没有完全禁止对外贸易,所以①错误。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的理解。
12.(2017八下·常山月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  )
A.帝国的繁盛
B.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与发展
C.近代的曙光
D.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答案】D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农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农耕文明的繁盛考点的理解。明清两朝鼎盛时期,中国的农耕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然而,这一时期,欧美主要国家相继进入近代工业文明轨道。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巨潮之中,西方列强纷纷越洋抢滩,建立殖民统治。明清农耕文明的繁盛已无法和西方工业文明抗衡。此时的中国皇权高度膨胀,闭关锁国,钳制思想发展,遏制近代化因素成长和阻碍社会变革,一味守护农耕藩篱的清帝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发生逆转,至近代前夜的清中期开始陷入深刻的危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明清时期我国的历史特征。
13.(2017八下·常山月考)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率领使团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乾隆皇帝庆寿
B.用炮舰打开中国大门
C.传播西方的工业文明
D.开拓英国的海外市场
【答案】D
【知识点】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马戛尔尼来华的真正目的。A说的是表象,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还未发生,也排除;从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是提出的开放通商口岸、割让岛屿、改善贸易关系等要求来看,C也排除。正确答案是D。
【点评】知道马戛尔尼来华的真正目的。
14.(2017八下·常山月考)乾隆帝观看英国 “皇家号”军舰模型后,对沿海官员说:“英国的海船只能在大洋中行驶,如果海岸防守严密,必无计可施。”他的认识说明了(  )
A.对英国的海军认识很透彻 B.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
C.清朝统治者很有远见 D.感谢英国送厚重寿礼
【答案】B
【知识点】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盛世危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析材料“英国的海船只能在大洋中行驶,如果海岸防守严密,必无计可施”可知,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没有远见,没有正确认识到英国人的军事力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盛世危机的了解。
15.(2017八下·常山月考)“直到1500年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世界上最早率船队通过这座“桥梁”到达美洲的是(  )
A.迪亚士 B.达 伽马 C.哥伦布 D.郑和
【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迪亚士到达的是好望角;达 伽马 到达的是印度;哥伦布到达的是美洲;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故符合题意的是C。
【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
16.(2017八下·常山月考)在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兴”的含义是指(  )
A.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C.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
D.神学文化的复兴
【答案】B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人的发现考点的理解。当时的一些文学艺术家潜心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化,通过创作,宣传人文主义,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而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尊贵与价值,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享受现实生活。这种思想为资产阶级的兴起做好了思想准备。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
17.(2017八下·常山月考)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闸门,出现了许多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艺术作品。以下作品与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
A.《哈姆雷特》──米开朗琪罗 B.《罗密欧与朱丽叶》──但丁
C.《蒙娜丽莎》──达·芬奇 D.《神曲》──莎士比亚
【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成就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著作,所以AB错误;《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作品,所以C正确;《神曲》是但丁的作品,所以D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成就的识记。
18.(2016八下·新昌期中)有人说: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被苹果“砸醒”后,牛顿发现了(  )
A.地圆说 B.万有引力定律
C.相对论 D.生物进化论
【答案】B
【知识点】科学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牛顿的成就。结合所学,牛顿是英国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主要成就是在力学方面,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特别是万有引力是在被苹果“砸醒”后发现的。故选B项。
【点评】知道牛顿的成就。
19.哥白尼的“日心说”并非科学,但他的巨大进步意义在于(  )
A.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
B.确立了新的宇宙观
C.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D.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主人
【答案】C
【知识点】科学革命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科学革命的相关知识。太阳中心说问世以前,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在欧洲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故答案选C。
【点评】知道哥白尼的“日心说”的历史意义。
20.(2017八下·常山月考)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解放人们的思想的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斗争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  )
A.要求摆脱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B.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C.矛头直指封建制度
D.与封建势力妥协
【答案】C
【知识点】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结合所学知识A是他们的相同之处.BD项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斗争方面的突出特点是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所以选C.
【点评】知道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点。
二、非选择题
21.(2017八下·常山月考)观察新航路开辟航线图,回答问题。
(1)填出开辟上述航线的航海家:
①   ②   ③   ④   
(2)中国古代哪项科技发明对新航路的开辟意义重大?
(3)新航路得以开辟的原因有哪些?
(4)首先开辟到达东方新航路的航线是   ,最能证明地圆学说的航线是   ,错误地认为是到达东方,实际上是到达一块尚未开发的新大陆的航线是   。(填图中序号)
【答案】(1)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
(2)指南针
(3)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西欧国家对财富的渴望更加强烈(根本原因)。
②渴求黄金,寻金热。
③东西方的传统的商路被阻断。
④传播基督教。
⑤政府支持远航
(4)③;④;①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在1492年到1502年间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四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所以航线①是哥伦布开辟的。迪亚士于1488年春天最早探险至非洲最南端好望角,所以航线②是迪亚士开辟的。达·伽马于1497年7月8日,受葡萄牙国王派遣,率船从里斯本出发,寻找通向印度的海上航路,船经加那利群岛,绕好望角,经莫桑比克等地,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西南部卡利卡特,所以航线③是达·伽马开辟的。1519年—1521年麦哲伦率领船队完成环航地球,麦哲伦在环球途中在菲律宾死于部落冲突中,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并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所以航线④是麦哲伦发现的。
(2)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条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当时已经传入欧洲,并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对新航路的开辟意义重大。
(3)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原因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得以开辟的原因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西欧国家对财富的渴望更加强烈(根本原因);渴求黄金,寻金热;东西方的传统的商路被阻断;传播基督教;政府支持远航
(4)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达 伽马是最早开辟从西方到印度航线的航海家,即航线③;最早证明地圆学说的航行是麦哲伦船队的航行,即航线④;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到达美洲,发现了新大陆.哥伦布认为他到了印度,把当地居民称印第安人,所以错误地认为是到达东方,实际上是到达一块尚未开发的新大陆的航线是哥伦布发现的,即航线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原因、路线的识记。
22.(2017八下·常山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意大利媒体2011年5月14日报道,考古学家在佛罗伦萨市中心的圣乌苏拉修道院遗址发现了两个墓穴,并判定其中一个墓穴中一定有名画《蒙娜丽莎》的原型人物丽莎·盖拉尔迪尼的遗骸。——摘编自2011年5月20日《中国日报》网站
材料二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运动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
——伏尔泰
(1)以丽莎·盖拉尔迪尼为原型创作《蒙娜丽莎》这幅名画的画家是谁?请列举出他的另外一幅代表作。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思想主张的核心内容。
(3)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这两件大事分别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其共同性质是什么?
【答案】(1)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
(2)“天赋人权”
(3)文艺复兴:把人从封建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启蒙运动:为北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
共同性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知识点】启蒙运动;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达·芬奇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达·芬奇的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2)本题考查的是伏尔泰思想主张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运动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可知,伏尔泰主张自由、平等,即天赋人权。
(3)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即将到来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它们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3.(2017八下·常山月考)施复夫妇二人是苏州盛泽镇上的小户人家,养有一子,拥有一台织机,还养了几筐蚕,自己缫丝、织绸,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到十年,他们就添置了三四十台织机,成了大机户,雇人织绸,他们采用计时或计件方式向机工付酬。他们织出的绸缎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争相购买。
──冯梦龙《醒世恒言》
(1)施复夫妇的丝织生产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2)从这则故事中,你能推断出哪些结论?
【答案】(1)生产目的由自己自足变为生产商品,用于市场交换;劳动方式由自己劳动变为雇佣劳动;生产规模由小到大。
(2)明代江南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商品经济十分活跃;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手工业逐渐发达,在当时在江浙一带的丝织业出现了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机工”和以生产丝绸获取利润的“机户”,即早期雇佣工人与资本家。“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标志着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形成,也就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这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本质特征是雇佣劳动关系,劳动方式由自己劳动变为雇佣劳动;生产目的由自己自足变为生产商品,用于市场交换;生产规模由小到大。
(2)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江南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商品经济十分活跃;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理解。
24.(2017八下·常山月考)阅读下面材料:
19世纪前期马克斯曾预言:“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1)材料中的“帝国”指我国哪一朝代?
(2)根据所学内容,请列举出3项天朝帝国幻想自欺,逐步走向衰亡的表现。
【答案】(1)清朝
(2)经济上:重农抑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日趋衰落;
外交上:闭关锁国,
科技文化:以总结性著作为主,基本上停滞不前;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前夜的危机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大帝国”是指清朝。
(2)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前夜的危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大帝国”是指清朝。近代前夕,在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日趋衰落;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商品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的冲击;在科技文化方面,以总结性著作为主,基本上停滞不前;在对外方面,闭关自守,边疆地区不断遭受外来侵略,对外活动主要是抗击外来侵略。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前夜危机的识记。
25.(2017八下·常山月考)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通商国家发展到70多个。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不许官吏加重他们的税收,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任官和通婚。大批外商从陆路、海陆来到长安、洛阳、广州和扬州等城市。 材料二 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一切贸易的事务皆有清政府特许的“广东十三行”办理;外国商人在广州不得随意出入,必须住在十三行的商馆内;禁止外商携带武器和家眷,每月只许他们在广州游玩3天,不准在广州过冬和乘坐轿子。
(1)唐朝与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有什么不同?
(2)以上两种政策导致的结果各是什么?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1)唐朝:开放 清朝:闭关锁国
(2)唐开放,国家繁荣昌盛; 清朝闭关自守,导致落后挨打。
启示:开放则兴,闭关则衰,或我们现在要走改革开放之路等。
【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和清朝对外政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清朝则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和清朝对外政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开放,国家繁荣昌盛;清朝闭关自守,导致落后挨打。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开放则兴,闭关则衰,或我们现在要走改革开放之路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和清朝对外政策的识记。
26.(2017八下·常山月考)将下列对应的知识用直线连接起来。
【答案】略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巩固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巩固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史实的识记。
27.(2017八下·常山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
材料二 图一: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
图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1)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作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一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观点不同的原因。
【答案】(1)哥伦布贡献: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动机:寻找黄金
(2)欧洲人赞美哥伦布是因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之后,欧洲人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洲印第安人抵抗哥伦布是因为: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印第安人却惨遭种族屠杀,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美洲)。分析材料一可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动机是为了寻找黄金。
(2)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人赞美哥伦布,因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之后,欧洲人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美洲印第安人抵抗哥伦布,因为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印第安人却惨遭种族屠杀,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影响的识记。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