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理:第一、二单元 人口、城市专题 导学案(鲁教版必修二)【课标要求】1、分析不同人口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3、运用中心地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学习目标】1、利用有关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2、结合典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成因。3、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4、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本地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高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重难点】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梳理】A级(利用课前15分钟,自主学习课本第一、二单元内容,完成下列内容并熟记。)1.不同人口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的区别。4.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主要原因。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6、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构建】C级(根据复习的知识对本单元的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迁移应用】D级(依据所学知识,从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的角度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探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久居城市的人们都有类似的体验:夏季里市区的气温要比郊区高。为了躲避酷热难耐的暑气,人们不得不跑到绿树成荫、河湖交错的郊区或乡村去享受一份清凉和惬意。为什么在享受现代城市的舒适与便利的同时,市区人要忍受比郊区更为炎热的酷暑呢?(1)材料一中的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 ;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它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 。(2)热岛温度为城区与郊区气温之差,其值高低反映了热岛强度的大小。从图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某市热岛强度( )。A.夏季大于冬季 B.午后大于夜晚C.冬、夏季的差异在日出前后最小 D.冬、夏季的差异在午后最小(3)近年来,许多大城市纷纷实施“大树进城”计划,将乡村、山区的大树乃至百年以上的古树移栽进城,大树移植成了不少城市绿化的时髦做法。大树移植进城,对改善城市环境固然起了一些作用,但也存在争议。你认为此举有何弊端? 【预习自测】(要求:限时5分钟内独立完成。)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 )。A.人口死亡率与发达国家基本持平 B.人口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得多C.人口出生率比发达国家低 D.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发达国家低2、有关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因素一直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C.矿产资源开发不会引起相应的人口迁移和流动D.家庭原因引起的人口迁移也属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3、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B.环境人口容量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指它的确定性C.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D.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4、有关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②同类活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③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工业区④商业区的区位要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5、早点摊与饭店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早点摊门槛人口数多,服务范围大,数目少B.饭店门槛人口数多,服务范围大,数目多C.饭店门槛人口数少,服务范围小,数目少D.早点摊门槛人口数少,服务范围小,数目多6、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上空多尘埃物质 B.城市绿地面积小C.人类生产、生活释放大量的热量 D.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学后反思】(写出你学习的收获及存在的问题)我的疑问 我的收获【随堂练习】(要求:时间5分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互批,找出问题,并商量解决。)体验山东省2011年夏季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当前,我国人口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了摸清全国人口状况,2010年11月,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组织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据此回答13~14题。13.与以往历届人口普查相比,本次普查中统计工作难度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 。A.近年来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地区分布极不平衡C.国际人口迁移量过大 D.国内自发的人口流动规模很大14.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宜选取右图所示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右为某区域五个村落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17.图中序号代表的村落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小城镇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⑤18.上题中的这两个村落发展为小城镇,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 )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C.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28.某区域示意图,A、B、C为该区域中心城市的三个功能区。读图,分析回答问题。(1)A、B、C三个功能区中,属于商业区的是 (填字母)。(1分)(2)该城市在城郊建设卫星城和工业区的有利条件有哪些?(3分)(3)该地区煤炭、铁矿资源丰富,按自然资源的性质分类,它们都属于 资源。在此资源基础上该地发展了钢铁工业,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判断,该布局是否合理?理由是什么?(4分)必修二 第一、二单元 人口、城市专题 导学案(鲁教版)参考答案【迁移应用】答案 (1)① 自郊区吹向城区 (2)D (3)技术要求高,移植成活率低,易造成绿色资源的浪费;容易对原生长地生态造成破坏;造成外来物种侵入等环境问题。 【预习自测】答案 1、A 2、B 3、C 4、B 5、D 6、C【随堂练习】答案 13.D 14.C 17.D 18.D28. (1) B(1分)(2)①城郊地价较低;(1分)②城郊环境质量较好;(1分)③煤铁资源丰富。(1分)(3)非可再生(1分) 合理(1分) ①远离城区且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1分) ②位于河流的下游。(1分)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