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理:第三单元活动 学会应用地形图 学案(鲁教版必修1)【课标要求】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相对高度计算,分析区域地形特征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习目标】1.掌握比例尺的特征,方向的判断方法,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比例尺的大小与图幅大小、内容详略、表示实际范围之间的关系,并且学会相对高度的计算、地形图的判读。3.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区域地形特征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有着重要影响,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重点】 比例尺的特点和运用【难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相对高度计算【重点点拨】(通过阅读这个图表,学会识别各种等高线地形图,并掌握其地形特征)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 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说明山地山峰 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 四周低中部高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盆地洼地 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四周高中间低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山脊山脊线 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 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山谷山谷线 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鞍部 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峭壁陡崖 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起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点拨:陡崖的计算公式推算比较麻烦,只做了解,但公式需要牢记)【知识构建】 C级请同学们把这节课我们所学的知识再认真梳理一遍,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运用】 D级等高线地形图的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点拨总结:等高线地形图在判断水系、水文特征、气候特征方面,以及在生产生活中,指导农业生产,水库选择坝址,铁路公路选线等方面都具有总要意义)【随堂练习】1、根据下列各幅地图比例尺判断,其中比例尺最大的地图是 ( )A、甲图的比例尺是1:25000 B、乙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C、丙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0 D、丁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2 在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0千米的地图上,赤道的长度是 ( )A 200厘米 B 100厘米 C 50厘米 D 20厘米3 某图比例尺为一万分之一,如将其扩大一倍,新图比例尺为 ( )A五千分之一 B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0米 C 1︰1000 D1∕200004 将1︰10000的某幅地图,表达范围不变,图幅放大为原来的4倍,新图的比例尺为 ( )A 五千分之一 B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0米C 1︰1000 D 1∕200005 四幅图的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坡度最大的是 ( )6 如果从图中有甲乙绘制一幅地形剖面图,其中最低处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 250米 B 300米 C 260米 D 320米7 如果乙地在丙地的正西,则丁地在甲地的( )A 西北 B 东北 C 西南 D 东南8 读图回答问题(1)判断地形甲 、乙 、丙 、丁 、戊 、己 。(2)计算高度① 海拔A 、B 、C② 相对高度AC 、BC、AB③ 丙地顶部海拔 ,底部海拔 ,相对高度(3)E坡和D坡比较,坡度较大的是 ,原因是(4)甲乙两地中,可能有河流存在的是 ,河流的流向画出河流用箭头表示方向。随堂练习 参考答案1 A 2 D 3 A 4 A 5 C 6 C 7 A8 (1) 山脊 山谷 陡崖 山顶 鞍部 洼地(2)600-700米 0—100米 300米 300-400米 200-300米 500-700米400≤顶部<500 100<底部≤200 200≤相对高度<400(3)F坡 F坡等高线比D坡密集,坡度大(4)乙 由西北向东南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