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六校2017年中考联合模拟历史与社会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六校2017年中考联合模拟历史与社会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六校2017年中考联合模拟历史与社会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金华模拟)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其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当时控制浙江的军阀是(  )
A.直系 B.浙系 C.奉系 D.皖系
2.(2017·金华模拟)阅读下列两幅区域地图,据此回答小题。
(1)A城市位于B城市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下列关于A城所在地人文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B.居民信仰伊斯兰教为主
C.沙漠广布,发展绿洲农业 D.逐水草而居
(3)以下能体现B城所在地区域特色的是(  )
A.逐水草而居 B.垂直的生计
C.现代化的牧场 D.稻作文化的印记
3.(2017·金华模拟)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以下能体现古罗马“宏伟”的有(  )
①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②拉丁字母的广泛传播
③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 ④庄严厚重的建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7·金华模拟)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下列能对“西学东渐”提供佐证的有(  )
①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②林则徐编译了《四洲志》
③鉴真东渡 ④伏尔泰缩写《中国孤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17·金华模拟)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的方法。小明用年代尺整理教材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其中,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A B.B C.C D.D
6.(2017·金华模拟)读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下列史实与朝代搭配相符的是(  )
A.①——开创科举制度 B.②——推行崇武抑文
C.③——戚继光抗倭 D.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7.(2017·金华模拟)一个国家进入某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常会有一个标志性事件。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进入电气时代
B.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C.《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波士顿倾茶事件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8.(2017·金华模拟)中美关系应该让两国人民安心,中美关系结束敌对,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历史事件是(  )
A.1951年抗美援朝的结束
B.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
C.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
D.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9.(2017·金华模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威震敌胆,下列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渡江战役 ②湘江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 ⑤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④③① C.②⑤③①④ D.⑤②④③①
10.(2017·金华模拟)小说《茶馆》讲述了三个时代和三个社会:戊戌变法后的清末社会、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的民国社会、抗战后国民党统治的国统区。请判断下列情景不会在茶馆中发生的是(  )
A.第一个时代和社会中,有人议论“谁敢改动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B.第二个时代和社会中,有人说“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
C.第三个时代和社会中,茶馆里依然贴着“莫谈国是”的纸张
D.第三个时代和社会中,茶馆里人在说起中国共产党时都竖起大拇指
二、非选择题
11.(2017·金华模拟)来自拉萨的降央卓玛暑假期间跟着课本游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微博一: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典型的南方古民居,它的特点是临河建屋,房顶坡度比较大,窗户比较多,这样的古民居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根据微博一和相关链接,请你从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的角度分析绍兴吸引降央卓玛的原因。
【相关链接】
(2)微博二:鲁迅故居。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是周家新台门的边门,是鲁迅家出入的地方,这里孕育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
列举一个史实说明鲁迅被称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缘由。
(3)微博三:绍兴人真聪明,以其独有的鲁迅文化为土壤,吸引了大批游客;依托悠久的绍兴黄酒文化,创新开发了泰雕等系列黄酒品牌,使其成为酒店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把坐乌篷、逛城河开发成了江南“风情游”,用陆游与唐婉的故事打造沈园“文化游”,怪不得绍兴的旅游品牌越来越响。
结合微博三,绍兴人的聪明有何推广价值?
12.(2017·金华模拟)2016年11月12日,海峡两岸将举办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二:“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中山《国事遗嘱》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之一,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林伯渠在1941年时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为怪,因为他们体会不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1)材料一中的意外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把中国扳到了哪一个轨道上?
(2)结合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这句话的正确性。
(3)根据材料三,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辛亥革命。据此可以看出历史评价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13.(2017·金华模拟)我们要永远铭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重走长征路】
阅读下面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图中方框内为红军长征景物图),请写出遵义和会宁两个地点在图中的序号,并写出各自所在省的简称。根据材料分析当时的“长征精神”内涵有哪些?
(2)材料二:【重听长征谣】
歌谣: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起义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和,创建四军建奇功。
根据材料二概况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特征。结合材料用20世纪20年代有关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探索新的道路”的?
(3)材料三:【回想长征味】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肖华将军的《过雪山草地》一诗。“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结合上述材料,中国红军的这一历程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其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直系占据直隶,江苏,湖北,江西;皖系占据安徽,浙江,福建,山东,京兆,陕西;奉系占据东北三省。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的识记。
2.【答案】(1)D
(2)B
(3)C
【知识点】经纬网;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新疆(丝路明珠)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定向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纬线确定东西,经线确定南北,A城市位于B城市的西北方向。故选择D。
(2)本题考查的是乌鲁木齐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城为我国的乌鲁木齐,当地居民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AC与题意不符合;乌鲁木齐是一个城市,居民过定居生活,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3)本题考查的是澳大利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城位于澳大利亚,当地的区域特色是现代化的牧场。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乌鲁木齐、澳大利亚概况的识记,对经纬网定向法的理解。
3.【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罗马文明成就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是古希腊文明的成就,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古罗马文明成就的识记。
4.【答案】A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结识中国近代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学东渐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末年(15,16世纪左右新航路开辟后)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林则徐编译《四洲志》促进了中国对于世界的认识,体现了“西学东渐”。鉴真东渡是中日之间的交流,伏尔泰缩写《中国孤儿》是“东学西渐”的体现。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学东渐的识记。
5.【答案】C
【知识点】大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于1942年,所以C表述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历程的识记。
6.【答案】C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大史实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唐朝,但开创科举制度的是隋朝,所以A错误;②是北宋,推行重文抑武政策,所以B错误;③是明朝,戚继光抗倭就发生在这个时代,所以C正确;④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政府无关,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大史实的识记。
7.【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进入蒸汽时代,所以A错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所以B错误;《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所以C正确;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所以D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识记。
8.【答案】C
【知识点】中美建交与中国重返联合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结束敌对,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中美关系发展的识记。
9.【答案】B
【知识点】红军长征;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内战的爆发;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重大战役史实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渡江战役,时间为1949年4月,解放了南京;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发生于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平津战役,时间为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基本解放了平津全境;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间为1947年夏,进入战略进攻阶段;百团大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年。因此时间顺序是②⑤④③①。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重大战役史实的识记。
10.【答案】D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内战的爆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重要史实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战后,国共两党迅速由合作走向对抗,所以在D不会发生。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重大史实的识记。
11.【答案】(1)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或东南沿海地区,交通发达,东临杭州湾,地理位置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雨热同期,气候温暖湿润;历史悠久,江南水乡,经济发达。
(2)投身新文化运动,狂人日记对封建礼教批判最彻底。
(3)因地制宜挖掘绍兴旅游的优质资源,促进绍兴经济发展。利用独特的传统文化,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实施科教兴国,经济建设转移到到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中国人口基本特点;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因地制宜谋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绍兴自然人文环境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绍兴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或东南沿海地区,交通发达,东临杭州湾,地理位置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雨热同期,气候温暖湿润;历史悠久,江南水乡,经济发达。
(2)本题考查的是鲁迅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鲁迅被称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如:投身新文化运动,狂人日记对封建礼教批判最彻底。
(3)本题考查的是绍兴发展的有关知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结合材料回答合理即可,如:因地制宜挖掘绍兴旅游的优质资源,促进绍兴经济发展。利用独特的传统文化,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实施科教兴国,经济建设转移到到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绍兴自然人文环境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2.【答案】(1)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资本主义道路。
(2)1945年9月,中国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在反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战获胜的根本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也是抗战获胜的重要原因。
(3)评价:辛亥革命是刚刚迈入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原则:评价历史不要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应实事求是等。
【知识点】辛亥革命;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使中国走上了民主共和的资本主义道路。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积四十年只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可知,孙中山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广泛发动民众进行斗争,联合可以团结的国家和民族共同奋斗。史实有:1945年9月,中国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在反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战获胜的根本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也是抗战获胜的重要原因。
(3)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是刚刚迈入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据此我们可以看出,评价历史不要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应实事求是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3.【答案】(1)遵义——①——贵或者黔;会宁——④——甘或陇;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等。
(2)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史实: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3)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要坚持对革命、对军队的领导权;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民族精神);立足国情,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走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等。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长征和各省级行政区划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在图中序号是①,在贵州省,简称贵或者黔;会宁在图中序号是④,在甘肃省,简称甘或陇。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等。
(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特征是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史实: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3)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带给我们的启示: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要坚持对革命、对军队的领导权;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民族精神);立足国情,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走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各省级行政区划的识记,红军长征和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理解。
1 / 1浙江省金华市六校2017年中考联合模拟历史与社会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金华模拟)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其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当时控制浙江的军阀是(  )
A.直系 B.浙系 C.奉系 D.皖系
【答案】D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其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直系占据直隶,江苏,湖北,江西;皖系占据安徽,浙江,福建,山东,京兆,陕西;奉系占据东北三省。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的识记。
2.(2017·金华模拟)阅读下列两幅区域地图,据此回答小题。
(1)A城市位于B城市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下列关于A城所在地人文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B.居民信仰伊斯兰教为主
C.沙漠广布,发展绿洲农业 D.逐水草而居
(3)以下能体现B城所在地区域特色的是(  )
A.逐水草而居 B.垂直的生计
C.现代化的牧场 D.稻作文化的印记
【答案】(1)D
(2)B
(3)C
【知识点】经纬网;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新疆(丝路明珠)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定向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纬线确定东西,经线确定南北,A城市位于B城市的西北方向。故选择D。
(2)本题考查的是乌鲁木齐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城为我国的乌鲁木齐,当地居民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AC与题意不符合;乌鲁木齐是一个城市,居民过定居生活,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3)本题考查的是澳大利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城位于澳大利亚,当地的区域特色是现代化的牧场。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乌鲁木齐、澳大利亚概况的识记,对经纬网定向法的理解。
3.(2017·金华模拟)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以下能体现古罗马“宏伟”的有(  )
①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②拉丁字母的广泛传播
③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 ④庄严厚重的建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罗马文明成就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是古希腊文明的成就,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古罗马文明成就的识记。
4.(2017·金华模拟)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下列能对“西学东渐”提供佐证的有(  )
①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②林则徐编译了《四洲志》
③鉴真东渡 ④伏尔泰缩写《中国孤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结识中国近代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学东渐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末年(15,16世纪左右新航路开辟后)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林则徐编译《四洲志》促进了中国对于世界的认识,体现了“西学东渐”。鉴真东渡是中日之间的交流,伏尔泰缩写《中国孤儿》是“东学西渐”的体现。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学东渐的识记。
5.(2017·金华模拟)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的方法。小明用年代尺整理教材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其中,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大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于1942年,所以C表述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历程的识记。
6.(2017·金华模拟)读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下列史实与朝代搭配相符的是(  )
A.①——开创科举制度 B.②——推行崇武抑文
C.③——戚继光抗倭 D.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答案】C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大史实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唐朝,但开创科举制度的是隋朝,所以A错误;②是北宋,推行重文抑武政策,所以B错误;③是明朝,戚继光抗倭就发生在这个时代,所以C正确;④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政府无关,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大史实的识记。
7.(2017·金华模拟)一个国家进入某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常会有一个标志性事件。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进入电气时代
B.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C.《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波士顿倾茶事件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进入蒸汽时代,所以A错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所以B错误;《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所以C正确;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所以D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识记。
8.(2017·金华模拟)中美关系应该让两国人民安心,中美关系结束敌对,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历史事件是(  )
A.1951年抗美援朝的结束
B.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
C.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
D.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C
【知识点】中美建交与中国重返联合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结束敌对,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中美关系发展的识记。
9.(2017·金华模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威震敌胆,下列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渡江战役 ②湘江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 ⑤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④③① C.②⑤③①④ D.⑤②④③①
【答案】B
【知识点】红军长征;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内战的爆发;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重大战役史实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渡江战役,时间为1949年4月,解放了南京;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发生于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平津战役,时间为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基本解放了平津全境;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间为1947年夏,进入战略进攻阶段;百团大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年。因此时间顺序是②⑤④③①。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重大战役史实的识记。
10.(2017·金华模拟)小说《茶馆》讲述了三个时代和三个社会:戊戌变法后的清末社会、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的民国社会、抗战后国民党统治的国统区。请判断下列情景不会在茶馆中发生的是(  )
A.第一个时代和社会中,有人议论“谁敢改动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B.第二个时代和社会中,有人说“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
C.第三个时代和社会中,茶馆里依然贴着“莫谈国是”的纸张
D.第三个时代和社会中,茶馆里人在说起中国共产党时都竖起大拇指
【答案】D
【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内战的爆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重要史实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战后,国共两党迅速由合作走向对抗,所以在D不会发生。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重大史实的识记。
二、非选择题
11.(2017·金华模拟)来自拉萨的降央卓玛暑假期间跟着课本游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微博一: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典型的南方古民居,它的特点是临河建屋,房顶坡度比较大,窗户比较多,这样的古民居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根据微博一和相关链接,请你从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的角度分析绍兴吸引降央卓玛的原因。
【相关链接】
(2)微博二:鲁迅故居。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是周家新台门的边门,是鲁迅家出入的地方,这里孕育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
列举一个史实说明鲁迅被称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缘由。
(3)微博三:绍兴人真聪明,以其独有的鲁迅文化为土壤,吸引了大批游客;依托悠久的绍兴黄酒文化,创新开发了泰雕等系列黄酒品牌,使其成为酒店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把坐乌篷、逛城河开发成了江南“风情游”,用陆游与唐婉的故事打造沈园“文化游”,怪不得绍兴的旅游品牌越来越响。
结合微博三,绍兴人的聪明有何推广价值?
【答案】(1)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或东南沿海地区,交通发达,东临杭州湾,地理位置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雨热同期,气候温暖湿润;历史悠久,江南水乡,经济发达。
(2)投身新文化运动,狂人日记对封建礼教批判最彻底。
(3)因地制宜挖掘绍兴旅游的优质资源,促进绍兴经济发展。利用独特的传统文化,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实施科教兴国,经济建设转移到到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中国人口基本特点;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因地制宜谋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绍兴自然人文环境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绍兴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或东南沿海地区,交通发达,东临杭州湾,地理位置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雨热同期,气候温暖湿润;历史悠久,江南水乡,经济发达。
(2)本题考查的是鲁迅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鲁迅被称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如:投身新文化运动,狂人日记对封建礼教批判最彻底。
(3)本题考查的是绍兴发展的有关知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结合材料回答合理即可,如:因地制宜挖掘绍兴旅游的优质资源,促进绍兴经济发展。利用独特的传统文化,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实施科教兴国,经济建设转移到到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绍兴自然人文环境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2.(2017·金华模拟)2016年11月12日,海峡两岸将举办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二:“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中山《国事遗嘱》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之一,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林伯渠在1941年时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为怪,因为他们体会不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1)材料一中的意外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把中国扳到了哪一个轨道上?
(2)结合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这句话的正确性。
(3)根据材料三,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辛亥革命。据此可以看出历史评价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1)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资本主义道路。
(2)1945年9月,中国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在反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战获胜的根本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也是抗战获胜的重要原因。
(3)评价:辛亥革命是刚刚迈入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原则:评价历史不要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应实事求是等。
【知识点】辛亥革命;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使中国走上了民主共和的资本主义道路。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积四十年只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可知,孙中山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广泛发动民众进行斗争,联合可以团结的国家和民族共同奋斗。史实有:1945年9月,中国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在反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战获胜的根本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也是抗战获胜的重要原因。
(3)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是刚刚迈入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据此我们可以看出,评价历史不要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应实事求是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3.(2017·金华模拟)我们要永远铭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重走长征路】
阅读下面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图中方框内为红军长征景物图),请写出遵义和会宁两个地点在图中的序号,并写出各自所在省的简称。根据材料分析当时的“长征精神”内涵有哪些?
(2)材料二:【重听长征谣】
歌谣: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起义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和,创建四军建奇功。
根据材料二概况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特征。结合材料用20世纪20年代有关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探索新的道路”的?
(3)材料三:【回想长征味】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肖华将军的《过雪山草地》一诗。“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结合上述材料,中国红军的这一历程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1)遵义——①——贵或者黔;会宁——④——甘或陇;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等。
(2)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史实: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3)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要坚持对革命、对军队的领导权;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民族精神);立足国情,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走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等。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长征和各省级行政区划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在图中序号是①,在贵州省,简称贵或者黔;会宁在图中序号是④,在甘肃省,简称甘或陇。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等。
(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特征是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史实: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3)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带给我们的启示: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要坚持对革命、对军队的领导权;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民族精神);立足国情,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走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各省级行政区划的识记,红军长征和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理解。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