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平湖市南市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与社会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平湖市南市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与社会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平湖市南市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与社会试题
一、单选题
1.(2017八下·南市月考)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对科举制中的八股取士这样评价:“八股之害,甚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由此可以推断“八股取士”(  )
①加强了对人们思想的控制 ②强化了封建的专制统治
③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④削弱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7八下·南市月考)有人说,“明修长城清修庙”。其中,“清修庙”隐含着清朝统治者(  )
A.讨好西方列强的心态 B.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
C.大兴土木的喜好 D.害怕农民的心理
3.(2017八下·南市月考)工业革命来临时期,人们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天赋人权”思想的提出是在(  )
A.文艺复兴时期 B.近代科学革命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4.(2017八下·南市月考)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的是(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5.明末清初,大胆地批判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思想家是(  )
A.王夫之 B.黄宗羲 C.顾炎武 D.曹雪芹
6.(2017八下·南市月考)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实行三省六部制 ②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平定准噶尔、回部贵族叛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17八下·南市月考)如果你有幸穿越时空回到清朝,你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
①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 ②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
③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8.(2017八下·南市月考)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自己丰功伟绩的历史剧。其中的台词与史实不符的选项是(  )
A.秦始皇:“我首创了有利于维护统一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元世祖:“我创立了行省制,实行了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统治!”
C.明成祖:“我废丞相,设东厂,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D.雍正帝:“我设置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归我掌控!”
9.(2017八下·南市月考)下面三幅作品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主要因为它们都(  )
A.歌颂母亲的伟大 B.关注人性和人的内心感受
C.揭露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 D.要求解放妇女,提高妇女地位
10.(2017八下·南市月考)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可能被提及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世界贸易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
C.工业革命使欧洲迅速崛起
D.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11.(2017八下·南市月考)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你研究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可以查阅(  )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12.(2017八下·南市月考)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
①《三国演义》——罗贯中 ②《水浒传》——施耐庵
③《红楼梦》——蒲松龄 ④《西游记》——吴承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2017八下·南市月考)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
A.君主集权的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闭关锁国之策 D.重农抑商
二、非选择题
14.(2017八下·南市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为祖国的统一与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据此回答问题:
(1)唐朝时,文成公主人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清朝时清政府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2)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还采取了哪些反对分裂措施?
(3)明清时期,为抵御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其中著名的有哪几次?
15.(2017八下·南市月考)阅读表格,回答相关内容
明清时期的中国和同时期的欧美国家比较表
明清时期的中国 同时期欧美国家
政治 史实 ① 完成资本产义革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结论 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制度比欧美国家落后
经济 史实 农业仍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的仍是当时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
经历工业革命, 经济迅速发展
结论 ②
思想 文化 史实 ③ 文艺复兴、宗教运动、 启蒙运动
结论 文化专制,愚昧无知 倡导自由、民主、科学
对外 政策 史实 嘉庆皇帝宣称:“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英国建立广阔的殖民地
结论 ④ 实行殖民扩张政策
(1)联系上述表格相关内容,将上述表格补充完整。
(2)从历史观点的得出角度,写出一个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则。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八股取士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评介八股取士的意思是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而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由此可概括出顾炎武抨击科举制度的原因是:加强了思想统治;强化了封建专制统治;摧残了文化控制了思想。所以①②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八股取士影响的识记。
2.【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不同的民族政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结合所学的知识,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主要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清王朝尊重各族宗教信仰,清初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其真实的用意是联络少数民族上层分子的感情,用乾隆的话说就是“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可见,它不仅仅是用来避暑,更重要的是为了抚缓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以巩固边防,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不同的民族政策的识记。
3.【答案】C
【知识点】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启蒙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天赋人权”的思想。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启蒙运动的识记。
4.【答案】D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疆域版图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疆域版图的识记。
5.【答案】B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宗羲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思想家黄宗羲反对专制皇权,批判君权神授,提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宗羲思想的了解。
6.【答案】D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巩固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与清朝无关,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巩固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措施的识记。
7.【答案】D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重大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发生在明朝,所以①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重大事件的识记。
8.【答案】C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丞相,所以C不符合史实。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创建与发展的识记。
9.【答案】B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品,《西斯廷圣母》、《草地上的圣母》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作品,他们的作品都充分的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即人文主义思想,是以人为中心,表现现实生活和赞美人性的伟大,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识记。
10.【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提干中涉及的时间是1820年,根据提干“结尾的简短一章”应该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与此相关的只有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欧洲迅速崛起。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识记。
11.【答案】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天工开物》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齐民要术》 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天工开物》的识记。
12.【答案】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所以③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识记。
13.【答案】C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和稳定,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与外界隔绝”,所以C符合题意。君主集权的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重农抑商和“与外界隔绝”没有关系,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的理解。
14.【答案】(1)册封班禅和达赖;设置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
(2)设置台湾府;平定准噶尔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修建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少数民族政教首领;西南地区进行“改土归流”。
(3)戚继光抗倭;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康熙皇帝通过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加强对西藏统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清政府采取了册封班禅和达赖、设置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这些措施,密切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2)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巩固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还采取一下措施:设置台湾府;平定准噶尔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修建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少数民族政教首领;西南地区进行“改土归流”。
(3)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抵御外来侵略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为抵御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如:戚继光抗倭;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康熙皇帝通过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巩固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识记。
15.【答案】(1)①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或设厂卫特务机构;或清设立军机处。
②明清经济比欧美国家落后。③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清朝设文字狱。④闭关锁国政策
(2)论从史出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中西方力量对比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清朝则设立军机处;同时期西方欧美国家完成了资本产义革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经济方面,农业仍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的仍是当时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同时期的欧美国家经历工业革命,经济迅速发展,从中可以看出明清经济比欧美国家落后。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清朝设文字狱,统治者加强对思想的控制,文化专制,民众变得愚昧无知。在对外政策上,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同时期的西方欧美国家实行殖民扩张政策。
(2)本题考查的是论从史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历史观点的得出角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则,即论从史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中西方力量对比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浙江省平湖市南市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与社会试题
一、单选题
1.(2017八下·南市月考)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对科举制中的八股取士这样评价:“八股之害,甚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由此可以推断“八股取士”(  )
①加强了对人们思想的控制 ②强化了封建的专制统治
③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④削弱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八股取士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评介八股取士的意思是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而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由此可概括出顾炎武抨击科举制度的原因是:加强了思想统治;强化了封建专制统治;摧残了文化控制了思想。所以①②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八股取士影响的识记。
2.(2017八下·南市月考)有人说,“明修长城清修庙”。其中,“清修庙”隐含着清朝统治者(  )
A.讨好西方列强的心态 B.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
C.大兴土木的喜好 D.害怕农民的心理
【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不同的民族政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结合所学的知识,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主要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清王朝尊重各族宗教信仰,清初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其真实的用意是联络少数民族上层分子的感情,用乾隆的话说就是“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可见,它不仅仅是用来避暑,更重要的是为了抚缓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以巩固边防,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不同的民族政策的识记。
3.(2017八下·南市月考)工业革命来临时期,人们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天赋人权”思想的提出是在(  )
A.文艺复兴时期 B.近代科学革命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答案】C
【知识点】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启蒙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天赋人权”的思想。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启蒙运动的识记。
4.(2017八下·南市月考)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的是(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D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疆域版图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疆域版图的识记。
5.明末清初,大胆地批判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思想家是(  )
A.王夫之 B.黄宗羲 C.顾炎武 D.曹雪芹
【答案】B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宗羲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思想家黄宗羲反对专制皇权,批判君权神授,提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宗羲思想的了解。
6.(2017八下·南市月考)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实行三省六部制 ②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平定准噶尔、回部贵族叛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巩固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与清朝无关,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巩固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措施的识记。
7.(2017八下·南市月考)如果你有幸穿越时空回到清朝,你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
①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 ②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
③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D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重大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发生在明朝,所以①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重大事件的识记。
8.(2017八下·南市月考)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自己丰功伟绩的历史剧。其中的台词与史实不符的选项是(  )
A.秦始皇:“我首创了有利于维护统一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元世祖:“我创立了行省制,实行了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统治!”
C.明成祖:“我废丞相,设东厂,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D.雍正帝:“我设置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归我掌控!”
【答案】C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丞相,所以C不符合史实。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创建与发展的识记。
9.(2017八下·南市月考)下面三幅作品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主要因为它们都(  )
A.歌颂母亲的伟大 B.关注人性和人的内心感受
C.揭露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 D.要求解放妇女,提高妇女地位
【答案】B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品,《西斯廷圣母》、《草地上的圣母》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作品,他们的作品都充分的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即人文主义思想,是以人为中心,表现现实生活和赞美人性的伟大,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识记。
10.(2017八下·南市月考)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可能被提及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世界贸易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
C.工业革命使欧洲迅速崛起
D.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提干中涉及的时间是1820年,根据提干“结尾的简短一章”应该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与此相关的只有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欧洲迅速崛起。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识记。
11.(2017八下·南市月考)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你研究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可以查阅(  )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答案】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天工开物》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齐民要术》 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天工开物》的识记。
12.(2017八下·南市月考)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
①《三国演义》——罗贯中 ②《水浒传》——施耐庵
③《红楼梦》——蒲松龄 ④《西游记》——吴承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所以③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识记。
13.(2017八下·南市月考)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
A.君主集权的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闭关锁国之策 D.重农抑商
【答案】C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和稳定,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与外界隔绝”,所以C符合题意。君主集权的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重农抑商和“与外界隔绝”没有关系,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的理解。
二、非选择题
14.(2017八下·南市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为祖国的统一与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据此回答问题:
(1)唐朝时,文成公主人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清朝时清政府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2)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还采取了哪些反对分裂措施?
(3)明清时期,为抵御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其中著名的有哪几次?
【答案】(1)册封班禅和达赖;设置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
(2)设置台湾府;平定准噶尔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修建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少数民族政教首领;西南地区进行“改土归流”。
(3)戚继光抗倭;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康熙皇帝通过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加强对西藏统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清政府采取了册封班禅和达赖、设置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这些措施,密切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2)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巩固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还采取一下措施:设置台湾府;平定准噶尔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修建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少数民族政教首领;西南地区进行“改土归流”。
(3)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抵御外来侵略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为抵御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如:戚继光抗倭;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康熙皇帝通过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巩固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识记。
15.(2017八下·南市月考)阅读表格,回答相关内容
明清时期的中国和同时期的欧美国家比较表
明清时期的中国 同时期欧美国家
政治 史实 ① 完成资本产义革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结论 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制度比欧美国家落后
经济 史实 农业仍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的仍是当时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
经历工业革命, 经济迅速发展
结论 ②
思想 文化 史实 ③ 文艺复兴、宗教运动、 启蒙运动
结论 文化专制,愚昧无知 倡导自由、民主、科学
对外 政策 史实 嘉庆皇帝宣称:“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英国建立广阔的殖民地
结论 ④ 实行殖民扩张政策
(1)联系上述表格相关内容,将上述表格补充完整。
(2)从历史观点的得出角度,写出一个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则。
【答案】(1)①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或设厂卫特务机构;或清设立军机处。
②明清经济比欧美国家落后。③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清朝设文字狱。④闭关锁国政策
(2)论从史出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中西方力量对比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清朝则设立军机处;同时期西方欧美国家完成了资本产义革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经济方面,农业仍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的仍是当时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同时期的欧美国家经历工业革命,经济迅速发展,从中可以看出明清经济比欧美国家落后。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清朝设文字狱,统治者加强对思想的控制,文化专制,民众变得愚昧无知。在对外政策上,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同时期的西方欧美国家实行殖民扩张政策。
(2)本题考查的是论从史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历史观点的得出角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则,即论从史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中西方力量对比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